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斜互层下深基坑分区降水及变形控制研究
1
作者 刘玉果 王冰辉 +2 位作者 乐冀 刑领 侯彦东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5-1075,共11页
针对在临近河倾斜互层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坑底局部范围内渗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地下水及变形控制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紧邻黄河的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倾斜隔含水互层特殊性,提出利用倾斜隔水层与法向隔板相结合... 针对在临近河倾斜互层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坑底局部范围内渗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地下水及变形控制方案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紧邻黄河的深基坑工程为例,针对倾斜隔含水互层特殊性,提出利用倾斜隔水层与法向隔板相结合实现分区降水的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分析有无分区工况下的支护结构变形、基坑内部地下水渗流及周边地表沉降等规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分区工况下,基坑内部在倾斜隔水层与隔板的封闭止水效应影响下,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并沿隔板位置呈现“梯形锯齿状”。同时,在降水井停止抽水后仍能较长时间保持设计底水位,高效处理了坑内区域渗水等问题。从对支护结构变形、坑内孔压及周边地表沉降等的综合控制效应来看,分区降水工况均全面优于传统不分区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河深基坑 止水 倾斜含水层 分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ifer Test的底板放水试验参数计算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田增林 黄选明 +1 位作者 曹海东 李德彬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100,共5页
为了提高放水试验参数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基于地面抽水试验和井下底板放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中的相似性,将抽水试验中常用的Aquifer Test求参软件用于宁东灵新煤矿底板承压含水层放水试验的参数求解中,分别采用了标准曲线对比法、... 为了提高放水试验参数计算的精度和速度,基于地面抽水试验和井下底板放水试验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中的相似性,将抽水试验中常用的Aquifer Test求参软件用于宁东灵新煤矿底板承压含水层放水试验的参数求解中,分别采用了标准曲线对比法、直线图解法和水位恢复法对渗透系数K和贮水系数μ*进行了拟合求解,并和手工方式下的计算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手工和软件计算所得参数的平均值总体上无较大差异,但手工方式在不同方法下的拟合结果存在较大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而Aquifer Test软件由于融合了人工拟合和机器拟合两者的优势,所得结果精度显著高于前者,同时较前者具有操作过程简易、计算结果同步等优点,适合在有多个观测孔的底板放水试验参数计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ifER TEST 底板放水试验 水文地质参数 渗透系数 贮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西高铁黄土含水层隧道群井降水模拟研究
3
作者 张晓宇 赵晓彦 宋浩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9,34,共7页
研究目的:银西高铁上阁村隧道穿越董志塬黄土含水层施工中出现的渗涌水,受地下水渗流影响,引起了洞身黄土含水率增加、围岩自稳性变差等问题。为解决上阁村富水黄土隧道施工难题,论文首先分析了上阁村隧道黄土含水层分布特征,其次介绍... 研究目的:银西高铁上阁村隧道穿越董志塬黄土含水层施工中出现的渗涌水,受地下水渗流影响,引起了洞身黄土含水率增加、围岩自稳性变差等问题。为解决上阁村富水黄土隧道施工难题,论文首先分析了上阁村隧道黄土含水层分布特征,其次介绍了地表降水施工辅助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应用MIDAS/GTS建立隧道工程群井降水模型,实现了不同流量以及渗透系数工况下的隧道开挖渗流模拟计算。研究结论:(1)上阁村隧道长大段落通过软塑黄土含水层,通过地表降水梳干隧道洞身范围内地下水,提高了隧道洞身黄土围岩稳定性,确保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进度;(2)不同单井流量(80 m^(3)/d、90 m^(3)/d、100 m^(3)/d)的群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位降深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设计要求,验证了降水设计参数及效果;(3)本研究可为黄土等低渗透岩体富水隧道工程施工处置及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西高铁 黄土隧道 含水层 群井降水 渗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承压含水层区域性特性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雪婵 张杰 +1 位作者 龚晓南 尹序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98-2004,共7页
