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81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和高温拉伸性能
1
作者 王世清 张一 +4 位作者 温国栋 张强 亓钧雷 高旺 强伟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4,54,共9页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 为了研究Ti-22Al-25Nb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使用5 mm厚Ti-22Al-25Nb合金平板进行真空电子束焊接,在其他工艺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电子束流对焊接接头表面成形和宏观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物相;同时,通过试验与模拟的焊缝形貌对比,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并结合热循环曲线和相图分析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及相变过程.结果表明,电子束流为10 mA时,获得晶粒尺寸较小、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在焊接热循环的作用下,焊缝和近热影响区的冷却速度极快,主要由B2相组成,在远热影响区发生了O(α_(2))相向B2相转变.焊接接头的高温拉伸强度约为639 MPa,断后伸长率约为2.5%,均低于母材的拉伸性能,焊接接头的断口形貌由解理台阶和河流状花样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2AL-25nb合金 电子束焊 热循环曲线 显微组织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淬火优化Nb-Ti-Al合金挤压棒室温塑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峰 白润 +5 位作者 白伟 孙锐 蔡小梅 夏明星 刘辉 张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比,4种高温淬火态合金的室温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明显提高,其中1300℃淬火态合金具有最高的室温断后伸长率(18.5%)和最高的断面收缩率(48%)。挤压态铌合金棒由于基体组织晶粒粗大以及TiC第二相粒子粗大且偏析等原因,室温拉伸过程发生脆性断裂。高温淬火促进了TiC第二相粒子向基体回溶,淬火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提高了TiC第二相粒子的细化和球化程度;高温淬火还促使一些粗大晶粒转变为亚晶结构,形成细晶效应,最终极大改善了低密度铌合金挤压棒材的室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铌合金 nb-Ti-Al 挤压 高温淬火 室温塑性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含量对锆合金腐蚀吸氢的影响
3
作者 黄娇 潘晋廷 +4 位作者 陈纪丹 王全伟 李志康 姚美意 樊立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96,共11页
锆合金是水冷核动力堆用关键结构材料,其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和吸氢对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实验选用Zr-0.75Sn-0.35Fe-0.15Cr合金,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Nb,研究Nb含量对锆合金在360℃、18.6 MPa去离子水溶液中的腐蚀吸氢行... 锆合金是水冷核动力堆用关键结构材料,其在服役环境中的腐蚀和吸氢对核反应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本实验选用Zr-0.75Sn-0.35Fe-0.15Cr合金,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Nb,研究Nb含量对锆合金在360℃、18.6 MPa去离子水溶液中的腐蚀吸氢行为。结果表明:在腐蚀初期,Zr-0.75Sn-0.35Fe-0.15CrxNb合金的吸氢分数为71.8%~88.9%;腐蚀580 d后,合金样品的吸氢分数为15%~24.8%,氧化膜具有阻挡氢扩散的能力,添加Nb增强了氧化膜的阻氢能力。样品中氢化锆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δ相,α-Zr和δ相氢化锆的取向关系为[100]_(α-Zr)//[110]_(δ-ZrH)。(001)_(α-Zr)//(111)_(δ-ZrH)。添加Nb可以抑制SN面氢化锆的团聚,减小S_(T)面聚集生长的氢化锆条带的尺寸,进而改善因氢化锆偏聚造成的局部氢浓度过高的情况,这有利于氢化锆在腐蚀温度下的溶解,从而提高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nb元素 吸氢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微合金化调控高碳珠光体钢组织与性能的机理研究
4
作者 郑宽 张莉芹 +2 位作者 胡磊 周杰 陈腾升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0,共10页
