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BT模式下刚性挡墙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离散元模拟及理论研究
1
作者 姚嘉楠 徐长节 +5 位作者 迟民良 王艳萍 习跃来 王伟锋 冯国辉 孙佳政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0-652,共13页
针对刚性挡墙绕基底转动与平动耦合(rotation around the base and translation coupling,简称RBT)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分布问题,选取转动中心位置参数n=0.5、1.0、5.0共3组转动中心对其进行离散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BT模式... 针对刚性挡墙绕基底转动与平动耦合(rotation around the base and translation coupling,简称RBT)模式下砂土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分布问题,选取转动中心位置参数n=0.5、1.0、5.0共3组转动中心对其进行离散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RBT模式下主动土压力兼具绕基底转动(rotation around base,简称RB)模式下凹型分布和平动(translational,简称T)模式直线分布的特点。在破坏过程中,墙土摩擦角往往先于内摩擦角达到极限值,墙后滑裂面为一曲面,且土体滑裂面处有明显的主应力偏转现象。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根据中间对称圆弧拱得到了层间等效内摩擦角与n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水平层分析法,建立了曲边梯形微分单元的受力平衡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得到了RBT模式非极限主动土压力数值解。参数分析表明,墙体位移、内摩擦角及转动中心位置参数n对主动土压力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与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的对比,验证了所提理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刚性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T模式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离散元法 土拱效应 层间等效内摩擦角 水平层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墙背含倾斜地层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上限分析
2
作者 张超 张京伍 +2 位作者 李明东 李衍翔 易进翔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刚性挡土墙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挡结构,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墙后土压力计算的合理性。针对墙背含倾斜地层支挡结构的主动土压力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墙背含倾斜地层破坏机制,建立了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和理论... 刚性挡土墙是岩土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挡结构,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墙后土压力计算的合理性。针对墙背含倾斜地层支挡结构的主动土压力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理论,构建了墙背含倾斜地层破坏机制,建立了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系数计算公式和理论方法,将计算结果与Coulomb土压力计算值及已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提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探究了地层界面倾角不同时,上下层填土内摩擦角、合力作用点系数、层高比系数、挡墙高度对墙背含倾斜地层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土压力 倾斜地层 刚性挡土墙 上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竖向位移模式下土拱效应及土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3
作者 刘建永 《山西建筑》 2025年第9期88-91,共4页
为研究结构体与土体产生不协调变形时土体内部变化及土压力分布规律,设计了室内试验,探究不同位移产生宽度、位移产生模式以及位移量大小等因素对土压力分布方式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得出不同位移产生宽度条件下土压力峰值与土压力影响范... 为研究结构体与土体产生不协调变形时土体内部变化及土压力分布规律,设计了室内试验,探究不同位移产生宽度、位移产生模式以及位移量大小等因素对土压力分布方式的影响,并通过拟合得出不同位移产生宽度条件下土压力峰值与土压力影响范围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土体底部产生位移增量过程中,位移先缓慢增加后呈线性变化趋势;随主动位移施加的范围宽度增大,土体侧面的土压力增加且土体底部土压力减小;随被动位移施加的范围宽度越大,土体侧面的土压力减小且土体底部土压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主动位移 被动位移 土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钢顶管止退装置设置及实施效果分析
4
作者 董天雨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顶管在顶进初期对接管节时,需要暂停主顶施力,易发生后退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造成掌子面失稳及土体变形沉降。以往对顶管采取的传统剪力销或支撑杆形式的止退系统灵活性较差,而自锁式液压千斤顶止退装置虽然灵活性好,但存在破坏... 顶管在顶进初期对接管节时,需要暂停主顶施力,易发生后退现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造成掌子面失稳及土体变形沉降。以往对顶管采取的传统剪力销或支撑杆形式的止退系统灵活性较差,而自锁式液压千斤顶止退装置虽然灵活性好,但存在破坏钢顶管防腐层、造成管壁变形、留下孔洞等不利因素。对此,文章基于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贾鲁河南至龙湖水厂输水管线工程,对顶管后退力、止退装置反力、需止退长度等进行了计算,验算了止退装置设置的合理性。顶管始发阶段施工安全可控,未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内容可为类似钢顶管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顶管 止退装置 主动土压力 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楔体滑动的结合式加筋重力墙主动土压力 被引量:1
