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ransgenic DREB Toybean Dongnong50 on Diversity of Soil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1
作者 Zhang Chun-miao Dong Lei +1 位作者 Jin Yu Qu Juan-jua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Drought is a bottleneck for worldwide soybean production which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as the climate continues to worsen.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DREB) is a kind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regulate... Drought is a bottleneck for worldwide soybean production which is getting more serious as the climate continues to worsen. 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DREB) is a kind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that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stress tolerance-related genes in response to drought, high salinity and cold stress in plant. Soybean with DREB gene possesses the drought resisting capability which is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yield. However, the potential risk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plants(GMP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is still in deba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ransgenic DREB soybean on the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the diversity of nif H gene in pot experiments planted transgenic soybean and near-isogenic nontransgenic soybean under normal water condition and drought stress condition was analyzed by PCR-DGGE and sequenc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ansgenic soybean under normal water condition de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in the seeding stage and flowering stage, but had no notable effect in other stages. Under drought stress, transgenic soybean reduced the diversity of the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in the flowering stage, but had no notable effects on other stages. Phylogen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g7, g13, g15 and g19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lphaproteobacteria, g12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zonexus, others were related to Betaproteobacteria and Burkhold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ic soybean DREB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NIFH PCR-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Facultative Anaerobic Cellulolytic Bacteria and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Isolated from Cow Rumen Fluid on Rumen Fermentation and Dry Matter Degradation in Vitro
2
作者 Zhang Mei-mei Li Yan-fang Liu Da-se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1期49-59,共11页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CB)mixed wit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NFB)on fermentation in vitro.Nine CB strains and seven NFB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numen fluid of th...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ellulolytic bacteria(CB)mixed with nitrogen-fixing bacteria(NFB)on fermentation in vitro.Nine CB strains and seven NFB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numen fluid of three Holstein cows.Based onhigher activity of cellulose or nitrogenase,three CB types[CB-2(KT725624),CB-5(KT725623)and CB-6(KT725622)]and one NFB type[NFB-3(KT735054)]were screened out,respectively.Two par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The first part explored the optimal mixed ratio of CB to NFB through inoculating filter paper medium with the bacteria of 2×10^5 cfu·mL^-1.According to CMCase and FPase activities in the medium,the ratio of 4 to 1 was proven to be more effective.In the second part,rumen fermentation in vitro was conducted at 4:1 of CB to NFB,aiming at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mixed bacteria.Six groups were classified,namely,control group(no bacteria),Group 1(CB-2+NFB-3),Group 2(CB-5+NFB-3),Group 3(CB-6+NFB-3),Group 4(NFB-3)and Group 5(CB-6).