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0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斗双频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琳 孙治国 +3 位作者 杨福鑫 张洁 谭波 李亮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1,共9页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 为了全面评估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的性能,本文基于北斗B1I/B3I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PPP-AR)模型,通过设计宽巷、窄巷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的质量控制策略以保障模糊度固定的可靠性,对全球36个测站60 d的静态数据进行性能评估。研究表明:在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收敛时间和固定成功率方面,亚太BDS-2/3最好,亚太BDS-3次之,非亚太BDS-3最差。虽然BDS-2/3的平均固定成功率最高,但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未顾及固定成功率对PPP-AR核检的影响,使得部分观测时间的固定成功率有所下降。北斗固定解定位精度均为厘米级,以亚太BDS-2/3静态模式为例,北、东、天的均方根值分别为0.7、0.6和1.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精密单点定位模糊度固定 双频无电离层组合 宽巷 窄巷 部分模糊度子集选取 质量控制 高度角优先固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区块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及有利区优选
2
作者 李鑫 陈贞龙 +5 位作者 郭涛 高小康 肖翠 金晓波 吴财芳 王芳芳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4,共11页
【目的和方法】煤炭地下气化(UCG)地质条件评价将极大降低其工程风险,科学选址则是UCG工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研究延川南区块深部UCG地质条件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域,对研究区2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围岩、水文地质、构造等指标... 【目的和方法】煤炭地下气化(UCG)地质条件评价将极大降低其工程风险,科学选址则是UCG工程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为研究延川南区块深部UCG地质条件评价和优选有利区域,对研究区2号煤层的煤岩煤质、煤层赋存、围岩、水文地质、构造等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利用TOPSIS法,对各开发区域进行数学评价和等级划分,最终形成有利区、较有利区以及潜在有利区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2号煤层属于三角洲平原相沉积环境,大部分属于中煤级煤,焦煤、贫煤和瘦煤均有分布;平均水分和灰分平均含量较低,挥发分产率较高,硫分含量则是从低硫煤到高硫煤都有一定发育;煤层厚度较大,稳定性较好,平均夹矸层数和夹矸系数相对较小,煤层结构简单,属于稳定的中厚−厚煤层,煤体结构较完整。2号煤层的顶底板岩性多为泥岩类,围岩综合岩性指数较大,封闭性能好;总体断层分形维数值中等,断层发育程度简单,开发条件较好;研究区地表水部分发育,水文分形维数值中等,地下水封闭系数较大。【结论】整体而言,研究区2号煤层的资源条件和地质条件适合进行UCG工程实施。依据构造、埋深、河流和矿井边界等分布特征,结合地勘资料描述,将目的煤层划分为11个开发单元,有利区主要集中在北部,最有利区域是中北部的单元Ⅴ和Ⅲ,较有利区主要为Ⅰ、Ⅱ、Ⅳ、Ⅵ、Ⅶ、Ⅸ、Ⅹ,区域Ⅷ和Ⅺ为煤炭地下气化开发的潜在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UCG) 深部地质条件评价 TOPSIS法 有利区优选 延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3
作者 吴小宾 高峰 +1 位作者 陈鹏 熊耀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基于地震预期损失和加固方案费用估计,提出了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指标。以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结构预期修复时间作为定量指标,以施工技术、加固工期和功能影响作为定性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的理想点优选算法和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建立... 基于地震预期损失和加固方案费用估计,提出了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指标。以震损结构加固效费比、结构预期修复时间作为定量指标,以施工技术、加固工期和功能影响作为定性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理论的理想点优选算法和组合数有序加权算子,建立了一套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方法。以某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震损加固方案的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开展了震损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方案、减震加固方案以及隔震加固方案的对比优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加固效费比指标,能客观、全面地反映不同加固方案对结构残余抗震能力提升产生的经济性影响;建立的基于性能的震损结构加固方案优选流程,能将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结合,科学高效地给出加固优选方案,为震损结构加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加固 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 理想点算法 加固效费比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环境下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研究
