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压痕反向分析的Fe-32Ni超因瓦合金介观尺度弹塑性本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俐 黄伟 +3 位作者 杜松 黄尚宇 谢玲珠 陈志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Fe-32Ni超因瓦合金不同取向的晶粒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同时基于量纲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反向算法,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Fe-32Ni超因瓦合金... 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和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技术对Fe-32Ni超因瓦合金不同取向的晶粒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同时基于量纲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反向算法,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对Fe-32Ni超因瓦合金的纳米压痕过程进行了反向分析和计算,通过纳米压痕实验曲线与仿真曲线的对比,最终获得材料在(001)、(101)和(111)取向下的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001)取向下晶粒的屈服强度最高,(101)取向下晶粒的屈服强度最低。此外,(101)和(111)取向的晶粒屈服后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001)取向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较为平缓,材料在不同取向下的力学响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2Ni合金 纳米压痕 有限元仿真 弹塑性 反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方法的声腔内部噪声预测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书明 王登峰 +2 位作者 宋学伟 陈静 昝建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6-238,共3页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同时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SEA模型,对声腔模态密度、SEA模型中声腔与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通过数值仿真,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同时建立了声腔-平板-声腔系统的SEA模型,对声腔模态密度、SEA模型中声腔与板的耦合损耗因子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了FE板与SE板的辐射效率,并对2个模型进行了响应计算,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将FE-SEA模型与SEA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在中高频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建立了声腔-轿车后风挡玻璃-声腔系统的FE-SEA混合模型,以及该系统的SEA模型,通过试验对内侧声腔激励进行了测量,计算了FE-SEA模型与SEA模型外侧声腔的响应声压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FE-SEA模型与SEA模型的预测结果相吻合,且FE-SEA模型与试验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预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内噪声FE-SEA混合建模及分析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书明 王登峰 +1 位作者 曹晓琳 昝建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模态方法别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两个面连接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建立了轿车FE-SEA混合模型,对FE车身的辐射效率进行了计算,通过试验对动力总... 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模态方法别对二子系统的互易关系进行了介绍,并介绍了两个面连接子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给出了混合FE-SEA的系统方程。建立了轿车FE-SEA混合模型,对FE车身的辐射效率进行了计算,通过试验对动力总成悬置激励和车身悬置激励进行了测量,在消声室内对发动机舱声辐射激励进行了测量,建立了CFD风洞仿真模型,并对车外风激励进行了计算,同时通过施加激励后的混合FE-SEA模型对车内噪声进行了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预测绝对误差小于2.5 dB(A),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混合FE-SEA建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车内中频噪声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预测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力学环境预示的FE-SEA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瑾 马兴瑞 +1 位作者 韩增尧 邹元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14,共9页
针对中频力学环境预示,阐述了FE-SEA混合方法的基础理论,建立了该方法的详细计算流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FE-SEA混合方法的计算程序。结合算例,通过与能量流的Monte Carlo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FE-SEA混合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FE-... 针对中频力学环境预示,阐述了FE-SEA混合方法的基础理论,建立了该方法的详细计算流程,并以Matlab为平台开发了FE-SEA混合方法的计算程序。结合算例,通过与能量流的Monte Carlo仿真结果比较,验证了FE-SEA混合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FE-SEA混合方法可以达到Monte Carlo仿真的计算精度,且其计算效率远高于后者;该方法在弥补传统有限元和统计能量分析不足的同时,也为中频力学环境预示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能量分析 中频 fe-SEA 能量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P合金引线框架材料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娟华 许莹莹 +2 位作者 董企铭 刘平 李贺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0,共4页
