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顺北地区中—小尺度断控缝洞体地震预测
1
作者 李弘艳 刘军 +1 位作者 龚伟 张荣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0-245,共6页
顺北地区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针对主干断裂带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主干断裂带之外,还发育大量中—小尺度断裂,该类型断裂带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尺度更小。受目标埋深(大于8000m)和尺度影响,中—小尺度断裂及其控制的... 顺北地区发育断控缝洞型油气藏,针对主干断裂带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主干断裂带之外,还发育大量中—小尺度断裂,该类型断裂带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尺度更小。受目标埋深(大于8000m)和尺度影响,中—小尺度断裂及其控制的缝洞体在地震资料上响应不清,难以识别和描述。从地震资料解释入手,采用频谱延拓提高分辨率处理和强反射分离技术,增强地震数据的动力学信息,有效凸显了中—小尺度断控缝洞体地震反射特征。根据不同类型储集体特征优选敏感属性,曲波多尺度相干对中—小尺度断裂较敏感,依据杂乱度和分频能量能够较好地识别断裂破碎带和缝洞体。通过对反映不同信息的属性进行融合,实现了中—小尺度断控缝洞体预测和描述。在顺北地区进行应用,有效指导了井位部署,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断控缝洞体 中—小尺度断裂 地震预测 频谱延拓 相干 杂乱度属性 分频能量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2
作者 陈俞任 孙洪新 +5 位作者 刘月 丁虹 赵志强 董玉玲 敦伟涛 王红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22只白萨福克成年公羊、84只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与体尺指标,使用SPSS20.0软件对不同性别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不同阶段... 为探究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22只白萨福克成年公羊、84只母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重与体尺指标,使用SPSS20.0软件对不同性别白萨福克羊的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不同阶段萨福克羊体重与体尺指标间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成年白萨福克公、母羊变异系数最大的均是体重,分别为22.49%、16.06%;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公、母羊分别为5.57%、4.20%。体长、体高、胸宽和胸围与成年公羊的体重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胸宽、胸围与成年母羊的体重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体高与成年母羊体重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白萨福克羊成年公、母羊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24_(x5)-121.915(R^(2)=0.939),y=0.655_(x2)+0.846_(x3)+0.952_(x5)-0.942_(x7)-59.245(Rm^(2)=0.558)。上述回归方程的截距及通径系数均达显著水平(P<0.05),个别数据达极显著水平(P<0.01)。在白萨福克羊选种过程中可将公羊的胸围、体长、体高、胸宽,母羊的胸围、胸宽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其中胸围与白萨福克羊体重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萨福克羊 体重 体尺 相关分析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白绒山羊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靳盼豪 田湘钰 +5 位作者 张磊 罗国洋 侯龙飞 万鹏飞 屈雷 董书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 体重是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关键指标。本研究拟分析陕北白绒山羊体重与不同体尺指标和年龄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体重预测数学模型,为陕北白绒山羊的选育提供便捷方法。选择健康、发育正常且达到体成熟的2~6岁陕北白绒山羊公羊12只、母羊570只,测定并统计其体高(X_(1))、体长(X_(2))、胸围(X_(3))、十字部高(X_(4))和管围(X_(5))5项体尺指标及年龄(X_(6))与体重(Y),利用Excel 2021和SPSS 27.0软件对体重和各体尺指标及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和筛选最优的体重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母羊的体尺指标中,与体重相关系数最高的均是胸围(分别为0.817和0.857);建立的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797X_(3)-22.568(R^(2)=0.667,P<0.01),成年母羊体重预测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5X_(2)+0.674X_(3)+0.078X_(4)-72.850(R^(2)=0.849,P<0.01)。综上,陕北白绒山羊成年公羊的胸围与体重密切相关,成年母羊的胸围、体长和十字部高与体重密切相关;建立的体重预测模型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体尺指标预测体重,为后期陕北白绒山羊的本品种选育提供了便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白绒山羊 体重 预测模型 体尺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畜高通量体尺测量及体重预估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金鑫 苑志宇 +3 位作者 罗新惠 陈耿 吴毓瑾 王春昕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9-758,共10页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 家畜的体尺参数和体重数据是衡量生产繁育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可为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参照数据。传统的家畜体尺、体重测量方法费时费力,且受个人等主观因素干扰较大,严重损害动物福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家畜体尺及体重自动测量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作者对当下主流的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方法进行总结,全面阐述了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家畜体尺测量和体重预测的研究现状、方法特点及优缺点,通过了解高效的现代技术手段,准确地对家畜进行体尺测量和体重预估,进而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畜群,预测生长趋势,评估畜体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效率。作者还对基础自动测量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家畜体尺测量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 体尺测量 体重预估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和优化早期体尺性状对成年母鸡腹脂沉积的预测模型
