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1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非正交多址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
2
作者 杨茂 张书天 +1 位作者 王勃 于欣楠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为进一步提升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方法。通过同时考虑复合、平滑和非交叉3个特点对传统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首先使用平滑函数代替弹球损失函数,使长短期记忆... 为进一步提升风电功率区间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位数回归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区间预测方法。通过同时考虑复合、平滑和非交叉3个特点对传统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首先使用平滑函数代替弹球损失函数,使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更易于拟合分位数回归模型。然后构建复合目标函数,使其能在给出多个分位数的条件下不重复训练多个独立模型。接着利用ReLU罚函数进行非交叉约束来避免分位数交叉现象的发生。最后将改进后的分位数回归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相结合并应用于中国甘肃省某风电场,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不同置信水平下对应PICP和PIAW分别提高了4.17个百分点和降低了2.31 MW,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深度学习 区间预测 复合非交叉 分位数回归 ReLU罚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S变换的多变量非平稳风速高精度模拟
3
作者 陆炳文 罗锞兴 +1 位作者 曹黎媛 李春祥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8-555,共8页
提出基于广义S变换(GST)的多变量非平稳风速高精度模拟方法。为获得更清晰的时频分辨率,首先进行了窗函数参数研究。随后,使用粒子群优化(PSO)方法对GST窗函数参数进行寻优。使用优化的GST时频谱进行模拟,获得高精度多变量非平稳风速模... 提出基于广义S变换(GST)的多变量非平稳风速高精度模拟方法。为获得更清晰的时频分辨率,首先进行了窗函数参数研究。随后,使用粒子群优化(PSO)方法对GST窗函数参数进行寻优。使用优化的GST时频谱进行模拟,获得高精度多变量非平稳风速模拟样本。最后,通过数值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非平稳风速 广义S变换 数值模拟 粒子群优化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提高非自杀性自伤预测力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
4
作者 高白雪 谢云龙 +1 位作者 罗俊龙 贺雯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9,共14页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高NSSI研究工具预测力、增加预测模型复杂度和精确度、区分NSSI类别和亚型,使整体预测性能上升到中等水平。未来需结合NSSI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使筛选标准更严格,拓展非问卷NSSI数据与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的结合,根据“先分型、再迁移”的原则增加模型的可复制性与可比性,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非自杀性自伤 预测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新型三端口变换器的研究
5
作者 袁臣虎 苏嘉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108,共7页
针对独立光伏系统易受外界因素等影响导致供电不稳定的问题,需要采用三端口变换器储能补偿的方式来保障系统的稳定发电。文中采用功率流法并基于Boost变换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构建了一种应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非隔离型三端口DC-DC... 针对独立光伏系统易受外界因素等影响导致供电不稳定的问题,需要采用三端口变换器储能补偿的方式来保障系统的稳定发电。文中采用功率流法并基于Boost变换器和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构建了一种应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非隔离型三端口DC-DC变换器拓扑即BDC-Boost TPC。通过状态方程对该变换器的4种工作模式下的各开关模态进行详细分析,采用最小值竞争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工作模式选择器,实现各模式之间的平滑切换。最后利用该变换器搭建了适用于独立光伏系统的120 W实验样机,控制器选用TMS320F28335,并根据控制策略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变换器可实现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及负载三个端口之间的功率流通,以及各个工作模式之间平滑切换。综上,该变换器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 三端口变换器 功率流法 非隔离 开关模态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下阵列电池优化输出特性研究
6
作者 孟宪龙 张璞 +1 位作者 侯一超 刘存良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7-373,共7页
以接收端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COMSOL进行不同追踪误差及传输距离下接收端辐照度分布模拟,在Simulink中对5种阵列配置进行不同辐照度分布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追踪误差、传输距离及阵列结构配置对阵列输出能力都存在显著影响,实际应... 以接收端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COMSOL进行不同追踪误差及传输距离下接收端辐照度分布模拟,在Simulink中对5种阵列配置进行不同辐照度分布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追踪误差、传输距离及阵列结构配置对阵列输出能力都存在显著影响,实际应用中应充分重视阵列接收端光-电耦合特性对接收端输出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太阳电池 SIMULINK 非均匀辐照度 阵列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级分解的前围声学包多目标优化
