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ingle point defects on the confinement losses of air-guiding photonic bandgap fibers
1
作者 施伟华 赵岩 +1 位作者 钱礼国 陈鹤鸣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7期343-346,共4页
The confinement losses in air-guiding photonic bandgap fibers (PBGFs) with air hole missing are studied with the full-vector finite-element metho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two loss peaks (1.555 and 1.598 μm... The confinement losses in air-guiding photonic bandgap fibers (PBGFs) with air hole missing are studied with the full-vector finite-element method.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re are two loss peaks (1.555 and 1.598 μm) if there is a hole missing in the cladding far from the core. The closer to the core the hole missing is, the larger the confinement losses are, and even no mode could propagate in the core. The main power of the fundamental mode leaks from the core to the cladding defect. The quality of PBGFs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controlling the number and position of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nic bandgap fiber photonic bandgap (PBG) defect node confinement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tion node system for underground mine 被引量:10
2
作者 CHEN Guang-zhu SHEN Chun-feng ZHOU Li-ju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813-818,共6页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 locating miners in underground mine,we desig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tion node system,considering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ntrinsic safety... 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o locating miners in underground mine,we design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tion node system,considering the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intrinsic safety.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consists of a mobile node,several fixed nodes,and a sink node,all of whose circuit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CC2430. A varistor and a RC circuit were used in the reset circuit of a sensor node to guarantee the intrinsic safety by reducing discharge energy,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ischarge energy shows that the reset circuit is an intrinsic safety one. The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are discussed,such as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lay of the system is about 0.11 seconds,and the highest packet loss rate is about 0.13,which assures the location node system has a high reliability,and can locate miners in the underground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ocation node network communication delay packet loss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围压下间断级配散粒土内部侵蚀机理研究
3
作者 梁越 罗安志 +2 位作者 杨牛虎 许彬 代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设置三组不同的间断级配试样,对渗流过程中的渗流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渗透变形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渗流速度v和水力梯度i呈线性正相关,但围压作用使得i-v曲线后期明显变缓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土体中间级配缺的越多,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且土体的不均匀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某一上限值。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流失存在因堵塞而引起的自滤自稳定现象,该现象在骨架颗粒级配较为均匀时更易出现。土体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细颗粒流失导致体积收缩,而由于土体内部颗粒间的作用力突变,土体渗透变形呈现阶梯状变化,且在土体颗粒级配间断跨度大、内部细颗粒粒径小且单一的情况下阶梯状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恒定围压 渗透系数 体积变化量 细颗粒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无压转换下阶梯降深抽水试验解译研究
