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choring effect and energy-absorbing support mechanism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被引量:14
1
作者 ZHAO Tong-bin XING Ming-lu +2 位作者 GUO Wei-yao WANG Cun-wen WANG 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572-581,共10页
To research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ensile and drawing model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evolution laws of 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analyzed.Additionally,th... To research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ensile and drawing models are established.Then,the evolution laws of 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analyzed.Additionally,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e element position on the anchoring effec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is discussed.At last,the energy-absorbing support mechanism is discussed.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drawing process of normal bolt,drawing force,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ll gradually increase as increasing the drawing displacement,but when the large deformation bolt enters the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tage,these three values will keep stable;when the structure element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 approaches the drawing end,the fluctuation range of drawing force decreases,the distributions of 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of anchorage section are steady and the increasing rate of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decreases,which are advantageous for keeping the stress stability of the anchorage body.During the working process of large deformation bolt,the strain of bolt body is small,the working resistance is stable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bolt axial force and interfacial shear stress are steady.When a rock burst event occurs,the bolt and bonding interface cannot easily break,which weakens the dynamic disaster deg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urst large deformation bolt numerical simulation pull-out test anchoring effect energy-absorbing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GO-SVM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阳 张璐 +3 位作者 吴德强 周青 张川 王彦海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 为了无损检测埋置于混凝土中的输电铁塔地脚螺栓有无螺母缺失缺陷,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improve 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ING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检测方法(INGO-SVM):首先,通过Cubic混沌映射与小孔成像反向学习策略增加北方苍鹰优化算法(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种群的多样性,并在优化初始解的同时增加种群的搜索区域,使算法尽可能的找到潜在的最优解并分析优化效果;其次,将INGO应用于SVM的核心参数寻优,得到分类模型;最后,将螺杆直径、保护层厚度、垫板厚度以及电磁无损检测得到的磁场强度作为输入量,输出地脚螺栓螺杆上螺母个数,判断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SVM,提出的INGO-SVM模型在输电铁塔地脚螺栓螺母缺失分类中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以及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31.7%、60.7%、68.9%,验证了该方法解决地脚螺栓螺母缺失无损检测分类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铁塔地脚螺栓 螺母缺失缺陷 改进北方苍鹰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电磁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和STA/LTA的锚杆锚固参数分析软件开发
3
作者 牛顿 李青锋 +1 位作者 黄海霖 陈懿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50-1855,共6页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锚杆锚固在矿业、地质、隧道等工程上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应力波检测法为基础,运用小波阈值函数、STA/LTA等算法,对锚杆工程进行综... 随着中国基础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锚杆锚固在矿业、地质、隧道等工程上的使用量不断攀升,锚杆锚固质量的无损检测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应力波检测法为基础,运用小波阈值函数、STA/LTA等算法,对锚杆工程进行综合评价,设计开发出集信号滤波、锚杆锚固参数获取等功能为一体的锚杆锚固无损检测与智能分析软件。通过锚杆锚固数值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人工拾取和软件到时提取的锚杆长度,得出软件计算出的锚杆长度总体误差控制在5%之内,比人工拾取精度更高,对于提高项目工程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锚固无损检测 锚固参数 锚杆锚固质量 软件开发 VB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多场应力扰动超临界锚固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4