为探究Nb微合金化对高性能桥梁缆索用高碳珠光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对比研究了含0.025%Nb与不含Nb的试验钢。结果表明,Nb微合... 为探究Nb微合金化对高性能桥梁缆索用高碳珠光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LSC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对比研究了含0.025%Nb与不含Nb的试验钢。结果表明,Nb微合金化显著提高了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同时大幅改善了其延伸率,实现了强韧性的协同提升。其强化机制在于:1)含Nb析出物强烈钉扎奥氏体晶界,使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由49.10μm细化至37.47μm,为珠光体提供了更丰富的形核位点;2)固溶Nb原子阻碍了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抑制了珠光体团簇的长大;3)Nb降低了珠光体相变温度,增大了过冷度,从而显著细化了片层间距。延伸率提高则与拉拔后织构的演变密切相关。含Nb钢中形成了含量更高的Goss({110}〈001〉)及旋转Goss({110}〈110〉)织构,这些织构组分能诱发几何软化,从而改善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珠光体钢 nb 微合金化 片层间距 织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改性对Cu/Zr-PILC催化剂NH_(3)-SCR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文逸 王新鹏 +4 位作者 曲超 孟繁伟 杨帆 张鑫 叶青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7-1448,共12页
本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yNb-3Cu/Zr-PILC(y=1%、1.5%、3%)催化剂,并对其NH_(3)-SCR活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Nb的改性有效提高了3Cu/Zr-PILC的脱硝效率,拓宽了活性窗口.其中活性最佳的1.5Nb-3Cu/Zr-PILC样品在300—400℃宽温度范围... 本文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yNb-3Cu/Zr-PILC(y=1%、1.5%、3%)催化剂,并对其NH_(3)-SCR活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Nb的改性有效提高了3Cu/Zr-PILC的脱硝效率,拓宽了活性窗口.其中活性最佳的1.5Nb-3Cu/Zr-PILC样品在300—400℃宽温度范围内的NO转化率超过90%,在350℃时达到峰值95.04%,并表现出了优异的SO_(2)耐受性.利用XRD、BET、H2-TPR、NH_(3)-TPD、XPS和In-situ DRIFTS技术对各催化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根据TPR和TPD结果可知,1.5Nb-3Cu/Zr-PILC催化剂具有最突出的氧化还原特性和表面酸性强度,有利于催化反应进行.XPS结果表明,1.5Nb-3Cu/Zr-PILC催化剂中Cu和Nb物种之间存在最强的相互作用,提高了Cu^(2+)/Cu+的原子比,并产生了更多的化学吸附氧.此外,In-situ DRIFTS结果表明,在3Cu/Zr-PILC上添加Nb物种有利于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更多的NH_(3)和NO_(x)中间体,这同样有助于NH_(3)-SCR过程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改性 CU 负载 Zr-PILC NH_(3)-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县玉龙地区Fe-Al岩系中Nb和REE差异性富集:TIMA和EPMA研究
6
作者 刘旭阳 陈军 +3 位作者 向震中 吴林 罗泰义 黄智龙 《矿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80,共11页
铌(Nb)和稀土(REE)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黔西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P_(2-3)em)顶部与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底部的不整合接触界面,分布一套Nb、REE等多种关键金属富集矿化的Fe-Al岩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Nb和REE... 铌(Nb)和稀土(REE)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黔西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P_(2-3)em)顶部与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底部的不整合接触界面,分布一套Nb、REE等多种关键金属富集矿化的Fe-Al岩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Nb和REE在区内Fe-Al岩系剖面上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本次工作以威宁县玉龙地区代表性Fe-Al岩系剖面的铝质黏土岩为对象,进行了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TIMA)和电子探针(EPMA)分析,主要从矿物学方面探讨了Nb和REE差异性富集的控制因素及赋存状态。结果显示,矿物组合是控制Fe-Al岩系中Nb和REE差异性富集的重要因素之一。REE含量较高的铝质黏土岩矿物组合相对复杂,高岭石含量约84%,还含有一定量的绿泥石、伊利石、赤铁矿/磁铁矿、锐钛矿和石英,同时出现少量磷铝铈矿;Nb含量较高的铝质黏土岩矿物组合相对简单,高岭石含量95%左右,除少量锐钛矿和石英外,其他矿物很少。铝质黏土岩中Nb和REE的赋存状态存在明显差异。REE最主要以独立矿物磷铝铈矿的形式存在;Nb大部分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锐钛矿,部分赋存于金红石等其他钛矿物。该成果对深入揭示黔西北、甚至西南地区同类型Fe-Al岩系中Nb、REE等多种关键金属富集机理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l岩系 nb、REE差异富集 TIMA和EPMA 黔西北玉龙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和Ti含量对Inconel718板材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影响