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had the same amount of bacteria(4×10^6 cfu·mL^-1)in the fermentation liquid.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2,4,8,12 and 24 h of incubation.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with CB or NFB alone,gas production,dry matter degradability and bacterial protein expressions in the mixed groups increased.However,NH3-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and p H was stable.Meanwhile,related values among three mix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values in Group 2 were the b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MEN CELLULOLYTIC BACTERIUM nitrogen-fixing BACTERIUM mixed culture in VITRO fer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根际喜盐芽孢杆菌Bachu 85的分离及耐盐促生功能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振普 贾俊卿 +3 位作者 王秋云 代金平 苏萍 张小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目的】分离筛选具有耐盐碱促生功能的植物促生根际细菌,为耐盐碱促生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喀什地区盐碱地野生植物柽柳的根际土,利用高盐高碱培养基分离、筛选耐盐碱细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 【目的】分离筛选具有耐盐碱促生功能的植物促生根际细菌,为耐盐碱促生功能微生物菌剂的研究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集新疆喀什地区盐碱地野生植物柽柳的根际土,利用高盐高碱培养基分离、筛选耐盐碱细菌,并对目标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PCR技术扩增并测序得到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将测序结果在NCBI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经MEGA7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以生化测定管分析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利用不同Na Cl质量浓度(0~200 g·L^(-1))、不同pH值(7.0~13.0)的培养基,考察目标菌株的盐碱耐受性;采用功能鉴定培养基测定目标菌株的解有机磷、固氮、产吲哚乙酸和铁载体等促生特性;通过培养皿促生试验分析目标菌株对拟南芥幼苗生长的影响;用盆栽试验分析目标菌株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经分离得到一株耐盐碱促生效果好的菌株,经鉴定为喜盐芽孢杆菌属,将其命名为Halobacillus dabanensis sp.Bachu 85。菌株Bachu85的Na Cl质量浓度耐受范围为0~200 g·L^(-1),p H值耐受范围为7.0~11.0。菌株Bachu 85具有解有机磷、固氮、产吲哚乙酸(产量高达75.65 mg·L^(-1))、产铁载体和过氧化氢酶的能力。在p H值5.8+0 mmol·L^(-1)Na HCO_(3)+0 mmol·L^(-1)Na Cl及无盐胁迫的条件下,接种菌株Bachu 85使拟南芥的根长、鲜质量、叶片数和侧根数分别增加161.67%、342.54%、62.03%和326.55%。在盐碱胁迫下,拟南芥在MS培养基上几乎不生长,而菌株Bachu 85能显著增加拟南芥的根长、鲜质量和叶片数。在15 g·kg^(-1)盐碱胁迫条件下,菌株Bachu 85使玉米的鲜质量、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54.22%、11.18%和6.30%;在30 g·kg^(-1)盐碱胁迫条件下,使玉米的鲜质量、株高和茎粗分别增加了28.79%、16.12%和26.18%。【结论】喜盐芽孢杆菌Bachu 85具有良好的耐盐碱能力,并能在盐碱胁迫条件下促进植物的生长,可用于盐碱地改良和功能微生物肥料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促生根际细菌 喜盐芽孢杆菌 柽柳 盐碱地 盐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株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耐旱性的影响
4
作者 李海洋 杨姗姗 +3 位作者 桑萌 杨光宇 郭俏 来航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42,共11页
采用钵体栽培试验,以抗旱性有差异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小偃22’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根际促生细菌杓兰泛菌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生长、干旱相关基因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与不接... 采用钵体栽培试验,以抗旱性有差异的小麦品种‘西农979’和‘小偃22’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根际促生细菌杓兰泛菌Pantoea cypripedii TA1对小麦生长、干旱相关基因及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干旱胁迫下,与不接菌处理相比较,P.cypripedii TA1使‘小偃22’和‘西农979’小麦植株的地上部鲜质量分别增加19.30%和16.67%,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24.81%和12.50%,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增加9.84%和7.36%,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20.69%和13.33%。干旱胁迫5 d时,TA1处理显著上调‘小偃22’小麦干旱响应基因TaDREB2A、TaLEA、TaP5CS、AKT1、TaMYB33和SnRK2的表达,增幅分别为79.07%、24.04%、20.23%、41.68%、32.03%和16.77%,而‘西农979’上述基因上调幅度小于‘小偃22’;此外,干旱胁迫条件下,TA1还使‘小偃22’的K+、Ca2+、Mg2+、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95%、10.28%、6.61%、20.77%和23.76%,且增幅高于干旱敏感型小麦‘西农979’(4.66%、9.82%、3.13%、13.03%和22.09%)。综上,根际促生细菌TA1通过增强小麦的渗透调节能力,可更有效地提高耐旱小麦‘小偃22’的干旱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际促生细菌 耐旱性 渗透调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高产吲哚乙酸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促生应用研究