作者 康志鹏 段昌瑞 +2 位作者 罗勇 高翔 蔡志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86,共10页
为解决深部多场应力扰动下的巷道前掘后修、多次翻修、冒顶片帮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检验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分析锚固厚度与围岩裂隙发育的时空演化关系,提出深井巷道厚锚固层加固及超临界锚固支护围岩控制机制并进行验... 为解决深部多场应力扰动下的巷道前掘后修、多次翻修、冒顶片帮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检验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分析锚固厚度与围岩裂隙发育的时空演化关系,提出深井巷道厚锚固层加固及超临界锚固支护围岩控制机制并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长度锚杆支护下围岩裂隙数随应力释放过程不断变化,应力释放阶段,围岩裂隙数基本一致,应力释放结束后,无支护条件下围岩裂隙数量激增,围岩裂隙数量随锚杆长度呈现双相波动性增长趋势,具体表现为初始阶段单调递增,随后进入短暂递减区间,最终恢复二次增长态势;基础支护体长度应穿透巷道围岩横向裂隙区并生根于巷道岩体内零位移点,从而构筑厚层加固拱,实现围岩长时强度退化抑制与动载应力阻抗性能提升;柔性锚杆的静态拉伸性能、耐久性能、循环加载性试验结果显示,影响其力学性能因子由高到低分别为潮湿环境、安装夹角、长时加载。确定最优的锁紧套管尺寸为长120 mm,直径30 mm,现场试验结果显示巷道控制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深部多场应力扰动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应力 超临界锚固 厚层加固拱 柔性锚杆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张拉力无损测试原理与技术研究
5
作者 张天予 钟新谷 +1 位作者 赵超 程忠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
基于锚杆锚固体系多接触面特征,建造室内模型研究其锚固体系振动特性。通过在锚杆无应力段顶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时程信号,经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锚杆无应力段顶端振动频谱图,其频谱图的卓越频率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据此获得其卓越频... 基于锚杆锚固体系多接触面特征,建造室内模型研究其锚固体系振动特性。通过在锚杆无应力段顶端安装加速度传感器测试时程信号,经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得锚杆无应力段顶端振动频谱图,其频谱图的卓越频率具有良好的可识别性,据此获得其卓越频率与锚杆张拉力、锚杆无应力长度的变化规律,其卓越频率并非锚杆张拉段横向多阶振动频率。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视锚固螺母为弹性基础的锚杆弹性振动模型、锚固螺母及锚杆相对螺母与球形垫圈接触面转动的刚体振动模型,分别获得其模型频率方程,基于其识别的卓越频率求解频率方程中的刚度参数,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其刚度参数—锚杆张拉力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和单调递增关系。进一步室内模型试验表明其刚度参数—锚杆张拉力关系特征与蝶形托盘接触不同介质、不同锚杆张拉段长度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此提出了锚杆张拉力无损测试原理、方法与实现的技术路线,现场小规模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锚杆 振动特性分析 张拉力测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抗爆加固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光勇 顾金才 +2 位作者 陈安敏 徐景茂 张向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8-383,共6页
采用抗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集中装药爆炸应力波的作用下,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抗爆效果。通过分析压力时程曲线,证明测试数据规律性合理,数据可靠。分析和比较了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与不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所造成的洞室围岩... 采用抗爆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集中装药爆炸应力波的作用下,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抗爆效果。通过分析压力时程曲线,证明测试数据规律性合理,数据可靠。分析和比较了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与不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所造成的洞室围岩拱顶位移、洞壁应变、顶底板加速度和洞室宏观破坏形态,得出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洞室抗爆加固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端部加密锚杆支护 爆炸应力波 加固效果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岩体中锚杆剪切力学模型研究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泉声 雷广峰 +1 位作者 彭星新 魏莱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4-801,共8页
依据最小余能原理,在考虑节理岩体中锚杆剪切变形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理面水平剪切位移与锚杆轴向及切向变形之间的关系。结合锚杆受力特点拟定了锚杆屈服模式的判定流程。建立了考虑"等效剪切面积"的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 依据最小余能原理,在考虑节理岩体中锚杆剪切变形的基础上,分析了节理面水平剪切位移与锚杆轴向及切向变形之间的关系。结合锚杆受力特点拟定了锚杆屈服模式的判定流程。建立了考虑"等效剪切面积"的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理论计算模型,并通过室内物理试验验证了理论计算模型的准确性。讨论了锚杆倾角、围岩抗压强度、锚杆直径、法向应力等因素对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锚杆剪切力学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锚杆轴向力及剪切力对节理面抗剪强度的贡献;考虑"等效剪切面积"的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锚杆倾角及围岩抗压强度越大,锚杆轴向力越小,剪切力越大;锚杆直径增大,锚杆轴向力及剪切力都会增大;节理面法向应力会显著影响剪胀效应,法向应力越大,节理面抗剪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岩体 锚杆锚固 抗剪强度 物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冰 郭闪闪 +1 位作者 曾晟 郑绪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12,共5页
