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分析
1
作者 刘鹏飞 孙灏 +5 位作者 豆梦杰 刘亚华 柴韶斌 陈思羽 吕发勤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4,共7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SAM交界部位止血带(SJT)3种方式分别在受试者双侧腹股沟压迫股动脉直至远端血流信号消失,每种压迫方式应用22人次,每次操作间隔5 min。比较两侧腹股沟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及不同方式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然后应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以加压装置内压强120 mmHg整数倍的形式逐级增压,分析腘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趋势。观察指标包括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腹股沟表面压强大小、腹股沟表面压强分布,以及疼痛评分(采用单维度数字评分量表完成)。结果阻断两侧腹股沟股动脉血流所需要的最小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腹股沟止血带、SJT和手指按压在腹股沟阻断股动脉血流成功率均为100%,新型腹股沟止血带疼痛评分最高,为5~8分。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达到360 mmHg和480 mmHg时腘动脉PSV明显减慢(P<0.05),在360~600 mmHg时止血有效率为95%。肢体活动后腘动脉血流是否恢复与腹股沟压强分布无明显关联(P>0.05)。腘动脉PSV与腹股沟表面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负相关程度最强(r=-0.79,P<0.001),线性回归拟合线为y=69.69-0.13x(P<0.001,R2=0.58)。结论新型腹股沟止血带能够有效阻断股动脉血流,其加压装置的止血压强范围为360~600 mmHg,伴有中重度疼痛。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主要通过增加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阻断腹股沟股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止血带 止血 有效性研究 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遇湿粘附多孔止血海绵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评价
2
作者 盖长智 方辉 +1 位作者 潘钊 董良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3-262,共10页
肝脏、肾脏等器官因血管密集、质地脆弱,在受到创伤后出血常难以控制,且组织易二次受创,导致外科止血难度大。无需按压即可遇湿粘附固定,同时实现物理封堵和促进凝血,是应对不可压迫伤口出血的止血材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本工作拟设计... 肝脏、肾脏等器官因血管密集、质地脆弱,在受到创伤后出血常难以控制,且组织易二次受创,导致外科止血难度大。无需按压即可遇湿粘附固定,同时实现物理封堵和促进凝血,是应对不可压迫伤口出血的止血材料应具备的关键性能。本工作拟设计并制备一种新型止血材料,取向多孔海绵结合聚合物交联多孔网络,通过冷冻干燥制得遇湿粘附多孔止血海绵。该材料有效整合了取向壳聚糖海绵的快速吸血、凝血能力,疏松多孔粘性基质层的遇湿粘附能力。微观结构分析验证了材料的分层、多孔结构,双层海绵展示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粘附效果。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高达85%的孔隙率及近500%的采血率赋予材料快速吸血并促进凝血的性能。体外模拟止血实验证实该海绵具有优异的止血效果,在处理肝脏、肾脏等脆弱器官出血的体内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项工作也为粘附性止血材料的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压迫伤口止血 物理封堵 促进凝血 止血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式压迫止血功能作训裤设计
3
作者 徐丽丽 任雅苇 +2 位作者 施晓晴 刘金凤 苏军强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针对在现代战场中下肢创伤出血需要更加快速便捷的战伤救治的需求,依据气囊充气加压原理设计了一款气囊式作训裤。首先对气囊与下肢进行仿真模拟,对气囊的压迫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然后为作训裤止血部位设置3种不同设计方案,并与常用止血... 针对在现代战场中下肢创伤出血需要更加快速便捷的战伤救治的需求,依据气囊充气加压原理设计了一款气囊式作训裤。首先对气囊与下肢进行仿真模拟,对气囊的压迫效果进行检验分析;然后为作训裤止血部位设置3种不同设计方案,并与常用止血带的止血效果进行主客观实验对比,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客观实验的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目标层的综合权重来看,参考旋压式止血带原理设计的作训裤方案权重最高,在具有压迫效果的同时,在舒适性和时间测量等其他方面性能最好,可为战伤止血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训裤 气囊式 压迫止血 AHP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桡动脉压迫改善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前臂血肿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乔积民 施一航 +1 位作者 朱晓敏 王志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桡动脉压迫对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前臂血肿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前臂血肿的1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多功能血压计普通袖带对前臂血肿进行压迫,观察组采用定制双气囊... 目的探讨选择性桡动脉压迫对冠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前臂血肿的改善效果。方法将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前臂血肿的15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多功能血压计普通袖带对前臂血肿进行压迫,观察组采用定制双气囊中空袖带对前臂血肿进行选择性桡动脉压迫。比较两组患者袖带压迫期间拇指皮温、疼痛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舒适度、心率、血压;袖带压迫解除前手部麻木与解除后前臂周径、袖带压迫一次性有效率。结果袖带压迫期间,观察组拇指皮温、疼痛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舒适度、心率、血压、手部麻木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袖带压迫解除后,两组周径、压迫一次性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前臂血肿老年患者应用定制双气囊中空袖带进行选择性桡动脉压迫,在保证袖带有效压迫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尺动脉、尺静脉前向血流,可提高患者袖带压迫期间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心病 冠状动脉 介入手术 桡动脉 压迫止血 血肿 袖带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郭俊 徐帝非 +2 位作者 沈下贤 李国然 赵仙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比较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9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选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81例患者选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比... 目的比较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9月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86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05例患者选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81例患者选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特征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穿刺点出血情况将患者分为出血组和不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使用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患者术后手部肿胀率(P=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0.02)均明显低于使用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患者;两者术后出血比例未见明显差异(17.3%对14.3%,P=0.55)。