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镀液成分对连铸结晶器合金镀层的影响
1
作者 杭志明 凌强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2-47,共6页
针对结晶器铜板电镀镍钴合金工艺,为得到表面质量合格,硬度达标的镀层,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Ni、Co离子浓度、润湿剂、硼酸含量对铜板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基磺酸镍维持在较低浓度梯度时(450~550g/L),只要将镀液中钴浓度的含量控... 针对结晶器铜板电镀镍钴合金工艺,为得到表面质量合格,硬度达标的镀层,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Ni、Co离子浓度、润湿剂、硼酸含量对铜板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氨基磺酸镍维持在较低浓度梯度时(450~550g/L),只要将镀液中钴浓度的含量控制在10~20g/L,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浓度控制在0.25g/L,硼酸浓度在29g/L,便可得到硬度在220~300HV,表面无针孔或脱落的镍钴合金电镀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合金 结晶器电镀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ith-模糊的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温度控制方法
2
作者 张延玲 杨耀宁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74,82,共7页
电镀过程中,温度控制极为关键,受到外界环境干扰以及电镀液成分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温度波动,导致出现温度时滞问题。这种问题导致镀层沉积速率不均匀,影响镀层效果与性能。为保证电镀效果,设计基于Smith-模糊的镍-钴合金电镀... 电镀过程中,温度控制极为关键,受到外界环境干扰以及电镀液成分变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温度波动,导致出现温度时滞问题。这种问题导致镀层沉积速率不均匀,影响镀层效果与性能。为保证电镀效果,设计基于Smith-模糊的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温度控制方法。基于电镀槽内的温度波动,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构建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温度的传递函数,并将其输入至Smith预估器中,计算考虑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温度时滞的主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同时,引入传递函数中引入模糊控制机制,通过整定规则调节Smith预估控制中的滤波时间常数,以补偿电镀生产线中的温度时滞,实现精准的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温度控制。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后,可以使得镀层更加均匀,能够确保良好的附着力、硬度、耐腐蚀性等,且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良好,能够确保电镀工作的稳定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TH预估控制 模糊控制 镍-钴合金电镀生产线 温度集中控制 时滞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镍钴合金多层磨粒砂轮电解修整机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和平 高航 郭东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7-202,共6页
修整是多层电镀超硬磨粒砂轮精密磨削的关键技术之一.电镀镍钴合金硬度和强度高,是理想的超硬磨料砂轮结合剂;但同时也导致砂轮修整困难.为此对镍钴合金镀层的电解修整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标准电极电位的理论分析了镍钴合金电解修... 修整是多层电镀超硬磨粒砂轮精密磨削的关键技术之一.电镀镍钴合金硬度和强度高,是理想的超硬磨料砂轮结合剂;但同时也导致砂轮修整困难.为此对镍钴合金镀层的电解修整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标准电极电位的理论分析了镍钴合金电解修整的可行性;然后,采用电化学分析仪测试了镍钴合金镀层在NaNO3溶液中的极化曲线,表明极化曲线存在钝化区;最后,进行了电解修整镍钴合金镀层CBN砂轮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V和5V的电解修整电压,较高的电解电压有利于电镀镍钴合金超硬磨料砂轮电解修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合金镀层 电镀砂轮 电解修整 超硬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Ni-Co合金及其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林文修 王树喜 《电镀与精饰》 CAS 1997年第1期10-12,共3页
研究了以钛和铁为基体的Ni-Co合金电镀,镀层紧密细致、结合力强、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并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
关键词 镍钴合金 电镀 电催化 镀合金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镀金刚石钻头保径能力的几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展 兰桥昌 段隆臣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在我国 ,电镀方法生产金刚石钻头已有近 40年的历史。电镀方法生产金刚石钻头是在室温下进行 ,对金刚石没有任何热损伤 ;镍基合金胎体性能优良 ,对岩石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 ,电镀金刚石钻头的保径效果差 ,特别是钻进硬、脆、碎岩石... 在我国 ,电镀方法生产金刚石钻头已有近 40年的历史。电镀方法生产金刚石钻头是在室温下进行 ,对金刚石没有任何热损伤 ;镍基合金胎体性能优良 ,对岩石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但是 ,电镀金刚石钻头的保径效果差 ,特别是钻进硬、脆、碎岩石和钻进强研磨性岩石时尤其明显。本文分析比较了提高电镀金刚石钻头保径效果的几种新工艺包括双锥形工作面钻头、螺旋形水槽和半底喷式结构、聚晶保径规保径钻头、内外径和底唇面分开电镀法钻头、跟模电镀法钻头、镍钴锰合金胎体金刚石钻头 ,并给出了电镀镍钴锰合金金刚石钻头的电镀液配方及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得出采用方柱状聚晶保径或采用镍钴锰合金胎体 ,电镀金刚石钻头的保径效果好 ,钻头寿命可提高 3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金刚石钻头 保径能力 镍钴锰合金胎体 聚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镍-钴合金对La-Mg-Ni基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丁慧玲 蒿建生 +3 位作者 朱惜林 李媛 韩树民 张静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2,共6页