针对微观状态下的Cu-Fe-P合金引线框架材料起皮处Fe颗粒密集区,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力学模型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主要研究了对施加一定位移载荷的模型卸载后Fe颗粒对材料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Cu基体和Fe颗粒界面附... 针对微观状态下的Cu-Fe-P合金引线框架材料起皮处Fe颗粒密集区,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力学模型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主要研究了对施加一定位移载荷的模型卸载后Fe颗粒对材料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发现,Cu基体和Fe颗粒界面附近两相的残余应力值很大;且在卸载前后沿载荷方向,颗粒和基体的残余应力方向相反。界面两侧的残余应力差值也因两种反向应力的作用而加大,最终导致界面处被撕裂,材料表面起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颗粒 CU-fe-P合金 有限元分析 残余应力差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EA混合法的梁弯曲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莹 陈克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96,126,共7页
FE-SEA混合法将计算低频响应的有限单元法和计算高频响应的统计能量分析结合起来,可用于全频段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将FE-SEA混合法运用到梁结构的弯曲振动分析中,研究了计算整体动力刚度阵Dgg原理,推导了修正的动力刚度阵ΔD、修正的... FE-SEA混合法将计算低频响应的有限单元法和计算高频响应的统计能量分析结合起来,可用于全频段的结构振动响应分析。将FE-SEA混合法运用到梁结构的弯曲振动分析中,研究了计算整体动力刚度阵Dgg原理,推导了修正的动力刚度阵ΔD、修正的力阵ΔF以及整体模态的输入功率Pg在梁弯曲振动分析中具体的表达式。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对三种耦合情况进行了仿真,并利用FEA和SEA方法的计算结果,证明了FE-SEA混合法运用于梁结构弯曲振动响应分析的正确性。与传统的有限元法相比,FE-SEA混合法的计算量大大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结构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方法 弯曲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特种车车内中频噪声的混合FE-SEA法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勇 王坤祥 +2 位作者 盛陈 欧健 孟天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98-1704,共7页
为了更好地对特种车车内中频噪声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某特种车混合FE-SEA模型,根据理论方法获取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耦合损耗因子以及有限元车身的辐射效率;通过实车试验获取发动机悬置和分动... 为了更好地对特种车车内中频噪声进行分析,采用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某特种车混合FE-SEA模型,根据理论方法获取各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内损耗因子、耦合损耗因子以及有限元车身的辐射效率;通过实车试验获取发动机悬置和分动箱悬置处的激励;把获取的参数和激励施加在混合FE-SEA模型中,并在200~800 Hz频率范围内,对有限元结构子系统进行模态计算,然后仿真预测获取车内噪声声压级,同时与测试结果作对比,绝对误差在7%以内,表明仿真模型精度较好;最后对车身板件的功率贡献量进行了分析,得出驾驶室头部声腔的功率贡献量主要来于顶盖和下部声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统计能量分析 混合fe-SEA模型 预测 功率贡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整体壁板时效成形-轴压承载联合仿真方法与试验验证
8
作者 童璨瑜 王咏梅 +5 位作者 杜娟 湛利华 杨有良 徐永谦 王晨 徐凌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目的以航空7xxx系铝合金整体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时效成形仿真和轴压承载仿真的联合仿真方法,研究时效成形工艺对壁板承载能力的影响,提高成形壁板的承载载荷预测精度。方法基于ABAQUS的整体壁板CREEP子程序成形仿真结果,开发UMAT子程序... 目的以航空7xxx系铝合金整体壁板为研究对象,建立时效成形仿真和轴压承载仿真的联合仿真方法,研究时效成形工艺对壁板承载能力的影响,提高成形壁板的承载载荷预测精度。方法基于ABAQUS的整体壁板CREEP子程序成形仿真结果,开发UMAT子程序,将屈服强度的大小及分布等成形结果信息引入轴压承载仿真模型中,从而实现考虑成形工艺影响的整体壁板非线性屈曲仿真模拟和极限载荷预测,并开展了时效成形壁板的轴压承载试验。为了对比,还进行了基于人工时效材料强度的机加壁板轴压承载仿真。结果通过联合仿真计算得到的成形壁板极限承载载荷为1055 kN,与成形壁板极限载荷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1.1%,而机加壁板仿真计算结果为1182 kN,与成形壁板试验值的相对误差为13.2%。分析壁板在轴压仿真过程中的应力情况可知,与机加壁板相比,时效成形壁板的材料强度有所降低,因此,它先达到结构承载极限并发生失稳,仿真模型的破坏形式与试验件的一致。结论铝合金整体壁板时效成形-轴压承载联合仿真能准确预测时效成形壁板的结构承载能力,为整体壁板的设计-制造-强度校核一体化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B50铝合金 整体壁板 时效成形 屈曲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浸渗铝制备Fe-Al合金层温度-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敦伟 侯新瑞 胡爱萍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36,共5页
目的分析渗层厚度、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对渗层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热浸处理制备Fe-Al合金层进行建模,计算铝的焓值,采用间接耦合法计算渗层应力。结果沿X轴方向,温度变化趋势大体上一致,均表现出上升的... 目的分析渗层厚度、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对渗层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规律。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热浸处理制备Fe-Al合金层进行建模,计算铝的焓值,采用间接耦合法计算渗层应力。结果沿X轴方向,温度变化趋势大体上一致,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局部出现温度突变现象;渗层最高温度(935.528℃)与加热温度(950℃)相差15℃,温度损失约1.52%;不同厚度下温度的变化趋势均为递减,当厚度为200μm时,温度递减的趋势平稳,未出现峰值;随着渗层厚度的增加,应力值先增加,后减小,而后再增加。结论考虑应力、厚度对渗层性能的影响因素,渗层最佳厚度应为2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热浸处理 fe—Al合金层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SAFEWORKS模块的转接轴疲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向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风冷发动机中,风机通过转接轴与发动机连接,由转接轴自身的变形来实现转矩的传输。转接轴如果发生疲劳破坏,将会产生重大灾难性事故。基于此,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转接轴静强度,并用FE-SAFEWORKS模块对转接轴进行疲劳分析,计算其寿命,... 风冷发动机中,风机通过转接轴与发动机连接,由转接轴自身的变形来实现转矩的传输。转接轴如果发生疲劳破坏,将会产生重大灾难性事故。