出血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0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P=0.001)、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替罗非班比例(P=0.002)及疼痛VAS评分(P=0.001)均高于不出血组患者,诊断性造影比例低于不出血组患者(P=0.03)。结论旋钮式压迫止血器和气囊式压迫止血器止血效果相当,气囊式压迫止血器在舒适度及肿胀率方面优于旋钮式压迫止血器。术后穿刺点是否出血与压迫止血器类型无关,与患者APTT、INR、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及是否植入支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入路 压迫止血器 血管并发症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使用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斌 许辉 +2 位作者 余小平 李晓苏 郭丽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效果 ,评价血管缝合器的疗效、安全性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486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的患者 ,术后按是否接受血管缝合器止血分为缝合组 (n =2 2 8)和常规组 (n =2 5 8... 目的 :对比研究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效果 ,评价血管缝合器的疗效、安全性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486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的患者 ,术后按是否接受血管缝合器止血分为缝合组 (n =2 2 8)和常规组 (n =2 5 8) ,比较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缝合组操作成功率为 97 3 4% ;缝合组较常规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均明显缩短 [( 5 4± 2 2 )min比 ( 2 2 3±8 1)min ,P <0 0 0 1;( 5 3± 2 1)h比 ( 2 0 5± 9 6)h ,P <0 0 0 1] ;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 2 63 %比 6 98% ,P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 (Perclose)止血是安全、有效的 ,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 ,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但费用较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缝合器 血管并发症 止血时间 临床使用 冠状动脉介入 发生率 术后应用 结论 常规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Seal^(TM)血管封堵器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欢 李新玲 +4 位作者 肖利军 曾庆乐 庞桦进 李彦豪 何晓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n=72)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及操作后相关并发症。结果ExoSeal^(TM)封堵组技术成功率为98.1%(51/52)。ExoSeal^(TM)封堵组、人工压迫组即刻止血时间分别为(0.28±0.08)min、(5.83±1.46)min,徒手压迫时间分别为(2.65±0.57)min、(7.70±1.88)min,制动时间分别为(2.72±0.43)h、(6.15±0.69)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xoSeal^(TM)封堵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人工压迫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52)、5.5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压迫组压迫过程出血量为(1.11±0.86)ml,明显低于ExoSeal^(TM)封堵组(7.83±2.08)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逆行经股动脉介入术中采用Exo Seal TM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血管封堵器 ExoSeal^TM封堵器 绷带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献琛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28,共4页
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有手工压迫法、止血贴辅助压迫法、闭合器止血等。手工压迫法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有其缺点。止血贴辅助压迫法仍需辅助以手工压迫。动脉穿刺闭合器(APCD)在临床应用10余年时间,其优点是缩短卧床时间,但也有并发症... 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有手工压迫法、止血贴辅助压迫法、闭合器止血等。手工压迫法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有其缺点。止血贴辅助压迫法仍需辅助以手工压迫。动脉穿刺闭合器(APCD)在临床应用10余年时间,其优点是缩短卧床时间,但也有并发症。本文就各种动脉穿刺止血方法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穿刺闭合器 手工压迫法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加压式棉棒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华 陈春平 尚颖轩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59-60,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易于接受并减少按压止血环节工作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先由科研小组成员对脑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及ICU护士120人进行自行加压式棉棒的操作法培训。采用自身对照法,同一护士对同一患者的首次静脉采血按压止血... 目的寻找一种易于接受并减少按压止血环节工作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先由科研小组成员对脑外科、心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及ICU护士120人进行自行加压式棉棒的操作法培训。采用自身对照法,同一护士对同一患者的首次静脉采血按压止血采用指压棉签法(对照法,120例次),第二次静脉采血采用自行加压式棉棒按压法(棉棒法,120例次)。结果 93.00%护士培训1次即达标;两法操作时间和护士对按压法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自行加压式棉棒操作简单,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加压式棉棒 ICU 护士 按压止血 护理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ley导尿管压迫止血治疗顽固性后鼻孔出血5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雪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Foley导尿管治疗顽固性后鼻孔出血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50例顽固性后鼻孔出血患者均采用16号Foley气囊尿管进行压迫止血,并实施了各种护理措施。结果:48例有效,2例无效,后经鼻腔内窥镜下生物胶粘贴止... 目的:观察应用Foley导尿管治疗顽固性后鼻孔出血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50例顽固性后鼻孔出血患者均采用16号Foley气囊尿管进行压迫止血,并实施了各种护理措施。结果:48例有效,2例无效,后经鼻腔内窥镜下生物胶粘贴止血成功。50例患者在填塞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随访3~12个月,均无再次鼻出血。结论:应用Foley导尿管压迫止血法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痛苦少,效果好;在治疗前、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FOLEY导尿管 压迫止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快速手法压迫止血的体会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卷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快速手法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总结了一套快速手法压迫止血的方法(平均止血时间约2 min),并对324例行介入股动脉穿刺置管患者术后立即进行快速手法压迫止血,术后1 d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观察... 