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vances in integrated polarization detectors with innovative features
1
作者 BU Yong-Hao ZHOU Jing +8 位作者 DENG Jie WANG Ruo-Wen YE Tao SHI Meng-Die HUANG Jun-Wei ZHANG Yu-Jie NING Jun LU Wei CHEN Xiao-Shua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1-383,共13页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light are widely applied in imaging,communications,materials analy⁃sis,and life sciences.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measure the polarization information of a target.How...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light are widely applied in imaging,communications,materials analy⁃sis,and life sciences.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an measure the polarization information of a target.However,conventional polarization detection systems are often bulky and complex,limiting their poten⁃tial for broader applications.To address the challenges of miniaturization,integrated polarization detectors have been extensively explored in recent years,achieving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in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In this review,we focus mainly on integrated polarization detectors with innovative features,including infinitely high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ultrahigh sensitivity to polarization state change,full Stokes parameters measure⁃ment,and simultaneous perception of polarization and other key properties of light.Lastly,we discus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polarization photo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polarization detector infinite polarization extinction ratio polarization state change detection full-Stokes multidimensional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f bonding layer for integrated structure of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 telescope
2
作者 ZHAO Hong-chao LIU Chang +2 位作者 ZHOU Wen-ke ZHU Han-bin CHEN Wen-duo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5-724,共10页
To detect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s in the extremely low-frequency band,the telescope and optic-al platform require high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However,the cantilevered design presents challenges,espe-cially in the... To detect space gravitational waves in the extremely low-frequency band,the telescope and optic-al platform require high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However,the cantilevered design presents challenges,espe-cially in the glass-metal hetero-bonding proces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the bonding layer in the integrated structure.By optimizing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ng suitable bonding processes,the reliability of the telescope system is enhanced.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using J-133 adhesive achieves the best performance,with a bonding layer thickness of 0.30 mm and a metal substrate surface roughness of Ra 0.8.These findings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tical sys-tem while minimizing potential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gravitational-wave detector integrated structure glass-metal hetero-bo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ypersonic target coherent integration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oppler feedback 被引量:6
3
作者 LI Lin WANG Guohong +1 位作者 SUN Dianxing ZHANG Xiangy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85-94,共10页
The traversal search of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hypersonic target echo signal coherent integration,leads to the problem of large amounts of calculation and poor real-time performance.In view ... The traversal search of multi-dimensional paramet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hypersonic target echo signal coherent integration,leads to the problem of large amounts of calculation and poor real-time performance.