7
作者 安军靖 陈嘉诚 +4 位作者 王惠生 刘德壮 杨亚倩 梁田 马颖澈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8,共12页
Inconel718焊接接头组织直接影响焊接部件的服役性能,然而Nb、Ti含量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并不深入。对不同Nb和Ti含量的固溶态Inconel718热轧板材进行直流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并将焊接接头进行固溶及时效处理后开展室温拉伸... Inconel718焊接接头组织直接影响焊接部件的服役性能,然而Nb、Ti含量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并不深入。对不同Nb和Ti含量的固溶态Inconel718热轧板材进行直流脉冲钨极氩弧焊焊接,并将焊接接头进行固溶及时效处理后开展室温拉伸实验,研究Nb、Ti含量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及时效态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种不同Nb和Ti含量原始态焊接接头组织中只存在Laves析出相,没有δ相析出,且Nb、Ti含量变化未对焊缝组织产生明显影响。焊缝组织经过固溶处理后,部分Laves相回溶,同时析出δ相。随着Nb含量的提升,残留Laves相及δ相数量增多,分布更加密集。当Nb含量保持在5.10%时,随Ti含量的降低,焊缝处析出的δ相数量增多。与时效态母材拉伸性能相比,焊接接头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有所降低。1号(Nb 4.8%,Ti 1.0%)成分接头强度系数最高,达到97.2%,2号(Nb 5.45%,Ti 1.0%)成分接头强度系数最差,仅为88.3%。综合分析母材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建议Nb含量控制在4.8%~5.1%,Ti含量控制在0.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718合金 nb含量 TI含量 LAVES相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NBS1可变剪切体响应DNA损伤修复的功能研究
8
作者 浦霞 吕春桃 +3 位作者 张宇 徐慧妮 余迪求 孙旭东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2,共9页
DNA损伤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NBS1是参与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为研究NBS1与其可变剪切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根据NBS1和NBS1-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野生型拟南芥叶片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NBS1... DNA损伤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NBS1是参与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为研究NBS1与其可变剪切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根据NBS1和NBS1-3基因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野生型拟南芥叶片RNA反转录得到的cDNA第一链为模板,克隆NBS1和NBS1-3,对2个基因序列和蛋白质三维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创制了NBS1、NBS1-3过表达株系,获得突变体nbs1纯合株系,并检测NBS1基因在NBS1及NBS1-3过表达植株的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阐明NBS1与可变剪接体NBS1-3之间的功能差异,用0.6 mmol/L甲基黄酸甲酯(MMS)对野生型、nbs1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进行处理,观察损伤面积。定量检测结果显示,NBS1基因在NBS1及NBS1-3过表达植株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根尖PI染色结果表明,0.6 mmol/L MMS处理后,nbs1突变体植株相对损伤面积最大,而NBS1-3过表达植株相对损伤面积最小,其次依次为NBS1过表达植株和野生型。因此,在DNA损伤修复方面,NBS1-3可能比NBS1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nbS1 可变剪切 DNA损伤修复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循环下Nb原子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的动力学建模
9
