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ended Nested Array with a Filled Sensor for DOA Estimation of Non-circular Signals
1
作者 LI Xiaolong ZHANG Xiaofei SHEN Zihan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25年第1期90-100,共11页
Sparse array design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of non-circular(NC)signals.We propose an extended nested array with a filled sensor(ENAFS)based on the... Sparse array design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of non-circular(NC)signals.We propose an extended nested array with a filled sensor(ENAFS)based on the hole-filling strategy.Specifically,we first introduce the improved nested array(INA)and prove its properties.Subsequently,we extend the sum-difference coarray(SDCA)by adding an additional sensor to fill the holes.Thus the larger uniform degrees of freedom(uDOFs)and virtual array aperture(VAA)can be abtained,and the ENAFS is designed.Fin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verif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ENAFS in terms of DOF,mutual coupling and estima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ircular signal extended nested array sparse array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sum-difference coar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Equilibrium Fitting for Non-Circular Tokamak 被引量:6
2
作者 罗家融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83-1192,共10页
As the equilibrium fitting code (EFIT) is developing to perform the magnetic andthe kinetic-magnetic analysis for tokamak device operation, it can be not only run in either thefitting mode or the equilibrium mode but ... As the equilibrium fitting code (EFIT) is developing to perform the magnetic andthe kinetic-magnetic analysis for tokamak device operation, it can be not only run in either thefitting mode or the equilibrium mode but also control operation of modern experimental fusiondevice.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of EFIT code and its capabilities are described in section 2. A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off-line EFIT cod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time EFIT (RTEFlT)code is shown in section 3 and 4 respectively. In the last section the summary of this paper is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iew of the Equilibrium Fitting for non-circular Tokamak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Generalized Propagator Algorithm for Localization of Non-circular Sources Using Arbitrary Array Geometry 被引量:1
3
作者 CAO Renzheng ZHANG Xiaofe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9年第2期339-351,共13页
A propagator-based algorithm for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of noncoherent one-dimensional(1-D)non-circular sources is presented such as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and amplitude modulation(AM).The algorit... A propagator-based algorithm for direction of arrival(DOA)estimation of noncoherent one-dimensional(1-D)non-circular sources is presented such as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and amplitude modulation(AM).The algorithm achieves DOA estimation through searching a 1-D spectrum,which is newly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nk reduction criterion,and works well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 non-circular phases.And then,a search-fre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lgorithm is also developed by using the polynomial rooting technique.According to the non-circular property,the algorithm can virtually enlarge the array aperture,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its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enabling it to handle more sources than the number of sensors.Moreover,the algorithm requires no rotational invariance,so it can be applied to arbitrary array geometry and dispense with the high-complexity procedure of the eigen-decomposition of the correlation sample matrix.Finally,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y the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SUBSPACE method RANK reduction criterion PROPAGATOR non-circular sou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culating method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4