5
作者 马连杰 卢文才 +1 位作者 刘倩 张慧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230,共9页
现代农业中化肥长期不合理施用直接导致了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替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试验从前期实验室保存的芽孢杆菌库中筛选出9株高产吲哚乙酸(IAA)的菌株,IAA分泌量均在83.27 mg/L以上,其中T26分泌... 现代农业中化肥长期不合理施用直接导致了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微生物肥料替代是解决这些难题的重要途径。试验从前期实验室保存的芽孢杆菌库中筛选出9株高产吲哚乙酸(IAA)的菌株,IAA分泌量均在83.27 mg/L以上,其中T26分泌能力最强,为189.14 mg/L。综合产IAA能力、产铁载体能力、抑菌特性等生物学特性,确定4株菌(T26、PA8、DY15和Ya6)开展进一步研究。菌株鉴定结果表明,T26、PA8、DY15初步归属于Bacillus subtilis,Ya6初步归属于Bacillus velezensis。4株菌均具有产铁载体能力,Ya6具有较强的镰刀菌属真菌(Fusarium)拮抗能力。促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高产IAA菌株的育苗基质显著促进了番茄、辣椒和糯玉米的苗期生长。番茄育苗试验中T26、PA8和DY15促生效果佳,番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分别较对照(添加等量蒸馏水)提高了24.75%~51.34%、36.08%~43.67%、21.67%~91.67%、11.63%~27.91%。4株菌在低肥力土壤中应用促生效果优于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添加菌株处理的小白菜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与对照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分别为对照的1.80~2.08、1.38~1.70、1.50、2.80~3.69、1.12~1.72、4.18~5.85和4.45~6.41倍。4株菌均具有良好的促生应用潜力,将为开发微生物肥料提供优良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菌 芽孢杆菌 吲哚乙酸(IAA) 育苗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多重促生机理及其在智慧草莓植物工厂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丽勍 邹小花 +1 位作者 徐奕扬 方献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4期131-138,共8页
智慧植物工厂作为新型闭环生产系统,不依赖自然光照与环境而实现农产品周年化稳质生产,其已成为传统农业的重要补充范式。相较于露天种植,该系统在空间集约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药零残留、营养元素精准供给及环境负反馈控制等方... 智慧植物工厂作为新型闭环生产系统,不依赖自然光照与环境而实现农产品周年化稳质生产,其已成为传统农业的重要补充范式。相较于露天种植,该系统在空间集约化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药零残留、营养元素精准供给及环境负反馈控制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技术发展呈现代际演进特征:初期技术突破集中于立体层架设计、水耕自动化及人工光调控系统;当前研究转向逆境响应机制构建与资源闭链循环等可持续创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微生物组工程核心要素,在传统农业中通过增强胁迫耐受性、优化根际微生态等多重机制,成为替代化学投入品的生物强化策略。智慧植物工厂对植物生长环境的可控性为PGPR精准调控提供了独特应用场景。本文详述了PGPR促进植物生长的机制及研究进展、PGPR在水耕栽培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智慧草莓植物工厂的发展现状,并重点介绍了目前PGPR在智慧草莓植物工厂应用的最新范例,进一步探讨了其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植物工厂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植物-微生物互作 水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矮生嵩草根际高效溶磷菌的筛选、鉴定与促生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武燕茹 杨文权 +6 位作者 刘家庆 寇伟良 鱼杨华 刘倩 张阳灿 李希来 寇建村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8,共9页
为挖掘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牧草根际溶磷菌资源,促进退化高寒草地的治理,本研究从青海省门源县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PSB,用16S rRNA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和盆栽试验进行了... 为挖掘青藏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牧草根际溶磷菌资源,促进退化高寒草地的治理,本研究从青海省门源县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株溶磷菌PSB,用16S rRNA基因分析法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通过钼锑抗比色法和盆栽试验进行了溶磷与促生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PSB为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oae),可在10℃低温下正常生长。溶磷量高于700μg·mL^(-1),可产多种有机酸,其中,草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较高,总有机酸量为7461.88μg·mL^(-1)。同时,有产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ACC脱氨酶及铁载体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SB可以促进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生长,使植株高度增加16%,地上生物量增加12%,植株全磷含量增加10%;接种PSB对土壤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土壤有效磷从0.91 g·kg^(-1)增加到1.97 g·kg^(-1)。综上所述,菌株PSB具有较强的溶磷和促植物生长能力,是高寒地区生产微生物菌肥的优良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根际促生菌 溶磷菌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和褪黑素对大花金鸡菊抗氧化特性和砷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亚男 邬梦晞 +2 位作者 肖雍琴 曾鲸津 段益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8,共12页
