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氮碳点负载螺吡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任安阳 朱亚楠 +1 位作者 张欣宇 刘水平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7-182,共6页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 为了在不改变碳点光学性能前提下提高耐高温性能,以三乙烯四胺为氮源,柠檬酸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蓝色的含氮碳量子点,并选择蓝色荧光的螺吡喃,两者在乙醇与丙酮混合溶液中反应36h,制取了表面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采用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透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分析合成物的性质。结果表明:碳量子点与螺吡喃在乙醇与丙酮溶液36h结合;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具有荧光特性;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相比未负载螺吡喃的含氮碳点提高了其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螺吡喃 耐高温 水热法 荧光性能 熔融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碳量子点用于柳氮磺吡啶的快速检测
2
作者 赵艳 孙雪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2-1057,共6页
以微波法一步合成制备出荧光性能强、荧光量子产率为89.38%的掺氮碳量子点(N-CDs),并通过荧光猝灭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柳氮磺吡啶(SSZ)的新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碳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N-CDs的平均粒径为2.91... 以微波法一步合成制备出荧光性能强、荧光量子产率为89.38%的掺氮碳量子点(N-CDs),并通过荧光猝灭法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柳氮磺吡啶(SSZ)的新方法。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对碳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N-CDs的平均粒径为2.91 nm,主要由C、O、N元素组成,大量羰基、羟基和羧基存在于N-CDs表面。在最佳条件下,柳氮磺吡啶浓度在0.1~2μmol/L和3~200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2μmol/L。将所建方法用于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中柳氮磺吡啶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7.3%~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掺氮碳量子点 荧光猝灭 柳氮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在次氯酸根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晓君 武佳龙 +3 位作者 乔楠 于大禹 孙墨杰 陈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4-88,共5页
采用三聚氰胺提供氮源,对碳量子点(CQDs)进行氮掺杂,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N-CQDs)。通过氮掺杂形成共轭体系并引入氨基,达到提高其荧光强度的目的。对N-CQDs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N-CQDs的平均粒径为2.7 nm,由... 采用三聚氰胺提供氮源,对碳量子点(CQDs)进行氮掺杂,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掺杂木质素基碳量子点(N-CQDs)。通过氮掺杂形成共轭体系并引入氨基,达到提高其荧光强度的目的。对N-CQDs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N-CQDs的平均粒径为2.7 nm,由许多官能团构成,如氨基、羟基、羧基、醚键、碳氮单键、碳氮双键、以及苯环结构等。其最佳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00 nm、500 nm,紫外可见光谱中位于260 nm处的吸收峰是酶解木质素的C=O键与苯环结构的π-π*共轭吸收峰和来自三聚氰胺C=N键的π-π*共轭吸收峰,在315 nm处的吸收峰归因于酶解木质素C=O键或苯环的n-π*跃迁,以及三聚氰胺的C-N键和C=N键的n-π*跃迁。将N-CQDs应用于离子检测,其对次氯酸根(ClO^(-))有猝灭作用,对ClO^(-)具有特异性检测,检测限为1.21μmol/L。N-CQDs可以成功进入活细胞,对活体细胞无害,并能观察到细胞质中的亮绿色荧光。N-CQDs具有良好的次氯酸根离子检测效果和荧光效应,且对细胞无毒性,在离子检测和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ClO^(-)检测 木质素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碳量子点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4
作者 朱林 刘庆旺 +3 位作者 孙勇强 范振忠 王旭 仝其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4,共7页
目的通过对水热法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进行烷基化改性,对碳量子点在油气开发领域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研究。方法在水热条件下,以柠檬酸作为碳源、二乙烯三胺为氮源合成了碳量子点(CQDs)和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烷基化反应对制备出的... 目的通过对水热法制备的氮掺杂碳量子点进行烷基化改性,对碳量子点在油气开发领域中的应用潜力进行研究。方法在水热条件下,以柠檬酸作为碳源、二乙烯三胺为氮源合成了碳量子点(CQDs)和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烷基化反应对制备出的N-CQDs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一种两亲性表面活性物质R-(N-CQDs)。结果CQDs和N-CQDs的粒径分布均匀,具有碳量子点的典型粒径特征;CQDS和N-CQDs的荧光量子产率在各自最大激发波长下分别为10%和47%,氮掺杂极大地提高了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与常用表面活性剂SDBS相比,R-(N-CQDs)具有更好的降低表面张力能力、稳泡性能和乳化性能。结论烷基化改性后的碳量子点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优异的乳化性能和稳泡性能,在油气开发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表面改性 烷基化 荧光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细胞温度传感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雨昕 胡月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73,共8页
