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温度与围压影响的冻结砂土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
1
作者 梁靖宇 齐吉琳 +2 位作者 张跃东 路德春 李昊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89-1898,共10页
冻土的受力变形特性受温度与围压的影响显著。为描述温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冻土三向拉伸强度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并采用平移变换的方法将其考虑到屈服函数中。为描述围压的影响,通过建立潜在强度衰减因子,并将其引入统一硬化参量中,发展... 冻土的受力变形特性受温度与围压的影响显著。为描述温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冻土三向拉伸强度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并采用平移变换的方法将其考虑到屈服函数中。为描述围压的影响,通过建立潜在强度衰减因子,并将其引入统一硬化参量中,发展得出了考虑围压影响的硬化参量。最终,基于非正交弹塑性模型框架,在平移变换应力空间内建立了能够考虑温度和围压影响的冻土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冻结粉砂三轴压缩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建立模型能够模拟不同温度和围压下冻结砂土应力–应变关系。其不仅能够反映冻土峰值抗剪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的温度效应,还能描述围压增大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由剪胀与软化型逐渐转变为剪缩与硬化型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本构模型 非正交塑性流动法则 温度效应 围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极限分析上界法的讨论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敬林 郑颖人 +1 位作者 陈瑜瑶 李克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4,共7页
现行的极限分析上界法,尽管求解结果合理,但理论上却存在一些矛盾:如试验证明,关联流动法则不适用于岩土材料,而现行解法却采用了关联流动法则;传统分析中假设体积不变,但计算中却出现大于实际的体积剪胀变形;按关联流动法则,应力特征... 现行的极限分析上界法,尽管求解结果合理,但理论上却存在一些矛盾:如试验证明,关联流动法则不适用于岩土材料,而现行解法却采用了关联流动法则;传统分析中假设体积不变,但计算中却出现大于实际的体积剪胀变形;按关联流动法则,应力特征线与速度滑移线重合,但在分析中却采用速度方向与应力特征线方向成j角;实际土体破坏时,破坏面上同时存在着剪切力nt和正应力ns,但在计算中却反映不出摩擦功。近年在中国日益兴起的广义塑性力学理论为岩土材料的极限分析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作者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极限分析上界法,消除了上述矛盾,并获得了正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同经典算法的比较,证明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几乎是一致的,但现行方法计算简便,因而,可作为一种实用的计算方法。论文还对上述两种算法作了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它们求解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极限分析 上界法 关联流动法则 广义塑性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ek-Brown准则下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破坏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术才 王洪涛 +5 位作者 王琦 王德超 江贝 杨为民 张红军 李为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6-473,489,共9页
针对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的破坏形式,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及其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分别考虑锚固体界面产生滑脱破坏与锚固体周围岩体发生整体破坏两种工况,根据塑性力学中的上限分析定理,推导出了锚索极限抗拔力的计算公式与锚固体的破裂... 针对预应力锚索锚固体的破坏形式,采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及其相关联的流动法则,分别考虑锚固体界面产生滑脱破坏与锚固体周围岩体发生整体破坏两种工况,根据塑性力学中的上限分析定理,推导出了锚索极限抗拔力的计算公式与锚固体的破裂机制,并分别讨论了锚固段灌浆压力、锚固段长度与岩体强度参数等对极限抗拔力与破裂面形状的影响。计算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大锚固段长度和采用压力灌浆是提高锚索极限抗拔力的有效措施;当锚固段周围岩体发生整体破坏时,随着岩体经验参数A、岩体抗拉强度、抗压强度与重度的增加,锚索极限抗拔力不断增大,而随着经验参数B的增加,锚索极限抗拔力则不断减小;锚固段周围岩体破裂面形状呈现出对称的"喇叭形",这与现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而且岩体经验参数B是影响岩体破裂面形状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岩体破裂面的曲率大小,当B=1时,岩体破裂曲面退化为圆锥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HOEK-BROWN强度准则 塑性 流动法则 锚固体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材料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确定 被引量:6
4
作者 姚仰平 孙凯 路德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2-698,共7页