5
作者 杨苗苗 谢莉 +6 位作者 简宝怡 罗超维 谢卓君 朱飘 周天日 李华 向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8-558,共11页
为探究活体、无创、简单、高效的母鸡腹脂沉积性状测定和选育技术方法,本研究以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将多体尺性状选择法与8种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分别构建不同日龄体尺性状对母鸡腹脂含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利用58~136日龄... 为探究活体、无创、简单、高效的母鸡腹脂沉积性状测定和选育技术方法,本研究以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将多体尺性状选择法与8种机器学习模型相结合,分别构建不同日龄体尺性状对母鸡腹脂含量的回归预测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利用58~136日龄间各个日龄的多个早期体尺性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体尺测定日龄对预测成年清远麻母鸡腹脂含量的准确性未表现出明显差异;进行回归预测时,RF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拟合效果R 2为0.821~0.861,预测误差MAE为6.32~7.27;进行分类预测时,Bagging模型在二分类、三分类中均具有更高的预测准确度,二分类准确度ACC可达94.54%~100%,三分类准确度ACC可达99.58%~100%。本研究基于机器学习建立并优化了优质鸡腹脂沉积活体预测模型,能够为优质鸡腹脂早期活体选育等奠定技术基础,也为腹脂含量预测模型构建的相关技术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脂沉积 早期体尺性状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轮盘简化裂纹体建模
6
作者 李昀睿 唐雪鹤 +2 位作者 郭秩维 冯建文 胡绪腾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轮盘损伤容限设计评估方法发展的需求,开展了轮盘简化裂纹体建模方法研究。对轮盘盘心、辐板、螺栓孔等关键部位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等典型裂纹类型,根据轮盘的几何特征和载荷条件,利用商业软件对轮盘及简...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轮盘损伤容限设计评估方法发展的需求,开展了轮盘简化裂纹体建模方法研究。对轮盘盘心、辐板、螺栓孔等关键部位可能存在的表面裂纹、内部裂纹等典型裂纹类型,根据轮盘的几何特征和载荷条件,利用商业软件对轮盘及简化裂纹体模型进行裂纹扩展计算和对比分析,提出了基于轮盘不同部位特征和对应临界裂纹尺寸的简化裂纹体模型建立及选取原则。结果表明:采用规则的简化裂纹体模型代替轮盘构件进行裂纹扩展分析,所计算的应力强度因子和裂纹尺寸随循环数的变化曲线与实际轮盘计算结果均非常接近,临界裂纹尺寸计算差别在±10%以内,裂纹扩展寿命的计算差别在±5%以内。简化裂纹体模型相较于实际轮盘的裂纹扩展寿命计算结果略偏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盘 损伤容限设计 简化裂纹体模型 临界裂纹尺寸 裂纹扩展寿命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caving mechanism with different standard deviations of top coal block size in LTCC 被引量:3
7
作者 Jiachen Wang Weijie Wei +2 位作者 Jinwang Zhang Brijes Mishra An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583-591,共9页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broken top coal blocks is an important factor,affecting the recovery ratio and the efficiency of drawing top coal in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LTCC)mining panel.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o...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broken top coal blocks is an important factor,affecting the recovery ratio and the efficiency of drawing top coal in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LTCC)mining panel.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op coal block size(dt)is one of the main parameters to reflect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top coal.To find the effect of dt on the caving mechanism,this study simulates experiments with 9 different dt by using discrete element software PFC.The dt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uniform distribution stage(UDS)whose dt is less than 0.1(Schemes 1–5),and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stage(NDS)whose dt is more than 0.1(Schemes 6–9).This research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variation of recovery ratio,drawing body shape,boundary of top coal,and contact force between particles in the two stage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dt,the recovery ratio of the panel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in UDS.It is the largest in Scheme 3,which mainly increases the drawing volume at the side of starting drawing end.However,the recovery ratio decreases first and then increases quickly in NDS,and it is the largest in Scheme 9,where