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通过降低有氧糖酵解缓解CoCl_(2)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2
作者 张穗 黄家瑜 +2 位作者 何丽丽 买热甫喀·木合塔尔 罗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6,共8页
目的: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有氧糖酵解途径影响CoCl_(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增殖和迁移,并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 目的:探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通过有氧糖酵解途径影响CoCl_(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增殖和迁移,并揭示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原代SD大鼠PASMCs,并通过200μmol/L CoCl_(2)诱导建立化学性低氧细胞模型。实验设置0、6、24和48 h四个时点观察CoCl_(2)刺激下PASMCs中有氧糖酵解关键酶[丙酮酸激酶M2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和单羧酸转运体蛋白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4,MCT4)]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ra antigen,PCNA)的蛋白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筛选Nrf2激活剂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DMF)和抑制剂ML385的最佳作用浓度,随后将细胞分为4组:常氧对照(normoxic control,NC)组、CoCl_(2)组、CoCl_(2)+DMF组及NC+ML385组,分别检测各组P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以及HIF-1α、Nrf2和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CoCl_(2)诱导大鼠PASMCs低氧细胞模型中,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Nrf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有氧糖酵解关键酶及PCN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PASMCs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DMF干预后有氧糖酵解关键酶的蛋白表达与大鼠PASMCs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ML385抑制Nrf2表达后以上实验结果均出现相反变化(P<0.05)。结论:Nrf2可以通过降低有氧糖酵解缓解CoCl_(2)诱导化学性低氧原代大鼠PASMCs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有氧糖酵解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袁新叶 杜蕾 李雪娇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 目的探讨香芹酚调节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损伤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RGC-5细胞以每孔4×10^(4)个接种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用香芹酚(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60.0μmol·L^(-1))与30.0 mmol·L^(-1)葡萄糖共同处理RGC-5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筛选香芹酚浓度。随后将RGC-5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随机分为对照组,30.0 mmol·L^(-1)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香芹酚低、中、高浓度组(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香芹酚高浓度+Nrf2通路抑制剂(ML385)组(香芹酚-H+ML385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GC-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RGC-5细胞氧化应激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RGC-5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浓度在20.0μmol·L^(-1)以上时,RGC-5细胞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故选择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的香芹酚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上升,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IL-1β、IL-6、TNF-α含量均显著下降,ROS、LDH、MDA水平均显著降低,GSH-PX、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ROS、LDH、MDA水平均显著升高,GSH-PX、SOD水平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高糖组相比,香芹酚-L组、香芹酚-M组、香芹酚-H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升(均为P<0.05);与香芹酚-H组相比,香芹酚-H+ML385组RGC-5细胞p-Akt/Akt表达量比值、Nrf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结论香芹酚可能通过激活Akt/Nrf2信号通路降低RGC中炎症反应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蛋白激酶B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高糖诱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诱导的犊牛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及其效果
4
作者 唐颖 王子铭 +3 位作者 王皓 陈艳茹 РОТАРЬЛюбовьНиколаевна 郑鹏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5年第1期18-23,F0003,共7页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 雄性家畜睾丸中的氧化应激会导致其繁殖能力下降。为了建立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为研究睾丸的氧化应激机制奠定基础,试验使用50,100,300μmol/L过氧化氢(H_(2)O_(2))处理犊牛睾丸支持细胞,建立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以未处理细胞作对照,通过检测细胞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筛选最佳H_(2)O_(2)处理浓度,然后检测最佳H_(2)O_(2)处理浓度下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利用实时定量PCR分析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ap1)、血红素加氧酶-1(HO-1)、NADPH醌脱氢酶1(NQO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用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且显著高于50,1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说明300μmol/L H_(2)O_(2)处理浓度为最佳浓度。