4
作者 张璐 赵华 +3 位作者 郝世鹏 刘红兵 王一兆 张荣辉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73-79,共7页
阶梯降深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手段,其在实施过程中容易经历承压向无压的转变,且井损也呈现一定变化。针对现有模型无法准确解译该类型抽水试验的问题,提出了一项新的承压转无压的阶梯降深抽水试验模型及其解析解,同时开展了相... 阶梯降深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手段,其在实施过程中容易经历承压向无压的转变,且井损也呈现一定变化。针对现有模型无法准确解译该类型抽水试验的问题,提出了一项新的承压转无压的阶梯降深抽水试验模型及其解析解,同时开展了相应的场地试验,并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场地含水层渗透系数、储水系数、井损系数和承压-无压转换临界时间等多个参数的同步反演。研究结果表明,新提出的解析解比已有研究提出的解析解更好地拟合了井中的降深数据,忽略承压-无压的转换将导致井内降深的低估,该场地试验承压到无压的转换导致井损系数值下降了89%,表明不带观测孔的阶梯降深抽水试验解译时有必要调整井损系数来适应承压向无压的转换。该阶梯降深抽水试验新解析解及其场地应用丰富了当前的井流动力学理论以及含水层参数反演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降深抽水试验 承压-无压转换 井损 解析解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轨道角动量传输光纤设计及传输特性研究(内封底文章)
5
作者 赵丽娟 吴雨静 徐志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4,共13页
为解决一般轨道角动量传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六边形空气孔排列的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该光纤引入了空气填充率高的矩形空气孔以及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填充环形传输区域,能够有效提高环形传输... 为解决一般轨道角动量传输光纤传输轨道角动量模式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六边形空气孔排列的新型光子晶体光纤结构。该光纤引入了空气填充率高的矩形空气孔以及采用高折射率材料填充环形传输区域,能够有效提高环形传输区域和包层间的折射率差,且正六边形排列空气孔有利于提高模间有效折射率差。经过结构优化得到最优光纤结构,有限元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最优结构下,该光纤在常用波段S+C+L+U波段上能够支持142种轨道角动量模式的传输,最高阶数达到36阶。且所提出光纤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本征模式的最高限制性损耗为10−9 dB/m量级,与典型轨道角动量传输光子晶体光纤相比至少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最大有效模场面积能够达到206.18μm^(2),最小非线性系数低至0.397 W^(−1)∙km^(−1);色散平坦且最小色散变化低至1.4578 ps/(nm∙km);所有本征模式纯度均在93.4%~96.8%范围内。且该光纤具有较好的制备可行性,对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因此,该光纤在基于轨道角动量光纤的复用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提高通信容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轨道角动量 有限元法 限制性损耗 通信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0μm波段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
6
作者 代问问 陈凯 +3 位作者 褚奕祺 罗巧霞 王贤 高伟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67,共6页
针对2.0~25.0μm波段传输的限制损耗问题,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影响碲基硫系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限制损耗的主要因素。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采用Ge 20 As 20 Se 15 Te 45玻璃,通过改变纤芯直径、空气孔直径和空... 针对2.0~25.0μm波段传输的限制损耗问题,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影响碲基硫系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限制损耗的主要因素。光纤纤芯和包层材料采用Ge 20 As 20 Se 15 Te 45玻璃,通过改变纤芯直径、空气孔直径和空气孔层数等参数进行2.0~25.0μm波段限制损耗的计算,结果表明,影响限制损耗的最大因素是纤芯直径,限制损耗随着纤芯直径和空气孔直径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随着空气孔层数的增加而降低;优化设计出一种低限制损耗的PCF,结果表明,当纤芯直径和节距为8.0μm、空气孔直径为7.2μm、包层空气孔层数为4时,该PCF在2.0~25.0μm波长范围的限制损耗低于1.4×10^(-6) dB/m,满足低损耗传输要求。文章研究结果对2.0~25.0μm波段光信号的传输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损耗 碲基硫系玻璃 光子晶体光纤(PCF) 中远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蛇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彭琦 涂建 +2 位作者 高珍 陈恒 潘成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130,共5页
无功优化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有功损耗并改善电压稳定性。蛇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故将该算法作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运用到无功优化中,建立以机端电压、变压器变比和无功补偿量... 无功优化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有功损耗并改善电压稳定性。蛇优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快速收敛的特点,故将该算法作为一种新的优化方法运用到无功优化中,建立以机端电压、变压器变比和无功补偿量为系统控制变量,以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的无功优化模型。通过采用57节点系统,将蛇优化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比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蛇优化算法能够有效地优化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蛇优化算法 无功优化 功率损耗 57节点系统 算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估计的配电网线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辰 孙姝贤 +1 位作者 张帅 杨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8期149-152,共4页
