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筑牢医院感染防控——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例
1
作者 顾李琴 肖俊 +4 位作者 周小娣 张海峰 陈红 徐晓耘 章艳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2-285,304,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12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及2023年同期住院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通过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感染率... 目的:探索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5~12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及2023年同期住院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通过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比较改进前后医院感染率(例次率)、器械相关感染率、多重耐药检出率及感染率、手术监测指标、抗菌药物相关指标、职业暴露及网格员考核成绩等。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例次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与手术相关医院感染率、职业暴露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体送检率、联合用药前送检率及网格员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提高认知行为能力,优化多项感染控制指标及医院感染管理环境。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单元网格医院感染管理模式,以求做到全面分层管理,避免感控死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网格化管理 医院质量管理 感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卒中患者医院感染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李静 程实 +5 位作者 郭军平 胡爱香 于鑫玮 韩玮 张越巍 冀瑞俊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0-850,共11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按7∶3的比例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训练集用来建立模型,测试集用来评估模型性能。在训练集中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绘制校准曲线以及ROC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的准确性、区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01例老年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8.9±6.9)岁,男性占68.92%(1517/220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12.22%(269/2201),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72%(214/2201),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50%(55/22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为0.50%(11/2201)。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0.31%、15.88%、2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消化性溃疡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5~15分和16~42分、入院时mRS评分≥3分、白蛋白<35 g/L、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手术治疗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均显示P>0.05(训练集χ^(2)=9.294,P=0.318;测试集χ^(2)=10.173,P=0.253),说明该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较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47(95%CI 0.819~0.876)、0.838(95%CI 0.786~0.890),表明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区分度。DCA显示预测模型临床实用性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老年急性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卒中 医院感染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医院感染暴发危机利益相关主体网络关系研究
3
作者 闫存玲 宁宁 +5 位作者 齐越 于冰艳 张璐澔 刘妍蓉 吕哲 马龙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0,共4页
目的厘清医院感染暴发危机各利益主体网络结构,为减少利益冲突并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社会网络模型,并对整体网络结构及个体网络特征展开分析。结果整体网络密度为0.51... 目的厘清医院感染暴发危机各利益主体网络结构,为减少利益冲突并促进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同治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构建利益相关主体社会网络模型,并对整体网络结构及个体网络特征展开分析。结果整体网络密度为0.5192,即医院感染暴发危机各利益相关主体凝聚性较强。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卫生健康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医院管理层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及接近中心度均较高,且运用结构洞的能力较强。此外,进一步构建了医院感染暴发危机利益相关主体圈层结构,即权威利益相关主体、核心利益相关主体、次要利益相关主体、边缘利益相关主体4种类型。结论以社会网络结构优化为导向,探索整合利益相关主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对策,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医院感染暴发 危机 利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院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旭红 王晓燕 牛丹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615,共4页
文章对人工智能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院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旨在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院内感染防控护理工作模式变革、护理管理策略创新、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为推动智能化传染病防控工作... 文章对人工智能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院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存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论述,旨在为新发突发传染病院内感染防控护理工作模式变革、护理管理策略创新、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为推动智能化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院内感染防控 新发突发传染病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博文 赵晋 +3 位作者 魏晓霞 吕鸣 干晟俊 袁玉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8,共7页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构建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37例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采用倾向性评分... 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并构建发生医院感染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537例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进行1∶1匹配,最终纳入感染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进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建立预测模型,构建Nomogram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83例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病原菌93株,其中87株为细菌,包括革兰阴性菌62株(66.67%),以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5株(26.88%),以粪肠球菌为主;真菌6株(6.45%),均为白假丝酵母菌。通过LASSO回归筛选变量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吸烟史(OR=3.97,95%CI=1.27~12.43)、引流管置管时间(OR=1.19,95%CI=1.08~1.30)、手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差值(OR=1.23,95%CI=1.01~1.49)、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差值(OR=1.05,95%CI=1.03~1.07)为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0.896~0.969)。