为了避免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因没有处理好承压水影响而产生的基坑工程事故,研究承压含水层特性.以调查研究杭州钱塘江承压含水层特性为主,参考上海、武汉、北京、天津4个城市有关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材料,研究这5个城市的承压含水层特... 为了避免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因没有处理好承压水影响而产生的基坑工程事故,研究承压含水层特性.以调查研究杭州钱塘江承压含水层特性为主,参考上海、武汉、北京、天津4个城市有关水文地质方面的研究材料,研究这5个城市的承压含水层特性.比较分析这5个城市的承压含水层埋深、厚度、水位、顶板厚度等特性,介绍各城市典型的工程实例、承压水处理方法及抽降承压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杭州、上海两地潜水与承压水的越流效果不明显,可视条件选择全降水或隔渗帷幕结合减压降水;武汉地区承压含水层埋藏浅,上层承压水可以采用疏干的方法;北京、天津两地单层含水层和隔水层厚度较小,可以尝试自渗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区域性特性 突涌 基坑降水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含水层地区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场数值模拟——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坑降水为例 被引量:43
5
作者 骆祖江 李朗 +1 位作者 曹惠宾 张国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72-77,共6页
长江三角洲分布有巨厚、松散的第四纪沉积层,地下含水系统为一复合含水层系统,深基坑降水一般采用非完整井,且由于深基坑周围连续挡水墙难以深入含水层底板,所以其地下水渗流场变化极其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流特征。本文以上海环球金融... 长江三角洲分布有巨厚、松散的第四纪沉积层,地下含水系统为一复合含水层系统,深基坑降水一般采用非完整井,且由于深基坑周围连续挡水墙难以深入含水层底板,所以其地下水渗流场变化极其复杂,具有明显的三维流特征。本文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深基坑降水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多层含水层复合存在、含水层最深底板埋深达149m、基坑周围挡水连续墙埋深达34m、基坑内地下水位降深达26m的情况下的地下水三维渗流场特征,并以此为据确定出了该基坑降水的最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含水层 深基坑降水 三维渗流场模拟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连墙插入深度下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郑刚 王琦 +1 位作者 邓旭 刘庆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12-421,428,共11页
当基坑需进行未截断条件下的承压含水层降水时,承压水抽降产生的影响范围远大于基坑开挖的影响范围,其对基坑外既有隧道的影响值得重视。进行了承压层减压降水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分析了采用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 当基坑需进行未截断条件下的承压含水层降水时,承压水抽降产生的影响范围远大于基坑开挖的影响范围,其对基坑外既有隧道的影响值得重视。进行了承压层减压降水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的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分析了采用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时,不同插入深度对隧道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连续墙插入承压含水层深度的增加,直至完全截断承压含水层,既有隧道沉降逐渐减小,但受地下连续墙变形的影响,隧道在水平方向仍存在较大位移。因此,当既有隧道与减压井净距较小时,即使承压含水层被完全截断,也应重视减压降水对隧道水平方向变形造成的影响。此外,长期减压降水将会引起隧道产生可观的沉降。因此,应尽量避免承压含水层未被完全截断条件下进行长期减压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地下连续墙 既有隧道 减压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承压含水层间越流的地下水回灌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刚 曹剑然 +1 位作者 程雪松 哈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09-1618,共10页
当场地存在多层层间有一定水力联系的承压含水层时,基坑内降水可引发基坑止水帷幕墙底以下的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下降,并相应引起坑外多个含水层水位降低,若对所有层进行回灌则将导致成本大幅提高,此时可对某一层回灌,通过越流对其他含水... 当场地存在多层层间有一定水力联系的承压含水层时,基坑内降水可引发基坑止水帷幕墙底以下的承压含水层的水头下降,并相应引起坑外多个含水层水位降低,若对所有层进行回灌则将导致成本大幅提高,此时可对某一层回灌,通过越流对其他含水层进行水位补给。通过在天津地铁某车站基坑所在场地开展抽水试验、单井回灌试验、先抽后灌试验对基坑内外的水力联系、不同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和隔层回灌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含水层间之间有一定水力联系导致竖向越流补给较强,基坑内疏干降水可引起坑外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并引起坑外地层沉降。对基坑外第Ⅰ微承压含水层进行回灌可有效对其上部潜水层和下部第Ⅱ-1承压层的水头起到抬升作用,通过隔层回灌从而控制其水位下降导致的坑外沉降。对第Ⅰ承压含水层进行回灌对基坑外第Ⅱ-2承压层水位抬升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尚不足以使其因基坑内降水引起的坑外水位下降值完全恢复,建议结合设置此层的备用回灌井以控制其水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干降水 隔层回灌 层间越流 承压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稳定承压水降水引起土层沉降分布规律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春波 丁文其 +1 位作者 刘文军 乔亚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7,共7页