the drawing volume at the side of finishing drawing end are relatively higher.In UDS,the major size of top coal is basically medium,while in NDS,the size varies from medium to small,and then to large,with a distinct difference in shape and volume of the drawing body.When the major size of top coal is medium and small,the cross-section width of the initial boundary of top coal at each height is relatively small.Conversely,when the top coal size is large,the initial boundary of top coal has a larger opening range,the rotating angle of lower boundary is relatively small in the normal drawing stage,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drawing body and reduces the residual top coal,and the maximum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particles movement angle are both larger.This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recovery ratio,and suggests that the uniform top coal is more manageable and has a larger recovery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ll top coal caving mining Standard deviation of top coal size Recovery ratio Drawing body Boundary of top coal Contact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草鸡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陶争荣 屠炳江 +6 位作者 郭融冰 操勇清 袁灵光 陈美燕 曾涛 田勇 卢立志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89-692,共4页
温岭草鸡是浙江省优质地方品种,具有肉质好、口感佳等特点。本研究随机选择300日龄温岭草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岭草鸡胸深较大,体形紧凑,屠宰性能较好。胫围与屠宰指标相关程度高,除腹脂质量... 温岭草鸡是浙江省优质地方品种,具有肉质好、口感佳等特点。本研究随机选择300日龄温岭草鸡公母各15只,进行体尺和屠宰性能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温岭草鸡胸深较大,体形紧凑,屠宰性能较好。胫围与屠宰指标相关程度高,除腹脂质量外,体尺与屠宰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岭草鸡 体尺 屠宰性能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追压非等灌对枸杞根系湿润体盐分的影响
9
作者 董文明 何金春 +1 位作者 穆哈西 杨培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8-956,共9页
针对新疆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面积不断蔓延,改良盐碱地用水量居高不下等问题,提出一种以作物为圆心滞后滴水的3环灌溉模式,探究其节水排盐效果.将枸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湿润体内盐分运移规律,试验确定第1环、第2环、第3... 针对新疆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化面积不断蔓延,改良盐碱地用水量居高不下等问题,提出一种以作物为圆心滞后滴水的3环灌溉模式,探究其节水排盐效果.将枸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湿润体内盐分运移规律,试验确定第1环、第2环、第3环的半径分别为5,10,15 cm.在滴水器流量为3 L/h的条件下,第1环(最内环)先开始滴水,2 h之后,其滴水产生的土壤湿润体脱盐范围超出第2环位置时,打开第2环滴水阀门;以此类推,2 h之后打开第3环滴水阀门,各环滞后滴水将根系发育范围内的盐分逐步追压至根系发育范围之外,从而达到节水排盐的效果.对晾干后土体采用剖面法取样测定不同位置的盐分含量,结果表明:环心附近的盐分少,离环心越远盐分含量越多;环心水平方向40 cm处不同深度取土检测盐分质量比:在(0,10],(10,20],(20,30],(30,40]和(40,50]cm分别为61.550,57.640,53.470,50.690和129.650 g/kg,表明土壤盐分积累在湿润体边缘,排盐效果良好;同时,试验的灌水定额为31.5 mm(315 m^(3)/hm^(2)),年总灌水量为1890 m^(3)/hm^(2),较常规滴灌条件下枸杞的年灌水量3450 m^(3)/hm^(2)节约了1560 m^(3)/hm^(2),节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追压非等灌 土壤湿润体 盐分的反弹足迹 环尺寸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早期生长发育性状研究
10
作者 花卫华 朱亚军 +3 位作者 聂德华 王姣 柴文娴 鲁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4,共3页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 为了研究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杂交组合生长发育的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为母本、以萨能奶山羊和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分析萨白F_(1)、波萨白F_(2)和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60日龄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P<0.05);波萨白F_(2)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萨白F_(1),萨白F_(1)各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间,波萨白F_(2)、萨白F_(1)各日龄体尺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F_(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组羊的体尺数据随着日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该试验通过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体重、体尺等早期生长发育性状,为培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长江三角洲白山羊肉用品种(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体重 体尺指标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 萨能奶山羊 波尔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彝族男性体型分类及胸腰覆盖率研究
