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型村落用地格局演变特征比较研究--以辽宁省大连市四个旅游村为例
1
作者 董丽 张倩 张宇 《住宅产业》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 本文选取大连市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村落,基于Google earth历史遥感影像,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参与式农村评估等方法,针对其土地利用、空间变迁和功能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近二十年旅游业诱导下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旅游村落的土地利用实现了由内向外,从平面到立体的空间扩展,不同类型的旅游村演变特征有明显区别;村落用地功能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和居住向居住、旅游用地和其他商服用地的多功能转变,且各种村落的主导类型不同;旅游村落用地格局演变受到地理区位、市场需求、农户自发和政府调控等多方面因素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型村落 土地利用 用地格局 空间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研究——以湖南省道县插花坪村为例
2
作者 高权 刘烁 梁雷 《建筑与文化》 2025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存量建设时代,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关乎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目前,政策上关于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界定和使用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村庄内非建设用地在村民建房、产业发展和文化延续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文章从村庄内... 在存量建设时代,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关乎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目前,政策上关于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界定和使用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村庄内非建设用地在村民建房、产业发展和文化延续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文章从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含义出发,梳理其在开发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道县插花坪村为研究对象,研究村庄内非建设用地在村庄规划中的运用方式,提出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相关利用举措,以期为村庄内非建设用地的利用和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花坪村 203 村庄内非建设用地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主导型村庄规划中供地方式的探索实践--以永泰县岭下店村为例
3
作者 苏芳 《福建建设科技》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在既有村庄建设用地受限情况下,探索乡村产业植入的供地策略,是产业主导型村庄规划解决用地需求的关键问题。在梳理乡村产业供地政策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点状布局”和“飞地供地”推动产业项目落地的模式,并以岭下店村为例探索... 在既有村庄建设用地受限情况下,探索乡村产业植入的供地策略,是产业主导型村庄规划解决用地需求的关键问题。在梳理乡村产业供地政策和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点状布局”和“飞地供地”推动产业项目落地的模式,并以岭下店村为例探索文旅产业植入的供地对策及其实施路径,研究产业主导型村庄通过“点状布局”和“飞地供地”策略,实现村庄产业落地的规划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主导型 点状布局 飞地供地 村庄规划 岭下店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海伦市长华村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冬梅 文清 祁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121,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东北黑土区村域尺度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驱动机制,探寻“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宅基地的活化利用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东北黑土区内农村宅基地的居住功能弱化,农业生产功能... 研究目的:揭示东北黑土区村域尺度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特征与驱动机制,探寻“三权分置”制度框架下宅基地的活化利用与有效管理对策。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研究结果:(1)东北黑土区内农村宅基地的居住功能弱化,农业生产功能增强,宅基地功能由居住功能主导向居住、生产二元复合功能或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转变;(2)村域尺度内,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的阶段特征明显,空间上表现为与中心村的距离越远,宅基地功能转型程度越剧烈;(3)在城镇化等外缘要素的影响下,乡村地域系统内人口和产业的变化共同驱动农村宅基地功能转型;(4)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结合农村宅基地功能组合和利用状态,引导农户选择适宜的宅基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宅基地利用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东北黑土区农村宅基地功能正在经历转型过程,应根据宅基地功能转型阶段特征,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筛选适宜的宅基地利用与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功能转型 空心村治理 东北黑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南海岛型村落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汝军红 李松桦 《华中建筑》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要辽南长山群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其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导致其村落的生产、生活功能紧密依附自然环境,并在此发展着独特的人居模式。作为一种自诞生就与大陆相隔的生态系统,其空间上的功能组成与结构特征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 要辽南长山群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其四面环海的地理特征导致其村落的生产、生活功能紧密依附自然环境,并在此发展着独特的人居模式。作为一种自诞生就与大陆相隔的生态系统,其空间上的功能组成与结构特征与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海岛型村落则是特殊自然环境下体现人地关系的代表性人居场所。该文结构上采用“宏观—中观—微观”的思维逻辑,对辽南长山群岛整体进行调查研究,并以“人地关系”为出发点,采用一系列图底关系的研究方式对村落各类型空间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结构特征,为海岛型村落未来的保护与更新提供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海岛型村落 自然环境 空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新政下的城中村复兴模式探讨——以华工-伯克利“黄埔新溪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为例