与对照相比,300μmol/L H_(2)O_(2)处理的细胞中ROS含量显著增加(P<0.05),GSH、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Nrf2、Keap1、HO-1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300μmol/LH_(2)O_(2)能够诱导犊牛睾丸支持细胞的氧化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睾丸 支持细胞 氧化应激 活性氧(ROS) 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干预Nrf2信号通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一新 李辰 +7 位作者 宋宾 左利平 刘建军 梁陆敏 南瑞雄 王家浩 潘李斌 王景蓉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67-672,共6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因糖尿病(DM)长期影响而发生的微血管病变,是全球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特征包括微动脉瘤、硬性渗出物、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等,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根源在于氧化应激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因糖尿病(DM)长期影响而发生的微血管病变,是全球视力障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特征包括微动脉瘤、硬性渗出物、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等,发病机制多种多样,根源在于氧化应激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 (Nrf2)信号通路在预防各种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糖是DM的特征之一,它会激活线粒体中活性氧的生成。最终,这些氧化应激因子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成为各种DM合并症的主要诱因,而该通路会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转录增加,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和白细胞介素1。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抗凋亡,并能促进血管生成等药理作用,可通过多种机制阻断DR进展。本文综述了中药靶向Nrf2信号通路防治DR的研究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和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通过ROS/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孙烈乾 顾梦宇 +8 位作者 杨杰 王凯漪 郭高帅 张宏博 张思怡 王堂龙 杨志伟 贺延妮 杨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 目的:探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通过活性氧(ROS)/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rf2)信号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组、BMSCs组和BMSCs+ML385 (Nrf2抑制剂)组(联合组),每组9只。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Va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尼氏体变化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超微结构,荧光探针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血红素加氧酶1 (HO-1)、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诱导激酶1 (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 (Parkin)、苄氯素1 (Beclin-1)和泛素结合蛋白P62 (P62)蛋白表达水平及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 (LC3-Ⅱ/LC3-Ⅰ)比值。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HE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和形态正常,染色均匀,结构清晰,未见明显病变;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组织稀疏,结构紊乱,神经元数量减少且形态不一,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可见部分坏死的神经元;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减少和染色不均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减轻,形态恢复正常,排列较为整齐,神经元丢失情况明显改善;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不规则,组织结构紊乱,细胞边界不清,染色不均匀,核固缩。尼氏染色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紧密,形态规则完整,核仁明显,尼氏小体着色深且数量多;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呈空泡状,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尼氏小体着色少且数量稀少等损伤表现,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固缩减少,细胞形态相对完整,尼氏小体数量相对增多;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固缩,形态完整性丧失,尼氏小体破碎且数量减少。透射电镜观察,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呈椭圆形,双层膜结构清晰可见,内部嵴完整;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形,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结构模糊,胞质中可见大量自噬小体;与模型组比较,空载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线粒体损伤表现仍较明显,胞质中自噬小体数量较多,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膜和内部结构有明显改善,损伤程度减轻,胞质中可见少量自噬小体;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双层膜结构破坏,内部嵴断裂消失,胞质中可见自噬小体。荧光探针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中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 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BMSCs组比较,联合组大鼠脑组织中Parkin、PINK1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BMSCs可以减轻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改善VaD大鼠的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OS/Nrf2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活性氧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萌媛 张铭 +1 位作者 张秋菊 陈光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92-2499,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治疗肝纤维化(HF)的作用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抑制剂组(采用Sirt1抑制剂EX527)、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100μmol·L^(-1)的H_(2)O_(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模型组...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治疗肝纤维化(HF)的作用机制。方法HSC-T6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甲苷组、抑制剂组(采用Sirt1抑制剂EX527)、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除空白组外均采用100μmol·L^(-1)的H_(2)O_(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模型组干预4 h,除模型组外干预24 h。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α-SMA、Collagen1水平;生化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ROS的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α-SMA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irt1、Nrf2、HO-1、α-SMA、Collage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经H_(2)O_(2)处理的HSC-T6上清中α-SMA、Collagen1及细胞中MDA、ROS的含量明显增加,而细胞中CAT含量及SOD活性明显降低,细胞中Sirt1、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α-SMA、Collagen1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中MDA、ROS的含量明显降低,CAT含量及SOD活性明显增加,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加抑制剂组上清中α-SMA、Collagen1表达量降低,Sirt1、Nrf2、H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α-SMA、Collage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减轻因H_(2)O_(2)刺激造成的HSC-T6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产物产生及胶原纤维沉积,从而达到抗HF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黄芪甲苷 大鼠肝星状细胞 氧化损伤 Sirtuin1/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新城疫病毒rL-RVG抑制Nrf2-GCLC-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1