11
作者 赵静 朱弘弟 +1 位作者 韩旭柔 张兴华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0,共6页
为研究并细分中国特定地区男性体型及服装标准体型覆盖率,选择中国四川、云南、贵州3个地区年龄在18~80岁的930名彝族男性作为人体测量样本。采用服装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规定进行手工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数据与GB/T ... 为研究并细分中国特定地区男性体型及服装标准体型覆盖率,选择中国四川、云南、贵州3个地区年龄在18~80岁的930名彝族男性作为人体测量样本。采用服装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规定进行手工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数据与GB/T 1335.1—2008《服装号型男子》中体型分类范围进行比较,对该地区彝族男性的体型特征重新分类,并计算出3个地区彝族男性不同体型胸腰覆盖率。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服装人体数据,对中国男性服装标准号型数据库进行了补充和细化,为服装企业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地区 彝族男性 体型分类 服装号型 覆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褐牛体尺及胴体指标与部位肉产量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马桢 崔繁荣 +2 位作者 叶治兵 袁理星 闫向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43-148,共6页
本文对71头肉用褐牛公牛进行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测量,旨在评估肉用褐牛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尺指标、胴体指标、部位肉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上脑(HR)、外脊(... 本文对71头肉用褐牛公牛进行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测量,旨在评估肉用褐牛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尺指标、胴体指标、部位肉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上脑(HR)、外脊(STR)、霖肉(KNU)、米龙(OUT)、小黄瓜条(ER)、牛腩(FLA)、大黄瓜条(OF)等部位肉产量与一些体尺指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R2值均大于0.4;体尺指标与胴体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且二者的回归关系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方法来预测胴体部位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褐牛 体尺指标 胴体指标 部位肉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存明 刘静 +10 位作者 张梦华 张晓雪 刘桂芬 何军敏 毛静艺 李雪 唐丽 张文静 潘林香 田可川 黄锡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估计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鲁中肉羊育种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收集2015—2019年共15 040条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数据,以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 估计鲁中肉羊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的遗传参数,分析各性状间的遗传规律,以期为鲁中肉羊育种规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收集2015—2019年共15 040条鲁中肉羊体尺、体重数据,以初生、3月龄、6月龄、周岁和成年阶段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管围性状为研究对象,利用DMU软件中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以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和性别为固定效应,以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为随机效应,估计各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初生至成年阶段鲁中肉羊的体重的遗传力为0.18~0.51,体高的遗传力为0.15~0.60,体长的遗传力为0.09~0.42,胸围的遗传力为0.11~0.43,胸宽的遗传力为0.05~0.39,胸深的遗传力为0.06~0.21,管围的遗传力为0.11~0.59,初生至6月龄阶段母体遗传力为0.15~0.26,不同阶段性状间遗传相关系数-0.52~0.98,表型相关系数为-0.05~0.95,不同生长阶段间体重的遗传相关系数为-0.10~0.87,表型相关系数为0.01~0.91。综上,母体遗传效应对鲁中肉羊早期生长性状影响较大,随着成长母体遗传效应逐步减弱,周岁阶段体重遗传力在本研究中最高,不同生长阶段体尺体重间存在中到高的遗传相关,各生长阶段间6月龄与周岁阶段体重遗传相关系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中肉羊 不同生长阶段 体尺 体重 母体遗传效应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中小猪场的生猪体温监测智能耳标研究现状及优化对策
14
作者 谢红 冉涌 陈晓琴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生猪是我国农业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生猪体温监测在疫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猪个体信息监控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提高其性价比为目的,结合重庆农村中小规模养猪场实际情况,比较分析传统的生猪体温监测方式及存在的主... 