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贾贞健 韩曦 张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2,共9页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湿浸法结合热处理工艺制备了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RuO_(2)用量、光照强度、甲基橙溶液的pH值和通气量等不同条件下该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RuO_(2)的掺杂并未显著改变TiO_(2)的晶面结构,随着RuO_(2)质量分数的增加,样品颗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5%时达到较为理想的平衡点,光照强度为4.23 mW/cm2时,降解甲基橙的降解率达65%。同时甲基橙溶液为酸性,煅烧温度为550℃时,光催化效果更好。通气量并不是影响光催化效果的关键因素。RuO_(2)/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O_(2) TiO_(2) 复合催化剂 光催化性 降解率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界面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锐 韩秀丽 +2 位作者 康鹏超 李婉莹 武高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目的研究拉伸载荷下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应变行为。方法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界面的单晶模型,研究了不同方向拉伸载荷下材料的力学行为。结果镀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镀层厚度的... 目的研究拉伸载荷下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界面的应力-应变行为。方法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界面的单晶模型,研究了不同方向拉伸载荷下材料的力学行为。结果镀镍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大而提高,镀层镍可以作为位错源使复合材料的位错密度提高,镀层镍塑性变形的滞后使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塑性变形能力。结论材料的力学性能更多依赖于镀镍层数,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大,镀镍石墨烯/钛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更高的抗拉强度,但界面处的裂纹和空洞数量也有所增加,材料的延伸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石墨烯 钛基复合材料 分子动力学 界面 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氧化物载体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周文武 何欣欣 +4 位作者 唐小原 周安宁 陈治平 黄志豪 白业兴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61-1374,共14页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 加氢脱硫技术对实现劣质油品清洁化、低碳化与多元化高效利用至关重要,其关键是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核心之一是适宜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创新。本工作分别总结了向Al_(2)O_(3)及TiO_(2)中引入第二组元后作为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第二组元氧化物的引入克服了Al_(2)O_(3)载体酸类型单一及商用催化剂金属与载体间相互作用过强等缺点,同时保持了较大的比表面积;第二组元氧化物能够有效提升TiO_(2)载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比表面积的同时调节了载体材料表面酸性等。究其原因在于第二组元的引入可显著改变Al_(2)O_(3)或TiO_(2)表面羟基环境,进而促进了活性金属前驱体在载体表面的锚定和分散,有利于更多NiMo(W)S活性相的形成,提升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氧化物 铝基氧化物 钛基氧化物 载体表面环境 加氢脱硫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基两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性能
4
作者 赵文潇 裴刘军 +1 位作者 贾伟科 王际平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760-6768,共9页
TiO_(2)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金属氧化物,加工改性后提高其催化活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本文制备了一种亲水性锐钛矿型TiO_(2)多级花状结构,在其表面负载PdCu NPs,所得PdCu NPs@TiO_(2)两相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 TiO_(2)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金属氧化物,加工改性后提高其催化活性,可广泛应用于电催化领域。本文制备了一种亲水性锐钛矿型TiO_(2)多级花状结构,在其表面负载PdCu NPs,所得PdCu NPs@TiO_(2)两相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BET分析等手段对PbCu NPs质量分数为5%、10%和20%的PdCu NPs@TiO_(2)样品进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测试观察其催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d_(2)Cu NPs@TiO_(2)-10(Pd与Cu之比为2∶1)两相复合纳米材料作为析氢反应(HER)电催化剂性能最优,具有较低的水吸附/解离能垒和H中间体脱附能垒。在酸性条件下电流密度达到10mA/cm^(2)时具有35.8mV的低过电位,46.3mV/dec的低Tafel斜率,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钯铜合金颗粒 催化剂 制氢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NiMo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美林 P.Afanasiev +3 位作者 M.Vrinat 李文钊 徐恒泳 葛庆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2-205,共4页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载体、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中Ni/Mo配比对NiMo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BET,XRD和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对于无Ni助剂的...