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turbulent flow distribution in branch piping system 被引量:4
1
作者 YOO Geun-jong CHOI Hoon-ki KIM Chul-hw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208-3214,共7页
Flow distribution in branch piping system is affected by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geometric variations. Most of the flow distributi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with one-dimensional analysis to yield overall info... Flow distribution in branch piping system is affected by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geometric variations. Most of the flow distributi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with one-dimensional analysis to yield overall information only. However, detailed analysis is required to find effects of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flow distribution. For this aspect, three-dimensional turbulent flow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urbulence model performance and effects of upstream pressure and branch pipe geometry. Three different turbulence models of standard k-e model, realizable k-e model and standard k-co yield similar results, indicating small effects of turbulence models on flow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Geometric variations include area ratio of main and branch pipes, branch pipe diameter, and connection shape of main and branch pipes. Among these parameters, area ratio and branch diameter and shape show strong effect on flow distribution due to high friction and minor loss. Uniform flow distribution is one of common requirements in the branch piping system and this can be achieved with rather high total loss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w distribution pipe flow branch pipe turbulent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矿井通风网络快速等效简化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贾进章 尚文天 +1 位作者 刘剑 邓立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1-431,共11页
矿井通风网络等效简化技术是分析通风网络的有效工具。然而,随着矿井通风网络中分支数量的增加,通风网络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等效简化算法难以保持精度和计算速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矿井通风网络的快速等效简化算法。... 矿井通风网络等效简化技术是分析通风网络的有效工具。然而,随着矿井通风网络中分支数量的增加,通风网络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等效简化算法难以保持精度和计算速度。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复杂矿井通风网络的快速等效简化算法。该算法通过图论中的强连通块算法快速检测网络中的单向回路,并通过改进等效简化子网的判定公式,避免了对单向回路的错误等效简化;通过节点的出入度规律与分支的流出流入节点提出了局部串并联子网等效简化策略,从而实现对网络中不包含角联结构的串联和并联等效子网的快速等效简化;基于等效子网节点对出入分支的风量平衡规律,提出对网络中需进行深度搜索的节点对集合的优化策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节点对深度搜索,来提高简化过程的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具有100个分支与71个节点构成的矿井通风网络展示了所提算法的具体简化过程,验证了其有效性。然后通过对10个真实矿井通风网络的实证测试表明,所提的2种优化策略都提升了传统算法的性能,对于100~1001条分支的实际矿井通风网络,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增加等效简化完全性的同时,将以秒为单位的网络等效简化时间数量级自(10,10^(3))降低至(1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网络 等效简化 时间复杂度 单向回路 局部串并联子网 节点出入分支风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全纯嵌入搜索方法
3
作者 李雪 职梦磊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34,共12页
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从“域”的角度研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可有效计及新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和随机性引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准确、快速构建SVSR,提出一种基于全纯嵌入法(HEM)的SVSR边界(SVSRB)搜索方法。首先,根据HEM理论提出一... 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从“域”的角度研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可有效计及新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和随机性引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准确、快速构建SVSR,提出一种基于全纯嵌入法(HEM)的SVSR边界(SVSRB)搜索方法。首先,根据HEM理论提出一种搜索电压鞍结分岔(SNB)点的电压幅值-有功功率灵敏度全纯嵌入函数判据;其次,将该判据与变步长控制策略相结合,实现单个SNB点的快速、准确搜索;然后,根据SVSRB的拓扑特性,利用已知SNB点信息,借助快速灵活全纯嵌入实现相邻SNB点的高效求解,进而实现多维SVSRB高效搜索;最后,通过WECC 9节点、IEEE 118节点等测试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实现SVSRB的快速、精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 全纯嵌入 连续潮流 鞍结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与数值模拟的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分析
