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方法
1
作者 陆胤亨 吴颂文 +2 位作者 刘媛 王方勇 周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5-1692,共8页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 针对水声通信中频谱资源缺陷问题,本文面向全双工水下通信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归零的正交频分复用通信方法。该方法从水声通信编码角度对本地自干扰进行了有效抑制,并通过仿真和水池实验进行了验证。水池实验结果表明:在-45 dB的信干比下,算法可在带内实现远端信号的精确提取,误码率降至10-3。该方法可与多种干扰抵消方法进行有效融合,形成新型多域联合自干扰抵消方法,进一步突破自干扰抵消上限,为带内全双工水声通信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全双工通信 自干扰抵消 通信编码 坐标归零 正交频分复用 强功率干扰 多域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下OTSM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
2
作者 李国军 郑翔 王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 为提升正交时序复用(OTSM)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传输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干扰消除的分块线性最小均方误差(B-LMMSE-PIC)迭代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分块进行MMSE-PIC符号估计,并且使用诺伊曼(Neumann)级数逼近涉及的矩阵反演,将计算复杂度降为线性阶;随后在时延-序列域计算估计符号的均值与方差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移动速度为540km/h的场景下使用16QAM调制且误码率为10-4时,所提方法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最大比合并(MRC)的迭代rake检测方法相比有2.48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序复用 线性最小均方误差 并行干扰消除 诺伊曼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OFDM系统旁瓣抑制中的可变干扰抵消基函数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代光发 王勤 +1 位作者 王高峰 陈少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6-1161,共6页
在抑制非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NC-OFDM)系统旁瓣的方法中,使用固定长度和矩形形状干扰抵消子载波的主动干扰抵消方法(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IC)抑制深度不够... 在抑制非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Non-contiguous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NC-OFDM)系统旁瓣的方法中,使用固定长度和矩形形状干扰抵消子载波的主动干扰抵消方法(Act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AIC)抑制深度不够,而其改进方法扩展AIC(Extended AIC)对数据子载波干扰又太大.本文发现插入在不同频段的干扰抵消子载波对旁瓣抑制的效果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干扰抵消子载波按频率分组,不同组的干扰抵消子载波使用不同的长度与波形,从而提高对NC-OFDM信号旁瓣的抑制效果,同时减小了所引入的载波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可变基函数方案,在达到-60d B的旁瓣抑制深度时,即使采用高阶的64-QAM符号映射(实验条件是误符号率为10-5),干扰抵消信号对数据子载波造成的载波间干扰也几乎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非连续载波正交频分复用 旁瓣抑制 主动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PRP-OFDM数据链路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崔金 张波 张彦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00-2404,共5页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路高速传输的工程应用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后缀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模型,并针对其数据链路在快时变信道下的信道估计需求,提出了基于最小平方(least square,LS...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路高速传输的工程应用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伪随机后缀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模型,并针对其数据链路在快时变信道下的信道估计需求,提出了基于最小平方(least square,LS)的信道估计方法和利用重叠相加法(overlap add,OLA)、自干扰消除(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判决反馈(decision-directed,DD)的符号恢复方法。在无人机常见的运动速度下,对误码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快时变信道具有较好性能,对无人机数据链路高速传输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伪随机后缀 自干扰消除 判决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双选信道OFDM系统的ICI消除与均衡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华 吴乐南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9-1043,共5页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因高速移动造成的多普勒效应导致子载波间正交性的破坏并产生载波间干扰(ICI)。为了消除ICI,本文通过分析ICI分布特性及带状矩阵特性,提出了低复杂度的迭代干扰抵消算法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排序串行干... 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因高速移动造成的多普勒效应导致子载波间正交性的破坏并产生载波间干扰(ICI)。为了消除ICI,本文通过分析ICI分布特性及带状矩阵特性,提出了低复杂度的迭代干扰抵消算法和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排序串行干扰抵消(MMSE-OSI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子载波间干扰频域均衡算法相比,新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性能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且MMSE-OSIC算法可以利用时变信道的时间分集特性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有效地消除"地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载波间干扰(ICI) 排序串行干扰抵消 时频双选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减小ICI的分组共轭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惠晓威 陈雷 胡廷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234,共3页
