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温度对输液温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杨洁 闫升荣 +1 位作者 果旭 吴晓英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加热后液体在不同室温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500 ml袋装乳酸钠林格氏液体18袋,在恒温箱中加热至(36.0±0.3)℃后分别悬挂于21℃、23℃、26℃室温(120 m2百级净化手术间)中输液架上,用Philip监护仪每15分钟记录1次静态... 目的探讨加热后液体在不同室温下温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500 ml袋装乳酸钠林格氏液体18袋,在恒温箱中加热至(36.0±0.3)℃后分别悬挂于21℃、23℃、26℃室温(120 m2百级净化手术间)中输液架上,用Philip监护仪每15分钟记录1次静态液体温度变化。结果21℃、23℃、26℃室温下液体温度置15~120 min时从(36.0±0.3)℃分别下降至(33.8±0.2)^(24.8±0.2)℃、(33.9±0.3)^(25.3±0.2)℃、(34.1±0.2)^(26.1±0.1)℃。结论加热后的液体在低室温中液温下降速度较高室温快;加热至(36.0±0.3)℃的液体在23℃室温中2 h降至常温。建议手术室加热液体2 h内输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液体 温度 加热 输液温度 低体温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82
2
作者 郑伦举 秦建中 +2 位作者 何生 李广友 李志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2,306,共8页
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是研究烃源岩热演化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模拟实验技术主要强调的是温度、压力和时间,忽视了地层流体压力、生烃空间、高温高压地层水及初次排烃等重要影响因素。利用自行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仪,同时考虑... 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是研究烃源岩热演化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模拟实验技术主要强调的是温度、压力和时间,忽视了地层流体压力、生烃空间、高温高压地层水及初次排烃等重要影响因素。利用自行研制的地层孔隙热压模拟实验仪,同时考虑影响烃源岩生排烃过程的多种因素,建立地层孔隙热压生排烃模拟实验技术,对比研究发现:流体压力、生烃空间和高温高压液态水跟温度、时间一样自始至终影响着沉积有机质的生烃演化,只是在不同演化阶段其影响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同。在低成熟—成熟阶段,地层孔隙—高温高压液态水热体系对Ⅰ型干酪根黑色泥岩成烃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延缓了油的生成,抑制了气体的生成,改变了干酪根的组成特征,提高了烃源岩的生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流体压力 上覆静岩压力 生烃空间 高温高压液态水 生排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光谱测定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丹 徐文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4-878,共5页
成矿流体研究是矿床学研究中的前沿地带,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更是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现有的各种测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各自的局限性。通过对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相关的激光拉曼分析技术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成矿流体研究是矿床学研究中的前沿地带,单个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更是其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现有的各种测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揭示了各自的局限性。通过对与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相关的激光拉曼分析技术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试图对低温和常温下激光拉曼对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的研究工作的方向进行展望:低温:(1)流体包裹体中常见水盐多元复杂体系的研究工作;(2)对天然流体包裹体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尝试;(3)目前常用的显微热台测包裹体盐度将第一次熔融温度作为低共熔温度的方法存在误差,应该做进一步研究;(4)低温下氯盐水合物的结构尚无定论。常温:(1)Fe^(3+),Zn^(2+),Cu^(2+)等离子作为主要成矿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与Cl^-和H_2O是如何结合的;(2)NaCl,CaCl_2,MgCl_2,CuCl_2,ZnCl_2,FeCl_3含量高低造成水溶液拉曼光谱O-H伸缩振动区域(2 800~3 800 cm^(-1))的谱峰偏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流体包裹体成分 低温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溴代萘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及介质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牟兰 陈小康 李隆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4-217,共4页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光诱导的时间显著不同.含2.5%乙腈的β-BrN水溶液仅需极短的光诱导时间就能产生很强的RTP发射,β-BrN浓度在8.0×10-8~1.6×10-5mol/L范围内与其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萘 无保护流体 室温磷光 RTP 介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光寿命法研究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的重原子效应和发光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5
5
作者 龙文清 李隆弟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3-446,共4页