该研究以生物质西红柿为碳源和氮源,通过微波法制备了氮自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荧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稳定性、光电性能、温敏性及细胞毒性进行考察,并用于活细胞温... 该研究以生物质西红柿为碳源和氮源,通过微波法制备了氮自掺杂碳量子点(N-CQDs)。通过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荧光光度计等对其形貌、结构、稳定性、光电性能、温敏性及细胞毒性进行考察,并用于活细胞温度传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CQDs稳定性强,光电性能优异,对温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25~65℃范围内,N-CQDs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两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CQDs能穿透4T1细胞的细胞膜,显示出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在4T1细胞中具有良好的温度传感性能。该N-CQDs在活细胞荧光温度传感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有望作为温敏型纳米荧光探针在细胞研究等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自掺杂碳量子点 微波法 光电性能 温敏性能 细胞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晓峰 周明 +2 位作者 龚爱华 张严 杨青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5,121,共6页
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混合碳源,在较低温度下经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N-CQDs),然后对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光学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对碳量子点进行氮掺杂能有... 以葡萄糖和甘氨酸为混合碳源,在较低温度下经水热法一步合成了氮掺杂的荧光碳量子点(N-CQDs),然后对氮掺杂碳量子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光学性质和细胞毒性进行了表征,最后将其应用于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对碳量子点进行氮掺杂能有效提高其荧光量子产率,其荧光增强是由于表面形成了大量强供电子基团,当葡萄糖和甘氨酸的质量比为2∶1时能获得最高为6.57%荧光量子产率。氮掺杂碳量子点还具有水溶性好、粒度均匀、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质、低的细胞毒性、多波长成像等诸多优点,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细胞成像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细胞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一步法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及其对蛇莓中Cu2+的检测 被引量:9
7
作者 孟铁宏 钟婷 +4 位作者 姜艳萍 王恒 胡先运 赵鸿宾 李春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32-1738,共7页
以维生素C(Vc)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经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高荧光强度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所合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富含-OH、-NH 2和C=O等基团,平均粒径约为4.1 n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能... 以维生素C(Vc)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经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一种具有高荧光强度的氮掺杂碳量子点。所合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富含-OH、-NH 2和C=O等基团,平均粒径约为4.1 n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能与铜离子相互作用进而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u^2+的方法。当Cu^2+浓度在1~18μmol·L^-1之间,氮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强度(F/F 0)随Cu^2+浓度的增加而线性下降,检出限(S/N=3)达0.19μmol·L^-1。将该方法应用于蛇莓中痕量铜的荧光检测,加标回收率为100.3%~107.3%之间,RSD在0.23%~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法 氮掺杂碳量子点 铜离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一步法制备氮掺杂碳点及其用于多巴胺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孟铁宏 李春荣 +4 位作者 王恒 姜艳萍 赵鸿宾 余跃生 胡先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3-960,共8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采用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稳定性高,水溶性好的蓝色荧光的氮掺杂碳点。并将该氮掺杂碳点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表征,发现其粒径为0.5~5nm,平均粒径2.... 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源,采用微波一步法制备得到稳定性高,水溶性好的蓝色荧光的氮掺杂碳点。并将该氮掺杂碳点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表征,发现其粒径为0.5~5nm,平均粒径2.6nm,富含羟基、羧基和氨基等官能团。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多巴胺浓度在2.5~37.5μmol/L范围内与N-CDs的荧光猝灭效率(IF/IF0)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mol/L。采用该方法对正常人尿液中的多巴胺进行测定,其加标回收率为99.5%~106%,RSD为1.8%~2.3%,方法准确度高,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一步法 氮掺杂碳点 多巴胺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对阿莫西林高灵敏检测 被引量:6
9
作者 弓辉 康玉 +7 位作者 张荣 任国栋 侯笑雨 张敏 李丽红 刘文 王浩江 刁海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7-234,共8页
