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钻头金属密封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黎文奇 佘扬周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3,116,共10页
目前关于钻头密封保护垫对密封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缺乏密封垫的结构优化和试验研究成果。为此,结合测试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压装力、端面比压等参数对金属密封系统力学行为和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现有密封垫结构密封性能的缺陷,并... 目前关于钻头密封保护垫对密封结构影响的研究较少,缺乏密封垫的结构优化和试验研究成果。为此,结合测试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压装力、端面比压等参数对金属密封系统力学行为和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现有密封垫结构密封性能的缺陷,并设计新型密封垫以及对原结构进行改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原密封垫结构相比,新型密封垫与供能圈、金属密封环端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应力分布较均匀,应力集中较小,变形更平稳,在最大窜动量时接触压力满足密封功能要求,还能够有效减轻磨损;力学性能测试和单元密封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密封垫结构满足高速牙轮钻头密封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增强高速钻头的密封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钻头 单金属密封结构 供能圈 密封保持垫 材料试验 有限元分析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陵绿釉唐三彩封护材料的耐久性评价及应用场景分析
2
作者 施佩 陈乐 +6 位作者 贾伟明 甄刚 马涛 张鑫 王芬 朱建锋 张彪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0,342,共10页
本研究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67、Paraloid B72)、氟碳树脂(FEVE)和有机硅材料(WD-10)对乾陵绿釉唐三彩复仿制品的釉面进行封护,采用色度仪、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超景深显微... 本研究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67、Paraloid B72)、氟碳树脂(FEVE)和有机硅材料(WD-10)对乾陵绿釉唐三彩复仿制品的釉面进行封护,采用色度仪、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对不同封护材料釉面的色差、疏水性、抗紫外老化、耐盐雾老化、耐酸腐蚀等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raloid B67在紫外老化初期表现出良好的色差和疏水性,但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其性能显著降低,且在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方面表现一般,适用于气候潮湿环境下的室内釉陶文物封护。Paraloid B72在抗紫外老化性能上与Paraloid B67相近,但其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性能最优,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室内釉陶文物封护。FEVE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方面表现不佳,但在紫外老化前后的色差和疏水性变化幅度最小,抗紫外老化性能最优,适用于气候环境较为稳定地区的户外釉陶文物封护。WD-10在复仿制品的釉面难以成膜,不适用于釉陶文物封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陵绿釉唐三彩 封护 丙烯酸树脂 有机硅材料 氟碳树脂 抗紫外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液压支架立柱蕾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丽娟 龚舒天 +1 位作者 吴天谷 杨世杰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为探究大采高液压支架立柱蕾形密封圈在实际加载工况下受力和密封性能,以ZYA21000/36/75D型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Adams和Amesim联合仿真方法分析,分析其立柱活塞杆蕾形密封圈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基于蕾形密封圈受力情况,选择3种复... 为探究大采高液压支架立柱蕾形密封圈在实际加载工况下受力和密封性能,以ZYA21000/36/75D型液压支架为研究对象,采用Adams和Amesim联合仿真方法分析,分析其立柱活塞杆蕾形密封圈实际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基于蕾形密封圈受力情况,选择3种复合材料作为蕾形复合密封圈材料,并研究动密封状态下立柱活塞运动速度与密封间隙对蕾形密封圈强度和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运动速度和密封间隙变化时,密封圈内外行程所受应力最大值均低于蕾形密封圈所用密封材料的强度,表明蕾形密封圈所用密封材料能够满足大采高液压支架立柱密封强度性能要求;同时蕾形密封圈内外行程所受最大接触压力皆大于油液压力,能够满足大采高工况下液压支架立柱蕾形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蕾形密封圈 液压支架立柱 密封性能 复合密封材料 偏载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
