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NSS-IR技术应用于临时验潮站设立原理及实践探索
1
作者 陈灵秋 柴洪洲 +2 位作者 王敏 向民志 张勇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讨GNSS干涉遥感技术建立临时验潮站的可行性,基于频谱分析法和逆向建模法反演水位变化原理,提出GNSS-IR临时验潮站建立方案,并在海南三亚开展水位监测实验,评估水位反演精度和准潮汐调和分析性能。结果表明,与便携压力式潮汐仪记录... 为探讨GNSS干涉遥感技术建立临时验潮站的可行性,基于频谱分析法和逆向建模法反演水位变化原理,提出GNSS-IR临时验潮站建立方案,并在海南三亚开展水位监测实验,评估水位反演精度和准潮汐调和分析性能。结果表明,与便携压力式潮汐仪记录水位对比,反演水位均方根误差可达5.11 cm,提取分潮振幅差值均在1 cm以内,迟角差值均在1°以内。GNSS-IR临时验潮站与便携压力式潮汐仪监测水位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控制 临时验潮站 GNSS干涉遥感技术 频谱分析法 逆向建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子桐 方国华 +2 位作者 黄显峰 叶健 金其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7,共13页
传统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是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以协调各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且大多通过水库水位进行优化调度。对于河网水系密布、城市化程度较高、以河道水位控制为主的平原区流域而言,河道水位的合理调控关乎水资... 传统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是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调度问题以协调各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且大多通过水库水位进行优化调度。对于河网水系密布、城市化程度较高、以河道水位控制为主的平原区流域而言,河道水位的合理调控关乎水资源调度综合效益的发挥,因而传统方法并不适用,亟需从河道水位角度统筹协调不同调度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与河道水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河道水位控制线概念,总结以防洪、供水、生态为调度目标的河道水位控制线内涵和特征,分析其在年内的变化特征,研究基于河道水位控制线的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以秦淮河流域为例,构建并求解了河网水动力水质模型,模型确定性系数均值达到0.87;计算得出不同水文频率下河道水位控制线方案指标值,确定不同频率防洪控制线为7.85 m及以下、不同频率供水控制线为8.05 m及以上,汛期生态控制线为6.90 m、非汛期生态控制线为6.55 m,研究了基于东山站水位控制线的秦淮河流域防洪-供水-生态协调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提前调整河道水位合理分配河网水资源量,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多目标调度协调,并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水量分析 河道水位控制线 多目标调度协调方法 秦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库群调蓄影响下的三峡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
3
作者 钟斯睿 郭生练 +3 位作者 孙博凯 郭乐 梁志明 王何予 《水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8,共10页
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建成运行改变了三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现有设计洪水及145 m汛限水位难以应对新时期防洪抗旱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长江上游大型水库众多、暴雨洪水时空分布不均,现有地区组成法无法直接适用于复杂水库群运行期设计洪... 长江上游水库群的建成运行改变了三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现有设计洪水及145 m汛限水位难以应对新时期防洪抗旱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需求;长江上游大型水库众多、暴雨洪水时空分布不均,现有地区组成法无法直接适用于复杂水库群运行期设计洪水计算。本文采用混合Copula函数构建联合分布,同时反映年最大洪水系列和典型年大洪水分布组成规律,基于最可能洪水地区组成法和最不利洪水地区组成法,分别推求三峡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及汛控水位。结果表明:混合Copula函数能显著提高复杂水库群的洪水地区组成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受上游重点大型水库群调蓄影响,三峡水库运行期设计洪水削减了15%~20%;在确保防洪标准和防洪高水位不变的前提下,经调洪演算求得汛控水位为155.5 m。该研究可为三峡调度规程修订和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运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期 设计洪水 汛控水位 复杂水库群 洪水地区组成 混合Copula函数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虚实融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创新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哲睿 姜周曙 黄国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开发了多维虚实融合的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该实验集仿真与实体实验、远程与本地实验于一体,结合了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算法,能构成多种复杂控制对象,满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交替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实验贯穿教... 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开发了多维虚实融合的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该实验集仿真与实体实验、远程与本地实验于一体,结合了硬件与软件、系统与算法,能构成多种复杂控制对象,满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交替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使实验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讨论课的形式开展理论教学,由学生主导课堂。设计多种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使知识点的过渡与难度的递进更平滑。采用多评价主体、多评价角度的方式使评价体系更多元全面。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多水位控制实验系统 教学方法 教学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安全开采动态控制水位确定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波 刘革 束龙仓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3-66,共4页