以大花金鸡菊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80 mg/kg砷(As)胁迫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叶面喷施5μmol/L(MT_(1))、20μmol/L(MT_(2))、50μmol/L(MT_(3))褪黑素(MT)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花金鸡菊生长、根系构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 以大花金鸡菊为试材,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探究80 mg/kg砷(As)胁迫下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与叶面喷施5μmol/L(MT_(1))、20μmol/L(MT_(2))、50μmol/L(MT_(3))褪黑素(MT)及其复合处理对大花金鸡菊生长、根系构型、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营养元素、As吸收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As胁迫的CK处理相比,As胁迫下大花金鸡菊株高、叶面积、总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整体上显著降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和MT+PGPR处理可以减轻As胁迫对大花金鸡菊的伤害。As胁迫下,与不接种PGPR不喷施MT处理相比,As+MT_(2)+PGPR处理的大花金鸡菊根系构型(总根长、总体积、总表面积、根尖数)显著改善,根系活力提高了166.1%,叶绿素含量、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分别增加56.7%、15.6%和62.8%,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下降了23.7%。As胁迫显著降低了大花金鸡菊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含量,As+MT_(2)+PGPR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含量。同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T和MT+PGPR处理能够增加大花金鸡菊地上部和根系As含量,提高大花金鸡菊As转运系数和富集系数,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并增加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从而缓解大花金鸡菊受到的氧化胁迫。综上,As+MT_(2)+PGPR处理提高大花金鸡菊抵抗As污染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金鸡菊 植物根际促生菌 褪黑素 砷胁迫 根系构型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大豆根瘤菌及根际促共生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克寒 杨升辉 +1 位作者 黄巧云 崔文靖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262,共11页
【目的】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有着丰富的大豆根瘤菌资源,针对该区域筛选优质抗逆大豆根瘤菌及根际促共生菌株对于大豆的提质增产至关重要。【方法】从黑龙江采集根瘤、根际土分离纯化大豆根瘤菌、根际菌,通过rpoB、16S rRNA基因... 【目的】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有着丰富的大豆根瘤菌资源,针对该区域筛选优质抗逆大豆根瘤菌及根际促共生菌株对于大豆的提质增产至关重要。【方法】从黑龙江采集根瘤、根际土分离纯化大豆根瘤菌、根际菌,通过rpoB、16S rRNA基因测序进行种属鉴定。在试管培养条件下进行根瘤菌菌株对盐胁迫(1.2%NaCl)、干旱胁迫(15%PEG6000)的耐受性评价。胁迫耐受根瘤菌菌株接种到黑河43,筛选高效共生菌株。代表性根瘤菌菌株及其根际促共生菌株混合菌接种到黑河43,获得高效共生根瘤菌及促共生显著的菌株。【结果】(1)分离获得大豆根瘤菌136株,其中129株慢生型根瘤菌(分属于Bradyrhizobium elkanii、B.japonicum、B. diazoefficiens、B. yuanmingense、B. liaoningense);7株快生型根瘤菌(分属于Sinorhizobium fredii、Sinorhizobium sp.)。(2)分离获得拮抗大豆根腐病病原菌(镰刀菌)的菌株6株(B1-B6,分属于Bacillus velezensis、B. subtilis、B. licheniformis、B.cereus、B. megaterium),其中有4株(B1、B2、B4、B5)具有产IAA的能力。(3)获得耐盐或耐旱代表性大豆根瘤菌28株,其中有两株大豆根瘤菌B. japonicum GN1、B. diazoefficiens GN10对盐胁迫、干旱胁迫均具有较好抗性,并且通过共生表型的筛选确定GN10是代表菌株中最为高效的大豆根瘤菌。(4)混合接种大豆表型结果表明,B. velezensis B4相比于其余5株芽胞杆菌可以显著提升B.diazoefficiens GN10的共生表现。【结论】成功获得耐盐、耐旱且共生效率高的慢生大豆根瘤菌1株,同时获得对共生表现促进效果显著的贝莱斯芽胞杆菌1株,为高效复合根瘤菌菌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胁迫耐受 高效共生 根际促生菌 共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烟草的促生作用
10
作者 牛文研 李小杰 +8 位作者 徐敏 邱睿 白静科 刘畅 陈玉国 司军柯 李淑君 宋鹏宇 宋守晔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9,共10页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 为挖掘促进烟草生长的多功能有益微生物菌株,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健康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促生潜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通过培养皿种子萌发及盆栽烟草试验明确其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JLS0502和JLS0413发酵液中吲哚-3-乙酸(IAA)含量分别为28.35、22.03 mg/L,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活性分别为546.64、521.21 U/L,且均具有溶磷、解钾、固氮等功能特性。经鉴定,菌株JLS0502为非脱羧勒克氏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菌株JLS00413为路德维希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均可提高烟草种子萌发率,显著促进根伸长。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JLS0502和JLS0413处理对烟草的株高、鲜质量、根系形态等农艺性状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株高、全株鲜质量、根系鲜质量、总根表面积和总根体积等指标较不加菌的对照分别显著提高66.05%、55.82%、59.30%、22.55%、29.37%和75.38%、66.29%、105.23%、90.15%、140.48%;烟株叶片中油菜素内酯(BR)、赤霉素(GA)、IAA等植物生长相关激素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性相关酶活性均较对照有提升。可见,菌株JLS0502和JLS0413对烟草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促生细菌 筛选鉴定 烟草 促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促生性能研究