4
作者 陈立芳 周宇航 +1 位作者 房务官 郭仪翔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 飞行器在高超声速飞行和再入过程中存在热侵蚀的安全隐患,高温高压苛刻环境对热密封材料要求越来越高,针对苛刻环境下飞行器用热密封材料特性评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热密封材料气密及传热特性高温测试技术,并搭建虚拟和实体测试系统完成陶瓷纤维毡在不同工况下的气密及传热特性测试。测试前通过虚拟空间开展热密封环境模拟仿真,测试中通过数据在虚实空间的动态交互实现测试过程的监测预警,测试后运行数字孪生系统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基于孪生模型对超出测试范围的参数完成虚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陶瓷纤维毡在30%压缩率、1100℃高温时的泄漏率相较于常温工况约减少了72%,该研究解决了超高参数下热密封材料无法测试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飞行器 数字孪生 热密封材料 气密特性 传热特性 高温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钻井用复合堵漏材料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岳鹏 张佳楠 +3 位作者 张丽辉 尚有志 王磊 张洪涛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了有效解决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漏现象,研制了一种抗高温刚性封堵剂HTD-2,并将其与改性无机矿物纤维GXW-1和弹性堵漏材料TDS-2复配形成复合堵漏材料。通过耐温性能实验、裂缝封堵实验、高温高压砂床封堵实验以及与... 为了有效解决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漏现象,研制了一种抗高温刚性封堵剂HTD-2,并将其与改性无机矿物纤维GXW-1和弹性堵漏材料TDS-2复配形成复合堵漏材料。通过耐温性能实验、裂缝封堵实验、高温高压砂床封堵实验以及与钻井液的配伍性实验等对堵漏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TD-2、GXW-1和TDS-2的耐温性能明显优于核桃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单一堵漏材料无法对不同尺寸的裂缝均产生良好的封堵效果,而复合堵漏材料的封堵效果较好,配方为8%HTD-2+1.5%GXW-1+6%TDS-2的复合堵漏材料可使0.5~2 mm裂缝的30 min滤失量均降低至100 m L以下,封堵层的承压能力均大于10 MPa。复合堵漏材料的加入可使钻井液在不同粒径的岩屑砂床中均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0.85~2 mm砂床60 min侵入深度仅为9.3 cm。另外,复合堵漏材料与钻井液还具有较好的配伍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加入复合堵漏材料的钻井液进行现场施工时,GX-1井钻井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滤失现象,钻井过程顺利,有效提升了钻井效率和质量。该复合堵漏材料适合在高温深层裂缝性地层堵漏施工作业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深井 裂缝性地层 刚性封堵剂 复合堵漏材料 堵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轴径磁流体密封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乐宏 王军 王建梅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6,共10页
磁流体是一种可通过调控磁场改变其物理性质的新型智能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密封领域。目前,磁流体密封在中小轴径中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大轴径工况下的应用仍存在诸多挑战。对有关大轴径磁流体密封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结构设计... 磁流体是一种可通过调控磁场改变其物理性质的新型智能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密封领域。目前,磁流体密封在中小轴径中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但在大轴径工况下的应用仍存在诸多挑战。对有关大轴径磁流体密封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其存在径向跳动与密封性能的矛盾、永磁铁充磁不均匀等不足,并建议未来在磁路优化、智能磁场调控、复合密封创新、磁流体材料改性及磁液动态补偿等方向深化研究,为突破大轴径磁流体密封技术瓶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密封 大轴径 大间隙 密封结构 智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衬砌低渗材料研制与气密封效果研究
