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tenuation-type and failure-type curve models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ed clay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春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2047-2053,共7页
Based on dynamic triaxial test result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similarities of variations betwee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rr's equation on accumulated deformat... Based on dynamic triaxial test results of saturated soft clay, similarities of variations betwee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and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rr's equation on accumulated deformation was modified to create an attenuation-type curve model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In this model, dynamic strength was introduced and a new parameter called equivalent dynamic stress level was added. Besides, based 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variations between failure-type and attenuatiun-type curves, a failure-type curve model was created on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in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Two models can take cycle number, coupling of static and dynamic deviator stress, and consolidation way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odels are verified by test resul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more than 0.98 for optimization of test results based on the two models, and there i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 optimized and test curves, which shows that the two models are suitable to predict variations of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under different loading cases and consolidation ways. In order to improve prediction accuracy, it is suggested that loading cases and consolidation ways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in-situ conditions when dynamic triaxial test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stants in th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urated normal consolidation clay equivalent dynamic stress level accumulated pore water pressure model attenuation-type curve failure-type 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曲率薄壁曲面件模块化柔性工装布局研究
2
作者 张洪双 马亚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8,45,共4页
为解决大曲率薄壁曲面件在多点支撑定位时,支撑杆伸长量差别较大且其端部球铰结构的偏转角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段模块化多点柔性工装来定位大曲率薄壁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确定各工装单元模块的偏转角度和各单元... 为解决大曲率薄壁曲面件在多点支撑定位时,支撑杆伸长量差别较大且其端部球铰结构的偏转角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分段模块化多点柔性工装来定位大曲率薄壁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分段拟合的方法确定各工装单元模块的偏转角度和各单元上支撑杆的上升高度。多点模块化定位方法改善了支撑定位点分布不均,边缘控制能力差的现象,对大曲率薄壁曲面件的定位、加工的效率和精度都有较大提升,为实现薄壁曲面件的全数字化加工、装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曲面件 模块化 柔性工装 法向等距 等弦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轮廓曲线优化的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设计方法
3
作者 王靖瑞 公衍峰 +3 位作者 刘智鹏 刘芳 赵晓博 李庆民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5,共9页
绝缘子沿面绝缘是直流GIS/GIL绝缘系统的薄弱环节,由于常规交流绝缘子设计准则不再适用于直流工况,研制新型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对提升直流管道装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直流GIS/GIL中金属微粒的危险运动行为影响纳入管道电... 绝缘子沿面绝缘是直流GIS/GIL绝缘系统的薄弱环节,由于常规交流绝缘子设计准则不再适用于直流工况,研制新型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对提升直流管道装备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直流GIS/GIL中金属微粒的危险运动行为影响纳入管道电极表面场强控制范畴,明确绝缘子初始状态与直流叠加雷电冲击复合电压下沿面场强控制标准,并建立表面电荷积聚与复合电压耦合作用下绝缘子沿面场强考核模型。进一步提出基于表面轮廓曲线优化的直流盆式绝缘子设计方法,依托Bernstein方程开展绝缘子表面轮廓曲线重构,建立轮廓曲线几何控制系数的概念及定义,支撑开展盆式绝缘子优化设计;以绝缘子沿面法向场强(En)与切向场强(Et)最小化为目标,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几何控制系数寻优分析并开展直流绝缘子设计。新型直流绝缘子结构可使凸侧与凹侧的法向场强较交流绝缘子分别降低45.4%和53.0%,法向场强分别降低1.4%和7.5%,复合电压下两侧切向场强分别为7.34、8.33 kV/mm,可满足绝缘需求。