5
作者 方薇 唐深琛 +1 位作者 张万东兴 王亮亮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6,共11页
文章针对水平柔性拉筋和重力墙组合成的结合式加筋重力墙,开展基于三维楔块滑动模式的墙背主动土压力上限分析,模型建立考虑筋材拉断和筋材拔出2种不同模式,同时,公式推导体现非水平填土面、非竖直墙背、粗糙墙-土界面、土表荷载等因素... 文章针对水平柔性拉筋和重力墙组合成的结合式加筋重力墙,开展基于三维楔块滑动模式的墙背主动土压力上限分析,模型建立考虑筋材拉断和筋材拔出2种不同模式,同时,公式推导体现非水平填土面、非竖直墙背、粗糙墙-土界面、土表荷载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主动土压力随着挡墙长高比的减小而减小,且加筋可以增大破坏土体的滑裂角,从而显著降低墙后主动土压力,同时,相较于分离式加筋重力墙,结合式加筋重力墙的主动土压力更小;②随着墙背倾角α、填土倾角β的增大,主动土压力均持续增大,前者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更为显著。主动土压力随着内摩擦角φ与墙土界面摩擦角δ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地,内摩擦角对于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远大于界面摩擦角;③主动土压力随筋材抗拉强度T的增大而迅速减小,而与筋材间距呈正相关,同时受竖向间距S_(z)的影响比横向间距S_(x)更大。结合实际施工可行性,0.4~0.6m可作为筋材间距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重力式挡土墙 楔体滑动 主动土压力 上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墙底转动模式下装配式挡土墙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傅旭东 张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虑挡土墙位移模式与大小、土拱效应和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采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了绕墙底转动(RB)模式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①该装配式挡土墙整体性能良好,绕墙底刚性转动。在RB模式下,墙顶处土体最先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土体从上至下逐渐达到极限状态;任意深度处的土体位移S_(c)达到7 mm时将达到极限状态,即S_(c)=0.16%H(H为墙高)。②本文理论解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公式可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过程中的土压力分布及大小。③随着挡土墙转动幅度的增大,土压力分布曲线凹向逐渐明显,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现象;挡土墙转动角度η=0.007 rad为挡土墙达到主动状态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挡土墙 现场试验 绕墙底转动(RB)模式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水平层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模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文彪 吕延豪 游龙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10,共7页
土拱效应已经被广泛证明存在于岩土工程中,然而关于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目前常局限于单层土体,对于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基于土拱效应理论,提出了多层土体挡土墙后非线性主动土压力求解公式,并通过两种典型地层... 土拱效应已经被广泛证明存在于岩土工程中,然而关于土拱效应的土压力研究目前常局限于单层土体,对于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的分布规律尚不清楚。基于土拱效应理论,提出了多层土体挡土墙后非线性主动土压力求解公式,并通过两种典型地层研究了土体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能够很好地描述多层土体墙后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当上、下土层参数一致时,该公式可以退化成单一土层土压力计算模型;当墙土摩擦角充分发挥时,上层土体墙后土压力受土体内摩擦角影响明显,而当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下层土体墙后土压力受墙土摩擦角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效应 挡土墙 多层土体 主动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装式土工格室挡墙受力变形测试分析
8
作者 孔永博 李浩 +2 位作者 张建伟 李俊杰 杨晓华 《中外公路》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以四川成宜高速连接线某试验段变截面土工格室挡墙为工程依托,首先对新型拼装式土工格室挡墙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采用新型玻璃钢轻质面板有效解决了挡墙线形不美观并容易破损的不足;其次,通过现场监测对该挡墙的支护效果进行分析,现场... 以四川成宜高速连接线某试验段变截面土工格室挡墙为工程依托,首先对新型拼装式土工格室挡墙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采用新型玻璃钢轻质面板有效解决了挡墙线形不美观并容易破损的不足;其次,通过现场监测对该挡墙的支护效果进行分析,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该挡墙不同部位的土压力沿墙高呈非线性分布,底部大,顶部小,局部会出现土压力减小的现象;挡墙同一水平高度处墙背和墙中部土压力较大,而墙面处较小,说明土压力从墙中部到墙面范围内的衰减程度较大;对墙身水平位移的监测结果表明:水平位移曲线为“S”形,存在2个位移分界点,水平位移在截面形状改变处变化明显,挡墙顶部和底部的水平位移为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30 mm和3 mm;对挡墙的沉降监测结果表明:该挡墙填筑施工期沉降量较大,占总沉降量的70%~90%,工后沉降很小,墙体最大沉降发生在挡墙顶部,沉降最大值仅为23 mm。最后,结合土压力计算理论分析该台阶式截面挡墙的土压力分布和墙身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挡墙变形符合“转动+平动+绕墙底转动”模式,采用该文计算方法得到的墙背土压力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用于挡墙设计时结果更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装式挡墙 土工格室 新型面板 现场监测 位移模式 极限主动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边坡中锚托板锚固尺寸的新算法