7
作者 韩聪 王汉鹏 +4 位作者 张冰 邢文彬 王粟 蔡恒 于欣平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针对废弃煤矿地下空间用于压缩空气储库存在的围岩及衬砌密封性不足问题,以石英砂、重晶石粉、铁精粉为骨料,硫铝酸盐水泥为黏结剂,配制出新型水泥基超低渗材料。设计并开展了测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为验证新型... 针对废弃煤矿地下空间用于压缩空气储库存在的围岩及衬砌密封性不足问题,以石英砂、重晶石粉、铁精粉为骨料,硫铝酸盐水泥为黏结剂,配制出新型水泥基超低渗材料。设计并开展了测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为验证新型水泥基材料的密封性能,采用连续-非连续数值计算方法对大安山地下储气库巷道进行衬砌密封效果模拟。结果表明: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硫铝酸盐水泥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随骨料级配孔隙率和水泥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渗透性随硫铝酸盐水泥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骨料级配孔隙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水泥添加剂掺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新型水泥基超低渗材料可用于储气硐室的喷射混凝土层或灌浆层,渗透率低至1.06×10^(-19)m^(2),性能优于P12级抗渗混凝土;在混凝土衬砌基础上增加厚度为0.1 m的水泥基超低渗材料可有效降低储气硐室空气泄漏率,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单次循环空气泄漏率仅为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超低渗材料 衬砌 气密封效果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装备密封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靖威 王娅琦 +1 位作者 童光明 王晨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双碳”目标及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提出推动了包含核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相对于传统密封而言,核电领域所涉及的高温、高压、高辐照恶劣工况及其高安全性需求,对核电装备密封技术与材料提出了极大挑战。针对核电装备中的密封... “双碳”目标及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提出推动了包含核能在内的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相对于传统密封而言,核电领域所涉及的高温、高压、高辐照恶劣工况及其高安全性需求,对核电装备密封技术与材料提出了极大挑战。针对核电装备中的密封技术,重点介绍了核主泵密封,垫圈密封以及贯穿件密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密封材料决定了密封组件的应用“上限”,密封材料涉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聚合物材料。密封运行状态监测对密封组件可靠性以及结构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大量运行数据积累,核电密封故障预测及诊断将成为可能。同时,还分析了现存核电密封技术的发展“瓶颈”,加工工艺及诊断手段均制约着当前发展。基于现有研究基础,预测了未来核电密封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设备 密封 密封材料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密封环抛光装置设计
9
作者 陈嘉庚 贾玙璠 +2 位作者 康仁科 朱祥龙 印文典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2,共6页
针对核主泵密封环复杂形面抛光的加工需求,设计了一款具有四轴联动、抛光载荷监测功能的核主泵密封环抛光装置。规划了抛光装置的卧式布局,设计并分析了关键零部件。开发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电机”方... 针对核主泵密封环复杂形面抛光的加工需求,设计了一款具有四轴联动、抛光载荷监测功能的核主泵密封环抛光装置。规划了抛光装置的卧式布局,设计并分析了关键零部件。开发了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嵌入式运动控制器-驱动器-电机”方案,通过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实现直线轴运动,力传感器可对抛光载荷开展监测。在研制的抛光装置上,开展了典型密封环抛光工艺试验,抛光160 min,平均抛光载荷26 N,密封环粗糙度Ra由282 nm降到5.9 nm,满足了密封环抛光加工需求。为核主泵密封环的高质量高效加工提供了装备和工艺,有助于提升核主泵密封件高精度制造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密封环 抛光装置 复杂形面 高硬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环境对自修复封孔材料裂隙愈合及修复机制的影响