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后快速手法压迫止血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总结了一套快速手法压迫止血的方法(平均止血时间约2 min),并对324例行介入股动脉穿刺置管患者术后立即进行快速手法压迫止血,术后1 d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观察并行相应的触诊检查。结果 324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介入术后患者均用了快速手法压迫止血,其中4例患者穿刺点周围皮下片状淤青,余患者穿刺点周围未见明显淤青,其有效止血率高达98.8%(320/324)。320例患者中6例患者穿刺点周围出现局部皮肤轻度压伤,未予处理1周后均自行修复。结论股动脉穿刺置管介入诊疗术后快速手法压迫止血是一种省时、省力、安全、经济、可重复、环保、实用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穿刺置管 快速 手法压迫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肱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锐 辜莹 +2 位作者 何细飞 周舸 陶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在经肱动脉路径行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 目的探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在经肱动脉路径行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60例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采用组合式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比较两组压迫止血即刻,术后2 h、4 h、6 h出血发生率、局部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压迫24 h局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段局部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出血发生率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组合式肱动脉止血器应用于经肱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压迫止血效果良好,操作安全且能减轻患者疼痛,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肱动脉 组合式压迫止血器 出血 压迫止血 压力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不同入路方式及穿刺点术后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沈冬梅 陈健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661-3664,共4页
血管介入治疗后入路穿刺点护理是介入护理的重点,护理不当可导致出血、血肿甚至其他严重并发症。现对血管介入不同入路方式及穿刺点术后护理进行综述,以期为病人穿刺点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入路方式 股动脉 桡动脉 止血 介入放射学 加压包扎 压迫止血器 血管闭合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聂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8字缝合和子宫动脉结扎方法治疗,...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4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8字缝合和子宫动脉结扎方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治疗。记录两组术后24、48 h出血量以及取出纱布后阴道流血量,观察两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出血量、48 h出血量以及阴道流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及子宫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20),高于对照组的20%(4/20)(P<0.05)。观察组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填塞联合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宫腔填塞 水囊压迫止血 治疗结果 病人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浩 孙倩 周晓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应用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中2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6)和观察组(n=107)。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应用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220例患者中2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6)和观察组(n=107)。对照组采用常规桡动脉压迫器减压穿刺处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视化指脉氧体积描记波监测下非阻塞性压迫穿刺处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时长、术后1 h压迫疼痛程度、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压迫器压迫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1.93±0.44)h比(9.66±0.76)h,t=91.166,P<0.001];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0.76±0.97)分比(3.54±1.27)分,t=17.982,P<0.001];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比11.32%,χ^(2)=7.746,P=0.005),RAO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7%比14.15%,χ^(2)=10.93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化非阻塞性压迫止血可减轻患者压迫疼痛程度,降低压力性损伤和RAO发生率,且可缩短压迫器压迫时长,减少减压次数,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脉氧体积描记波 非阻塞性压迫止血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井学敏 马瑞英 +8 位作者 张莉莉 葛慧娟 王咏梅 邢秀亚 荆霞 周丽 汪彩莲 桂万苗 任静婕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5年第8期894-899,共6页
目的调研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FACR-SCAPS)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于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青海省、内... 目的调研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癌(HCC)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股动脉压迫相关穿刺点周围皮肤并发症(FACR-SCAPS)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于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等10家医院的介入中心、介入诊疗科、肿瘤科等进行TACE介入术治疗的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FACR-SCAPS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1573例行TACE介入治疗的HCC患者。28.99%(456/1573)的HCC患者于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共记录并发症476例次(30.26例次/100例患者)。其中单一并发症占96.93%(442/456),复合并发症占3.07%(14/456)。皮肤压红、皮肤淤青构成主要并发症类型,两者合计占比达96.49%(440/456)。血肿、水泡与破溃等三类并发症总构成比仅4.61%(21/4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迫期间术后最高血压舒张压(OR=1.024,95%CI:1.013~1.035,P<0.001)、旋压式压迫止血器(OR=3.220,95%CI:2.120~4.891,P<0.001)、PT-INR(OR=19.630,95%CI:6.039~63.810,P<0.001)和近3月内是否服用抗凝药(OR=1.909,95%CI:1.064~3.427,P=0.030)是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的影响因素。结论HCC患者TACE术后FACR-SCAPS发生率较高,压迫期间术后最高血压舒张压、旋压式压迫止血器、PT-INR和近3月内服用抗凝药是TACE术后发生FACR-SCAP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压迫止血 穿刺点 皮肤并发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