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OF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1
作者 Wang Qingliang,Wang Wenping, Cui Duxin, Zhu Guizhi and Liang Weifeng (Second Cru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CEA, Xi’an 710054 ,China)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B12期89-93,107,共6页
GPS observations of CMONOC and other network reveal that, relative to Dingxin fiducial station in Alashan block, the crustal movements of north eastern Qinghai 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have the following... GPS observations of CMONOC and other network reveal that, relative to Dingxin fiducial station in Alashan block, the crustal movements of north eastern Qinghai Tibet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i)The western part of Qilian block is shortening and moving mainly northeastward, the 8 mm/a motion of southern margin of Qaidam basin is almost completely absorbed by compressed subsidence of Qaidam basin and uplift of Qilian mountain; (ii) Eastern part of Qilian block manifests itself mainly as block like rotation or extrusion along Haiyuan left lateral fault,with an angular velocity of 0.135 /Ma; (iii) Due to the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eastern Qilian sub block in the NW Liupanshan range, Ordos block shows a slight anticlockwise rotation; (iv) Haiyuan left lateral fault and northern edge thrust fault of Qilian mountain jointly constitute the major northeastern boundary of Qinghai Tibet plateau judging from the present day crustal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西藏东北部板块 表层运动 gps观测 数据处理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GPS数据研究福建及其邻近海域1994-1997年地壳水平运动 被引量:30
2
作者 周硕愚 吴云 +6 位作者 秦小军 帅平 施顺英 邓干金 周昕 刘序俨 林继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1-479,共9页
为研究中国大陆东南部的边缘海动力学,基于中国大陆和福建区域的GPS观测网 以及环绕中国大陆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跟踪站在1994—1997年间的测量数据, 建立块体运动和块内变形两... 为研究中国大陆东南部的边缘海动力学,基于中国大陆和福建区域的GPS观测网 以及环绕中国大陆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跟踪站在1994—1997年间的测量数据, 建立块体运动和块内变形两种力学模型,研究了福建及其邻近海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 和应变率场.结果表明: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在中国大陆周边框架内,或相对于台湾而言,福 建及其邻近海域均整体地向着东南或东偏南方向,即指向海洋的方向作水平运动.运动平均 速率为11.2±3.0mm/a(福建网)或14.0±4.0mm/a(全国网).然而在福建区域内还存在着 一种由海洋指向大陆内部的北西向运动,其运动平均速率为 3.0± 2.6mm/ a.区域应变率场 主压应变方位为NW(NWW)-SE(SEE).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通过中国大陆内部各 块体间的侧向传递和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欧亚大陆东南沿)的仰冲与挤压,同时作用到福建 及其邻近海域。此种联合作用现今仍在继续进行中,前者的影响比后者更强烈,但前者形成的 速率场均匀,而后者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力学模型 地壳运动 水平速度场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初步揭示的渭河盆地及边邻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被引量:24
3
作者 戴王强 任隽 +2 位作者 赵小茂 邵辉成 朱桂芝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 1999~ 2 0 0 2年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GPS观测资料 ,以及陕西省地震局 2 0 0 1~ 2 0 0 2年的GPS观测资料 ,研究了渭河盆地及周邻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 .结果表明 ,渭河盆地及邻区的运动速率有明显的北东向...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 1999~ 2 0 0 2年渭河盆地及邻近地区GPS观测资料 ,以及陕西省地震局 2 0 0 1~ 2 0 0 2年的GPS观测资料 ,研究了渭河盆地及周邻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 .结果表明 ,渭河盆地及邻区的运动速率有明显的北东向条带状变化特征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呈整体不连续性逆时针旋转运动 ,相对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的榆林测点 ,平均速率约为5 .7mm/a ;渭河盆地中部的彬县—西安—蓝田一线 ,两侧存在一个显著的左旋剪切带 ,其北部区域与铜川—泾阳—临潼—渭南小震频发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南缘 渭河盆地 地壳运动 gps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大地测量GPS揭示的汾渭盆地及其邻域现今地壳应变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瞿伟 王运生 +2 位作者 张勤 王庆良 薛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28-839,共12页