10
作者 司磊磊 赵桐宇 +4 位作者 魏建平 刘正东 华明国 詹平 姚邦华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0-1002,共13页
注浆封孔是最常用的抽采钻孔封孔措施,受应力扰动等影响,注浆封堵的裂隙很容易开裂形成次生漏气通道。因此提出研发可使再生裂隙自愈合的注浆封孔材料,然而井下空气环境复杂,特别是封孔材料的裂隙愈合性能取决于其与空气环境产生物质交... 注浆封孔是最常用的抽采钻孔封孔措施,受应力扰动等影响,注浆封堵的裂隙很容易开裂形成次生漏气通道。因此提出研发可使再生裂隙自愈合的注浆封孔材料,然而井下空气环境复杂,特别是封孔材料的裂隙愈合性能取决于其与空气环境产生物质交换后所生成的自修复产物,因此深入研究不同气体环境对封孔材料裂隙愈合性能的影响,对于改进封孔材料配比,实现抽采钻孔长效密封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自修复封孔材料分别在真空环境、CO_(2)环境及空气环境下的裂隙自愈合及修复产物生成规律。结果发现,在空气环境下封孔材料在6 d内可实现宽度为1.82 mm的裂隙自修复,在CO_(2)环境下封孔材料在8 d内可实现1.51 mm的裂隙自修复,而真空环境下封孔材料在15 d内仅能使裂隙宽度减小0.1 mm,无法实现完全愈合。不同环境下封孔材料与外界的物质交换规律不同,其质量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空气环境下可分为失水减重阶段、动态增重阶段、二次失水减重阶段和稳定阶段;CO_(2)环境下分为迅速碳化增重阶段、缓速增重阶段和平衡阶段;而真空环境下试件质量几乎保持稳定。结合碳化作用和水分蒸发作用分析了不同环境下封孔材料质量变化的内在规律。自愈合产物粗糙度测试结果表明,空气环境下自愈合产物粗糙度最大,真空环境次之,CO_(2)环境最小。微观测试结果表明,CO_(2)不会改变封孔材料的主体结构,仅能够略微提升封孔材料水化产物中CaCO_(3)的含量,并造成基体孔隙减小;但CO_(2)可明显提升自修复产物中CaCO_(3)的占比,并对促进自修复产物粒径大小有显著作用。不同气体环境条件下自修复产物的生成原理具有较大差异,真空环境下自修复产物的生成在于多孔结构导致的析出作用;CO_(2)环境下自修复产物生成以碳化作用产生的碳酸盐为主,析出作用为辅;二次水化作用生成的硅酸盐在空气环境下自修复产物的占比最大,碳化作用产生的碳酸盐次之,析出作用贡献最小。适度提高养护环境的CO_(2)浓度及湿度对裂隙自愈合的效率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实现抽采钻孔长效密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孔材料 自修复 裂隙愈合 气体养护环境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液特性对含水钻孔密封性的影响
11
作者 段琳珂 郝晋伟 +4 位作者 霍中刚 韩鑫涛 底鹏举 杨伟东 李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92,共11页
根据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瓦斯预抽钻孔抽采数据显示,水力造穴钻孔单孔平均抽采纯量约为普通钻孔的3倍,而水力造穴钻孔单孔平均抽采浓度均低于普通钻孔。为了改善含水钻孔存在的高纯量低浓度瓦斯抽采现状,通过实验对比了环保型相变凝胶(... 根据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瓦斯预抽钻孔抽采数据显示,水力造穴钻孔单孔平均抽采纯量约为普通钻孔的3倍,而水力造穴钻孔单孔平均抽采浓度均低于普通钻孔。为了改善含水钻孔存在的高纯量低浓度瓦斯抽采现状,通过实验对比了环保型相变凝胶(EPCG)材料与普通水泥材料在浆液粘度、溶胀性、析水性以及保水性的浆液特性,分析了浆液对含水钻孔密封性的影响,并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EPCG材料的注浆粘度为20~40 mPa·s,且在97 min达到终凝状态,在注浆过程及注浆完成后,浆液凝固过程对钻孔密封性的影响较小;水泥材料注浆粘度约为1000 mPa·s,在6 h后达到凝固状态,在注浆后凝固时间较长对钻孔密封性影响较大。在应对含水钻孔时,EPCG材料的溶胀性可以将外侵水转化为凝胶材料,并提高裂隙的封堵质量;而水泥材料受外侵水的影响会增加材料的析水率,影响材料的密封性能。EPCG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可以有效缓解外侵水的蒸发速率,在长期的抽采过程中可以降低抽采浓度的衰减速率;水泥材料凝固后,材料与水明显分离,不具备延缓水分蒸发的效果。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EPCG材料封孔的含水钻孔比水泥材料封孔的含水钻孔拥有更高的浓度以及更低的衰减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材料 浆液特性 含水钻孔密封性 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重金属检测快速熔样方法研究
12
