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bit Design for Responsive Space Using Multiple-objectiv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1
作者 FU Xiaofeng WU Meiping ZHANG Ji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8-244,共7页
Responsive orbits have exhibited advantages in emergencies for their excellent responsiveness and coverage to targets.Generally,there are several conflicting metrics to trade in the orbit design for responsive space.A... Responsive orbits have exhibited advantages in emergencies for their excellent responsiveness and coverage to targets.Generally,there are several conflicting metrics to trade in the orbit design for responsive space.A special multiple-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namely the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is used to design responsive orbits.This algorithm has considered the conflicting metrics of orbit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solution,including the orbital elements and launch programs of responsive vehicles.Low-Earth fast access orbits and low-Earth repeat coverage orbits,two subtypes of responsive orbits,can be designed using NSGAI under given metric tradeoffs,number of vehicles,and launch mode.By selecting the optimal solution from the obtained Pareto fronts,a designer can process the metric tradeoffs conveniently in orbit design.Recurring to the flexibility of the algorithm,the NSGAI promotes the responsive orbit design fur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objective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 Low-Earth Fast access Orbit(FAO) Low-Earth Repeat Coverage Orbit(RCO) Successive-coverage constellation for responsive deploy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行NOMA-PLC系统最优功率分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旺斌 唐宏凯 +2 位作者 谢志远 张志坤 胡正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4-845,I0003,共13页
为提高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电力线通信(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ower line communication,NOMA-P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纳数,考虑在对数正态衰落的PLC信道上引入NOMA技术,并对其功率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所述下行NOMA-PLC... 为提高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电力线通信(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power line communication,NOMA-PLC)系统的吞吐量和用户容纳数,考虑在对数正态衰落的PLC信道上引入NOMA技术,并对其功率分配方法进行研究。所述下行NOMA-PLC系统中包含多个NOMA集群,每个集群在独立的资源块中运行。通过将系统和速率最大化中的最优功率分配问题等价转化为每个集群最小功耗问题,使每个NOMA集群等效转化为一个虚拟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用户,以闭合形式获得用户有效信道增益;提出一种基于快速注水算法的功率分配方案,利用注水算法对和速率最大化问题进行求解,求得全局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提出的功率分配方法进行Monte-Carlo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OMA-PLC系统,所提出的NOMA-PLC功率分配方案在系统中断概率、发送端最小功耗、平均和速率方面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电力线通信 注水算法 功率分配 最大化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声OTFS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挑战与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勇 刘爽 汪浩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6,共12页
水声通信作为海洋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海事监管及海底工程等领域。然而,水声信道因双重色散特性而极具挑战性,对系统设计构成重大障碍。尽管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 水声通信作为海洋信息传输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探测、海事监管及海底工程等领域。然而,水声信道因双重色散特性而极具挑战性,对系统设计构成重大障碍。尽管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已在水声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性能仍受限于信道状态估计的准确性。正交时频空(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 OTFS)调制技术通过将数据转换到时延-多普勒域内传输,能够有效地应对水声信道中的多径效应和多普勒频移,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综述了OTFS在水声通信中的关键处理技术,涵盖信道估计、信道均衡及多址接入技术三个核心方面,并从天线拓展、机器学习融合及同步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详细分析了复杂信道环境下的信号检测、计算复杂度与实时性平衡、参数估计准确性及水下环境对数据可靠性的影响面临的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通信 正交时频空(OTFS) 信道估计 信道均衡 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功率域与码域NOMA‑OTFS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围 陈黎 +2 位作者 向曾 黎飞雨 余明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新的6G候选波形,可在高移动性场景中提供可靠通信。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6G的需求,需要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兼顾高频谱效率。然而现有功率域NOMA⁃OTFS(PD⁃NOMA⁃OTFS)和码域NOMA⁃OTFS(SCMA⁃OTFS)系统存在和速率低... 正交时频空(OTFS)调制是一种新的6G候选波形,可在高移动性场景中提供可靠通信。为了更好地满足未来6G的需求,需要在高移动性场景中兼顾高频谱效率。然而现有功率域NOMA⁃OTFS(PD⁃NOMA⁃OTFS)和码域NOMA⁃OTFS(SCMA⁃OTFS)系统存在和速率低、过载率(用户数/资源数)低和可支持用户数量少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联合功率域与码域NOMA⁃OTFS(PD⁃SCMA⁃OTFS)系统。该系统在发射端,根据信道增益高低将用户分为强、弱用户组,组内用户使用传统SCMA方式叠加,组间用户使用功率域NOMA思想叠加。在接收端,使用消息传递算法(MPA)和串行干扰消除(SIC)进行联合检测。通过对不同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系统拥有更高的和速率,并且过载率是传统SCMA⁃OTFS和PD⁃NOMA⁃OTFS系统的1.5~2倍,可支持用户数量是传统系统的1.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时频空 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 稀疏码多址接入 和速率 过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
