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Law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Under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Mode in Dike Paddy Field 被引量:2
1
作者 GUO Longsheng ZHOU Guangtao GUO Zhongyu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4期31-37,共7页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 integrated site 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precise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repair system in dike area of Taihu basin. 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 integrated site 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precise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repair system in dike area of Taihu basin. During investigation, it had given prominence for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effects of precise irrigation and site 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on controlled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syste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Then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paddy field was put forward in Taihu basin where the wat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1.64 kg. m-3, water saved 37.8%,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raised 15,4%, yield raised 10%, and N, P load decreased 26%-72%.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farmland ecosystems that control and cut down the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ame into being,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by Taihu basin to control it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ed water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field the integrated mode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997—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1
2
作者 冀玄玄 姜军松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5-1198,共14页
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关系着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利用199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运用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分析、泰尔指数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 化肥面源污染问题关系着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利用1997—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测算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基础上,运用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分析、泰尔指数以及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化肥面源污染的排放强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态势,以2015年为分界点,污染排放强度向低水平转移的趋势逐渐显现,但仍具有维持原有类型的稳定性,难以实现跨越式降低。样本期内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表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财政支农水平、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及农村人力资本等9项因素影响化肥面源污染排放强度。因此,既应制定差异化的污染治理措施,又要加强省份间的污染治理合作,还需拓展化肥减量增效路径,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面源污染 排放强度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策略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巧巧 虎陈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93,共13页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降低氮磷污染概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政府正全力应对的生态污染问题,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使政策难以发挥预期效力。为此,从肥料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着手,构建包含政府、农用肥料生产企业、农户的演...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降低氮磷污染概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政府正全力应对的生态污染问题,但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冲突使政策难以发挥预期效力。为此,从肥料的生产和流通环节着手,构建包含政府、农用肥料生产企业、农户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市场供需角度探究初始意愿、奖惩制度、成本和收益等因素对有机肥替代政策执行效率的影响,进而探索农业面源污染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路径。结果表明:共有3组演化稳定的策略组合,分别为(宽松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严格监管,不生产商品有机肥,不替代化肥)。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获利能力是使结果稳定于(宽松监管,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关键。肥料市场的供需平衡是博弈均衡的实质,其中,企业的初始意愿对结果更具导向性。三方主体的决策过程具备利益导向特征,在财政支持范围内加大奖惩力度可提高企业与农户生产、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意愿。据此,建议政府以经济效益为宣传导向,通过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合理制定经济政策、搭建技术合作平台等污染治理路径,构建起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有机肥替代化肥 协同治理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养分回用-化肥替代的农业面源污染氮负荷削减策略及技术 被引量:22
4
作者 薛利红 何世颖 +2 位作者 段婧婧 张志勇 杨林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6-1231,共6页
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氮污染负荷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也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氮排到水体是污染源,但其本身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为此,提出了基于养分回用-替代化肥的农业面源污染氮负荷削减策略,利用农业生产系统对农业面源... 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氮污染负荷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关键,也是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氮排到水体是污染源,但其本身是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为此,提出了基于养分回用-替代化肥的农业面源污染氮负荷削减策略,利用农业生产系统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氮进行消纳和回用,减少农田化肥氮投入并有效削减排入到水环境中的氮,达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重点介绍了面源污水中氮的农田直接回用、水生植物回收-有机肥还田替代、环境材料吸附净化-回收还田等几种技术途径及其应用,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及以后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氮负荷 养分回用 化肥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化肥农药非点源污染现状及治理途径探索 被引量:20