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实质上是一个卸荷过程,其上覆土层沉降可用基于弹性半无限空间Mindlin位移解的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无限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渗流降水时间对土层沉降影响显著;由承压水减压降水引起的土层分层沉降随距地表距离的... 承压含水层减压降水实质上是一个卸荷过程,其上覆土层沉降可用基于弹性半无限空间Mindlin位移解的推导公式进行计算.分析表明:无限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渗流降水时间对土层沉降影响显著;由承压水减压降水引起的土层分层沉降随距地表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位于承压含水层顶板处;影响上覆土层沉降的7个参数中,泊松比和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的变化对土层沉降影响很小;上覆土层厚度、承压含水层厚度越大地表沉降值越小;上覆土层弹性模量较小时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大,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其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逐渐减弱;地表沉降随单井出水量、承压水水头降深的增大而增加且近似成线性关系;单井出水量、承压含水层厚度、承压水水头降深、上覆土层弹性模量不仅影响地表沉降值的大小,还会影响地表沉降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非稳定流 MINDLIN位移解 土层沉降 降水时间 土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井点降水分析计算 被引量:15
9
作者 任红林 杨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解析计算方法,本文分析了基坑工程井点降水的特点,按照有限元理论,在考虑不同边界条件、坑内外是否有水力联系等的基础上,分析了降水中潜水、承压水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的下降过程。因这种分析方法可考虑不同的基坑... 针对目前应用广泛的解析计算方法,本文分析了基坑工程井点降水的特点,按照有限元理论,在考虑不同边界条件、坑内外是否有水力联系等的基础上,分析了降水中潜水、承压水地下水水位随时间的下降过程。因这种分析方法可考虑不同的基坑形状、计算边界条件、井类型、含水层类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点降水 潜水含水层 承压含水层 深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矿第四系底部含水层降水井群优化布置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文学 隋旺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33,共4页
基于目标函数法,以控制点水位为首要约束条件,以总排水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对某煤矿6311工作面上部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疏放水井群降水进行优化设计。以该矿区的突水溃砂安全水头作为控制点水位,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计算。采用优化设计,在达... 基于目标函数法,以控制点水位为首要约束条件,以总排水量最少为目标函数,对某煤矿6311工作面上部第四系底部含水层疏放水井群降水进行优化设计。以该矿区的突水溃砂安全水头作为控制点水位,对优化设计方案进行计算。采用优化设计,在达到同样水位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使总排水量比采用承压转无压完整井公式计算结果减少20%。优化设计计算结果给出单井出水量,对井点位置的安排与单井出水设备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疏放水 目标函数法 含水层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松散层内疏放水钻孔溃砂量模拟试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梁艳坤 隋旺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地下疏放钻孔揭穿松散含水层时影响溃砂量大小的因素,试验模拟了6种不同直径的疏放水钻孔揭露4种不同粒径的含水砂层时,溃砂量与钻孔直径和砂粒径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砂粒径越小,最终溃砂量越大。对于同一粒... 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地下疏放钻孔揭穿松散含水层时影响溃砂量大小的因素,试验模拟了6种不同直径的疏放水钻孔揭露4种不同粒径的含水砂层时,溃砂量与钻孔直径和砂粒径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砂粒径越小,最终溃砂量越大。对于同一粒径的砂来说,钻孔直径越大,溃砂的速度越快,溃砂量随时间呈直线下降;钻孔直径小于15mm时,溃砂速度比较缓,溃砂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为抛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钻孔 疏放水 松散含水层 溃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间位移协调的承压水降压引起土层变形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贾亚杰 梁发云 +1 位作者 崔振东 叶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48,共7页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隔水帷幕插入降水含水层)引起的土层变形分析模型,与数值模拟和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弹性参数变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抽水井附近的土层变形呈现"上小下大"特点,一定距离以外含水层与地面沉降大致相等,根据承压含水层降深要求,可估算出基坑外的水位降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 层状弹性体系 变形协调 土层变形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降深疏水对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延春 端恒 +1 位作者 杜明泽 刘世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9-154,共6页