基于此,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转接轴静强度,并用FE-SAFEWORKS模块对转接轴进行疲劳分析,计算其寿命,从而为转接轴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接轴 fe-SAfeWORKS 疲劳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偏压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秋维 梁林 +1 位作者 王程伟 苏宁粉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5,共10页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 为研究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荷载偏心率和钢管径厚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12个圆钢管UHPC短柱试件并对其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构件的破坏模式、荷载-挠度曲线、钢管应变和变形系数等,考察了主要因素对短柱偏压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特征为钢管屈服和核心混凝土压坏;荷载-挠度曲线有较明显的峰值点,偏心率越大和径厚比越小,曲线的下降段越平缓;达到60%峰值荷载时,钢管开始产生明显的约束作用,达到90%峰值荷载时,截面变形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偏心率增大使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下降,而径厚比减小可降低这种不利影响。在试验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对短柱的N-M曲线进行分析,建立了临界偏心率和套箍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此提出短柱偏压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 偏压短柱 数值分析 N-M关系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抗震性能和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晨帆 杨锋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3-1066,共14页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的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模型.考虑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损伤以及钢材的包辛格效应,参照已有的试验数据研究了节点抗震性能及破坏机制,并对影响...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CFST)叠合柱-H型钢梁外套筒式连接节点的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模型.考虑混凝土在循环荷载下的损伤以及钢材的包辛格效应,参照已有的试验数据研究了节点抗震性能及破坏机制,并对影响节点抗震性能的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节点滞回曲线饱满,延性系数介于3.17~4.19之间,等效黏滞阻力系数介于0.211~0.326之间;外套筒厚度会显著影响节点破坏形式,随着套筒厚度的增加节点域变形改善,破坏截面由节点外移至梁端截面;减小套筒宽厚比和增加套筒高度可以改善节点滞回性能,提高节点刚度;增加肋板厚度和高度与节点承载力和刚度呈正相关.为了保证外套筒式节点达到刚性节点要求,建议套筒宽厚比不大于25,套筒高度不小于套筒宽度的150%,加强肋板厚度不小于梁翼缘厚度,加强肋板高度不小于梁翼缘宽度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 外套筒式连接节点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形等距型面联接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滨 李杰 +1 位作者 孙青军 王乐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5-600,共6页
为分析三叶形等距型面联接的特性,给出一套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立方样条曲线拟合廓形曲线,建立了1/3周期对称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在径向边界施加周期性约束,在轮毂内表面施加了均匀切向力载荷以等效转矩,在轮毂物外表面施加了周向... 为分析三叶形等距型面联接的特性,给出一套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立方样条曲线拟合廓形曲线,建立了1/3周期对称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在径向边界施加周期性约束,在轮毂内表面施加了均匀切向力载荷以等效转矩,在轮毂物外表面施加了周向固定约束.通过算例,得到三叶形等距型面联接的应力分布特点:接触应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接触角度范围约占整个空间的1/3.摩擦力虽然在转矩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的影响不会改变接触应力的分布范围和规律.摩擦系数的增大导致法向接触压力减小,进而提高了型面联接的承载能力.偏心率的增大导致接触面积和法向接触力的减小和力臂的增加,但摩擦力在传递转矩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减少.三叶形等距型面联接工作过程中,轮毂内表面脱离接触区域,有较大的拉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面联接 三叶形 有限元分析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栓焊接头疲劳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顾萍 颜兆福 +1 位作者 盛博 陈世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1-825,共5页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栓焊连接细节,设计制作两个足尺试验构件,进行了静载、疲劳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发现:纵肋螺栓接头中面外弯矩影响明显,内侧拼接板受力大于外侧;拼接板中纵向应力呈鞍状分布,两个试验构件的疲劳裂... 针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栓焊连接细节,设计制作两个足尺试验构件,进行了静载、疲劳试验,并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分析发现:纵肋螺栓接头中面外弯矩影响明显,内侧拼接板受力大于外侧;拼接板中纵向应力呈鞍状分布,两个试验构件的疲劳裂纹均在内侧拼接板的中间区域首先出现.建议栓焊接头按Eurocode中的71级或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中IX细节进行疲劳设计.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对拼接板进行优化设计,改善了栓焊接头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栓焊连接 疲劳试验 有限元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洗衣机跌落冲击仿真及改进设计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永辉 张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基于有限元理论实现某型全自动洗衣机在跌落冲击载荷下的仿真分析和设计改进。首先运用CAD软件Unigraphics(UG)建立洗衣机运输包装件的初始设计模型,然后将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并进行跌落仿真分析。分析结... 基于有限元理论实现某型全自动洗衣机在跌落冲击载荷下的仿真分析和设计改进。首先运用CAD软件Unigraphics(UG)建立洗衣机运输包装件的初始设计模型,然后将实体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有限元网格模型并进行跌落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跌落过程中箱体部件会发生起皱变形缺陷,仿真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针对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洗衣机进行了局部改进设计和重新分析验证。改进设计后的洗衣机整机强度得到了有效增强,满足了跌落试验要求。这种"基于仿真的设计方法"为家电产品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衣机 有限元分析 跌落仿真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挖掘机动臂有限元分析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朝辉 应保胜 +1 位作者 张华 魏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5-228,232,共5页