11
作者 马耀武 张麒宇 +8 位作者 杨淼 蒋诚 张振宇 张伊琳 李梦莎 许嘉阳 张斌 崔光周 姜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1-281,共11页
【目的】在烟草植株根际筛选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促生菌,研究其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为促进植物生长和农田土壤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微生物肥料种质资源。【方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菌株,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产其吲哚乙酸(I... 【目的】在烟草植株根际筛选出具有多种功能的促生菌,研究其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的作用效果,为促进植物生长和农田土壤环境改善提供重要的微生物肥料种质资源。【方法】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菌株,用Salkowski比色法测定产其吲哚乙酸(IAA)能力,用钼锑抗比色法和火焰光度法测定菌株的溶磷和解钾能力。结合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分子鉴定筛选出的优势促生菌株。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最适促生条件,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促生效果。【结果】筛选得到一株高效多功能促生菌株沃尔夫节杆菌(Arthrobacter woluwensis) DY8,其产IAA能力达到36.7 mg/L、解钾和溶无机磷能力分别达到72.3 mg/L和148.6 mg/L,并可拮抗病原菌。其中,产IAA能力在装液量为30 mL/250 mL、pH为8、蛋白胨为氮源、葡萄糖为碳源时最高。烟草盆栽试验中接种菌株DY8与对照相比,土壤中IAA、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增加。烟草的生物量及光合作用也都有所增加。结合主成分分析,表明DY8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中IAA含量来促进烟草生物量的提高;在小白菜和小麦盆栽接种DY8可以改善根系结构、促进了根系发育、提高地上部生物量。【结论】DY8是一株兼具产IAA、溶磷、解钾的多功能促生菌,对经济作物、蔬菜、粮食作物有良好的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促生菌 沃尔夫节杆菌 小白菜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的促生和生防作用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玉芹 周永 +10 位作者 邱询学 郭学昌 崔丙慧 薛仁喜 范增博 马强 薛博 刘洋 王新雨 朱承广 曹长代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4,共11页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具有促进生长和生防效应的微生物,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等方式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PGPR通过直... 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作为一类具有促进生长和生防效应的微生物,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分泌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等方式改善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并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本文综述了PGPR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机制,分析了根际促生菌通过固氮、溶磷、解钾、合成生长素及缓解非生物胁迫等多种机制在促进烟草生长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并分类探讨了在烤烟营养促生、抗病防害等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PGPR在烟草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最后,对根际促生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烟草生产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植物根际促生菌 促生机制 生物防治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对高寒区3种栽培饲草促生效果研究
13
作者 雷生妍 张英 +4 位作者 苏贝贝 道日娜 马林雄 铁晓龙 刘文辉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88-2399,共12页
为了探究5株固氮菌和5株溶磷菌对高寒区3种栽培饲草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燕麦(Avena sativa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用14组单一接菌剂和复合接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测定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及根系... 为了探究5株固氮菌和5株溶磷菌对高寒区3种栽培饲草的促生效果,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燕麦(Avena sativa L.)和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用14组单一接菌剂和复合接菌剂进行盆栽接种试验,测定植物的株高、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结果表明:各接菌剂对盆栽玉米、燕麦、苜蓿的生长指标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其中,复合接菌剂A+B+F对玉米植株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系总长和根表面积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P<0.05);复合接菌剂B+G+H,A+B+F对燕麦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均产生明显的促生作用;在苜蓿接种试验中,复合接菌剂A+F对苜蓿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的影响较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P<0.05)。因此,复合接菌剂比单一菌株具有研制微生物肥料的潜质,可为应用农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 高寒区 栽培饲草 促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瘤菌及其菌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14