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催化剂载体、载体焙烧温度、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剂中Ni/Mo配比对NiMo催化剂催化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的影响,并用BET,XRD和T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对于无Ni助剂的催化剂,负载在TiO2载体上的Mo催化剂活性高于负载在ZrO2上的催化剂,而助剂Ni的添加改变了活性顺序,使负载在TiO2载体上的NiMo催化剂活性低于负载在ZrO2上的催化剂;催化剂制备方法影响催化剂的性能,以共浸法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高的催化活性;Ni/Mo配比影响催化剂的性能,当Ni/Mo摩尔比为0 6时,催化剂具有最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催化剂 二氧化锆 二氧化钛 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重整甲烷反应高效稳定Ni/ZrO_2催化剂的纳米结构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艳 王玉和 徐柏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5-1329,M007,共6页
分别通过在常压流动N2气中加热处理ZrO(OH)2醇凝胶和在空气中焙烧ZrO(OH)2水凝胶制备了含不同晶相组成和不同尺寸ZrO2纳米粒子的Ni/ZrO2催化剂.Ni/ZrO2催化剂上CO2重整CH4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多种催化剂表征(XRD,TEM,TPR及TPD等)数... 分别通过在常压流动N2气中加热处理ZrO(OH)2醇凝胶和在空气中焙烧ZrO(OH)2水凝胶制备了含不同晶相组成和不同尺寸ZrO2纳米粒子的Ni/ZrO2催化剂.Ni/ZrO2催化剂上CO2重整CH4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以及多种催化剂表征(XRD,TEM,TPR及TPD等)数据表明,高效稳定的Ni/ZrO2催化剂必须具有“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物的特征.ZrO2纳米粒子的晶相组成对CO2重整甲烷反应中纳米复合物型Ni/ZrO2催化剂的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催化剂 氧化锆 晶相组成 纳米复合物催化剂 CO2重整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凝 陈俭省 刘金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4-399,共6页
将ZrO2直接负载在MxOy(Al2O3,SiO2,CeO2)上组成负载型ZrO2/MxOy复合载体,并以此负载型复合载体制备Ni基催化剂,用BET、XRD、TPR和TPD等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CO2重整CH4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 将ZrO2直接负载在MxOy(Al2O3,SiO2,CeO2)上组成负载型ZrO2/MxOy复合载体,并以此负载型复合载体制备Ni基催化剂,用BET、XRD、TPR和TPD等对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同时以CO2重整CH4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载体对Ni基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Ni/ZrO2/SiO2具有较好的初活性,但反应5 h后明显下降;Ni/ZrO2/Al2O3在反应50 h后CO2和CH4的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载体 镍催化剂 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催化剂Ni-Cu/ZnO-TiO_2催化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利平 李静 +1 位作者 马晓建 陈俊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45-1252,共8页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TiO2,Ni/ZnO,Ni/ZnO-TiO2,Ni-Cu/ZnO-TiO2催化剂,活性组分Ni及Cu含量均为2%(w);对催化剂进行了BET,H2-TPR,XRD,SEM-EDS表征及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醇摩尔比13、反应温度300~550℃、...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TiO2,Ni/ZnO,Ni/ZnO-TiO2,Ni-Cu/ZnO-TiO2催化剂,活性组分Ni及Cu含量均为2%(w);对催化剂进行了BET,H2-TPR,XRD,SEM-EDS表征及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与醇摩尔比13、反应温度300~550℃、液态空速23.8 h-1的反应条件下,ZnO及ZnO-TiO2负载的Ni催化剂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高于450℃时,乙醇转化率均达90%以上。在450~550℃,Ni-Cu/ZnO-TiO2催化剂的氢产率最高、CO选择性较低且稳定性良好,550℃时Ni-Cu/ZnO-TiO2催化剂上最大氢产率为3.49 mol/mol(每mol反应乙醇生产的H2的物质的量)。表征结果显示,Ni/ZnO,Ni/ZnO-TiO2,Ni-Cu/ZnO-TiO2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分散良好;采用复合载体ZnO-TiO2及添加第二种活性组分Cu,改善了Ni-Cu/ZnO-TiO2催化剂的性能;反应后4种催化剂上均有丝状炭生成,但未出现明显的烧结与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水蒸气重整 制氢 镍基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钛锆复合载体及其在加氢脱硫催化剂中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慧远 周宬 +1 位作者 祝社民 沈树宝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7,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TiO2):n(ZrO2)=4:1,3:2,1:1,2:3,1:4的锆钛复合氧化物及单一TiO2、ZrO2氧化物,并用浸渍法制备了10%MoO3/TiO2-ZrO2,10%MoO3/TiO2,10%MoO3/Zr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N2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间歇式高压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TiO2):n(ZrO2)=4:1,3:2,1:1,2:3,1:4的锆钛复合氧化物及单一TiO2、ZrO2氧化物,并用浸渍法制备了10%MoO3/TiO2-ZrO2,10%MoO3/TiO2,10%MoO3/Zr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N2吸附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上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550℃煅烧2h后,TiO2-ZrO(21:1),TiO2-ZrO(22:3),TiO2-ZrO(23:2)为无定型,其余载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晶。