作者 李纪强 刘忠明 颜世铛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According to Hertz theory, the difference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and equivalent gears is compared in the paper, a calculating method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by using equivalent gears... According to Hertz theory, the difference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and equivalent gears is compared in the paper, a calculating method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by using equivalent gears is researched, and computing formulas of power and rotation speed for equivalent gears are deduce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contact stress for non-circular gears has also been conducted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By the comparison of fitting curv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equivalent gears instead of non-circular gears to calculate the contact stress is tes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ircular gear contact stress equivalent gear calculat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对非圆齿轮的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平抑方法
5
作者 刘大伟 黄浩 吴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研究三角函数项数对平抑效果及非圆齿轮形状的影响规律;最后,考虑单向阀滞后导致流量倒灌引起的流量脉动,建立了三缸往复泵的流体仿真模型,定量对比了非圆齿轮和蓄能器对三缸往复泵脉动的平抑效果,并进行了非圆齿轮驱动三缸往复泵机械端运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圆齿轮外部驱动后,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率从30.39%降至13.12%,增加非圆齿轮传动比的三角函数项数可以进一步降低脉动率,却容易导致非圆齿轮发生根切问题;非圆齿轮无法平抑单向阀阀芯运动滞后导致的流量脉动,其平抑效果比蓄能器的平抑效果好,当非圆齿轮与蓄能器组合使用时,可将三缸往复泵的流量脉动率降至7.38%,使瞬时流量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脉动 三缸往复泵 非圆齿轮 脉动平抑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滚齿切削力波动特性及抑制研究
6
作者 韩江 李大柱 +1 位作者 田晓青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5,245,共8页
滚齿是非圆齿轮加工实现的重要方法,用于节曲线外凸直或斜齿非圆齿轮的高效高精制造,节曲线非圆特性导致滚切力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影响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加工精度,是非圆齿轮滚齿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单位切削力计算原理及圆... 滚齿是非圆齿轮加工实现的重要方法,用于节曲线外凸直或斜齿非圆齿轮的高效高精制造,节曲线非圆特性导致滚切力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影响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加工精度,是非圆齿轮滚齿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单位切削力计算原理及圆柱齿轮滚切力的研究成果,采用单次断续切削产生的未变形切屑体积表征滚切力波动态势,构建非圆齿轮滚切未变形切屑模型的获取方法。选取大偏心率卵形齿轮为研究对象,分析滚刀恒速不窜刀联动加工模型所产生的滚切力波动特性,得出该联动加工模型所对应峰值切削力的波动规律。提出一种滚刀恒速并附加窜刀的联动加工模型,该模型具有恒定弧长增量加工特性,对抑制整周滚切力波动具有重要意义,并开展不同滚切深度所对应滚切力波动规律研究,研究结果为非圆齿轮滚切方案的优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滚齿 切削力 切屑体积 力波动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悬挂输送无损分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健荣 夏中岩 +4 位作者 孙力 许骞 梁小祥 乔宇 靳家欣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为解决目前鲜食草莓人工分级效率低,自动化分级易损伤的问题,设计一套草莓悬挂输送无损分级系统。在要求草莓留梗采摘的基础上,设计果梗夹持机构;根据分级功能需求,设计转移上料机构、双链循环输送机构、缓存下料机构,以实现草莓的无损... 为解决目前鲜食草莓人工分级效率低,自动化分级易损伤的问题,设计一套草莓悬挂输送无损分级系统。在要求草莓留梗采摘的基础上,设计果梗夹持机构;根据分级功能需求,设计转移上料机构、双链循环输送机构、缓存下料机构,以实现草莓的无损输送。再配合内、外观品质检测模块,即可实现草莓品质分级。以直径30~50 mm,质量20~50 g的草莓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外品质检测结果,将其划分为7个等级,并分别下料包装。草莓外部品质检测采用机器视觉,提取草莓大小、颜色、形状等外观信息;内部品质检测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根据分级结果,将其分别输送至对应下料机构进行下料包装。研究为草莓类柔嫩果皮果实的无损分级装备开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悬挂输送 循环输送 无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对齿廓误差的影响
8
