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硅协效阻燃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文鹏 王贵 裴克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8,共7页
采用双羟基硅油、聚醚二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氨酯预聚体,以自制含磷阻燃多元醇6-{(4-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并[c,e][1,2]氧膦杂环戊烯6-氧化物和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剂,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为亲水扩... 采用双羟基硅油、聚醚二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制备聚氨酯预聚体,以自制含磷阻燃多元醇6-{(4-羟基苯基)[(4-羟基苯基)氨基]甲基}二苯并[c,e][1,2]氧膦杂环戊烯6-氧化物和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剂,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为亲水扩链剂,制备了具有磷/硅协同阻燃效应的非离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的分子结构,研究了双羟基硅油的含量对分散体外观、稳定性、粒径以及胶膜力学性能、亲水性、耐水性、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羟基硅油的引入可导致聚氨酯分散体粒径增大;当双羟基硅油的含量占预聚多元醇组分的25%时,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不稳定;随着双羟基硅油的引入量增加,胶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逐渐下降,力学性能显著变差,吸水率先降低而后基本不变、接触角逐渐增加至基本不变;双羟基硅油的引入可有效提高聚氨酯胶膜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当双羟基硅油的含量占预聚多元醇组分的15%时,胶膜的极限氧指数值为28.2%、600℃残炭率达到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效阻燃 非离子水性聚氨酯 磷系阻燃 硅系阻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海龙 杨伟平 +1 位作者 黄毅萍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Mn=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TMPEG,Mn=1200)作为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将重复的(—CH2CH2O—)引入聚氨... 采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EG,Mn=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1,4-丁二醇(1,4-BD)为主要原料合成了非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采用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TMPEG,Mn=1200)作为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将重复的(—CH2CH2O—)引入聚氨酯大分子中,作为侧链。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了非离子聚氨酯的结构。使用电子拉力试验机研究了氰羟比R值[n(—NCO)/n(—OH)]、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和后扩链剂乙二胺(EDA)的用量对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力学性能和吸水溶胀比的影响。透射电镜(TEM)图片和乳液粒径测试证实了非离子聚氨酯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并且粒径随TMPEG用量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表明,R值的增大和TMP、EDA用量的提高都使得胶膜拉伸强度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和吸水溶胀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聚氨酯 乳液 粒径 力学性能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饶舟 戴震 +1 位作者 王焕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N-210)、聚氧化乙烯二醇(PEG)等为基本原料,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封端剂,合成了非离子型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HPU)自乳化乳液,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丁酯(BA)进行自由基聚合,得...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化丙烯二醇(N-210)、聚氧化乙烯二醇(PEG)等为基本原料,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封端剂,合成了非离子型双键封端水性聚氨酯(HPU)自乳化乳液,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丙烯酸丁酯(BA)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丙烯酸酯改性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PUA)乳液。对这种材料进行了耐水性、粒径及热力学等方面的测试,结果表明:PUA乳液粒子有明显核壳结构,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胶膜耐水性随着HPU添加量的提高而降低,胶膜的耐热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水性聚氨酯 丙烯酸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酮树脂改性的阴/非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徐鹏 孙东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以二羟甲基丁酸(DMBA)、二羟基聚氧乙烯醚作亲水单体,醛酮树脂(KFR)、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阴/非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位均大于-30 mV,具有良好的... 以二羟甲基丁酸(DMBA)、二羟基聚氧乙烯醚作亲水单体,醛酮树脂(KFR)、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PN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阴/非离子型聚氨酯分散体(PUD)。研究表明,PUD的ζ电位均大于-30 mV,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阴/非离子型PUD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更好的钙离子稳定性。亲水基团含量(HGC)的增加,阴/非离子摩尔比、醛酮树脂用量、NCO/OH摩尔比的减少使胶粒平均粒径减小,乳液黏度增大。醛酮树脂改性PUD粒径呈现双峰分布。透射电镜显示分散体胶粒呈球形结构。醛酮树脂改性的PUD配制成水性涂料后,涂膜铅笔硬度可达4H,且涂膜具有优异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树脂 阴/非离子型 聚氨酯 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段含量对阴/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欣 于丰 +2 位作者 隋泽华 张均 姜志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以二羟甲基丁酸(DMBA)、聚乙二醇(PEG)为亲水单体,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多元醇组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异氰酸酯组分,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阴/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粒径测试... 以二羟甲基丁酸(DMBA)、聚乙二醇(PEG)为亲水单体,聚氧化丙烯二醇(PPG)为多元醇组分、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异氰酸酯组分,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一系列阴/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WPU)。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粒径测试、表面张力测试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了硬段含量对阴/非离子型WPU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段含量的提高,WPU乳液粒径逐渐增加,黏度逐渐下降,表面张力逐渐增大;WPU胶膜的拉伸强度逐渐提高,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段 水性聚氨酯 阴/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型结构阴/非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政 张帆 +2 位作者 黄美松 唐金财 辛中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91-796,共6页
采用先臂后核的方法,制备了星型结构阴/非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SPUA),考察了非离子扩链剂聚乙二醇(PEG 600)用量对乳液及UV固化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 600的用量对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张力、流变行为有明显影响;SPUA的软... 采用先臂后核的方法,制备了星型结构阴/非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SPUA),考察了非离子扩链剂聚乙二醇(PEG 600)用量对乳液及UV固化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 600的用量对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张力、流变行为有明显影响;SPUA的软硬段相容性好,微相分离程度低;随着PEG 600用量的增加,UV固化的涂膜断裂强度、耐溶剂性、软段Tg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拉伸-回弹率、耐水性、热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聚合物 阴/非离子聚氨酯丙烯酸酯 UV固化 微相分离 皮革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燕民翔 朱延安 瞿金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9-1314,共6页
采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聚氧乙烯醚(YmerTM N120)为复合亲水单体,以聚醛树脂(A81)、聚醚二元醇(N22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了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DMPA/N120质量比、A81添加量和NCO/OH摩... 采用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聚氧乙烯醚(YmerTM N120)为复合亲水单体,以聚醛树脂(A81)、聚醚二元醇(N22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了聚醛改性羧酸/非离子型聚氨酯水分散体(PUD),研究了DMPA/N120质量比、A81添加量和NCO/OH摩尔比对PUD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A81可提高PUD涂膜的硬度、光泽和耐化学品性,特别是耐醇性能;当A81添加量为5%,DMPA与N120质量比0.4,NCO与OH摩尔比为1.5时合成的PUD涂膜具有较好的耐水、耐化学品性和较高的硬度。热重分析(TGA)发现A81改性PUD涂膜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未改性的PUD对比发现,经A81改性后的PUD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醛树脂 聚氨酯水分散体 耐化学品性 羧酸/非离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涂膜表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杨飞 王德海 +2 位作者 杜治波 肖圣威 蒋仕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7-43,共7页
采用自乳化方法合成不同聚乙二醇(PEG)含量的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WPU),并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不同PEG含量对WPU涂膜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WPU硬... 采用自乳化方法合成不同聚乙二醇(PEG)含量的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WPU),并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原子力显微镜(AFM)、接触角测量仪研究不同PEG含量对WPU涂膜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含量的增加,WPU硬段与硬段之间氢键作用减弱,表现出硬软段微相分离程度降低;同时,WPU涂膜表面甲基含量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表现出涂膜表面能下降,水接触角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 聚氨酯 表面性质 微相分离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