4
作者 杨海波 李梦雨 +2 位作者 蔡迎春 邓宇 李军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130,共7页
暴雨灾害会引发山洪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形成复杂的灾害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现有研究对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叠加风险的探索尚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FLO-2D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一种... 暴雨灾害会引发山洪及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形成复杂的灾害链,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威胁。现有研究对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及其叠加风险的探索尚显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FLO-2D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一种针对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的分析框架,并以河南省栾川县柿树沟为研究区域,分析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背景下的灾害链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泥石流的最大流速可达6.56 m/s,最大堆积深度为7.30 m,高、中、低危险区占比分别为3.61%、17.65%、78.74%;2)排水设施损坏或堵塞、电力设施损坏、内涝积水、车辆被淹、泥石流、河水倒灌是灾害链网络的关键节点;3)河水倒灌→内涝积水、内涝积水→车辆被淹、内涝积水→电力设施损坏、河堤毁坏→河道堵塞、车辆被淹→人员伤亡是灾害链网络的关键边。从动态演化的视角识别灾害链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边,深入解析多灾害节点之间的交互机制,可为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措施优化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链 复杂网络 FLO-2D 关键节点 关键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
5
作者 叶林 张步昇 +3 位作者 郭凯蕾 裴铭 夏雪 谢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27-2539,I0007,共14页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 风火联合发电系统协同调度过程受风电不确定性和风火协同特性的影响显著。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电不确定集鲁棒优化的风火联合发电系统日前-日内两阶段协同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建立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模型,构建基于“闭环反馈型”数据驱动鲁棒优化的风电不确定集合;其次,提出考虑改进风电功率历史预测误差不确定集的风火协同鲁棒调度方法,实现日前-日内两阶段风、火协同调度计划的动态随机筛选;然后,采用鲁棒对偶理论将不确定调度模型进行转换,并基于反馈流松弛和有效不确定域空间辨识约束的改进分支定界法对转换后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风火打捆调度模式,所提方法更好地提升风火协同调度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促进风电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火协同调度 风电不确定集 鲁棒优化 改进分支定界法 动态潮流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管布置方式对输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影响
6
作者 李琳 张绮萱 +1 位作者 张鲁国 李刚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8-96,共9页
采用Bently Hammer软件分析了事故工况运行条件下奇台高压自流输水工程5种不同支管布置方案下的水力过渡过程。结果表明,在符合支管额定供水量的前提下,小管径支管并联布置代替单根大管径支管输水,能有效减少水锤波在管内反射、叠加次数... 采用Bently Hammer软件分析了事故工况运行条件下奇台高压自流输水工程5种不同支管布置方案下的水力过渡过程。结果表明,在符合支管额定供水量的前提下,小管径支管并联布置代替单根大管径支管输水,能有效减少水锤波在管内反射、叠加次数,降低输水系统水锤压力,缩短压力波动时长。并联支管数从2根增至5根的过程中,最危险事故工况下主管、支管内最大水锤压力相较于单根大管径输水方案最大减幅为10.32%和48.75%;各事故工况下主、支管管内压力波动时长最大减小了63.16%和46.15%,同时消除管线负压力水头防护负压力水锤。研究发现当支管与支管连接位置处主管管径比值(β)满足0.12<β<0.28区间时,能稳定输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又兼具经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输水 并联布置 支管 水力过渡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ANET的微灌小区灌水均匀度研究
7
作者 仵峰 黄静 +3 位作者 宰松梅 聂敏敏 刘伟业 高兴杰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为提升规模化微灌管网的灌水质量,基于EPANET模拟软件,以200m×500m为水力计算单元,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UL9(33)均匀正交试验,研究了毛管管径、滴头流量和支管首部压力对不同管网灌水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PANET软件可以较好地模... 为提升规模化微灌管网的灌水质量,基于EPANET模拟软件,以200m×500m为水力计算单元,设计了单因素试验和UL9(33)均匀正交试验,研究了毛管管径、滴头流量和支管首部压力对不同管网灌水均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EPANET软件可以较好地模拟微灌小区的水力性能。在树状管网中,增大毛管管径,灌水均匀度略有提升,提升幅度为0.24个百分点,在混合管网中,增大毛管管径,灌水均匀度先显著上升后趋于平缓,提升幅度为6.61个百分点;加大滴头流量,两种管网的灌水均匀度均下降,树状管网和混合管网的下降幅度分别为4.50、3.37个百分点;增加支管首部压力对两种管网灌水均匀度的提升效果均不明显,提升幅度分别为0.19、0.16个百分点。各因素对树状管网灌水均匀度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滴头流量、支管首部压力、毛管管径,对混合管网的影响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毛管管径、滴头流量、支管首部压力。滴头流量对两种管网的影响效果均显著,毛管管径仅对混合管网影响效果显著,而支管首部压力对两种管网的影响均不显著。在毛管管径、滴头流量、支管首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混合管网的灌水均匀度较树状管网分别提升2.03~8.40、6.95~8.08、7.75~7.72个百分点。