6
作者 苏平 王云逸 林琳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9期158-161,共4页
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为解决当前城中村改造模式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华工-伯克利“黄埔新溪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为例,分析现有城中村改造模式面对... 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7年联合印发的《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为解决当前城中村改造模式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机遇。文章以华工-伯克利“黄埔新溪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为例,分析现有城中村改造模式面对的挑战;在城市设计方案中结合“试点方案”创新方向,提出以社区复兴和社区融合为导向的城中村改造目标;探讨“收益转移的改造策略、渐进过渡的改造步骤”等有助于村民、租户、企业、政府等相关群体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均衡的实施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社区复兴 集体建设用地 租赁住房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多主体行为逻辑——以杭州临安为案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2 位作者 陈阳 李冠 王雪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及利益联结机制,探寻提高盘活利用效果的有效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层理论的逻辑分析和过程追踪法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宅基地盘活涉及的利益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企业...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及利益联结机制,探寻提高盘活利用效果的有效路径。研究方法:基于中层理论的逻辑分析和过程追踪法的案例研究。研究结果:(1)宅基地盘活涉及的利益主体可以分为政府、企业和乡村三类,政府、企业和乡村的行为逻辑分别是政绩、利润和关系导向,三者的关系需要利益联结进行网络整合。(2)临安案例的宅基地盘活可分为村庄整治和村庄经营两个阶段,分别为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农村集体经济和乡村运营商在村庄内外生产要素结合的过程中,发挥着利益联结的枢纽性作用。研究结论:(1)宅基地盘活利用中,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逻辑分别是以政绩和利润为导向的工具理性行为,乡村的行为逻辑是以关系为导向、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价值理性行为。(2)尽管政府、企业和乡村有着差异化且潜在冲突的行为逻辑,但建立均衡共赢的利益联结有助于控制行为异化和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土地整治 宅基地 盘活利用 村庄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土地”二元视角下北京城中村识别及更新策略研究
8
作者 林俊彤 梁思思 +2 位作者 王崇烈 游鸿 黄睿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6,共9页
城中村识别与特征研究是实现精细化和差异化更新治理的前提与基础。基于“人口—土地”二元结构视角,对北京市域范围内城中村进行识别分析,其空间呈现绕中心城区环状分布,与交通、绿化、产业紧密相关的特征;居民呈现外来性、年青性、受... 城中村识别与特征研究是实现精细化和差异化更新治理的前提与基础。基于“人口—土地”二元结构视角,对北京市域范围内城中村进行识别分析,其空间呈现绕中心城区环状分布,与交通、绿化、产业紧密相关的特征;居民呈现外来性、年青性、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特征;公共服务呈现餐饮购物等小型设施密集的分布特征。基于识别与特征关联,进一步探讨了城中村改造更新的潜力。“人—地”的二元结构视角可以实现城中村动态特征的捕捉识别,并进行一定时期内城中村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的切片研究,其提供的数据信息可为进一步剖析城中村内在主体的异质性和制定差异化更新策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土地 二元视角 城中村 识别 城市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的现实问题与协同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石鑫 张洪元 +3 位作者 苏梦园 罗思华 李红举 曹宇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0,113,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存在现实问题与冲突,探讨二者未来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协同目标,为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研究借鉴及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 研究目的:分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存在现实问题与冲突,探讨二者未来实践中需要着重关注的协同目标,为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提供研究借鉴及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之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规划传导失位、目标导向错位、规划编制与实施程序失序以及指标效益与乡土文化传承目标存在差异等现实问题及冲突;(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与村庄规划应处理好逻辑内涵、规划边界、规划目标、规划时序以及规划效益等方面协同关系;(3)新时期应从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法定地位及其与村庄规划的承接路径、加强规划目标内容衔接与完善规划效益评估体系、统一数据库建设与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规划编制保障机制及强化规划实施适应性管理等方面促进两规划的协同优化。研究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是落实乡村建设工程的专项规划,村庄规划是承接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的详细规划,发挥好二者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助推作用的关键在于明晰二者的逻辑关联和辩证关系,统筹处理好彼此协同目标,构建协同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村庄规划 多规合一 协同目标 国土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用地的村落传统性演变与整体性保护研究——以梅州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顺 孙莹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3期167-169,176,共4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必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三生用地是各类传统活动与文化的载体。文章以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整体价值突出的客家文化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必须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三生用地是各类传统活动与文化的载体。文章以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整体价值突出的客家文化区——梅州为研究范围,以客家村落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为导向,建立三生用地与传统性遗存耦合演变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首先城镇化在梅州地理空间上的差异性影响是产生传统性遗存分区的主要动力,其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相关政策影响和宗族社会自治也是传统性演变的重要因素;顺应各分区演变趋势,提出分区保护策略并构建区域传统文化元素网络体系,进行元素的串联与互通,以期实现区域整体性保护。文章研究成果对于我国不同文化分区内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用地 传统性 整体性保护 客家村落 梅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与创新 被引量:3
