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偏芯光纤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勇
杨明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弯曲时,纤芯分别处于光纤压缩和拉伸侧,干涉谷分别蓝移和红移,实现弯曲方向识别和传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1 m^(-1)曲率检测范围内,凹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6.06 nm/m^(-1),凸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7.51 nm/m^(-1)。本文提出的传感器机械强度高,制备重复性高,在可方向识别曲率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方向识别
模式场能量非轴对称分布
偏芯光纤
光纤干涉曲率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旋管模式选择复合腔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炜
罗积润
朱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1-1974,共4页
为了使一种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能够应用于毫米波回旋管器件,该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腔结构中的公共壁增厚和轴向开漂移孔对腔中工作模式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补偿这种影响的手段。结果表明,合理增大复合腔外...
为了使一种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能够应用于毫米波回旋管器件,该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腔结构中的公共壁增厚和轴向开漂移孔对腔中工作模式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补偿这种影响的手段。结果表明,合理增大复合腔外腔的半径能够有效实现工作模式的模式纯度和相对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复合腔
模式稳定性
电场分布
相对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状光纤单模条件和远场能量分布特性(英文)
3
作者
惠祥云
段开椋
闫红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6,共6页
基于弱波导近似,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环状光纤保持单模状态时对芯-包层折射率差值和导光层厚度的要求,同时讨论了这些设计参数对远场能量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环状光纤工作在单模状态时,从光纤出射的环形光束衍射至远场时形成一...
基于弱波导近似,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环状光纤保持单模状态时对芯-包层折射率差值和导光层厚度的要求,同时讨论了这些设计参数对远场能量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环状光纤工作在单模状态时,从光纤出射的环形光束衍射至远场时形成一个中央亮斑,具有很高的能量集中度。此外,减小芯-包层折射率差值与导光层厚度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远场衍射的光斑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光纤
单模
远场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介质耦合刚性基弹性层平面应变型导波模式及界面散射能量分配
被引量:
1
4
作者
陕耀
李欣然
周顺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1137,共14页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路基设计的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文章将轨下基础简化为上表面自由、底端固定的刚性基弹性层,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路基设计的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文章将轨下基础简化为上表面自由、底端固定的刚性基弹性层,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建立双介质耦合刚性基弹性层平面应变模型,优化该类波导结构频散方程在复平面求根方法,并结合岩土类介质特征展开刚性基弹性层频散分析,以明确其多模式导波特性及散射能量分配,最后,围绕弹性层厚度、刚度比等影响因素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刚性基弹性层各模式导波均具有截止频率,弹性层厚度越小,杨氏模量越大,各阶导波模式的截止频率越高;入射波在双介质刚性基弹性层发生散射后,透射场基阶模式导波会占据主体能量,随着高阶导波模式被逐一激发,反射场及透射场高阶模式能量占比会在全频率范围呈现“此消彼长”状态;交换两侧弹性层材料,改变弹性层厚度及两弹性层刚度比不会显著改变能量分布规律,但总体来看,能量更易集中在较软侧弹性层中,各模式导波在激发初始频段会更为活跃,可分配到更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过渡段
刚性基弹性层
散射场
导波模式
能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偏芯光纤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
被引量:
1
1
作者
魏勇
杨明慧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05025)
重庆市教育厅附属科技项目(KJZD-M202201201)
+4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B2023NSCQ-MSX0020)
重庆市人才工程(cstc2024ycjh-bgzxm0227,cstc2024ycjh-bgzxm0057)
重庆三峡医学院项目(XJ2023000704)
重庆三峡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9ZDPY08)