采用混合管网、选用合适的滴头流量对保证规模化微灌管网的灌水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微灌管网 毛管管径 滴头流量 支管首部压力 灌水均匀度 EP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水沙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森 李坤芳 +2 位作者 刘兴年 黄尔 罗铭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 弯曲分汊河道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沙运动特性,对河势稳定、防洪、航运及沿岸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植被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河床演变形态具有重要影响,且植被往往分布在弯曲分汊河道的凸岸淤积段或洲滩。本文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开展系列不同来流及不同植被密度影响下的弯曲分汊河道动床非恒定流概化试验,分析植被影响下弯曲分汊河道冲刷与再造过程中的水流和泥沙的输移特性。结果表明:非恒定过程条件下,左汊分流比受植被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分流比对右汊有无植被布设较为敏感,但植被布设密度的大小对分流比影响较小。对于推移质输移,支汊植被的存在增大了弯曲分汊河段推移质的输沙率和输沙级配,随着右汊植被覆盖密度的增加,推移质输沙率峰值有所增大,同时推移质输沙波动亦增大,流量较大时波动性表现更为显著。汊道相互影响量化参数的变化表明弯曲分汊河道再造过程中汊道间的影响随着支汊植被密度的增加呈现出较大的增加幅度。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可为相关的河道整治、河流生态修复等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分汊河道 植被影响 水流特性 推移质输移 非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支化聚酰胺6的制备及其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9
作者 赵世坤 娄硕 +2 位作者 徐毅辉 康鹏 高达利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196,共10页
高流动聚酰胺在薄壁注塑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中广受关注。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高分子量的支化聚酰胺是工业和学术界获得高流动聚合物的常见策略。利用己内酰胺与多官能度聚醚胺共聚,成功制备了具有支链结构的聚酰胺6(BP... 高流动聚酰胺在薄壁注塑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中广受关注。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高分子量的支化聚酰胺是工业和学术界获得高流动聚合物的常见策略。利用己内酰胺与多官能度聚醚胺共聚,成功制备了具有支链结构的聚酰胺6(BPA6),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以及凝胶渗透色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支链结构赋予了BPA6高的熔体流动速率(214 g/10 min)与良好的冲击韧性(6.84 kJ/m^(2)),同时保持良好的拉伸强度与热性能。进一步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B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BPA6结晶过程包括初级结晶与二次结晶过程。初次结晶通过混合成核实现由二维片晶向三维晶体生长,其动力学受限于分子扩散和初步成核。二次结晶呈现出连续成核或三维生长效应,对应着BPA6的晶体完善、重排和局部再结晶,新的成核和高维生长效应共同作用,使得剩余无序区转化为更完善的晶体结构。随后,通过Kissinger法计算得到BPA6的结晶活化能为-140.9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共聚 高流动 支化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解3机Flow-shop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雄 汤光强 吴启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40-945,共6页
提出一种遗传分枝定界算法求解 3机Flow -shop调度问题 .该算法类似于常用的遗传局部算法和遗传动态规划算法 .用随机方法生成测试例子 ,通过与著名的Taillard的禁忌搜索算法和Reeves的遗传算法进行比较 。
关键词 flowshop调度 分枝定界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全钒液流电池用磺化支化聚苯并咪唑膜的构筑
11
作者 李慧婷 刘希阳 +5 位作者 龙俊 黄文恒 李劲超 陈良 陈锓 张亚萍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1-211,共11页
面向全钒液流电池(VFB)应用,通过将合成的支化聚苯并咪唑与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制备了理论磺化度分别为30%、40%、50%和60%的磺化支化聚苯并咪唑(sb-PBI)膜。其中,sb-PBI-50膜展现出优异的钒离子阻力(9.34×10^(-9)cm^(2)/min)、... 面向全钒液流电池(VFB)应用,通过将合成的支化聚苯并咪唑与1,4-丁基磺酸内酯反应,制备了理论磺化度分别为30%、40%、50%和60%的磺化支化聚苯并咪唑(sb-PBI)膜。其中,sb-PBI-50膜展现出优异的钒离子阻力(9.34×10^(-9)cm^(2)/min)、质子传导能力(2.05×10^(-2)S/cm)和选择性(2.20×10^(6) S·min/cm^(3))。将sb-PBI-50膜装配到VFB中,在80~280 mA/cm^(2)电流密度下,其库仑效率(96.26%~98.35%)、电压效率(73.50%~90.19%)和能量效率(71.72%~86.82%)均高于商用Nafion 212膜。此外,在140 mA/cm^(2)电流密度下,使用sb-PBI-50膜的VFB可稳定进行1170次充放电循环,且保持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稳定,说明sb-PBI-50膜在VFB中具有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支化聚苯并咪唑 质子传导率和选择性 全钒液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混合算法求解Flow shop调度问题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震浩 顾幸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研究了流程工业中的Flowshop调度问题,针对免疫算法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结合分枝定界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算法和分枝定界方法的混合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解决调度问题,而且提高了搜索效率。
关键词 flow SHOP 免疫算法 分枝定界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多支线重力流输水工程关阀水锤分析
13
作者 穆艳贞 冯梦雪 +2 位作者 龚奕斌 陆伟 张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24,217,共6页