当前电站自动化覆盖率高,可提供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配电网线损分析方法,并分析该方法所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状态估计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满足潮流计算的约束,消除误差和丢包带来... 当前电站自动化覆盖率高,可提供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配电网线损分析方法,并分析该方法所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状态估计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满足潮流计算的约束,消除误差和丢包带来的影响,得出较为精确的节点注入功率,以此计算配电网的线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损 配电网 状态估计 潮流计算 节点注入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鱼骨图方法的节点丢失故障码误报故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姬楠 王邵龙 +1 位作者 谷原野 孙运玺 《汽车电器》 2024年第3期85-87,共3页
文章详细介绍鱼骨图分析方法原理。通过某车型T-BOX、BMS、DCDC等控制器节点丢失故障分析的实际应用,进一步阐述鱼骨图分析方法在汽车故障排查中的优势。
关键词 鱼骨图分析方法 节点丢失 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预压部分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6
10
作者 金小荣 俞建霖 +1 位作者 龚晓南 杨雷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711-2714,共4页
详细介绍了含承压水地层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打设塑排板采用撕膜和非撕膜施工工艺相结合,既可靠又经济;阐述了在真空预压过程中若砂垫层失效后如何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出了采用四周循环蓄水处理夹砂层漏气的办法,实际证明,效果良好。介... 详细介绍了含承压水地层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打设塑排板采用撕膜和非撕膜施工工艺相结合,既可靠又经济;阐述了在真空预压过程中若砂垫层失效后如何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出了采用四周循环蓄水处理夹砂层漏气的办法,实际证明,效果良好。介绍了若干其他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真空预压施工作参考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预压 承压水 砂垫层流失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的瑞利散射损耗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国斌 王智 +1 位作者 娄淑琴 简水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3,共4页
通过分析单模芯层掺锗、纯SiO2芯(包层掺氟)光纤的Rayleigh散射损耗特性,得到了光纤结构参数芯径和相对折射率差与Rayleigh散射损耗的关系。分析表明,单模光纤的Rayleigh散射损耗与功率限制因子密切相关;对芯层掺锗单模光纤,其Rayleigh... 通过分析单模芯层掺锗、纯SiO2芯(包层掺氟)光纤的Rayleigh散射损耗特性,得到了光纤结构参数芯径和相对折射率差与Rayleigh散射损耗的关系。分析表明,单模光纤的Rayleigh散射损耗与功率限制因子密切相关;对芯层掺锗单模光纤,其Rayleigh散射损耗主要由相对折射率差决定;而纯SiO2芯掺氟单模光纤的Rayleigh散射损耗则主要由芯径大小决定。本文结论对于超低损耗光纤的设计和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损耗 瑞利散射 功率限制因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岩体流固耦合渗流的分岔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顺才 陈占清 +1 位作者 缪协兴 茅献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54-759,共6页
利用承压破碎岩石非Darcy渗流的渗透特性试验规律,对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进行了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分岔行为研究.根据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含有孔隙度及孔隙压力等渗流物理量的应力场控制方程;考虑流体与固体骨架各自的运动... 利用承压破碎岩石非Darcy渗流的渗透特性试验规律,对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进行了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的分岔行为研究.根据多孔介质的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含有孔隙度及孔隙压力等渗流物理量的应力场控制方程;考虑流体与固体骨架各自的运动速度,分别建立了流体非Darcy渗流的运动方程以及固体骨架和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推导出含有应力场体积应变的渗流场控制方程;得到了垮落破碎岩体由自然堆放状态过渡到压实状态时的弹性流固耦合一维非Darcy渗流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组,分析并求解了渗流系统的平衡态,利用逐次亚松弛迭代法分析了平衡态的稳定性,得到了无量纲化孔隙压力、渗流速度随参数变化的动力学响应,指出破碎岩体渗流动力系统存在鞍结分岔.