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式纱线创新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
1
作者 薛惊理 李金键 +2 位作者 薛元 金光 陈文浩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50,共11页
为了提高花式纱线的结构、形态和色彩纹理特征,为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构建花式纱线的创新模式为目标,通过对花式纱线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和总结花式纱线加工技术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以花式纱线全流程加工... 为了提高花式纱线的结构、形态和色彩纹理特征,为纺织服装产品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以构建花式纱线的创新模式为目标,通过对花式纱线发展历程的回顾,分析和总结花式纱线加工技术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不足;以花式纱线全流程加工为视角,对花式纱线的定义、分类及其构型进行拓展;从构成原理、加工技术、视觉艺术等3个层面对花式纱线创新要素进行分析,提出9种花式纱线的创新机制及其构建方法;以纺纱过程的非均匀混合、多通道异步牵伸、多轴系非对称加捻为手段,探讨花式纱线的纺制工艺及其形态、结构、色彩、纹理风格的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式纱线 纺纱技术 非均匀混合技术 异步牵伸技术 非对称加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管喷动床小麦干燥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伟民 陈健 +1 位作者 徐圣言 左敏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7-200,共4页
为在国内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效果的喷动床 ,自行设计制造了喷动床粮食干燥机 ,以探索喷动床用于粮食干燥的实际效果和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喷动床的内径为 180mm ,高为 70 0mm ,锥体部分高为 10 0mm ,锥角为 90° ,气... 为在国内推广使用具有良好的传热和传质效果的喷动床 ,自行设计制造了喷动床粮食干燥机 ,以探索喷动床用于粮食干燥的实际效果和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喷动床的内径为 180mm ,高为 70 0mm ,锥体部分高为 10 0mm ,锥角为 90° ,气体入口管内径为 2 5mm ,所用导向管的内径为 2 5mm ,长 2 0 0mm ,距进气管口 5 4mm。以湿小麦为原料 ,进行喷动干燥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案。所考察的三个因素是空气流量、热空气温度和湿麦装料量。各因素的水平为 :空气流量取 42、5 4、71m3 /h( 2 0℃ ,10 1.3kPa) ;热空气温度取 60、75、90℃ ;湿麦装量取 2 .0、2 .9、3 .8kg。以单位质量水分热耗为指标进行评价 ,得到了优化工艺参数 :空气流量取 42m3 /h ,热空气温度取 75℃ ,湿麦装量为 3 .8kg。优化工艺的热耗为 55 88kJ/kg水。方差分析指出 ,热空气温度对指标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 ,导向管喷动床用于小麦干燥试验取得了优化结果 ;可以进一步研究喷动床的放大问题 ,以使其真正用于粮食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向管 喷动床 小麦干燥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10年回眸 被引量:19
3
作者 周泽扬 潘国庆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56,共8页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在近10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其基因组学分析和侵染相关分子的研究不断推进,为深入开展家蚕微孢子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蛋白质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和分泌蛋白的鉴定... 家蚕微孢子虫研究在近10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其基因组学分析和侵染相关分子的研究不断推进,为深入开展家蚕微孢子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蛋白质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平台,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和分泌蛋白的鉴定以及在微孢子虫侵染中的生物学功能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同时,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详尽研究了家蚕微孢子虫侵染相关分子机制,从蚕业生产实践着手构建家蚕微孢子虫检测防控技术体系,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针对家蚕微孢子虫的家蚕抗性种质材料创建。可以预期,在近10年的研究基础上,未来对家蚕微孢子虫的研究将在侵染与垂直传播机制、分子检测、抗性素材分子育种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为其它微孢子虫的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微孢子虫 基因组框架图 功能基因组 侵染机制 垂直传播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选题与组稿工作探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冉强辉 梅燕凌 康昌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4-166,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期刊编辑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科研方法,认为科技期刊主编及编辑在具体的期刊管理工作中,应重视选题与组稿两大环节。选题要围绕办刊宗旨,反映期刊鲜明的特色,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龙头;组稿是选题的具体实施环节,对保证稿源质...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期刊编辑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科研方法,认为科技期刊主编及编辑在具体的期刊管理工作中,应重视选题与组稿两大环节。选题要围绕办刊宗旨,反映期刊鲜明的特色,是编辑出版工作的龙头;组稿是选题的具体实施环节,对保证稿源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选题 组稿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体零件CAD/CAPP集成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式 李尚平 +3 位作者 何德荣 苗剑 高俊 彭晖卿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介绍一种基于特征的箱体类零件 CAD/ CAPP集成系统 .针对 CAPP系统的三个技术关键——零件CAD信息的描述与输入、工艺决策的实现、工序图和工艺文件的自动生成 ,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策略 .