5
作者 茅国芳 顾玉龙 +3 位作者 汪湖北 朱建华 何翠娟 王麟祥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56-60,共5页
根据化肥、农药污染方面的研究报道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对上海化肥农药非点源污染所作的分析表明,“九五”期间,上海的化肥农药污染特征为,以化肥氮流失污染和杀虫剂有机物流失污染为主;同时,化肥农药品种的结构性缺陷、化肥农... 根据化肥、农药污染方面的研究报道和调查资料以及有关统计数据,对上海化肥农药非点源污染所作的分析表明,“九五”期间,上海的化肥农药污染特征为,以化肥氮流失污染和杀虫剂有机物流失污染为主;同时,化肥农药品种的结构性缺陷、化肥农药使用技术创新能力偏弱、污染治理存在的技术性障碍,是本市化肥农药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鉴此,提出以化肥农药品种结构性改造与升级;构建减氮减药技术保障平台和制定发展生态农业鼓励政策作为上海治理化肥农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现状 治理 施用量 化肥污染 农药污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源头污染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瞿晗屹 张吟 彭亚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31-335,共5页
通过分析影响农业源头污染的主要因素——化肥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以及饲料污染等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不利影响,说明我国农业源头污染问题已不容忽视,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应重视预防以及治理源头污染问题。
关键词 农业源头污染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化肥农药污染 粪便污染 饲料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环境和经济效果评价 被引量:41
7
作者 罗小娟 冯淑怡 +2 位作者 黄挺 石晓平 曲福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86-93,共8页
运用江苏省52个县(市)2004-2006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从区域层面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环境和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分批次、分年度试点推广的特征,基于DID理论模型有机耦合EKC分解模型、C-D模型和供给反应函... 运用江苏省52个县(市)2004-2006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从区域层面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环境和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分批次、分年度试点推广的特征,基于DID理论模型有机耦合EKC分解模型、C-D模型和供给反应函数模型,估计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对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和种植业总产值的影响以及效果的持续性。研究表明:控制其他因素,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样本县(市)的种植业总产值,而且效果逐年递增,但是其对化肥施用量(施用强度)的削减效果从项目实施第2年才开始显现;EKC假说验证发现,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为人均GDP16 615元。据此提出了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农业面源污染 化肥施用强度 种植业总产值 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管理模式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俞映倞 薛利红 杨林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88-995,共8页
针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及按需施肥处理5种稻田氮肥管理模式,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与肥料类型的处理对20~40 cm、40~60 cm、60~80... 针对太湖流域稻田土壤氮素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以农户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减量施肥处理、缓控释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以及按需施肥处理5种稻田氮肥管理模式,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与肥料类型的处理对20~40 cm、40~60 cm、60~80 cm以及100~120 cm四个深度土壤氮素渗漏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 cm渗漏液中总氮(TN)浓度与施肥量成正比;农户常规施肥处理会出现40~60 cm TN浓度高于20~40 cm的现象;缓控释肥处理具有较高的20~40 cm TN淋失量;溶解性有机氮(DON)是稻田氮素进入地下水的主要形态,占TN的60%~70%;减少33%的氮素施用量,可降低进入地下水体36.9%~49.0%的TN浓度。按需施肥处理能在保证产量的情况下降低施氮水平,减少氮素渗漏损失,是适宜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氮肥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渗漏损失 缓控释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按需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北麓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演变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戴相林 刘瑞 +3 位作者 周建斌 高雪玲 王天泰 崔亚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1-199,205,共10页
【目的】研究陕西秦岭北麓地区近30年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的演变趋势,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肥力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和长安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养分平衡法分析这一地区1980-200... 【目的】研究陕西秦岭北麓地区近30年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的演变趋势,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肥力变化并分析其产生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陕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和长安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养分平衡法分析这一地区1980-2009年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结果】自1980年以来,研究地区农田化肥和有机肥的投入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化肥投入量占养分总投入量的比例由1980年的47.2%增加到2009年的75.4%增幅较大;而有机肥投入量所占比例却由1980年的34.8%减少到2009年的18.8%。农田土壤中N一直处于盈余状态,P2O5则由亏缺转向明显盈余,K2O一直亏缺,但平衡率呈减小的趋势。【结论】陕西秦岭北麓地区应采取"减氮、控磷、增钾"的措施,以控制该区域农田土壤因N、P2O5盈余过量而可能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北麓地区 化肥 有机肥 农田养分平衡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化肥投入行为与面源污染问题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张锋 胡浩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83-186,206,共5页