为研究管道流量、关阀时间和关阀方式对水锤压力的影响,针对某长距离多支线重力流输水管道,采用特征线法及FORTRAN算法建立相应的水锤计算模型,选取支线以线性关闭方案关闭阀门。结果表明,适当地延长关阀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水锤压力;... 为研究管道流量、关阀时间和关阀方式对水锤压力的影响,针对某长距离多支线重力流输水管道,采用特征线法及FORTRAN算法建立相应的水锤计算模型,选取支线以线性关闭方案关闭阀门。结果表明,适当地延长关阀时间可以有效降低管道水锤压力;压差与流量成正比,当初始压力恒定时,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大,管道及阀前最大压力均逐渐增大;各支线阀门同时关闭时的水锤压力远大于阀门依次关闭时的水锤压力。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长距离多支线重力流输水工程的水锤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支线 重力流 输水工程 关阀水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14
作者 郝佳悦 吴艳民 +3 位作者 李慧萍 张盼 张兰芳 王占启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12-918,共7页
目的:探索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HPCSP,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 目的:探索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HPCSP,包括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关于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到2024年7月31日。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NOS)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方法评估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并用RevMan 5.4、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1071例患者。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成功率为93.1%。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与基线相比,随访时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数差(MD)=-3.11,95%CI:-4.16~-2.06,P<0.00001)]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MD=-1.36,95%CI:-1.48~-1.24,P<0.00001)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MD=9.86,95%CI:7.02~12.69,P<0.00001)明显提高,房室结消融后,起搏QRS波时限(QRSd)较基线延长(MD=7.83,95%CI:2.79~12.87,P=0.002);在安全性方面,HPCSP术中及随访时的起搏阈值保持稳定(MD=0.07,95%CI:-0.01~0.15,P=0.11),阻抗较围术期明显下降(MD=-78.84,95%CI:-120.21~-37.47,P=0.0002),并发症发生率为7.9%,心衰再住院率为4.5%,死亡率为5.8%。与双心室起搏相比,HPCSP明显缩短起搏QRSd(MD=-39.08,95%CI:-62.35~-15.80,P=0.001),改善随访LVEF(MD=4.38,95%CI:0.37~8.40,P=0.030),二者LVEDD变化(MD=-9.11,95%CI:-19.93~1.72,P=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LBBAP起搏阈值低于HBP(MD=0.61,95%CI:0.23~1.00,P=0.002);LBBAP与HBP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7,95%CI:0.83~2.60,P=0.190)。结论:HPCSP联合房室结消融治疗房颤合并心衰有效、安全。HPCSP较双心室起搏可更好的促进心电同步并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LBBAP起搏参数优于H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氏束-浦肯野传导系统起搏 希氏束起搏 左束支区域起搏 房室结消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low成像对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评估(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海峰 肖际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丰富程度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共计94枚,放疗后40枚淋巴结消失, 52枚缩小,2枚大小不变。所有残留淋巴结血流减少或消失,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频谱由高速高阻变为低速低阻。临床疗效与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大小及血流丰富程度相关(P<0.05 )。结论:E-Flow成像技术可观测放疗前后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血供变化,对放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flow成像 转移淋巴结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作用下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试验研究
16
作者 胡可 常亚慧 杨克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5,32,共7页
天然分汊河道的河床冲淤情况会根据植被密度及分布情况,流量,心滩形状和位置等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分汊河道的水流特性和分流情况发生改变。为探究植被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以植被覆盖率和流量作为试验变量,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植被... 天然分汊河道的河床冲淤情况会根据植被密度及分布情况,流量,心滩形状和位置等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分汊河道的水流特性和分流情况发生改变。为探究植被对分汊河道水流特性的影响,以植被覆盖率和流量作为试验变量,模拟天然分汊河道的植被生长情况设计了顺直非对称分汊水槽的动床试验,对分汊河道的水面线、流速及分流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支汊生长植被时,相较于无植被情况,主汊水面线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支汊的水面线变化则同时受流量和植被覆盖率的双重影响,在小流量时,支汊水面线的变化趋势与主汊相似;在大流量时,植被的存在会提升支汊上游水面线,且提升幅度随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相反,在支汊下游区域,植被则会导致水面线下降。在流速方面,支汊植被导致主汊流速小幅增加,支汊流速显著下降,但两汊道流速均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大。