以天然物质石斛为原料,一步水热法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氮掺杂碳点(N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UV-Vis)及荧光光谱(PL)对合成的NCDs进行表征。实验结果显... 以天然物质石斛为原料,一步水热法合成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氮掺杂碳点(NC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UV-Vis)及荧光光谱(PL)对合成的NCDs进行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合成的NCDs发强烈的蓝色荧光,呈现为球形或准球形,均匀分散,尺寸范围在1~5 nm;其表面含有丰富的COOH、OH和NH2等水溶性基团,最佳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50和435 nm,且具有良好的发光稳定性。通过测定,合成的NCDs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9.19%。在pH=7.4的缓冲溶液中测定不同物质对NCDs的荧光影响,相同条件下发现只有阿莫西林能够对NCDs荧光进行明显猝灭,表明合成的NCDs可选择性的识别阿莫西林,通过NCDs的荧光强度变化构建一种可灵敏检测阿莫西林的传感器,检测线性范围为2.6~30μmol/L,检出限为0.1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点 高荧光量子产率 荧光猝灭 阿莫西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关-开”型荧光探针检测氨苄青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满秀 宋志英 +2 位作者 任光明 赵三虎 李海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本文以柠檬酸三钠、11-氨基十一烷酸、NaH 2PO 4和聚乙二醇为原料,用微波法合成了氮磷共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PCQDs),并通过紫外、荧光、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在黄芩苷作用下,可使NPCQDs荧光猝灭,而体系加入氨苄青霉素时可使体系荧光得以恢... 本文以柠檬酸三钠、11-氨基十一烷酸、NaH 2PO 4和聚乙二醇为原料,用微波法合成了氮磷共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PCQDs),并通过紫外、荧光、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在黄芩苷作用下,可使NPCQDs荧光猝灭,而体系加入氨苄青霉素时可使体系荧光得以恢复。基于此荧光碳量子点“关-开”原理,建立了测定氨苄青霉素的新方法。并考察缓冲溶液pH、温度、时间等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pH=8.6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黄芩苷浓度为1.0×10^(-4)mol·L^(-1)条件下,氨苄青霉素浓度在1~70μmol·L^(-1)范围内与荧光碳量子点的恢复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0.9926,检出限为7.9×10^(-7)mol·L^(-1)。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样品中氨苄青霉素的含量,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 黄芩苷 氨苄青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荧光量子产率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继亮 蒋倩倩 岳贤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以无水柠檬酸为碳源,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氮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高荧光量子产率掺氮碳量子点(N-CQDs)。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Tris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荧光量子产率(QY)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HRTEM... 以无水柠檬酸为碳源,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氮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高荧光量子产率掺氮碳量子点(N-CQDs)。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Tris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荧光量子产率(QY)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UV-Vis)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N-CQDs的形貌、表面官能团、荧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荧光量子产率N-CQDs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5h,Tris质量0.6g,获得的N-CQDs荧光量子产率达73.51%。N-CQDs直径分布约在5~25nm范围内,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紫色荧光,表面含有大量含氮及含氧官能团(如—NH、C=O、C—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碳量子点 高荧光量子产率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掺杂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月芳 曾杲 +2 位作者 欧世依 刘国华 李洁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28-1838,共11页
本文以柠檬酸钠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最佳合成时间为8 h、最佳合成温度为190℃、最佳合成原料比(柠檬酸钠∶L-半胱氨酸比为0.8 g∶0.8 g)条件下,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硫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并用场发射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 本文以柠檬酸钠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在最佳合成时间为8 h、最佳合成温度为190℃、最佳合成原料比(柠檬酸钠∶L-半胱氨酸比为0.8 g∶0.8 g)条件下,用一步水热法制备氮、硫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并用场发射透射电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N,S-CQDs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考察N,S-CQDs的荧光性能;利用电化学分析仪研究N,S-CQDs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与CQDs相比,N,S-CQDs粒径较小,分散性良好,最大发射波长较长,其表面官能团更加丰富,荧光量子产率较高(33.5%),表现出更优异荧光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硫掺杂碳量子点 水热法 荧光性能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相沥青基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特性
13
作者 宁国庆 王海斌 +1 位作者 杨帆 李永峰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4期578-586,共9页