8
作者 贡克文 田仪督 +2 位作者 何瑛珏 李洋 步雪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85-1493,共9页
目的探讨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rL-RVG)是否通过Nrf2-GCLC-GPX4通路引发胃癌细胞铁死亡。方法培养人胃癌HGC-27细胞,分别用rL-RVG、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BS溶液(对照组)处理HGC-2... 目的探讨重组新城疫病毒(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rL-RVG)是否通过Nrf2-GCLC-GPX4通路引发胃癌细胞铁死亡。方法培养人胃癌HGC-27细胞,分别用rL-RVG、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PBS溶液(对照组)处理HGC-27细胞后,用CCK-8、Transwell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加入铁死亡促进剂(erastin)、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促进剂(TBHQ)及抑制剂(ML385)作为干预组,脂质氧化试剂盒检测各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DCFH-DA荧光探针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含量;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GCLC-GPX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L-RVG和NDV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且rL-RVG处理组较为显著(P<0.05);NDV和rL-RVG处理组胃癌HGC-2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后者较前者抑制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毒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rL-RVG组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较NDV组明显,且erastin组SLC7A11、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BHQ组、ML385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分别上升、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上升(P<0.05);与rL-RVG组比较,rL-RVG+TBHQ组、rL-RVG+ML385组Nrf2、GCLC、SLC7A11、GPX4蛋白表达分别上升、下降(P<0.05),MDA水平、ROS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上升(P<0.05)。结论重组新城疫病毒(rL-RVG)可通过Nrf2-GCLC-GPX4通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胃癌细胞 铁死亡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乙酸通过抑制Nrf2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倩 高爽 +2 位作者 董昊 徐闯 孙旭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为探究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是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ate d factor2,Nrf2)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中添加0、0.6、1.2或1.8 mmol·L-1ACAC处理2... 为探究乙酰乙酸(Acetoacetic acid,ACAC)是否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ate d factor2,Nrf2)导致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系(MAC-T)中添加0、0.6、1.2或1.8 mmol·L-1ACAC处理24 h;用10μmol·L-1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N)预处理MAC-T 24 h后,加入1.2 mmol·L-1ACAC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采用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通过q-PCR测定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复合物Ⅰ-Ⅴ(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complexesⅠ-Ⅴ,COⅠ-Ⅴ)的基因表达情况以及线粒体生物合成调节因子Nrf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γ活化剂1-α(Peroxl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 ceptor-γ coac tlvator-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 (Mitoc 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 M)、核呼吸因子-1 (Nuclear respiratory fac tor-1,Nrf1)、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 DNA);使用试剂盒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 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结果显示,ACAC处理后,ROS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并且COⅠ、COⅡ、COⅢ、COⅣ和COⅤ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GC-1α、TFAM、Nrf1以及Nrf2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mt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ATP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FN预处理缓解了上述影响。结果表明,ACAC通过抑制Nrf2信号通路诱导了MAC-T细胞线粒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乙酰乙酸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线粒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总黄酮对醋酸铅诱导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对Keap1/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玥欣 来永巍 +5 位作者 王艳春 徐博 路倩 安英 任旷 范红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目的:观察苦参总黄酮(SF)对醋酸铅(LA)诱导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KELCH状ECH相关蛋白1(Keap1)/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SF改善由LA诱导的TM3细胞氧化应激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 目的:观察苦参总黄酮(SF)对醋酸铅(LA)诱导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其对KELCH状ECH相关蛋白1(Keap1)/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SF改善由LA诱导的TM3细胞氧化应激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0、20、50和80µmol·L^(-1))LA和不同浓度(0、12.5、25.0、50.0和80.0 mg·L^(-1))SF分别干预24 h后的TM3细胞存活率;将TM3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A组、LA+低剂量SF组、LA+中剂量SF组和LA+高剂量SF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50µmol·L^(-1)LA诱导TM3细胞24 h建立TM3细胞氧化应激模型,其中LA+低剂量SF组、LA+中剂量SF组和LA+高剂量SF组TM3细胞再分别给予12.5、25.0和50.0 mg·L^(-1)SF。