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集多径环境下UWB测距的NLOS误差减小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绍华 张钦宇 张乃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减小密集多径环境下超宽带(UWB)测距结果中因为障碍物引起的非视距(NLOS)误差,提出了一种有效的NLOS误差减小方法.此方法考虑了NLOS误差的产生原理及特点,以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接收信号中不同时间到达单径的能量比较... 为减小密集多径环境下超宽带(UWB)测距结果中因为障碍物引起的非视距(NLOS)误差,提出了一种有效的NLOS误差减小方法.此方法考虑了NLOS误差的产生原理及特点,以信号传播的路径损耗模型为基础,通过对接收信号中不同时间到达单径的能量比较,实现了对NLOS误差的粗略估计,进而以此估计值对测距结果进行校正.在方法的具体实现上,给出了一种计算量较小、复杂度较低的单径检测算法.对实测数据的处理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NLOS误差减小方法使UWB测距精度有了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多径 测距 非视距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度的紫外光NLOS单次散射链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华 柯熙政 赵太飞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498,共4页
为了更精确、更全面地研究紫外光的通信性能,使之更适合于实际空间中的3维应用,在2维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的基础上融入高度信息,并利用仿真计算了在添加高度信息与否的两种情况下接收功率误差的大小。结果表明,高度对于发射仰角和接... 为了更精确、更全面地研究紫外光的通信性能,使之更适合于实际空间中的3维应用,在2维紫外光单次散射链路模型的基础上融入高度信息,并利用仿真计算了在添加高度信息与否的两种情况下接收功率误差的大小。结果表明,高度对于发射仰角和接收仰角潜在的影响直接引起接收功率的改变,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行通信。高度信息的考虑对通信设备在实际空间中的应用给予了正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紫外光通信 单次散射 高度 非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UWB测距中NLOS状态的鉴别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绍华 张钦宇 张乃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41-2546,共6页
NLOS效应是IR-UWB测距定位系统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不依赖于信道估计,直接从接收信号采样序列中提取特征参量进行NLOS鉴别的方法,构造了采样序列的首均比与峰均比乘积作为鉴别参量,并与使用峭度和平均附加时延这两个参... NLOS效应是IR-UWB测距定位系统中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提出不依赖于信道估计,直接从接收信号采样序列中提取特征参量进行NLOS鉴别的方法,构造了采样序列的首均比与峰均比乘积作为鉴别参量,并与使用峭度和平均附加时延这两个参量的鉴别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干测距所对应的鉴别性能要好于非相干测距,原因是更为精确的DP检测结果及高采样速率使得参量提取值更能准确地反映信道状态信息;使用峭度和平均附加时延作为鉴别参量所能获得鉴别性能均不理想,而使用采样序列的首均比与峰均比乘积能使鉴别成功率提高10%左右。在定位模块中融入该文所获得的NLOS的鉴别结果将有助于定位精度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UWB 测距 定位 nlos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NLOS环境下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被引量:9
4
作者 段凯宇 张力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207,共5页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基站测量的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的混合定位方法能够比传统的TDOA方法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当AOA的测量误差超过一定值时,定位的误差仍然很大。该文根据NLOS传播环境...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利用基站测量的到达时间差(TDOA)和电波到达角(AOA)的混合定位方法能够比传统的TDOA方法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但是在非视距(NLOS)条件下,当AOA的测量误差超过一定值时,定位的误差仍然很大。该文根据NLOS传播环境下附加传播时延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估计附加时延的均值和方差, 对TDOA测量值进行重构,再以AOA方法进行辅助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传统的TDOA和 TDOA/AOA方法在NLOS传播环境下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 非视距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NLOS传播环境的几何定位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常戎 吕善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12-2216,共5页
基于非视距传播(NLOS)的影响,移动通信环境中波达时间(TOA)的测量误差具有正偏置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几何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基站分布和TOA测量数据确定出若干个定位点,对这些点的坐标取平均值即得到移动台的位置估计。仿真... 基于非视距传播(NLOS)的影响,移动通信环境中波达时间(TOA)的测量误差具有正偏置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几何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基站分布和TOA测量数据确定出若干个定位点,对这些点的坐标取平均值即得到移动台的位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NLOS传播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对LOS传播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定位 非视距传播 波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A数据处理对NLOS环境下定位精度的改善 被引量:5
6
作者 常戎 吕善伟 王鹏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6,63,共6页