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均大于单一氧化物,其中TiO2-ZrO(21:1)的比表面积最大(191.20m2/g)。以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作为模型反应来评价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随着ZrO2在复合载体中含量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10%MoO3/TiO2-ZrO(21:1)的活性最高,单一ZrO2载体催化剂的活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脱硫催化剂 共沉淀法 钛锆复合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NiO/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建勋 凌洁 +2 位作者 李凤生 姜炜 刘永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0-673,共4页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CNTs复合催化剂;按正交设计进行实验,考察了搅拌转速、NaOH溶液浓度、NaOH溶液的滴加速率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搅拌转速150r/min、NaOH溶液浓度0.1mo... 以碳纳米管(CNTs)为载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纳米NiO/CNTs复合催化剂;按正交设计进行实验,考察了搅拌转速、NaOH溶液浓度、NaOH溶液的滴加速率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制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搅拌转速150r/min、NaOH溶液浓度0.1mol/L、滴加速率5.0mL/min、反应温度40℃。对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纳米NiO/CNTs复合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BET比表面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纳米NiO/CNTs复合催化剂中纳米NiO结晶好、均匀沉积在CNTs载体上,由于CNTs的载体支撑作用,减少了纳米NiO的团聚,使其保持了较小的粒径,且增大了比表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镍 碳纳米管 复合催化剂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钛复合氧化物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祥峰 沈娟章 +4 位作者 陆天虹 芦永红 王伟 范新庄 徐海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0-354,共5页
用TiN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钌钛复合氧化物(RuxTi1-xO2)纳米粉体,并以此为载体,用微波还原法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催化的钯催化剂(Pd/RuxTi1-xO2,Pd的质量分数20%).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 用TiN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钌钛复合氧化物(RuxTi1-xO2)纳米粉体,并以此为载体,用微波还原法制备了用作直接甲酸燃料电池(DFAFC)阳极催化的钯催化剂(Pd/RuxTi1-xO2,Pd的质量分数20%).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测试结果表明,Pd纳米颗粒分散在具有金红石结构的棒状RuxTi1-xO2表面.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Pd/RuxTi1-xO2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RuxTi1-xO2中Ru含量会影响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当x=0.3时,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最高,稳定性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钛复合氧化物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钯催化剂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制备原位自生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森 钟敏霖 刘文今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了在碳钢表面获得耐磨、耐蚀、抗热疲劳等综合性能优良的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 ,利用3kW连续波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激光表面熔覆实验研究 ,光斑直径 3 5mm ,扫描速度 3 10mm/s,送粉速率 3 2 6 g/min。实验结果表... 为了在碳钢表面获得耐磨、耐蚀、抗热疲劳等综合性能优良的TiC颗粒强化Ni基合金复合涂层 ,利用3kW连续波快速轴流CO2 激光器进行了一系列的激光表面熔覆实验研究 ,光斑直径 3 5mm ,扫描速度 3 10mm/s,送粉速率 3 2 6 g/min。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送粉式激光表面熔覆技术 ,可以在碳钢表面直接原位合成TiC颗粒增强的Ni基合金复合涂层 ,涂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 ,涂层宏观质量完好 ,无裂纹 ,但有少量的气孔。涂层组织由γ 奥氏体枝晶、CrB、TiB2 、M2 3 C6和TiC组成。经激光表面重熔后 ,涂层显微硬度达HV0 2 110 0 ,是基材显微硬度的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复合涂层 原位合成 激光熔覆 TiC颗粒强化 NI基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铁镍催化剂在煤/重油加氢共炼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文安 孟环爽 +4 位作者 杨腾飞 秦勇 黄英 李娟 李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33,共7页