以无线移动环境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载波间干扰(ICI)的消除进行研究。虽然一些传统的ICI消除算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消除效果,但是还存在着精确性不足,缺少必要的数学分析等缺点。对比之前的ICI自消除算法,改进... 以无线移动环境下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载波间干扰(ICI)的消除进行研究。虽然一些传统的ICI消除算法能够达到一定的消除效果,但是还存在着精确性不足,缺少必要的数学分析等缺点。对比之前的ICI自消除算法,改进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有频率偏移误码率分析方法和降低OFDM数字通信系统中载波间干扰的方法,即分组共轭消除算法。分析了其得以实现的数学方法,仿真分析的结果展示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多径衰落 载波间干扰 载波频率偏移 载波间干扰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迭代的多音干扰消除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鑫 张晓林 曹晏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73-582,共10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系统的多音干扰,本文提出先通过增加频域分辨率进行多音干扰识别,再基于迭代运算逐个对多个单音干扰进行参数估计、重构和消除的方案。其中,在多音干扰识别阶段,使用Zoom FFT技术以提高频域分辨率并简化计算...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系统的多音干扰,本文提出先通过增加频域分辨率进行多音干扰识别,再基于迭代运算逐个对多个单音干扰进行参数估计、重构和消除的方案。其中,在多音干扰识别阶段,使用Zoom FFT技术以提高频域分辨率并简化计算复杂度。然而,Zoom FFT后的降采样序列点数不一定满足2的整数次幂,对于单音干扰参数估计,此时可采用经典的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最大似然参数估计(DFT-MLE),但当采样点数太大时,DFT运算将带来很大的实现复杂度。本文在基于DFT-MLE算法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单音参数估计法FFT-MLE,不仅简化了运算复杂度,而且相比DFT-MLE其估计性能有更好的鲁棒性。最后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多音干扰消除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音干扰识别 多音干扰消除 基于FFT-MLE的单音参数估计 ZoomFFT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波间干扰自抵消的OFDM频率同步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杰 廖桂生 王珏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3,共6页
载波间干扰自抵消(ICISC)方案在频率域引入了冗余信息,提高了OFDM系统对频偏的稳健性。基于最大似然原理,针对ICISC方案提出了两种OFDM最大似然同步新算法。分析了算法的估计范围、方差性能以及Cramer-Rao下界。两种方法具有估计频偏范... 载波间干扰自抵消(ICISC)方案在频率域引入了冗余信息,提高了OFDM系统对频偏的稳健性。基于最大似然原理,针对ICISC方案提出了两种OFDM最大似然同步新算法。分析了算法的估计范围、方差性能以及Cramer-Rao下界。两种方法具有估计频偏范围大、估计精度高以及实现简单等优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频偏 载波间干扰自抵消 最大似然 克拉美-罗下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环境下MIMO-OFDM系统中的载波间干扰自消除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军华 焦戊臣 方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6-546,共11页
高铁(high-speed train,HST)无线信道具有非平稳时变特性,针对高铁环境下的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系统,提出一种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 高铁(high-speed train,HST)无线信道具有非平稳时变特性,针对高铁环境下的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系统,提出一种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自消除和迫零(zero forcing,ZF)均衡联合算法.在接收端,利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序列,对每个OFDM符号序列抽取子序列并线性平均加权以实现ICI自消除,然后再对新的ICI减小的OFDM符号序列采用ZF均衡算法进行均衡,最后通过硬判决检测得到发送信号.仿真实验表明,利用CP序列能有效减小ICI,从而提高载波干扰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CIR).对于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性能,该联合算法优于直接ZF均衡算法,能够保证较好的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信道 多入多出-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载波间干扰自消除 迫零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信道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
10
作者 韩华 吴乐南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信道快时变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基于基扩展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基于基扩展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与一种类似于串行干扰... 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由于信道快时变导致的子载波间干扰(ICI),基于基扩展模型,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下OFDM系统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将基于基扩展模型的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算法与一种类似于串行干扰抵消的符号检测方式相结合,并利用插值和滤波过程进一步消除噪声影响,进而通过联合迭代获得较为精确的符号检测结果。同时,利用带状矩阵近似降低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在复杂度与算法性能之间取得比较好的折中。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快时变信道条件下,这种新的联合迭代信道估计与符号检测算法可有效地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基扩展模型(BEM) 串行干扰抵消(SIC) 迭代信道估计 快时变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802.16e系统上行链路初始测距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薇 杨维 韩东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5-810,共6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上行链路的初始测距频域改进算法。频域算法利用测距信号具有连续相位的特点,在频域将接收信号与备选码字共轭相关,按照接入用户信号的强弱依次检测出不同用户发送的码字和定时偏差,从而完... 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IEEE802.16e的OFDMA系统上行链路的初始测距频域改进算法。频域算法利用测距信号具有连续相位的特点,在频域将接收信号与备选码字共轭相关,按照接入用户信号的强弱依次检测出不同用户发送的码字和定时偏差,从而完成初始测距过程。改进频域算法在频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了串行干扰抵消的思想,提高了多用户同时接入系统时的正确检测概率,降低了虚警概率。