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容器用含氮不锈钢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嘉琥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0期42-53,71,共13页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几乎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在ASME-2011a,EN13445:2009及GB150_2011压力容器标准中所采用的奥氏体与双相不锈钢的所有牌号中,含氮钢牌号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3.4%,76.4%和60%。在不锈钢...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几乎全为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在ASME-2011a,EN13445:2009及GB150_2011压力容器标准中所采用的奥氏体与双相不锈钢的所有牌号中,含氮钢牌号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3.4%,76.4%和60%。在不锈钢材料标准中所有的双相不锈钢(指1971年后研制的牌号)、超级奥氏体不锈钢以及超级或特超级双相不锈钢中的氮含量基本均为0.1%~0.6%(称其为中氮型不锈钢)。EN13445:2009规定可用于-273℃的奥氏体不锈钢10个牌号均为含氮钢。本文讨论了氮在不锈钢中的溶解度与含量、含氮不锈钢的类型、氮对不锈钢性能与组织的影响以及含氮不锈钢在压力容器中的应用。国外压力容器标准中N=0.1%-0.6%的中氮型奥氏体不锈钢已成为最重要的高性能不锈钢。这些钢在中国压力容器标准中尚未采用。而ASME-2011a中已用12个牌号,EN13445:2009中已用14个牌号。中国仅在GB/T20878--2007中已有23个牌号,GB/T4237--2007(或GB/T3280--2007)中已有13个牌号。本文建议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更多的压力容器的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不锈钢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不锈钢与高碳铬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明杰 宋华华 +2 位作者 于芸 刘汇河 陈小超 《轴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27,共3页
对40Cr15Mo2VN含氮不锈钢和G95Cr18高碳铬不锈钢淬回火前碳化物的分布情况,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接触疲劳寿命及耐腐蚀性能等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比评价了40Cr15Mo2VN钢的性能,为该钢在轴承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含氮不锈轴承钢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轴承钢40Cr15Mo2VN感应淬火工艺可行性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汇河 胡彦伟 +2 位作者 杨晨星 李付伟 宋华华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3-75,86,共4页
利用立式感应淬火机在特定频率和功率下对40Cr15Mo2VN钢进行感应淬火,研究加热时间对40Cr15Mo2VN钢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15Mo2VN钢在频率12.3 kHz,功率57 kW,水剂冷却条件下进行感应淬火是可行的;加热7... 利用立式感应淬火机在特定频率和功率下对40Cr15Mo2VN钢进行感应淬火,研究加热时间对40Cr15Mo2VN钢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15Mo2VN钢在频率12.3 kHz,功率57 kW,水剂冷却条件下进行感应淬火是可行的;加热7,8 s时试样表面硬度不小于58 HRC,淬硬层深度分别为4.2,4.7 mm,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加热9~11 s时试样表面硬度均不大于58 HRC,加热9,10 s时表面出现过热组织,加热11 s时表面出现过烧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高氮不锈钢 感应淬火 硬度 淬硬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氮不锈钢滚轮滚针轴承外圈动载失效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峙 张杨伟 +2 位作者 申奥 沈明澄 史朋飞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8-193,共6页
国内某轴承厂开发某型号滚轮滚针轴承,在动载试验过程中出现外圈开裂失效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镜等检测分析手段,从多个方面分析轴承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锻车滚轮滚针轴承金相组织中的网状... 国内某轴承厂开发某型号滚轮滚针轴承,在动载试验过程中出现外圈开裂失效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镜等检测分析手段,从多个方面分析轴承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锻车滚轮滚针轴承金相组织中的网状碳化物存在,大大增加了材料脆性,使得外圈在轴承运转中、外力作用下快速脆性开裂;从断口形貌分析,开裂断口处是以脆性断裂为主、塑性断裂为辅;从扫描电镜EDS能谱分析知,轴承外圈基体和二次析出相中含氮化合物大量流失导致的氮元素含量过少,是造成其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因此,滚轮滚针轴承外圈开裂失效原因为网状碳化物存在与氮元素含量流失所引起的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氮不锈钢 轴承外圈 开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