为了改善La-Mg-Ni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电镀镍-钴合金对La0.88Mg0.12Ni2.95Mn0.10Co0.55Al0.10贮氢合金粉末表面形貌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SEM表明,电镀处理后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了球状的镍-钴合金颗粒.电... 为了改善La-Mg-Ni基贮氢合金的循环稳定性和综合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电镀镍-钴合金对La0.88Mg0.12Ni2.95Mn0.10Co0.55Al0.10贮氢合金粉末表面形貌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FESEM表明,电镀处理后合金粉末表面沉积了球状的镍-钴合金颗粒.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贮氢合金电极的放电容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了显著改善.200周循环时合金电极的容量保持率从未处理合金电极的60%提高到镀覆镍-钴合金的80%,在放电电流密度1080mA/g下的高倍率放电性能提高了23%.线性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分析结果显示,包覆镍-钴合金后贮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电荷转移速率加快,电催化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g-Ni基贮氢合金 表面处理 电镀 镍-钴合金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球状镁铝复合氧化物负载Ni⁃Co催化剂的合成及正十二烷水蒸气重整制氢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周荣 郑前程 +3 位作者 张香文 李玲 王莅 李国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9-637,共9页
采用水热晶化的方法制备了花球状镁铝层状水滑石材料,经过高温焙烧和氢气还原成功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负载的Ni‑Co合金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粉末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表征了所制... 采用水热晶化的方法制备了花球状镁铝层状水滑石材料,经过高温焙烧和氢气还原成功制备了镁铝复合氧化物负载的Ni‑Co合金催化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测试、粉末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表征了所制备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并且测试了所制备催化剂催化正十二烷水蒸气重整制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晶化后催化剂的前驱体是花球状层状水滑石结构,焙烧后催化剂以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存在,且存在非常丰富的介孔和大孔。通过调控Co的加入量,可以调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强度及金属颗粒尺寸。还原后,Ni和Co形成合金且均匀地分布在层状薄片镁铝复合氧化物上面。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正十二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结果显示,相比于Ni单金属催化剂,形成Ni‑Co合金的催化剂的活性及产氢率均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且抗积碳性能大幅度提高。这归因于Ni‑Co协同的合金状态和较小的金属纳米颗粒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滑石 镍钴合金 催化 正十二烷 水蒸气重整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镍钴合金胎体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航城 卢雨 田海燕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176,243,共10页
目的研究镀液中氨基磺酸钴浓度、电流密度及糖精钠含量对低钴镍钴合金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提高耐磨性能,利于后续电镀用于航空材料孔系加工的金刚石刀具。方法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低钴Ni-Co合金镀层。应用销盘... 目的研究镀液中氨基磺酸钴浓度、电流密度及糖精钠含量对低钴镍钴合金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提高耐磨性能,利于后续电镀用于航空材料孔系加工的金刚石刀具。方法在氨基磺酸盐镀液体系中,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低钴Ni-Co合金镀层。应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镀层进行摩擦因数研究。采用三维形貌仪与LEICA DVM500显微镜观察镀层磨损宽度、深度与磨损形貌。分析不同电流密度、氨基磺酸钴浓度与糖精钠浓度对镀层摩擦因数、耐磨性能与磨损形貌的影响。结果当钴盐质量浓度从6 g/L升至18 g/L时,摩擦因素从2.273下降至1.915,提高了镀层表面平整性,降低了摩擦因数。随钴盐浓度提高,磨损形式从粘着磨损为主转为以磨粒磨损为主,镀层的抗塑性流变能力与耐磨性能得到提高。随电流密度升高,镀层平均摩擦因数从1.132增加至2.346,上升了107%,表面平整性下降,磨损横截面面积呈上升趋势,镀层的耐磨性能减弱,磨损机制转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双重磨损形式。糖精钠的加入使得摩擦因数从0.926上升至2.429,增加了1.6倍,但其磨损量下降明显,且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结论提高钴盐浓度可细化晶粒,减小摩擦因数,提高镀层耐磨性,促进磨粒磨损发生。增大电流密度使得镀层晶粒粗大,致使摩擦因数升高,减小抗塑性变形能力,耐磨性能降低,促进粘着磨损发生。糖精钠有细晶作用,可缓解镀层磨损疲劳程度,提高其抗塑性流变能力,但对摩擦因数却起反向效果。综合,可选择电流密度2 A/dm2、钴盐质量浓度18 g/L及糖精钠质量浓度0.5 g/L作为工艺参数制备金刚石刀具胎体材料,由此获得的刀具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可提高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合金 电镀 摩擦因数 耐磨性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人造金刚石圆锯片的研制
9
作者 易富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63,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温电镀工艺生产大直径金刚石圆锯片的研究结果。对Ni-Co合金成分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无论选用新基片还是旧基片(原用热压法生产的金刚石锯片)该工艺均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金刚石锯片。所得电镀金刚石圆锯片...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温电镀工艺生产大直径金刚石圆锯片的研究结果。对Ni-Co合金成分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无论选用新基片还是旧基片(原用热压法生产的金刚石锯片)该工艺均能生产出高质量的金刚石锯片。所得电镀金刚石圆锯片的使用结果表明,切割寿命为热压法金刚石锯片的2.8倍。该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圆锯片 低温电镀 锯片 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