通过仿真比较了改进算法和时域、频域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在计算复杂度和性能上兼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 初始测距 串行干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中抗频偏的改进方案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海 汪晓宁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05-1410,共6页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因频率偏差都会导致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本文在分析频偏导致ICI成因基础上,结合共轭消除方案...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系统在传输过程中因频率偏差都会导致严重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ICI)。本文在分析频偏导致ICI成因基础上,结合共轭消除方案和编码权值优化方案,提出一种有效的ICI自消除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较大频偏范围内具有较高的载干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CIR)和较低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且能有效消除传统自消除编码性能的"平层效应",进而获得了系统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子载波间干扰 自消除编码 共轭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干扰消除的超奈奎斯特信号迭代接收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浩 邓平 +1 位作者 程远瑶 刘文超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2-1057,共6页
为了消除超奈奎斯特(FTN)调制技术引入的干扰,设计了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的Turbo迭代均衡接收机。对于单载波FTN系统,首先建立了FTN信号等效模型,然后接收机根据等效模型和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重建干扰,并通过多次连续干扰消除和译码... 为了消除超奈奎斯特(FTN)调制技术引入的干扰,设计了基于连续干扰消除(SIC)的Turbo迭代均衡接收机。对于单载波FTN系统,首先建立了FTN信号等效模型,然后接收机根据等效模型和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重建干扰,并通过多次连续干扰消除和译码逐步消除,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同样地,在多载波FTN系统中,根据译码器输出的软信息和成型脉冲的时频特性重建引入的干扰并通过多次迭代给予消除。仿真表明,在加速因子不是太小时,基于SIC-Turbo均衡的接收机能够有效消除干扰,可获得近似正交传输时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奈奎斯特 连续干扰消除 TURBO均衡 正交频分复用 偏移正交振幅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移动环境中OFDM系统的载波间干扰消除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冠敏 方勇 王军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7期20-25,共6页
针对超高速移动环境中高多普勒频偏和快时变信道导致的载波间干扰(ICI),提出改进的相位旋转共轭消除(PRCC)算法。首先结合高铁信道模型分析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ICI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汉明窗改善OFDM发送信号的频谱结构,再结... 针对超高速移动环境中高多普勒频偏和快时变信道导致的载波间干扰(ICI),提出改进的相位旋转共轭消除(PRCC)算法。首先结合高铁信道模型分析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ICI的产生机理,然后利用汉明窗改善OFDM发送信号的频谱结构,再结合PRCC算法和载波信号干扰功率比(CIR)最大化原则重新得到最优参数,从而提出改进的PRCC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PRCC算法具有更好的CIR和误码率(BER)表现,适用于解决超高速移动环境中OFDM系统的ICI消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移动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间干扰 汉明窗 相位旋转共轭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FT-OFDM系统中联合ICI自消除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震铎 朱云飞 +1 位作者 宁晓燕 刁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45-2651,共7页
针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rFT-OFDM)系统中由时频双选信道产生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CI自消... 针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rFT-OFDM)系统中由时频双选信道产生的子载波间干扰(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ICI)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CI自消除编码和频率偏移补偿的联合自消除方案。该方案运用带有相位补偿的自消除矩阵对信号进行编码,通过利用FrFT-OFDM系统子载波旋转角度可调的结构优势,在适宜的旋转角度下进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对频率偏移进行补偿,达到在相同编码效率下比传统ICI自消除技术更好的ICI抑制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正交频分复用 子载波间干扰 自消除编码 频率偏移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适应于OFDM系统的载波间干扰抑制方案
16
作者 陈拿权 张建华 张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6-732,共7页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载波间干扰严重影响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时域干扰自消除的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符号重复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接收端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后,得到大量具有不同附...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载波间干扰严重影响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时域干扰自消除的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符号重复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接收端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后,得到大量具有不同附加延时的重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之后,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对这些重构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合并接收,从而抑制载波间干扰.仿真与分析表明,时域干扰自消除能有效地抑制载波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为高速移动环境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载波间干扰 时域干扰自消除 附加延时 信道统计特性 高速移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系统在时变信道下的迭代干扰抵消算法
17
作者 李司坤 王宗欣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2-376,共5页