作者 孙芳芳 邢星 +2 位作者 曹其琛 张文波 马龙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食品中重金属铬、镍、铜、砷、镉、铅快速熔样方法是采用一种材质为PFA的新型密闭罐,利用蜂窝电热板加热仅用硝酸熔样的前处理方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多种国家食品标准物质中铬、镍、铜、砷、镉、铅6种重金属元素... 食品中重金属铬、镍、铜、砷、镉、铅快速熔样方法是采用一种材质为PFA的新型密闭罐,利用蜂窝电热板加热仅用硝酸熔样的前处理方法;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多种国家食品标准物质中铬、镍、铜、砷、镉、铅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从元素检出限、结果准确度、测试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检测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0.3 g,硝酸用量为3 mL,此快速熔样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能够满足检测要求,一方面避免污染,另一方面使熔样效率提高了29.2%~33.3%,此快速熔样方法适用于批量测定食品中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密闭罐 前处理方法 重金属 国家食品标准物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环境下抗渗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
13
作者 陈琳 李金洲 +2 位作者 任博 袁剑阁 张文萃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172,共8页
天津轨道交通Z4线跨永定新河大桥为轨道交通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桥主墩承台采用矩形结构(尺寸为40.7 m×30.1 m×5.0 m),其上设有加台,承台底标高-15.966 m,水深4~8 m。主墩承台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围堰长45.5 m、宽34.9 ... 天津轨道交通Z4线跨永定新河大桥为轨道交通大跨混凝土连续梁桥,该桥主墩承台采用矩形结构(尺寸为40.7 m×30.1 m×5.0 m),其上设有加台,承台底标高-15.966 m,水深4~8 m。主墩承台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围堰长45.5 m、宽34.9 m、高36 m,采用CT型锁扣,设4道围檩及内支撑,封底混凝土厚3.5 m。在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过程中,CT型锁扣与钢管桩在特制胎架上完成拼装,并采用半自动等离子切割设备开槽,大幅提升了锁扣加工精度;锁口钢管桩打设时,对打设限位装置进行改进,提高了超长锁口钢管桩打设精度,确保围堰顺利合龙;通过小型锁口钢管桩围堰抗渗材料止水试验,研发了一种改性膨润土绿色抗渗材料,确保了围堰锁扣处无漏水;基坑施工时,通过围堰内布置的8口减压井主动降低承压水层压力,使围堰内具备干挖作业条件;深水围堰内基坑采用先干挖再湿挖的开挖方式,避免了坑内突涌,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期;采用3组移动式封底平台浇筑封底混凝土,确保了水下封底混凝土浇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锁口钢管桩围堰 CT型锁扣 打设限位装置 绿色抗渗材料 基坑开挖 移动式封底平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封隔器密封单元的增强方法与安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文佳 李越 +3 位作者 徐凤祥 魏瑞涛 葛垣 王雷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5,共7页
气体封隔器胶筒是实现气井分层分段开采的关键部件。常规三胶筒结构在坐封时易发生初始破坏,导致胶筒整体应力水平降低,密封安全性储备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多材料组合式密封单元的增强方法,用于HPHT105-232-V0型含硫化氢高温高压气体封... 气体封隔器胶筒是实现气井分层分段开采的关键部件。常规三胶筒结构在坐封时易发生初始破坏,导致胶筒整体应力水平降低,密封安全性储备不足。为此,提出一种多材料组合式密封单元的增强方法,用于HPHT105-232-V0型含硫化氢高温高压气体封隔器密封单元的设计;基于拉伸试验和Yeoh理论获得橡胶的本构模型参数;在温度204℃、坐封力200 kN和环空压力70 MPa下,分析了胶筒的应力和变形规律;试验测试了增强单元的密封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HPHT105-232-V0型封隔器密封单元胶筒的最大变形量为94.785 mm,最大接触应力为240 MPa,位于金属护环与套管接触区域。根据API标准,对HPHT105-232-V0型封隔器实物进行测试试验,坐封时胶筒未发生初始破坏,密封单元的整体应力水平提高;稳压过程胶筒压降幅度小于1%;整个试验测试过程中,密封单元无气泡溢出,封隔器卸载后胶筒结构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增强方法所设计的多材料组合式密封单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满足极端环境下的密封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开采 气体封隔器 多材料组合式密封单元 安全性试验 高温高压 增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改性垃圾焚烧底灰-矿渣基胶凝堵漏材料研究
15
作者 窦国兰 简赫达 +3 位作者 仲晓星 秦波涛 刘根 张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5-1487,共13页