关键词 箱体零件CAD/CAPP集成系统 特征建模 工艺决策 工序图生成 工艺文件 机械制造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AHP-QFD结合的两用清扫车外观设计提案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俭涛 李婷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77-82,共6页
目的探讨工业设计人员如何综合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定位的合理性论证与初步设计提案。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基本设计定位进行效益水平论证,结合QFD理论、KJ法和AHP法的运用进行约束条件分析和可替换式结构选择,得出有形设计提案。结... 目的探讨工业设计人员如何综合应用科学方法进行产品设计定位的合理性论证与初步设计提案。方法通过数学建模对基本设计定位进行效益水平论证,结合QFD理论、KJ法和AHP法的运用进行约束条件分析和可替换式结构选择,得出有形设计提案。结果获得了4种扫雪条件的成本公式和效益公式,两用车的4个二次水平,23个三次水平,6对冲突需求与技术解决方案,14项可采用技术措施,1个用户需求—技术方案关系矩阵和1套外观设计提案。结论此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设计人员对设计定位的主观性和先验性,减少发散思维和感性逻辑所引起的造型提案随意性,可以提高设计定位和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J-AHP-QFD组合 设计定位 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提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处理技术在船舶水尺刻度线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晓杰 张旻 +1 位作者 罗印升 薛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0-12,共3页
船舶吃水量主要通过读取水尺刻度获得,但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观测法检测效率低、易受主观影响、不利于后期检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水尺刻度线检测。本文在分析水尺组成和水尺图像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 船舶吃水量主要通过读取水尺刻度获得,但目前广泛应用的人工观测法检测效率低、易受主观影响、不利于后期检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水尺刻度线检测。本文在分析水尺组成和水尺图像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水尺刻度线检测的总体方案,研究其检测算法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检测方案和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水尺刻线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精纺工艺流程及纺纱设备的选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承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54,共6页
为更好地应用半精纺工艺生产色纺纱,对几种不同组合形式的半精纺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其优缺点。通过试验,分析主要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形式对半制品或成纱质量的影响,提出在应用不同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 为更好地应用半精纺工艺生产色纺纱,对几种不同组合形式的半精纺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其优缺点。通过试验,分析主要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形式对半制品或成纱质量的影响,提出在应用不同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半精纺纺纱工艺对纺纱专件、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介绍了新型纺纱技术在改造传统环锭细纱机及开发半精纺新产品方面的应用,可为合理选用半精纺设备和进一步开发纺纱设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精纺 工艺流程 设备 优选 牵伸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造型技术在工程图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霍光青 郑嫦娥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同步造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三维造型技术,论文研究了如何将该技术应用于制图教学。通过分析同步造型技术与工程图学的相关内容,得到该技术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方法。结果表明:同步造型的方向盘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型工具,可用于... 同步造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三维造型技术,论文研究了如何将该技术应用于制图教学。通过分析同步造型技术与工程图学的相关内容,得到该技术在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与方法。结果表明:同步造型的方向盘技术是一种非常灵活的造型工具,可用于截交线及切割体的造型与编辑,也可用于基本特征与表面的平移旋转。利用同步技术草图区域识别,造型更加灵活,对于读图—造型—投影教学与练习,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图学 同步技术 草图识别 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科学、技术与工程教育改革的范例--美国马萨诸塞州STE标准草案述评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玛 王祖浩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7,共8页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学教育颇具特色,在NGSS颁布之后,该州2013年颁布了新的《科学与技术、工程标准的修订草案》(简称STE草案)。