作者 王亚洲 马晓文 +2 位作者 赵家黎 陈柏昕 王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时电参数是影响齿廓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正交试验,分别采用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最大齿廓误差对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和主效应分析法,研究线切割加工电参数峰值电流、脉冲宽度... 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时电参数是影响齿廓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正交试验,分别采用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最大齿廓误差对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和主效应分析法,研究线切割加工电参数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跟踪对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齿廓误差影响规律.同时,对齿廓误差、加工时长和工艺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基于灰狼优化算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齿廓不同部位的最优参数组合,可为实际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齿廓误差 工艺参数 方差分析 主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弧拱面内自由振动实用解析
9
作者 胡常福 朱顺顺 +1 位作者 张鑫 罗文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3,共9页
针对非圆弧拱面内线性自由振动没有解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近似解析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基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下非圆弧拱线性应变与Hamilton原理,推演了非圆弧拱面内自由振动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基于陡拱与浅拱面内振... 针对非圆弧拱面内线性自由振动没有解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近似解析方法来解决该问题。基于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下非圆弧拱线性应变与Hamilton原理,推演了非圆弧拱面内自由振动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基于陡拱与浅拱面内振型没有显著差异的基本假定,将该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对应的常系数平衡微分方程的通解,代入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得到该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的不平衡差;当该不平衡差沿全拱积分为零时自振频率误差最小,进而得到非圆弧拱面内自振频率高精度实用解析。基于所提出的变系数平衡微分方程近似解析方法,推演了非圆弧两铰拱与无铰拱面内自振频率实用解析,并阐明了非圆弧拱与同参数直梁面内自振频率的逻辑关系。抛物线、悬索线、悬链线与组合线等常用非圆弧两铰拱与无铰拱自由振动算例结果表明:该研究的基本假定得到了严格检验;自振频率与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非圆弧拱前十阶自振频率中,两铰拱自振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7.71%,无铰拱自振频率最大相对误差为4.34%;非圆弧拱与同参数直梁面内自振频率的比例系数,可为行业规范条文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弧拱 自由振动 HAMILTON原理 变系数微分方程 实用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折射对雷达测角的影响
10
作者 宋伟 宋凯 武伟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9期78-82,共5页
在雷达测角精度计算时,大气折射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影响会成为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制约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论文研究分析了电磁波在对流层中的折射模型,并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两种假设:电磁波在大气中进行传播时,是按照圆弧曲... 在雷达测角精度计算时,大气折射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影响会成为对雷达系统性能的制约性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论文研究分析了电磁波在对流层中的折射模型,并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提出了两种假设:电磁波在大气中进行传播时,是按照圆弧曲线和非圆弧曲线的方式进行的。基于这两种假设,论文采用了两种不同的修正方法,并通过试验对这种修正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修正方法都能够提高雷达的测角精度,且按照非圆弧修正方法进行修正的效果更好。该研究对于理解大气折射对雷达测角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雷达系统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效应 雷达测角精度 误差修正 圆弧曲线传播 非圆弧曲线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蛇优化的单站直接定位算法
11
作者 郭立民 马思达 王丽昂 《舰船电子对抗》 2024年第6期84-91,共8页
在单站直接定位环境中,利用元启发式蛇优化算法(SO)进行直接定位代价函数的快速求解,在保持定位精度的条件下,丰富了直接定位算法的设计思路。利用非圆信号构建直接定位代价函数并利用蛇优化进行目标位置的求解。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 在单站直接定位环境中,利用元启发式蛇优化算法(SO)进行直接定位代价函数的快速求解,在保持定位精度的条件下,丰富了直接定位算法的设计思路。利用非圆信号构建直接定位代价函数并利用蛇优化进行目标位置的求解。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性能,通过对比基于子空间数据融合直接定位算法与传统两步交叉定位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升分辨目标个数,并且可以达到更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定位 蛇优化 非圆信号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撒装药截面形状对爆炸抛撒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李红宾 何超 +4 位作者 杜海文 韩天一 栗保华 王世英 周涛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4,共6页
针对抛撒装药能量输出方式决定爆炸驱动能力大小,传统的圆截面抛撒装药结构存在爆轰能量周向输出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改变抛撒装药截面形状控制爆轰能量输出方式,研究了圆形、五角星形和花瓣形3种抛撒装药结构对被抛撒介质的爆炸驱动作... 针对抛撒装药能量输出方式决定爆炸驱动能力大小,传统的圆截面抛撒装药结构存在爆轰能量周向输出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改变抛撒装药截面形状控制爆轰能量输出方式,研究了圆形、五角星形和花瓣形3种抛撒装药结构对被抛撒介质的爆炸驱动作用大小,抛撒装药结构的比药量均为2%,研究发现:装药爆炸驱动被抛撒介质的能力由其截面积大小决定,受抛撒装药截面形状的影响很小,分析原因主要是非圆截面抛撒装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阵面能量迅速匀化,无法对被抛撒介质产生定向加载效果;在壳体外壁有刻槽的情况下,主射流结构数量与刻槽数量相同,受抛撒装药结构截面形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抛撒 非圆截面装药结构 射流 云团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弹体高速侵彻/穿甲机理研究进展