4
作者 殷存举 张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1326,共6页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 在物联网环境中,现有方法未考虑异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过程中权重和偏置的计算,从而导致信息出现缺失,降低融合结果的质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引入权重和偏置计算的异步多传感器数据深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方法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展开重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其次利用逐步回归特征选择方法选取出最有信息量的特征,以减少冗余信息降低维度;最后,通过计算选择特征在深度融合过程中的权重与偏置,并结合深度自动编码器网络(DAEN网络),完成对异步多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均方误差可维持在1.0 dB以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3.5%以下,拟合度为0.96,融合耗时在8.5s以下,具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经验小波变换方法 逐步回归特征选择 DAEN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适宜性评价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伟 许广春 +1 位作者 石崎材 宋树宝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4,74,共6页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选址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挑战,需规避不良地质灾害和洪水位,选择围岩稳定的位置,并考虑施工难度,以降低工程风险及成本。本文基于现场地质勘察、无人机测绘等综合勘察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选址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挑战,需规避不良地质灾害和洪水位,选择围岩稳定的位置,并考虑施工难度,以降低工程风险及成本。本文基于现场地质勘察、无人机测绘等综合勘察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构建隧道洞口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利用量化评价方法为隧道洞口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考虑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9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2)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专家系统和洞口适宜性定量评价建立隧道洞口选址综合评价方法;(3)相较于单一方法,综合考虑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隧道洞口选址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实际工程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洞口选址建议;(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山区公路隧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选址 适宜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城乡公交调度
6
作者 姜晓红 李家伟 +2 位作者 华晶雯 仲韫豪 邢吉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3,共13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 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公交服务覆盖率低导致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增强乘客作为出行主体的选择权,本文提出一种利用现有城乡公交固定线路资源,考虑乘客自主选择的区段交替响应式调度方法。该方法将乡村运营区段划分为两个交替响应的小区段,通过向量积法确定需求响应站点;设计两阶段调度模型,采用即时处理订单的方式实现实时响应,将已被服务的需求响应站点设为“临时固定站点”加速模型求解;并构建涵盖从出行需求产生到选择出发时间、上车站点、服务车次,以及拒单后二次选择等全过程的自主选择机制。以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4路城乡公交为例,设计不同客流强度下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在大客流场景下,每个需求响应站点的平均下车人数为3.76人;不同客流强度下,自主选择机制使15.79%~34.50%的乘客做出个性化选择,至高提升13.51%的票价收入;通过收取服务票价的方式均衡额外成本,平均每增加1%的行驶距离可提升1.53%的票价收入。结果表明:区段交替响应可有效集中出行时间相似且到达站点在同一个区段内的乘客,减少运营成本;考虑乘客自主选择可完整刻画乘客出行全过程行为,并提高系统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区段交替响应 两阶段调度 城乡公交 乘客选择 向量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原位开采选区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旭升 李王鹏 +8 位作者 申宝剑 胡宗全 赵培荣 黎茂稳 高波 冯动军 刘雅利 武晓玲 苏建政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 中国石化探区油页岩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和补充能源。加快油页岩勘探开发对改善中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油页岩规模勘探与效益开发,通过调研梳理国内外成功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现场试验的技术,分析试验区特征、地质和工程适应性、选区选层要求等认为:国外壳牌公司电加热法技术、中国吉林众诚公司的原位压裂化学干馏技术和吉林大学的局部化学反应法原位裂解技术实施了现场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但中国两项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且现有的原位开采技术对深部油页岩的适应性均未得到验证。