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主要树种单木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研建
1
作者 贺鹏 陈振雄 彭检贵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72,共12页
【目的】建立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实现湖南主要树种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精准预估森林生物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湖南省3个主要树种468株伐倒木数据(杉木160株、马尾松153株和栎类... 【目的】建立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为实现湖南主要树种模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以及精准预估森林生物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湖南省3个主要树种468株伐倒木数据(杉木160株、马尾松153株和栎类155株),分别比较单木6个组分生物量(地上、地下、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生物量)基础模型并寻求拟合指标最优模型,进一步比较不同起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生物量模型,并选择引起参数差异显著的起源作为哑变量,构建比例控制的非线性联立方程组预估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结果】3个树种单木各组分生物量基础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地上B1、地下B2、树干B3和树皮B4这4个组分生物量模型的自变量选择胸径和树高,树枝B5和树叶B6生物量模型选择胸径、树高和冠幅;以起源为哑变量的模型显示,杉木的地上生物量B1(平均预估误差MPE较基础模型降低1.16%)、马尾松的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4.65%)、以及栎类的地上生物量B1(MPE降低3.24%)和地下生物量B2(MPE降低29.13%)均表现出天然林的生物量要显著高于人工林的生物量;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生物量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较佳,3个树种地上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0.90,平均预估误差MPE低于4%;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R2同样均在0.90以上,其MPE则低于14%。【结论】以起源为哑变量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相容性模型系统,拟合效果最差的是基础模型。虽然模型系统的拟合效果略劣于哑变量模型,但模型系统能解决单木各组分生物量的相容性和可加性,且它们参数之间的差异不大,因此优先推荐采用相容性模型系统来预测湖南省杉木、马尾松和栎类3个树种的单木各组分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哑变量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相容性生物量模型及估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5
2
作者 符利勇 雷渊才 曾伟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54,共13页
以南方150株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在考虑林分起源和未考虑林分起源2种情形下,对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3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根据分配层次不同,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将进一步考虑总... 以南方150株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数据为例,在考虑林分起源和未考虑林分起源2种情形下,对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3种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根据分配层次不同,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将进一步考虑总量直接控制和分级联合控制2种方案。从直径、树高、地径、年龄、枝下高和冠幅6个林分变量中选取不同的变量构建一元、二元和三元生物量模型,利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法消除生物量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性。基于独立形式的一元、二元和三元模型,利用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比例平差法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构建相应的相容性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在考虑和未考虑林分起源情形下,3种估计方法都能有效保证各分量生物量总和等于总生物量,预测精度较高。总体而言,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其次是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最差的是非线性比例平差法;根据建模数据和检验数据综合比较得知,在考虑和未考虑林分起源情形下,总量控制联立方程组法对应的二元相容性生物量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似然无关回归法 比例平差法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 相容性 生物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参数估计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该文以广西大青山马尾松全林整体模型为基础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构造株数、直径、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模拟观测数据,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对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进行估计... 该文以广西大青山马尾松全林整体模型为基础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构造株数、直径、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模拟观测数据,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对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一样,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模型没有明显的系统偏差,与通常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不同的是断面积、直径和株数模型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系统偏差.得出结论,在建立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时,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误差 全林整体模型 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研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亚藏 冯仲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3,共9页
【目的】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各分项生物量的影响,为森林碳汇监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50株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数据,采用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 【目的】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各分项生物量的影响,为森林碳汇监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50株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数据,采用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各分项生物量(干材、干皮、树枝、树叶和地上总生物量)选用以直径和树高为自变量的二元生物量方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一阶交叉验证法对所构建的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未考虑气候因子的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相比,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且该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可定量描述不同气候带亚区生物量的差异程度,保证干材、干皮、树枝和树叶与地上总生物量相容。【结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能有效分析气候因子对各分项生物量的影响,可应用于其他树种的生物量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 气候变化 可加性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方法解非线性不等式组
5
作者 蒋利华 马昌凤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8-921,共4页
通过等价转化把解不等式组问题化为解非线性方程组问题,进而利用L-M方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并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整体收敛性。
关键词 .非线性不等式组 非线性方程组 L-M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在人体内分布的数学模型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磊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文依据药物动力学原理构造房室模型,建立酒精在人体内(内环境)运动的微分方程组,然后运用Laplace变换求解,最后结合题中参考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法确定模型的参数,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
关键词 数学模型 体内分布 酒精 LAPLACE变换 动力学原理 微分方程组 非线性回归 参考数据 计算结果 内环境 拟合法 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不同区域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常笑 邓华锋 +2 位作者 王少杰 陈振雄 王雪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0-797,共8页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性的问题,但是建模过程中考虑区域因子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以重庆市、四川省和湖北省151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样本数据为例,采用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 已有很多国内外学者研究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相容性的问题,但是建模过程中考虑区域因子对模型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对此问题,以重庆市、四川省和湖北省151株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样本数据为例,采用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建立了不同区域马尾松通用的相容性地上生物量模型、立木材积模型和它们的转换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区域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性;哑变量和非线性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同区域模型的差异性和立木材积与地上生物量模型的相容性;马尾松地上生物量和立木材积的二元模型均优于其对应的一元模型;在独立拟合的地上生物量回归模型中引入立木材积因子,可以有效地改善模型的预估效果;构建的马尾松相容性立木材积和地上生物量哑变量模型评价指标满足中国生物量模型的精度要求(预估精度均高于95%,总相对误差均小于2%,平均预估误差则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非线性联立方程组 哑变量 相容性 区域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ffing系统的主-亚谐联合共振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航 申永军 +2 位作者 李向红 韩彦军 彭孟菲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521,共8页