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a modified polynomial Radon-polynomial Fourier transform(MPRPFT)hypersonic target coherent integration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oppler feedbac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tly,the Doppler estimation value of the targe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target point information obtained by subsequent non-coherent integration detection.Then,the feedback adjustment of 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process i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acquired target Doppler estimation value.Finally,the coherent integration is completed after adjusting the search interval of compens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improv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effective coherent integration of hypersonic target echo sign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onic target coherent integration non-coherent integration Doppler estimation feedback adjus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 term integration of radar signals with unknown Doppler shift for ubiquitous radar 被引量:4
4
作者 Qinglong Bao Zengping Chen Yue Zhang Jian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2期219-227,共9页
Ubiquitous radar is a new radar system that provides continuous and uninterrupted multifunction capability within a coverage volume. Continuous coverage from close-in "pop-up" targets in clutter to long-range target... Ubiquitous radar is a new radar system that provides continuous and uninterrupted multifunction capability within a coverage volume. Continuous coverage from close-in "pop-up" targets in clutter to long-range targets impacts selection of waveform parameters. The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CPI) must be long enough to achieve a certain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that ensures the efficiency of detection. The condition of detection in the case of low SNR is analyzed, and three different cases that would occur during integration are discussed and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PI is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argets detection with SNR as low as -26 dB in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can possibly determine the C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iquitous radar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coherent processing interval (CPI) coherent integration non-coherent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energy integrator detector for wideband radar 被引量:2
5
作者 CHANG Jiayun FU Xiongjun +1 位作者 JIANG Wen XIE M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6期1110-1118,共9页
Target detection for wideband radar has recently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e classical energy integrating(EI)detector will always accumulate excess clutter or noise energy,which leads to unacceptable performance... Target detection for wideband radar has recently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The classical energy integrating(EI)detector will always accumulate excess clutter or noise energy,which leads to unacceptable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if the detection window is not selected properly. In this paper, an EI detector for the distributed targets in the Gaussian environment is proposed.First, at the stage of preparatory work, the target models are proposed, then, the problem formulation is introduced. Subsequently,in the aspect of optimizing the method of detection window 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threshold setting, the detailed design stages of the proposed detector are provided. Furthermore, theoretical analys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etector is easy to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and it does not need the prior knowledge abo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rget scattering centers in practical radar detection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onducted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verifies that the proposed detector outperforms the conventional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AR detection distributed target integration detec 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联动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杨 杨洋 吴振磊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8,F0003,共16页