7
作者 杨帅 吴宪 薛顺达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7,共11页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 搭建了前围声学包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提出GAPSO-RBFNN(genetic algorith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多层级目标分解架构。将材料数据库、覆盖率、泄漏量作为优化的变量范围,以PBNR(power based noise reduction)均值作为约束,以质量和成本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NSGA-II)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Pareto多目标解集。并从中选取满足设计目标的最佳组合方案(材料组合、覆盖率、前围过孔密封方案选型)。结果显示,该模型最终的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误差分别为0.35%,1.47%,1.82%,相较于初始声学包方案,优化后的结果显示,PBNR均值提升3.05%,其质量降低52.38%,成本降低15.15%,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SO-RBFNN 声学包 PBNR NSGA-II Pareto多目标解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F10DD型机车电空接触器主触头烧损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8
作者 马帅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3期80-82,共3页
本文介绍了DF10DD型内燃电传机车电空接触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主要分析了电空接触器主触头烧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电流过大、接触不良、气缸与活塞的密封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优化电路设计、选用更耐久的... 本文介绍了DF10DD型内燃电传机车电空接触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主要分析了电空接触器主触头烧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原因主要包括电流过大、接触不良、气缸与活塞的密封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优化电路设计、选用更耐久的材料、改善接触性能来提高主触头的寿命。结合电空接触器应用在DF10DD型内燃机车牵引主电路上的特点,重点分析了主触头烧损的电气原因,提出了牵引电空接触器主触头不带电分断的改进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空接触器主触头烧损,提高机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空接触器 主触头烧损 断电延时 不带电分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计算能效最大化策略
9
作者 李陶深 巩健 +1 位作者 曾续玲 吕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的计算能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应用到移动设备上,通过联合优化MEC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的计算频率、执行时间、基站...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的计算能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应用到移动设备上,通过联合优化MEC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的计算频率、执行时间、基站发射功率、设备发射功率、卸载时间和能量收集时间,比较充分地利用移动设备和MEC服务器的可用计算资源,提高设备的吞吐量和计算位数,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计算能效。将该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非凸分式规划问题,设计一种基于Dinkelbach的迭代算法来获得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该资源分配策略所获得的系统计算能效更高,具有更好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系统 非正交多址接入 计算能效 能量收集 资源分配 计算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变形参数演化机制
10
作者 江峻毅 陈卫兵 +3 位作者 江浩 李仁杰 张振华 陈然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目的】库水位周期性波动会导致水库岸坡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变形加剧,影响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CT扫描技术,研究江西铅山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在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 【目的】库水位周期性波动会导致水库岸坡岩土体的强度降低,变形加剧,影响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CT扫描技术,研究江西铅山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期岸坡强风化花岗岩在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v)及细观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获得强风化花岗岩变形参数与细观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强风化花岗岩经历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后的细观结构变化,获取强风化花岗岩的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变形参数和细观结构参数的演化规律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结果显示: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结束后,强风化花岗岩的弹性模量下降了50.34%,泊松比上升了41.85%;3个截面的投影孔隙率分别增加了20.34%、19.18%和16.29%,孔隙个数分别增加了52.99%、42.24%和30.59%。