以两种卤代萘为模型化合物 ,基于磷光寿命的定义τ =τ0 e-kc、τ0 =1/kp和其与各速率常数的关系 ,导出了一种类似于Stern Volmer方程的线性方程 :τ0 /τ=(kp+kic) /kp =1+kic/kp =1+KSV·c。通过测定不同重原子微扰剂浓度时的磷... 以两种卤代萘为模型化合物 ,基于磷光寿命的定义τ =τ0 e-kc、τ0 =1/kp和其与各速率常数的关系 ,导出了一种类似于Stern Volmer方程的线性方程 :τ0 /τ=(kp+kic) /kp =1+kic/kp =1+KSV·c。通过测定不同重原子微扰剂浓度时的磷光寿命 ,探讨了从两种途径计算流体室温磷光发射相关动力学参数的可行性和方法 ,通过这些参数对比讨论了KI和TlNO3 两种重原子微扰剂对这两种卤代萘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发射的重原子效应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 室温磷光 磷光寿命 发光动力学参数 卤代萘 重原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芴、苊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隆弟 牟兰 陈小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40-1042,共3页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的无保护性介质流体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小康 牟兰 李隆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在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 ,以Na2 SO3 作化学除氧剂 ,KI为重原子微扰剂 ,菲即能产生强而稳定的流体室温磷光发射。激光和发射波长λex/λem 为 2 83 482 ,5 0 4nm ,不同有机溶剂存在对其磷光发射的性质有不同影响。 1%乙腈存在时 ,菲... 在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 ,以Na2 SO3 作化学除氧剂 ,KI为重原子微扰剂 ,菲即能产生强而稳定的流体室温磷光发射。激光和发射波长λex/λem 为 2 83 482 ,5 0 4nm ,不同有机溶剂存在对其磷光发射的性质有不同影响。 1%乙腈存在时 ,菲浓度在 8 0× 10 - 7~ 6 0× 10 - 6 mol·L- 1 和 6 0× 10 - 6 ~ 4 0× 10 - 5 mol·L- 1范围内分别与磷光发射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2 6× 10 - 8mol·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 室温磷光 有机溶剂 亚硫酸钠 碘代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热流体对旋转式室温磁制冷特性影响实验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惜慧 巫江虹 +1 位作者 陈云贵 唐永柏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0,50,共5页
为了获得磁工质床内换热流体对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室温环境下,测试并分析了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的换热流体温度分布。实验表明励磁和退磁过程中,换热流体流量、成分、温度以及冷却水流率影响温差和熵增。温度分布实验... 为了获得磁工质床内换热流体对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室温环境下,测试并分析了旋转式室温磁制冷机的换热流体温度分布。实验表明励磁和退磁过程中,换热流体流量、成分、温度以及冷却水流率影响温差和熵增。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磁场区换热流体流量,磁场区熵增加大,冷区温跨减小,制冷量增加;换热流体比热容增大,温跨减小,制冷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磁制冷 温度场 换热流体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法测定1-萘胺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龙文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研究了 1 -萘胺 ( NN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 ( NP- RTP)测定条件及共存物影响。在以 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 SO3为除氧剂及 λex/λem=31 7/5 1 8nm的最佳组合条件下 ,测定 NNA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分别为 1 .4× 1 0 - 7~ 2 .5... 研究了 1 -萘胺 ( NN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 ( NP- RTP)测定条件及共存物影响。在以 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 SO3为除氧剂及 λex/λem=31 7/5 1 8nm的最佳组合条件下 ,测定 NNA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分别为 1 .4× 1 0 - 7~ 2 .5× 1 0 - 5mol/L及1 .2× 1 0 - 8mol/L。方法已用于江水及井水样品中 NNA的测定 ,回收率 98.2 %~1 0 1 .9%,相对标准偏差 1 .2 %~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磷光法 测定 l-萘胺 碘化钾 植物生长调节剂 除草剂 水质监测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测定色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龙文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2-524,共3页
建立了一种仅用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SO3为除氧剂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测定色氨酸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测定条件及有机溶剂的影响。本法的线性范围为1.2×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1×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2.47%~3.... 建立了一种仅用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SO3为除氧剂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测定色氨酸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测定条件及有机溶剂的影响。本法的线性范围为1.2×10-7~1.0×10-5mol/L,检出限为1.1×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2.47%~3.24%。已用于大米、花生、大豆及竹笋中色氨酸的测定,与荧光法比较,分析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 测定 色氨酸 碘化钾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同时测定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 被引量:7
11
作者 龙文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99-401,共3页