为克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因时变多径衰落信道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引起载波间干扰(ICI),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和迭代算法相结合的迭代干扰抵消算法。为了消除一般MMSE均衡方法将载波... 为克服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因时变多径衰落信道破坏子载波的正交性引起载波间干扰(ICI),从而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MSE)估计和迭代算法相结合的迭代干扰抵消算法。为了消除一般MMSE均衡方法将载波间干扰当作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所带来的误差,该算法先使用MMSE方法对传输信号进行初值估计,再通过迭代干扰抵消和MMSE均衡相结合,来消除由时变信道所带来的载波间干扰。多次仿真表明,在时变多径衰落信道中使用本算法能够有效地消除载波间干扰,使系统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OFDM) 载波间干扰(ICI) 最小均方误差(MMSE) 干扰抵消 迭代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互干扰抑制的雷达通信一体化波形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旋旋 胡念平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83,共5页
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RadCom)系统中雷达接收信号是目标回波和通信信号的混合信号,会产生互干扰问题。针对该问题,改进标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设计了一种交织OFDM一体化信号,其中,每种无人机的一体化信号在信号带宽内使用不重叠的子载频... 无人机雷达通信一体化(RadCom)系统中雷达接收信号是目标回波和通信信号的混合信号,会产生互干扰问题。针对该问题,改进标准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设计了一种交织OFDM一体化信号,其中,每种无人机的一体化信号在信号带宽内使用不重叠的子载频集,并利用基于调制符号的处理方法获取目标的高分辨距离-速度像,没有降低可实现的距离分辨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目标成像性能和计算复杂度上优于现有算法,低信干比下的距离像峰值旁瓣比改善了约9 dB,而且能够实现每秒兆比特级的高效数据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雷达通信一体化 正交频分复用 互干扰抑制 高分辨距离-速度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DD OFDM无源光网中的非线性分析和信号失真消除(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光富 胡林 +2 位作者 江阳 田晶 訾月姣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2,共7页
提出一种子载波演化方法分析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中的非线性。该无源光网络中的非线性主要来源于调制过程中的子载波混合干扰和啁啾。传输过程的光纤色散会导致调制时的各子载波最佳相位匹配条件不能维持,进... 提出一种子载波演化方法分析基于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中的非线性。该无源光网络中的非线性主要来源于调制过程中的子载波混合干扰和啁啾。传输过程的光纤色散会导致调制时的各子载波最佳相位匹配条件不能维持,进一步导致信号恶化。设计了一种新的Volterra数字滤波器除信号失真。修正的Volterra数字滤波器不仅包含相同的采样点,还包括了不同的采样点。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滤波器去除信号失真的效果;在FEC为10^(-3)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与已经报道的结果相比提升3 dB了功率效益;传输25 km光纤与背对背相比,FEC为10^(-3)时的功率亏损小于0.5 dB;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24.5 Gbps,频谱效率达到7 bits/s/Hz。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能够有效地恢复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失真消除 VOLTERRA滤波器 子载波干涉 无源光网络 正交频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riterion based adaptive RSIC scheme in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20
作者 KHAN Md Rizwan DAS Bikramaditya PATI Bibhuti Bhus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408-416,共9页
Multi-access interference(MAI)is the main source limiting th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th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system which fulfills the demand of high-spe... Multi-access interference(MAI)is the main source limiting th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th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MIMO-OFDM)system which fulfills the demand of high-speed transmission rate and high quality of service for future underwater acoustic(UWA)communication.Therefore,multi-user detection(MUD)is needed at the receiver of the MIMO-OFDM system to suppress the effect of MAI.In this research,MUD is achieved by using a criterion based adaptive recurs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RSIC)scheme at the receiver of a MIMO-OFDM system whose transceiver model in underwater communication is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Bellhop simulation system.The proposed scheme estimates and eliminates the MAI through user signal detection and subtraction from received signals at the receiver of the MIMO-OFDM system in underwater environment.The bit error rate(BER)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s analyzed by using weight filtering and weight selection criteria.By Matlab simulation,it is shown that th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matched filter(MF)detector,the adapt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scheme,and the adaptive RSIC scheme in the UWA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water acoustic(UW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multi-user detection(MUD) multiaccess interference(MAI) recursive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R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