在旧标准和NGSS的基础之上,该草案的内容结构发生转变,体现了该州STE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具体包括整合学科...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科学教育颇具特色,在NGSS颁布之后,该州2013年颁布了新的《科学与技术、工程标准的修订草案》(简称STE草案)。在旧标准和NGSS的基础之上,该草案的内容结构发生转变,体现了该州STE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具体包括整合学科核心概念与实践、注重概念与实践的连贯一致性、为升学就业做好准备等,反映了该州乃至美国未来STE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向。STE草案的重要转变和特点,值得我国当前科学教育深化改革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萨诸塞州STE草案 NGSS 科学教育变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合股DTY丝加弹工艺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方颖 贺婕 曹雪莲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4,共5页
利用海岛丝极度细化柔软的特点和高收缩涤纶FDY丝紧密性好的特点,在TMT-33H小样机上,以在线生产状态及离线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值作为评判依据,将155.56 dtex(140 D)/24f的海岛POY丝与36.67 dtex(33 D)/12f的高收缩FDY丝加工成128.89 dtex(... 利用海岛丝极度细化柔软的特点和高收缩涤纶FDY丝紧密性好的特点,在TMT-33H小样机上,以在线生产状态及离线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值作为评判依据,将155.56 dtex(140 D)/24f的海岛POY丝与36.67 dtex(33 D)/12f的高收缩FDY丝加工成128.89 dtex(116 D)/36f海岛合股DTY丝。通过该加弹工艺的探索,得出加弹小样机的生产工艺为车速650 m/min,牵伸比为1.35,假捻速比D/Y为1.80,第一热箱温度为195℃,第二热箱温度为170℃,第二超喂率为7.10%,第三超喂率为8.14%,该工艺条件下丝条的在线生产状态及离线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值均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丝 FDY丝 DTY丝 加弹工艺 牵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复杂曲面尾水管的几何建模与形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雷芳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11,共5页
尾水管是水工建筑物中比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之一,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及造型软件3DS MAX对尾水管进行拟实建模及形态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其复杂结构、曲面类型、工作原理的理解,提升了尾水管制图的精度,降低了设计难度。研究中所... 尾水管是水工建筑物中比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之一,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AutoCAD及造型软件3DS MAX对尾水管进行拟实建模及形态分析,加深了人们对其复杂结构、曲面类型、工作原理的理解,提升了尾水管制图的精度,降低了设计难度。研究中所积累的技术与方法能够促进计算机拟实技术的发展,为更多水工曲面的研究提供借鉴,也可为其他领域的设计工作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尾水管 几何建模与形态分析 计算机拟实造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粗纱牵伸质量问题(Ⅱ)——牵伸传动、牵伸工艺与牵伸质量
13
作者 刘国涛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文中主要讨论了牵伸传动与牵伸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罗拉加压的各项参数,并得出计算加压量的经验公式。最后阐述了“集中牵伸”
关键词 牵伸 传动 工艺 粗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工具绘图软件的菜单技术
14
作者 赖茂宏 王魁生 胡宏涛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50-58,共9页
本文叙述一种采油井下工具绘图软件的菜单技术,阐述菜单方式选择原则,菜单的全局布置以及菜单项的设计方案。其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机之间的友好性,提高软件的效率。
关键词 井下工具 计算机 绘图 菜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直径软胶辊的细纱牵伸机制及其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艳红 谢春萍 +2 位作者 刘新金 苏旭中 殷高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7,共6页
为提高成纱质量和降低能耗,采用大直径软胶辊的细纱牵伸元件配置,并对其牵伸机制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改变牵伸区胶辊的尺寸和用材,并配置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加大罗拉隔距、中上罗拉使用低硬度丁腈橡胶胶辊代替MR碳纤辊并增大胶辊直径... 为提高成纱质量和降低能耗,采用大直径软胶辊的细纱牵伸元件配置,并对其牵伸机制与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改变牵伸区胶辊的尺寸和用材,并配置合理的工艺参数,通过加大罗拉隔距、中上罗拉使用低硬度丁腈橡胶胶辊代替MR碳纤辊并增大胶辊直径,可减轻摇架压力,在提高成纱质量的基础上达到节能的目的。采用改进后的细纱机生产不同线密度的纱线,研究随着细纱牵伸倍数的增加,轻加压条件下采用大直径软胶辊牵伸对成纱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纱牵伸区采用大直径软胶辊配置对重定量的粗纱,大牵伸与超大牵伸细纱、赛络纺纱线等品种,更能体现其优势,成纱的细节明显减少,同时也可解决细纱特殊机械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技术 细纱牵伸 牵伸区元件配置 大直径胶辊 高效细纱工艺 大牵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微模具的微机械加工技术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云龙 王小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6,共8页