对于分流比的变化,支汊的植被的存在会导致支汊分流比减小,主汊分流比增加,但植被覆盖率大小对两汊道分流比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作用 分汊河道 分流比 水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陈小娜 朱红生 +2 位作者 假冬冬 费晓昕 王金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86,共11页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 【目的】针对城市河道水动力不足、水生态环境不稳定等问题,合理确定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是当前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城市河道不同时期水文水生态特点,探究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适用性,【方法】基于这些方法针对流量资料缺乏的城市河道,提出一种较为科学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需水阈值综合计算方法,该方法推荐在汛期(5—9月)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高水位堰流流量法,非汛期采用动态污染物稀释法和生态水力-生境法,并对湿周法进行改进,以验证结果的合理性。【结果】以马鞍山市芦塘支渠为例,量化得出生态修复需水的逐月过程线,汛期流量范围为0.139~0.429 m^(3)/s,非汛期为0.073~0.295 m^(3)/s。【结论】该阈值综合计算方法从城市河道实际修复需求出发,考虑水系连通、水质提升及水生生物等因素,相较于现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此结果更具有综合性与适宜性,可为城市河道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城市河道 流量阈值 芦塘支渠 综合确定方法 径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恢复阶段低电压穿越主导的电压振荡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任子雨 董炜 +3 位作者 王冠中 华文 叶琳 陆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流器内环控制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在故障恢复阶段令变流器的有功功率直接恢复到稳态值,以便于准确刻画控制系统响应超调对反复LVRT的影响。进而,分别通过支路潮流法和传递函数灵敏度峰值分析了电网运行方式和变流器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问题的作用机理,基于后者,归纳了反复LVRT问题的参数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说明电磁暂态模型下的反复LVRT问题不限于小干扰稳定性,其诱导因素也可能是弱电网下有功电流控制超调所带来的暂态电压快速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低电压穿越 电压振荡 支路潮流法 灵敏度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引导多任务学习的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预测
19
作者 张志远 胡冀苏 +3 位作者 张跃跃 钱旭升 周志勇 戴亚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6-1224,共9页
基于前列腺癌原发灶的术前磁共振影像定量特征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PLNM)是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现有预测方法对肿瘤原发灶内部的异质性信息提取不足,导致提取的图像定量特征与PLNM关联性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肿瘤... 基于前列腺癌原发灶的术前磁共振影像定量特征预测盆腔淋巴结转移(PLNM)是治疗方案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现有预测方法对肿瘤原发灶内部的异质性信息提取不足,导致提取的图像定量特征与PLNM关联性较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以肿瘤分割任务为辅助任务的注意力引导多任务学习网络用于PLNM预测.首先,在肿瘤分割网络中,提出多分支各向异性大核注意力模块,通过不同分支和各向异性大卷积核的融合扩大的感受野以有效捕获肿瘤的局部和全局信息.其次,在PLNM预测网络中,设计多尺度特征交互融合注意力模块,对多尺度特征进行层次化融合筛选.在320例数据集的实验中,所提方法的精度召回曲线下面积值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85.44±2.04)%和(91.86±2.18)%,优于经典的单任务分类方法和多任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结转移 多任务学习 多分支各向异性大核注意力模块 多尺度特征交互融合注意力模块 多参数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质失效模型与数值解算方法
20
作者 李伟 刘彦青 张浪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6-212,共17页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 为了尽可能复现火灾时期通风网络内风量波动、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降低等灾变过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质风量失效物理模型,采用时序化分析方法进行了解耦处理。通过风阻、火风压、风流密度关键通风参量计算模型,将基于质量流量守恒的通风网络回路风压平衡方程、通风网络风流-围岩热量交换-传播控制方程、有毒有害气体弥散-扩散控制方程、氧气消耗-运移控制方程进行联立,构建了外因火灾通风网络“风量风向-风温-有毒有害气体体积分数-氧气体积分数”非稳定多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回路风量牛顿法求解通风网络风量风向变化,采用迎风离散格式的有限差分法求解通风网络内风流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火灾时期全风网“节点-分支-网络”风量风质失效多物理场耦合解算方法,构建了多物理场间接耦合解算流程,编写了解算程序。通过在角联结构试验巷道内开展外因火灾试验,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模拟了进风区分支与用风区分支火源位置情况下复杂通风网络内风量变化、风流逆转、风温异常、有毒有害气体蔓延、氧气体积分数波动的动态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火源位置在进风井条件下风量显著变化分支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61%,风流逆转分支数量占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11%,风温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76%,CO侵入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84%,氧气体积分数显著变化分支数量达到通风网络分支总数的41%,进风井分支发生外因火灾造成的灾害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均明显大于其他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网路 回路风量法 风流质量流量守恒 有限差分法 传热传质 节点元素 分支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