利用MTT法检测TM3细胞存活率;WST-1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检测TM3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rf2、Keap1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法检测,与0µmol·L^(-1)LA组比较,10、20、50和80µmol·L^(-1)LA组TM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0 mg·L^(-1)SF组比较,12.5、25.0、50.0和80.0 mg·L^(-1)SF组TM3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LA组比较,LA+低剂量SF组、LA+中剂量SF组和LA+高剂量SF组TM3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WST-1法和TBA法检测,与LA组比较,LA+低剂量SF组、LA+中剂量SF组和LA+高剂量SF组TM3细胞中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LA组比较,LA+低剂量SF组、LA+中剂量SF组和LA+高剂量SF组TM3细胞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Keap1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SF对LA诱导TM3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并可降低TM3细胞中Kea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M3细胞中Nrf2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总黄酮 醋酸铅 睾丸间质细胞 氧化应激 KELCH状ECH相关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氧化应激
11
作者 马桂巧 王军伟 +2 位作者 张佩佩 邵婧 马婵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3-849,共7页
目的:探讨槐杞黄(HQH)是否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氧化应激。方法:将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槐杞黄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检测ROS水平;试剂盒检测SOD活... 目的:探讨槐杞黄(HQH)是否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氧化应激。方法:将HK-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渗透压对照组、高糖组、槐杞黄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探针检测ROS水平;试剂盒检测SOD活性、MDA和GSH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的表达;qRT-PCR法检测IL-6、IL-1β和TNF-α以及Nrf2/HO-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HO-1通路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001);细胞中ROS、MDA含量升高(P<0.0001),SOD和GSH活性降低(P<0.0001);Nrf2的表达降低;IL-6、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01);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01);与高糖组相比,槐杞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ROS、MDA含量明显降低(P<0.0001),SOD和GSH活性升高(P<0.01);Nrf2的表达增加;IL-6、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Nrf2/HO-1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槐杞黄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提高机体抗氧化水平,改善高糖诱导的HK-2细胞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杞黄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23通过调控Keap1/Nrf2/ARE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损伤的影响
12
作者 王之仕 李桂凌 +1 位作者 陈劲果 王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375-2380,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23(miR-223)通过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下调miR-223组、上调miR... 目的探究微小RNA-223(miR-223)通过调控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且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下调miR-223组、上调miR-223组。探究miR-223表达、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凋亡率、Keap1/Nrf2/ARE信号通路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下调miR-223组的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数、24、48、72 h细胞增殖率、Nrf2、ARE表达上升,miR-223、Keap1、凋亡率表达降低(P<0.05);与下调miR-223组比较,上调miR-223组的24、48、72 h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数、细胞迁移数、ARE、Nrf2表达下降,miR-223、凋亡率、Keap1表达升高(P<0.05)。结论调节miR-223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微小RNA-223 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甲基苯丙胺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研究
13
作者 杨根梦 彭艳霞 +5 位作者 张鑫杰 侯雨含 许婧 李利华 杜琦 洪仕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对甲基苯丙胺(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以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和人小胶质(HMC3)细胞为研究对象;体内实验以野生型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鼠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体内外METH诱导的毒性模型,应用免疫荧光(IF)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和小鼠脑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的表达情况。结果给予METH后,BV2和HMC3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M1表型标志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荧光水平显著升高(P<0.001),而表达小胶质细胞M2表型标志蛋白精氨酸酶1(Arg1)的荧光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皮质内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皮质内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5),Arg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野生型METH组相比,Nrf2基因敲除后给予METH发现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数量明显增多(P<0.01),同时IBA1和iNOS的表达水平有所升高(P<0.001,P<0.01),Arg1的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1)。