11
作者 戴玲玲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5期9-11,共3页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多数村庄规划建设不适用于村庄具体发展需求的问题,分析村庄规划编制的发展现状,提出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明确村庄规划的整体定位和目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把握村庄规划的空间价值等方法... 针对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多数村庄规划建设不适用于村庄具体发展需求的问题,分析村庄规划编制的发展现状,提出村庄规划编制的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明确村庄规划的整体定位和目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把握村庄规划的空间价值等方法。结果表明,该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在对村庄进行全局统筹考虑的基础上可实现村庄合理规划,促进乡村建设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乡村建设 规划编制 村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精准预测与地块整治优先级识别
12
作者 梁翔 陈文波 +1 位作者 段鹏 杨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70,共11页
研究目的:测算不同村庄类型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精准识别地块整治优先级,使得土地整治决策更加准确、科学。研究方法:以湖北省黄梅县为研究区域,结合空间规划和自身资源禀赋对村庄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 研究目的:测算不同村庄类型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精准识别地块整治优先级,使得土地整治决策更加准确、科学。研究方法:以湖北省黄梅县为研究区域,结合空间规划和自身资源禀赋对村庄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村庄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进行测算,并利用单类支持向量机对农村建设用地图斑的整治重要性进行识别,最终实现潜力总量约束下的潜力图斑的整治优先级安排。研究结果:(1)黄梅县共划分出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集聚发展型、存续提升型、搬迁撤并型5类村庄类型,其中包含村庄数量最多的是存续提升型,共有272个行政村;(2)规划期内黄梅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规模6624.66 hm^(2),现实潜力规模3586.03 hm^(2);(3)整治紧迫图斑占潜力规模的7.21%,整治较紧迫图斑占潜力规模的15.02%,整治一般紧迫图斑占潜力规模的51.14%,整治不紧迫图斑占潜力规模的26.63%。研究结论:村庄分类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规模预测与地块整治优先级识别,可以为村庄布局优化和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操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村庄分类 整治优先级 整治潜力 黄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建超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期44-46,98,共4页
系统梳理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融合机制研究,发现缺乏从村庄规划具体编制内容方面传导或约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的研究内容。在此背景下,从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引导五个方... 系统梳理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的衔接、融合机制研究,发现缺乏从村庄规划具体编制内容方面传导或约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的研究内容。在此背景下,从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布局引导五个方面构建村庄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的耦合路径,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方式,提出整治分区-管控指标的村庄规划向土地综合整治传导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土地综合整治 管控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规民约视角下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文本解读
14
作者 唐雯妤 唐浩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解读不同地区村规民约中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发现村规民约视角下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既有与法律政策相互融合的一面,也有与法律政策不协调的一面,不协调导致了村庄社会的许多冲突与矛盾。如何让村规民约等地方性自治条例更加完善,作... 解读不同地区村规民约中宅基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发现村规民约视角下的宅基地管理制度既有与法律政策相互融合的一面,也有与法律政策不协调的一面,不协调导致了村庄社会的许多冲突与矛盾。如何让村规民约等地方性自治条例更加完善,作为法律政策在村庄内部的细化而不是用来规避法律政策的手段。使其不再是介于自治与法治之间的一种教化型契约,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载体,从根本上促进基层民主自治与法律政策相融合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土地制度 宅基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路径与实践——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 裴逸飞 +1 位作者 李昊 徐涵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130,共8页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 乡土地域人地关系的维系、巩固与再建,一直都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整合乡村外生式更新和内生式更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乡村更新语境下的村庄规划作为理论基点,对其进行二元系统的重构,从夯实更新台账、树立更新目标、识别更新对象、运用更新工具和强化更新保障5个关键方面探讨乡村更新语境下村庄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并以江苏省溧阳市龙峰村和庆丰村两个典型村庄为例进行实践验证,以此作为对宅基地改革的同步回应,为未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更新 村庄规划 编制方法 快速城镇化地区 宅基地改革 外生与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影响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研究