针对传统矿用水泥基堵漏材料存在的收缩开裂、高能耗及高碳排放的问题,探索采用海藻酸钠(SA)交联金属离子,制备SA改性垃圾焚烧底灰(MSWI-BA)-粒化高炉矿渣(GBFS)基胶凝堵漏材料(SWM)。通过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测试,确定了最佳水固比为... 针对传统矿用水泥基堵漏材料存在的收缩开裂、高能耗及高碳排放的问题,探索采用海藻酸钠(SA)交联金属离子,制备SA改性垃圾焚烧底灰(MSWI-BA)-粒化高炉矿渣(GBFS)基胶凝堵漏材料(SWM)。通过抗压强度和凝结时间的测试,确定了最佳水固比为0.4。通过胶凝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压强度、收缩率及裂缝形貌的分析,探究了SA改性对胶凝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改性后,胶凝材料的耐高温性得到了改善,受热后改性胶凝材料表面裂缝明显减少,收缩率较改性前最大降低了26.5%,在400℃受热后,剩余抗压强度仍高达17.25 MPa。结合微观形貌、孔结构性能和热分析实验,探究了SA改性胶凝材料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SA改性MSWI-BA-GBFS基胶凝堵漏材料通过SA与底物中的Ca^(2+)/Al^(3+)的配位交联与碱激发底物形成的硅铝酸盐共价网络协同作用,细化孔径,减小孔容,在受热后保持基体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改善胶凝材料的抗收缩开裂性。堵漏风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水固比0.4的SA改性MSWI-BA-GBFS基胶凝堵漏材料的堵漏性能优于矿用水泥基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堵漏性能。SA改性MSWI-BA-GBFS基胶凝堵漏材料的研制不仅为城市垃圾焚烧底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还提供了一种抗压强度高、抗收缩开裂且耐高温的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矿用水泥基堵漏材料的环保防灭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垃圾焚烧底灰 胶凝材料 堵漏风 防灭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液体潜射弹道导弹长期贮存材料工艺技术
16
作者 王骁骞 赵峥嵘 吴小宁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对液体潜射弹道导弹长期加注贮存技术的发展进程、最新进展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俄罗斯液体潜射弹道导弹的结构设计、材料选取和制造工艺以及出厂加注封装和密封性检测方法,最后指出实现长期加注贮存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 长期贮存 相容性 密封性 结构 材料 焊接工艺 封装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灭火喷涂材料黏附及封堵性能试验研究
17
作者 秦汝祥 谷传尧 +1 位作者 康扬 葛小丽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为改善煤矿井下巷道喷涂防灭火材料黏附性差,易开裂、易脱落及封堵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以粉煤灰为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为基料,可再分散乳胶粉(VAE)为外加剂的防灭火喷涂材料。通过单轴抗压强度实验、煤岩多相... 为改善煤矿井下巷道喷涂防灭火材料黏附性差,易开裂、易脱落及封堵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以粉煤灰为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石膏为基料,可再分散乳胶粉(VAE)为外加剂的防灭火喷涂材料。通过单轴抗压强度实验、煤岩多相多场真三轴动态渗流实验以及扫描电镜实验等,研究了VAE对喷涂材料的黏附性能、胶结性能、力学性能、封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VAE可以促进水化产物中丝状黏结桥的形成,实现黏结桥与水化产物的铆接、桥连,构成一个致密的网络结构。这不仅可以提升喷涂材料的抗开裂能力,同时增强了材料与煤结合后的黏附性能、胶结性能以及封堵性能。加入1%VAE的喷涂材料能够充分包裹住煤体,在煤体表面形成致密的涂层,有效隔绝空气与煤体接触,从而预防煤自燃,研发的材料对防治巷道顶部煤自燃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分散乳胶粉 巷道喷涂材料 喷涂堵漏 硅酸盐水泥 硫铝酸盐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主驱动用丁腈橡胶密封材料的加工、力学及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彩霞 王廷梅 +2 位作者 陈守兵 张新瑞 王齐华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30-1738,共9页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件是1种大型异形橡胶密封件,橡胶材料的加工性能在其精细结构成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焦烧时间和门尼黏度是影响橡胶材料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盾构机主驱动橡胶密封件的成型工艺对丁腈橡胶(NBR)加工性能...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件是1种大型异形橡胶密封件,橡胶材料的加工性能在其精细结构成型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焦烧时间和门尼黏度是影响橡胶材料加工性能的关键因素.