结论Nrf2对METH诱导小胶质细胞激活和极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Nrf2有望成为治疗METH诱导神经炎症的潜在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苯丙胺 小胶质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神经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信使H_2S对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燕 常飞 +1 位作者 曹旭 经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探讨气体信使硫化氢(H2S)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D细胞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为H2S供体,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 目的以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探讨气体信使硫化氢(H2S)对该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D细胞模型,以硫氢化钠(NaHS)为H2S供体,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 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量,JC1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比色法检测细胞总谷胱甘肽(GSH)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related factor 2,Nrf2)核转位水平,评价H2S对该损伤模型的影响。结果①500μmol/L的MPP+可以导致PC1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47.69±8.23)%vs.对照组(100.00±9.51)%,P<0.01],凋亡率增加,100~400μmol/L浓度的NaHS可以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②MPP+处理导致PC12细胞ROS生成增多[(237.83±18.66)%vs.对照组(100.00±11.66)%,P<0.05]、GSH耗竭[(4.96±1.32)nmol/mg protein vs.对照组(15.66±2.17)nmol/mg protein,P<0.05]、ΔΨM降低;NaHS处理可以减轻此氧化应激损伤;③经NaHS处理并不能增加PC12细胞Nrf2总含量,但可增加其核转位,与MPP+组相比,其胞核Nrf2含量明显增高[(79.66±10.87)%vs.(54.12±9.24)%,P<0.05]。结论气体信使H2S能改善PD细胞模型的氧化应激损伤并减少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增加Nrf2核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帕金森病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活化剂SFP对MPP^+所致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旭 肖海兵 +2 位作者 杨燕 常飞 张临洪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激活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related factor 2,Nrf2)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采用四... 目的探讨激活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derived 2-related factor 2,Nrf2)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MPP+损伤PC12细胞作为帕金森病(PD)细胞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氯荧光黄乙酸乙酯(DCF-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生成量,罗丹明123(Rh123)染色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表达水平,评价Nrf2激动剂莱菔硫烷(SFP)对该损伤模型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结果①500μmol/L的MPP+可以导致PC12细胞的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加,0.1、0.5、1.0、5.0、10.0μmol/L浓度的SFP可以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加、凋亡率降低,并在5.0μmol/L时达到最大保护效果;②MPP+导致PC12细胞ROS生成增加、ΔΨm降低,SFP可以减轻该氧化应激损伤;③SFP增加Akt磷酸化水平,该效应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所拮抗。结论 Nrf2活化剂SFP能抑制MPP+对PC12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是通过PI3K/Akt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莱菔硫烷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诱导Nrf-2上调SH-SY5Y细胞中HO-1的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尹闻科 石晓东 +1 位作者 张雄 李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4-1059,共6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Curcumin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用0、1... 目的研究姜黄素(Curcumin)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表达的影响,探讨Curcumin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用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处理24h,以及用5.0μmol·L-1 Curcumin分别处理细胞0、12、24、48h,然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在各个浓度组使用Nrf-2siRNA,Western blot检测转染Nrf-2siRNA后HO-1的表达情况。结果 Curcumin处理后,SH-SY5Y细胞中Nrf-2和HO-1的表达均明显增强,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处理的细胞24h后HO-1表达与用0,1.25,5.0,20.0μmol·L-1 Curcumin和转染Nrf-2siRNA同时处理24h后的细胞HO-1表达相比明显下降(group 1 vs group 5,group 2 vs group 6,group 3 vsgroup 7,group 4 vs group 8,P<0.05)。结论 Curcumin通过Nrf-2诱导HO-1的表达作用,可能是其抑制神经细胞氧化应激、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核因子相关因子2 姜黄素 细胞保护作用 SH-SY5Y细胞 诱导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保护PC-3细胞免受H_2O_2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倪晓锋 于海宁 +2 位作者 王姗姗 张程程 沈生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4-162,共9页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PC-3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建立H2O2氧化应激模型,采用不同浓度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B淋巴细胞瘤-2(B...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过氧化氢诱导PC-3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探索其信号通路机制。方法:建立H2O2氧化应激模型,采用不同浓度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活化半胱天冬酶-3表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基因2-血红素氧合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 1,MAPK-Nrf2-HO-1)通路的变化。