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找寻从微观层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提高农户对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的认知水平、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用率、实现农户的适度... 通过采用统计分析和构建计量模型的方法分析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找寻从微观层面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发现,提高农户对化肥施用环境风险的认知水平、降低耕地细碎化程度、提高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用率、实现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措施有利于从整体上降低农户的化肥投入水平,进而控制并降低因化肥过量投入所带来的面源污染压力。并从提高农户环境风险意识、有序推进农户土地流转、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规范化肥市场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面源污染 农户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及调控对策 被引量:18
11
作者 顾培 沈仁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32-1036,共5页
在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从人的思想认识角度初步分析了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可能的对策。文章认为:面源污染主要是由畜禽养殖后粪尿处理不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和过度施用、... 在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和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从人的思想认识角度初步分析了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可能的对策。文章认为:面源污染主要是由畜禽养殖后粪尿处理不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和过度施用、生活排泄物和废弃物无序排放导致的,污染的根源和直接作用者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面源污染 畜禽 化肥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现状、防治难点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俊丽 雷建新 +6 位作者 赵晓进 安小玲 薛菁 拜翊莎 陈金丽 杨圆圆 李杨 《农学学报》 2020年第9期29-32,共4页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 掌握面源污染现状是进行污染防治的前提。本研究概述了渭南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施用高量低效并存、农药包装物污染、残膜污染持续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衍生问题突出,是当前种植业面源污染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结合防治难点,从宣传普及、强化监测、健全法规、资金保障以及做好技术研发和推广等角度提出了较系统的防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业 面源污染 化肥 农药包装袋 地膜 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黎 仇蕾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68-172,共5页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雎宁县共7个行政村的200户农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当地农户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环境认知特征、政策因素特征的实际数据,建立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决策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户化肥...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雎宁县共7个行政村的200户农民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当地农户户主基本特征、家庭资源特征、环境认知特征、政策因素特征的实际数据,建立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决策模型,通过对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户化肥施用强度主要受到受教育程度、家庭经营规模、劳动力规模、兼业程度、农户间交流频率、环保意识强度、是否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价格、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化肥 施肥强度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化肥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状况综述 被引量:141
14
作者 徐谦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6年第2期39-43,共5页
从农田排水与径流对地表水体的污染,渗漏对地下水体的污染和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破坏加剧污染物流失等3个方面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在化肥、农药非点源污染调查与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化肥 农药 农业 非点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化肥面源污染EKC再检验——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孔令英 王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8-213,共6页
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以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采用EKC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山东省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技术进步、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在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找到破解化肥面源... 基于农户分化的视角,以2002—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支撑,采用EKC模型和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了山东省农业化肥面源污染与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技术进步、种植面积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在农民收入结构不断改善的背景下找到破解化肥面源污染的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均存在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即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结构越过拐点之后,农民会自发减少化肥投入量。因此,农户分化背景下,有效缓解化肥面源污染,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改善农民的收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分化 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结构 化肥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措施防治非点源污染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爱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98-101,共4页
进入土壤或水体中的非点源污染物一般可分为化肥、农药和重金属3大类。这3大类污染物在土壤或水体中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胶体吸附、微生物降解、径流淋失与挥发等途径进行迁移转化。系统阐述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3... 进入土壤或水体中的非点源污染物一般可分为化肥、农药和重金属3大类。这3大类污染物在土壤或水体中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胶体吸附、微生物降解、径流淋失与挥发等途径进行迁移转化。系统阐述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3大措施对化肥、农药和重金属3大污染物的各种迁移转化途径所具有的促进与抑制作用,可为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治非点源污染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 非点源污染 化肥 农药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包晓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0期6-16,F0002,共12页