以褐煤A为原料煤,以马瑞常压渣油为原料油,采用实验室合成的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在高压釜中模拟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反应进行活性评价.采用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硫化产物及煤/重油加氢共炼体系产生的固体残渣,探究该... 以褐煤A为原料煤,以马瑞常压渣油为原料油,采用实验室合成的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在高压釜中模拟煤/重油浆态床加氢共炼反应进行活性评价.采用XRD,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硫化产物及煤/重油加氢共炼体系产生的固体残渣,探究该复合催化剂与单金属催化剂之间产生活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相比于油溶性单金属铁、油溶性单金属镍催化剂,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干基无灰煤转化率,可达87.37%.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的硫化产物结晶度低,颗粒表面粗糙,分散度高,不仅存在铁、镍的单金属硫化物,而且形成了铁镍混晶的硫化物(Fe-Ni-S混晶).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作用下得到的固体残渣,粒径小,结构松散,芳香度低,进一步证实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促进了煤的深度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重油共炼 油溶性铁镍复合催化剂 硫化产物 干基无灰煤转化率 固体残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冀晓静 郑经堂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7年第4期22-26,共5页
以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不同晶型、溶液初始pH值、反应物初始浓度、氧气的协同作用对TiO2悬浮体系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将TiO2负载到活性炭纤维上,制备了固定体系的TiO2/ACF复合催化剂。结果表明,具有混晶结构的P25降解速率比纯锐钛矿... 以苯酚为模拟污染物,考察了不同晶型、溶液初始pH值、反应物初始浓度、氧气的协同作用对TiO2悬浮体系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将TiO2负载到活性炭纤维上,制备了固定体系的TiO2/ACF复合催化剂。结果表明,具有混晶结构的P25降解速率比纯锐钛矿TiO2快;溶液pH=6及苯酚初始浓度为150mg/L时,降解速度最快;通入氧气,可以提高催化剂活性;光催化降解苯酚表明,TiO2/ACF复合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苯酚 复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气相羰化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金红 刘志军 +1 位作者 黄艳芳 姚虎卿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4,60,共5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甲醇气相羰化Ni-Mo-La/AC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用BET、XRD、XPS等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在Ni-Mo/AC中加入稀土,可显著的提高Ni的表面分散,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选择... 用浸渍法制备了甲醇气相羰化Ni-Mo-La/AC三组分复合催化剂,用BET、XRD、XPS等表征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在Ni-Mo/AC中加入稀土,可显著的提高Ni的表面分散,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且选择性有利于醋酸。最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用钼酸铵水溶液和硝酸镍、硝酸镧甲醇溶液两步浸渍活性炭。La最佳质量负载量为2.7%,催化剂焙烧和还原最合适的温度均为450℃。制得的催化剂,可获得96.72%的甲醇转化率和70.45%的羰化产物(醋酸甲酯和醋酸)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化 醋酸甲酯 醋酸 镍基催化剂 复合催化剂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负载钛交联黏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涛 徐静 +1 位作者 张书香 赵振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8-324,共7页
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制备了钛交联黏土纳米复合材料(Ti-PILC),然后以该钛交联黏土为载体,制备了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的过渡金属负载钛交联黏土催化剂Fe-Ti-PILC、Cu-Ti-PILC和V-Ti-PILC。运用XRD、FT-IR、TG-DSC、SEM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 以钛酸正丁酯为钛源制备了钛交联黏土纳米复合材料(Ti-PILC),然后以该钛交联黏土为载体,制备了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的过渡金属负载钛交联黏土催化剂Fe-Ti-PILC、Cu-Ti-PILC和V-Ti-PILC。运用XRD、FT-IR、TG-DSC、SEM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钛交联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还考察了以Fe-Ti-PILC为催化剂的苯酚羟基化反应中溶剂和催化剂用量、n(Phenol)/n(H2O2)、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u-Ti-PILC、V-Ti-PILC相比,Fe-Ti-PILC对苯酚羟基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以水为溶剂、Fe-Ti-PILC催化剂用量50mg、n(Phenol)/n(H2O2)=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苯酚羟基化反应中苯酚的转化率为25.8%,苯二酚选择性为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交联 黏土 催化剂 复合材料 苯酚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粗苯两段加氢精制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1