应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微型模具,再通过微型模具成形微型制件,具有简单、经济、制件质量好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基于制造微模具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从加工特点、表面精度和应用场合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能够制作型腔带有拔模斜度的金属微模... 应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微型模具,再通过微型模具成形微型制件,具有简单、经济、制件质量好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基于制造微模具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从加工特点、表面精度和应用场合等方面重点分析了能够制作型腔带有拔模斜度的金属微模具的加工技术——微细特种加工技术和微铣削技术,探讨了微模具制造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模具 微机械加工技术 拔模斜度 复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绘图模块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恢康 朱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5-208,共4页
图形绘制是测试仪器软件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因绘图模块与软件其他部份的耦合,造成该模块复用和维护上的困难。为此,从通用性和复用性的角度出发,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下,基于动态链接库(DLL)技术,使用MF... 图形绘制是测试仪器软件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份。因绘图模块与软件其他部份的耦合,造成该模块复用和维护上的困难。为此,从通用性和复用性的角度出发,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下,基于动态链接库(DLL)技术,使用MFC类库开发了一种通用的绘图模块。在模块内实现基本的绘图需求,且支持组件化的方式进行绘图扩展,可满足该领域对绘图的需求,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仪器 通用绘图模块 面向对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花图案设计与意匠图表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建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7,共4页
文章从嵌花织物角度分析了嵌花工艺中的连接技术,它是影响嵌花图案设计的关键工艺环节,较详尽地阐述了连接方式中最适用的轮回连接。针对图案设计脱离该技术要求,造成毛衫内出现横浮线和操作复杂化二大弊端,提出了6项嵌花图案设计的原... 文章从嵌花织物角度分析了嵌花工艺中的连接技术,它是影响嵌花图案设计的关键工艺环节,较详尽地阐述了连接方式中最适用的轮回连接。针对图案设计脱离该技术要求,造成毛衫内出现横浮线和操作复杂化二大弊端,提出了6项嵌花图案设计的原则与思维方向,总结出意匠图4个表现步骤和快速识别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花图案 设计 工艺 形态 意匠图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吃水深度数据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轩 周家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185,共4页
通过自然水域的周期性实验,对水文、自然条件、检测频率与船舶吃水深度数据检测精度的关系进行验证,解决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复用性技术难题。基于浮式平台动态补偿、传感器集群组网、船舶实时位置信息推演算法等关键技术,研... 通过自然水域的周期性实验,对水文、自然条件、检测频率与船舶吃水深度数据检测精度的关系进行验证,解决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复用性技术难题。基于浮式平台动态补偿、传感器集群组网、船舶实时位置信息推演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基于复杂水域环境的动态船舶吃水检测系统,实现船舶航行状态吃水数据自动检测及采集,为船舶吃水深度数据的检测、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水深度 检测 动态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阅读障碍者图书”出版的著作权制度困境、价值与展望——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 被引量:9
20
作者 周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100,共7页
VR技术是一种可为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感知的新方式。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为"VR+阅读障碍者图书"出版扫除障碍,却也体现出阅读障碍者概念释义、传播实体和作品使用范围界定不明,以及著作权保护的实... VR技术是一种可为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感知的新方式。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为"VR+阅读障碍者图书"出版扫除障碍,却也体现出阅读障碍者概念释义、传播实体和作品使用范围界定不明,以及著作权保护的实践困境。基于此,应立足著作权内部价值理论,完善著作权制度层面的不足,同时辅以出版展望的可行性指导,以探寻著作权制度下"VR+阅读障碍者图书"出版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著作权 阅读障碍者 《修正案草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