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词自注 被引量:7
1
作者 邓乔彬 夏令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100,共7页
自注是词体结构的一个非常规部分,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它一方面受到作为笺释之体的注的影响和规范,另一方面决定于宋代词人的主体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宋词自注越来越受到词人的重视,内容得到了丰富,艺术也有了提高。宋词自注具有文... 自注是词体结构的一个非常规部分,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它一方面受到作为笺释之体的注的影响和规范,另一方面决定于宋代词人的主体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宋词自注越来越受到词人的重视,内容得到了丰富,艺术也有了提高。宋词自注具有文体学、文献学以及阐释学上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自注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的大运河文化遗产游客感知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瑛 史凯静 刘建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5,共7页
以大运河为研究对象,借助Python网络爬虫方法爬取网络游记数据并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评估游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感知的特点和层次。结果表明:游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感知具有偏好性、表层性、综合性;... 以大运河为研究对象,借助Python网络爬虫方法爬取网络游记数据并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进行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评估游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感知的特点和层次。结果表明:游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感知具有偏好性、表层性、综合性;游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感知积极性有待提升。从大运河沿线城市、游客对大运河遗产点文化感知、情感感知和整体文化遗产形象感知方面阐释大运河文化遗产游客感知处于初级阶段的机理,提出了大运河文化遗产感知的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网络游记 文化遗产 文本分析 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行视角:《扬州画舫录》中的造园设计与行游轨迹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景崇 吕红霞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6期48-54,共7页
乾嘉时期是扬州笔记体传奇创作蓬勃发展的高峰阶段,李斗因《扬州画舫录》而享有盛誉,该书评骘扬州诸园林之设计手法与行游路径,并留存万言考据,一反泥古之风,大大拓展游记题材的范围与类型。本文以此笔记溯源乾嘉时期扬州造园设计之术,... 乾嘉时期是扬州笔记体传奇创作蓬勃发展的高峰阶段,李斗因《扬州画舫录》而享有盛誉,该书评骘扬州诸园林之设计手法与行游路径,并留存万言考据,一反泥古之风,大大拓展游记题材的范围与类型。本文以此笔记溯源乾嘉时期扬州造园设计之术,对清中期扬州特有“档子法”“裹角法”“夹河法”之近古造园法进行分析,从李斗数十年的游幕生涯着手,对其游幕脉络、诸园的行游路径及扬州造园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剖析出清中晚期扬州的园林文化现象与全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幕经历 笔记文本 园林景象 舟游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构境中的似文本:列宁哲学思想的一种新的认识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一兵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在列宁的理论著作中并不存在独立的《哲学笔记》一书,原先被认定《哲学笔记》不过是列宁在二十年间学习和研究哲学的摘录、札记、心得及阅读批注的文献汇集,其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理论性质级差。在这一文献汇集中,长期被忽略的内容是列... 在列宁的理论著作中并不存在独立的《哲学笔记》一书,原先被认定《哲学笔记》不过是列宁在二十年间学习和研究哲学的摘录、札记、心得及阅读批注的文献汇集,其中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理论性质级差。在这一文献汇集中,长期被忽略的内容是列宁所留下的多种读书批注,而这些批注,只是在文本构境的意义上才成为我们的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构境法对列宁的这一似文本进行新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苏联学者关于列宁哲学思想的"计划构想论"的先验框架,探悉到列宁在接近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深刻思想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哲学笔记 伯尔尼笔记 构境理论 似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恪法师第一抄》性质考证 被引量:5
5
作者 曾良 李洪才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0,132,共7页
辽宁省博物馆藏《恪法师第一抄》为珍贵的敦煌文献,以草书抄写。关于此卷子的内容性质,目前尚无细致研究。本文对题名作了阐释,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该卷子的内容是对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的"决择",即对玄赞的进一步疏解。