5
作者 张晶 马林 +3 位作者 高宏旭 陆音 吴烁雨 朱洪波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3,共13页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 针对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CR)频谱感知和非正交多址(NOMA)的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方案。首先,提出CR-NOMA三步免授权随机接入协议,支持终端用户通过频谱感知获取上行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地降低随机接入冲突;然后,设计了基于频谱感知结果的接入信道和功率电平优选策略,建立了用户上行传输信号模型和基站接收信号模型;最后,提出了联合信道滤波、功率电平检测、前导和数据检测、冲突检测的多用户信号检测算法,对随机接入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现有方案,所提CR-NOMA方案在系统高负载时用户接入概率和过载率提升了近一倍,过载能力更强,鲁棒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免授权随机接入 频谱感知 非正交多址 接入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6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非正交多址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稳态MAB的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异构用户接入方法
7
作者 林敏 孙昊 +2 位作者 赵柏 郭焱 杨绿溪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20,共9页
针对吞吐量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同时接入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臂赌博机(MAB)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接入方法,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异构用户的接入灵活性。首先,在构建联合效用函数以同时考虑时延敏感... 针对吞吐量敏感用户和时延敏感用户同时接入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的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稳态多臂赌博机(MAB)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接入方法,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和异构用户的接入灵活性。首先,在构建联合效用函数以同时考虑时延敏感用户信息年龄(AoI)和吞吐量敏感用户传输速率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以联合效用函数最大化为目标,以速率门限和数据包缓存时间为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由于传统的凸优化方法无法进行求解,在采用波束成形抑制组间干扰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非稳态MAB的动态接入方案,实现异构用户的智能配对与调度,以及可靠接入。最后,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折扣因子和数据包缓存门限值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 非正交多址接入 信息年龄 非稳态多臂赌博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RIS辅助的通信系统中混合场波束成形方案设计
8
作者 邵凯 王泓谕 王光宇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基于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波束成形设计方案。针对极大规模天线阵列(ELAA)带来的混合远近场问题,首先根据阵列导向矢量建立了混合远近场信道模型;其次根据STAR-RIS至用户的信道强度对远场用户与... 基于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波束成形设计方案。针对极大规模天线阵列(ELAA)带来的混合远近场问题,首先根据阵列导向矢量建立了混合远近场信道模型;其次根据STAR-RIS至用户的信道强度对远场用户与近场用户进行匹配,提出了基于混合非正交多址接入(H-NOMA)的远近场用户混合分簇策略及接收端串行干扰消除(SIC)方案;最后通过优化波束成形向量和STAR-RIS相移矩阵,求得最大最小化总速率问题的次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混合场景中具有优越的性能,采用STAR-RIS和H-NOMA有效提升了系统的通信性能。与传统的被动RIS、正交多址接入、远场信道模型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的最大最小化总速率分别提升了220.9%、71.2%和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远近场通信 混合非正交多址接入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环境下多无人机中继通信轨迹与资源联合优化
9
作者 陈勇 侯颖智 +2 位作者 王伟 陈泳 张余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5-863,共9页
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中继通信场景中,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为多无人机(Multi-UAV,MUAV)中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干扰条件下MUAV中继通信下行NOMA服务用户能力和公平性问题,提... 在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中继通信场景中,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为多无人机(Multi-UAV,MUAV)中继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干扰条件下MUAV中继通信下行NOMA服务用户能力和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MUAV轨迹和资源联合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对UAV进行飞行限制,获取飞行路径点作为轨迹优化变量;然后,两次利用Kuhn-Munkres算法分别完成信道-用户匹配和信道-UAV匹配;最后,利用冠豪猪优化算法(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对MUAV的飞行轨迹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重新进行信道-用户-UAV匹配,循环迭代直至达到限定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对两种基准算法性能分别提升约21.6%和3.5%,并能够有效拟合UAV路径,通过轨迹优化与资源分配实现有效抗干扰,并在确保用户服务公平性的条件下提升了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中继通信 干扰环境 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 冠豪猪优化算法(C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V辅助的非理想STAR-RIS认知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10