由中间相沥青中的纳米尺度碳质微晶,直接碳化制备碳量子点(CQDs),是制备碳量子点的新方法。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对中间相沥青基碳量子点的掺氮工艺及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掺氮碳量子点(NCQDs),一种是用氮等离... 由中间相沥青中的纳米尺度碳质微晶,直接碳化制备碳量子点(CQDs),是制备碳量子点的新方法。本文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对中间相沥青基碳量子点的掺氮工艺及其荧光特性进行了系统考察。采用两种方法制备掺氮碳量子点(NCQDs),一种是用氮等离子体轰击中间相沥青基CQDs,另一种方法是在原料油中混入三聚氰胺,制备掺氮中间相沥青,进而将掺氮的碳质微晶分散在硅片上,碳化得到NCQDs。对所得NCQDs,我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表征,并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氮等离子体轰击制备的NCQDs(NCQDs-P)中,氮元素主要以吡啶氮和石墨氮的形式存在,等离子体轰击并未明显改变碳量子点的尺寸。而三聚氰胺法制备的NCQDs(NCQDs-C)中氮元素主要为吡咯氮和石墨氮,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增加,NCQDs-C的粒径由2.2 nm增长至4.5 nm。这可能是由于含氮基团具有较高反应活性,加快了沥青大分子的聚合过程,使得在相同煅烧温度和时间下得到了更大尺寸的碳质微晶。NCQDs-C与未掺杂N的CQDs的荧光特性相似,荧光峰位置不随激发波长变化而变化。与之不同,NCQDs-P荧光峰位置随激发波长位置移动而变化,且等离子体轰击时间越长,NCQDs-P荧光峰位置移动越明显,这是因为吡啶氮的引入增加了碳材料在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导致激发态能隙减小,内转化和振动弛豫变得容易。本研究表明,两种掺氮方法均可以实现氮掺杂碳量子点的高效制备,获得的掺杂碳量子点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N/C原子比可达8.3%,但是两种掺氮方法对碳量子点的尺寸和掺氮的类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掺氮碳量子点的荧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碳量子点 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骨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及其用于检测Co^(2+)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玟 何利 +5 位作者 潘无双 陈燕华 王惠 刘书亮 陈姝娟 刘爱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8-1827,共10页
以猪骨和乙二胺为碳源和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并优化其制备条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N... 以猪骨和乙二胺为碳源和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并优化其制备条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XRD)、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N-CQDs的结构和光学性质及元素组成。所制备的N-CQDs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26.4%),平均粒径为2.34 n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呈现出明亮的蓝色荧光。研究发现Co^(2+)对N-CQDs有良好的猝灭作用,从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Co^(2+)的新方法。N-CQDs荧光猝灭强度与Co^(2+)浓度在0~15μg/mL和30~80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μg/L,加标回收率为97.26%~109.14%,RSD<3.24%,能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Co^(2+)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量子点 猪骨 荧光检测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的氮掺杂碳量子点制备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燕 徐小云 +2 位作者 侯爱芹 谢孔良 高爱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 以三羟甲基三聚氰胺树脂为氮源,乙二胺、对苯二胺和1,8-二氨基萘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1、N-CQDs-2和N-CQDs-3),探究了三种氮掺杂碳量子点的结构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N-CQDs-1、N-CQDs-2和N-CQDs-3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87、7.09和2.79 nm,为分散性良好的近球形结构。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分别发射出绿色、黄色和蓝色荧光。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6、561和463 nm,对应的绝对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11.3%、5.6%和7.9%。三种N-CQDs的元素组成和表面基团构成基本一致;粒径越大,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越向长波方向移动;N含量越高,绝对荧光量子产率越高。此外,三种N-CQDs的颜色丰富,表面基团还能进一步功能化,在功能纺织品、金属离子检测、多彩显示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三聚氰胺树脂 氮掺杂 荧光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高灵敏响应2,4-二硝基酚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影影 时惠敏 冯素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99-2404,共6页
运用六偏磷酸钠为钝化剂、胰酪蛋白胨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为25.4%,在高离子强度和紫外光环境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碳量子点的发光强度与pH(2~12)具有线性相关性。合成的碳量子点能够... 运用六偏磷酸钠为钝化剂、胰酪蛋白胨为碳源,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该碳量子点的量子产率为25.4%,在高离子强度和紫外光环境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碳量子点的发光强度与pH(2~12)具有线性相关性。合成的碳量子点能够作为荧光探针高灵敏响应2,4-二硝基酚(2,4-DNP)。发光强度与2,4-DNP的浓度(0.01~2.5μg·mL^(-1))呈现线性相关,检出限低至3.6μg·L^(-1)。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河水、湖水和自来水中2,4-DNP的测定,回收率为93.8%~103%,相对标准偏差RSD<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 2 4-二硝基酚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氮共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广明 焦婷 +1 位作者 杜孝艳 李忠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30,共9页
以中性红和硫脲为原料,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近红外荧光硫氮共掺杂碳量子点(S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SN-CQDs进行形貌及光学性质表征。制备的SN-CQDs尺寸均匀,稳定... 以中性红和硫脲为原料,一步水热法制备了近红外荧光硫氮共掺杂碳量子点(S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SN-CQDs进行形貌及光学性质表征。制备的SN-CQDs尺寸均匀,稳定性高,在荧光光谱中,发射波长最大值在628 nm处,最佳激发为510 nm。铬离子(Cr3+)和4-硝基酚(4-NP)对SN-CQDs产生荧光猝灭作用,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将制备的SN-CQDs作为荧光探针用于Cr3+和4-NP的检测。Cr3+浓度在0~170μmol/L范围内与SN-C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2。4-NP的浓度在0~240μmol/L范围内与SN-CQ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5。制备的碳量子点用于实际水样检测准确度较高,对Cr3+和4-NP具有高灵敏度以及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为检测Cr3+、4-NP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氮共掺杂 碳量子点 4-硝基酚检测 Cr3+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ible Conductive Anodes Based on 3D Hierarchical Sn/NS-CNFs@rGO Network for Sod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7