为深入研究地下水安全开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安全开采动态控制水位概念,具体包括控制水位上限、控制水位下限、上限预警水位和下限预警水位四个指标,各指标值随时间变化。详细介绍了水均衡法确定动态控制水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并以... 为深入研究地下水安全开采问题,提出了地下水安全开采动态控制水位概念,具体包括控制水位上限、控制水位下限、上限预警水位和下限预警水位四个指标,各指标值随时间变化。详细介绍了水均衡法确定动态控制水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并以阜阳市为例,选取代表性观测站(周棚站)进行计算,得到研究区年内浅层地下水安全开采动态控制水位过程。结果表明,年内控制水位上限、控制水位下限、上限预警水位和下限预警水位均随时间动态变化,为地下水实时动态监督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水均衡法 动态控制水位 预警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汛限水位分期控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莉莉 许继军 +1 位作者 霍军军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6,31,共5页
从提高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运用相对频率法对丹江口水库的汛期流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悉汛期不同时段的入库洪水分布规律和发生概率,并结合水库调洪演算,初步确定以旬为控制时段的水库分期汛限水位,能够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 从提高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角度,运用相对频率法对丹江口水库的汛期流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获悉汛期不同时段的入库洪水分布规律和发生概率,并结合水库调洪演算,初步确定以旬为控制时段的水库分期汛限水位,能够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在汛期和汛末的兴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洪水资源利用 汛限水位 相对频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数学模型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宏旭 诸裕良 童朝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圣维南方程组,并利用节点水位控制法,建立河网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并以张家港城区河网为对象,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策的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引水排污的具体方案,为水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该河网数学模... 采用圣维南方程组,并利用节点水位控制法,建立河网一维水流数学模型。并以张家港城区河网为对象,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策的研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引水排污的具体方案,为水环境治理工程提供了设计依据。该河网数学模型同样适用于其他沿江城市河网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对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水位控制法 河网数学模型 水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浑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泽宁 赵恒 +2 位作者 胡彩虹 李荣容 张鹏旋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106,116,共5页
结合陆浑水库的实际,探讨了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所面临的风险。研究了陆浑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动态控制实施条件、调度方式,重点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进行了评价和计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以预泄调度方式实... 结合陆浑水库的实际,探讨了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所面临的风险。研究了陆浑水库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动态控制实施条件、调度方式,重点对其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进行了评价和计算。结果表明,陆浑水库以预泄调度方式实施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可行的,在风险允许的范围内,水库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浑水库 风险分析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道测量规范》中水位控制部分修订的要点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军 暴景阳 于彩霞 《海洋测绘》 CSCD 2017年第2期17-19,31,共4页
以质量控制为主线开展了《海道测量规范》水位控制部分的修订工作,简要阐述了拟修订要点:(1)对水位改正方法,遵循开放性与要求的针对性原则;(2)基准面采用传递确定技术,平均海面与深度基准面分别以10cm与15cm作为95%置信度的精度指标;(3... 以质量控制为主线开展了《海道测量规范》水位控制部分的修订工作,简要阐述了拟修订要点:(1)对水位改正方法,遵循开放性与要求的针对性原则;(2)基准面采用传递确定技术,平均海面与深度基准面分别以10cm与15cm作为95%置信度的精度指标;(3)技术文档实现全过程控制,充分体现质量控制的要求。最后,对规范部分条目设置问题与需开展的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道测量规范 规范修订 水位控制 水位改正法 基准面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的多相流数值模型 被引量:13
10
作者 薛强 梁冰 +1 位作者 冯夏庭 刘建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20-924,共5页
在综合考虑有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下, 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转化的多相流动力学模型, 并采用特征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离散, 编制... 在综合考虑有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体系中扩散、吸附解吸、界面间分配以及微生物降解等作用下, 建立了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迁移转化的多相流动力学模型, 并采用特征有限差分方法和隐式压力显式饱和度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数值离散, 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利用该程序对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机制进行定量化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石油污染物在地表泄漏以后, 将在重力和毛细力的作用下, 产生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当污染物迁移到地下毛细管区后, 其向下的运动将整体受到毛细张力的阻碍, 污染物要想进入毛细饱和带必须克服油水界面的进气压力, 这时污染物在毛细饱和带顶部聚集以期获取压力, 同时将产生以水平方向为主的迁移, 最终随着污染物的压力超过其进气压力, 导致污染物进入毛细饱和带, 在地下水水位上形成一个透镜体. 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验测试曲线吻合较好, 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这为定量化研究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分配与归宿及污染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地下环境系统 多相流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蒸汽发生器水位的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房方 熊瑛 +1 位作者 陈凯 程然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63-468,共6页
