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fragile delay-dependent H_∞ control of linear time-delay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in state and control input 被引量:2
1
作者 肖伸平 吴敏 佘锦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5期712-719,共8页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non-fragile delay-dependent H∞ state-feedback controller was investigated for a linear time-delay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in state and control input. First, a recently derived integral in...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a non-fragile delay-dependent H∞ state-feedback controller was investigated for a linear time-delay system with uncertainties in state and control input. First, a recently derived integral inequality method and Lyapunov-Krasovskii stability theory were used to derive new delay-dependent bounded real lemmas for a non-fragile state-feedback controller containing additive or multiplicative uncertainties. They ensure that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internally stable and has a given H∞ disturbance attenuation level. Then, methods of designing a non-fragile H∞ state feedback controller were presented. No parameters need to be tuned and can be easily determined by solv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was demon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with the asymptotically stable curves of system state and controller output under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x(0)=1 0 -1]T and h=0.8 time-delay bound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ertain systems delay-dependent criterion non-fragile contro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H_∞ controller design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2
作者 Zhao Zhihua Chen Yuepeng Zhang Qingl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2期321-328,共8页
Considering the design problem of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H∞ controller with gain variations, the dynamic feedback controller by measurement feedback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is constructed and studied. The par... Considering the design problem of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H∞ controller with gain variations, the dynamic feedback controller by measurement feedback for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is constructed and studied. The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are considered to be unknown but norm bounded. The design procedures a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to modify algebraic Riccati inequalities. Using information exchange among local controllers, the designed non-fragile decentralized H∞ controllers guarantee that the uncertain closed-loop linear systems are stable and with H∞ -norm bound on disturbance attenuation. A sufficient condition that there are such non-fragile H∞ controllers is obtained by algebraic Riccati inequalities. The approaches to solve modified algebraic Riccati inequalities are carried out preliminarily. Finally, a numerical example to show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entralized control stable H∞ controller algebraic Riccati inequalities gain variations non-frag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的PPC模型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晓荣 梁川 +1 位作者 付强 杨明兴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5个子系统整体考虑,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问题,运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把高维数据转换到低维子空间,获得指标体系最佳投影方向和投影值,从而做出判断。最大限度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 以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5个子系统整体考虑,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该问题,运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把高维数据转换到低维子空间,获得指标体系最佳投影方向和投影值,从而做出判断。最大限度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中权重的人为干扰。模型简单、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A ppc 指标体系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GA的PPC模型在节水灌溉多方案择优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军 梁川 +1 位作者 赵燮京 廖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15,共3页
综合考虑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因素,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 综合考虑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技术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因素,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从而做出决策,最大限度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干扰,取得了满意效果。模型简单、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A ppc 节水灌溉 综合评价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P与PPC集成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德中 严隽琪 +1 位作者 金烨 马登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912-916,共5页