13
作者 董恒 黄风雷 +3 位作者 武海军 邓希旻 李萌 刘龙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63-2887,共25页
为支撑超高声速武器终点毁伤效应评估,满足异形弹体侵彻力学理论发展需求,异形弹体侵彻机理是当前亟需研究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对异形弹体侵彻行为、弹靶作用机制、弹道稳定性与结构响应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综述,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梳理... 为支撑超高声速武器终点毁伤效应评估,满足异形弹体侵彻力学理论发展需求,异形弹体侵彻机理是当前亟需研究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对异形弹体侵彻行为、弹靶作用机制、弹道稳定性与结构响应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综述,对现有研究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搭建异形弹体侵彻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以异形弹体侵彻/穿甲过程中出现的新质弹靶作用现象、机理为脉络,突出异形弹体结构对载荷环境表征、弹道及结构稳定性控制等方面带来的新挑战,并提出了异形弹体未来研究的3个建议,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弹体 侵彻机理 弹道稳定性 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磨削过程仿真的凸轮轴高速磨削稳定性预测分析
14
作者 刘涛 邓朝晖 +2 位作者 姚齐水 吕黎曙 余江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6-247,共12页
磨削颤振是制约凸轮轴高效优质磨削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分析凸轮轴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滞效应和砂轮-工件弹性退让机制推导了凸轮轴高速磨削动态磨削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凸轮轴磨削动力学模型和凸轮轴动... 磨削颤振是制约凸轮轴高效优质磨削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分析凸轮轴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时滞效应和砂轮-工件弹性退让机制推导了凸轮轴高速磨削动态磨削力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凸轮轴磨削动力学模型和凸轮轴动态磨削仿真模型。基于稳定性叶瓣图法和动态磨削过程仿真方法对凸轮轴高速磨削稳定性进行预测分析;开展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对动态磨削过程的变模态参数仿真,分析模态参数对凸轮轴高速磨削过程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系统刚度和阻尼、减小模态质量都可以改善磨削稳定性,获得更大的稳定磨削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轮廓磨削 稳定性预测 磨削颤振 动态磨削仿真 凸轮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15
作者 董长斌 李龙坤 刘永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2,共9页
为解决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不完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难以获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聚焦于时变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机制,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精确分析系统非线... 为解决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模型不完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难以获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动力学建模方法,并聚焦于时变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机制,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精确分析系统非线性振动,对非圆齿轮齿侧间隙函数进行了拟合,在综合考虑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黏弹性阻尼、静态传递误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对位移坐标消除非线性方程的变量耦合。在此基础上,建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四阶变步长Runge-Kutta数值方法对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进行求解。获取了分岔图、时域图、相轨迹以及Poincaré映射,得到阻尼、齿面摩擦、时变啮合刚度等控制参数激励下系统的动态响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各激励参数取值不同,系统呈现出混沌和周期运动相互过渡状态;合理选取激励参数,可减小系统在混沌与周期运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快速进入稳定运动状态。研究成果可为抑制非圆齿轮行星轮系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预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非线性特性 激励参数 分岔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水稻钵苗移栽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
16
作者 陆汤飞 俞亚新 孙良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3-673,共11页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长期工作后因夹苗片松弛导致取苗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移栽机构展开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将不完全非圆齿轮等效为圆柱齿轮,采用改进势能法对两级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进行求解;建... 针对水稻钵苗移栽机构长期工作后因夹苗片松弛导致取苗准确率下降的问题,考虑齿轮的时变啮合刚度,对移栽机构展开动态特性研究。首先,将不完全非圆齿轮等效为圆柱齿轮,采用改进势能法对两级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进行求解;建立移栽机构的弹性动力学模型,完成移栽机构模态分析。然后,采用RecurDyn建立移栽机构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完成移栽机构模态仿真,获得了机构的前8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对夹苗片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夹苗片的应力变化。