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电力市场能源转型建设及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政南 姜楠 +4 位作者 陈启鑫 徐江 王海利 辛力 徐青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4-214,共11页
中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如何通过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是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外电力市场在支撑能源转型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可借鉴经验,以德国电力市场为借鉴对象,对比总结其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过程和成效,... 中国正在推进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如何通过市场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是能源结构调整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外电力市场在支撑能源转型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可借鉴经验,以德国电力市场为借鉴对象,对比总结其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过程和成效,可为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分析对比内蒙古自治区与德国在能源供给和消费总量、新能源装机和消纳方面的水平差距;其次介绍德国电价体系和电力市场体系,并通过参考因素的平均绝对误差指标对德国电力市场在适应高比例新能源方面的运行成果进行深度分析;最后总结德国电力市场建设在政策与市场衔接、跨国大市场建设和区域自平衡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适应内蒙古电力市场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转型 德国 新能源高比例消纳 内蒙古 新型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前混配矿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白永强 郭晓霜 张庆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其中,铁前工序是铁素物质流、碳素能源流转换的核心环节,其生产成本占全流程75%以上,能源消耗约占90%,碳排放量占吨钢总排放量的95%,是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序。值得重视的是,原料质... 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其中,铁前工序是铁素物质流、碳素能源流转换的核心环节,其生产成本占全流程75%以上,能源消耗约占90%,碳排放量占吨钢总排放量的95%,是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序。值得重视的是,原料质量对整个炼铁工序的稳定顺行、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均有重要影响。当烧结矿FeO质量分数下降1%,焦比将下降1.0%~1.5%,产量将提高1.0%~1.5%;当低温还原粉化率升高10%,焦比将升高1.5%,产量将降低3%;当TFe质量分数波动由±1%降低至±0.5%,焦比将降低1%,产量将提高2%。因此,国内领先钢铁企业均重视铁前配矿和混匀,建立了基于线性规划算法、遗传算法、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进化算法等的配矿模型,采取矿山混合、港口粗混、平铺直取精混、“配矿槽+强混”精混等不同形式的混匀方式,在铁矿种类繁多和总量偏紧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针对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与优质铁矿资源日益减少的矛盾,需进一步加强混配矿技术创新,优化铁矿资源配置,助力钢铁行业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配矿技术 生产成本 能源消耗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锻造油压机常锻工况能耗特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姚静 魏晨光 +1 位作者 李彬 汪飞雪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08-1515,共8页
为分析大功率自由锻造油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能量分布规律,以常锻工况为例,综合考虑操作工操作影响,研究了操作手柄控制方式及系统控制流程,建立了油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能耗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并通过20MN快锻油压机实测数据验证... 为分析大功率自由锻造油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能量分布规律,以常锻工况为例,综合考虑操作工操作影响,研究了操作手柄控制方式及系统控制流程,建立了油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能耗计算模型和仿真模型,并通过20MN快锻油压机实测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基于仿真模型,对20MN自由锻造油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能耗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油压机不同载荷和操作工操作速度对系统能耗的影响。锻造油压机常锻过程存在较大的速度变化,恒定的流量源不能匹配负载变化,导致20MN自由锻造油压机满载时能量利用率仅为14.3%。研究结果还表明,载荷越大、操作工操作越熟练,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压机 自由锻 能耗 节能 电液比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的比例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曾胜 刘朝明 涂瑞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2期45-49,共5页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中得到了系统的表述。