校准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实际、校正曲线拟合好,且接近于理想曲线。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提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和较高的净临床效益。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医院感染 病原菌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内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俞生林 汪健 +4 位作者 肖志辉 冯星 管欣娴 陶云珍 丁云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为防控早产儿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采集2005年9月—2009年3月间103例早产儿院内感染者的痰、尿液、皮肤分泌物和(或)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化,为防控早产儿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统一标准采集2005年9月—2009年3月间103例早产儿院内感染者的痰、尿液、皮肤分泌物和(或)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致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检出病原菌165株,革兰阳性菌23株(13.9%),革兰阴性菌142株(86.1%)。革兰阴性菌是早产儿肺部、泌尿系、血液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是早产儿皮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常见,其次为大肠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显著高于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占65.6%(42/64);大肠杆菌产EBSL+菌株占47.1%(8/17)。产EBSL菌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显著高于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P<0.05)。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NICU早产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产EBSL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比例较高,且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高,值得重视;早产儿应尽量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院内感染病原菌流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46
7
作者 何少茹 钟敏泉 +8 位作者 农绍汉 孙云霞 黄爱伟 赖静妮 刘玉梅 梁穗新 钟劲 余宇晖 陈炫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NICU近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NICU住院的2596例患儿,对1474例疑合并有院内感染患儿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和粪便等进行培... 目的研究NICU近年院内感染病原菌的流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NICU住院的2596例患儿,对1474例疑合并有院内感染患儿分别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和粪便等进行培养。结果414例患儿4060份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22株,阳性率为15.32%(622/4060),平均院内感染率为15.95%(414/2596),其中2006年为10.18%(91/894)、2007年为18.64%(205/1100)和2008年上半年为19.60%(118/602)。2006年前3位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和链球菌(并列第三);2007年为真菌、葡萄球菌和肠球菌;2008年上半年为真菌、克雷伯杆菌和葡萄球菌。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前3位,2006年为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和嗜麦芽黄单胞菌;2007年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链球菌;2008年上半年为克雷伯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耐药情况: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和青霉素G的耐药性较高,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敏感性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头胞第二、三代抗生素耐药性高,但对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病原菌谱不断改变,特别是真菌目前占居首位,但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多中心现况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吕天婵 张玉侠 +7 位作者 刘林霞 胡晓静 张先红 李芳 李秋芳 吕元红 王巧玲 罗飞翔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 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 目的 了解NICU环境卫生监测及医院感染的现况,为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7所综合性儿童医院NICU进行为期6个月的医院环境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结果 各医院NICU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为98.87%,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78‰和1.63‰,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常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没有相关性。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51.56%~67.19%。结论 NICU医院感染应更注重目标监测,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加强,多中心调查可为全国范围内NICU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环境卫生监测 多中心调查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U医院感染及其防治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静 华子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08-811,共4页
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中的难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NICU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建议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有效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高危... 医院感染是新生儿科临床诊治和疾病管理中的难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场所,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和地区NICU医院感染临床特点不尽相同。建议通过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高危因素,有效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高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临床特点 手卫生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及剂量-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小亮 李芳斌 +6 位作者 袁小龙 冯玉娟 王海默 林小勇 魏兵鹏 王蕾 张浩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与发生医院感染间的关系,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某三甲医院2023年1-12月上报的209例医院感染病例为病例组,对照组采用分层抽样,分层依据为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在同...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临床用药与发生医院感染间的关系,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某三甲医院2023年1-12月上报的209例医院感染病例为病例组,对照组采用分层抽样,分层依据为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在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中获得,共209例对照病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质子泵抑制剂、抗酸剂、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在医院感染发生前使用增加医院感染发生风险(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质子泵抑制剂、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相关性,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1(95%CI:1.07~1.60)、1.40(95%CI:1.02~1.91)、1.66(95%CI:1.01~2.74)。