利用汾渭盆地及其邻域2001—2007年与2009—2011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基于区域构造特点,采用块体运动应变模型结合数理统计假设检验法,建立了区域合理的地壳运动应变模型,基于此定量研究了区域现今地壳应变场及其变化特征,特别是2008年... 利用汾渭盆地及其邻域2001—2007年与2009—2011年高精度GPS监测资料,基于区域构造特点,采用块体运动应变模型结合数理统计假设检验法,建立了区域合理的地壳运动应变模型,基于此定量研究了区域现今地壳应变场及其变化特征,特别是2008年汶川强震对汾渭盆地区域变形特征的作用影响,同时从盆地整体上分析了盆地内多发的地裂缝灾害与区域整体构造变形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统计检验判断,选择合理的区域地壳运动应变模型,对获取真实反映区域实际构造变形特性的应变参数具有重要的作用;2008年汶川强震对青藏东边缘地块及渭河盆地西侧局部地区应变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震后上述区域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应变积累而是呈现出应变量值较震前减小的特征,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此区域并不是强震造成的库仑应力显著增加区,在震后2009—2011年时间段内处于构造应力场的松弛调整期;汶川强震没有显著改变研究域现今整体的构造变形背景特征,区域地壳构造活动特征仍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基于研究域构造块体具有各向同性连续弹性变形的前提,初步推断整个汾渭盆地内多发的地裂缝灾害可能是区域NW—SE向拉张应力场作用下的地表破裂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盆地 gps 块体运动应变模型 数理统计假设检验 地壳应变特征 地裂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的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天文 梁伟锋 +3 位作者 冯丽丽 刘军华 王庆良 崔笃信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645,共9页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 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1999-2001年GPS观测数据以及"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国家基础研究项目青藏块体东北缘GPS网1999,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GAM IT/GLOBK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密解算,获得了青藏块体东北缘1999-2001年相对于鼎新基准站以及欧亚板块的水平运动速度场。结合板块构造以及大地动力学理论,对青藏块体进行了块体的划分,分析了块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GPS技术用于地壳运动的监测是可行的;(2)1999-2001年期间,祁连-海原断裂带GPS运动位移与地质结果十分吻合;(3)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碰撞后印度大陆继续以50 mm/a的速度向北推进是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动力;(4)甘青块体西部子块体以北东向挤压运动为主;东部子块体主要表现为以海原断裂带为北边界的顺时针旋转为主;(5)鄂尔多斯块体存在逆时针旋转运动,其旋转速度在块体西南侧的六盘山断裂带一带最大,向北至块体西北部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水平运动 gps资料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 被引量:30
6
作者 崔笃信 郝明 +3 位作者 李煜航 王文萍 秦姗兰 李长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6-3661,共16页
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之间的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1300年至今,在块体周边断陷盆地和西南缘断裂带上发生了五次8级以上的地震.为了了解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应变状态以及断裂滑动分布,我们... 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之间的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从1300年至今,在块体周边断陷盆地和西南缘断裂带上发生了五次8级以上的地震.为了了解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应变状态以及断裂滑动分布,我们收集了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2009—2013年、国家GPS控制网、跨断陷盆地的8个GPS剖面等共527个流动站和32个连续站GPS观测数据,获得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进一步用均匀弹性模型计算了应变率分布.结果表明,块体内部GPS站点向NEE方向运动,速度变化较小,应变率大多在(-1.0~1.0)×10^(-8)/a之间;山西断陷带构造运动与变形最为强烈,盆地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为拉张变形,应变率为(1.0~3.0)×10^(-8)/a,相对于东部山地则为挤压变形,应变率为(-2.0^-3.0)×10^(-8)/a,盆地西侧断裂(如罗云山断裂、交城断裂)以拉张运动为主,拉张速率为2~3mm·a-1,盆地东侧断裂主要以右旋缩短运动为主,速率为1~3mm·a-1;河套断陷带西部的临河凹陷处于较强的张性应变状态,应变率为(2.0~3.0)×10^(-8)/a;块体西南边缘处于压缩应变状态,应变率为(-1.0^-2.0)×10^(-8)/a,六盘山断裂存在明显的地壳缩短运动,速率约为2.1mm·a-1,速率在断裂附近逐渐减小,反映了断裂处于闭锁状态;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渭河断裂带为左旋运动,速率为1.0mm·a-1,盆地处在弱拉张变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块体 gps速度场 地壳运动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庆良 王文萍 +2 位作者 崔笃信 朱桂芝 梁伟锋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2年第4期12-16,共5页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等GPS观测结果表明 ,相对于稳定的阿拉善地块 ,青藏块体东北缘及其邻区现今地壳运动具有如下特征 :①甘青块体西部以北东向挤压运动和地壳缩短为主 ,其中柴达木盆地南缘 8mm/a的北东向地壳运动几乎全为柴达木盆地的压陷沉降和祁连山地的上升缩短所吸收 ;②柴达木盆地以东的甘青块体中、东部表现为整体的顺时针刚性旋转运动 ,其旋转北边界为毛毛山—海原走滑断裂带 ,旋转角速率为 0 .135°/Ma ;③受甘青块体顺时针旋转运动的耦合影响 ,鄂尔多斯地块表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 ,两者的耦合边界为北西向的六盘山断裂带 ;④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和祁连北缘逆冲断裂带构成了青藏块体东北缘现今地壳运动的主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 地壳运动 gps 全球定位系统 逆冲断裂带 走滑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近期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积累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希 张晓亮 +1 位作者 王双绪 蒋锋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6,43,共6页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1—2004年、2004—2007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借助负位错模型,研究该区当前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应变积累状况。分析表明:经昆仑山、玉门、民乐地震后一段时间的调整,2004—2007年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反映与长... 利用青藏块体东北缘2001—2004年、2004—2007年GPS水平运动速度场结果,借助负位错模型,研究该区当前的地壳水平运动特征与应变积累状况。分析表明:经昆仑山、玉门、民乐地震后一段时间的调整,2004—2007年青藏块体东北缘总体反映与长期背景场一致的应变场重构特性。祁连山断裂带东段应变大体维持2001—2004年的积累背景;祁连山断裂带中—西段、庄浪河断裂南段及甘南地块、河西走廊较2001—2004年应变积累有所增强;阿尼玛卿断裂带东段、秦岭北麓断裂存在应变积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gps 负位错反演 应变积累 地壳水平运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1年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 被引量:22
9
作者 顾国华 符养 王武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50-57,共8页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 (包括基本网与基准网 ) 1 999年与 2 0 0 1年两期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 ,得到 1 999~ 2 0 0 1年区域网各观测站水平位移速... 介绍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 (包括基本网与基准网 ) 1 999年与 2 0 0 1年两期GPS观测所获得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信息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以位于东部的一组稳定点为基准 ,得到 1 999~ 2 0 0 1年区域网各观测站水平位移速率 .根据由此获得的我国大陆目前最为详细的地壳水平运动图象 ,研究了块体的划分、块体位移与块体变形 ,提出了分析块体水平变形强度的方法 ,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及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M8.1大地震前的地壳水平运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 gps 位移 块体 区域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地壳块体运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蒋锋云 朱良玉 +4 位作者 王双绪 张晓亮 张希 黄智 郑申宝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268,共6页
通过对川滇地区块体细划,借助均匀弹性块体应变模型,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1年两个时段GPS观测地壳水平运动场,计算了这两个时间段该区块体应变状态、块体内部均匀弹性变形场及相邻块体边界带的相对运动。考虑汶川I地震、玉树... 通过对川滇地区块体细划,借助均匀弹性块体应变模型,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1年两个时段GPS观测地壳水平运动场,计算了这两个时间段该区块体应变状态、块体内部均匀弹性变形场及相邻块体边界带的相对运动。考虑汶川I地震、玉树地震对该区域的地壳运动的影响,分析计算结果认为:(1)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区域构造运动特征;(2)川滇地区块体东边界运动主要以走滑为主,安宁河断裂和则木河断裂的交汇部位表现为明显的左旋走滑运动受阻,且其两侧块体应变率积累显著,是未来可能的强震孕育区;(3)2009—2011年与2007—2009年相比,整个区域块体边界运动空间差异增强,可能反映了汶川、玉树地震对该区域地壳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弹性块体应变模型 gps 地壳运动 川滇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水平运动 被引量:29
11
作者 黄立人 王敏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在重新仔细处理了 1 994和 1 996年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网两次 GPS测量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较为完善的块体相对运动和块体内变形叠加的变形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并定量计算和比较了主要活动... 在重新仔细处理了 1 994和 1 996年中国大陆地壳运动监测网两次 GPS测量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较为完善的块体相对运动和块体内变形叠加的变形模型和相应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的运动学特征 ,并定量计算和比较了主要活动构造块体边界带的活动性质和强度 ,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测量 构造块体 中国大陆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维有限元研究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的水平运动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锋云 王双绪 +4 位作者 张希 张晓亮 薛富平 郑申宝 王继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1-30,共10页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 将1999~2001年、2001~2004年两个时段中青藏块体东北缘GPS水平速度场进行参考框架的变换,扣除区域刚性整体平移和旋转,得到反映区域内部相对运动的水平速度场。