最后,测试并编制夹苗片的工作载荷谱,进行夹苗片疲劳寿命计算。结果表明:移栽机构前8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第1阶固有频率最小值为112.3 Hz,振型为夹苗片的弯曲变形;夹苗片的弯曲部分应力最大,为355.6 MPa;夹苗片的疲劳寿命为19.4 h,远低于实际使用要求;更换夹苗片材料,试验结果表明夹苗片疲劳寿命大于200.0 h,满足移栽机构长期工作的需求。该研究可为不完全非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提供理论依据,促进移栽机构动态特性研究的进程,同时也为移栽机构的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构 不完全非圆齿轮 时变啮合刚度 模态分析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晓果 胡秀明 李亚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 为了降低插秧机的作业故障次数、提升插秧效率和插秧质量,对数学建模在水稻插秧机作业优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分插机构的传动部件改进为非圆齿轮行星系,并针对传动装置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为了验证水稻插秧机的结构是否合理,对其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插秧机的结构合理,可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数学建模 作业优化 非圆齿轮行星系 分插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病毒及其分类进展
18
作者 田夏夏 李世访 张志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0-237,共8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类病毒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从不同的物种中发现了多种新类病毒以及大量的疑似类病毒的环状RNA,给类病毒的分类和命名带来了新挑战。为此,国际类病毒分类小组更新了类病毒的分类及命名的一些规则。为...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类病毒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从不同的物种中发现了多种新类病毒以及大量的疑似类病毒的环状RNA,给类病毒的分类和命名带来了新挑战。为此,国际类病毒分类小组更新了类病毒的分类及命名的一些规则。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类病毒最新的分类及命名情况,本文在简要介绍类病毒的基础上,概述了当前类病毒的分类以及不同分类阶元划分的依据以及变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病毒 分类 命名 双名法 环状RNA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损伤效应的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统一解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益 施成华 +3 位作者 郑可跃 雷明锋 贾朝军 娄义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50-2662,共13页
为了研究二向不等压地应力环境下深埋圆形隧道损伤后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考虑深部围岩的损伤效应,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解,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隧道验证解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损伤效应和中间主应力对围岩... 为了研究二向不等压地应力环境下深埋圆形隧道损伤后的力学响应问题,通过考虑深部围岩的损伤效应,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建立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弹塑性解,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隧道验证解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研究损伤效应和中间主应力对围岩应力分布和变形的影响,并探讨不同侧压力系数、剪胀系数和支护反力下深埋圆形隧道围岩的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二向不等压深埋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峰后的损伤效应会加剧隧道的挤压变形,考虑损伤效应的变形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更接近;中间主应力能提高围岩的承载能力,抑制隧道的挤压变形,不考虑中间主应力会高估隧道的变形潜势;侧压力系数决定围岩损伤区的形状和大小,施工时应根据围岩不同位置的损伤程度对关键变形部位进行注浆加固;剪胀系数越大,围岩的损伤程度越大,损伤区的范围越大;支护反力能抑制围岩的损伤效应,在实际工程中需及时施作支护约束围岩变形,以改善围岩的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向不等压 损伤效应 深埋圆形隧道 统一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ODA环”优化的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鹏 张启福 +2 位作者 魏鹏飞 姚远 叶菁 《遥测遥控》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卫星导航定位设备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各类电子对抗、干扰欺骗十分激烈,人为干扰已成为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的重点。针对传统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干扰复杂性、全面性、系统性的不足,本文在分析“OODA环”理论和实践转化的基础... 卫星导航定位设备的“生存”环境日益复杂、严峻,各类电子对抗、干扰欺骗十分激烈,人为干扰已成为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的重点。针对传统手段无法有效应对干扰复杂性、全面性、系统性的不足,本文在分析“OODA环”理论和实践转化的基础上,结合复杂环境下“干扰-抗干扰”的整体对抗过程,优化“OODA环”运行,将其与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应用进行耦合,提出基于“环境感知-筛选隔离-检测识别-效能评估-策略规划-对抗反制-回访反馈-再感知”的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不定向循环链路,并对拓展、映射的七个环节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引入“循环”和“不定向”两个概念,不仅实现了周期性外循环和部分环节内循环的嵌套迭代和导向性传输的运行机制;而且优化了内循环的自由度,使得各环节互联且独立、循环但不定向,有效增强了卫星导航定位安全与对抗的鲁棒性。本文的设计思路可加快实现循环链路的动态闭环,提高对抗的整体效能,在实践应用和技术论证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定位 OODA环 安全与对抗 压制式 欺骗式 不定向循环链路 内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