该研究可为直流GIS/GIL盆式绝缘子研制提供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GIS/GIL 盆式绝缘子 轮廓曲线优化 复合电压 切向场强 法向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普通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艳 常天风 +1 位作者 杨子凡 李伊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共6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优异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在结构修复与加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潜力,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粘结性能对于实现良好的加固效果至关重要。本工作基于斜剪试验,分析了UHPC强度和加固厚度对UHPC-NC界面粘结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因其优异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在结构修复与加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巨大潜力,UHPC-普通混凝土(NC)界面粘结性能对于实现良好的加固效果至关重要。本工作基于斜剪试验,分析了UHPC强度和加固厚度对UHPC-NC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PC与NC界面粘结性能优异,斜剪试件破坏形式多表现为NC破坏、界面和NC同时破坏。UHPC-NC界面粘结强度随着UHPC强度的提高而小幅度提升,UHPC强度等级从C100提升至C140,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提升幅度在10.63%~14.66%之间;UHPC加固厚度对界面粘结强度影响更加显著,相较75 mm厚的试件,厚度为150 mm的试件的界面粘结强度最大可提高38%。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UHPC-NC界面粗糙度、基体NC强度、UHPC强度和厚度的UHPC-NC界面抗剪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斜剪试验 界面抗剪强度 荷载-滑移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多M_(S)7.4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姚赛赛 高曙德 +2 位作者 李娜 李敏娟 杨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5-600,共6页
分别运用原始曲线分析法和归一化速率法分析2021-05-22玛多M_(S)7.4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4个地电阻率台站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1)玛多地震前,4个地电阻率台站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 分别运用原始曲线分析法和归一化速率法分析2021-05-22玛多M_(S)7.4地震震中400 km范围内4个地电阻率台站的数据变化。结果表明:1)玛多地震前,4个地电阻率台站资料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中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口EW测道原始曲线变幅最明显,表现为小时值突跳变化、日均值加速变化和曲线转折变化、月均值破年变和保留年变形态的趋势变化;2)玛曲NW、金银滩EW、甘孜N10°E、拦隆口EW归一化速率曲线在玛多地震前均出现超阈值现象,但各自归一化速率形态不同;3)综合分析认为,4个台站地电阻率资料异常变化与玛多M_(S)7.4地震的孕育及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地震 地电阻率 原始曲线分析 归一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双轴加载下钛合金微动磨损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6
作者 韩怡茗 李欣 +1 位作者 闫贺年 杨建伟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1-1259,1268,共10页
微动磨损是导致机械连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在恒定法向接触载荷工况下开展。然而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着可变法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多轴加载工况,导致目前恒定法向载荷下微动磨损的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轴交变... 微动磨损是导致机械连接结构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大多数研究都在恒定法向接触载荷工况下开展。然而实际工程中,广泛存在着可变法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多轴加载工况,导致目前恒定法向载荷下微动磨损的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多轴交变加载工况下的微动磨损行为。因此,以钛合金的微动磨损为例,进行了交变双轴加载下微动磨损的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研究。首先,建立了受循环交变双轴加载作用下的微动磨损模型;然后,对不同法向载荷幅值、位移载荷幅值、双轴加载相位差下的微动磨损行为进行了仿真,并根据Q-P曲线分析方法对这些复杂微动情况下的微动磨损机制进行了讨论;最后,在双轴加载的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双轴微动磨损试验,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磨损形貌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交变法向载荷的磨损形貌不同于恒定法向载荷的磨损形貌,交变下法向载荷均值与恒定法向载荷保持不变,交变法向载荷下的磨损深度及宽度均大于恒定法向载荷下的磨损深度及宽度。位移幅值和相位差一定,随着法向载荷幅值的增大,磨损宽度和深度均增加,磨损形貌由“W”型转变为“W+V”型;法向载荷幅值和相位差一定,磨损宽度和深度均随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增大;法向载荷幅值和位移幅值一定,改变双轴加载相位差,0°相位差最大磨损深度出现在接触后缘,180°相位差最大磨损深度出现在接触前缘,90°和270°相位差的前、后缘磨损深度极大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构疲劳破坏 微动磨损形貌 双轴加载 柱面/平面接触模型 交变法向载荷 能量模型 Q-P曲线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态云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03
7
作者 李海林 郭崇慧 邱望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61-256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正态云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分别通过正态云模型的期望曲线和最大边界曲线来描述正态云模型的总体特征,实现以期望曲线相似程度或最大边界曲线的相似程度对正态云模型相似度的定量表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基于特... 本文提出了两种正态云模型相似度计算方法,分别通过正态云模型的期望曲线和最大边界曲线来描述正态云模型的总体特征,实现以期望曲线相似程度或最大边界曲线的相似程度对正态云模型相似度的定量表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基于特征向量和随机选取云滴的相似度计算带来云模型期望数字特征过于显著、时间复杂度过高和结果不稳定等方面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更为客观地对正态云模型进行相似度计算,在协同过滤推荐以及时间序列分类中得到了应用并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相似性度量 正态分布 期望曲线 最大边界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标准曲线相对定量PCR试验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66