以Duffing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多频激励下同时发生主共振和1/3次亚谐共振的动力学行为与稳定性.首先,通过多尺度法得到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检验近似程度,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求解过程和解析解的正确性.然后,从解析解中导出... 以Duffing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多频激励下同时发生主共振和1/3次亚谐共振的动力学行为与稳定性.首先,通过多尺度法得到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利用数值方法检验近似程度,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求解过程和解析解的正确性.然后,从解析解中导出稳态响应的幅频方程和相频方程,从幅频曲线以及相频曲线中发现系统最多存在7个不同的周期解,这种多解现象可用于对系统状态进行切换.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到联合共振定常解的稳定条件,利用该条件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与Duffing系统的主共振和1/3次亚谐共振单独存在时比较.最后,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非线性项和外激励对系统动力学行为与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联合共振特有的现象:刚度软化时,非线性项不仅影响系统的响应幅值,同时还影响系统的多值性和稳定性;刚度硬化时,非线性项对系统的影响与单一频率下主共振和1/3次亚谐共振类似,仅影响系统的响应幅值.这些结果对Duffing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非线性微分方程 DUFFING系统 联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方程组数值解法的严格正则系统同时镇定
9
作者 赵明旺 《科技通报》 1996年第6期356-362,共7页
先运用多项式分解,将严格正则线性系统同时镇定问题化成一组相容非线性方程的求解,然后提出了一种求解相容非线性方程组的拟牛顿下山数值算法,并应用该方法求解同时镇定问题.算例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同时镇定 非线性方程组 数值解 严格正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ing individual tree-based models for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of five key coniferous species in China 被引量:5
10
作者 Weisheng Zeng Liyong Fu +3 位作者 Ming Xu Xuejun Wang Zhenxiong Chen Shunbin Yao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51-1261,共11页
Estimating individual tree biomass is critical to forest carbon accounting and ecosystem service modeling.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one-(tree diameter only) and two-variable(tree diameter and height) biomass equa... Estimating individual tree biomass is critical to forest carbon accounting and ecosystem service modeling.In this study,we developed one-(tree diameter only) and two-variable(tree diameter and height) biomass equations,biomass conversion factor(BCF) models,and an integrated simultaneous equation system(ISES) to estimat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for five conifer species in China,i.e.,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Pinus massoniana Lamb.,P.yunnanensis Faranch,P.tabulaeformis Carr.and P.elliottii Engelm.,based on the field measurement data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stem volumes from 1055 destructive sample trees across the country.We found that all three methods,including the one-and two-variable equations,could adequately estimate aboveground biomass with a mean prediction error less than 5%,except for Pinus yunnanensis which yielded an error of about 6%.The BCF method was slightly poorer than the biomass equation and the ISES methods.The average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R^2) were 0.944,0.938 and 0.943 and the mean prediction errors were 4.26,4.49 and 4.29% for the biomass equation method,the BCF method and the ISES method,respectively.The ISES method was the best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which not only had high accuracy but also could estimate stocking volumes simultaneously that was compatible with aboveground biomass.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a species-invariant one-variable allometric model for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of all the five coniferous species.The model had an exponent parameter of 7/3 and the intercept parameter a_0 could be estimated indirectly from stem basic density(a_0= 0.294 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models Allometric equations Biomass conversion factor error-in-variable simultaneous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研建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泽鑫 胡中岳 +1 位作者 曹聪 刘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50,共14页
【目的】构建广东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省内储量数据的本底摸查、省级与县市级储量数据的有效衔接提供模型支撑;分析树种结构和气候条件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更精细的碳汇监测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目的】构建广东省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省内储量数据的本底摸查、省级与县市级储量数据的有效衔接提供模型支撑;分析树种结构和气候条件对模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更精细的碳汇监测及森林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广东省12种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2012和2017年3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构建各森林类型与蓄积量兼容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地上和地下碳储量模型。以哑变量形式区分树种结构,以再参数化方法建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模型,评价模型拟合结果,分析气候变量对林分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得到各森林类型的蓄积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模型以及地上R^(2)_(a)和地下林分平均含碳系数。(1)基于胸高断面积和平均树高的基础模型调整决定系数()为0.947~0.997,总相对误差(TRE)和平均系统误差(MSE)分别在±1.54%和±2.48%范围,均不超±3%。平均预估误差(MPE)为0.30%~3.61%,仅栎树林、相思林部分模型略超3%。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为3.30%~13.39%,均不超15%。(2)基于胸高断面积的简化模R^(2)_(a)型为0.876~0.996,除相思林地下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3.19%和±2.74%范围,R^(2)_(a)MPE为0.36%~4.70%,MPSE为4.18%~15.61%。基于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补充模型为0.775~0.977,多数在0.9以上,除相思林部分模型拟合效果较差外,其余模型的TRE和MSE分别在±2.28%和±1.83%范围,MPE为1.12%~6.24%,R^(2)_(a)MPSE为5.91%~17.44%。(3)区分树种结构的林分模型为0.960~0.997,TRE和MSE分别在±1.61%和±2.33%范围,MPE为0.30%~3.41%,MPSE为2.67%~12.92%,多数模型显著优于基础模型。(4)建立8种森林类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R^(2)_(a)物量和碳储量模型,为0.947~0.998,TRE和MSE分别在±1.86%和±1.96%范围,MPE为0.29%~2.65%,MPSE为3.18%~13.29%,多数模型较基础模型得到显著改进。生物量大多情况下与温度呈负相关,与蒸散量呈负相关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论】所建模型具有较好拟合效果和较高预估精度,实际应用时可根据数据详略和估算范围选择合适模型。温度过高、蒸散过多或降水不足是限制广东省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林分模型 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 气候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