基于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NLOS)传播时延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善移动台定位精度的波达时间(TOA)数据处理方法。NLOS传播时延是TOA测量误差的一部分,是基站与移动台距离的指数函数,具有正偏置的特性,因此TOA测量值越大其误... 基于移动通信环境中非视距(NLOS)传播时延服从指数分布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改善移动台定位精度的波达时间(TOA)数据处理方法。NLOS传播时延是TOA测量误差的一部分,是基站与移动台距离的指数函数,具有正偏置的特性,因此TOA测量值越大其误差越大。对所有的TOA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仅保留误差最小的3个,然后再采用最小二乘(LS)法估计移动台的坐标。仿真结果表明,该TOA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明显改善NLOS传播环境下的定位精度,在系统测量误差较小时对LOS传播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传播 波达时间 定位 最小二乘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M圆环模型的NLOS信息约束单基站定位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田增山 舒月月 +2 位作者 周牧 李勇 李泽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6-2322,共7页
针对当前室外蜂窝网多基站定位需要基站之间时间同步、数据同步的要求,以及NLOS环境造成的非服务区基站的信号可测性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LM圆环模型的NLOS信息约束单基站定位算法。首先根据散射体、目标和基站间的几何位置关系以及NLOS... 针对当前室外蜂窝网多基站定位需要基站之间时间同步、数据同步的要求,以及NLOS环境造成的非服务区基站的信号可测性问题,该文提出基于B-LM圆环模型的NLOS信息约束单基站定位算法。首先根据散射体、目标和基站间的几何位置关系以及NLOS多路径信息构建定位方程,然后将定位方程转化为最小二乘优化问题,之后基于LM算法海森矩阵修正思想和拟牛顿2阶偏导构造思想提出B-LM算法,保证算法收敛于最优解,以得到目标位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单基站定位算法能在宏蜂窝NLOS环境实现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站定位 非视距 圆环模型 B—LM算法 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假设检验的NLOS确定及最小残差定位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龙 吴成东 +1 位作者 张云洲 贾子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7-921,共5页
针对室内非视距传播会降低定位精度的情况,提出基于假设检验的NLOS确定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残差定位算法.通过联合信号接收强度模型和到达时间模型,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当前信号是否受到非视距污染.仿真... 针对室内非视距传播会降低定位精度的情况,提出基于假设检验的NLOS确定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残差定位算法.通过联合信号接收强度模型和到达时间模型,利用假设检验的方法确定当前信号是否受到非视距污染.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差分析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计算量小、不需要太多的传播模型参数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在确定信号传播环境后,在非视距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最小残差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优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和Fang氏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 定位算法 假设检验 最小残差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OS环境下基于TOA/AOA的单基站目标跟踪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毅 周霜霜 +2 位作者 徐川 韩珍珍 吴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0-1475,共6页
现有的单基站定位技术由于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误差的存在,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基站的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该算法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中引入阈值去判断是... 现有的单基站定位技术由于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误差的存在,导致定位性能急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基站的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算法。该算法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中引入阈值去判断是否丢弃测量值,通过对卡尔曼增益的处理来提高对NLOS误差的滤除能力,最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跟踪性能对移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定位精度优于传统的EKF、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等算法,且对抑制NLOS误差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非视距(nlos)误差 单基站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约束及迭代的NLOS环境定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平 谢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6-672,共7页
针对在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环境中传统最优化定位算法抗NLOS误差能力较弱、且需要一个较准确的初始估计位置以确保算法收敛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双基站场景下的基于几何约束及迭代的定位算法.通过引入最大散射半径作为几... 针对在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环境中传统最优化定位算法抗NLOS误差能力较弱、且需要一个较准确的初始估计位置以确保算法收敛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应用在双基站场景下的基于几何约束及迭代的定位算法.通过引入最大散射半径作为几何约束条件,以线性迭代方式进行一维全局搜索,并采用最小二乘算法获得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初始估计位置,然后利用设定的阈值门限对各初始位置点进行筛选,最后通过加权平均获得MS的最终估计位置.仿真结果表明:当散射半径为200 m时,本文算法的定位误差在200 m以下的概率能达到100%;在相同环境下,本文算法计算时间开销仅是网格搜索法的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 几何约束 迭代 最小二乘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够克服局部NLOS影响的自主移动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朴云 董利达 丁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47-1153,共7页