针对松散冲积层大规模水体疏放易引起地表沉降变形与建筑物破坏的问题,根据朱仙庄矿邻近矿区兴隆庄矿的长期实测资料,建立了分土层的地层压缩量及地面倾斜值计算模型,并对朱仙庄矿疏水影响区域的井筒及典型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倾斜值进行... 针对松散冲积层大规模水体疏放易引起地表沉降变形与建筑物破坏的问题,根据朱仙庄矿邻近矿区兴隆庄矿的长期实测资料,建立了分土层的地层压缩量及地面倾斜值计算模型,并对朱仙庄矿疏水影响区域的井筒及典型建筑物的沉降量及倾斜值进行了预计和损害评价。结果表明:朱仙庄矿松散土层砂砾、粗砂的压缩率最大,为0.174 8 mm/m^2,黏土的压缩率最小,为0.051 7 mm/m^2;该区域典型建(构)筑物地表下沉量最大为532.75 mm,最小为237.04 mm;地面倾斜值最大为0.120 mm/m,未达到建(构)筑物Ⅰ级损坏等级;考虑地表建(构)筑物的稳定性和地表积水问题,提出了控制疏水降深和速度、建(构)筑物搬迁或排水、公路增高回填、调查井壁与井塔与其装备的相互位置关系等预防建(构)筑物破坏的技术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疏水 地层沉降 地面倾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含水层体系基坑抽水诱发邻近建筑桩基受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曾超峰 孙海昱 +3 位作者 薛秀丽 宋伟炜 雷勇 陈秋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4-173,183,共11页
深基坑抽水常可导致多含水层水位同时下降,并由此诱发邻近桩承建筑明显沉降;然而,基坑抽水施工时却难以获取邻近建筑桩基的荷载传递数据,该条件下的桩基受力变形特性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文章在天津某多含水层基坑工... 深基坑抽水常可导致多含水层水位同时下降,并由此诱发邻近桩承建筑明显沉降;然而,基坑抽水施工时却难以获取邻近建筑桩基的荷载传递数据,该条件下的桩基受力变形特性与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为此,文章在天津某多含水层基坑工程场地开展了现场抽水试验,分析抽水过程中邻近桩承建筑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基此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不同抽水工况下邻近群桩受力变形特性与荷载传递规律。研究表明:多含水层体系基坑抽水过程中,邻近桩承建筑沉降随时间的发展相对于坑内水位下降来说呈现出明显的非同步性和滞后性,这是由于基坑外各含水层在其间弱透水层的水力阻隔作用下呈现出不同步的水位下降(浅层水位下降滞后于深层水位下降),相应地,浅层含水层中桩侧摩阻力(或负摩阻力)发挥也将滞后于深层含水层中桩侧摩阻力发展,因而导致了桩承建筑在坑内水位稳定后的持续沉降,桩身轴力也为此不断增大。另外,研究还发现基坑抽水可引起邻近建筑群桩发生偏向基坑的侧移,且群桩中不同位置基桩的侧移模式不同,靠近基坑的基桩呈悬臂式侧移,而远离基坑的基桩呈鼓肚式侧移,由此而引发不同位置基桩产生不同程度的附加弯矩。在密集城市环境中的建筑桩基结构设计中,若该建筑周边已明确规划有大型建筑设施时,可适度考虑放大先建建筑桩基结构设计弯矩与轴力以确保建筑结构在后续邻近地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安全,但与此同时,应更加注重后建基坑的变形监测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降水 多含水层体系 建筑桩基变形 荷载传递 轴力与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干含水层人工调蓄雨洪水源演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伟 龙玉桥 +1 位作者 束龙仓 李砚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4,共3页
基于区域水均衡分析和疏干含水层空间计算结果,采用单一单元法构建了济宁市超采区潜水各补排项水均衡模型,对不同频率年的汛期降水与地下水进行了联合调蓄演算,并揭示了地下水人工补给量及地下储水空间蓄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实例结果表... 基于区域水均衡分析和疏干含水层空间计算结果,采用单一单元法构建了济宁市超采区潜水各补排项水均衡模型,对不同频率年的汛期降水与地下水进行了联合调蓄演算,并揭示了地下水人工补给量及地下储水空间蓄水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实例结果表明,疏干含水层空间具备较大的调蓄潜力,该模型是计算地下水人工补给量、进行区域性地下储水空间利用规划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干含水层 雨洪水源 含水层调蓄 人工补给 单一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真空降水沉降分析:以安定路—北土城路区间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峰 王贵和 +1 位作者 杨宇友 潘秀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361-366,共6页
采用真空技术进行工程地下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北京地铁建设中。目前对于由真空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尚不充分。通过运用位移法解弹性力学半空间问题,将真空负压引起的沉降和潜水层、承压含水层降水引起的沉降结合进行分析,得... 采用真空技术进行工程地下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北京地铁建设中。目前对于由真空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尚不充分。通过运用位移法解弹性力学半空间问题,将真空负压引起的沉降和潜水层、承压含水层降水引起的沉降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简明的沉降计算方法。在北京地铁10号线安定路—北土城路区间进行了现场实验,对在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真空度、水位、地表沉降和分层沉降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验数据都说明了真空负压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很小,真空负压引起的地表沉降为0.69 mm,真空降水实验结束时测得最大总沉降量为2.5 mm,满足沉降要求。