生猪是我国农业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生猪体温监测在疫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猪个体信息监控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提高其性价比为目的,结合重庆农村中小规模养猪场实际情况,比较分析传统的生猪体温监测方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用于中小养猪场体温监测的智能电子耳标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温监测 智能耳标 中小猪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制剂对哺乳期驴驹生长发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超 陈晖 +4 位作者 李钰琪 马晨 王彩蝶 肖海霞 孟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酶制剂对驴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哺乳驴驹早期胃肠道机能、肠道健康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与体重[(45.22±7.32)kg]相近,健康的2月龄哺乳母驴驹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 试验旨在探究复合酶制剂对驴驹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哺乳驴驹早期胃肠道机能、肠道健康及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与体重[(45.22±7.32)kg]相近,健康的2月龄哺乳母驴驹1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驴驹自由哺乳,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和苜蓿,补喂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驴驹在对照组驴驹饲喂的基础上补喂复合酶制剂(木聚糖酶15000 U/g,β-甘露聚糖酶400 U/g,β-葡聚糖酶10000 U/g,纤维素酶2000 U/g,蛋白酶1000 U/g,淀粉酶300000 U/g),补喂量为6.5 mg/(kg BW·d),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驴驹的体重、体尺无显著性变化,试验组驴驹体斜长和管围总增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6.02%和2.17%(P>0.05);试验组驴驹干物质、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能量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9%、3.14%、6.67%、2.07%、1.11%和2.81%(P>0.05);试验组驴驹摄入能、粪能、沉积能、摄入氮、粪氮、沉积氮、氮代谢率、摄入钙、粪钙、沉积钙、钙代谢率、摄入磷、沉积磷和磷代谢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81%、13.03%、4.46%、1.65%、10.09%、21.49%、19.54%、2.07%、3.47%、4.59%、2.32%、1.11%、39.06%和40.77%,尿能、尿氮、尿钙、粪磷和尿磷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8.10%、20.19%、33.33%、4.35%和9.8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研究条件下,给驴驹补喂酶制剂促进了驴驹体斜长和管围的增长,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代谢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制剂 哺乳驴驹 体重 体尺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比较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丹 唐继高 +5 位作者 苗小猛 冯宇隆 伍革民 代国滔 韩雪 赵小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贵州省8个地方鸡品种的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差异,为贵州地方鸡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乌蒙乌骨鸡、威宁鸡、普定高脚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赤水乌骨鸡、长顺绿壳蛋鸡和瑶山鸡的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肉用性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贵州8个地方鸡品种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存在明显差异,但屠宰率均大于86%,全净膛率均大于67%,8个品种均表现出了较佳的产肉性能;成功构建了肉用鸡综合评价模型,评分结果为:威宁鸡>乌蒙乌骨鸡>普定高脚鸡>赤水乌骨鸡>瑶山鸡>兴义矮脚鸡>黔东南小香鸡>长顺绿壳蛋鸡。【结论】8个地方鸡品种均表现出了良好的产肉性,是优质的肉鸡种质资源;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威宁鸡和乌蒙乌骨鸡肉用性能比较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地方鸡种 体尺性状 屠宰性能 肉品质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山云朵鸡体重·体尺指标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燕 杨小林 +5 位作者 吴锦波 杨朝武 王蓉芳 苏元君 李星亮 牟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68-70,91,共4页
为研究羌山云朵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和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对21周龄羌山云朵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羌山云朵鸡公鸡的平均屠宰率为89.23%,平均全净膛率为73.27%,说明羌山云朵鸡的肉用性... 为研究羌山云朵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和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对21周龄羌山云朵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羌山云朵鸡公鸡的平均屠宰率为89.23%,平均全净膛率为73.27%,说明羌山云朵鸡的肉用性能良好;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体重、体尺指标和屠宰性状部分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公鸡的体重、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母鸡(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山云朵鸡 体尺指标 屠宰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日马牦牛产肉性能及主成分分析
18
作者 杨博璇 罗晓林 +6 位作者 安添午 张翔飞 官久强 尚恺圆 任子利 赵彦玲 赵洪文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25,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与拉日马牦牛(Bos grunniens)产肉性能相关的性状。选取6头健康成年拉日马牦牛,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体质量指标,并开展屠宰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拉日马公牦牛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 本研究旨在探究与拉日马牦牛(Bos grunniens)产肉性能相关的性状。选取6头健康成年拉日马牦牛,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体质量指标,并开展屠宰实验。