针对非视距(NLOS)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非视距影响严重的低速自主移动节点的定位方法.利用自主移动节点的速度和方向2个运动信息实现节点的初步定位,再利用未受非视距影响的信标节点发送的精确坐标与超声波测... 针对非视距(NLOS)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非视距影响严重的低速自主移动节点的定位方法.利用自主移动节点的速度和方向2个运动信息实现节点的初步定位,再利用未受非视距影响的信标节点发送的精确坐标与超声波测距信息经过比例运算得到精确的移动节点位置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克服局部的非视距影响,具有定位精度高、计算工作量少等特点,适用于具有运动感知能力和硬件资源有限的低速移动节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节点 非视距(nlos) 超声波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OS环境下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TOA/AOA定位算法
12
作者 张宝军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在视距传播(LOS)环境下,波达时间/电波到达角(TOA/AOA)定位算法比TOA算法的定位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非视距传播(NLOS)环境下,这些定位算法的精度会受到较大影响。为了减小NLOS传播的影响,提出了一种NLOS环境下的TOA/AOA定位算... 在视距传播(LOS)环境下,波达时间/电波到达角(TOA/AOA)定位算法比TOA算法的定位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在非视距传播(NLOS)环境下,这些定位算法的精度会受到较大影响。为了减小NLOS传播的影响,提出了一种NLOS环境下的TOA/AOA定位算法。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TOA/AOA混合定位算法中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NLOS环境下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性能优于Chan算法和L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时间 波达角度 非视距传播 自适应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bile Localization Strategy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NLOS Conditions 被引量:7
13
作者 Long Cheng Yan Wang +2 位作者 Xingming Sun Nan Hu Jian Zh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6年第10期69-78,共10页
The problem of mobile local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will drastically grade in non-line of sight(NLOS) conditions. In this pape... The problem of mobile local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localization accuracy will drastically grade in non-line of sight(NLOS)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bile local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Kalman filter.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the NLOS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does not need the prior knowledge of the NLOS error and it is independent of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 way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owns the higher localization accuracy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LIZATION non-line of sight identification MIT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定位中基于XGBoost的NLOS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驰 黄波 《移动通信》 2023年第5期83-89,共7页
NLOS场景下UWB室内定位精度下降,识别出NLOS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针对超宽带定位中非视距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XGBoost的NLOS识别方法。基于XGBoost决策树算法,采用两个层面的数据源对UWB定位中NLOS进行识别:元数据层面,用真实定... NLOS场景下UWB室内定位精度下降,识别出NLOS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针对超宽带定位中非视距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XGBoost的NLOS识别方法。基于XGBoost决策树算法,采用两个层面的数据源对UWB定位中NLOS进行识别:元数据层面,用真实定位场景中采集的UWB CIR数据作为数据源;统计数据层面,将CIR数据经过一定的加工,得到几个关键的信号特征参数作为数据源。两组实验结果表明,XGBoost算法在元数据和统计数据上识别精确度分别达到91%和92%。UWB定位中XGBoost算法能显著提高识别NLOS信号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超宽带 非视距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蜂窝网的抗NLOS定位算法研究
15
作者 郭东明 邓平 于北冥 《信息技术》 2006年第12期90-93,共4页
非视距(NLOS)误差是蜂窝网定位系统的主要误差源,直接影响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系统的推广和应用。针对提高抗NLOS定位精度算法的研究,分别从NLOS传播特性、NLOS鉴别和NLOS抑制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 非视距(NLOS)误差是蜂窝网定位系统的主要误差源,直接影响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系统的推广和应用。针对提高抗NLOS定位精度算法的研究,分别从NLOS传播特性、NLOS鉴别和NLOS抑制算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移动定位 非视线传播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tro-非视距(Non Line Of Sight)固定无线架构的灵活性
16
《无线电工程》 2002年第11期60-61,共2页
成功地部署一个固定宽带无线(FBW)网络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射频网络规划的灵活性和视距(LOS)/非视距(NLOS)情况。因为在视距(LOS)情况下要求在发射机和接收器之间没有阻挡,运营商在规划和部署一个视距(LOS)的固定宽带无线(FBW)网络... 成功地部署一个固定宽带无线(FBW)网络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射频网络规划的灵活性和视距(LOS)/非视距(NLOS)情况。因为在视距(LOS)情况下要求在发射机和接收器之间没有阻挡,运营商在规划和部署一个视距(LOS)的固定宽带无线(FBW)网络时,需面对许多技术和业务上的困难;事实上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距 Netro Non Line Of sight nlos 频率复用 自适应调制 蜂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雷达非视域目标检测