目前,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效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态势,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友好,是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要求。本文针对我国种植业面源污染状况,分析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 目前,种植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有效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态势,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友好,是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要求。本文针对我国种植业面源污染状况,分析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和区域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探索实践。指明种植业污染防治面临机制不完善、标准较低、监管体系不健全、投入缺乏等主要问题。从培育新型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主体、加大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投入、推行种植业绿色生产、促进种植业生态循环发展、强化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防治 种植业 化肥和农药减量 农膜回收 秸秆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替代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氮流失影响 被引量:41
18
作者 秦雪超 潘君廷 +4 位作者 郭树芳 翟丽梅 王洪媛 武淑霞 刘宏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8-1567,共10页
为降低氮素流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华北平原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周年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ON),减施氮肥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RF)和10%比... 为降低氮素流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华北平原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周年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ON),减施氮肥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RF)和10%比例沼液替代(RFM)不会降低小麦和玉米产量。相较于CON处理的氮素年均盈余量218.1 kg·hm^-2,RF和RFM处理氮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6.7%和55.9%。CON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为33.70 mg·L^-1和22.01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降低了31.45%和30.58%,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0.65%和43.39%。试验期间径流产流只发生2次,氮素淋溶发生次数和氮损失量远高于径流损失,因此淋溶是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CON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为23.0 mg·L^-1和0.095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了32.9%和30.5%,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5.5%和50.5%。由于施肥量较高,CON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为4.19%,而RF和RFM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分别降低了2.86%和20.76%。NO3--N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分别占淋溶和径流总氮流失量的66.3%和73.3%,其与总氮流失变化趋势一致。综上,化肥减量配施沼液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是降低氮素流失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减量施肥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施用下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晓宗 翟丽梅 +3 位作者 王洪媛 宫亮 武淑霞 刘宏斌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60,共10页
为明确辽河三角洲典型单季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采用区域施肥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区域施肥现状以及不同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供给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辽河三角洲单季稻氮肥施用量主要分布在200~350 kg... 为明确辽河三角洲典型单季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采用区域施肥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了解区域施肥现状以及不同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供给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辽河三角洲单季稻氮肥施用量主要分布在200~350 kg·hm^(-2)之间,区域平均施氮量为294.5 kg·hm^(-2),区域平均经济产量为10479.9 kg·hm^(-2),依据水稻需氮量计算得出适宜的施氮量为182~202 kg·hm^(-2)。经研究表明,根据目前区域内可选择的肥料类型选择适宜的缓释肥料,减氮潜力在19.2%~30.8%之间,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条件下,可以提高1.39%~15.79%的氮肥利用率,维持土壤养分含量,有效降低田面水中68.4%~79.6%的氮含量,增加541.4~5816.6元·hm^(-2)的经济效益。综上,在减氮潜力较高的地区,适当减氮条件下施用缓释肥可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降低氮素损失的环境风险,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减量施肥 水稻 缓释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集对模型的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以新疆昌吉州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原伟鹏 刘新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0-639,共10页
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 为构建以化肥、农药、农膜为主要风险源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控模型,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尝试评价新疆昌吉州不同县市空间区域耕地面源污染风险等级异质性。结果表明,2004-2017年昌吉州化肥施用总量、农药使用总量和农膜使用总量逐年大幅增加,呈现未来增长态势。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数据的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土壤理化性质、质地、结构等多项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强度区空间上主要分布于昌吉州西部的昌吉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生态风险中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中部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生态风险轻度区主要分布于昌吉州最东部的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研究表明,新疆昌吉州耕地面源污染存在空间格局的生态风险异质性,呈现东、中、西污染聚集且由西向东依次减轻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面源污染的生态风险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农民传统耕作方式、水文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基于此,运用Bow-Tie模型构建了耕地面源污染生态风险的防控与差异化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生态风险 耕地 昌吉州 化肥 农药 农膜 Bow-Ti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