8
作者 徐丽华 刘春雷 +4 位作者 常玉梅 梁利群 刘金亮 高国强 韩启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共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易操作、高通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度自动化和低污染等优点,并随新定量PCR仪及新操作方法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定量PCR的高敏感性特点使得实验操作严格而繁... 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具有易操作、高通量、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度自动化和低污染等优点,并随新定量PCR仪及新操作方法的发展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定量PCR的高敏感性特点使得实验操作严格而繁琐。阐述了一种改进的相对定量方法——双标准曲线法的试验原理和特点,描述了定量PCR体系的优化方式,探讨了试验误差分析方法及试验操作技巧,并就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讨论。试验证明,双标准曲线法是一种经济、简单而准确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标准曲线法 相对定量PCR 荧光扩增曲线 试验误差分析 归一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舍饲绵羊产后30天产奶量及乳成分变化规律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友记 董琪利 +4 位作者 李发弟 李慧 李冲 王维民 姜仲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7-293,共7页
选取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14只,对其产后1~30d产奶量及乳成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产后30d内具有较高的泌乳性能,30d总泌乳量为(32.82±0.19)kg,日均泌乳量为(1.09... 选取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14只,对其产后1~30d产奶量及乳成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核心群母羊产后30d内具有较高的泌乳性能,30d总泌乳量为(32.82±0.19)kg,日均泌乳量为(1.09±0.08)kg,1~30d泌乳曲线方程为Y=530.60t0.368e-0.015t,日增重可达(0.234±0.033)kg。母羊产后30d内各种常规成分及物理性质均以第1天变化最为显著,到第3天趋于平稳;初乳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均与常乳不同并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产后1~7d常规成分中可溶性固形物、非脂固形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乳蛋白、非脂固形物、密度和酸度在产后1~21d呈下降趋势,随后呈上升趋势;乳脂、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度在产后30d内一直呈下降趋势;乳糖含量在1~14d呈上升趋势,随后其含量趋于平稳;冰点在1~5d呈上升趋势,随后呈缓慢下降,而乳密度在产后30d内变化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为甘肃肉用绵羊新品种群种质特性和早期断奶羔羊的补饲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绵羊 泌乳量 泌乳曲线 乳成分 初乳 常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质黏土卸荷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善雄 凌平平 +1 位作者 何世秀 杨雪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34-2538,共5页
依托武汉长江隧道江北明挖段基坑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的K0固结状态下原状粉质黏土卸荷应力路径排水剪三轴试验,并对卸荷变形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卸荷应力路径下原状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似呈双... 依托武汉长江隧道江北明挖段基坑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的K0固结状态下原状粉质黏土卸荷应力路径排水剪三轴试验,并对卸荷变形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卸荷应力路径下原状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似呈双曲线型。根据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可将卸荷应力路径分为A、B两组,A组应力路径试样表现为轴向压缩;B组应力路径试样表现为轴向伸长。卸荷应力路径下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具有良好的归一化特性,同一应力路径下不同固结压力的应力-应变曲线可采用双曲线函数用平均固结压力归一化,但A、B两组应力路径下的归一化方程有所差别。给出了各种应力路径下的归一化方程,可为卸荷土体的变形参数及本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卸荷 应力路径 应力-应变曲线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速度逼近的等距曲线有理逼近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国栋 成敏 王国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01-1007,共7页
该文提出了曲线的参数速度逼近问题 ,指出等距曲线逼近的关键在于参数速度的逼近 ,并用两种方式来实现它 .首先 ,以法矢方向曲线的控制顶点模长为 Bézier纵标构造 Bernstein多项式 ,以它来逼近曲线的参数速度 ,给出了相应的几何方... 该文提出了曲线的参数速度逼近问题 ,指出等距曲线逼近的关键在于参数速度的逼近 ,并用两种方式来实现它 .首先 ,以法矢方向曲线的控制顶点模长为 Bézier纵标构造 Bernstein多项式 ,以它来逼近曲线的参数速度 ,给出了相应的几何方式的等距逼近算法 ,进一步利用法矢方向曲线的升阶获得了高精度逼近 .其次 ,基于参数速度的 L egendre多项式逼近和插值区间端点的 Jacobi多项式逼近 ,导出了保持法矢平移方向的两种代数方式的等距有理逼近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速度逼近 等距曲线 有理逼近 法矢方向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地基扩底掏挖基础抗拔试验及其位移计算 被引量:16
12
作者 鲁先龙 乾增珍 +1 位作者 童瑞铭 郑卫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1-1877,共7页