17
作者 宿亮虎 祝一锋 +1 位作者 江大好 李小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5-890,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Ni):n(Ni+Mo)、n(Co):n(Co+Mo)、P的添加量对催化剂预加氢和主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对粗苯两段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系列Ni-Mo/TiO_2-Al_2O_3和Co-Mo-P/TiO_2-Al_2O_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考察了n(Ni):n(Ni+Mo)、n(Co):n(Co+Mo)、P的添加量对催化剂预加氢和主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对粗苯两段加氢精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Ni-8Mo/TiO_2-Al_2O_3预加氢催化剂(NiO和MoO_3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8%)和2Co-8Mo-1P/TiO_2-Al_2O_3主加氢催化剂(CoO,MoO_3,P_2O_5质量分数分别为2%,8%,1%)对粗苯加氢反应效果最好;粗苯两段加氢精制最优工艺条件为:预加氢反应温度190~230℃、主加氢反应温度310~360℃、反应压力2.0~3.5MPa、液态空速2.0~3.5h^(-1)、氢油体积比350~800,在此条件下加氢液体产物中噻吩硫含量为零,苯、甲苯和二甲苯总收率保持在99%以上;催化剂在160h的稳定性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粗苯 加氢精制 镍-钼催化剂 钴-钼催化剂 氧化钛-氧化铝复合载体 磷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分及热处理态无镍钛基合金的物相组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正存 朱晓斌 +3 位作者 杜洁 严勇健 顾苏怡 杨益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1,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不同成分的Ti-Mo、Ti-Nb系合金,研究了铝、铁、锡、铌、钼等元素对淬火态和退火态合金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钼含量增加,退火态Ti-Mo合金中α相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加,淬火态Ti-Mo合金中依次形成α′、α″和β... 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不同成分的Ti-Mo、Ti-Nb系合金,研究了铝、铁、锡、铌、钼等元素对淬火态和退火态合金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钼含量增加,退火态Ti-Mo合金中α相含量减少,β相含量增加,淬火态Ti-Mo合金中依次形成α′、α″和βM相;铝和锡元素使淬火态Ti-12Mo和Ti-33Nb合金中α″相增加,为α稳定剂;在退火态Ti-12Mo和Ti-33Nb合金中,锡能够抑制β相向ω相的转变,表现出β稳定剂倾向;铝可以使退火态Ti-12Mo合金中α相增加,但在退火态Ti-33Nb合金中却表现出β稳定剂倾向;铁为强β稳定剂,可使Ti-33Nb合金及淬火态Ti-12Mo合金组织中β或βM相增加,但由于退火态Ti-12Mo-2Fe合金中的β相易发生共析分解,其α相有所增加;铌、钼同样为β稳定剂,作用效果比铁的作用效果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镍钛基合金 热处理 物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二亚胺配合物/复合载体催化剂合成支化PE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行华 王海华 +1 位作者 张启兴 杨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研究了在不用甲基铝氧烷.只以通用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以SiO2和MgCl2的复合载体负载3种镍二亚胺配合物催化乙烯进行聚合,庚烷为溶剂制备支化聚乙烯(PE)。结果发现,聚合条件(如配体、载体改性方式、助催化剂、铝/镍、聚合温度和金... 研究了在不用甲基铝氧烷.只以通用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以SiO2和MgCl2的复合载体负载3种镍二亚胺配合物催化乙烯进行聚合,庚烷为溶剂制备支化聚乙烯(PE)。结果发现,聚合条件(如配体、载体改性方式、助催化剂、铝/镍、聚合温度和金属镍浓度等)对催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没有经三乙基铝改性的复合载体负载空间位阻最小的镍二亚胺配合物在以-氯二乙基铝为助催化剂、聚合温度14℃、金属镍浓度0.12 mmol/L、铝/镍为80的条件下催化活性达290 kg/mol·h),生成的支化PE的支化度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二亚胺配合物 复合载体 负载催化剂 支化聚乙烯 一氯二乙基铝 催化活性 异相聚合 通用烷基铝 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水热裂解催化剂的研制及效果测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建 张弦 郝春雷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高温水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可使稠油重质组分明显降解,改善油品并降低黏度。气溶、油溶、水溶型镍催化剂均可在高温下明显催化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降低稠油黏度,与无催化剂时相比,生成气体量分别增加49%、41%和21%。气溶... 高温水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稠油水热裂解反应可使稠油重质组分明显降解,改善油品并降低黏度。气溶、油溶、水溶型镍催化剂均可在高温下明显催化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降低稠油黏度,与无催化剂时相比,生成气体量分别增加49%、41%和21%。气溶、油溶、水溶型镍催化剂复配后(最佳质量比1∶1∶2),可使稠油采收率增加至8.5%,并使多孔介质中油样的黏度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下降89.6%、23%,胶质沥青质含量明显降低。先导性现场试验表明:每口井的试验周期稠油产量比上周期增加了81.2~226.1 t(未考虑周期递减率);开井生产30 d后,胶质沥青质减少,饱和烃与芳香烃增加,采出稠油的250℃馏分中轻组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裂解 稠油 镍催化剂 气溶 油溶 水溶 采收率 族组成 碳数分布 先导试验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