在分岔点处任意微小的扰动易诱发渗流失稳,引发突水等动力学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破碎岩体 流固耦合 非线性渗流 低松弛迭代法 鞍结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双包层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志全 李莎 +2 位作者 郝锐 李晓云 郑文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4-104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双包层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利用多极法对光纤基模的模场分布、双折射、限制损耗及色散特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调节包层空气孔的孔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光纤的双折射和限制损耗特性。结果发现:新设计的光纤具...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混合双包层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利用多极法对光纤基模的模场分布、双折射、限制损耗及色散特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调节包层空气孔的孔径大小可以有效地控制光纤的双折射和限制损耗特性。结果发现:新设计的光纤具有高双折射低限制损耗特性,光纤结构参数为A=1.0μm,d1=如=以=0.8μm时,该光纤在C波段(1.53-1.565μm)及L波段(1。57-1.62μm)呈现负色散及负色散斜率。在波长为1.55μm处,Y,K折射高达10-2,限制损耗小于10-5d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多极法 双折射 限制损耗 色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光纤陀螺用光子晶体光纤设计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茂春 惠菲 赵小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3-377,共5页
为了解决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中高阶模致非互易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精度光纤陀螺的单模保偏光子晶体光纤。为获得光纤结构参数最优区域,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方法开展了光子晶体光纤模场分布、双折射特性和限制损耗与三个重要结构参数(归... 为了解决光子晶体光纤陀螺中高阶模致非互易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高精度光纤陀螺的单模保偏光子晶体光纤。为获得光纤结构参数最优区域,基于全矢量有限元方法开展了光子晶体光纤模场分布、双折射特性和限制损耗与三个重要结构参数(归一化频率、空气填充比、大孔直径)的依赖关系数值仿真分析。以传统熊猫型保偏光纤特性为参照,确定了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最优区域。采用优化的光子晶体光纤绕制了1500m环圈并装配于陀螺,对陀螺进行了相应测试。未采用温度补偿措施下,陀螺全温零偏稳定性优于 0.008 (°)/h (100 s, 1σ),表明这种光子晶体光纤适用于高精度光纤陀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光纤陀螺 模场分布 双折射率 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外波段低损耗空芯反谐振光纤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颖 董婷婷 +6 位作者 卿源 宋朋 朱维震 周凡迪 李正然 王伟 侯蓝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2-38,共7页
提出一种红外波段低损耗的空芯反谐振光纤,石英包层管为半圆半椭圆拼接结构,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设计与研究。半椭圆管的半短长轴与半圆管的半径相等,将半圆管与半椭圆管进行拼接,改变半圆的半径以及半椭圆管的半长轴来改变靠近纤芯... 提出一种红外波段低损耗的空芯反谐振光纤,石英包层管为半圆半椭圆拼接结构,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进行设计与研究。半椭圆管的半短长轴与半圆管的半径相等,将半圆管与半椭圆管进行拼接,改变半圆的半径以及半椭圆管的半长轴来改变靠近纤芯处的负曲率以及远离纤芯的正曲率,进而研究包层管的正负曲率对空芯反谐振光纤的损耗特性的影响,设计应用于1. 5~3. 0μm波段的低损耗空芯反谐振光纤。结果显示负曲率较小正曲率较大时限制损耗效果更好。当靠近纤芯处为圆形半管远离纤芯处为椭圆半管,圆形半径ry=25μm,椭圆的半长轴rx=65μm,半短长轴ry=25μm时,光纤最低限制损耗在波长2. 1μm处为8. 22×10^(-2)dB/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波段 空芯反谐振光纤 负曲率 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压力对节点渗灌管出水孔工作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秉枢 张玉龙 +4 位作者 张倩 邸博 袁德玲 唐首锋 王丽娜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6,共3页
用土槽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渗灌灌水时供水压力与节点渗灌管出水孔的水压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供水压力越大,水头损失越大,水头对渗灌管出水均匀效果产生影响,节点式渗灌灌水时供水压力以100cm水柱左右为宜。
关键词 节点渗灌 供水压力 水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损耗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丁丁 刘敏 +2 位作者 简多 李丹 廖洲一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6,共4页
为了研究反共振纤芯壁对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限制损耗和散射损耗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所设计的具有不同纤芯壁和纤芯半径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仿真,得到了3种纤芯壁在不同纤芯半径时的有效折射率、限制损耗和芯内功率分数随波长... 为了研究反共振纤芯壁对空芯光子晶体光纤限制损耗和散射损耗的影响,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所设计的具有不同纤芯壁和纤芯半径的空芯光子晶体光纤进行仿真,得到了3种纤芯壁在不同纤芯半径时的有效折射率、限制损耗和芯内功率分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纤芯壁采用T=3的环形反共振层和椭圆反共振层设计时,限制损耗降低了约两个数量级,芯内功率分数在通信波段提高了13%。结果表明,这两种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空芯光子晶体光纤的限制损耗和散射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 反共振层 限制损耗 芯内功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CP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Scheme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Vehicular Networks 被引量:5
