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不同水环境对马来眼子菜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曹光秀 黄立成 +3 位作者 刘成前 张志中 朱宇 潘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20-8531,共12页
不同营养状态的水体环境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同影响,可表现在植物体的生长、生理状况及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选取滇池沉水植物优势种之一的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作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不同营养状况水质条件下生长... 不同营养状态的水体环境对沉水植物的生长具有不同影响,可表现在植物体的生长、生理状况及光合作用等多个方面。选取滇池沉水植物优势种之一的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作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不同营养状况水质条件下生长的完整植株,分析其生理特征及与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发现5个采样点水质营养状况分级虽不同,但水下光照强度平均值与水深的指数拟合系数(R^(2))都在0.9以上;植物生长表征来看,各采样点叶片长度差异性显著(P<0.05),叶宽差异性均不显著(P>0.05);生理数据显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下的植株体内的CAT酶、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最高,MDA、AA和H2O2含量较低,生长状态优于其他富营养化水环境下的植株。植株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性能指数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通过Mantel检验得出不同水体中COD、TN、Chl a与植物光合参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植物叶片中CAT、Car、N、AA、Chl a与光合参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目前采集的5个区域马来眼子菜生长虽受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在调查区域现有水质条件下生长相对较好,适合作为滇池沉水植物恢复的先锋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眼子菜 沉水植物 光合荧光参数 植物酶活性 水质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普适指数公式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祚泳 郭丽婷 欧阳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6-56,共1页
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的“基准”值情况下 ,用相对于“基准”值的指标相对值替换对数形式的指数公式中的水质指标值 ,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不同指标的指数公式中的参数 ,得到对多项指标通用的水质普适指数公式 ;并用折衷型激励功效函数将单项... 在适当设定水质指标的“基准”值情况下 ,用相对于“基准”值的指标相对值替换对数形式的指数公式中的水质指标值 ,采用遗传算法优化不同指标的指数公式中的参数 ,得到对多项指标通用的水质普适指数公式 ;并用折衷型激励功效函数将单项指标的指数加权为综合指数。公式的正确性已被多处水质评价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指数 遗传算法 参数优化 功效函数 水环境质量评价 普适指数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洲坝1号船闸启闭闸门对近闸区域鱼类活动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熊锋 王从锋 +3 位作者 刘德富 汪玲珑 秦孝辉 石小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共7页
于2013年4月,在葛洲坝1号船闸下游闸首,利用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对船闸不同运行状态下(关闸、放水、开闸)近闸区域的鱼类数量和密度进行了定点探测,并同步进行水质水动力现场监测,研究船闸启闭闸门对近闸区域鱼类活动规律的影响。研究... 于2013年4月,在葛洲坝1号船闸下游闸首,利用双频识别声纳(DIDSON)对船闸不同运行状态下(关闸、放水、开闸)近闸区域的鱼类数量和密度进行了定点探测,并同步进行水质水动力现场监测,研究船闸启闭闸门对近闸区域鱼类活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洲坝1号船闸在放水期间,对下游近闸区域流速及水体溶解氧(DO)浓度影响较大,对pH值及水温的影响不明显;鱼类密度与流速及DO呈显著相关性,与pH值及水温的变化相关性不显著;船闸在放水期间对近闸区域水体环境的改变,产生了诱导鱼类进入闸室下游出口的明显趋势。本研究为中低水头水利枢纽船闸与鱼道结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鱼类行为学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船闸 鱼类活动 流速 水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L1C的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区水质参数反演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志科 余蕾 +4 位作者 张煜 王文娟 赵永立 孙建东 程青雷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187,194,共8页
遥感技术已成为监测内陆水域水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为研究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区域内水体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基于Sentinel2-L1C遥感数据建立水体透明度、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3种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反演模型,结合推算... 遥感技术已成为监测内陆水域水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为研究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区域内水体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基于Sentinel2-L1C遥感数据建立水体透明度、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3种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反演模型,结合推算出的水体透明度、悬浮物浓度和叶绿素a浓度与拟合点水体实测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分别建立关联,构建江汉平原拟合点水体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3种非光学活性物质浓度的间接反演模型并进行模型的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水体透明度与水体总磷浓度具有较好相关性,水体透明度越高,水质越好,水体总磷浓度越低;水体悬浮物浓度与水体总氮浓度具有较高相关性,水体悬浮物浓度越高,水质越差,对应水体总氮浓度越高;水体叶绿素a浓度越高,对应水体化学需氧量浓度越高。构建水体总磷浓度、总氮浓度和化学需氧量浓度的间接反演模型,确定性系数均>0.6,并对江汉平原监测点水体的总磷、总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论与水产养殖区内饲料投喂主要时期的影响规律基本保持一致。研究结果对于探测江汉平原水产养殖区大尺度范围水质参数的时空演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参数 Sentinel2-L1C影像 江汉平原 光学活性物质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河网水体非光学活性水质参数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建楠 刘海龙 +6 位作者 姜波 陈吟晖 李杰鸿 吴思晓 梁建霞 黄华 邢前国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4,共7页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及其邻近水域河网水体为试验区,同步采集现场光谱及水质数据,研究受测水体的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并分析非光学活性参数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浓度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河流水体光谱反射率主... 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市及其邻近水域河网水体为试验区,同步采集现场光谱及水质数据,研究受测水体的高光谱反射率特征,并分析非光学活性参数中化学需氧量(CODCr)、总磷(TP)浓度与高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河流水体光谱反射率主要受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a的影响;在500~680nm波段范围内,水体光谱反射率大小与CODCr、TP浓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单波段相比,特定波段的反射率比值与CODCr、TP浓度值的相关性较高,与CODCr、TP浓度值相关性最高的反射率比值波段组合分别为R675/R794、R690/R815。选择上述波段组合建立的水质反演模型具有良好的估算精度,模型估算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2%、32.1%,表明高光谱技术在珠江口河网水体非光学活性参数CODCr、TP浓度反演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河网 非光学活性参数 高光谱 水质反演 波段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回流污泥形态参数的水质预报
6
作者 谷精华 刘健 +3 位作者 范文玉 赵立杰 左越 司文豪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4-251,共8页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好氧池出水水质指标(CODe、BODe、TNe和TPe)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内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1模型)和外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2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回归模型中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出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LS2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要优于PLS1模型,该模型对好氧池出水中CODe、BODe、TNe和TPe的预测系数Q2分别为0.736、0.665、0.753、0.716;出水污染物浓度与内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与外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宏观系统与活性污泥絮体微观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水质预报 内、外回流污泥 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 图像分析技术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