16
作者 周敏 韩玉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4,共13页
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是在土地利用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提高耕地绿色... 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是在土地利用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减污降碳和增加产出等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影响具有门槛特征,当农地流转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超过门槛值后,该正向影响作用增强;数字乡村建设对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应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重视区域资源禀赋差异、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稳步提升环境规制强度,以纾解数字信息技术嵌入耕地利用过程梗阻,强化数字乡村建设赋能耕地绿色利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绿色利用效率 数字乡村建设 空间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霞 尹盘飞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0期72-74,共3页
文章以某一村庄规划为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具有相同目标,二者在实施落实期间都能够... 文章以某一村庄规划为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问题。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融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村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讲,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规划具有相同目标,二者在实施落实期间都能够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使农村生态环境达到更高水平,提升农村土地空间规划有效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展开,构建更为合理和细致的整体国土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域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及其格局优化——以福建南靖金山镇十村为例
18
作者 廖红春 罗涛 +1 位作者 刘江 黄丽坤 《住区》 2024年第4期131-138,共8页
土地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福建省南靖县金山镇十村为例,运用MCR模型获得土地适宜性分区,并将其与现状土地利用性质对比,识别得到各类用地的冲突斑块。研究遵循生态功能保护优先、基本农田不... 土地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福建省南靖县金山镇十村为例,运用MCR模型获得土地适宜性分区,并将其与现状土地利用性质对比,识别得到各类用地的冲突斑块。研究遵循生态功能保护优先、基本农田不减少、耕地总量保持平衡、集约节约以及高效利用的原则优化冲突斑块,并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验证了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调整后,生态保护区用地面积同比增加112.3ha,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同比减少103.19ha和7.76ha,实现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用地及建设用地更加集约节约等规划目标。这一方法将有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村域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模型 适宜性评价 景观格局 土地资源 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村庄规划应用初探——以羌锋村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19
作者 张铭驿 连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93-95,共3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强大的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状调研、规划编制、规划评价和规划管理等环节,实现村庄规划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梳理论述基于ArcGIS的村庄规划编制应用,并以汶川县羌...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强大的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在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状调研、规划编制、规划评价和规划管理等环节,实现村庄规划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梳理论述基于ArcGIS的村庄规划编制应用,并以汶川县羌锋村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成果向村庄规划编制的拓展方式,并对未来ArcGIS应用延伸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村庄规划 用地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为目标的广西村庄规划响应路径探讨——以覃塘区姚山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农程京 覃媛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5期78-80,共3页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正经历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乡村振兴工作也从脱贫攻坚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议题。国土空间品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空间规划正经历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乡村振兴工作也从脱贫攻坚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通过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成为一个关键议题。国土空间品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表征,也是村庄规划和三生空间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文章紧密结合覃塘区姚山村村庄规划的实际工作,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规划编制来提升国土空间品质,强调了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思维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在规划理念、方法、功能布局、产业发展以及规划传导等关键领域所采取的响应路径,旨在推动村庄国土空间品质的整体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庄规划 国土空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