因此,在相似地层的降水工程中可不考虑真空负压引起的地面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技术 降水 地表沉降 潜水 承压水 现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影响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春华 张光辉 +2 位作者 杨丽芝 卫政润 刘中业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从近10年来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的调查成果出发,论述了人类活动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征,包括浅层地下水污染、含水层疏干等的分布、形成规律及发展趋势。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三氮、砷、铅等重(类)金属,个别地... 从近10年来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的调查成果出发,论述了人类活动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特征,包括浅层地下水污染、含水层疏干等的分布、形成规律及发展趋势。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三氮、砷、铅等重(类)金属,个别地方存在有机物污染。深层含水层疏干主要发生在长期以深层地下水作为生活和工业水源的德州,深层含水层疏干引发了地面沉降;浅层地下水疏干发生在以浅层地下水为农业供水水源的冠县和宁津县。通过对鲁北平原地下水环境问题的分布现状、产生原因及规律、发展趋势及其危害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污染 含水层疏干 地面沉降 鲁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降压技术体系在潘西煤矿奥灰水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尹会永 魏久传 +3 位作者 Liliana Lefticariu 郭建斌 李子林 赵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7-40,64,共5页
潘西煤矿19#煤层奥灰含水层为半封闭型、有限补给边界的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具备疏水降压的大环境;矿井涌水量与奥灰水位降深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获得了定量关系表达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矿井疏水降压技术体系,包括探查边... 潘西煤矿19#煤层奥灰含水层为半封闭型、有限补给边界的富水性不均一的含水层,具备疏水降压的大环境;矿井涌水量与奥灰水位降深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获得了定量关系表达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矿井疏水降压技术体系,包括探查边界导水性和井下工作面富水性、健全矿井水文观测系统、井下疏放水、加强矿压及突水征兆观测、增强排水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奥灰承压含水层 疏水降压 突水防治 带压开采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前丘陵区基岩裂隙水赋存的非均一性和易疏干性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光辉 严明疆 +2 位作者 刘春华 冯慧敏 王金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太行山东簏丘陵区地下水能否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基于探采结合的大量深井抽水及水位恢复试验资料,采用量化对比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基岩裂隙水赋存非均一性和开采易疏干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同井位区之间地下水赋存具有空... 针对太行山东簏丘陵区地下水能否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基于探采结合的大量深井抽水及水位恢复试验资料,采用量化对比分析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基岩裂隙水赋存非均一性和开采易疏干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仅不同井位区之间地下水赋存具有空间非均一性,而且,各井孔内的不同深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在抽水时间小于70min时段,ZKs-3井的水位降深大于ZKs-2井的降深;70min之后,随着抽水时间增加,ZKs-2井的水位降深大于ZKs-3井的降深,且二者之差逐渐增大,表明ZKs-2井位的含水系统上部富水性较强、下部富水性较弱,ZKs-3井位的含水系统上部富水性较弱、下部富水性较强。不同井位含水系统具有不同的开采易疏干性:随着抽水试验轮次的增加,ZKs-2井的最大水位降深和水位恢复所需时间依次增加,但每次水位都能完全恢复至初始水位状态;ZKs-3井的水位未能完全恢复至初始水位状态,且至初始水位的距离依次增大,但每次水位恢复至稳定状态所用的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合理设计井的结构与布局是防止山丘区地下水疏干性开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丘陵区 基岩裂隙水 水位降深与水位恢复 非均一性 易疏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淮矿区深厚表土底含失水压缩变形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文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确定大埋深、高承压砂砾石含水层失水压缩量的方法.用该方法模拟了徐淮矿区底含失水压缩过程,得到了代表压缩曲线和相应的压缩量计算公式.并用所得公式预计了代表井筒处底含失水压缩量大小.
关键词 砂砾石含水层 失水压缩 深厚表土 井筒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