随着锚杆锚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因现场施工锚固质量检测手段原因造成的事故与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因此锚固质量检测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锚杆传统拉拔检测技术的破坏机制、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研究... 随着锚杆锚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因现场施工锚固质量检测手段原因造成的事故与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多,因此锚固质量检测新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锚杆传统拉拔检测技术的破坏机制、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研究3个方面对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阐述。从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数值方法、应力波反射法和信号的处理及智能评估等方面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最后从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的新技术研究、多种影响因素叠加效应的研究、智能评价系统的构建等将是未来锚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锚杆 锚固质量 无损检测技术 智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锚杆锚固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罗小勇 唐谢兴 +1 位作者 匡亚川 胡金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1-527,共7页
通过对9个不同直径的GFRP锚杆拉伸试验及27个不同直径和表面形态的GFRP锚杆黏结性能试验,得到GFRP锚杆受力过程中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分析直径对GFRP锚杆力学性能,直径和表面形态对GFRP锚杆黏结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9个不同直径的GFRP锚杆拉伸试验及27个不同直径和表面形态的GFRP锚杆黏结性能试验,得到GFRP锚杆受力过程中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及其与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曲线,分析直径对GFRP锚杆力学性能,直径和表面形态对GFRP锚杆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FRP锚杆受力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为一条通过原点的斜直线,属于线弹性材料,GFRP锚杆的极限抗拉强度及应变随着试件直径的增大而有所下降,延性降低;GFRP锚杆与混凝土黏结强度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荷载段滑移量增加;GFRP锚杆表面形态对黏结强度的影响较明显,加大螺距和丝槽或改变肋高度、间距和宽度等这些表面形式可以提高机械咬合力,获得更好的黏结效果,同时减小滑移量;根据试验成果建立GFRP锚杆黏结滑移本构模型,研究成果为GFRP锚杆数值分析和预应力GFRP锚杆工程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锚杆 黏结性能 力学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TDR的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隋海波 施斌 +3 位作者 张丹 王宝军 魏广庆 朴春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59,共5页
对锚杆应力分布状态的监测一直是岩土锚固工程中的难题之一。针对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案及安装工艺;结合锚杆拉拔试验,分析了这一技术用于锚杆应力状态监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BO... 对锚杆应力分布状态的监测一直是岩土锚固工程中的难题之一。针对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案及安装工艺;结合锚杆拉拔试验,分析了这一技术用于锚杆应力状态监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BOTDR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布设安装和测量范围大的优点,可以直观地得到锚杆在各级荷载下锚杆的通体应力、应变分布特征,试验中获得的多项测试数据的规律性都较好,该技术在锚杆应力应变分布状态的长期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拉拔试验 BOTDR 光纤传感技术 分布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施工过程的基坑锚杆支护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秋雁 陈波 沈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74-1878,共5页
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基坑在开挖和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中土中应力、锚固段应力及基坑壁侧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壁附近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显著;锚杆锚固段应力呈非线性递减分布;基坑壁侧向位移... 通过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土质基坑在开挖和预应力锚杆施工过程中土中应力、锚固段应力及基坑壁侧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壁附近的土体应力状态变化显著;锚杆锚固段应力呈非线性递减分布;基坑壁侧向位移随施工过程的进行而呈增大的趋势。在模型试验基础上,对土层锚杆的锚固和变形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必须建立一个包括基坑周围土体以及锚杆等在内的完整力学模型,且考虑施工过程,才能较精确地求解基坑周围应力场和位移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锚杆支护 模型试验 锚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垫板形式对洞室抗爆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明治清 顾金才 +3 位作者 张向阳 陈安敏 徐景茂 孔福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991-2995,共5页