作者 李美玲 任康 +2 位作者 薛凯轩 李世兴 李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4-881,共8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络中以低成本实现高频谱和能源效率。考虑UAV辅助的STAR-RIS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架构,针对实际通信场景中非理想传输因素同相位和正交相位不平衡(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IQI)存在时,研究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对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认知用户的中断概率和截获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同时对比了人工噪声方案与非人工噪声方案下用户的截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较低的IQI水平时远用户比近用户在1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15,较高的IQI水平时近用户比远用户在2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9,而加入人工噪声能够降低用户约0.3的截获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R-NOMA) 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 无人机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通信抗干扰的IRS-NOMA系统上行链路和速率的优化
11
作者 张锐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智能反射面可有效调整通信信道,能提升战场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提出基于流行优化算法的上行链路和速率的优化方案。将战场中的战车视为用户,这些用户构成一个通信网络。ISMO方案通过联合优化IRS相移和用户传输... 智能反射面可有效调整通信信道,能提升战场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结合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提出基于流行优化算法的上行链路和速率的优化方案。将战场中的战车视为用户,这些用户构成一个通信网络。ISMO方案通过联合优化IRS相移和用户传输功率,最大化系统和速率。建立最大化和速率的优化问题,考虑到优化问题的非凸性,引用交替优化技术获取用户传输功率和IRS相移的解。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同类方案,ISMO方案提升了系统和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和速率 流形优化 黎曼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模态信号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
12
作者 王丽娜 李科 +1 位作者 刘向南 张海君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7-1108,共12页
随着超第五代(Beyond Fifth Generation,B5G)及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跨模态数据的共存问题已逐步成为重要挑战,其中视觉数据要求高吞吐量,而触觉数据需满足1 ms端到端时延与极低的丢包率,不同需求下的资... 随着超第五代(Beyond Fifth Generation,B5G)及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跨模态数据的共存问题已逐步成为重要挑战,其中视觉数据要求高吞吐量,而触觉数据需满足1 ms端到端时延与极低的丢包率,不同需求下的资源竞争导致资源分配的严重碎片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重叠架构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联合优化方案,结合移动边缘计算的低时延特性,设计高效资源分配策略。首先,构建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跨模态数据共存模型,将非凸优化问题分解为子信道匹配与功率分配两个子问题。随后,通过匈牙利算法实现低复杂度用户配对,并推导功率分配的闭式解以最小化触觉用户能耗。最后,提出动态迭代算法,适配信道时变性与业务突发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保障视觉数据速率约束与触觉数据时延约束的前提下,可降低触觉平均化能耗达20%,且在高用户密度场景中表现稳定。与穷举搜索相比,该算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为B5G/6G网络中多业务共存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模态通信 无线资源管理 非正交多址接入 移动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OFDM-NOMA系统的自适应多模盲均衡方案
13
作者 杨龙 余凯欣 +1 位作者 李进 贾子一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9-2520,共12页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 面向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针对下行链路中非规则星座点均衡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监督的多模盲均衡方案。该方案联合软决策导向算法,通过结合NOMA功率分配因子,构建指数型代价函数,有效补偿了信道引起的幅度和相位失真。为了最小化代价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牛顿算法,以快速搜索最优权值。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多模均衡算法,所提出的算法稳态最大失真降低了约10倍。此外,在GNURadio平台上搭建软件无线电系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非正交多址接入 盲均衡 多模算法 软决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车联网通感一体传输与资源分配优化
14
作者 李美玲 朱芸灿 +1 位作者 申陈宁 李兴旺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3-1051,共9页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 为应对6G密集城市环境下车联网(V2X)通信和传感路径受限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的通感一体化(ISAC)V2X系统框架。针对非视距(NLOS)下的车辆移动性,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结合ISAC回波信号中的实时信道状态信息(CSI),实现对移动车辆位置的跟踪与预测。该文提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的多车辆间功率分配优化方案,在保证感知精度的同时提升下行链路通信总速率,并引入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作为反馈机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系统在通信性能和感知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RIS辅助ISAC-V2X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扩展卡尔曼滤波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DNN信道估计与虚拟时间反转信道均衡的NOMA-VLC系统
15
作者 徐美欣 张峰 +1 位作者 赵黎 刘叶楠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克服现有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模型在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中面临的室内多用户场景下多径效应与用户间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提升频谱效率和通信速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NN)信道估计与虚拟时间反转(VTR)信道均衡的NOMA-... 为了克服现有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模型在可见光通信(VLC)系统中面临的室内多用户场景下多径效应与用户间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提升频谱效率和通信速率,提出一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DNN)信道估计与虚拟时间反转(VTR)信道均衡的NOMA-VLC系统。通过分析多用户NOMA-VLC信道特性,采用DNN进行精准信道估计,并利用VTR技术实现信道均衡,聚焦能量,抑制多径效应,增强通信可靠性和用户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两用户场景下,在误码率为10^(-3)时,系统性能分别提升了5.1 dB和4.9 dB,相较于其它算法,分别具有2 dB和2.4 dB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非正交多址 深度学习 时间反转技术 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性约束下的NOMA系统功率分配算法