但与此相关还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文章通过对能源消费数据的修正处理以及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扩展,揭示...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国内外的众多文献中得到了系统的表述。但与此相关还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GDP增长与能源消费增长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文章通过对能源消费数据的修正处理以及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了能源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内在比例关系,这对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增长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朝明 曾胜 刘博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11期29-34,共6页
能源是经济安全的一个保障因素。能源的总量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增加能源总量除了要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加能源消费以外,还有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相对增加能源供给这一有效途径。文章利用C-D生产函... 能源是经济安全的一个保障因素。能源的总量不足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制约。增加能源总量除了要加大能源开发力度,增加能源消费以外,还有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相对增加能源供给这一有效途径。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新的计量经济模型,并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客观比例关系,并提出了使能源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合理比例与良性循环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关联关系 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国强 许自取 刘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6-759,共24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使网络能耗急剧增长.但目前网络设备能效低下,未实现能耗比例计算的理念.而网络却为峰值负载而设计,在众多时间处于低负载,存在巨大的节能契机.首先介绍网络设备的能耗模型,继而从两方面阐述网络能耗优化的理论与技...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使网络能耗急剧增长.但目前网络设备能效低下,未实现能耗比例计算的理念.而网络却为峰值负载而设计,在众多时间处于低负载,存在巨大的节能契机.首先介绍网络设备的能耗模型,继而从两方面阐述网络能耗优化的理论与技术:一方面,在假设网络总流量无法改变的前提下,为网络设备增加能源和性能状态,并优化本地控制策略,从而使单个网络设备实现能耗比例计算,或者在不提高现有网络设备能效的前提下,通过网络范围的协同和流量工程,使网络整体实现能耗比例计算的理念;另一方面,为网络提供缓存能力可以降低或缓解网络流量,从而减少网络的传输能耗或缓解其增长速度,智能的缓存部署、内容存储和请求路由能够进一步优化网络的能耗.在上述基础上,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劣,并分析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网络 能耗 能耗比例计算 能耗感知路由 泛在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消费基数增加后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程路 张运洲 辛颂旭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8,共4页
近期中国对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分析了能源消费基数增加后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的有关问题。研究表明,基数调整情况下2020年能源消费量预计超过48亿t,完成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可行的解决途径一是加... 近期中国对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数据进行了修正和调整。分析了能源消费基数增加后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的有关问题。研究表明,基数调整情况下2020年能源消费量预计超过48亿t,完成目标存在较大难度。可行的解决途径一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进一步压减能源消费总量,二是扩大风电、太阳能发电开发规模,通过跨区主送新能源的方式提高利用水平。配合新能源消纳的调峰电源布局在受端效益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基数增加 非化石能源占比15%目标 方案分析 技术经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围合组团建筑的能耗模拟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敬源 王琼 吴晓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9-583,共5页