17
作者 蒋留兵 黄乾超 车俐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3,共8页
基于77 GHz调频连续波雷达,提出了一种在非视域环境下利用电磁波的多径效应从而实现人体目标检测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多径传播模型,并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二维坐标点云生成方法。为了提高波达方向的测量精度,并满足... 基于77 GHz调频连续波雷达,提出了一种在非视域环境下利用电磁波的多径效应从而实现人体目标检测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多径传播模型,并通过深入分析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二维坐标点云生成方法。为了提高波达方向的测量精度,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无畸变的改进方法来估计目标的波达方向,这一方法通过迭代求逆运算,显著地降低了运算复杂度。然后,针对多余的静止杂波,引入了主成分分析的杂波抑制手段,通过对回波数据的主成分分析,滤除了第一个主成分并重构数据,以达到杂波抑制的效果。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雷达视线外的目标。这一研究为未来的雷达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安全监控和自动驾驶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非视域 主成分分析 目标检测 多径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WLS超宽带定位算法
18
作者 刘林 宋雨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5-1243,1316,共10页
为提高非视距场景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算法.该算法利用测距值和实时信道冲激响应特征训练1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误差因子的准确预测;基于预测... 为提高非视距场景下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误差因子的改进加权最小二乘(weighted least square,WLS)算法.该算法利用测距值和实时信道冲激响应特征训练1维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误差因子的准确预测;基于预测得到的误差因子设计改进WLS算法的加权矩阵,赋予不同基站合理的权重,以改善非视距场景下UWB定位性能.通过实测采集静态和动态定位数据对改进WLS算法进行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视距场景下,改进WLS算法与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WLS算法定位性能相近;非视距场景下,改进WLS算法明显优于LS算法、WLS算法,能够有效抑制非视距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到达时间 非视距 1维卷积神经网络 改进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视距环境下核密度估计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鲁棒定位方法
19
作者 贾琼琼 周月颖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6-3255,共10页
非视距(NLOS)传输会引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最终导致定位解出现较大误差,这一问题在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尤为突出。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核密度估计的鲁棒定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定位解算中引入鲁棒估计来缓... 非视距(NLOS)传输会引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误差,最终导致定位解出现较大误差,这一问题在城市峡谷等复杂环境下尤为突出。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核密度估计的鲁棒定位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定位解算中引入鲁棒估计来缓解NLOS的影响。考虑到NLOS引起的伪距观测误差偏离高斯分布,所提方法首先利用核密度估计(KDE)方法估计伪距观测误差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利用该概率密度函数来构造鲁棒代价函数用于导航解算,从而缓解NLOS引起的定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卫星存在NLOS传输时能够较好地减小GNSS的定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最小二乘定位 非视距传输 核密度估计 鲁棒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3
20
作者 孔令讲 郭世盛 +2 位作者 陈家辉 吴佩仑 崔国龙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5,共23页
多径利用雷达(MER)目标探测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衍射等非直视(NLOS)多路径传播特性,实现对城市街角、车辆遮挡等“视觉”盲区内隐蔽目标的有效探测,其能够为城市作战、智能驾驶等多种应用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径利用雷达(MER)目标探测技术主要基于电磁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衍射等非直视(NLOS)多路径传播特性,实现对城市街角、车辆遮挡等“视觉”盲区内隐蔽目标的有效探测,其能够为城市作战、智能驾驶等多种应用提供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为获知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该文对21世纪初以来该领域国内外公开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文献的梳理结果表明,根据探测平台类型的不同,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目前主要包括两类:基于空中平台的多径探测技术和基于地面平台的多径探测技术。这两类技术均已取得一定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针对空中平台,该文围绕可行性验证、影响因素分析、建筑环境感知和非视距目标探测4个方面展开梳理;针对地面平台,该文则从目标检测与识别、目标二维定位、目标三维信息获取及新型探测方法4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对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进行总结和展望,指出该技术在目前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潜在问题和挑战。这些结果表明,多径利用雷达目标探测技术正朝着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遮蔽环境 非直视(nlos) 多径利用雷达(MER) 目标探测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