9
作者 彭俊国 黄宇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03-1013,1025,共12页
锚托板支护结构因为其安全稳定、经济和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填方加固边坡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在锚托板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锚托板尺寸仍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设计过于保守。利用对数螺旋线滑移面结合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非饱和土的主动... 锚托板支护结构因为其安全稳定、经济和安装简便等优点在填方加固边坡中得到推广应用。然而目前在锚托板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锚托板尺寸仍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设计过于保守。利用对数螺旋线滑移面结合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非饱和土的主动土压力。根据土体内部平衡求出每层锚托板所需承担的拉力,得到了锚托板尺寸的计算方法,根据滑移面的位置得到了锚托板自由段拉杆的最小设计长度。将主动土压力计算结果与现有的经典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主动土压力系数变化趋势与现有结论一致。分析了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对锚托板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对锚托板锚固尺寸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在同时考虑强降雨和地震时,会显著增加所需的锚托板锚固尺寸,最大增大幅度可达136.71%。分析结果可为锚托板锚固尺寸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托板 非饱和土 主动土压力 降雨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性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解析解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闫超 晏鄂川 +4 位作者 陆文博 丛璐 朱存金 李兴明 叶世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13-2520,共8页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 经典土压力理论的应用是基于半无限土体,但当墙后土体范围有限时经典土压力理论可能就不再适用,出现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针对较复杂条件下无黏性土的有限土体土压力问题,建立了计算模型,并采用薄层单元法推导出解析公式,证明经典的郎肯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皆为所提出的新公式的特解。在综合考虑不同计算条件后,制定土压力计算流程,涵盖了各个条件下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分析表明:极限破裂角不为定值,随计算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有限土体时,所提新公式解与库仑解较接近;出现有限土体时,新公式解趋近于模拟解,从而证明了新公式解的合理性。此时与库仑解相比,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土体 主动土压力 无黏性土 极限破裂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包含库仑和朗肯理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奎华 马少俊 +1 位作者 刘骏龙 吴文兵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9-975,共7页
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考虑滑裂面上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了黏性土或无黏性土的土压力关于破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并在经典朗肯和库仑土压力条件下,将公式退化对比,表明此方法涵盖了经典朗肯... 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考虑滑裂面上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了黏性土或无黏性土的土压力关于破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并在经典朗肯和库仑土压力条件下,将公式退化对比,表明此方法涵盖了经典朗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运用计算机程序绘制了土压力关于滑裂面倾角的函数图,可以容易地确定土压力的极限值,并求得相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比较各类土压力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应用范围广,精度可靠,易于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被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 黏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土墙后曲面滑裂面下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奎华 马少俊 吴文兵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2-738,共7页