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在测算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城乡融合水平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水平,综合利用核密度估计、Da... 推动中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在测算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城乡融合水平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联动水平,综合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指数揭示联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并从经济、制度和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出发,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联动水平时空分异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联动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距优质协调还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联动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联动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组间差异;各地区联动水平逐渐呈现出稳定的“高—高”“低—低”的空间集聚特征;城镇化发展、交通通达性、人口规模、人力资本、市场一体化、互联网普及率、教育投入、政府公共支出对联动水平空间差异的作用力依次降低,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具有明显差异;不同影响因素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呈现出增强关系,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本文的研究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区域协调发展 联动水平 时空分异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焦平面偏振集成中波红外探测器数据校正与成像研究
7
作者 王珑 周建 +7 位作者 曹耀匀 王芳芳 应翔霄 汤受海 汪玲芳 刘云猛 周易 陈建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8,共10页
由于焦平面自身的非均匀性、微偏振片阵列的工艺缺陷以及集成匹配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偏振集成探测器存在更为严重的盲元和非均匀性问题。国标盲元检测和传统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偏振盲元漏检和非均匀性校正失真等问题。为了... 由于焦平面自身的非均匀性、微偏振片阵列的工艺缺陷以及集成匹配误差等因素影响,导致偏振集成探测器存在更为严重的盲元和非均匀性问题。国标盲元检测和传统非均匀性校正方法的局限性导致偏振盲元漏检和非均匀性校正失真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了偏振探测器的线性响应模型,在响应校正的基础上,定标了微偏振片参数,实现了入射辐射的偏振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马吕斯曲线的盲元检测方法,标定了各个通道的标准曲线,利用曲线偏差和拟合参数,实现了响应盲元和偏振盲元的同时检测。利用自研的中波红外偏振集成探测器实验验证,校正结果显示,偏振校正后非均匀性相比原始数据和响应校正分别降低了98.14%和40.46%;检测出响应盲元有563个,偏振盲元有86个。成像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盲元识别准确,而国标法存在盲元漏检问题,校正后的偏振信息能够凸显成像场景的目标轮廓。有效解决了探测器原始数据存在的问题,为偏振集成探测器的数据处理和偏振成像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集成探测器 非均匀性校正 响应曲线拟合 盲元检测 偏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轴型高纯锗探测器的CMOS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设计
8
作者 刘崭 何高魁 刘海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24,共8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多通道低噪声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专用于输入电容较大的同轴型高纯锗探测器。大电容探测器会带来更大的输入噪声,为保证高能量分辨率,对前端电子学的噪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在多级放大器中,总噪声受第一级噪声的影... 本文设计了一款多通道低噪声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专用于输入电容较大的同轴型高纯锗探测器。大电容探测器会带来更大的输入噪声,为保证高能量分辨率,对前端电子学的噪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在多级放大器中,总噪声受第一级噪声的影响最显著。因此,输入管必须具有优异的噪声性能,通过采用优化后的噪声模型、多次仿真迭代和特殊的版图结构得到低噪声输入管。当输入管尺寸较大时,会产生栅极漏电流,漏电流会改变前置放大器输出的基准位置。本文采用了一种带漏电流补偿的反馈电阻模块,该模块消除了反馈电阻对电源、温度和工艺变化的敏感性,同时可补偿几μA的泄漏电流,且电路为自偏置,无需外部偏压设定反馈电阻阻值。此前置放大器在10 pF的探测器电容下,上升时间不超过50 ns,且无任何震荡现象。在低温下前置放大器展示出仅5.6个电子的低噪声性能,具有5 mV/fC的输出转换增益和0.15%的线性度及12.5 mW的较低静态功耗。在特定的低能量辐射检测应用中,电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锗探测器 电荷灵敏前置放大器 低噪声 集成电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探伤车高速高集成探轮的研制与试验
9
作者 钟艳春 张玉华 +3 位作者 张世红 马运忠 李培 熊龙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克服现有钢轨探伤车对车下转向架轴距和安装空间要求高、车下操作空间小、人工换探轮困难、探轮破损多等局限性,本文研制了钢轨探伤车用高速高集成探轮。提出将既有探伤车单轨三个探轮里的超声探头布置到两个探轮里面,提高探轮的集... 为了克服现有钢轨探伤车对车下转向架轴距和安装空间要求高、车下操作空间小、人工换探轮困难、探轮破损多等局限性,本文研制了钢轨探伤车用高速高集成探轮。提出将既有探伤车单轨三个探轮里的超声探头布置到两个探轮里面,提高探轮的集成度;进行了探轮内超声探头的布置,针对轮内超声探头覆盖性和串扰进行了仿真和防串扰设计,并对探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试。结果表明:该高速高集成探轮能很好地避免轮内串扰,轮内各探头对于针对的人工伤损具有比较好的信噪比;在实验室转台上,80 km/h检测速度下,对钢轨轨头、轨腰、轨底人工伤损都有很好的检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探伤车 高速高集成探轮 超声波探轮 仿真分析 覆盖性 超声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积分球的中红外陷阱探测器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阳 申曼玲 +2 位作者 王大辉 杨鹏翎 李向阳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5-692,共8页
针对中波红外辐射测量定标的需求,提出了将微型积分球与中红外探测器集成在低温环境中。验证比对了几种用于制作积分球内腔表面的材料样品,通过宽光谱反射率、特征光谱反射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针对中波红外辐射测量定标的需求,提出了将微型积分球与中红外探测器集成在低温环境中。验证比对了几种用于制作积分球内腔表面的材料样品,通过宽光谱反射率、特征光谱反射率、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以及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等进行微观表面形貌的测量,获得了适用于制作中红外积分球的内腔表面制作工艺。BRDF测试结果显示,制作的内腔表面接近朗伯反射表面。测试了积分球探测器样品的光谱与电学性能,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并蒸镀金属反射膜,样品的光谱波段适应性好,光强衰减比为0.0674,经计算,积分球内腔壁的反射率为96.4%;同时,低温积分球的引入,使探测器芯片的噪声由3.5×10^(-12)A·Hz^(-1/2)降低至1.0×10^(-12)A·Hz^(-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球 漫反射 陷阱探测器 中红外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和测试分析