利用重原子效应(HAE)的选择性,建立了一种仅用TlNO3和KI为重原子微扰剂(HAP)、Na2SO3为除氧剂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同时测定α-萘乙酸(NAA)和吲哚-3-乙酸(IAA)的方法.吲哚-3-乙酸(KI为HAP)、α-萘乙酸(TlNO3为HAP)和α-萘乙酸(K... 利用重原子效应(HAE)的选择性,建立了一种仅用TlNO3和KI为重原子微扰剂(HAP)、Na2SO3为除氧剂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同时测定α-萘乙酸(NAA)和吲哚-3-乙酸(IAA)的方法.吲哚-3-乙酸(KI为HAP)、α-萘乙酸(TlNO3为HAP)和α-萘乙酸(KI为HAP)的最大激发/发射峰分别位于280/448 nm、280/490 nm和280/490 nm,线性范围分别为2.5×10-7~1.0×10-5 mol/L、1.0×10-7~6.5×10-6 mol/L和6.5×10-7~1.0×10-5 mol/L,检出限分别为6.5×10-8 mol/L、7.1×10-8 mol/L和1.98×10-7 mol/L.该方法已用于商品萘-吲可湿性粉剂中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的同时测定,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5.3%~104.7%和1.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 Α-萘乙酸 吲哚-3-乙酸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在无保护溶液体系中的室温燐光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文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吲哚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性质。基于NP-RTP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已直接用于鱼中吲哚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7.0×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1%~3.4%。本方法无须保护性介质而仅以K... 本文研究了吲哚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性质。基于NP-RTP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已直接用于鱼中吲哚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7~7.0×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2.1%~3.4%。本方法无须保护性介质而仅以KI为重原子微扰剂、Na2SO3为除氧剂即可。0.60mol/L KI、2.0×10^-3mol/L Na2SO3和pH8.6为方法的最佳测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 碘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测定吲哚-3-丁酸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文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6,共3页
在仅以碘化钾为重原子微扰剂、亚硫酸钠为除氧剂及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的水溶液中 ,吲哚_3_丁酸 (IBA)能发射很强的室温光 (RTP) ;详细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及有机溶剂对RTP的影响 ;在最大光波长λex/λem =281/447nm处 ,光强度与... 在仅以碘化钾为重原子微扰剂、亚硫酸钠为除氧剂及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的水溶液中 ,吲哚_3_丁酸 (IBA)能发射很强的室温光 (RTP) ;详细研究了分析测定条件及有机溶剂对RTP的影响 ;在最大光波长λex/λem =281/447nm处 ,光强度与IBA浓度在2.0×10 -7~1.0×10 -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4.3×10-8 mol/L ;方法直接用于强化水样和土壤中IBA的测定 ,回收率96 %~104 % ,相对标准偏差2.37 %~3.9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法 测定 吲哚-3-丁酸 碘化钾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3-丁酸无保护流体室温光燐和胶束增稳室温燐光性质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文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24-627,共4页
仔细研究了吲哚- 3- 丁酸(IB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 RTP)及以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2 0 0 ,聚乙二醇 4 0 0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 0 ,Tween 4 0 ,Tween 80 ,Tween 85 ,Brij35和乳化剂OP为介质的流体室温燐光性质?砻婊钚约梁透叻... 仔细研究了吲哚- 3- 丁酸(IB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 RTP)及以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2 0 0 ,聚乙二醇 4 0 0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 0 ,Tween 4 0 ,Tween 80 ,Tween 85 ,Brij35和乳化剂OP为介质的流体室温燐光性质?砻婊钚约梁透叻肿臃稚⒓聊芤种艻BA燐光猝灭,使其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同时也使燐光强度 激发光照射时间曲线发生改变,但不影响IBA燐光光谱特性蘼凼欠翊嬖诒砻婊钚约粱蚋叻肿臃稚⒓?,TlNO3 都不能诱导IBA产生燐光,KI却能诱导其产生强烈燐光糜谇炕屯寥姥分蠭BA的测定,回收率95 .2 %~10. 4 % ,相对标准偏差2 . 4 %~4 .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3-丁酸 无保护流体 光性质 燐光 室温 胶束增稳 高分子分散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400 TWEEN-80 相对标准偏差 乳化剂OP IBA 时间曲线 光谱特性 土壤样品 光猝灭 检出限 光照射 光强度 回收率 诱导 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分油机室通风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 赵敬德 +1 位作者 周建华 李斌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95,101,共6页