结果:20μmol/L虾青素预处理显著提高H2O2所降低的细胞存活率、降低ROS水平(P<0.05),同时通过抑制Bcl-2/Bax比率下降及半胱天冬酶-3的激活,从而使细胞凋亡率从51.4%降低至14.8%,进一步研究发现虾青素能够促进Nrf2磷酸化,并促进HO-1的表达,呈现浓度依赖性。通过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抑制剂(U0126)和Akt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发现当ERK和磷脂酰肌醇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通路被抑制后,Nrf2表达降低,表明HO-1上调受上游ERK和胞内PI3K/Akt通路的调控。在对MAPK途径对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中,ERK通路被抑制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和p38 MAPK通路被抑制后并不影响其保护作用,表明虾青素抑制细胞存活率下降是通过MAPK途径中的ERK通路,而不是JNK和p38通路。结论:虾青素预处理PC-3细胞可以减轻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维持细胞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氧化应激 PC-3细胞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 核因子E2相关基因2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Nrf2基因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仙萍 邓文文 +3 位作者 赵然尊 王冬梅 郑小宇 石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19-1324,共6页
目的观察干扰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大鼠心肌梗死局部后细胞凋亡情况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干扰Nrf2基因的MSCs移植(Nrf2干扰组)组;2空载慢病毒... 目的观察干扰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注射大鼠心肌梗死局部后细胞凋亡情况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1干扰Nrf2基因的MSCs移植(Nrf2干扰组)组;2空载慢病毒修饰的MSCs移植(Nrf2正常组);3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对照组,n=12)。心肌梗死细胞移植后7 d,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局部caspase3蛋白的表达;移植后28 d HE染色评价梗死后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TC染色评估梗死面积;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梗死区Nrf2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心梗细胞移植后7d,心肌梗死区域有EGFP标记的MSCs,部分EGFP表达位置检测到Caspase3表达阳性,Nrf2干扰组凋亡蛋白Caspase3的荧光强度强,Nrf2正常组Caspase3的荧光强度弱,对照组无EGFP表达;细胞移植后28 d,HE染色结果显示,与Nrf2正常组比较,Nrf2干扰组心肌组织肌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而Nrf2正常组细胞排列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TTC染色结果显示,Nrf2干扰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为(35.30±0.41)%,较Nrf2正常组[(25.07±0.15)%]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35.40±0.70)%]比较无差异(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rf2正常组比较,Nrf2干扰组心肌中Nrf2蛋白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降,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f2干扰组与对照组比较,各蛋白表达无差异性(P>0.05);心功能改善方面,Nrf2干扰组EF[(40.83±2.67)%]较Nrf2正常组[(52.35±1.58)%]降低(P<0.050而心室容积较[(LVDd,(1.090±0.061),LVDs(0.750±0.062)]较Nrf2正常组[(LVDd,(0.790 0±0.024 5),LVDs(0.610±0.026)]增加。结论移植干扰Nrf2的MSCs后,心肌梗死区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增加,降低了外源性MSCs对梗死心脏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E2相关因子2 SIRNA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毛景涛 叶尔买克.唐沙哈尔 +5 位作者 沈辉 王周权 张明鑫 陈敬信 张阁 王健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探讨Nrf2(Nuclear factor E2 p45-related facto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rf2在32例食管鳞癌,30例癌旁组织,21个阳性淋巴结和24个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rf2阳性... 目的:探讨Nrf2(Nuclear factor E2 p45-related facto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rf2在32例食管鳞癌,30例癌旁组织,21个阳性淋巴结和24个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rf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1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33%),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6.67%)也显著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0.8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rf2的阳性表达随淋巴结的转移度的增加而表达增加(P<0.05),但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rf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转移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NRF2 免疫组化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络通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OGD/R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晓迪 姚明江 +1 位作者 李澎 徐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探讨塞络通(SLT)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SLT与细胞共孵育,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安全浓度范围;建立细胞OGD/R模型,以SLT进行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 目的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保护,探讨塞络通(SLT)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株;SLT与细胞共孵育,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确定药物安全浓度范围;建立细胞OGD/R模型,以SLT进行干预,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细胞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细胞上清液血红素加氧酶(HO-1)含量,细胞HO-1、Nrf2表达水平;最后加入Nrf2抑制剂,观察其对SLT治疗作用的影响,基于抗氧化、Nrf2/HO-1通路验证药物治疗机制。结果 OGD/R导致细胞活力、SOD活力、GSH含量明显下降,HO-1含量增加;SLT显著抑制细胞活性、SOD活力、GSH的下降,进一步增加HO-1含量,并上调Nrf2/HO-1蛋白的表达;塞络通的治疗作用被Nrf2抑制剂取消。结论 SLT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其对OGD/R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氧葡萄糖剥夺/复氧 氧化应激损伤 塞络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