评述了CAPP与PPC集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方法、模型、决策算法、工艺表示和数据建模等五个方面对CAPP与PPC的集成进行阐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和途径.提出了CAPP和PPC的集成与工厂控制结... 评述了CAPP与PPC集成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方法、模型、决策算法、工艺表示和数据建模等五个方面对CAPP与PPC的集成进行阐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思路和途径.提出了CAPP和PPC的集成与工厂控制结构设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指出进一步的工作将是更全面地考虑到来自CAD、CAQ和CAM的影响,使从产品设计到产品生产整个过程尽可能协同优化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规划 集成 工厂控制结构 CAPP 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强化混凝除蓝藻除色度效果及致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卫 李圭白 邹浩春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太湖水除蓝藻除色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强化混凝作用使得除蓝藻除色度的效果显著,并强化了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的致因,认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可有效去除蓝藻和色度... 用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对太湖水除蓝藻除色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强化混凝作用使得除蓝藻除色度的效果显著,并强化了后续过滤处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的致因,认为高锰酸盐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可有效去除蓝藻和色度,是其核心组分高锰酸钾的主体作用与复合成分在水中协同作用的共同结果,即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的作用、蓝藻有机胶质层与有机物涂层的破坏、杀藻灭活、难溶化合物的吸附共沉作用以及阳、阴离子对混凝过程中pH值平衡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 蓝藻 强化混凝 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模型在甘南县节水灌溉模式优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贺延国 付强 +2 位作者 李荣东 赵小勇 李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8,共3页
针对甘南县节水灌溉模式决策问题,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从而做出决策,... 针对甘南县节水灌溉模式决策问题,采用高维降维技术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评价出样本的优劣,从而做出决策,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模糊综合评判中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干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节水灌溉模式决策及其他评判决策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模式 节水 RAGA ppc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工艺规划的CAPP和PPC集成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忠宾 王宁生 叶文华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5-647,共3页
基于非线性工艺规划 ,描述了 CAPP与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并行集成模型 ,详细分析了 CAPP与 PPC的集成原理 ,对于二者集成过程中出现的资源选择问题和加工任务排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并给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 非线性工艺规划 CAPP ppc 并行集成模型 集成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和PFS联用去除水源水中Tl和Sb复合污染 被引量:8
9
作者 杜星 梁恒 +3 位作者 瞿芳术 黄禹坤 叶挺进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37,共5页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 为了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重金属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采用了高锰酸盐复合药剂(PPC)和聚合硫酸铁(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通过静态烧杯实验和微型移动式平台优化工艺参数,对去除铊和锑复合污染的影响因素(PPC投量、PFS投量和pH)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可保证水源水在Tl超标2~3倍(0.21~0.35μg.L-1),Sb超标3~4倍(15~20μg.L-1)的场合出水达标,对应的工艺参数是:pH控制在5.7~6.3,PPC投量控制在3 mg.L-1以上,聚铁投量控制在40 mg.L-1以上.PPC和PFS联用强化常规工艺可有效去除地表水源水加标模拟的铊(Tl)和锑(Sb)复合污染,并且PPC投量是影响Tl去除的主要因素,PFS投量和pH是影响Sb去除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pH ppc P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 PPC模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进 王卫平 +2 位作者 陈星 张其成 向龙 《水资源保护》 CAS 2013年第4期50-53,共4页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意义,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提高评价模型的分辨率,引入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 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意义,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个子系统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针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提高评价模型的分辨率,引入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分类(K-L PPC)模型。以塔里木河源流区为例,通过优选指标、确立等级和构建模型,寻找最优的投影方向。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验证了K-L PPC模型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 ppc模型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RAGA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信息有偏时Bayes估计的PPC优良性条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国富 任海平 彭伟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6-689,共4页