通过对西安住区组团结构中半围合体系住宅的热环境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算例模型,采用逐一改变半围合建筑各朝向长度比例的单因素分析方法,模拟研究住宅建筑全年动态能耗的变化.以期在满足围合式建筑的规划组团布局要求下,以建筑物能耗最... 通过对西安住区组团结构中半围合体系住宅的热环境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算例模型,采用逐一改变半围合建筑各朝向长度比例的单因素分析方法,模拟研究住宅建筑全年动态能耗的变化.以期在满足围合式建筑的规划组团布局要求下,以建筑物能耗最低为判据,找寻各朝向的最佳比例关系.模拟显示西安地区建筑物应选择"L"形围合最合理,即当建筑物西向无延伸,东向延伸外墙与南向水平外墙长度比为0.5∶1时,建筑物全年综合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年能耗 半围合结构 建筑体型合理比例 “L”形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富氧燃烧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春香 马晓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2-87,共6页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O_2/CO_2气氛下300MW燃煤发电机组满负荷下每发电1h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出各部分能量消耗所占比例、资源消耗系数。结果表明,每发电1h,在电能消耗中,用深冷分离法制取富氧消耗...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O_2/CO_2气氛下300MW燃煤发电机组满负荷下每发电1h的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出各部分能量消耗所占比例、资源消耗系数。结果表明,每发电1h,在电能消耗中,用深冷分离法制取富氧消耗的电能占55.45%,液化回收CO_2占44.55%;在总能消耗中,发电机组消耗的能量占总能的81.77%,制取富氧占8.00%,回收CO_2占6.43%,煤的运输占3.80%;总的资源耗竭系数是2.692人当量(PET),其中煤占92.24%,而油占7.76%。采用O_2/CO_2燃烧技术用于发电后,发电机组效率为34.05%,耗煤率为357.08g/(kW·h),比空气气氛下分离回收CO_2后的机组效率增加了6.24%,耗煤率减少了80.11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O2/CO2燃烧技术 能耗所占比例 资源消耗系数 空气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drex竖炉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及最大利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强 刘炳南 +1 位作者 冯明霞 邹宗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906-3913,共8页
针对诸如Midrex类型直接还原炼铁竖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煤气还原势化学能未能充分利用问题,设计出一种上部增设吹氧装置将过剩化学势转变成热能的竖炉。新型竖炉实现煤气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从而实现能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煤气消耗。根据质... 针对诸如Midrex类型直接还原炼铁竖炉生产过程中存在煤气还原势化学能未能充分利用问题,设计出一种上部增设吹氧装置将过剩化学势转变成热能的竖炉。新型竖炉实现煤气化学能与物理能匹配,从而实现能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煤气消耗。根据质量和能量守恒建立了竖炉静态模型对比分析传统和新型竖炉的煤气消耗,同时开发一维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炉内温度及煤气成分变化,获得了在热力学上盈余煤气的体积分数,即还原煤气过剩化学能的分布。结果表明,吹氧竖炉上部气固两相温度提高,CO和H2浓度明显下降,因而煤气利用率显著增加。在吹氧量为536.40m3.h-1,吹氧位置为6.5m高度情况下,煤气量消耗下降25.94%,尾气还原势下降53.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rex竖炉 过剩化学能 能量匹配 吹氧 煤气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降低烧结工序能耗的关键协同技术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戚义龙 黄世来 +4 位作者 余正伟 吴志勇 程涛 龙红明 王文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8,126,共10页
为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降低烧结工序能耗,本文立足马钢烧结工艺特点,通过采用烧结基础配矿与过程参数互耦调控技术,实现烧结配矿运行实绩评价预测,得到的固体燃料消耗预测模型5‰命中率达到88%以上。通过改善燃料和石灰石的粒... 为助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降低烧结工序能耗,本文立足马钢烧结工艺特点,通过采用烧结基础配矿与过程参数互耦调控技术,实现烧结配矿运行实绩评价预测,得到的固体燃料消耗预测模型5‰命中率达到88%以上。通过改善燃料和石灰石的粒度及分布,烧结饼上下层R和FeO质量分数极差,分别降低了0.17和1.41,固体燃料消耗同比降低1.09 kg/t。烧结矿SiO_(2)质量分数降低至4.90%左右,MgO质量分数由2.00%降低至1.39%,固体燃料消耗降低了3.24 kg/t。通过合适控制风箱风量分配,利用系数同比上升0.021 t/(m^(2)·h),固体燃料消耗降低1.66 kg/t。采用料面均匀喷吹焦炉煤气的技术,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同比降低3.19 kg/t。采用高温蒸汽加热辅助搅拌炼钢污泥等辅助烧结技术,固体燃料消耗降低4.16 kg/t。并通过节能点火炉技术、烧结智能控制技术以及漏风监测和燃烧比控制技术,显著降低点火煤气消耗量和风机电耗。通过持续降低烧结工序能耗关键协同技术的应用,烧结工序能耗(折标煤)由66.36 kg/t降低至当前的46.17 kg/t,有力支撑了烧结工艺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工序能耗 优化配矿 多过程参数耦合 风量分配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新能源优化调度与高效消纳的探索 被引量:14
12
作者 夏经德 柴莉媛 +3 位作者 杨檬 刘军成 张文韬 杨宁宁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5,33,共8页