通过与金属材料的类比,分析了岩土材料的特征面(SMP面)的特性,提出了SMP面上的应力决定岩土材料塑性应变增量流动方向的观点,并由此推导出计算公式.通过增加一个材料参数,还可以考虑存在黏聚力时的情况.由该公式计算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 通过与金属材料的类比,分析了岩土材料的特征面(SMP面)的特性,提出了SMP面上的应力决定岩土材料塑性应变增量流动方向的观点,并由此推导出计算公式.通过增加一个材料参数,还可以考虑存在黏聚力时的情况.由该公式计算的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得到了试验结果的验证.该公式也在用变换应力修正的剑桥模型中得到应用,模型预测结果能够合理反映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材料 特征面 SMP准则 塑性应变增量方向 非关联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下的扩孔问题解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邹金锋 彭建国 +2 位作者 张进华 罗恒 安爱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0-97,共8页
将圆孔周围的围岩分为弹性和塑性应力区,考虑土体受力后的剪胀特性,根据Mohr-Coulomb非线性强度准则、应力平衡条件、大小变形理论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推导出排水情况下土体发生大、小变形时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析,并给... 将圆孔周围的围岩分为弹性和塑性应力区,考虑土体受力后的剪胀特性,根据Mohr-Coulomb非线性强度准则、应力平衡条件、大小变形理论和非关联流动准则,推导出排水情况下土体发生大、小变形时扩孔问题的塑性区应力、应变和位移场解析,并给出大、小变形情况下塑性区半径和极限扩孔压力的非线性解答。与现有理论的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理论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可知,大变形时的塑性应变比小变形时的大;随着m值的增大,扩孔压力逐渐增大且与rp/au为非线性关系;大变形时的扩孔压力要比Vesic等人的理论值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胀 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 扩孔压力 塑性区半径 大变形 非关联流动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屈服面模型的圆形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弹塑性解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浩 白海波 +6 位作者 武建军 孟庆彬 王迎超 赵慧明 黄卫星 马凯 郑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3-841,共9页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 软岩巷道过大的径向位移对煤矿生产有较大影响。基于双屈服面模型,利用某种泥岩材料的常规三轴实验数据,分别拟合了以第一、第三塑性主应变(ε_1~p,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根据对完全加载假设的验证,推导了此泥岩材料的非关联流动法则,得到了围岩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研究结果表明:该泥岩材料的2个加载面形式为二次函数,各项系数均可表示为ε_1~p或ε_3~p的一次函数,由此确定塑性应变增量分量的大小;推导出的非关联流动法则中含有常数项,其原因为:在加载过程中,会先达到以ε_3~p为硬化参量的加载面,当ε_1~p恰好为0时,ε_3~p即为该常数的值;考虑了岩石的非线性应变软化特征,排除了"人为假定流动法则"等主观因素的干扰,求解了塑性区范围和径向位移的解析解,得到了在一定地应力和该岩性条件下二者与开挖半径的线性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屈服面模型 加载面 非关联流动法则 非线性应变软化 圆形巷道 弹塑性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65
7
作者 雷明锋 彭立敏 +1 位作者 施成华 安永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79-1584,1596,共7页
针对目前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方面,理论研究尚不多见的现状,提出了黏性土条件下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引入等代内摩擦角的概念,将基坑坑周土层等代为无黏性均质体,应用土的塑性上限理论及... 针对目前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方面,理论研究尚不多见的现状,提出了黏性土条件下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引入等代内摩擦角的概念,将基坑坑周土层等代为无黏性均质体,应用土的塑性上限理论及相关联流动法则,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长大深基坑拉裂-剪切和纯剪切两种三维破坏模式下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具体研究,给出了相应的空间效应系数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数值模拟的低效率、高费用、长周期的缺陷,可手算完成;计算成果能直接得出基坑坑壁空间效应系数的分布特征及量值大小,可用于指导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信息化监测测点布置和断面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深基坑 空间效应 简化计算 塑性上限理论 相关联流动法则 等代内摩擦角 极限平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胀性对边坡潜在滑动面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康亚明 刘长武 +1 位作者 贾延 方延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9-91,94,共4页