为了研究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的形状并计算土压力,建立了挡土墙后黏性填土滑动楔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静力平衡方程.采用变分学方法求解滑裂面曲线方程和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得到土体滑裂面曲线为一对数螺旋线.将主动土压力计算值与... 为了研究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的形状并计算土压力,建立了挡土墙后黏性填土滑动楔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静力平衡方程.采用变分学方法求解滑裂面曲线方程和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得到土体滑裂面曲线为一对数螺旋线.将主动土压力计算值与库仑主动土压力、工程实测值分析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主动土压力值比广义库仑理论的计算值大5.37%,且与工程实测值较为接近.最后分析了挡土墙及墙后填土各参数对曲面滑裂面下的主动土压力值的影响,可知填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是影响土压力值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曲面滑裂面 主动土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土墙后粘性填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巨文 王翀 +1 位作者 梁永朵 冯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0-652,共3页
根据库伦土压力的计算原理,从滑动楔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力的静力平衡条件出发,推导出了计算粘性土或无粘性土主动土压力的公式。该公式适用于均布荷载作用于挡土墙后任意位置。对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土压力的计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库伦原理 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均布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后有限宽度无黏性土主动土压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杨明辉 戴夏斌 +1 位作者 赵明华 罗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针对无黏性土体,开展了刚性挡墙平动、绕墙底转动和绕墙顶转动3种墙体主动变位模式情况下墙后有限宽度土体土压力试验。通过观察墙后不同宽度土体的破坏过程及对土压力的全程量测,对其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无黏性土体,开展了刚性挡墙平动、绕墙底转动和绕墙顶转动3种墙体主动变位模式情况下墙后有限宽度土体土压力试验。通过观察墙后不同宽度土体的破坏过程及对土压力的全程量测,对其破坏模式及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墙后有限宽度土体的破坏面为一连续曲面,随着墙后土体宽度的增加,土体破坏面逐渐向外侧偏移,最终趋于某一固定位置,但始终位于库仑破坏面内侧。土压力值监测表明,库仑土压力理论并不适用于有限宽度土体。当填土宽度为有限宽度时,土压力值小于库仑主动土压力值,其差距随土体宽度减小而逐渐增大。当墙体平动时,土压力值沿墙高先增大后减小;墙体绕墙底转动时土压力值则呈线性增长趋势;而当墙体绕墙顶转动时,在挡墙上部出现了明显的土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土压力 有限土体 刚性挡墙 破坏模式 主动变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和蒸发对非饱和土土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晓亮 李光范 +1 位作者 杜娟 吴小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7,493-494,共5页
为了探讨降雨和蒸发所引起的渗流对非饱和土土压力的影响,本文将基质吸力与渗流的关系式引入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中,得到了降雨和蒸发条件下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结合土体的极限平衡理论,推导... 为了探讨降雨和蒸发所引起的渗流对非饱和土土压力的影响,本文将基质吸力与渗流的关系式引入到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中,得到了降雨和蒸发条件下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结合土体的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了受降雨和蒸发影响的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系数公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降雨和蒸发条件下,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最小值为-145kPa,被动土压力最小值为139kPa;而常规方法计算的主动土压力最小值为-13.85kPa,被动土压力最小值为41.57kPa;在降雨和蒸发条件下,非饱和土主动土压力小于饱和土主动土压力,而被动土压力则相反;在非饱和土中,降雨和蒸发所引起的渗流使得静止土压力系数随着与地下水位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地表附近将会达到-1;而在饱和土中,本算例中各计算点的静止土压力系数总是常数(K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吸力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主动滑动场及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大勇 周早生 钱七虎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8-104,共7页
将边坡临界滑动场方法进行推广与改进,提出挡土结构中的土体主动滑动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得到相应的主动土压力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精度高,与现有的解析解一致;且可方便地考虑挡墙面的摩擦作用、土体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复杂... 将边坡临界滑动场方法进行推广与改进,提出挡土结构中的土体主动滑动场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得到相应的主动土压力分布。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精度高,与现有的解析解一致;且可方便地考虑挡墙面的摩擦作用、土体的不均匀分布以及复杂的外载组合,值得推广应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滑动场 主动土压力 主动滑动场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极限状态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胡俊强 张永兴 +1 位作者 陈林 陈建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1-387,共7页