针对盾构机主驱动橡胶密封件的成型工艺对丁腈橡胶(NBR)加工性能的要求,本研究中以松明油、癸二酸二丁酯和固体古马隆树脂为原料,合成复合增塑剂;并使用高结构炭黑和低结构炭黑并用的补强体系,对NBR密封材料进行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宏观调控.结果表明:由于复合增塑剂中三组分的协同作用,当复合增塑体系中松明油的使用量为0.9 phr(parts per hundred parts of rubber,每百份橡胶中组份的重量份数)时,本研究中制备的高性能NBR密封材料,不仅满足大型盾构机用异形密封圈的成型工艺要求,混炼胶焦烧时间T_(10)可长达168.6 s,门尼黏度值M_(L(1+4))可低至46.95;还是1种兼具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磨、高回复性与高耐热性的自润滑橡胶密封材料,且该材料的耐磨性能已在盾构机主驱动模拟试验台中进行了验证,可以满足盾构机主驱动系统对密封有效性和寿命的需求,本研究可以为大型盾构机主驱动密封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盾构机主驱动密封 焦烧时间 门尼黏度 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锑石墨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密封材料配对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柴杨洋 彭旭东 +2 位作者 江锦波 孟祥铠 马艺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6-1976,共11页
为研究干气密封用密封材料的摩擦学特性,采用销盘旋转试验台研究3种浸锑石墨在干摩擦条件下分别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配对时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速度、载荷对密封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配对副材料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 为研究干气密封用密封材料的摩擦学特性,采用销盘旋转试验台研究3种浸锑石墨在干摩擦条件下分别与无压烧结SiC和3D打印SiC配对时的摩擦磨损特性,探讨了速度、载荷对密封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配对副材料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载荷p与速度v的乘积(pv值)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在pv值较小时磨损机理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在pv值较高时磨损主要发生在碳化硅摩擦表面黏附的石墨转移层间,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黏着磨损;在研究pv值变化对浸锑石墨与SiC密封材料配对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时,首选定载荷变速度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材料 浸锑石墨 无压烧结SiC 3D打印SiC 摩擦磨损特性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变形理论的深海连接器O形圈密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乐烨 甘屹 张鹏举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9-1159,共11页
深海连接器是保证海洋装备能够正常运行的信号传输设备,而深海连接器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O形圈的密封性能。为此,对深海高压环境导致O形圈发生形变,从而严重影响O形圈的密封性能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结构变形理论,分析了... 深海连接器是保证海洋装备能够正常运行的信号传输设备,而深海连接器的正常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O形圈的密封性能。为此,对深海高压环境导致O形圈发生形变,从而严重影响O形圈的密封性能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结构变形理论,分析了环境压力对于密封结构变形和O形圈压缩量的影响变化;然后,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O形密封圈的非线性动密封模型,分析研究了模型网格划分对于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接着,分析了结构变形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曲线;最后,研究分析了材料性能、环境压力与密封结构尺寸对于动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网格的实际值为47745,测定值为21685、37934、50707时,其模拟计算结果的误差值均小于2%;密封结构变形和O形圈压缩量的模拟值与理论值的曲线趋势基本一致;材料性能与环境压力的变化会影响动密封性能,在密封结构尺寸中,增大沟槽圆角半径可以增强O形圈的动密封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高压环境下O形密封圈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装备 信号传输设备 O形圈压缩量 动密封性能 材料性能 环境压力 密封结构尺寸 沟槽圆角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