作者 杨晓蕾 姚拓 +2 位作者 张颖 张怡忻 张莉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是豆科植物固氮的重要方式,苜蓿作为一种优质豆科牧草,应用苜蓿根瘤菌剂可以提升豆科牧草的固氮功能,提高苜蓿产量,降低氮肥使用量,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是豆科植物固氮的重要方式,苜蓿作为一种优质豆科牧草,应用苜蓿根瘤菌剂可以提升豆科牧草的固氮功能,提高苜蓿产量,降低氮肥使用量,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介绍了根瘤菌研究和应用概况,从根瘤菌、苜蓿根瘤菌剂及促生菌与根瘤菌共接种等方面对苜蓿生长影响进行综述,并对根瘤菌及相关菌剂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根瘤菌 促生菌 根瘤菌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PGPR对大豆幼苗生长及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5
作者 王洲章 朱津宏 +4 位作者 高南 吴永红 张振超 吴国平 申卫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目的]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可在盐碱地、复垦土地等边际土地种植。本研究旨在明确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对大豆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进而研发具有促生减排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方法]选取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通过... [目的]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可在盐碱地、复垦土地等边际土地种植。本研究旨在明确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对大豆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进而研发具有促生减排效应的新型生物肥料。[方法]选取江苏省句容市的复垦土壤,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Azospirillum sp. TSA2S、Pseudomonas stutzeri NRCB010、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和Bacillus subtilis NRCB002对大豆幼苗生长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接种4株细菌显著提高大豆幼苗的株高、叶长、叶宽、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接种菌株YSQ030、TSA2S、NRCB010和NRCB002后大豆幼苗地上部鲜重增加46%、45%、44%和35%(P<0.05),接种YSQ030、TSA2S和NRCB010大豆幼苗地下部鲜重增加65%、63%和26%(P<0.05)。接种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显著减少大豆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土壤的N_(2)O排放,接种菌株NRCB002、NRCB010、TSA2S和YSQ030分别减少81.0%、79.0%、78.2%和78.0%(P<0.05)。接种PGPR菌株在盆栽试验处理2和14 d时显著降低土壤中nirK基因丰度。接种PGPR菌株显著增加土壤中nosZⅠ的基因丰度;接种菌株TSA2S、NRCB010和YSQ030显著增加nosZⅡ的基因丰度;接种菌株NRCB002在盆栽试验处理14 d时显著增加nosZⅡ的基因丰度。土壤N_(2)O排放量与土壤pH、nirS基因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osZⅠ和nosZⅡ两个编码N_(2)O还原酶的基因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接种具有N_(2)O减排效应的菌株不仅可以促进大豆幼苗生长,还可以减少大豆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土壤的N_(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肥料 温室气体减排 氮循环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N_(2)O还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油轮作土壤多功能促生菌的鉴定及其对油菜生长和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16
作者 夏馨媛 薛道晟 +4 位作者 李鑫静 龙俊杰 陆开形 丁沃娜 李梦莎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 【目的】筛选具备解磷及生长促进功能的菌种,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丰度,促进植物及其根系的健康生长与发育。【方法】从浙江省宁波市长期水稻-油菜轮作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在碱性环境下生长的解磷促生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对其培养和解磷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油菜的促生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菌株LM1-2解磷能力可达493.23μg/mL,IAA的合成量为9.41μg/mL,鉴定为中间克吕沃尔菌(Kluyvera intermedia)。摇瓶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是初始pH为10、装液量为培养容器体积的30%、25℃培养7-9 d,最佳碳源、氮源、磷源分别为葡萄糖、胰蛋白胨、磷酸三钙,在最佳单因素优化条件下菌株的解磷能力最强可达587.03μg/mL。油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株LM1-2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增加了45.29%,油菜根系总长度、根直径、根分叉数和根交叉数分别显著增加了40.78%、18.97%、55.30%和87.82%,油菜植株的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分别增重15.51%、26.82%。接种LM1-2改变了油菜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显著提高了α多样性的Simpson指数,其中醋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是优势菌门,其相对丰度提高了23.66%。【结论】菌株LM1-2在解磷、油菜促生方面表现优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解磷菌 中间克吕沃尔菌 植物根际促生菌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促生菌对不同苗龄拟藿香叶绿绒蒿幼苗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王永霞 旦增尼玛 +3 位作者 陈松焱 朗杰 欧阳佳丽 邢震 《高原农业》 202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人工培育条件下,拟藿香叶绿绒蒿实生苗生长缓慢。