Bayes估计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充分利用了参数的先验信息和适时的观测信息。在先验信息正确的前提下,Bayes估计相对于LS估计具有PosteriorPitmanClosenes即PPC优良性。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先验信息具有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 Bayes估计在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充分利用了参数的先验信息和适时的观测信息。在先验信息正确的前提下,Bayes估计相对于LS估计具有PosteriorPitmanClosenes即PPC优良性。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先验信息具有主观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利用有偏的先验信息得到的Bayes估计可能不具有这种优良性,为此,给出了这种情况下Bayes估计具有PPC优良性的一个充要条件。鉴于一般情况下先验的精确分布是未知的,用实例给出了一种选取先验方差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得到的Bayes估计具有PPC优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估计 ppc优良性 先验偏差 二次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PCU液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丙红 常洁 +2 位作者 赵剑豪 田金环 周长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9-1333,共5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熔融法制备丙酰氧丙基纤堆素/聚碳酸酯聚氨酯(PPC/PCU)液晶复合膜。通过SEM、AFM、表面能量参数测定、溶血和动态凝血试验,研究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特征和血液相容性,考察了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液晶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采用溶液浇铸法和熔融法制备丙酰氧丙基纤堆素/聚碳酸酯聚氨酯(PPC/PCU)液晶复合膜。通过SEM、AFM、表面能量参数测定、溶血和动态凝血试验,研究了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特征和血液相容性,考察了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液晶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表面呈现微相分离结构,PPC液晶能明显改善PCU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改善的程度与复合膜中液晶的含量相关。由不同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其表面的形态结构和表面能量参数不一样,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的复合膜,其接触玻璃板的表面可见明显的海岛状微相分离结构,复合膜的血液相容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c/PCU复合膜 液晶 表面形貌 表面能量参数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平台上CAPP与PPC的集成及其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军波 俞涛 方明伦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结合某企业的 CIMS工程项目 ,提出了产品数据管理平台上的CAPP和生产计划与控制的集成模型 ,它利用 PDM中面向产品对象的企业流程模型的思想 ,把系统的功能分成 5个集成单元 ,并对各个集成单元的任务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 产品数据管理 集成 CAPP ppc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分解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拉伸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谢飞 何江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116,共3页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 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用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改性淀粉对聚乳酸(PLA)改性,制备出韧性得以改善的PLA/PPC/改性淀粉共混薄膜。通过研究共混薄膜拉伸性能与共混组成配比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加入30%甘油对淀粉进行糊化,对淀粉改性效果较好。随着PPC组分的增加,提高了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强了其韧性,但是加入量较大时会降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因此应控制其加入比例。PLA/PPC/改性淀粉(甘油/淀粉=3∶7)3组份质量比为60∶20∶20的三元共混膜具有良好的断裂伸长率,达到增韧效果,同时拉伸强度并未下降太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PLA) 二氧化碳共聚物脂肪族聚碳酸酯(ppc) 改性淀粉 共混 柔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mC_4Ppc基因水稻的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后代的产量性状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向珣朝 李季航 +1 位作者 何立斌 李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5-30,共6页
ZmC4Ppc基因全长6781bp,PCR扩增时带型不清晰,重复性差,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了该基因在玉米上存在而在水稻上不存在的特异片段,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了1对用于水稻标记辅助选择的特异性引物(前引物为5′AAG... ZmC4Ppc基因全长6781bp,PCR扩增时带型不清晰,重复性差,影响标记辅助选择的准确性。通过序列比对找到了该基因在玉米上存在而在水稻上不存在的特异片段,利用Primer Premier5.0设计了1对用于水稻标记辅助选择的特异性引物(前引物为5′AAGCAGGGAAGCGAGACG3′,后引物为5′GATTGCCGCCAGCAGTAG3′,命名为MRpc)。结果表明,经MRpc筛选的该基因在各生育阶段都能高效表达,且为组成性表达。对标记辅助选择后代FPM881进行了遗传背景、PEPCase活性、净光合速率、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FPM881与对照的遗传背景相似度已达95%以上,ZmC_4Ppc在MAS的各世代中能够高效表达。GCA和SCA分析结果表明从FPM881中能够筛选出单株产量、有效穗和千粒重优于对照、GCA较高的改良恢复系并得到SCA显著高于对照的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说明,ZmC4Ppc基因高效表达能提高经济产量,在水稻遗传背景中发挥其基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mC4ppc基因 特异性引物 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P 与 PPC 集成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波 唐敦兵 张世琪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01-503,共3页