【结论】结果表明:(1)随着浸泡-非浸泡循环次数的增加,强风化花岗岩的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泊松比逐渐增大,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结束后,变形参数变化幅度趋于缓慢;(2)投影孔隙率、孔隙个数伴随着浸泡-非浸泡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孔隙平均面积和孔隙分布维数逐渐减小,第8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结束后,细观结构参数变化幅度明显减小;(3)多次浸泡-非浸泡循环作用引起强风化花岗岩内部孔隙、裂隙的发育扩展,孔隙、裂隙数量增加,岩石内部细观结构变化导致变形参数劣化,降低了岩石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非浸泡循环 强风化花岗岩 变形参数 细观结构 抽水蓄能电站 边坡 弹性模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R模型的低复杂度数字预失真方法
11
作者 陆旭 吴雅琦 +2 位作者 周先春 朱心悦 陈章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数字预失真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分解矢量旋转(DVR)数字预失真模型因其容易实现的硬件结构,良好的线性化性能,被广泛地用于功放非线性的改善。然而,DVR模型参数提取的计算复杂度与运算开销会随着算子矩阵项数... 数字预失真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分解矢量旋转(DVR)数字预失真模型因其容易实现的硬件结构,良好的线性化性能,被广泛地用于功放非线性的改善。然而,DVR模型参数提取的计算复杂度与运算开销会随着算子矩阵项数和数据长度的增多而急剧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VR模型的低运算复杂度数字预失真方法。所提方法包含低复杂度分解矢量旋转(LCDVR)数字预失真模型和非均匀选择采样(NSS)算法两个方面,共同减少模型参数提取时的运算开销。所提LCDVR模型通过增加算子矩阵中0项的数量,减少了所需的乘法运算操作;同时,根据信号幅度分布特点,采用NSS算法进行数据采样点选取,可以减少参数提取时所需的数据长度,并使选择后的信号幅度分布相对均匀,便于分析LCDVR模型幅度分段值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信号数据长度为70000时,LCDVR模型的θ_(max)为0.7,θ_(min)为0.3;采用NSS算法后的数据长度为10849时,本文所提方法的参数提取所需乘法运算量仅为DVR模型的2.24%,且能够保持相当的线性化效果。因此,本文所提方法可以在保持线性化精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参数提取中的运算复杂度,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 数字预失真 功率放大器 低复杂度分解矢量旋转模型 非均匀选择采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片非接触式测量在核电测量中的应用
12
作者 黄金生 韩元 +1 位作者 王少东 王义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3期189-192,共4页
当代核电建设已经把保护职工生命和职业健康安全摆在首位,既要保证测量作业人员安全,又要保证测量精度与质量,更要不断提高测量作业效率。传统棱镜测量作业安全风险大、稳定性差,无棱镜测量易受作业环境、物体自身特性、距离与角度影响... 当代核电建设已经把保护职工生命和职业健康安全摆在首位,既要保证测量作业人员安全,又要保证测量精度与质量,更要不断提高测量作业效率。传统棱镜测量作业安全风险大、稳定性差,无棱镜测量易受作业环境、物体自身特性、距离与角度影响,其精度较低、容易出现粗差。为了实现安全、高效、精度稳定的施工测量方法,从反射片测量概念、原理、优势出发,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反射片非接触式测量精度,并确定反射片非接触式测量在核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行性、范围及注意事项。该测量方法具有作业安全风险低、质量稳定、人员与工具投入少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片 非接触式 测量 安全风险 质量 棱镜 全站仪 核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应用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清华 魏彦峰 +2 位作者 陈洪雷 郭晶 丁瑞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7,共13页
成功设计了一款天文应用的640×512短波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由于红外天文观测具有极低背景辐射、光子通量低的特点,为了实现探测器的高信噪比,需要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和电路噪声。电路采用有效的功耗管理策略,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 成功设计了一款天文应用的640×512短波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由于红外天文观测具有极低背景辐射、光子通量低的特点,为了实现探测器的高信噪比,需要降低器件的暗电流和电路噪声。电路采用有效的功耗管理策略,在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电路功耗以减小电路辉光对器件暗电流的影响。同时,研究非破坏性读出的数字功能,实现了超长的积分时间和信号的多帧累积,并作为一种斜坡采样的策略有效地降低读出噪声。短波HgCdTe焦平面的测试结果符合理论设计预期,开启电路非破坏性读出功能,设置6 000 s的积分时间,当电路功耗调低至14.04 mW时暗电流为0.9 e-·pixel^(-1)·s^(-1)。读出噪声在两档增益下分别为50 e-(10 fF)和27 e-(5 fF),非线性度低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天文观测 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 低功耗 非破坏性读出 读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层规划的省际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分配模型
14
作者 王德鲁 李春晓 宋学锋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7,共6页