为了在全工况范围内确保核电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品质,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考虑到蒸汽质量流量波动对水位的显著影响,将前馈环节加入到该控制结构中,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利用增益调度方法对5个典型工况点的前馈和反馈... 为了在全工况范围内确保核电蒸汽发生器水位的控制品质,提出了一种二自由度内模控制结构.考虑到蒸汽质量流量波动对水位的显著影响,将前馈环节加入到该控制结构中,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利用增益调度方法对5个典型工况点的前馈和反馈控制器进行整合,使系统实现良好的全局控制效果.在对控制系统性能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器参数的整定准则.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保系统在各负荷段均具有良好的控制品质,且其整体性能优于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ACNFC)及自整定PID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蒸汽发生器 水位 二自由度内模控制 增益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学方法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耀华 宫平 黄煜龄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19,共3页
提出了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影响的水力学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在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估算出中、小型河道建桥后桥址上游水位壅高值和壅水范围。具体水力学方法包括:断面流量模数法、宽顶堰淹没出流法、局部水头损失法... 提出了估算大桥对河道防洪影响的水力学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可以在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估算出中、小型河道建桥后桥址上游水位壅高值和壅水范围。具体水力学方法包括:断面流量模数法、宽顶堰淹没出流法、局部水头损失法和恒定渐变流法。应用这些方法,成功地进行了洪湖市汉洪公路新滩东荆河大桥对桥址上游河道防洪影响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学方法 大桥 河道防洪 水位壅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稳压器压力和水位的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钱虹 周蕾 房振鲁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1,共7页
针对核电站稳压器压力和水位的耦合现象对控制性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辨识得到加热器和上充阀门对稳压器压力、水位的被控特性数学模型,根据实验现象和耦合原理搭建出压力和水位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对角矩阵法得出解耦器并简化,在M... 针对核电站稳压器压力和水位的耦合现象对控制性能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系统辨识得到加热器和上充阀门对稳压器压力、水位的被控特性数学模型,根据实验现象和耦合原理搭建出压力和水位的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对角矩阵法得出解耦器并简化,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验证基于此解耦器的稳压器压力和水位的解耦控制系统,取得了较好的解耦效果,提高了稳压器的控制性能,有助于核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压器压力 水位 系统辨识 解耦控制 对角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预泄能力约束法的水库汛限水位分期动态控制域确定及应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任明磊 何晓燕 +3 位作者 丁留谦 王海军 李辉 谭亚男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2,共7页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是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的关键内容,亦是动态控制方案实施的基础。预泄能力约束法是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主要考虑洪水预报信息进行预蓄预泄,并不适用于洪水汇流速度快、依据洪水预报信息...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是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研究的关键内容,亦是动态控制方案实施的基础。预泄能力约束法是确定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主要考虑洪水预报信息进行预蓄预泄,并不适用于洪水汇流速度快、依据洪水预报信息决策时效短的水库,因此,本文提出了考虑未来48 h降雨预报信息的改进预泄能力约束法,并结合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研究了水库汛限水位分期动态控制域确定方法。以山西省漳泽水库为例,结合现有分期汛限水位,采用改进预泄能力约束法确定了水库汛限水位分期动态控制域,成果在2013—2016年的水库调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预泄能力约束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潮设计水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桂霞 李爱玲 黄世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共3页
对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有关规范中规定的防潮设计水位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根据我国海岸工程和河口工程的不同情况和洪潮组合方式对沿海地区的设计潮(洪)水位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洪潮组合 防潮设计水位 频率分析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支流入汇口处水利工程防洪设计水位研究:以珠江流域西江桂平航运枢纽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甘富万 黄宇明 +3 位作者 张华国 高扬 覃丽娜 肖良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修建在河流支流入汇口处的水利工程,同时受干、支流洪水共同作用,其防洪水位不但与洪水组合特性有关,还与洪水、水利工程行洪的耦合关系有关.已有采用设计洪水重现期对应的特征洪水组合,或者直接采用经验洪水组合进行调洪计算得到防洪... 修建在河流支流入汇口处的水利工程,同时受干、支流洪水共同作用,其防洪水位不但与洪水组合特性有关,还与洪水、水利工程行洪的耦合关系有关.已有采用设计洪水重现期对应的特征洪水组合,或者直接采用经验洪水组合进行调洪计算得到防洪设计水位的方法无法有效反映洪水与水利工程的相互作用.