利用这个速度场,通过构建该区二维有限元模型,结合最优化原理,反演区域分段边界位移。将反演结果作为边界约束并将变换参考框架后的水平速度场作为有限元节点载荷,模拟区域内部水平运动场并计算其主应变率场、最大剪应变率场,以分析这两个时段中这两种场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地震孕育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二维有限元 gps水平速度场 地壳形变 参考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形变场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笃信 王庆良 王文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根据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后的形变观测数据以及震后考察结果,用Okada模型反演发震断层模型参数,模拟2001年11月14日昆仑8.1级地震的同震位移,获得扣除同震形变后的速度场。结果表明:1)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地壳变形影响显... 根据震源区及其附近地震前后的形变观测数据以及震后考察结果,用Okada模型反演发震断层模型参数,模拟2001年11月14日昆仑8.1级地震的同震位移,获得扣除同震形变后的速度场。结果表明:1)昆仑8.1级地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地壳变形影响显著,同震位移在德令哈一带可达40mm左右;2)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速度场比GPS原始速度场能更真实地反映地震后区域地壳运动状态和应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同震位移 gps速度场 昆仑8.1级地震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状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崔笃信 王庆良 王文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3期29-34,共6页
应用青藏块体东北缘 1999~ 2 0 0 3年多期GPS观测资料 ,计算了不同时段GPS点水平运动速率。通过分析发现 :甘青块体可分为东部块体和西部块体 ,东、西部块体的运动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 ;受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Ms8.1地震的影响 。
关键词 gps 地壳水平运动 青藏块体 观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与汶川强烈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及应变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希 王双绪 +4 位作者 张晓亮 崔笃信 王文萍 张四新 薛富平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42,共11页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 充分应用GPS、区域水准、跨断层等地形变观测资料,借助非震负位错反演,结合地震活动,综合研究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Ms8.1级地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积累的影响。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青藏块体内部Ms8.1级巨大地震能量释放产生的扰动应力场对NE向主压背景应力场的调制作用,导致块体边界构造区域地壳差异运动和应力应变状态发生变化。其中,对阿尔金断裂东段与祁连山断裂带西段的应变积累状态反映减缓为主的影响,而对祁连山断裂带中东段则反映促进应变积累为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一定时期、一定程度的。近期青藏块体东北缘区域应力场处于昆仑山、玉门、民乐等地震后的恢复状态。而由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后有限的GPS、跨断层短水准观测资料,可推测汶川地震对甘川交界东段-甘川陕交界区应变积累状况一定程度促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Ms8.1级地震 汶川Ms8.0级地震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运动 大震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运动与孕震特征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晓亮 江在森 +3 位作者 王双绪 张希 陈兵 崔笃信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76-81,共6页
为了探索昆仑山口西Ms8.1大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 ,利用近几年来的GPS观测资料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区的水平运动变形与孕震特征 ,结合其它成果分析得到 :1)昆仑大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变形产生相当影响 ,对... 为了探索昆仑山口西Ms8.1大震后青藏块体东北缘中强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 ,利用近几年来的GPS观测资料 ,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该区的水平运动变形与孕震特征 ,结合其它成果分析得到 :1)昆仑大震对青藏块体东北缘的运动变形产生相当影响 ,对其西部的影响亦很大 ;2 )差异运动强烈区域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高 ,压性区可能是应变能积累的反映 ,而张性区的出现及规模可能是大震发生紧迫性及震级大小的反映 ;3)研究区的西部地区近年来一直是应变能积累较快的地区 ,从区域变形特征与强震的对应关系看 ,近一两年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仍然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孕震 大震 地壳运动 中强地震 震相 昆仑山口西 成果分析 变形 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