立足中国当前的行业管理体制,充分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诉求的异质性,构建了基于二层多目标非线性规划的省际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分配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得到了一个兼顾成本、环境与公平的最优分配方案。结... 立足中国当前的行业管理体制,充分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诉求的异质性,构建了基于二层多目标非线性规划的省际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分配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区的相关数据资料,得到了一个兼顾成本、环境与公平的最优分配方案。结果显示,由于各省区能源替代成本和减排成本的不同,各省区在执行中央政府分配的指标任务时的实施意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政府分配方案相比,二层优化方案节省了42.22亿元的补贴成本,降低了2595.12亿元的能源替代成本,并减少了791.39亿元的减排成本。同时,求解得到的二层优化方案的基尼系数小于0.2,属于绝对公平的范畴。该模型可以真实反映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分配博弈过程的复杂动态,为政府制定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方案提供更为有效的决策工具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 配额分配 二层多目标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空心圆柱型取能磁芯设计
15
作者 李黎 梁鸿元 +2 位作者 唐诗琪 陈益华 吕清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5-209,共5页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磁芯功率密度低、质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一体化制作的新型空心圆柱型磁芯,经仿真验证,其功率密度与壳层厚度成类反比例关系。此外,建立了空心圆柱型磁芯的准确功率模型,使磁芯设计不再受限于... 针对现有非侵入式磁芯功率密度低、质量大、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一体化制作的新型空心圆柱型磁芯,经仿真验证,其功率密度与壳层厚度成类反比例关系。此外,建立了空心圆柱型磁芯的准确功率模型,使磁芯设计不再受限于有限元仿真软件,简化了磁芯的优化难度。进而试验验证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传统圆柱型磁芯,空心圆柱型磁芯的质量减小了49%,功率密度提高了82%,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能量收集 非侵入式磁芯 高功率密度 有限元仿真 功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路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
16
作者 刘成清 吴泽斌 +1 位作者 肖广才 杨德磊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39-47,共9页
【目的】生成拟合公路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代表性时程集合。【方法】首先,结合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强度-频率调制函数和平稳地震动过程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模型,建立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演变功率谱模型... 【目的】生成拟合公路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反应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代表性时程集合。【方法】首先,结合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强度-频率调制函数和平稳地震动过程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模型,建立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演变功率谱模型;其次,依据相关规范确定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取值;然后,根据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谱表示方法,编写MATLAB程序,生成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代表性时程集合,计算其均值反应谱和规范反应谱拟合误差,并进行迭代修正。【结果】依据公路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的演变功率谱模型参数取值;生成的代表性时程集合具有全非平稳地震动的典型特征,其均值反应谱和规范反应谱整体拟合程度较好,平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结论】基于演变功率谱模型,通过编写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谱表示方法的MATLAB程序,可生成满足公路与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的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代表性时程集合,其均值反应谱与规范反应谱拟合一致,验证了所给方法和MATLAB程序的有效性,可为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可靠的地震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规范 全非平稳地震动 演变功率谱 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OMA-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
17