本文结合防洪标准的本质,利用Copula-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修建在支流入汇口处的水利工程的防洪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并以珠江流域西江支流郁江广西桂平航运枢纽水闸为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Copula-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有效考虑干、支流洪水组合特性及其与水利工程行洪的耦合关系,以其计算得到的防洪设计水位唯一且可保证达到防洪标准的要求,可有效克服利用洪水重现期确定防洪设计水位存在的不确定性;在干、支流洪水共同作用下,以设计洪水重现期的不同特征组合计算得到的防洪设计水位相差非常大,且与达到防洪标准要求的防洪设计水位相比完全偏离了合理的误差范围,不宜以设计洪水重现期确定防洪设计水位;利用经验洪水组合计算难以合理反映不同工程的洪水及工程特性.研究成果可为修建在支流入汇口处受干、支流洪水共同影响的水利工程防洪设计提供更合理的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la函数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 防洪水位 重现期 桂平航运枢纽 球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数值降雨预报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旭光 王本德 周惠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1-427,共7页
定义中期数值降雨预报最大可利用预见期、最大可利用预见量和实时预见期折减系数3个参数,对中期数值降雨预报信息进行预处理,且给出评估中期预报精度的指标以及指标的求解方法;然后利用上述3个参数,对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相对安全期进... 定义中期数值降雨预报最大可利用预见期、最大可利用预见量和实时预见期折减系数3个参数,对中期数值降雨预报信息进行预处理,且给出评估中期预报精度的指标以及指标的求解方法;然后利用上述3个参数,对汛限水位实时动态控制相对安全期进行定义,进而提出利用中期预报进行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实时相对安全期法.对该方法风险分析过程就是对上述3个参数的优选过程.基于此,分别定义评估风险、风险效益以及调度决策者承受风险能力的指标,建立控制风险在决策者承受能力内而追求风险效益最大的风险分析模型,即参数优选模型.浑江上游桓仁-回龙库群试用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 中期数值降雨预报 实时相对安全期法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位隧道堵水限排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王秀英 谭忠盛 +1 位作者 王梦恕 张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23-1628,共6页
为了保护环境并尽可能降低衬砌结构所受的水压力,提出高水位山岭隧道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即"堵水限排"的防排水设计原则。但对于堵水限排情况下衬砌结构的设计,目前尚没有规范可依,这是目前隧道设计施工亟... 为了保护环境并尽可能降低衬砌结构所受的水压力,提出高水位山岭隧道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即"堵水限排"的防排水设计原则。但对于堵水限排情况下衬砌结构的设计,目前尚没有规范可依,这是目前隧道设计施工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隧道力学和渗流力学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围岩的力学特性,利用特征曲线法分析了不同排放量下围岩与支护的相互作用,并与数值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排水量下围岩特性曲线不同,支护阻力也不同,不同排水条件下围岩有效切向应力和有效径向应力的变化很明显,排水对围岩应力以及支护体系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另外,传统隧道设计方法在全排水时完全不考虑水的作用是不安全的。所得结论可为堵水限排衬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位山岭隧道 堵水限排 渗流应力耦合 围岩与支护相互作用 特征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预泄能力约束法的必要条件 被引量:8
19
作者 雷苏琪 胡振鹏 +3 位作者 熊斌 何中政 郑抒晨 郭雪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6-154,共9页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水资源利用和防洪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预泄能力约束法下,水位动态控制域与预报预泄期洪水过程的数量关系尚未探明,这为在变化环境下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留下了防洪隐患。以万安水库汛期动态控制上下限研究为... 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是水资源利用和防洪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预泄能力约束法下,水位动态控制域与预报预泄期洪水过程的数量关系尚未探明,这为在变化环境下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留下了防洪隐患。以万安水库汛期动态控制上下限研究为例,通过涨速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预报预泄期大洪水涨速对水位动态控制域推求的影响。结果显示,万安水库控制上限与预泄末期18~48 h时段内洪水起涨平均上涨率呈十分显著的负相关,即,5场典型50 a一遇设计洪水预泄末期48 h起涨速率分别为334 m^(3)·s^(-1)·h^(-1)、522 m^(3)·s^(-1)·h^(-1)、468 m^(3)·s^(-1)·h^(-1)、1043 m^(3)·s^(-1)·h^(-1)、812 m^(3)·s^(-1)·h^(-1),相应推求的上限水位分别为93.6 m、92.2 m、91.0 m、88.5 m、89.4 m。上述结果表明,大洪水预报预泄期洪水过程(涨速)对确定水库汛期动态控制域具有决定性作用,是实施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预泄能力约束法的必要条件。在变化环境下,本研究对完成防洪任务、争取发电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泄能力约束法 防洪限制水位 涨洪速率 防洪调度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港平原区地下水利用水位水量控制指标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哈建强 朱艳飞 +1 位作者 史洪飞 张志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7,共6页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 选取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平原地下水开采区——沧县为典型示范区,在了解该区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浅层和深层地下水开采量监测的几种方法,即:统计法、典型点法以及水电转化法;对运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工业、农业和人畜生活等地下水开采量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并建立了月水位变化与月开采量相关关系、年水位变化与年开采量相关关系,定性地确立了水位与埋深的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典型示范区的实测地下水埋深等数据资料,与地下水开采量指标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可为水位控制和取水总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控制指标 水电转化法 水位控制指标 取水总量控制 黑龙港平原区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