基于某分油机室的生产设计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在假设条件下,通过FLUENT软件对该分油机室的通风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发现在室外极端高温的环境下,分油机室内的部分电气设备存在过热的风险。为避免局部过热的问题,改进... 基于某分油机室的生产设计模型,借助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在假设条件下,通过FLUENT软件对该分油机室的通风系统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分析,发现在室外极端高温的环境下,分油机室内的部分电气设备存在过热的风险。为避免局部过热的问题,改进分油机室内的风管布置,并对新的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送风口的型式及进出风口的位置对通风效果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分油机室 边界条件 温度场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子液体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透析液中超痕量铅 被引量:27
16
作者 单海霞 李在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4-217,共4页
设计合成了新型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三甲基硅烷咪唑六氟磷酸,并用于透析液中超痕量铅的预富集。从双硫腙作为螯合剂使透析液(1000mL或更大体积)中存在的铅(Ⅱ)形成中性的铅-双硫腙配合物,摒弃传统的有机萃取剂—四氯化碳,代以1-丁基... 设计合成了新型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三甲基硅烷咪唑六氟磷酸,并用于透析液中超痕量铅的预富集。从双硫腙作为螯合剂使透析液(1000mL或更大体积)中存在的铅(Ⅱ)形成中性的铅-双硫腙配合物,摒弃传统的有机萃取剂—四氯化碳,代以1-丁基-3-三甲基硅烷咪唑六氟磷酸为绿色萃取剂来萃取铅配合物。收集含有配合物的下层离子液体相,加入硝酸分解铅配合物从而使铅(Ⅱ)进入水相,其水溶液中的铅含量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实验表明此富集体系明显优于传统有机溶剂四氯化碳和经典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萃取体,铅的一次萃取率和富集倍数分别在99%和200以上。预富集结合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应用于透析液中超痕量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1-丁基-3-三甲基硅烷咪唑六氟磷酸 透析液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配电室温度与湿度的智能调节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范强 戴宇 +3 位作者 胡挜喆 徐长宝 张历 王清海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变电站配电室使用的传统通风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的问题。为此,借助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配电室内的温度场、湿度场,得到了温度场与湿度场分布规律。温度场仿真结果揭示进风口位置对配电室温度场分布有较大影... 变电站配电室使用的传统通风方式存在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控制室内湿度和温度的问题。为此,借助ANSYS软件,仿真分析了配电室内的温度场、湿度场,得到了温度场与湿度场分布规律。温度场仿真结果揭示进风口位置对配电室温度场分布有较大影响,湿度场仿真结果揭示配电室内远离开关柜处的相对湿度较高。在温度与湿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配电室温度与湿度智能调节系统,并给出了环境设备控制逻辑,同时计算了除湿机的除湿量。最后,采用设计的系统对某变电站进行了通风系统的改造,通过监测数据对比验证了本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室 温度场 湿度场 智能控制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机房温度及空调节能仿真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永柱 张忠浩 +2 位作者 陈果 马千里 叶佳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3-247,共5页
针对由于数据中心新国标温度范围放宽,原有精密空调的节能策略需要改进,但直接调整精密空调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某机房的温度环境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新国标下节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数据机房的计... 针对由于数据中心新国标温度范围放宽,原有精密空调的节能策略需要改进,但直接调整精密空调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对某机房的温度环境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新国标下节能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建立数据机房的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仿真软件6SigmaDC模拟当前机房的环境温度,获得机房的仿真温度分布;然后,通过对比机房的实测温度分布和仿真温度分布,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在仿真模型内通过优化精密空调的设定参数,得到当前机房运行环境条件下精密空调的节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确实能反映出真实机房的温度场,以及空调参数对机房温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 仿真温度 精密空调节能 机房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Ⅲ)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测定生物体液中盐酸普萘洛尔
19
作者 毕霖 于源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1-404,共4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L-半胱氨酸包覆的Eu(Ⅲ)掺杂ZnS量子点(QDs),基于盐酸普萘洛尔(PRO)对该量子点磷光的显著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室温磷光(RTP)猝灭法测定生物体液中PRO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当PRO的浓度为5~500ng·mL^-1时,... 在水相中合成了L-半胱氨酸包覆的Eu(Ⅲ)掺杂ZnS量子点(QDs),基于盐酸普萘洛尔(PRO)对该量子点磷光的显著猝灭作用,建立了一种室温磷光(RTP)猝灭法测定生物体液中PRO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当PRO的浓度为5~500ng·mL^-1时,RTP变量(△IRTP)与其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4.18ng·mL^-1,5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生物体液中PRO的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Ⅲ)掺杂ZnS量子点 室温磷光 盐酸普萘洛尔 生物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