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Law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Under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Mode in Dike Paddy Field 被引量:2
1
作者 GUO Longsheng ZHOU Guangtao GUO Zhongyu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4期31-37,共7页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 integrated site 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precise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repair system in dike area of Taihu basin. 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e integrated site 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precise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repair system in dike area of Taihu basin. During investigation, it had given prominence for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coupling effects of precise irrigation and site 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ion on controlled irrigation, controlled drainage and wetland ecosyste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Then the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paddy field was put forward in Taihu basin where the wat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to 1.64 kg. m-3, water saved 37.8%,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raised 15,4%, yield raised 10%, and N, P load decreased 26%-72%.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farmland ecosystems that control and cut down the farm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ame into being, which can be a reference by Taihu basin to control its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eutrophicated water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ddy field the integrated mode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生态补偿政策设计——基于长三角地区选择实验及偏好机制分析
2
作者 张倩 苏培煌 +1 位作者 周奕韦 孙洪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75-2085,共11页
本文针对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缺乏推广机制、主体应用意愿低的现实问题,面向江、浙、皖17个行政村、130个水稻生产主体,分别开展了农田智慧排水装置、炭基有机肥生态补偿政策选择实验与偏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应针对炭基有机... 本文针对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缺乏推广机制、主体应用意愿低的现实问题,面向江、浙、皖17个行政村、130个水稻生产主体,分别开展了农田智慧排水装置、炭基有机肥生态补偿政策选择实验与偏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应针对炭基有机肥实行价格补贴,对经营规模0.667 hm^(2)及以下主体最宜补贴标准为300~460元·t^(-1),0.667 hm^(2)以上主体则应补贴300~420元·t^(-1);政策方案选择取决于差异化补贴标准下主体对不同有机肥替代量产生的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肥料、施肥)预期,具有明显的规模异质性;当补贴标准达到不同阈值时,其对主体有机肥替代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断点式跃迁或下跌的门槛特征。在不征收农田尾水排污费情景下,建议将智慧排水装置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补助资金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100~3750元·hm^(-2);在加征排污费情景下,建议将智慧排水装置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名录,补贴标准宜为每台1140~2010元。研究表明,针对不同类型技术、主体进行差异化补偿工具选择与标准厘定,方可有效发挥生态补偿政策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 生态补偿 选择实验 偏好机制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丘陵地区水田湿地磷污染的“源-汇”效应研究
3
作者 王国泰 蒋琼华 +4 位作者 何国军 敖亮 黄凌悦 范围 樊卫国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219,共7页
以重庆市大足区典型水田为研究对象,在冬水田-水稻种植模式下,探究水田湿地的面源污染“源-汇”效应及磷拦截效果。在施肥期(3—5月)、生长期(6—9月)及冬水田期(10—12月及次年1—2月)开展水田田面水和淋溶水磷素浓度原位观测,结果显示... 以重庆市大足区典型水田为研究对象,在冬水田-水稻种植模式下,探究水田湿地的面源污染“源-汇”效应及磷拦截效果。在施肥期(3—5月)、生长期(6—9月)及冬水田期(10—12月及次年1—2月)开展水田田面水和淋溶水磷素浓度原位观测,结果显示:在施肥期,田面水和淋溶水中的磷素浓度大幅度升高,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20 mg/L和0.12 mg/L,易产生面源污染。在生长期,田面水中的磷素浓度保持较高水平,总磷平均浓度为0.18 mg/L。此时,田面水流失是面源污染的“源”。在生长期,淋溶水中的磷素浓度特别是溶解态总磷浓度呈下降趋势,总磷、溶解态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07、0.02 mg/L。此时,增加水田蓄水量,将田面水转化为淋溶水,能有效控制溶解态总磷的流失。在冬水田期,田面水和淋溶水中的磷素浓度较低,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09 mg/L和0.03 mg/L。此时,水田成为面源污染的“汇”。因此,在西南丘陵地区,推广开展冬水田蓄积工程建设能起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面源污染 控制雨量 淋溶水 田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郊区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32
4
作者 邱卫国 唐浩 王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8-562,共5页
通过2002年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郊区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其污染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渗漏水中NH4+-N浓度一般为0.19~2.83mg/L;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 通过2002年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郊区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其污染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渗漏水中NH4+-N浓度一般为0.19~2.83mg/L;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O3--N的含量高达30~50mg/L,到了稻作后半期,NO3--N的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约为2~3mg/L;整个稻作期(截止到9月20日)TN的渗漏流失量为22.65~30.57kg/hm2,其中NO3--N为18.59~24.90kg/hm2,平均为总流失量的82.64%;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流失量,在化肥用量减少20%~30%的情况下,氮素渗漏流失量可以减少19.43%~2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氮素 渗漏流失 控制技术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作期氮素渗漏流失特性及控制对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邱卫国 唐浩 王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9-103,共5页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规律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施肥后1~2 d渗漏水中NH4+-N浓度较高,之后一般为0.19~2.83 mg.L-1;(2)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对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稻田氮素渗漏流失规律及其控制对策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稻田氮素渗漏流失以NO3--N为主,施肥后1~2 d渗漏水中NH4+-N浓度较高,之后一般为0.19~2.83 mg.L-1;(2)受稻前旱作(草莓)的影响,水稻生长前期渗漏水中NO3--N的含量高达30~50 mg.L-1,随着田面水的不断下渗淋洗作用,到了稻作后半期,NO3--N的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约为2~3 mg.L-1;(3)在整个稻作期(截止到9月20日)TN的渗漏流失量为22.65~30.57 kg.hm-2,其中NO3--N为18.59~24.90 kg.hm-2,平均为总流失量的82.64%;(4)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氮素渗漏流失,在化肥用量减少20%~30%的情况下,氮素渗漏流失量可以减少19.43%~25.91%;(5)经测产,增施有机肥而减少化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氮素的渗漏流失,对减少农业氮素面源污染、保护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氮素 渗漏流失 控制技术 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控制技术降低稻米镉含量试验
6
作者 谭静远 李柏生 +4 位作者 冯伟 谭民权 高云华 尹建平 阳寅 《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119-121,共3页
为探明镉污染稻田农艺措施修复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开展了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小区试验,对试验区域水稻产量、土壤pH值、土壤和稻米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IP控制技术,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土壤pH值显著增加18.18%~2... 为探明镉污染稻田农艺措施修复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效果,开展了镉污染VIP控制技术小区试验,对试验区域水稻产量、土壤pH值、土壤和稻米镉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IP控制技术,水稻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减,土壤pH值显著增加18.18%~21.18%,土壤镉含量减少0.033~0.041mg/kg,稻米镉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43.7%~64.1%。"低镉品种+优化水分管理+施用生石灰"控镉技术为降低重金属镉污染稻田稻米镉含量的最佳推广模式,经济、实用、环保又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稻田 VIP控制技术 降低 稻米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