18
作者 Linqu Luo Jianjun Song +6 位作者 Longfei Song Hongchao Zhang Yicheng Bi Lei Liu Longwei Yin Fengyun Wang Guoxiu W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Metallic Sn has provoked tremendous progress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owever,Sn anodes suffer from a dramatic capacity fading,owing to pulverization induced by drastic volume expansion duri... Metallic Sn has provoked tremendous progress as an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SIBs).However,Sn anodes suffer from a dramatic capacity fading,owing to pulverization induced by drastic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cycling.Herein,a flexible three-dimensional(3D)hierarchical conductive network electrode is designed by constructing Sn quantum dots(QDs)encapsulated in one-dimensional N,S codoped carbon nanofibers(NS-CNFs)sheathed within two-dimensional(2D)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scrolls.In this ingenious strategy,1D NS-CNFs are regarded as building blocks to prevent the aggregation and pulverization of Sn QDs during sodiation/desodiation,2D rGO acts as electrical roads and“bridges”among NS-CNFs to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of the electrode and enlarge the contact area with electrolyte.Because of the unique structural merits,the flexible 3D hierarchical conductive network was directly used as binder-and current collectorfree anode for SIBs,exhibiting ultra-long cycling life(373 mAh g?1 after 5000 cycles at 1 A g?1),and excellent high-rate capability(189 mAh g?1 at 10 A g?1).This work provides a facile and efficient engineering method to construct 3D hierarchical conductive electrodes for other flexibl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electrodes N S co-doped carbon nanofibers Reduced graphene oxide SN quantum dots Sodium-ion batter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涤纶织物上的抗静电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鲁译夫 郑敏 +4 位作者 钟珊 宋希桐 李一飞 常朱宁子 李丽艳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3,37,共5页
分别以柠檬酸、葡萄糖、L-抗坏血酸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掺氮碳量子点(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N-CQDs进行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等表征,并计算荧光... 分别以柠檬酸、葡萄糖、L-抗坏血酸为碳源,乙二胺为氮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掺氮碳量子点(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能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N-CQDs进行表面形貌、结构、化学组成等表征,并计算荧光量子产率。采用浸渍法将具有最大荧光量子产率的N-CQDs整理到涤纶织物上,探讨整理工艺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柠檬酸为碳源制备的N-CQDs平均粒径为2.30 nm,分布均匀,为非结晶态,并且表面有大量亲水基团,荧光量子产率为78.1%。当整理工艺为N-CQDs用量50 g/L、130℃、40 min时,整理效果最佳,N-CQDs在涤纶织物上分布均匀,抗静电性能显著提高,半衰期等级为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碳量子点 碳源 抗静电性 整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赵清 贾帅 +2 位作者 李莹 白静静 王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4-126,132,共4页
以柠檬酸为碳源、对氨基苯甲酸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C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磷光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和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碱度对N-CQDs... 以柠檬酸为碳源、对氨基苯甲酸为氮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氮掺杂荧光碳量子点(N-C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稳态瞬态荧光磷光光谱仪对其形貌、结构和光谱进行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碱度对N-CQDs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CQDs呈球形,具有良好的分散性;N-CQDs的荧光强度较碳量子点增强约17倍,N-CQDs最佳激发波长为404nm,最佳发射波长为480nm,说明氮的掺杂有助于碳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增强;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6h,酸碱度为中性时,N-CQDs荧光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 碳量子点 水热法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