有限元分析岩土边坡对剪胀性的影响,常采用两种极端的方法:过大地考虑了材料的剪胀性和完全不考虑材料的剪胀性,而这往往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在平面应变条件下,通过剪胀角的变化来考虑剪胀性对土坡潜在滑动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剪... 有限元分析岩土边坡对剪胀性的影响,常采用两种极端的方法:过大地考虑了材料的剪胀性和完全不考虑材料的剪胀性,而这往往与工程实际情况不符。在平面应变条件下,通过剪胀角的变化来考虑剪胀性对土坡潜在滑动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剪胀性对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剪胀角的减小,塑性区有从坡顶向坡角贯通的趋势。因此,在工程实际中,对密实性砂土和超固结粘土,由于在剪切过程中会表现出较强的剪胀性,有限元分析时建议用关联法则;对于松散质土(欠固结土),由于其具有剪缩性,建议用非关联的法则;对于一般砂土和粘土(正常固结土),应对剪胀角进行折减,建议剪胀角ψ取内摩擦角φ的1/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剪胀性 流动法则 塑性区 潜在滑动面 非线性有限元法 固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隧道的围岩变形计算 被引量:11
9
作者 罗清明 李亮 杨小礼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8,共5页
文献[6]在考虑软岩的剪胀、蠕变和非线性破坏准则等影响后,推导隧道的围岩变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软岩的塑性大变形特性后,分别根据相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圆形隧道位移解.通过计算得出:在软弱的围岩或土中,剪胀角的大小对... 文献[6]在考虑软岩的剪胀、蠕变和非线性破坏准则等影响后,推导隧道的围岩变形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软岩的塑性大变形特性后,分别根据相关联与非关联流动法则,推导出圆形隧道位移解.通过计算得出:在软弱的围岩或土中,剪胀角的大小对隧道塑性区软岩位移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非线性屈服准则 塑性大应变 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P准则改进Lade-Duncan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剑锋 徐日庆 秦艳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84-1888,共5页
为了解决Lade-Duncan模型的塑性势面由试验结果拟合所得理论上不够严密的问题,采用SMP准则的屈服函数构建塑性势函数,建立一个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SMP-Lade模型).该模型可以反映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应力路径的相关性以及剪胀特... 为了解决Lade-Duncan模型的塑性势面由试验结果拟合所得理论上不够严密的问题,采用SMP准则的屈服函数构建塑性势函数,建立一个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SMP-Lade模型).该模型可以反映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应力路径的相关性以及剪胀特性,且塑性势面考虑了3个应力张量不变量的影响.密砂和松砂真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主应力参数b=0的条件下,SMP-Lade和Lade-Duncan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当0<b≤1时,无论是松砂还是密砂,SMP-Lade模型的预测结果都更接近试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弹塑性模型 非相关流动法则 屈服函数 塑性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流动法则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冷飞 林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4-936,共3页
介绍、分析和比较由最大耗散法则与热力学原理两种方法推导得到的率无关塑性变形流动法则的形式,得出了塑性流动法则总是与屈服函数有关,可由屈服函数和耗散函数确定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不可恢复应变的结论.由此得到的流动法则,避免了不... 介绍、分析和比较由最大耗散法则与热力学原理两种方法推导得到的率无关塑性变形流动法则的形式,得出了塑性流动法则总是与屈服函数有关,可由屈服函数和耗散函数确定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不可恢复应变的结论.由此得到的流动法则,避免了不相关流动法则中塑性势函数意义不清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 流动法则 最大耗散法则 热力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状态相关的砂土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路德春 金辰逸 +2 位作者 梁靖宇 李泽华 杜修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砂土的力学特性具有显著的状态相关性,主要体现为不同应力状态与密实状态下砂土的变形特性具有显著差异。合理的状态相关硬化规律与剪胀规律描述是反映砂土状态相关变形特性的基础。提出了能够有效描述砂土等向压缩规律与临界状态规律... 砂土的力学特性具有显著的状态相关性,主要体现为不同应力状态与密实状态下砂土的变形特性具有显著差异。合理的状态相关硬化规律与剪胀规律描述是反映砂土状态相关变形特性的基础。提出了能够有效描述砂土等向压缩规律与临界状态规律的微分表达式,并基于等向压缩硬化规律建立了状态相关因子ω,发展了砂土状态相关的硬化参数H,旨在合理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大小;在利用非正交塑性流动法则确定塑性应变增量的方向的过程中,引入了状态变量ψ对分数阶次μ的影响,从而考虑了塑性应变增量方向的状态相关性,合理地描述了砂土的状态相关剪胀性。进一步,结合引入了状态变量的Hooke定律,确定了弹性应变增量,从而发展得出能够描述砂土状态相关特征的非正交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合理预测Toyoura砂的常规三轴排水及不排水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能够有效捕获砂土的状态相关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状态相关 本构模型 非正交塑性流动法则 弹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D-P类准则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新发 彭振斌 +1 位作者 何杰 彭凯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87-1791,共5页