浙江树仁大学基础科学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现有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通常基于复杂微加工制成,存在制备重复性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偏芯光纤(ECF)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纤芯模式场能量分布在光纤的上半部分,包层模式场能量沿光纤轴对称分布,施加凹向和凸向弯曲时,纤芯分别处于光纤压缩和拉伸侧,干涉谷分别蓝移和红移,实现弯曲方向识别和传感。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1 m^(-1)曲率检测范围内,凹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6.06 nm/m^(-1),凸向弯曲的灵敏度为17.51 nm/m^(-1)。本文提出的传感器机械强度高,制备重复性高,在可方向识别曲率检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弯曲方向识别
模式场能量非轴对称分布
偏芯光纤
光纤干涉曲率传感
Keywords
bending direction recognition
non-axisymmetric mode field energy distribution
eccentric core fiber
fiber-optic interferometric curvature sensing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N25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旋管模式选择复合腔的设计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炜
罗积润
朱敏
机构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71-1974,共4页
文摘
为了使一种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能够应用于毫米波回旋管器件,该文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这种腔结构中的公共壁增厚和轴向开漂移孔对腔中工作模式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补偿这种影响的手段。结果表明,合理增大复合腔外腔的半径能够有效实现工作模式的模式纯度和相对稳定性。
关键词
回旋管
复合腔
模式稳定性
电场分布
相对储能
Keywords
Gyrotron, Complex cavity,
mode
stability, E-
field
distribution
, Stored
energy
分类号
TN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状光纤单模条件和远场能量分布特性(英文)
3
作者
惠祥云
段开椋
闫红卫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出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6,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61138007)
文摘
基于弱波导近似,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环状光纤保持单模状态时对芯-包层折射率差值和导光层厚度的要求,同时讨论了这些设计参数对远场能量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环状光纤工作在单模状态时,从光纤出射的环形光束衍射至远场时形成一个中央亮斑,具有很高的能量集中度。此外,减小芯-包层折射率差值与导光层厚度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远场衍射的光斑宽度。
关键词
环状光纤
单模
远场
能量分布
Keywords
annular core fibers
single
mode
far
field
energy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N252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介质耦合刚性基弹性层平面应变型导波模式及界面散射能量分配
被引量:
1
4
作者
陕耀
李欣然
周顺华
机构
上海市轨道交通结构耐久与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4-113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08424).
文摘
过渡段动力稳定性问题已成为制约400 km/h及以上高铁路基设计的关键难题,亟需从波动和能量的角度探究由基础非均匀引发的线路系统动力响应放大机理.文章将轨下基础简化为上表面自由、底端固定的刚性基弹性层,将高铁过渡段车致弹性波传播问题提炼为非均匀介质刚性基弹性层中波的散射问题,建立双介质耦合刚性基弹性层平面应变模型,优化该类波导结构频散方程在复平面求根方法,并结合岩土类介质特征展开刚性基弹性层频散分析,以明确其多模式导波特性及散射能量分配,最后,围绕弹性层厚度、刚度比等影响因素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刚性基弹性层各模式导波均具有截止频率,弹性层厚度越小,杨氏模量越大,各阶导波模式的截止频率越高;入射波在双介质刚性基弹性层发生散射后,透射场基阶模式导波会占据主体能量,随着高阶导波模式被逐一激发,反射场及透射场高阶模式能量占比会在全频率范围呈现“此消彼长”状态;交换两侧弹性层材料,改变弹性层厚度及两弹性层刚度比不会显著改变能量分布规律,但总体来看,能量更易集中在较软侧弹性层中,各模式导波在激发初始频段会更为活跃,可分配到更多能量.
关键词
高铁过渡段
刚性基弹性层
散射场
导波模式
能量分配
Keywords
transition zones in high-speed railway
elastic layer with rigid base
scattered
field
guided wave
mode
energy
distribution
分类号
O343.1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偏芯光纤的可方向识别光纤干涉曲率传感器
魏勇
杨明慧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回旋管模式选择复合腔的设计分析
郭炜
罗积润
朱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状光纤单模条件和远场能量分布特性(英文)
惠祥云
段开椋
闫红卫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双介质耦合刚性基弹性层平面应变型导波模式及界面散射能量分配
陕耀
李欣然
周顺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