作者 林轩艺 王红鸿 鄢文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3种不同Nb含量(0.180%、0.085%、0.025%)的HSLA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焊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借助电子显微探针(EPMA)技术对Nb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进行表征,得到了不同Nb含量和冷却速率下晶界处Nb原... 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对3种不同Nb含量(0.180%、0.085%、0.025%)的HSLA钢在不同冷却速率下的焊接热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借助电子显微探针(EPMA)技术对Nb原子的非平衡晶界偏聚行为进行表征,得到了不同Nb含量和冷却速率下晶界处Nb原子偏聚量,基于非平衡晶界偏聚动力学理论,计算得到空位形成能为1.403 eV,同时确定了Nb含量分别为0.180%和0.085%钢中Nb原子非平衡偏聚的临界时间常数分别为7.59×10^(3)和6.0×10^(3)。进一步将Nb原子-空位复合体的扩散系数作为变量,计算并修正得到了其与等效时间的函数关系,最终建立了焊接热循环条件下Nb原子非平衡偏聚的修正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HSLA钢 焊接热循环 非平衡晶界偏聚 扩散系数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Nb改性促进Mn-Cu/BCN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季科 钟金钦 +1 位作者 刘冰冰 郭健翔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8-554,共17页
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除NO_(x)技术,技术核心是开发出具有廉价、高效、抗中毒性能强的催化剂。本研究针对现有商用催化剂处理低温烟气脱硝性能差、反应温窗窄、抗中毒性能差等问题,利用微波辅... 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脱除NO_(x)技术,技术核心是开发出具有廉价、高效、抗中毒性能强的催化剂。本研究针对现有商用催化剂处理低温烟气脱硝性能差、反应温窗窄、抗中毒性能差等问题,利用微波辅助浸渍法通过掺Nb改性制备了具有良好低温催化活性的Mn_(7)-Cu_(3)-Nb_(x)/BCN催化剂。NH_(3)-SCR测试结果表明,掺Nb量为0.05%的Mn_(7)-Cu_(3)-Nb_(0.05)/BCN催化剂表现出了最佳的SCR催化活性,该催化剂在150-275℃具有不低于94%的NO转化率,且N_(2)选择性也得到提升。抗水抗硫中毒实验结果表明,掺Nb改性催化剂Mn_(7)-Cu_(3)-Nb_(0.05)/BCN同样具有较好的抗中毒性能,在通入1.0×10^(-4)SO_(2)和5%H_(2)O 14.75 h后,其NO转化率仍能稳定维持在75%以上。结合SEM、XRD、XPS、NH_(3)-TPD、NO-TPD以及原位红外漫反射(in situ DRIFT)等多种表征手段详细探究了掺Nb改性对于Mn_(7)-Cu_(3)/BCN催化剂低温SCR脱硝性能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掺Nb改性能够有效抑制Mn_(7)-Cu_(3)/BCN催化剂表面上CuO和Cu物种的结晶,进一步促进了活性组分的均匀分散。同时,Nb的掺杂有效提升了Mn^(4+)和O_α物种浓度,促使更多的NO被氧化为NO_(2),促进了“Fast-SCR”反应进程。掺Nb改性能够促进NH_(3)和NO的吸附与活化,促使更多的-NH_(2)、硝酸盐等有益中间体加速形成,进而有效提升了SCR脱硝反应的整体反应速率。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掺Nb改性的影响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低温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 Mn-Cu/BCN催化剂 nb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的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唐鑫 金永中 +4 位作者 吴翔 苏伟 蒋武 汪俊豪 谢瑞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以TiO_(2)、Cr_(2)O_(3)、V_(2)O_(5)、Nb_(2)O_(5)、MoO_(3)和炭黑为原料,采用机械合金化+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Ti,Cr,V,Nb,Mo)(C,N),并借助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反应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热还原氮化温度1600℃、球磨转速600 r/min和球磨时间120 min下,产物为平均粒径约3μm、元素分布均匀且具有单一相成分的高品质(Ti,Cr,V,Nb,Mo)(C,N)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碳热还原氮化温度是影响高熵陶瓷固溶体粉末合成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球磨转速,而球磨时间影响最小。增加碳热还原氮化温度、球磨转速和球磨时间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元素固溶,但对抑制晶粒长大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 Cr V nb Mo)(C N) 高熵陶瓷固溶体 机械合金化 球磨 碳热还原氮化 物相组成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表面粗糙度对Ti48Al2Cr2Nb合金电解加工表面成形规律的影响
12