通过开展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特点、地质资源条件、开采工程条件梳理分析,针对约束中国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键因素,结合加热方式确定了4项地质参数、6项工程参数和分级评价界限,并根据约束油页岩原位开采利用的程度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建立了油页岩原位开采有利区地质-工程双因素评价模型,优选出15个中国石化探区和邻区油页岩Ⅰ类有利区。对选出的有利区进一步分析其顶底板、断裂、可动水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并综合评价优选出4个试验目标区,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旬邑区块、博格达山北麓南缘上黄山街含矿区、茂名盆地电白含矿区、抚顺盆地抚顺含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含油率 加热方式 原位转化 选区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LECT模型的南海金线鱼刺网选择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炳忠 张鹏 +4 位作者 谭永光 晏磊 陈森 李杰 杨吝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共8页
为研究流刺网网目尺寸对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的选择性,2008年5月于南海北部渔场用网目尺寸分别为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在SELECT(Share Each LEngthclass's Catch Total)模型的架构... 为研究流刺网网目尺寸对金线鱼(Nemipterus virgatus)的选择性,2008年5月于南海北部渔场用网目尺寸分别为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的刺网进行了共同捕捞试验。在SELECT(Share Each LEngthclass's Catch Total)模型的架构下,用Normal、Gama和Bi-normal概率模型拟合刺网对金线鱼的选择性,根据赤池信息指数(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值评价并选出最佳拟合模型。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金线鱼185尾,金线鱼众数体长随网目尺寸的增加而增大;Gama的估计分隔模型AIC值在所有模型中最小(466.55),将其作为最佳拟合模型;刺网对金线鱼的相对作业强度(Pi)大小顺序依次为40 mm>60 mm>55 mm>45 mm>50mm;40 mm、45 mm、50 mm、55 mm和60 mm刺网对体长150 mm金线鱼的选择率分别为98.39%、80.94%、39.30%、13.70%和3.87%。该研究认为将50 mm作为金线鱼刺网的最小网目尺寸不足以达到保护渔业资源的目的,建议将南海区金线鱼刺网最小网目尺寸增加到5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刺网 金线鱼 最小网目尺寸 selec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特性、农户销售渠道选择与增收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冷伯阳 韩一军 陈景帅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41,共12页
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关键,探讨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其增收效应,对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淮海5个小麦主产省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和中介... 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是促进农户增收的关键,探讨农户销售渠道选择的驱动因素及其增收效应,对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保障农户种植收益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淮海5个小麦主产省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交易特性对小麦种植户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及由此导致的农户种植收益差异。研究发现,交易特性对农户销售渠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资产专用性提高、交易频率及生产不确定性增加促使农户选择组织化程度及利益联结程度较高的销售渠道;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与粮食经纪人销售渠道相比,收储点、合作社和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均能提高农户种植收益,且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增收作用最大;从农户禀赋来看,收储点、加工企业销售渠道的增收作用在农地经营规模较大、受教育程度较高农户中更加明显。收储点销售渠道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合作社销售渠道通过统一提供生产资料来提高农户种植收益,而加工企业销售渠道可以通过上述两种途径促进农户增收。因此,应提高专用性资产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户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以提升农户的市场交易能力和交易地位;着力提高销售渠道关系稳定性,充分发挥合作社、加工企业的联农带农作用,进一步拓宽和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保障农户获取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特性 销售渠道选择 种植收益 多元有序Probit模型 CMP估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等容胞腔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控性