关键词 《恪法师第一抄》 题名 义疏 内容性质 草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一个经典文本和一种小说类型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文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3,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 《阅微草堂笔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自身的成就奠定了它作为一个经典文本的地位,更在于它是子部小说这样一种文类的标本。在史、子、集三种叙事传统中,纪昀明确地以子部为归属,着眼于三者的异同来确立和完善子部小说的特点,在题旨上注重事理的揭示,在叙事准则上反对过度虚构,风格简淡,回避现场感,其文类特征是鲜明而系统的。面对《阅微草堂笔记》,应当采用子部小说的原理来阐发文本及其小说史地位,否则牛头不对马嘴,只能徒滋纷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经典文本 子部小说 小说类型 史部 集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刊本李善注的文本变迁看《文选集注》在宋代的流传
7
作者 刘群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53,共5页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 《文选集注》在校勘《文选》刊本正文及注释方面的价值有目共睹,我们可以从《文选集注》和宋代《文选》刊本的文本关系中找到《文选集注》在我国流传的蛛丝马迹。在以北宋本为首的刊本李善注本系统中,其李善注内容并非一成不变,刊本李善注本中混有《文选集注》中所存《钞》和陆善经注的内容;同时,刊刻于南宋的《文选》尤袤刻本李善注也有与《文选集注》写本相一致的地方。众多迹象表明,北宋本校理者及南宋时期尤袤刊刻李善注时,应该看到过类似于今天所见《文选集注》残卷的集注本子,并参考吸收了《钞》、陆善经注以及类似于集注本的李善注。这反过来说明,《文选集注》是我国唐代人所编撰,在宋代仍有流传,有些部分被吸收编入李善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文选集注》 李善注 北宋本 尤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笔记》文本群内外关联性多重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爽 刘同舫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以文本群为基础,对文本群与其他文本、文本群内部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外在关联上,苏联学者从文本群与马克思晚年书信具有共同主题的角度,强调文本群对书信的铺垫作用。... 学界关于《人类学笔记》的研究,以文本群为基础,对文本群与其他文本、文本群内部各文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外在关联上,苏联学者从文本群与马克思晚年书信具有共同主题的角度,强调文本群对书信的铺垫作用。在《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内在关联上,从文本群中文本的地位来看,文本之间有主次之分,体现出核心与补充的差异;从文本群各个文本的主旨及其背后所揭示的问题来看,各个文本的主旨并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社会形态问题进行探索。学者们在准确把握各文本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寻找研究文本群内外关联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并结合马克思的其他相关文本、马克思在历史境遇下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以及马克思一生的思想发展来分析《人类学笔记》文本群的内外关联性,其解读方式对进一步深化《人类学笔记》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笔记》 文本群 外在关联 内在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出版的MEGA2/Ⅳ/5概况及其学术价值
9
作者 鲁克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7,共10页
介绍了2015年新出版的MEGA2/Ⅳ/5的概况,并对MEGA2/Ⅳ/5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其对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的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MEGA2/Ⅳ/5 《曼彻斯特笔记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记主题挖掘与表达的旅游信息推荐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琳露 李亚婷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7,共7页
[目的/意义]针对在线旅游平台,提出一种挖掘游记主题标签,以代表性游记以及其中相关内容进行旅游信息推荐的新策略。[方法/过程]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LDA主题模型,形成游记文本主题标签的基础上,通过游记代表度算法,筛选出针对相应... [目的/意义]针对在线旅游平台,提出一种挖掘游记主题标签,以代表性游记以及其中相关内容进行旅游信息推荐的新策略。