在甘肃和新疆7个戈壁碎石土场地完成了46个扩底掏挖基础抗拔现场试验,分析了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的阶段特征,应用L1-L2方法确定了所有基础抗拔承载力和位移。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实测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各试验... 在甘肃和新疆7个戈壁碎石土场地完成了46个扩底掏挖基础抗拔现场试验,分析了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的阶段特征,应用L1-L2方法确定了所有基础抗拔承载力和位移。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实测荷载-位移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各试验基础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拟合参数取值及其统计规律,给出了同时考虑抗拔基础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模型误差和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不确定性时基础荷载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戈壁碎石土扩底掏挖基础抗拔荷载-位移曲线呈初始弹性直线段、弹塑性曲线过渡段和直线破坏的3阶段变化规律,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可较好拟合基础实测荷载-位移曲线,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不确定性可转化为该双曲线模型拟合参数的不确定性,基于强度和变形统一的工程设计更有利于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 扩底基础 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 抗拔 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抽样在粗糙表面接触力学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志倩 闫相祯 +2 位作者 杨秀娟 秦志坚 丁文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108,113,共8页
为研究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表面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合表面粗糙度的加工参数和随机抽样方法,对服从正态分布和预设粗糙度的表面轮廓曲线进行了模拟.根据统计得到的模拟轮廓曲线几何形态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基于圆锥与平面接触的三维粗糙表... 为研究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表面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合表面粗糙度的加工参数和随机抽样方法,对服从正态分布和预设粗糙度的表面轮廓曲线进行了模拟.根据统计得到的模拟轮廓曲线几何形态的共性特征,建立了基于圆锥与平面接触的三维粗糙表面接触力学模型,推导出平面几何压力与粗糙表面微凸体变形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服从正态分布的轮廓高度曲线中的峰角顶点数目约为样本容量的1/3;圆锥压入平面时平均压力/材料纯剪应力的比值与其半角呈二次方关系;表面粗糙度越大,轮廓曲线的起伏越大,两接触面相互嵌合越容易;表面粗糙度越大,材料屈服强度对接触微凸体变形的影响也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粗糙表面 轮廓曲线 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基掏挖扩底基础抗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鲁先龙 乾增珍 崔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7-652,共6页
随着西部电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需经过黄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能力通常是其设计控制条件。掏挖扩底基础因具有较好的抗拔承载性能而在黄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甘肃黄土地区2个试验场地12个掏... 随着西部电网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架空输电线路需经过黄土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抗拔能力通常是其设计控制条件。掏挖扩底基础因具有较好的抗拔承载性能而在黄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甘肃黄土地区2个试验场地12个掏挖扩底基础实测上拔荷载位-移曲线,分别采用Chin双曲线模型以及初始直线斜率法、双直线交点法和L1-L2方法确定了基础抗拔极限承载力及其对应位移,得到了抗拔基础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采用归一化荷载-位移双曲线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给出了不同保证概率下基础荷载-位移预测曲线。结果表明:初始直线斜率法得到的承载力最小,双直线交点法次之,Chin数学模型法最大,宜采用L1-L2方法确定黄土地基掏挖扩底基础抗拔承载性能;荷载-位移曲线归一化处理可显著减小实测荷载-位移曲线的离散性,按双曲线拟合参数a、b均值确定的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代表了试验平均值,而试验荷载-位移曲线刚度远大于95%保证概率的预测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扩底掏挖基础 归一化荷载-位移曲线 抗拔 双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测井曲线合成应用方法初探 被引量:19
15
作者 万应明 高峻 +1 位作者 董建平 杨红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采用单项测井曲线划分地层存在着多解性和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把多条测井曲线融合成一条参数曲线的综合法。综合法的实质是在信号检测和估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综合研究数学模型。在进行综合处理之前,要对测井资料进... 采用单项测井曲线划分地层存在着多解性和局限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把多条测井曲线融合成一条参数曲线的综合法。综合法的实质是在信号检测和估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地球物理测井数据综合研究数学模型。在进行综合处理之前,要对测井资料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或减弱测井信号中的异常点和随机信息以及统一量纲。应用综合法对多种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综合处理,处理后得到的综合参数曲线突出了测井曲线的公共信息,减少或削弱了单一观测资料中的偶然误差,提高了综合测井资料的可信度。该综合法在地质分层、岩性分析和含油气预测以及合成标准测井曲线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地球物理测井 测井资料 油气预测 估计理论 观测资料 地质 综合法 和局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的归一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晓立 莫海鸿 杨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抗拔桩常被应用于地下构筑物的抗浮和受较大弯矩作用高耸构筑物的基础.相对于抗压桩而言,国内对抗拔桩变形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已有分析方法都过于复杂,不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文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化参数将毫无规律的抗拔桩荷载... 