10
作者 刘萌萌 纪志坚 +1 位作者 刘允刚 林崇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3,112,共8页
为研究含有等容胞腔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控性问题,基于等容胞腔中的等势节点,区分了等势节点与自同构节点,发现等势节点是自同构节点的扩展。通过选取等势节点和非等势节点作为领导者,分析了系统的能控性,并提出了一种根据等容胞腔数量... 为研究含有等容胞腔的多智能体系统的能控性问题,基于等容胞腔中的等势节点,区分了等势节点与自同构节点,发现等势节点是自同构节点的扩展。通过选取等势节点和非等势节点作为领导者,分析了系统的能控性,并提出了一种根据等容胞腔数量决定领导者数量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分析拉普拉斯矩阵,揭示了其秩与拓扑结构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领导者选择方式能有效提升系统的能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等价划分 能控性 领导者选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THz波段的带阻型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11
作者 李倩南 王青 +2 位作者 张辉 周永军 马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太赫兹波段的雷达隐身探测、电磁干扰的屏蔽等需求,设计一种由涂覆在长方体聚乙烯介质表面的环形内部加载T形、外部加载线形的金属贴片所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FSS)单元结构。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HFSS仿真软件对该FSS... 为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太赫兹波段的雷达隐身探测、电磁干扰的屏蔽等需求,设计一种由涂覆在长方体聚乙烯介质表面的环形内部加载T形、外部加载线形的金属贴片所组成的频率选择表面(FSS)单元结构。利用基于有限元方法的HFSS仿真软件对该FSS的性能进行分析并优化。所设计的FSS单元结构阻带覆盖1.54~3.29 THz,传输零点的电磁波可被衰减约74.3 dB,有较好的阻带性能,并且可通过调节单元结构相关参数来调整其阻带范围;该FSS在TE、TM极化下,角度稳定性可达45°。所设计的用于太赫兹波段的带阻型FSS对不同极化状态入射的电磁波均具有良好的阻带性能和较强的角度稳定性,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波 频率选择表面 有限元方法 阻抗带宽 角度稳定性 频率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在废水处理中的进展
12
作者 王盛哲 张智宝 +2 位作者 卫皇曌 崔彤 孙承林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集中化的城市或工业园区容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造成的超标污染物,如何采用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在最短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并...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高度集中化的城市或工业园区容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城市环境及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常规的处理工艺无法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造成的超标污染物,如何采用有效的应急处置技术,在最短时间有效去除污染物,并且技术具备快速进场属性,已成为当前环保领域所面临的新课题。生物酶催化作为一种低成本、低能耗的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已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酶催化在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置方面的优势,总结了当前酶催化应用研究的固定技术与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酶催化 废水处理 酶固定化 载体材料 污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导下八髎穴定位及针刺参数研究
13
作者 马帅 陈怡然 +1 位作者 王列 海英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1,I0001,共6页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作可视化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利用针灸取穴比量法对八髎穴取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八髎穴最大进针深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招募29例志愿者行盆腔CT扫描建立三维图...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及3D打印技术制作可视化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利用针灸取穴比量法对八髎穴取穴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对八髎穴最大进针深度等参数进行统计总结,为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招募29例志愿者行盆腔CT扫描建立三维图像,获取人体骨盆软组织及骨骼数据,从数值折量为中指同身寸,对八髎穴进行定位取穴。对3D打印技术制作的等比例透明个性化盆腔模型进行针刺,对最大针刺深度进行测量,获取相应数据,计算回归公式。结果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透明等比例人体骨盆部位模型,经过折量(中指同身寸)获得八髎穴定位及针刺参数。得出上髎位于L5棘突下1.5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1.1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1.3寸。次髎定位L5棘突下2.3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9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1.1寸。中髎定位L5棘突下3.3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8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0.9寸。下髎定位L5棘突下4.2寸,男性约正中线旁开0.7寸,女性约正中线旁开0.8寸。针刺最大深度分别为上髎(62.65±8.30)mm、次髎(50.96±7.99)mm、中髎(39.68±6.79)mm、下髎(35.85±5.19)mm。结论“折量取穴法”定位八髎穴后针尖可准确进入3D打印人体模型骶后孔,且按回归方程可计算最大进针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取穴定位 3D打印技术 针灸取穴比量法 进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