针对传统的电网调度与电能管理方式在遇到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发电时所出现明显消纳困难、严重弃风弃光的问题,基于等量匹配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优化调度与高效消纳的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未来实时电价的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用电与新能源发电构... 针对传统的电网调度与电能管理方式在遇到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发电时所出现明显消纳困难、严重弃风弃光的问题,基于等量匹配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优化调度与高效消纳的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未来实时电价的基础上,将城乡居民用电与新能源发电构成一种协同发展和经济互补的最优潮流分配方案,保证了新能源消纳的高效性与潮流控制的优化性,不但提高了传统电网抵御各种扰动风险的可靠性,而且也确保了能源合理分配的经济性。通过相关内容的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优化调度 高效消纳 实时电价 经济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挖掘机液压动力系统电控节能方案探索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献崇 杨彦青 崔培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挖掘机以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其工作条件恶劣,动作复杂,能量消耗巨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挖掘机液压动力系统的程序控制,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以挖掘机中发动机与液压变量泵的功率匹配为解决问题的源头,利用PLC... 挖掘机以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其工作条件恶劣,动作复杂,能量消耗巨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挖掘机液压动力系统的程序控制,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工程机械。以挖掘机中发动机与液压变量泵的功率匹配为解决问题的源头,利用PLC控制器的多兼容性和可靠性,对挖掘机液压动力系统各重要部件进行控制,实时处理各种输入和输出信号,并将信号传至上位计算机。通过PLC处理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液压变量泵和发动机等执行机构协同动作,从而使发动机功率曲线一直保持在液压变量泵功率曲线之下。经装机测试,达到了很好的节能降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控制 液压动力系统 电液比例控制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不同煤岩组合体峰前、峰后变形能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兰永伟 高红梅 +2 位作者 张国华 李兴伟 朱文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1,共7页
为探讨不同煤岩组合形式、不同组合单元对组合体峰前、峰后变形能影响,分别对不同比例条件下的组合体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结果表明,细砂岩-粗砂岩-煤组合体比细砂岩-煤-粗砂岩组合体峰前、峰后变形能变化大;组合单元满足一定高度比例下,... 为探讨不同煤岩组合形式、不同组合单元对组合体峰前、峰后变形能影响,分别对不同比例条件下的组合体进行单轴压缩实验。结果表明,细砂岩-粗砂岩-煤组合体比细砂岩-煤-粗砂岩组合体峰前、峰后变形能变化大;组合单元满足一定高度比例下,组合体峰积聚变形能或峰后消耗的变形能存在最大值。同一类型不同比例的组合体,在粗砂岩、细砂岩所占高度比相等,并在20%、25%、33%、40%、50%、60%间变化。各对应高度比下组合单元煤所占高度比相等条件下,细砂岩-煤-粗砂岩组合体,细砂岩所占高度比是决定组合体峰前积聚变形能的主要因素,峰后消耗的变形能受细砂岩、粗砂岩所占高度比交替影响;细砂岩-粗砂岩-煤组合体,峰前积聚变形能受细砂岩、粗砂岩所占高度比交替影响,粗砂岩所占高度比是决定组合体峰后消耗变形能的主要因素。该结果为峻德煤矿井下开采设计及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组合比例 峰前积聚变形能 峰后消耗变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发展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石文辉 屈姬贤 +3 位作者 罗魁 李钦淼 何永君 王伟胜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3,共12页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与必由之路。本文在调研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中期(2030年)、远期(2060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场景;阐述了高比例新能源... 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刚性需求与必由之路。本文在调研分析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中期(2030年)、远期(2060年)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场景;阐述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面临的高效消纳与能源保障难题并存、安全稳定运行难度剧增、电力市场机制不适应等挑战;从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储能及基础支撑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关键技术体系。着眼我国高比例新能源并网与运行的长期稳健发展,提出了加强协调规划、提升灵活平衡能力,强化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技术体系,建立衔接机制、支撑新能源参与市场,深化市场设计、适应新能源消纳场景等建议,可为电力领域规划、电力技术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并网与运行 新能源消纳 电力市场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网络节点的新能源高占比系统消纳阻力精细化评估 被引量:6
16