基于Mohr-Coulomb(M-C)准则及平面应变条件,建立了非关联流动法则的D-P准则.该准则引入了塑性体积应变,所求的塑性体积应变增量和M-C准则相等,在π平面上,当应力罗德角小于零时,建议的D-P准则与以往的外角外接圆及内切圆相比,能更好地... 基于Mohr-Coulomb(M-C)准则及平面应变条件,建立了非关联流动法则的D-P准则.该准则引入了塑性体积应变,所求的塑性体积应变增量和M-C准则相等,在π平面上,当应力罗德角小于零时,建议的D-P准则与以往的外角外接圆及内切圆相比,能更好地反映土体应力应变的实际特性.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相比其他D-P类准则,建议的D-P准则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与条分法结果十分吻合.在地基极限荷载的求解上,所得的极限荷载与滑移线场与Prandtl理论解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准则 剪胀角 非关联流动法则 塑性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ses准则导出Tresca准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肖礼 梁汉吉 张鹏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基于Mises准则并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和塑性位势理论求得塑性应变增量。在计算塑性功增量时不考虑s2作用,用能量原理导出Tresca准则,另外还用代数方法导出了s16),从而加r=2r与Lode角之间的关系:s16cos(θδ+π深了对Tresca准则的认识。其... 基于Mises准则并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和塑性位势理论求得塑性应变增量。在计算塑性功增量时不考虑s2作用,用能量原理导出Tresca准则,另外还用代数方法导出了s16),从而加r=2r与Lode角之间的关系:s16cos(θδ+π深了对Tresca准则的认识。其研究成果对解释现有屈服准则或提出新的屈服准则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sca准则 Mises准则 塑性位势理论 屈服准则 应变增量 流动法则 能量原理 代数方法 理论意义 研究成果 塑性功 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渤海海冰动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刚 季顺迎 +1 位作者 吕和祥 岳前进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海冰动力学本构模型。该模型在海冰屈服前采用Kelvin-Vogit粘弹性模型,考虑中间主应力和静水压力对海冰屈服的影响选用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作为海冰屈服判据,屈服后采用相关联的正则流... 在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海冰动力学本构模型。该模型在海冰屈服前采用Kelvin-Vogit粘弹性模型,考虑中间主应力和静水压力对海冰屈服的影响选用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作为海冰屈服判据,屈服后采用相关联的正则流动法则。采用该本构模型对渤海海冰动力过程进行了48小时数值模拟,讨论了辽东湾海冰的厚度、密集度、冰速和主应力的分布规律,其中海冰厚度分布与卫星遥感资料符合良好,从而有效地验证了该广义双剪粘弹塑性本构模型在海冰动力学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冰动力学 本构模型 粘弹塑性 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 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次齐次屈服函数相关联流动法则失效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亚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岩土材料一些常用的与摩擦有关的经典屈服准则,如Mohr-Coulomb屈服准则、俞茂宏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Lade-Duncan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屈服准则和沈珠江三剪应力屈服准则等,都属于n阶欧拉齐次函数。把上述屈服准则从真实空间推广... 岩土材料一些常用的与摩擦有关的经典屈服准则,如Mohr-Coulomb屈服准则、俞茂宏广义双剪应力屈服准则、Lade-Duncan屈服准则、Matsuoka-Nakai屈服准则和沈珠江三剪应力屈服准则等,都属于n阶欧拉齐次函数。把上述屈服准则从真实空间推广到耗散空间后发现,当耗散空间中的n阶齐次屈服函数与真实应力无关时,根据耗散空间的Drucker塑性公设获得的耗散功与应力状态无关;对于砂性材料其值甚至为零,与塑性发生时熵增大于零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相违背。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必须在耗散空间的n阶齐次屈服函数中引入与真实应力有关的函数项,然而,由此获得的真实空间屈服准则与塑性应变增量之间必须服从非相关联流动法则。由于服从相关联流动法则时耗散空间屈服准则表达式与真实空间的完全相同,故在真实空间中服从n阶齐次屈服准则的岩土摩擦材料也不适宜采用相关联流动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服准则 Drucker塑性公设 n阶齐次函数 耗散空间 流动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塑性势面模型及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日庆 蒋佳琪 +1 位作者 冯苏阳 鞠露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74-1482,共9页