16
作者 邱阳光 杨洁 +1 位作者 曹雪虹 潘子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277,285,共9页
针对传统公平性指标的取值范围受用户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率方差的公平指标。该指标取值范围固定且灵敏度较高。基于所提公平指标,研究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受组内与组间公平性约束的功率分配问题,并将该问题解耦成组间功率分配问... 针对传统公平性指标的取值范围受用户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速率方差的公平指标。该指标取值范围固定且灵敏度较高。基于所提公平指标,研究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受组内与组间公平性约束的功率分配问题,并将该问题解耦成组间功率分配问题与组内功率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受公平约束的总吞吐量最大化的组内组间联合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兼顾组内、组间及系统公平性,并在保证公平性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公平性 吞吐量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辅助的全双工中继协作NOMA系统性能分析
17
作者 董国青 杨震 +1 位作者 冯友宏 吕斌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是一种可以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的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RIS辅助的下行协作全双工中继非正交多址(NOMA)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RIS和用户中继协作将基站信号传输给小区边缘用户。为了评估该系统传输的可...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是一种可以增强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和覆盖范围的新兴技术。提出了一种RIS辅助的下行协作全双工中继非正交多址(NOMA)接入方案。在该方案中,RIS和用户中继协作将基站信号传输给小区边缘用户。为了评估该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首先推导出用户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进一步,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对中断概率进行渐近分析,得出用户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揭示随着RIS反射单元数量的增加,近端用户的中断概率显著降低,而远端用户的中断概率先降低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全双工中继 非正交多址接入 中断概率 分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计算能效最大化策略
18
作者 李陶深 巩健 +1 位作者 曾续玲 吕品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的计算能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应用到移动设备上,通过联合优化MEC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的计算频率、执行时间、基站... 为了解决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MEC)系统的计算能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线供电MEC系统的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将非线性能量收集模型应用到移动设备上,通过联合优化MEC服务器和移动设备的计算频率、执行时间、基站发射功率、设备发射功率、卸载时间和能量收集时间,比较充分地利用移动设备和MEC服务器的可用计算资源,提高设备的吞吐量和计算位数,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计算能效。将该联合优化问题转化为非凸分式规划问题,设计一种基于Dinkelbach的迭代算法来获得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仿真实验表明:该资源分配策略所获得的系统计算能效更高,具有更好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电移动边缘计算系统 非正交多址接入 计算能效 能量收集 资源分配 计算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RIS辅助URLLC-NOMA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19
作者 朱建月 吴雨桐 +3 位作者 陈晓 谢亚琴 许尧 张治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7,共9页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该文研究了融合透射与反射功能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传输设计。具体而言,该文联合设计了基站端的波束成形向量、RIS端的透射相移矩阵和反射相移矩阵,以在满足基站...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该文研究了融合透射与反射功能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传输设计。具体而言,该文联合设计了基站端的波束成形向量、RIS端的透射相移矩阵和反射相移矩阵,以在满足基站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实现能耗最小化。为解决所提出的非凸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有限块长传输下的用户速率函数特性,并据此将优化问题进行等价转换。随后,采用交替优化和半正定松弛(SDR)方法来解决联合波束设计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正交多址接入和传统RIS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能耗性能上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波束成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的车辆边缘计算方案
20
作者 薛天宇 李爱萍 段利国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6-1775,共10页
针对车辆边缘计算(VEC)中存在的用户体验质量需求不断增加、高度移动车辆引起的链路状态获取困难和异构边缘节点为车辆提供资源的时变性等问题,制定一种联合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JTO-RO)的VEC方案。首先,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 针对车辆边缘计算(VEC)中存在的用户体验质量需求不断增加、高度移动车辆引起的链路状态获取困难和异构边缘节点为车辆提供资源的时变性等问题,制定一种联合任务卸载和资源优化(JTO-RO)的VEC方案。首先,在不失一般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边缘内和边缘间干扰,提出一种车辆到基础设施(V2I)的传输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使边缘节点不仅无需依赖链路状态信息,还可以提升信道容量;其次,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设计一种多智能体双延迟深度确定性(MATD3)算法用于制定任务卸载策略,这些策略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学习进行动态调整;再次,联合考虑2种策略的协同作用,并制定将最大化任务服务比率作为目标的优化方案,从而满足不断提升的用户体验质量需求;最后,对真实车辆轨迹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当前具有代表性的3种方案(分别以随机卸载(RO)算法、D4PG(Distributed Distributional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和MADDPG(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算法为任务卸载算法的方案)在3类场景下(普通场景、任务密集型场景和时延敏感型场景),所提方案的平均服务比率分别提高了20%、10%和29%以上,验证了该方案的优势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边缘计算 非正交多址接入 深度强化学习 任务卸载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