作者 李风从 王子墨 +2 位作者 仝方遒 冯翔 赵宜楠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1,共8页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 针对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中,通信信息的随机性会影响雷达性能以及过高峰均包络比(PAPR)可能导致信号在射频端出现严重失真的问题,文中提出了利用非正交多址将雷达信号与通信信号在功率域中分开,以降低通信信息随机性对雷达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主动星座图扩展(ACE)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波形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传统功率分配原则导致叠加星座出现混叠的原因,并给出在不同调制阶数的最佳功率分配;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ACE技术对叠加信号进行PAPR抑制的可行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信噪比下,当功率分配最佳时能同时达成雷达信号高检测率和通信符号最低误码率。ACE技术的使用同时保证了优良的雷达性能和通信端的低误码率,对叠加信号的PAPR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通信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 功率分配 峰均包络比 主动星座图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动力设备抗冲击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彦军 陈旭 +2 位作者 曾庆鹏 杨龙滨 史建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85,共25页
舰船动力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舰船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得动力设备的抗冲击特性预测结果。首先,将冲击过程分为低/高速碰撞冲击过程和非接触爆炸冲击过程,基于主从系统关系,阐述舰船设备非一体化与... 舰船动力设备的抗冲击能力是舰船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而合理的评估方法可以较为方便地获得动力设备的抗冲击特性预测结果。首先,将冲击过程分为低/高速碰撞冲击过程和非接触爆炸冲击过程,基于主从系统关系,阐述舰船设备非一体化与一体化抗冲击方法,总结舰船动力设备的抗冲击研究进展,提出舰船动力设备抗冲击领域的重点研究技术。然后,结合舰船设备一体化方法(分为等效静力法、动态设计分析法及时域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得出:等效静力法仅适用于低频影响的结构简单动力设备;动态设计分析法忽略了邻近设备、隔振系统及船体结构对冲击输入载荷的影响;时域分析法仅适用于爆炸冲击等特定场景或冲击信号输入;而舰船设备一体化考虑了船体结构–基座–隔振系统–动力设备形成的多自由度系统,其计算结果更贴近于实船工况,但建模和计算成本较高。最后,展望了舰船动力设备抗冲击的重要发展方向,包括评估方法的准确选取、抗冲击试验台的合理改进、冲击响应信号提取分析、动力设备多场耦合作用分析、动力设备物理模型简化研究、内部流动介质等效替代研究、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方法融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动力设备 抗冲击评估 主从理论 非一体化方法 一体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GMM算法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媛 王飞 +2 位作者 崔秀华 翟琳 张照锋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5期1382-1388,共7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实现电力负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负荷分解及特征提取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关键环节。针对常规算法负荷特征提取弱或者过度拟合造成泛化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拟合和聚类思想的负荷分解及特征提取算法,即改...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是实现电力负荷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负荷分解及特征提取是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关键环节。针对常规算法负荷特征提取弱或者过度拟合造成泛化能力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拟合和聚类思想的负荷分解及特征提取算法,即改进的高斯混合模型(GMM)。首先通过引入AIC和BIC信息准则,分析不同混合成分个数下的GMM模型的拟合程度,选取最优的混合成分个数;其次研究和分析电力负荷功率信号的特征曲线,结合混合成分个数,改进初始值的选取;最后进行优化后的功率信号聚类分解,输出能充分体现时域功率曲线特征的特征矩阵。基于智能洗衣机洗涤模式下的实测功率信号,验证了改进GMM算法的可行性,并对模型改进前后的特征矩阵进行差异性分析,验证了采用改进高斯混合模型进行负荷分解得到的特征矩阵具有更好的信息表征能力及更好的训练识别特性。结果表明提出改进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以及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 GMM 电力负荷分解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轴箱振动特性及功率谱密度归纳研究
20
作者 李世杰 吴兴文 +1 位作者 梁树林 池茂儒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218,308,共8页
针对我国动车组轴箱振动特性及实测加速度功率谱密(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不明确等问题,在我国多条线路上开展轴箱振动试验,获取各个线路轴箱振动加速度数据。通过滑窗计算并拟合峭度、偏斜度两个非高斯参数的分布形式。采用约翰... 针对我国动车组轴箱振动特性及实测加速度功率谱密(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不明确等问题,在我国多条线路上开展轴箱振动试验,获取各个线路轴箱振动加速度数据。通过滑窗计算并拟合峭度、偏斜度两个非高斯参数的分布形式。采用约翰逊拟合对非正态分布的PSD样本进行谱归纳,获得轴箱实测功率谱密度,与IEC 61373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轴箱振动加速度信号有着明显的超高斯特性,其中峭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且进行曲线平移后拟合效果较好;高斯混合模型对偏斜度分布有着较好的拟合。通过对5条线路实测功率谱密度的统计结果可知,标准值与实测功率谱密度差异较大,各线路在500~1000 Hz高频振动能量大于标准值;在5~300 Hz低频振动能量小于标准值。将统计结果作为轴箱附属部件的载荷输入,为轴箱附属部件进行考虑线路非高斯特性的疲劳可靠性设计和振动试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轴箱 线路试验 振动特性 非高斯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