为了研究爆炸条件下不同垫板形式锚杆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中选择了平板和碗形两种不同的垫板形式。通过抗爆试验,对锚固洞室宏观破坏形态、洞壁位移特征、拱顶位移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爆心两侧拱顶各点位移进行了对比,... 为了研究爆炸条件下不同垫板形式锚杆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现场试验中选择了平板和碗形两种不同的垫板形式。通过抗爆试验,对锚固洞室宏观破坏形态、洞壁位移特征、拱顶位移与比例距离之间的关系以及爆心两侧拱顶各点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垫板形式在爆炸条件下对洞室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爆炸条件下,碗形垫板可以充分发挥锚杆抗拉能力高的特点,拱部围岩经碗形垫板加固后,整体刚度能够得到较大提高,对岩体的加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锚杆 垫板形式 破坏形态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加固机理的试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3
作者 方从严 卓家寿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6-700,共5页
从锚杆形状和灌浆体特性对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影响,锚杆的倾斜角、节理面的粗糙度、锚杆长度及直径等加锚设计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锚杆加固对岩体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凝聚力和渗透系数等岩体参数的影响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 从锚杆形状和灌浆体特性对锚杆抗拔承载力的影响,锚杆的倾斜角、节理面的粗糙度、锚杆长度及直径等加锚设计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锚杆加固对岩体的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内摩擦角、凝聚力和渗透系数等岩体参数的影响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试验研究成果,讨论了岩体锚固的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锚杆 锚固机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声波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涛 叶义成 +3 位作者 王文杰 张杰 何志义 苏顺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大冶铁矿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手段单一、检测参数有限的现状,应用声波检测技术,对大冶铁矿井下巷道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在随机抽取的35根锚杆中,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合格率为85.7%,与支护巷道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应... 针对大冶铁矿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手段单一、检测参数有限的现状,应用声波检测技术,对大冶铁矿井下巷道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在随机抽取的35根锚杆中,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合格率为85.7%,与支护巷道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应用声波检测技术对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大冶铁矿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玻璃钢锚杆的锚固长度以及玻璃钢锚杆与围岩之间的锚固剂密实度。为此从钻孔深度、锚固剂填塞数量、锚杆杆体插入深度、锚固剂浸泡时间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锚固质量控制对策。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声波检测技术可为大冶铁矿玻璃钢锚杆锚固质量的控制提供指导,对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锚杆 锚固质量 声波检测技术 锚固长度 锚固剂密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锚节理面的抗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小刚 周纪军 +2 位作者 贾志欣 赵宇飞 刘立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50-256,共7页
通过一系列剪切模型试验,研究在不同法向力、预应力和锚固情况下锚索对平滑节理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利用对比试验将销钉力、预应力和轴力增量3种力的抗剪作用分离出来,着重探讨了在剪切过程中3种力对节理面的抗剪贡献,并分析了锚索模拟体... 通过一系列剪切模型试验,研究在不同法向力、预应力和锚固情况下锚索对平滑节理面抗剪性能的影响,利用对比试验将销钉力、预应力和轴力增量3种力的抗剪作用分离出来,着重探讨了在剪切过程中3种力对节理面的抗剪贡献,并分析了锚索模拟体的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锚固明显提高了节理面剪切力-位移曲线初始段的抗剪力和剪切刚度,并使得曲线末段表现出塑性强化的特征;预应力大小对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的影响与试验条件、节理面状况和锚固角等有关。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剪切位移开始阶段预应力和销钉作用发挥了主要作用,杆体形成塑性铰后轴力增量则起了重要的作用,锚索的破坏一般发生在节理面附近,属于拉剪复合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面 锚索 剪切试验 预应力 销钉作用 轴力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锚黏结式锚杆静、动载试验的非均匀受力锚杆单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向东 王帅 +1 位作者 赵阳豪 孙小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9-278,共10页