作者 苏常胜 王森 +1 位作者 孙谊媊 李凤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5,共9页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新能源高占比系统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开展新能源消纳问题研究,精确定位新能源消纳阻力对提升新能源消纳措施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网络节点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阻力精细化评估方法。首先,基...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新能源高占比系统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开展新能源消纳问题研究,精确定位新能源消纳阻力对提升新能源消纳措施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网络节点的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阻力精细化评估方法。首先,基于潮流追踪算法将网络节点潮流划分为常规机组注入、新能源注入和负荷流出三部分;其次,从网络节点角度建立调峰、调频及节点电压偏差约束与新能源消纳的数学关系模型,计及三者耦合关系分析网络节点弃电情况;然后,构建基于网络节点的新能源消纳阻力评估模型并求解,定位系统中新能源消纳的关键节点,明确各节点新能源消纳制约因素并量化新能源消纳阻力;最后,基于改进IEEE 39节点系统设计算例,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所提评估方法可为电力部门采取措施以提升新能源消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高占比系统 新能源消纳阻力 精细化评估 新能源限制电量 潮流追踪算法 关键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钢炼铁总厂360m^2烧结机的节能降耗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晓东 刘艳辉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6-58,共3页
鞍钢炼铁总厂360 m2烧结机自投产以来,工序能耗一直居高不下。近几年,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提高生石灰配比、厚料层烧结、改进点火器等,使工序能耗逐年下降,到2007年已降至56.20 kg/t,比投产之初的2002年降低了15.35 kgce/t。
关键词 工序能耗 生石灰配比 厚料层烧结 点火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需风量理论的隧道施工通风控制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佳鹏 郭春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为保证施工通风质量、控制施工通风成本、降低碳排放、解决智能控制模型对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适用性问题,首先,采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CO体积分数的爆破工况和出渣工况下隧道施工通风需风量理论模型;其次,设计应用于... 为保证施工通风质量、控制施工通风成本、降低碳排放、解决智能控制模型对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适用性问题,首先,采用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基于CO体积分数的爆破工况和出渣工况下隧道施工通风需风量理论模型;其次,设计应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的PID控制模型、模糊PID(Fuzzy PID)控制模型和RBF神经网络PID控制模型;最后,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基于MATLAB对各控制模型应用于隧道施工通风系统理论模型的参数确定和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中,控制模型性能和抗干扰性有一定的负相关性,PID控制模型由于参数调节的便捷性使其在理论响应性能上较为优异,但Fuzzy PID控制模型或RBF-PID控制模型可更好地响应实际工程对于抗干扰和性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通风 PID控制 模糊控制 RBF神经网络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电厂氢型混床能耗的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建辉 陈宇 +1 位作者 陈文中 祝晓亮 《广东电力》 2016年第9期32-36,共5页
以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为例,针对氢型混床能耗过高的问题,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重点包括降低给水pH值的控制上限、优化混床阳阴树脂配比、提高树脂分离过程的监控精度和调整工艺步序等。这些措施实施后,氢型混床周期制... 以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为例,针对氢型混床能耗过高的问题,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重点包括降低给水pH值的控制上限、优化混床阳阴树脂配比、提高树脂分离过程的监控精度和调整工艺步序等。这些措施实施后,氢型混床周期制水量增大近300%,混床每处理1 m^3凝结水所消耗的除盐水量、酸碱量降低约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水精处理 氢型混床 树脂分离 树脂配比 工艺步序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系统消纳能力指标评估与分析 被引量:24
20
作者 蔡佳铭 林其友 刘涌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3-61,共9页
提出定量评估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系统消纳能力的指标方法。综合考虑机组出力上限、负荷水平、网架结构和允许潮流等约束条件,从电网经济性、安全性和固有特性三方面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适应性和消纳情况。推导定量评估可再生能源消... 提出定量评估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系统消纳能力的指标方法。综合考虑机组出力上限、负荷水平、网架结构和允许潮流等约束条件,从电网经济性、安全性和固有特性三方面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系统中的适应性和消纳情况。推导定量评估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指标——待消纳占比的表达式,结合算例给出评估结论。结果表明该指标方法用于分析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具有合理性、简便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占比 可再生能源 待消纳占比 指标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