14
作者 王艺翰 冯涛 +1 位作者 张丽萍 王晶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合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氟含量,考察水解温度(600~1200℃)、水解时间(35~60 min)、总氧气流量(100~600 mL/min)等参数对测定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100℃、水解时间为45 min、总氧气流量为500 mL/min、通入雾化罐氧气流量为400 mL/min。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3,相对标准偏差为3%~9%,回收率范围为95%~103%。本研究氟含量测试技术,显著提升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为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对推进食品包装材料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高温燃烧水解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泄漏对铁路设施安全距离影响分析
15
作者 栾婷婷 王凯 +3 位作者 杨国梁 李晓云 郑杰文 阎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0,共7页
铁路选线阶段如遇线路邻近危险化学品设施,不同标准规范对于安全距离存在多方面差异,导致铁路项目设计进度缓慢。因此,分析可燃气体泄漏潜在威胁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并发展一种安全距离计算框架。通过选取可燃气体储存设施,考虑铁路基础... 铁路选线阶段如遇线路邻近危险化学品设施,不同标准规范对于安全距离存在多方面差异,导致铁路项目设计进度缓慢。因此,分析可燃气体泄漏潜在威胁对铁路设施的影响,并发展一种安全距离计算框架。通过选取可燃气体储存设施,考虑铁路基础设施脆弱性,构建一个结合定量风险评估和事故后果模拟的安全距离分析模型。运用模糊Bow-tie模型对环氧乙烷泄漏事故概率进行评估,并利用PHAST软件对不同储罐容量下泄漏事件的影响范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冲击波和热辐射对铁路设施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环氧乙烷储罐泄漏的模糊失效概率为4.7092×10^(-2);蒸气云爆炸影响距离最远;一般事故场景下泄漏量在200 m^(3)达到最大值458.22 m,建议铁路选线遇储存环氧乙烷在200 m3以上企业应不小于此距离。研究成果为铁路线路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定量风险管理依据,有助于提升铁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选线 后果分析法 模糊Bow-tie 安全距离 可燃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固有应变法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形SK型静态混合器残余应力预测
16
作者 陈意 周文奇 +2 位作者 张震 巩建鸣 耿鲁阳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5,共8页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过程中较大温度梯度引起的残余应力,影响零件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修正固有应变(MIS)法,对SLM成形SK型静态混合器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预测,并以相同的工艺参数打印同尺寸的SK型静态混合器,使用X射线衍... 针对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过程中较大温度梯度引起的残余应力,影响零件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的问题,采用修正固有应变(MIS)法,对SLM成形SK型静态混合器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预测,并以相同的工艺参数打印同尺寸的SK型静态混合器,使用X射线衍射(XRD)法对其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MIS能够高效、准确地预测SLM成形SK型静态混合器的残余应力,与XRD测量结果相比,预测误差小于15%;对不同叶片扭转角度的SLM成形SK型静态混合器的残余应力进行预测,发现轴向应力随叶片扭转角度的增加明显增大。研究结果可为SK型静态混合器的残余应力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型静态混合器 选区激光熔化 固有应变法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优良单株选择与综合评价
17