为使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数值模拟更加合理,对端锚黏结式锚杆进行了常规拉拔试验和动拉拔荷载试验,分析了静、动荷载下锚杆的受力特征并提出了力学计算模型。结合试验和力学模型计算结果,比选了多单元数2结点杆单元和少单元数高阶... 为使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数值模拟更加合理,对端锚黏结式锚杆进行了常规拉拔试验和动拉拔荷载试验,分析了静、动荷载下锚杆的受力特征并提出了力学计算模型。结合试验和力学模型计算结果,比选了多单元数2结点杆单元和少单元数高阶次杆单元的计算精度和计算量。试验结果表明,端锚黏结式锚杆在静荷载下轴向应力呈三角形分布,在动荷载下轴向应力呈负指数分布。受力分析表明,静荷载作用下黏锚力可视为均匀分布,动荷载作用下黏锚力可近似简化为三角形分布。对比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高阶杆单元能简洁明了地反映静、动荷载下锚杆的非均匀受力情况,并能有效减少单元数目和结点数目,大大减少计算量,同时提高计算精度,相比多单元数2结点杆(索)单元优势明显。静、动载试验和理论成果为锚杆支护工程的设计计算和数值模拟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拔试验 动载拉拔 锚杆单元 端锚锚杆 黏结式锚杆 非均匀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剪切试验的预应力锚杆变形性能分析 被引量:46
17
作者 张伟 刘泉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31-2240,共10页
为了研究锚杆对节理剪切性能的作用机制和模式,开展了锚固节理岩体的实验室剪切试验,模拟了不同强度的岩体在剪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对比了锚杆加固前、后岩体的剪切变形规律,分析了节理岩体强度、预应力及锚固方式对节理的抗剪能... 为了研究锚杆对节理剪切性能的作用机制和模式,开展了锚固节理岩体的实验室剪切试验,模拟了不同强度的岩体在剪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受力特征,对比了锚杆加固前、后岩体的剪切变形规律,分析了节理岩体强度、预应力及锚固方式对节理的抗剪能力的影响,试验过程中通过应变片测点监测锚杆轴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节理剪切过程中锚杆的轴向受力机制和变形特性。剪切试验完成后,取出剪切变形后的锚杆,统计了变形段长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剪力-位移曲线存在明显的3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塑性强化阶段,曲线近似呈现双直线特征,弹性段锚杆主要发挥销钉作用;屈服段锚杆的轴向作用开始调动,锚杆同时存在销钉和约束作用;塑性段锚杆不再发挥销钉作用,只是依靠其轴向约束作用限制岩体的变形;曲线表现出韧性增强的剪切性能,这就使得锚杆锚固节理岩体的破坏特性由脆性转变为塑性,从而提高了岩体的稳定性和安全度。节理面的滑动对锚杆产生剪切作用,由于切向变形而产生了附加的锚杆轴向变形,锚杆的轴向应力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大呈增长的趋势,变形剧烈区域集中于节理面附近,且距离节理面越近其轴向应力增大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节理岩体 剪切试验 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索锚固力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薛亚东 黄宏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23-1526,共4页
树脂锚索锚固力的影响因素复杂、锚固机理不完善,造成了支护参数设计不合理,甚至发生围岩加固失败。针对回采巷道顶板岩层含水状况,通过室内锚索拉拔试验,分析研究了锚索锚固长度、孔径、树脂药卷包装膜和水等对锚固力的影响规律,总结... 树脂锚索锚固力的影响因素复杂、锚固机理不完善,造成了支护参数设计不合理,甚至发生围岩加固失败。针对回采巷道顶板岩层含水状况,通过室内锚索拉拔试验,分析研究了锚索锚固长度、孔径、树脂药卷包装膜和水等对锚固力的影响规律,总结出锚索载荷随位移变化的4种形式,以及锚索轴力分布的规律,对树脂锚索的支护参数设计及机理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锚固力 影响因素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筋锚杆土质边坡支护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文 王浩 +1 位作者 陈云 胡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8-1015,共8页
论文通过拉伸试验、抗剪试验、耐腐蚀试验、与水泥基黏结强度试验,研究了BFRP筋力学性能,表明BFRP筋抗拉强度大于890MPa,耐酸碱强度保留率大于92%,抗剪强度略小于普通钢筋,与水泥基类黏结强度大于4.5MPa。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论文通过拉伸试验、抗剪试验、耐腐蚀试验、与水泥基黏结强度试验,研究了BFRP筋力学性能,表明BFRP筋抗拉强度大于890MPa,耐酸碱强度保留率大于92%,抗剪强度略小于普通钢筋,与水泥基类黏结强度大于4.5MPa。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 22:2005),结合BFRP力学性能参数,对BFRP锚杆支护土质边坡进行设计。BFRP筋作为锚杆,其抗拉强度设计值取750MPa,与砂浆黏结强度取2.0MPa。通过BFRP筋材和钢筋锚杆加固土坡的现场对比试验,分析了BFRP锚杆加固土质边坡的效果,表明两种锚杆受力和边坡变形类似,验证了BFRP筋作为岩土支护锚杆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锚杆 支护 对比试验 土质边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围岩管片衬砌配合陶粒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雄玉 何川 +1 位作者 吴迪 杨清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3-1102,共10页
深部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易受偏压作用,对结构安全构成挑战。提出一种管片衬砌配合陶粒可压缩层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采用大比例尺相似模型试验针对联合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进行了可压缩层配合不同长度和间距的锚... 深部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易受偏压作用,对结构安全构成挑战。提出一种管片衬砌配合陶粒可压缩层与锚杆的联合支护技术,采用大比例尺相似模型试验针对联合支护技术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进行了可压缩层配合不同长度和间距的锚杆支护效果对比研究,从管片衬砌内力、变形角度分析了联合支护效果,从可压缩层的压缩变形路径和移动特征角度分析了联合支护机理。研究结构表明:联合支护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管片的内力分布形式,降低了围岩偏压作用,削减管片衬砌内力和形变量;锚杆的施作可以有效减小层状围岩变形,陶粒压缩层可以有效吸收围岩变形;联合支护中锚杆的长度和间距存在一个最优值,超过该最优值,锚杆的加固效果不再明显增加;联合支护的作用机理由两部分构成:陶粒压缩层的让压作用与锚杆加固作用。研究结果对层状围岩中修建盾构隧道的支护结构型式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围岩 盾构隧道 模型试验 管片衬砌 锚杆 陶粒可压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