液压挖掘机动臂是完成液压挖掘机各项功能的主要构件,直接承受各种动态工作载荷,其失效形式通常是疲劳失效,对动臂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具有实际意义。以某型20t级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Abaqus和FE-SAFE软件,对其... 液压挖掘机动臂是完成液压挖掘机各项功能的主要构件,直接承受各种动态工作载荷,其失效形式通常是疲劳失效,对动臂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具有实际意义。以某型20t级液压挖掘机为研究对象,基于Solidworks、Abaqus和FE-SAFE软件,对其动臂进行了建模、应力应变分析、疲劳强度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利用应力应变测量技术测得工作装置各测点的应变时间历程,经过分析处理,得到工作装置中动臂的边界条件,估算预测出了动臂各处的疲劳寿命。研究成果对其它工程机械的寿命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有限元分析 疲劳寿命分析 fe-SA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摇臂动态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义民 张睿 +1 位作者 朱丽莎 赵春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119,共6页
针对采煤机摇臂在截割载荷作用下可靠性差的问题,对MG500/1180-WD采煤机摇臂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摇臂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摇臂固有频率及主振型。模态分析表明,摇臂主要振动模式为电机壳体及行星头弯曲扭转振动。通过实验模... 针对采煤机摇臂在截割载荷作用下可靠性差的问题,对MG500/1180-WD采煤机摇臂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摇臂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得到摇臂固有频率及主振型。模态分析表明,摇臂主要振动模式为电机壳体及行星头弯曲扭转振动。通过实验模态分析,以固有频率为判定指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选取电机壳体壁厚等5个设计变量,研究摇臂固有频率随设计变量的变化规律。根据重载截割实际工况对摇臂进行谐响应分析,计算摇臂振动响应。结果表明:摇臂中部老塘侧壁厚是影响摇臂固有特性的关键因素;摇臂在行星1级2倍频、直齿1级2倍频、直齿2级2倍频及8阶固频激励下动态应力较大;采煤机摇臂形成了以1阶、3阶振型模态振动为主要特征的弹性振动并导致摇臂铰接耳处产生应力集中;分析结果可为采煤机摇臂结构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摇臂 实验模态分析 有限元 谐响应分析 固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方平筛动力有限元分析及寿命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醒培 陈长冰 杨伯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43-1847,共5页
对8仓高方平筛进行了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计算,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结构进行了动力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原结构和改进结构作了动态疲劳寿命评价;经实际使用验证,说明该文的动力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动态疲... 对8仓高方平筛进行了固有频率和动力响应计算,在对计算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结构进行了动力计算;基于计算结果对原结构和改进结构作了动态疲劳寿命评价;经实际使用验证,说明该文的动力有限元计算模型和动态疲劳寿命估算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方平筛 动力分析 有限元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690D高强钢箱形截面柱的滞回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素文 陆志立 +1 位作者 陈星 李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35-1143,共9页
为深入研究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的滞回性能,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对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反应进行有限元模拟,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所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看,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 为深入研究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的滞回性能,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对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反应进行有限元模拟,从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所得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看,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的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良好.通过和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利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轴压比、构件长细比、壁板宽厚比对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强钢柱的二阶效应影响不可忽略.在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的弯矩-曲率滞回模型,为Q690高强钢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滞回模型能够准确预测Q690D高强钢焊接箱形截面柱的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690D高强钢 焊接箱形截面柱 有限元分析 滞回模型 二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圈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文琳 聂会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1-764,共4页
文章阐述了预应力技术和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锚圈的加载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和分析;并以锚具中的锚圈为研究对象获得锚圈的应力、应变及位移分布,为优化锚具的材料与尺寸,降低制造成本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预应力 锚圈 弹塑性有限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