11
作者 毛京湘 孔金丞 +3 位作者 孔令磊 龚晓丹 黄俊博 马颖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2-878,共7页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表征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灵敏度的重要参数,除了器件本身的因素以外,与实际应用条件及测试条件密切相关。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出发,对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 噪声等效温差(NETD)是表征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灵敏度的重要参数,除了器件本身的因素以外,与实际应用条件及测试条件密切相关。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测试方法和流程出发,对光伏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NETD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影响器件NETD的主要因素,对典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在不同积分时间、不同电荷存储量、不同F数及半阱输出条件下的背景限NETD进行了理论计算及分析。在固定背景温度下,通过理论公式可从某一温差的NETD推算出不同温差的NETD,选择典型器件进行验证,从常规NETD测试结果推算出的一组NETD与相应温差下的实测结果符合较好,其中1 K温差的NETD推算结果已非常接近实际情况,可为热像仪系统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噪声等效温差(NETD) 背景温度 积分时间 电荷存储量 半阱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测度评价、障碍识别与数字驱动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梦婷 夏春萍 贾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13,共14页
为推动江苏省及其他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城乡融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自然间断法、核密度估计法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描绘2013—2021年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基于障碍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 为推动江苏省及其他地区城乡融合发展,通过构建城乡融合指标评价体系,结合自然间断法、核密度估计法与探索性空间分析法描绘2013—2021年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时空分布与演变特征,基于障碍度模型与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的内部障碍因素与外在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自2013年以来,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水平持续上升,但各县域之间的城乡融合水平存在差异且差异仍在扩大;截止到2021年,各维度融合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融合、生态融合、空间融合、经济融合、人口融合;各地区融合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存在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域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类型,低水平集聚状态占主要部分。整体而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是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内部障碍,分区域来看,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各障碍因素的阻力大小存在差异。数字技术是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的重要外在驱动力,其中,乡村经济数字化对城乡融合的驱动作用最为明显,而数字化营销又是主要驱动路径。研究表明,应加强县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县域之间的联动式与均衡式发展;同步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因地制宜,瞄准各县域优势与劣势,破除江苏省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障碍;重点支持数字技术在乡村经济领域的应用,培育以农村电商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县域尺度 时空演变 障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积分法的无源效率刻度方案研究
13
作者 熊超 袁新宇 +1 位作者 王欣 吴和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2,共7页
无源效率刻度技术一直是核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现行无源效率刻度技术需依据指定探测器进行订制。基于伽马射线指数衰减规律推导了圆柱体探测器周边任意位置点源探测效率的数值积分公式。依据探测器与待测物几何结构的轴对称性和伽马... 无源效率刻度技术一直是核分析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现行无源效率刻度技术需依据指定探测器进行订制。基于伽马射线指数衰减规律推导了圆柱体探测器周边任意位置点源探测效率的数值积分公式。依据探测器与待测物几何结构的轴对称性和伽马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实验室常用几何结构体源的探测效率计算方案。在笔记本电脑(CPU:i5-8250U@1.60 GHz;RAM:8.0 GB)上应用上述方法计算HPGe圆柱体探测器对马林杯水体和NaI圆柱体探测器对圆柱体土壤内多种能量特征伽马射线的探测效率,发现探测效率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相对偏差为-4.9%~3.9%,且计算时长最大为35.78秒,证实本方法能准确、快速地实现圆柱体探测器的无源效率刻度。且本文推荐方法在探测器尺寸变化的情况下仅需修改相应参数,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效率刻度 圆柱体探测器 数值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红外探测器辐射定标的简化方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志远 常松涛 朱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32-2137,共6页