作者 陈霞 万文娟 +3 位作者 邓章文 朱国平 邓依培 刘娟 《南方林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究江西省山苍子优树选择标准与综合评价方法,筛选经济性状表现优异的优良单株。【方法】以江西省萍乡和贵溪初选的72株候选优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枝下高等14个生长性状和经济性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 【目的】探究江西省山苍子优树选择标准与综合评价方法,筛选经济性状表现优异的优良单株。【方法】以江西省萍乡和贵溪初选的72株候选优树为研究对象,测定树高、胸径、枝下高等14个生长性状和经济性状,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进行优株综合评价。【结果】14个选优性状存在丰富变异,其中柠檬醛含量的总变异系数最小,为5.75%,稳定性较高;鲜果产量和精油产量的总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48.63%、51.78%。树高、胸径等5个生长性状与百粒果鲜重、标准枝产量、鲜果产量、精油含量4个经济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与结果枝率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选出8个优良单株,分别为PX-1010、PX-0003-1、PX-0002-3、PX-0002、PX-0005-3、PX-0006-1、GX-837-1、GX-837;8个山苍子优株可聚为3个类群:类群I为高精油含量且综合性状优良型优株,类群Ⅱ为高鲜果产量型优株,类群Ⅲ为高柠檬醛型优株。【结论】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可有效评价山苍子优良单株,树高和柠檬醛产量可作为优树选择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优树选择 选优性状 主成分分析法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运营者视角的海外港口群集装箱枢纽港选址模型
18
作者 孙祎峥 封学军 +2 位作者 陈汨梨 张艳 雷智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针对基于港口评价和基于运筹优化两类选址方法的局限性,从中国运营者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同时考虑港口群物流网络总成本最低和枢纽港供给条件最优的海外港口群集装箱枢纽港选址模型,并采用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以非... 针对基于港口评价和基于运筹优化两类选址方法的局限性,从中国运营者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同时考虑港口群物流网络总成本最低和枢纽港供给条件最优的海外港口群集装箱枢纽港选址模型,并采用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以非洲西海岸港口群为案例,应用构建的选址模型对不同情境下的集装箱枢纽港选址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基于枢纽港加权选择概率得出了港口群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优先级顺序。案例模拟结果表明:该选址模型能够综合两类选址方法的优点,且可以基于NSGA-Ⅱ算法实现高效求解,所得选址结果更符合中国运营者的利益;基于中国运营者视角,在非洲西海岸港口群中,以丹吉尔港和德班港为首的部分港口具有枢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枢纽港 港口群 选址方法 中国运营者视角 NSGA-Ⅱ算法 非洲西海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炼烟气制酸酸性废水铜砷分离及反应装置选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宇涵 李山东 +3 位作者 陈虎 朱昊天 张雪峰 王吉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废水,这些酸性废水最大的特点是铜、砷含量高且成分复杂。这类废水目前通常采用硫化钠-石灰-铁盐法处理,通过投加硫化钠或硫氢化钠使重金属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产生大量含铜、砷、锌、铅等的混... 铜冶炼烟气制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废水,这些酸性废水最大的特点是铜、砷含量高且成分复杂。这类废水目前通常采用硫化钠-石灰-铁盐法处理,通过投加硫化钠或硫氢化钠使重金属以硫化物的形式沉淀析出,产生大量含铜、砷、锌、铅等的混合危废。针对现有工艺创新研究了铜砷分段硫化资源回收技术。创新除铜、除砷分段治理工艺流程,根据铜、砷氧化还原反应电极电位不同,控制两级硫化反应不同的ORP值,使硫化铜、硫化砷分段沉淀,减少了危废渣产生量,硫化铜渣返回冶炼系统配料,实现废水中铜资源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烟气 酸性废水 硫化法 铜砷分离 反应装置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算法
20
作者 梅非 彭慧琳 +2 位作者 梅朝 李君妍 童亚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0-532,共13页
图像分割任务中,效率与准确性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多变背景条件下.传统的MageFreehome算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高效与精确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的改进方案.首先,... 图像分割任务中,效率与准确性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多变背景条件下.传统的MageFreehome算法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往往难以同时满足高效与精确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自适应分割的改进方案.首先,运用OTSU算法寻找最优动态阈值的原理,使图像分割过程能自适应地调整阈值,以适应不同背景条件下的图像;其次,提出了新的图像中心点选取方法,解决了图像中心落在分割目标区域外的缺陷;再次,设计了基于连续性检测的分割区域起/终点确定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图像分割的精确度.图像使用效果验证表明,该文的3种策略均对图像分割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在不同数量级的图片上与MagFreehome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在保持高效的同时,精准率和召回率均有显著提升,而且处理速度几乎保持不变.消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策略组合使用的有效性,策略一和策略三在提升精准率和召回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分别带来了7.29%和5.71%的显著提升,当3种策略同时应用时,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增加了15.51%和16.72%.该文改进方案有效平衡了图像分割效率与准确性的难题,为需要快速而精准分割图像的应用场景,如多媒体教学、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阈值 阴影检测 中心点选取方法 连续性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