作者 陈年 隋浩男 +2 位作者 龚晨 李凌 廖翠姣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通过仿真方法捕获Ti48Al2Cr2Nb合金在电解加工过程中的氧气、Ti^(4+)、Al^(3+)的传输行为和电流密度分布规律,揭示工件初始表面粗糙度对最终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机理,并进行电解加工实验对最终加工效果予以验证。仿真发现,在加工中... 通过仿真方法捕获Ti48Al2Cr2Nb合金在电解加工过程中的氧气、Ti^(4+)、Al^(3+)的传输行为和电流密度分布规律,揭示工件初始表面粗糙度对最终加工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机理,并进行电解加工实验对最终加工效果予以验证。仿真发现,在加工中表面经历快速整平、抛光、粗化、再抛光的过程,当工件理论初始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时,离子分布更均匀,加工表面微观形貌更光滑。实验发现,经1 500目砂纸打磨的工件在电解加工后表面更均匀、光滑,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的规律证明,选择合适的初始粗糙程度更利于获得更高质量的电解加工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48Al2Cr2nb合金 初始表面粗糙度 电解加工 成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态及小牛血清环境下超声滚压对Ti6Al7Nb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黄奕博 贺继樊 +3 位作者 李洪洋 刘建华 彭金方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1-362,共12页
为提高人工植入件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其典型材料(Ti6Al7Nb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揭示了表面改性层在干态及小牛血清环境下的微动磨损行为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USRP使基材表面形成约33μm... 为提高人工植入件的抗微动磨损性能,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USRP)对其典型材料(Ti6Al7Nb合金)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揭示了表面改性层在干态及小牛血清环境下的微动磨损行为和损伤机理.结果表明:USRP使基材表面形成约33μm的晶粒细化层,表面硬度提升约28.1%.USRP处理并未显著改变基材的微动运行区域特性,在损伤严重的滑移区损伤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USRP强化处理改变了表层材料的晶界取向,减轻了接触区材料的剥落磨损程度,但增加的晶界通道可能加剧氧化磨损.不同微动工况下,USRP强化表面均具有较好的减摩效果,尤其在小牛血清环境中其磨损率较基材可降低约28%.研究结果可为人工关节材料的抗微动损伤表面工程防护提供理论数据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7nb合金 超声滚压表面强化 切向微动磨损 小牛血清环境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掺杂对TiAl-Nb合金组织与耐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谢小青 李轩 +1 位作者 吕威 贾丽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5,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mY(m=0,0.1,0.3和0.6at%)合金,研究了Y掺杂对合金组织和耐高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不会明显改变TiAl-Nb合金的主要相组成,但能够有效细化合金组织并抑制合金中孔洞等缺陷形...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mY(m=0,0.1,0.3和0.6at%)合金,研究了Y掺杂对合金组织和耐高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不会明显改变TiAl-Nb合金的主要相组成,但能够有效细化合金组织并抑制合金中孔洞等缺陷形成。高温热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能有效改善TiAl-Nb合金的耐热腐蚀性能,其中Y含量为0.3at%时合金腐蚀产物剥落最轻微且腐蚀产物层最为致密,其机制在于Y有效细化了合金α_(2)+γ片层组织、提高了γ相的含量,有利于提高Al_(2)O_(3)在热腐蚀产物中的含量并促进形成连续的保护性Al_(2)O_(3)中间层,抑制了O、S、Cl等腐蚀介质的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b合金 Y掺杂 组织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腐病胁迫下甘薯CC-NBS-LRR基因家族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15
作者 田沺 林祥胜 +5 位作者 丁夏威 汤法江 邹宏达 王章英 梁雪莲 黄立飞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4,共13页
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是我国南方甘薯主产区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本研究对参与响应茎腐病胁迫的甘薯CC-NBS-LR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 由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是我国南方甘薯主产区发病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本研究对参与响应茎腐病胁迫的甘薯CC-NBS-LRR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蛋白质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基序、进化关系、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表达部位等进行分析,进一步通过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CC-NBS-LRR基因在抗病品种‘广薯87’和感病品种‘心香’受茎腐病菌侵染后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甘薯中有17个CC-NBS-LRR基因参与了茎腐病胁迫响应,其编码蛋白长度为787~1241 aa,等电点为6.46~9.14,主要分布在3号染色体上。