结果表明:除了胴体产肉率和肉骨比,拉日马公牦牛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其中拉日马母牦牛的大腿肌肉厚、头质量、脾质量、肺质量、胃总质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体高与胸围、胴体长、胴体深、胴体胸深、胴体后腿围、头质量、肝质量、脾质量、肾脏质量、净肉质量、胴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心质量、胃总质量、宰前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胴体长和胴体深与胴体胸深、胴体后腿围、头质量、尾质量、胃总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心质量、宰前质量、净肉质量、胴体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胃总质量、宰前质量、净肉质量与骨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胴体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净肉率与屠宰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胴体产肉率与肉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拉日马公牦牛整体指标优于母牦牛,拉日马牦牛体尺指标与屠宰指标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7.553%,在拉日马牦牛选育中其屠宰性能、产肉性能和体尺发育是3个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日马牦牛 体尺指标 产肉性能 相关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山羊TBX 15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
19
作者 周光现 谭嘉泳 +4 位作者 杨健 刘艳芬 甘尚权 赵志辉 康丹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30-3938,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查雷州山羊T盒子转录因子15(TBX15)基因潜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为雷州山羊分子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集78只雷州山羊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TBX...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查雷州山羊T盒子转录因子15(TBX15)基因潜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为雷州山羊分子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集78只雷州山羊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检测TBX 15基因SNP位点,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TBX 15基因多态性与雷州山羊体高、体长和胸围等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TBX 15基因SNP位点的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雷州山羊TBX 15基因内含子上发现3个SNPs位点:g.96346139 A>G、g.96345894 T>C和g.96330058 G>A,均存在3种基因型,优势基因型分别为GG、CC和AA;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其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309、0.285及0.294,均为中度多态(0.25<PIC<0.50)。关联分析结果发现,雷州山羊TBX 15基因g.96346139 A>G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十字部高和体斜长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g.96345894 T>C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和胸深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g.96330058 G>A位点GG基因型个体的胸深显著低于其他2种基因型(P<0.05)。在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中发现,3个SNPs位点间存在强连锁关系(R 2>0.33),有5种主要单倍型,其中优势单倍型是ACG,其概率为0.716。【结论】雷州山羊TBX 15基因3个SNPs位点对体高、体斜长等体尺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且该3个位点间具有强连锁关系,单倍型ACG可作为雷州山羊选育的候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山羊 TBX 15基因 体尺性状 多态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和田羊体重体尺指标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
20
作者 唐丽 田可川 +7 位作者 张昕宁 刘黎 阿布力克木·阿地力 杨智 杨存明 张晓雪 黄锡霞 田月珍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53-2860,共8页
【目的】研究和田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等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后期和田羊的选育、鉴定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采用SAS 8.1对初生、周岁、成年三个... 【目的】研究和田羊不同生长阶段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等体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后期和田羊的选育、鉴定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PSS 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聚类分析,采用SAS 8.1对初生、周岁、成年三个生长阶段和田羊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胸宽、胸深和管围7个体尺指标进行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1)各生长阶段和田羊的体重变异系数均最大,且体高的变异系数最小。(2)在聚类分析中,初生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重、管围、胸宽和胸深聚为一类,体高、胸围、体长聚为一类,周岁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高、体长、胸围聚为一类,胸深、胸宽、体重聚为一类,管围单聚为一类;成年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中体高、体长、体重聚为一类,胸深、胸宽、管围聚为一类,胸围单独聚为一类。(3)初生阶段仅有一个主成分,周岁和成年阶段和田羊各体尺指标分为四个主成分。【结论】在提高和田羊的经济性状时,各体尺指标中应以体重、胸围和管围为主,兼顾体高、体长、胸深、胸宽等指标,用相应的指标来判断其经济性状,从而提高和田羊的选种、选育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羊 不同生长阶段 体尺体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