为了较好地描述软土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塑性流动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与屈服函数形式相同,但具有一定倾角γ的塑性势函数。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塑性流动方向会依赖于塑性势面的旋转而变化,直至达到破坏状态。通过对常规三轴... 为了较好地描述软土塑性应变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塑性流动模型。该模型采用了与屈服函数形式相同,但具有一定倾角γ的塑性势函数。土体在变形过程中,塑性流动方向会依赖于塑性势面的旋转而变化,直至达到破坏状态。通过对常规三轴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剪切过程中,塑性势面旋转角的初值γ0与终值γd较为稳定,不受围压变化影响。在此试验观察基础上,引入了归一化的旋转角参数γ’以及描述土体应力状态的参数ξ,在采用蛋形势函数的情况下二者具有良好的分段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建立了改进的塑性流动法则,只需要2个额外的模型参数。对所提出的塑性流动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塑性应变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 旋转塑性势面 蛋形函数 应力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流动法则下地基黏塑性随机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亚军 张我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805,共8页
针对地基工程复杂的随机非线性力学增益,基于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优势,借助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的黏性拟时间步,推导在三维及平面应变条件下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的本构关系式,建立基于全量理论的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列式.在... 针对地基工程复杂的随机非线性力学增益,基于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优势,借助Mohr-Coulomb破坏准则下的黏性拟时间步,推导在三维及平面应变条件下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的本构关系式,建立基于全量理论的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列式.在Naylor孔隙水压理论基础上,提出考虑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孔压条件的土体介质黏塑性非线性随机本构模型.以施工期三层复合地基为例,分别针对关联及非关联流动法则2种工况,研究地基在增量加载条件下的位移、应力、黏塑性应变、孔隙水压等矢量场的随机数字特征,以及地基在各个加载时期的可靠度情况.结果表明,在复杂工况下复合地基中有效应力及孔隙水压的数字特征与可靠指标分布的内在联系紧密;由非关联到关联流动法则,有效应力增加,孔压减小,同时随着孔压变异下降、可靠指标显著提高,由此形成在随机数学覆盖下完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拟时间步 黏塑性非线性 随机有限元方法 层状地基 流动法则 孔隙压力特征 地基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地基非线性性态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亚军 张我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9年第1期1-3,38,共4页
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粘性时间步推导并建立了三维及平面应变条件下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的本构关系式,进而提出了基于全量理论的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列式。在Naylor孔隙水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孔... 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粘性时间步推导并建立了三维及平面应变条件下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的本构关系式,进而提出了基于全量理论的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列式。在Naylor孔隙水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孔压条件下土体介质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本构模型,分别就关联非关联流动法则两种工况对层状地基在增量加载条件下主要矢量场随机数字特征以及地基在各个加载时期的可靠度情况做了研究,形成了随机数学覆盖下完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hr-Coulomb破坏准则 粘性拟时间步 粘塑性非线性随机有限元 流动法则 孔隙水压数字特征 地基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各向异性与非共轴特性的本构模拟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洲泉 黄茂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在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砂土状态相关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修正的非共轴流动法则建立了相应的非共轴本构模型。对于逆向加载的塑性问题,比如纯环剪加载,将通过引入边界面的概念进行处理。同时根据广义应力状态下的剪胀方程推导的塑性势... 在考虑组构各向异性的砂土状态相关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修正的非共轴流动法则建立了相应的非共轴本构模型。对于逆向加载的塑性问题,比如纯环剪加载,将通过引入边界面的概念进行处理。同时根据广义应力状态下的剪胀方程推导的塑性势面,建立了π平面内的非关联共轴流动方向。另外,将非共轴流动方向定义为同当前应力状态主方向正交的方向,并同共轴流动方向一样与塑性加载因子相关联。对Toyoura砂的空心圆柱两种加载模式的剪切试验,即固定主应力轴方向的单调加载和纯环剪切,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砂土力学行为中的各向异性和非共轴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临界状态 状态相关组构各向异性 非共轴流动法则 弹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