为了提高红外辐射定标效率,提出了简化的辐射定标方法。首先,提出带有积分时间变量的辐射定标数学模型,通过探测器像元响应灰度值随积分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随黑体辐射亮度的变化曲线确定了辐射定标模型的具体形式,并介绍了模型中各参数... 为了提高红外辐射定标效率,提出了简化的辐射定标方法。首先,提出带有积分时间变量的辐射定标数学模型,通过探测器像元响应灰度值随积分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随黑体辐射亮度的变化曲线确定了辐射定标模型的具体形式,并介绍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接着,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辐射定标实验,绘出辐射定标模型中各未知参数随环境温度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验证了辐射定标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简化的辐射定标模型,即使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选择两个定标点,在两个典型的积分时间下采集这两个定标温度点的共四幅图像,经处理即可获取辐射定标模型的各未知参数。最后对通过辐射定标模型计算得到的辐射定标数据与实际定标获取的辐射定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定标值之间的误差优于1%。辐射定标模型准确,可以极大地提高辐射定标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辐射定标 积分时间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冰高光谱辐射测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跃忠 许占堂 +2 位作者 孙兆华 曹文熙 卢桂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10-1613,共4页
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设计了用于测量海冰光学特性的海冰高光谱辐射测量系统,可实现3个通道的同时测量,设计了2种类型的光学探头,解决了探头水密性的问题,搭配"L"型支架实现冰下辐射的现场测量。设计了双... 海冰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此设计了用于测量海冰光学特性的海冰高光谱辐射测量系统,可实现3个通道的同时测量,设计了2种类型的光学探头,解决了探头水密性的问题,搭配"L"型支架实现冰下辐射的现场测量。设计了双向反射率支架,搭配角度传感器可实现探头于任一角度位置对海冰双向反射率的测量。系统积分时间智能设定,实现了积分时间设定的最优化和自动化。解决了低温工作的难题。另外系统还集成了4个温度探头和1个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在辽东湾附近海域对海冰的现场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仪 光学探头 积分时间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0×512制冷探测器积分时间与SNR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宁 陈钱 +1 位作者 顾国华 隋修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8,共6页
对国产640×512中波凝视型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与信噪比(SN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积分时间与探测器输出信号和噪声关系的原理为基础,分别对探测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信号情况以及输出噪声情况做了仔细的分析。文中分析了... 对国产640×512中波凝视型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的积分时间与信噪比(SNR)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积分时间与探测器输出信号和噪声关系的原理为基础,分别对探测器正常工作时的输出信号情况以及输出噪声情况做了仔细的分析。文中分析了随着积分时间的增加,实际探测器输出信号和噪声信号各自的增长关系,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印证了这种关系的正确性,并最终得出了积分时间对探测器信噪比的影响程度,给出了最佳工作积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探测器 积分时间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特林制冷机与红外探测器耦合集成技术 被引量:7
17
作者 闫春杰 潘雁频 +2 位作者 许国太 霍英杰 王田刚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主要针对斯特林制冷机与红外探测器的耦合集成技术进行了设计、分析,研制了整体式耦合和分离式耦合2种结构的斯特林制冷机/红外探测器组件,并通过了试验测试,性能指标可以满足要求。
关键词 斯特林制冷机 红外探测器 耦合 集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积分安培检测器测定葡萄酒中的天然糖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甲民 崔鹤 +3 位作者 张文皓 李立 董丽臻 李慧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建立测定葡萄酒中常见的8种天然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果糖、L-山梨糖、蔗糖、异麦芽酮糖和麦芽糖)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以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KOH溶液梯度淋洗,在Carbo Pac PA20高效阴离子交换柱上,8种天然糖可以在30 min内... 建立测定葡萄酒中常见的8种天然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果糖、L-山梨糖、蔗糖、异麦芽酮糖和麦芽糖)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以淋洗液发生器电解产生的KOH溶液梯度淋洗,在Carbo Pac PA20高效阴离子交换柱上,8种天然糖可以在30 min内完成分离。使用积分安培检测器进行测定,8种糖的检出限(进样量10μL,RSN=3)分别为0.007、0.004、0.005、0.005、0.003、0.014、0.016 mg/L和0.020 mg/L,且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0.06~30 mg/L)。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9%~8.7%之间,8种糖的加标回收率在81.5%~95.1%之间;本方法检测糖简便快捷、分离效果好、无需衍生、灵敏度高,适用于葡萄酒中的8种常见天然糖组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积分安培检测器 葡萄酒 天然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级CMOS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恩主 冯军 +2 位作者 郑婉华 王志功 陈良惠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16,共3页
介绍前置电路对光电探测器性能的影响和给出一种适用于硅基光电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的输入级CMOS实现。
关键词 光电集成电路 CMOS 光电探测器 前置放大电路 硅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适应子波变换提高对微弱运动目标的检测性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俊 张守宏 杨克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0-83,共4页
本文研究了长时间相参积累时微弱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针对多项式相位信号模型,结合复正交线性相位子波基函数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子波变换局域线性逼近的微弱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 本文研究了长时间相参积累时微弱运动目标回波信号的特点,分析了常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针对多项式相位信号模型,结合复正交线性相位子波基函数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子波变换局域线性逼近的微弱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自适应频带划分,快速算法实现,计算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子波变换 信号检测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