对CAPP与PPC集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目前CAPP与PPC集成的几种方法:在分布式集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并行工程的并行分布式集成的模型,并具体描述了此模型的系统结构。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工艺设计 生产规划 CAPP ppc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石璞 钟苗苗 +2 位作者 李福枝 欧阳龙 刘跃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090-15094,共5页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较差。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仪(TG)、拉力机和色差仪对工业级PPC的加工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可以较好地评估PPC的加工... 可降解聚碳酸亚丙酯(PPC)加工热稳定性较差。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仪(TG)、拉力机和色差仪对工业级PPC的加工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可以较好地评估PPC的加工热稳定性。热失重法可以评估PPC的加工热稳定性,但评估不同加工条件下或不同加工配方的PPC热稳定性灵敏度不高。其它方法均不适宜于评估该材料。本研究对PPC的加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今后提高PPC加工热稳定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ppc) 加工 热稳定性 流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MA/PETG共混型生物降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文 潘丽莎 +4 位作者 徐鼐 林强 刘慧宏 卢凌彬 庞素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3,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封端聚碳酸亚丙酯(P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的共混物(PPC-MA/PETG),采用套管上吹法将共混物吹塑成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封端聚碳酸亚丙酯(PP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的共混物(PPC-MA/PETG),采用套管上吹法将共混物吹塑成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TGA)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共混物的热、力学性能及形貌。结果表明:PPC-MA/PETG共混物为部分相容体系;MA封端PPC可以提高PPC的热分解温度(T-5%),PETG与PPC-MA共混进一步提高了PPC的热性能;当PETG含量低时,PETG作为岛相分散在PPC基体中,随着含量的增加,共混物将发生"海-岛"结构转变成"海-海"结构;共混物薄膜的力学性能较纯PPC大幅增强,从4.7 MPa提高到16.93MPa。PPC-MA与PETG共混可以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膜材料,改善PPC材料的缺陷,在包装、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聚碳酸亚丙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共混物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细菌胞外蛋白酶PPC结构域序列特性与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嘉丰 刘丹 +3 位作者 杨兴昊 吴日帮 武翠玲 何海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23,共11页
PPC(Pre-Peptidase C-terminal)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分泌型海洋细菌蛋白酶的C末端,对蛋白酶的分泌,锚定及与底物相互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对PPC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PPC结构域存在两个较为保守序列区,且这两个保守区空间结构为β-折叠。尽管有... PPC(Pre-Peptidase C-terminal)结构域广泛分布于分泌型海洋细菌蛋白酶的C末端,对蛋白酶的分泌,锚定及与底物相互吸附起到重要作用。对PPC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PPC结构域存在两个较为保守序列区,且这两个保守区空间结构为β-折叠。尽管有的PPC结构域序列一致性较低,但不同结构域间存在相同的保守序列,且其三维结构相似。为了进一步对不同来源的PPC结构域的进化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选取公开发表的PPC结构域,通过在NCBI数据库中搜索得到61条来自于39个细菌所分泌的不同蛋白酶的PPC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PPC结构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序列变异性大,保守性弱。其中,有些细菌PPC结构域可能来源于自身基因重复产生,有些细菌PPC结构域则可能由水平基因转移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ppc结构域 保守区 系统进化树 基因水平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C/PBS包膜尿素膜材料降解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坤 徐静 张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4-631,共8页
【目的】生物可降解树脂包膜材料用于生产控释肥,以防止传统聚烯烃类树脂包膜材料对土壤造成的潜在危害。研究不同膜材、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可以为提高包膜肥料的施用效果和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本文以聚碳... 【目的】生物可降解树脂包膜材料用于生产控释肥,以防止传统聚烯烃类树脂包膜材料对土壤造成的潜在危害。研究不同膜材、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速度,可以为提高包膜肥料的施用效果和土壤生态环境效应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本文以聚碳酸亚丙酯(PPC)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两种可生物降解树脂(质量比7∶5)作为尿素包膜材料进行田间土埋试验。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和扫描电镜测定方法测定PPC/PBS包膜尿素膜材料试样在降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百分率,对样品降解前后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变化进行表征,分析膜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结果】1)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土埋时间的延长,在3480 cm-1处的-OH单峰吸收强度先增加后消失,18491543 cm-1处羰基吸收峰强度明显增加,在2363 cm-1和2331 cm-1处出现-C=C=C和-C=C=O等累积双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膜材料链结构经历了先断链、后氧化的过程,且膜材料在降解过程中形成了新物质,降解方式是以树脂结构中任意酯键部位切断的方式为主;2)热失重分析表明,膜材料中PPC树脂在土壤中先行降解,膜材料中随着PPC结构含量的减少,PBS越来越多的发挥其抑制PPC分解的热稳定作用,表现为膜材料的热分解温度移向高温;3)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初始状态下的包膜尿素的表面致密均一,没有孔洞,随着埋土时间延长,膜材料表面先行降解,膜的表面为由光滑变粗糙,出现孔洞,随时间延长降解程度增加,表面和内部都变得疏松,孔洞逐渐长大并且同时向周围延伸并与其它孔洞贯穿,孔洞增大到20μm左右,膜的厚度变薄,仅为40 50μm,但包膜仍然保持原有的轮廓,说明膜材料在土壤中可以降解,但会延续一定的时间;4)膜材料的土埋降解试验表明,初期降解速度较慢,随着时间的延长,试样生物降解度逐渐增加,在第五个月达到5%失重,之后失重速率明显增快,显示出良好的降解性,到10月份已达到78%的失重率。土壤中的膜材料在12个月内可以被完全降解,对环境友好。【结论】PPC/PBS包膜尿素膜材料降解特征为:包膜表面先行降解;膜材料中PPC树脂在土壤中先行降解;降解方式以树脂结构中任意酯键部位切断的方式为主;膜材料降解速度以1 5月份较慢,6 10月份迅速增快,10月份后减慢,一年之内能够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材料 聚碳酸亚丙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