18
作者 HA Le FANG Lijin +1 位作者 BI Yuanguo LIU We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5年第6期73-84,共12页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vehicular net- works is dedicated to support reliable Intemet services for mobile users. However, an end-to- end TCP flow not only experiences some com- mo...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vehicular net- works is dedicated to support reliable Intemet services for mobile users. However, an end-to- end TCP flow not only experiences some com- mon challenges in wireless mobile networks, such as high packet loss rate, medium access competition, unstable wireless bandwidth, and dynamic topology, etc., but also suffers from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due to traffic congestion at the Road-Side Units (RSUs) that connect the wireline and wireless networks.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challenging issues related to reliable TCP transmissions in infrastruc- ture based vehicular networks, we propose an RSU based TCP (R-TCP) scheme. For wireline source nodes, R-TCP adopts a novel flow control mechanism to adjust transmission rates according to the status of bottleneck link. Specifically, during the short wireless connec- tion time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vehicular net- works, R-TCP quickly chooses an ideal trans- mission rate for data transmissions instead of activating the slow start algorithm after the connection is established, and successfully avoids the oscill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at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R-TCP achieves great advantages than some relate proposals in terms of throughput, end-to-end delay, and packet loss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e control bottleneck node packet loss infrastructure based vehicular net-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凌红 侯蓝田 +1 位作者 邹金红 侯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得到一种新的具有低限制损耗和平坦色散的光子晶体光纤,设计了具有6层空气孔的正八边形结构,将包层分布为3种不同空气孔直径d_1,d_2,d_3,采用多极法数值模拟了这些结构参量对其色散特性和限制损耗的影响。得到在1.3μm~1.72μm波... 为了得到一种新的具有低限制损耗和平坦色散的光子晶体光纤,设计了具有6层空气孔的正八边形结构,将包层分布为3种不同空气孔直径d_1,d_2,d_3,采用多极法数值模拟了这些结构参量对其色散特性和限制损耗的影响。得到在1.3μm~1.72μm波长范围内,光纤的色散系数介于-0.1ps/(km·nm)~0.58ps/(km·nm)之间,在波长1.55μm处的限制损耗达到了0.16dB/km的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结果表明,特殊的八边形结构比较适合用于平坦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这一结果对于光子晶体光纤在光通信的应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平坦色散 色散斜率 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追踪的两部制输电定价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震波 刘俊勇 +2 位作者 王民昆 谢连芳 李杨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1-215,共5页
针对电力市场下的输电定价问题,在两部制电价基础上对容量电价部分加以研究,提出了基于复功率追踪的容量电价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平均增量成本法对线路的容量成本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增加线路虚拟节点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无损化处理,视各线路... 针对电力市场下的输电定价问题,在两部制电价基础上对容量电价部分加以研究,提出了基于复功率追踪的容量电价计算方法。首先基于平均增量成本法对线路的容量成本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增加线路虚拟节点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无损化处理,视各线路损耗为虚拟用户,基于距离的兆瓦—公里法计算各线路损耗所对应的容量成本;再基于复功率的潮流追踪计算负荷(包括虚拟用户)对线路的"使用程度",由此对无损化后的线路容量成本及网损进行分摊;最后根据市场原则确定各实际用户的容量电价。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对输电容量成本进行回收且计算精度较高,能满足电力市场下的公平定价原则,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两部制输电定价 容量电价 虚拟节点 逆流追踪 网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