它们与甘薯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和I.triloba的CC-NBS-LRR基因聚类为一簇,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4个CC-NBS-LRR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多数基因的启动子为响应光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其中IbCNL11和IbCNL13基因在甘薯根、茎和叶中表达量较高,IbCNL1、IbCNL2和IbCNL11与茎腐病抗性密切相关。综上,本研究明确了参与响应茎腐病胁迫的CC-NBS-LRR基因家族的特征、进化和表达模式,筛选出3个抗病候选基因,为解析甘薯抗茎腐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CC-nbS-LRR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茎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Ta分异的控制因素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孙玉洁 李晓彦 张超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5-1234,共20页
Nb和Ta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但地球各圈层和不同地质体的Nb/Ta值都表现为低于球粒陨石的特点,并且不同地幔端元、洋中脊玄武岩、大陆地壳等也具有不同的Nb/Ta值。笔者等归纳总结了大量模拟实验和天然样品研究得到的矿物/熔体的Nb、Ta分... Nb和Ta的地球化学性质相似,但地球各圈层和不同地质体的Nb/Ta值都表现为低于球粒陨石的特点,并且不同地幔端元、洋中脊玄武岩、大陆地壳等也具有不同的Nb/Ta值。笔者等归纳总结了大量模拟实验和天然样品研究得到的矿物/熔体的Nb、Ta分配系数,发现金红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与硅酸盐熔体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Nb、Ta分配系数,Nb/Ta值变化较大且受控于岩浆体系的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和含水量升高会导致金红石与熔体Nb、Ta分配系数的降低。角闪石、黑云母与熔体之间的Nb、Ta分配系数主要受到熔体聚合度(NBO/T)、矿物成分(例如Mg^(#))和水含量的共同影响,D_(Nb)、D_(Ta)和D_(Nb)/D_(Ta)都表现为随着Mg^(#)和水含量的降低而增加。金红石由于具有非常高的Nb、Ta分配系数被认为是重要的Nb—Ta储库,并且其在太古宙TTG岩浆形成过程中是必要的残余相,因此金红石在高压下的分离结晶作用常被用来解释TTG的Nb、Ta亏损,但是由于扩散作用影响的不确定性,能否导致共存熔体中Nb/Ta值的降低还存在争议。对弧岩浆和长英质熔体的演化模拟实验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都会导致熔体Nb/Ta值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在岩浆演化晚期阶段黑云母和白云母对熔体Nb/Ta值的降低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并且F等挥发分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熔体中Nb—Ta的富集。俯冲作用过程中富Ti矿物的转变和流体控制着Nb—Ta的储存、迁移和分异,高压下形成的含角闪石和金红石的榴辉岩是潜在的Nb—Ta储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Ta值 分配系数 地幔端元 TTG 俯冲作用 金红石 角闪石 黑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
17
作者 陈阿青 梁轻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共6页
TiO_(2)纳米管的结构高度定向且紧密堆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改性TiO_(2)纳米管,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不同手性的Nb掺杂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等... TiO_(2)纳米管的结构高度定向且紧密堆积,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催化等领域。为了进一步改性TiO_(2)纳米管,本工作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不同手性的Nb掺杂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电荷密度等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不同手性的TiO_(2)纳米管的能带结构不同,Nb掺杂提高了TiO_(2)纳米管的费米能级,降低了禁带宽度。分析态密度可知纯TiO_(2)纳米管的价带主要由O 2p轨道提供,导带主要由Ti 4d轨道提供,而Nb掺杂后Nb 4d轨道会对导带产生贡献。通过分析电荷密度可以进一步得出,与Ti原子相比,Nb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强,有利于增强TiO_(2)纳米管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纳米管 nb掺杂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取向对Zr-Sn-Nb合金组织及变形机制的影响