为提高拟藿香叶绿绒蒿生长速度,本研究从野生拟藿香叶绿绒蒿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促生功能菌株,制备了混合菌液菌肥;并选取5个苗龄的拟藿香叶绿绒蒿盆栽幼苗,进行了菌肥追施试验,通过测量株... 人工培育条件下,拟藿香叶绿绒蒿实生苗生长缓慢。为提高拟藿香叶绿绒蒿生长速度,本研究从野生拟藿香叶绿绒蒿根际土壤中筛选出促生功能菌株,制备了混合菌液菌肥;并选取5个苗龄的拟藿香叶绿绒蒿盆栽幼苗,进行了菌肥追施试验,通过测量株高、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等4项指标,研究了混合菌液对不同苗龄拟藿香叶绿绒蒿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株高指标上,根际促生菌对5个苗龄的拟藿香叶绿绒蒿幼苗都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2)根长指标上,根际促生菌对9个月苗龄的拟藿香叶绿绒蒿幼苗促进作用极显著(P<0.01,增加值38.94mm),对4个月苗龄幼苗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增加值21.67mm);(3)叶面积指标上,根际促生菌对3个月苗龄幼苗叶面积的促进效果极显著(P<0.01,增加值19.59cm^(2)),对8个月苗龄幼苗的促生作用显著(P<0.05,增加值65.41cm^(2));(4)在叶绿素含量指标上,根际促生菌对8个月苗龄幼苗的促生作用显著(P<0.05,增加值8.10 SPAD)。综合认为:试验范围内,根际促生菌有利于提高拟藿香叶绿绒蒿实生苗生长速度,能够促进其实生苗的生长,且8个月苗龄是最佳施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藿香叶绿绒蒿 苗龄 根际促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设施番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8
作者 李庆 王洲章 +4 位作者 张欢欢 李林梅 高南 吴国平 申卫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4,共12页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 为探明设施土壤N_(2)O排放对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响应,以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 NRCB002)、施氏假单胞菌Stutzerimonas stutzeri NRCB0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NRCB026和反硝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denitrificans YSQ030等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为供试菌株,以番茄为供试作物,在设施大棚条件下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中度盐胁迫的土壤环境下,与CK处理相比,在第一季试验中接种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处理都表现出N_(2)O的减排趋势;在第二季试验中,接种YSQ030的处理减排效果显著,减少了36%的土壤N_(2)O累积排放.4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际促生菌在减少设施土壤N_(2)O排放和作物促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温室气体 N_(2)O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N_(2)O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挥发性有机物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何兴佳 张爱佳 +2 位作者 盛云燕 曹宇薇 吴凤芝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株芽孢杆菌(代号分别为B1、B2、B3和B4)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1处理的番茄根长、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4株芽孢杆菌(代号分别为B1、B2、B3和B4)释放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1处理的番茄根长、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4.12%、25.18%、154.49%、93.75%、144.14%和36.31%;B2处理的番茄根长、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5.96%、29.0%、23.41%、212.84%、106.25%、194.67%和65.32%;B3处理的番茄根长、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5.34%、28.71%、205.85%、157.64%、197.63%和51.84%;B4处理的番茄根长、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全株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13.08%、22.44%、31.76%、173.61%、79.17%、157.51%和40.21%。综上所述,4株菌株VOCs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B2菌株VOCs处理对番茄幼苗的促生效果最好。研究为进一步阐明植物对微生物VOCs的响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筛选及初步鉴定
20
作者 黄雨璇 多姝玮 +1 位作者 马骢毓 周冀琼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筛选获得优良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丰富高寒沙化地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从若尔盖沙化地广泛分布的10种优势植物根际分离筛选获得112株PGPR。其中溶无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73.47~68... 为筛选获得优良高寒沙化地优势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丰富高寒沙化地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从若尔盖沙化地广泛分布的10种优势植物根际分离筛选获得112株PGPR。其中溶无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73.47~685.45μg·mL^(-1);溶有机磷菌株30株,溶磷量为41.92~94.33μg·mL^(-1);固氮菌株22株,固氮酶活性范围为0.01~10.10 nmol·h^(-1)·mL^(-1);具有分泌IAA能力的菌株30株,IAA分泌量为9.78~48.97μg·mL^(-1)。12株综合能力良好的菌株,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6株、沙雷氏菌属(Serratia)3株、贪噬菌属(Variovorax)2株、芽孢杆菌属(Bacillus)1株。这些菌株为高寒地区适用的微生物资源库构建和制备具有地区针对性的微生物菌肥提供了优质的菌株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沙化地 植物根际促生菌 促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