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两组这三类药物用药时间情况,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病例组用药时间要长于对照组(Z=-6.331,P<0.001;Z=-2.667,P=0.008)。以上三类药物的趋势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73.869,P<0.001;χ^(2)=16.530,P<0.001;χ^(2)=35.107,P<0.001)。结论 住院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均易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并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质子泵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磊磊 秦红英 +2 位作者 武珍珍 张艺 赵智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目的: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树(CHAID)算法分析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结果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 目的: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树(CHAID)算法分析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比较结果的优劣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创伤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CHAID算法和Lasso-Logistic回归分别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效果,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预测模型的优劣。结果:共纳入821例创伤病人,其中创伤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91例,感染率为23.26%,分类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结果均显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20分、发热时间≥3 d、住院时间≥10 d、入院时降钙素原(PCT)≥0.5 ng/L是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类树模型的风险预测正确率为79.2%,模型拟合效果较好;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较好(P=0.146),Bootstrap内部验证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分类树模型的AUC为0.792[95%CI(0.763,0.819)],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62[95%CI(0.836,0.885)],两种模型的预测价值中等,通过比较两种模型预测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净重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评价提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优于分类树模型(NRI=0.1536)。结论: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与分类树模型均能提供较为直观的呈现形式,两种模型互补结合使用可以从不同角度早期识别创伤病人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Lasso-Logistic回归 分类树 预测模型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
12
作者 徐榕徽 杨晓文 陈利民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6-940,共5页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 目的:基于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探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住院的2301例医院感染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2月—2020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前,2020年2月—2022年1月定义为疫情防控期,疫情防控前采用常规医院感染控制方法,疫情防控期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综合防控措施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显示,β_(1)=0.000,P=0.939;β_(2)=-0.032,P=0.773;β_(3)=-0.025,P=0.015。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β_(1)、β_(2)和β_(3)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液科β_(1)、β_(2)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β_(3)有统计学意义(P=0.008);胃肠外科的β_(1)、β_(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2)无统计学意义(P=0.141);神经内科β_(1)、β_(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_(3)无统计学意义(P=0.27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综合防控措施对医院感染主要产生了长期效应,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步降低,但不同科室的医院感染受影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中断时间序列分析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13
作者 吴超 邵永惠 +4 位作者 蒲雅英 晏小蓉 张睿 李思斯 刘毅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以雅安市人民医院为样本医院,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边际分析法,分析2020—2023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样本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6%;...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经济负担。方法:以雅安市人民医院为样本医院,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边际分析法,分析2020—2023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疾病经济负担。结果:样本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96%;因医院感染而增加的人均住院费用达16726.48元,以抗菌药物费用和实验室诊断费用为主,累计直接经济损失11959433.20元,增加的人均间接经济负担9727.00元,累计间接经济损失6954805.00元;由此导致的医院经济损失1059983.93元,损失利润比与感染率系数为5.93。结论:医院感染给老年住院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和医院经济效益,应重视对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老年住院患者 疾病经济负担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感染(NI)视角下综合医院建筑的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明 周靖 +1 位作者 龙灏 王梅讯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7,共8页
基于院内感染(NI)对综合医院带来的新挑战,分析NI在综合医院的发生机制,明确空间环境的风险因子,提出其布局设计的优化策略和路径,旨在帮助设计师通过空间环境干预应对NI挑战,降低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交叉文... 基于院内感染(NI)对综合医院带来的新挑战,分析NI在综合医院的发生机制,明确空间环境的风险因子,提出其布局设计的优化策略和路径,旨在帮助设计师通过空间环境干预应对NI挑战,降低其对公众健康的危害。以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交叉文献阅读明确了其NI发生过程及途径,空间环境影响NI的方式,构建了NI-空间环境机制框架;其次利用专家访谈方法等,分析了综合医院的NI风险影响因子,并进行风险度和优化度分析,将其归纳为功能布置、设施与材料、物理环境三个层面,最后从应对NI风险的角度提出了阻隔感染链条、遏制感染源和控制感染环境的布局设计优化策略。研究对于促进院内感染与建筑设计的交叉研究,指导后疫情时代医院建筑的设计有着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院内感染 布局优化 物理环境 设施材料 功能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玉娘 廖林英 韩小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和未感染组(n=88)。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168例多发...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将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和未感染组(n=88)。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危险因素。结果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院期间接受化疗188例次,其中医院感染患者80例,发生感染96例次,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年龄、糖尿病、国际分期体系分期、Durie-Salmon分期、住院时间是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可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统感染 糖尿病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理念下分级管理模式对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