抗拔桩常被应用于地下构筑物的抗浮和受较大弯矩作用高耸构筑物的基础.相对于抗压桩而言,国内对抗拔桩变形分析方法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数已有分析方法都过于复杂,不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文中通过选择合适的标准化参数将毫无规律的抗拔桩荷载-位移曲线族归一化为单一曲线,然后利用回归公式拟合该曲线,并将回归公式扩展到层状土体中.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试桩试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文中提出的简化方法不但可以简化抗拔桩的变形计算,而且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也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荷载-位移曲线 变形 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Canny算子边缘检测算法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岩 周百灵 陈贺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0-744,共5页
基于已改进的Canny算子,用半像素插值方法将已改进的3×3模板扩展为5×5模板,并利用归一化自相关最大值的方法判断边缘方向,缓解了传统Canny算子由于噪声影响使检测效果有断边缘或假边缘的现象.实验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 基于已改进的Canny算子,用半像素插值方法将已改进的3×3模板扩展为5×5模板,并利用归一化自相关最大值的方法判断边缘方向,缓解了传统Canny算子由于噪声影响使检测效果有断边缘或假边缘的现象.实验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提出的算法性能.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改进算法的检测效果有所提高,可以精确边缘方向,同时减小假边缘点出现的概率,对线条边缘丰富的图像效果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Y算子 边缘检测 半像素插值 归一化自相关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春意 高永格 崔希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8-116,共9页
为了研究地表动态沉陷规律,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结合地表沉陷预测公式,构建了能够进行任意点任意时刻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的函数模型,分析曲线形态系数对时间函数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讨论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时空完备性,建立了基于时间函数... 为了研究地表动态沉陷规律,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结合地表沉陷预测公式,构建了能够进行任意点任意时刻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的函数模型,分析曲线形态系数对时间函数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讨论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时空完备性,建立了基于时间函数的地表动态下沉计算公式。以辛置煤矿五采区开采为例,利用空间曲面拟合方法求取了地表动态沉陷预测参数,并对特征点的下沉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陷预测时曲线形态系数δ>2为其合理取值,理论预测相对中误差不会超过±4.55%,且随着δ的增大,预测误差逐渐减小;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在地表下沉、下沉速度以及加速度方面均体现了地表沉陷时空分布的完备性。基于叠加原理的空间曲面拟合求参方法能够进行预测参数的自动求取,地表特征点下沉趋势预测最大中误差为±64 mm,相对中误差为±5.7%,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预测模型能够体现地表动态下沉的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函数 正态分布 动态下沉 预测模型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8
19
作者 叶列平 庄崖屏 +2 位作者 吴佩刚 冯鹏 沈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5,共6页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高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换算关系,提出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的高强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该关系曲线分析了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建议了应力-应变曲线参数的取值。在此基...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高强混凝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高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换算关系,提出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的高强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根据该关系曲线分析了高强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建议了应力-应变曲线参数的取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构件 正截面 承载力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靠性试验实测振动数据的处理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敏 姜同敏 袁宏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7-1240,1250,共5页
针对传统实测振动数据归纳方法只能处理正态分布数据的问题,引入选择约翰逊曲线的方法,采用约翰逊曲线对非正态情形的实测振动数据进行拟合,给出了非正态情形一定概率下的实测振动数据功率谱密度上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试验实... 针对传统实测振动数据归纳方法只能处理正态分布数据的问题,引入选择约翰逊曲线的方法,采用约翰逊曲线对非正态情形的实测振动数据进行拟合,给出了非正态情形一定概率下的实测振动数据功率谱密度上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靠性试验实测振动数据的处理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某产品可靠性试验实测振动数据的处理中,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给出任意分布实测振动数据功率谱密度概率上限,而且与传统方法比较,给出的数据上限能更真实反映产品振动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试验 随机振动 非正态分布 约翰逊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