[方法/过程]在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构建LDA主题模型,形成游记文本主题标签的基础上,通过游记代表度算法,筛选出针对相应标签的高描述度与高忠诚度游记进行旅游信息推荐,以客观表达文本聚类结果以及主题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并以蚂蜂窝旅游网中的"杭州游记"为例,加以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这种方式能挖掘出旅游者在历史旅游经历中真实的旅游热点及重点信息需求,针对高相似度游记的识别与聚类具有良好效果,对旅游信息细粒度推荐具有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旅游平台 游记 信息推荐 信息服务 文本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京津冀地区春季植物景观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旭婷 刘芝若 尹豪 《园林》 2023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基于游客发布在网络平台的网络游记文本,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们游览时的景观体验。这使得利用网络数据资源分析游客对于植物景观的形象感知成为可能。春季是植物景观变化最为丰富的时节,通过解读游客春季游览的行为偏好和情感变化,分析游... 基于游客发布在网络平台的网络游记文本,可以直观地了解人们游览时的景观体验。这使得利用网络数据资源分析游客对于植物景观的形象感知成为可能。春季是植物景观变化最为丰富的时节,通过解读游客春季游览的行为偏好和情感变化,分析游客感知春季植物景观的方式,探讨植物景观形象感知与植物景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此可以拓展景观体验研究的视角和植物景观研究的新途径。以游客发布在网络平台有关京津冀地区春季植物景观的网络游记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文本的采集、筛选得到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研究内容包括景观形象感知和植物景观形象感知的词频分析、形象属性类目分析、社会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态度分析。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进行文本内容解析,以植物景观形象属性的高频词汇为指标,对词汇出现的频次进行排序、归类,并进行对比,获得春季植物景观形象感知的基本特征。研究得出:高频出现的词汇为名词类,主要是植物和赏花地点的名称;形象属性的类目分析表明开花植物种类的词频统计数据显著高于其他类别(形态特征、色彩特征、数量规模);植物种类中,樱花、桃花、海棠的统计数据显著高于其他植物;社会语义网络的分析进一步显示,春季在公园中观赏樱花和桃花是游人感知的普遍印象;情感态度的分析发现产生负面情绪的影响因素复杂,包括开花状态、天气状况、阻碍接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形象感知 网络游记 文本分析 景观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释中国古典文献的日本汉籍抄物——以日本内阁文库藏天文五年写本“三体詩幻雲抄”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玲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60,共9页
日本室町时代的汉籍抄物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日语语言资料,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献的日本注释资料。其中囊括众多日本学者"三体诗"注释学说的"三体詩幻雲抄"是现存"三体诗"抄物中首屈一指的精品。该抄物... 日本室町时代的汉籍抄物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的日语语言资料,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献的日本注释资料。其中囊括众多日本学者"三体诗"注释学说的"三体詩幻雲抄"是现存"三体诗"抄物中首屈一指的精品。该抄物中卷首绝句《華清宮》的注释可以作为研究该类问题的个案。经与原注比较,可以得出:该抄物注释内容广泛,尤其侧重对于诗句或诗文的意义以及事或物的注释;注释对象涵盖原典中全部要点,着重注释原文并同时关注原注;注释时大量引用其他中国文献,其中包括以唐人诗文居多的单篇类和以宋人撰著居多的著作类。因此,该抄物具有与原注不同的注释角度与方式,能够为学界更深入细致、更多角度地诠释"三体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籍抄物 “三体詩幻雲抄” 原典 原文 原注 抄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延新简集释(四)(五)(六)》校读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凤鹤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本文主要根据《居延新简集释(四)(五)(六)》所公布的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居延新简部分简文提出新看法。文中共校读11条释文,改释14字。
关键词 居延新简 释文 校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的文学史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4,共7页
钱钟书在其文学史观中 ,不仅考察了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而且从内在审美规范特征的维度透视了文体的分类与创新。同时 ,他还立足于文学的审美艺术性 ,主张尊重文学历史的现象与事实 ,认为文学史不应按朝代分期 ,“因世... 钱钟书在其文学史观中 ,不仅考察了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而且从内在审美规范特征的维度透视了文体的分类与创新。同时 ,他还立足于文学的审美艺术性 ,主张尊重文学历史的现象与事实 ,认为文学史不应按朝代分期 ,“因世以求文” ,而当“以能文为本” ,并采取札记体的形式实现其对文学史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文学史观 文学文本 文体 通史体 札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代的立法语言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炯 《江南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对唐代立法语言作了一定的探讨 :一是唐代立法简介 ;二是唐律语言文本结构的特点 ;三是唐律法律术语及语句的特点 ;
关键词 唐律疏义 立法语言 法律语言文本结构 法律术语 法律语言风格 唐代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