16
作者 张根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442-2444,共3页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理念下分级管理模式对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行六西格玛理念下的分级管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理念下分级管理模式对降低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实行六西格玛理念下的分级管理,比较两组各环节针刺伤发生率、针刺伤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实习效果及实习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各环节针刺伤发生率更低(P<0.05),针刺伤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实习效果及实习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六西格玛理念下分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实习护生中,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提升针刺伤基本知识知晓率、实习效果和实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分级管理 六西格玛理念 针刺伤 医院感染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模型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明 田芳英 +1 位作者 王雪玉 王鸿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6,共8页
目的:依据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Delphi)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综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小组讨... 目的:依据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SPO)三维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德尔菲法(Delphi)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综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小组讨论的方法,初步拟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条目,采用Delphi法选取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9、0.87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6、0.219,最终形成3个维度、21个条目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修改与整理,评选出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可靠、各指标权重合理,能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客观、可量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管理质量 指标体系 SPO模型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评价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效果
18
作者 赵执扬 刘静 +4 位作者 史楠 康建邦 段金菊 乔宇超 仇丽霞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0-833,839,共5页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 目的应用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抗菌药物管理防控院感的长短期效果,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收集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前后住院患者院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数据,采用调整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的泊松分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后短期干预效果较好,干预之后感染KPN的风险是干预前的81.25%(P<0.05),即感染KPN的风险下降了18.75%;但长期干预效果较差,时间每增加一个月,感染风险会增加1.55%;因新冠疫情期间重病患者占比大,院内KPN感染率升高,感染风险增加了68.81%。结论实施抗菌药物管理,仅在短期内降低了KPN感染的风险,需要长期严格执行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考虑了异常值的中断时间序列设计的分段回归模型既可以定量的评价短期、长期的干预效果,又可以对异常值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为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提供方法学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分段回归模型 抗菌药物管理 院内感染 克雷伯菌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2017—2023年ICU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忆鹤 刘诗语 +6 位作者 廖俊 陈丹阳 杨兴运 曹博文 焦宇翔 周鹏飞 胡亚会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5-1262,共8页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株数5166例,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s)株数1...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及临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3年某三甲医院ICU住院患者的病原菌感染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株数5166例,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s)株数1612例。检出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等为主。主要来源于痰液、肺泡灌洗液、尿液等,共占66.37%。MDROs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518株)、耐碳氢酶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52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s-ECO,95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0株)为主。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8.53%,对包括碳青霉烯类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甚至超过80%;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为56.1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其中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应成为感染防控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家友 陈丽娟 +5 位作者 李灿 韩少玲 刘军慧 吴晶 肖宇婷 粟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1例MM患者的资料。采集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化疗前后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分析。结果:151例中,合并医院感染97例(64.2%)。97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13株,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63.7%(72/113)、30.1%(34/113)和6.2%(7/11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较高,三者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氨苄西林耐药性较高,二者均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化疗后,医院感染组患者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多于无医院感染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少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医院感染组ACE、Chao1、Shannon指数及OTU丰度均小于无医院感染组(P<0.05)。结论:MM患者容易合并医院感染,且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病原菌,合并医院感染的患者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