18
作者 王恒元 张聪惠 +2 位作者 朱文光 刘帅洋 张津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对Zr-Sn-Nb合金板材在室温下沿法向-轧向面和法向-横向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轧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晶内取向差转轴(IGMA)法表征了轧制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分析了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软取向晶粒首先发生... 对Zr-Sn-Nb合金板材在室温下沿法向-轧向面和法向-横向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轧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晶内取向差转轴(IGMA)法表征了轧制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和织构演变,分析了塑性变形机制。结果表明:轧制过程中,软取向晶粒首先发生塑性变形,晶粒逐渐发生破碎,位错密度随变形量增大而增加。同时,晶粒取向也逐渐向<0001>//ND方向倾转。TD试样在30%轧制变形量时已形成基面双峰织构,而RD试样则在轧制过程中先形成基面织构又转变为基面双峰织构。变形量不同,合金主导的变形模式也不同。变形量较小时,柱面滑移是Zr-Sn-Nb合金主要的塑性变形模式。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基面和锥面滑移逐渐为合金塑性变形做出更大贡献。相较于TD试样,RD试样轧制过程中更容易激活基面或锥面滑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Sn-nb合金 初始取向 织构演变 变形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潘楠 王纳 +1 位作者 赵孚 张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目的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微观组织、维氏硬度和常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采用气电... 目的研究大热输入条件下不同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方法使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冲击试验机,研究了热输入对不同Nb含量AH36钢粗晶热影响区(CGHAZ)微观组织、维氏硬度和常温冲击韧性的影响。采用气电立焊试验评价了工业试制的AH36钢板的焊接性能。结果随着热输入的增大,原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侧板条铁素体含量与贝氏体含量逐渐下降,晶界铁素体不断粗化,硬度呈现下降趋势。当热输入为140 kJ/cm时,CGHAZ的常温冲击功高于热输入80 kJ/cm时的常温冲击功,但相近于热输入200 kJ/cm时的常温冲击功。在同等热输入下低Nb钢CGHAZ的贝氏体含量小于高Nb钢的。因此,低Nb钢CGHAZ的硬度低于高Nb钢硬度,常温冲击韧性优于高Nb钢的。气电立焊接头各区域的冲击功均满足船级社要求。结论低Nb含量AH36钢的焊接性能优于高Nb含量AH36钢的。工业试制的AH36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 粗晶热影响区 冲击韧性 针状铁素体 气电立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25%Nb合金β、α″和ω相的力学性能和键合特征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
作者 陈怀昊 刘海博 邓林红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60-267,共8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Ti-25%Nb(原子分数,下同)合金三种相结构(β、α″和ω相)的弹性常数、态密度、电荷密度和Mulliken布居,在此基础上探究Ti-25%Nb合金的力学性能、键合特征及二者内在联系。计算结果表明:α″相的生成可以抑制β... 基于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Ti-25%Nb(原子分数,下同)合金三种相结构(β、α″和ω相)的弹性常数、态密度、电荷密度和Mulliken布居,在此基础上探究Ti-25%Nb合金的力学性能、键合特征及二者内在联系。计算结果表明:α″相的生成可以抑制β向ω相的转变;β、α″和ω相的主要成键类型为金属键,其次还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β相的金属键和离子键强度最高,α″相的共价键强度最高;三种相结构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金属键强度,金属键的增多有利于合金弹性模量的降低;单位原子d电子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的数值越高,所对应的晶体结构杨氏模量越小。金属键可以提高延展性,抑制脆性,削弱成键的定向强度,从而降低合金相的强度。本研究揭示了Ti-25%Nb合金在β→α″、ω亚稳相转变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和键合特征,可为β钛合金的制备和力学性能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5%nb合金 力学性能 键合特征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