利用薄层单元法对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进行研究,认为挡土墙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楔形土体产生,取挡土墙后楔形土体沿平行于填料坡面的薄层作为微分单元体,通过作用在微分单元体的力和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挡土墙非... 利用薄层单元法对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进行研究,认为挡土墙土压力是由墙后填土在平衡状态下出现的楔形土体产生,取挡土墙后楔形土体沿平行于填料坡面的薄层作为微分单元体,通过作用在微分单元体的力和力矩平衡条件,建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微分方程,得到非极限状态土侧压力系数、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作用点的理论公式。根据非极限状态摩擦角与墙体位移关系,分析填土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和挡土墙位移比对土侧压力系数、土压力分布、土压力系数和作用点的影响。分析表明采用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平动模式下刚性挡土墙非极限状态时的抗倾覆稳定性偏于危险。另外,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模型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主动土压力分布曲线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非极限状态 主动土压力 薄层单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统一解 被引量:33
18
作者 朱建明 赵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01-2506,共6页
土拱效应对倾斜挡土墙下的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相关计算理论研究略显不足。为了将土拱效应考虑到倾斜挡土墙下的土压力计算中,首先通过应力摩尔圆及静力平衡法分别给出了考虑土拱效应下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计算... 土拱效应对倾斜挡土墙下的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相关计算理论研究略显不足。为了将土拱效应考虑到倾斜挡土墙下的土压力计算中,首先通过应力摩尔圆及静力平衡法分别给出了考虑土拱效应下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计算所需的两大因素:侧向土压力系数及竖向平均应力公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土拱效应的倾斜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被动土压力的统一表达式,并将其应用到求解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高度的计算中。算例表明,土拱效应对于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的影响不同。随着墙体倾角的增大,主动土压力作用点高度逐渐降低,即土拱效应随着墙体倾角的增大而降低。与前述相反,随着墙体倾角的增大,被动土压力作用点高度逐渐降低,即土拱效应的影响随着墙体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背倾斜 土拱效应 主动土压力 被动土压力 统一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移模式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彭述权 刘爱华 樊玲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2-35,共4页
假定挡墙后填土沿墙高任一点处侧压力与其水平位移成线性关系,将土体看作是一系列弹簧和理想刚塑体的组合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挡墙位移模式,改进了Coulomb理论,提出了不同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计算方法。该方法计... 假定挡墙后填土沿墙高任一点处侧压力与其水平位移成线性关系,将土体看作是一系列弹簧和理想刚塑体的组合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挡墙位移模式,改进了Coulomb理论,提出了不同位移模式下刚性挡墙主动土压力非线性分布计算方法。该方法计算合力大小和Coulomb理论计算相等,主动土压力分布和合力作用点位置随挡墙位移模式变化而不同,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对刚性挡墙土压力计算具有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挡墙 主动土压力 非线性分布 位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分布 被引量:91
20
作者 应宏伟 蒋波 谢康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22,共6页
假定挡土墙后土体小主应力拱为圆弧,考虑墙土摩擦角变化对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倾角的影响,分析表明,土拱形状与现有方法有明显差异,并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平动模式下的挡土墙... 假定挡土墙后土体小主应力拱为圆弧,考虑墙土摩擦角变化对挡土墙后土体滑裂面倾角的影响,分析表明,土拱形状与现有方法有明显差异,并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将其用于水平微分单元法求解平动模式下的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给出了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合力作用点的理论公式,并与库仑土压力理论、模型试验数据和已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强度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土压力合力与库仑土压力合力相等;但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和土压力强度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拱 挡土墙 主动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