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parameters and crystal selector on microstructure of single crystal of Ni-base superalloys 被引量:6
1
作者 LI Chong-he WEI Chao +3 位作者 ZHANG Ru-lin WANG Hong-bin REN Zhong-ming LU Xiong-g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The single crystal of nickel-base super alloy is widely used for making turbine blades.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especially the deviation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single crystal,possesses the most important e... The single crystal of nickel-base super alloy is widely used for making turbine blades.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alloy,especially the deviation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of single crystal,possesses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ades.In this study,the single crystal ingot and blade of DZ417G alloy are prepared by means of the spiral crystal selector as well as the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 method,and the effect of the parameters(i.e.,the shape of samples,the withdrawal rate)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piral crystal selector on the formation of single crystal and the crystal orientation are investigated.This method can prepare not only the single crystal ingot with simple shape but also the single crystal blades with the complex shape,the simple with rod-shape can form the single crystal easily with a relatively fast withdrawal rate,but the blade with complex shape requires much slower withdrawal rate to form single crystal.The length of the crystal selector almost has no effect on the crystal orientation.However,the angle of selector plays an obvious role on the orientation;the selector with a smaller angl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viation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the appropriate angle of selector to obtain optimal orientation is found to be around30°and the deviation of preferred orientation is about30°for this sele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417G alloy high rapid solidification crystal orientation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spiral grain selec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Nb content on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containing Re and Ru 被引量:1
2
作者 史振学 刘世忠 +2 位作者 岳晓岱 王效光 李嘉荣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293-1300,共8页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 Three experimental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s with 0%Nb,0.5%Nb,1.0%Nb were cast in the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furnace,while other alloying element contents were basically kept unchanged.The effect of Nb on the microstructure,stability at1100°C and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at 1070°C and 160 MPa of the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dendrite arm spacing decreases and the volume fraction ofγ/γ′eutectic of the allo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s.The size ofγ′phase particles becomes small and uniform and the cubic shape does not obviously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The precipitating rate and volume fraction of TCP phases increase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b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long term aging at 1100°C.The stress rupture lives increase and elong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Nb content at 1070°C/160 MPa.At la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icrostructures stability,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and Nb content is discussed based on JMat Pro software and the lastest relevant database for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crystal superalloy NB microstructure stability long-term aging stress rupture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演变和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福泽 蔺永诚 +5 位作者 马德新 何道广 赵运兴 李侣 程博文 邓阳丕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以单晶高温合金CMSX-4和DD5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含5级平台的单晶试板铸件,选取晶体取向基本相同的铸件研究其在经1300℃/2 h和1310℃/4 h两种固溶热处理后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CMSX-4比DD5具有更强的再结晶倾向。经1300℃固... 以单晶高温合金CMSX-4和DD5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含5级平台的单晶试板铸件,选取晶体取向基本相同的铸件研究其在经1300℃/2 h和1310℃/4 h两种固溶热处理后的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CMSX-4比DD5具有更强的再结晶倾向。经1300℃固溶热处理后,CMSX-4单晶试板在第2~5级平台下端转角处均出现了再结晶现象,且随着固溶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再结晶的面积越大。而DD5单晶试板经1300℃固溶热处理后并未出现再结晶现象,当固溶温度升至1310℃时,仅在第4级外侧平台发现了较小面积的再结晶。铸态和固溶热处理态的CMSX-4合金显微缩孔和共晶组织含量均大于DD5合金。更高含量的共晶组织和显微缩孔为CMSX-4铸件提供了更多的再结晶形核位置和数量,而高于γ′相溶解温度的固溶热处理减弱了粗大γ′相对再结晶长大的钉扎阻碍作用,高熔点的碳化物以及残余共晶成为阻碍再结晶长大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高含量的Co元素降低了CMSX-4合金的层错能,使其表现出更高的再结晶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CMSX-4 DD5 再结晶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组织 与持久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远 赵云松 +5 位作者 郭媛媛 张剑 杨振宇 郑帅 刘晨光 唐定中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1-567,共7页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 为探究一次时效温度对一种第四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持久性能的影响,使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合金热处理前后显微组织、高温持久断口形貌和断后剖面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可以使(γ+γ′)共晶组织基本消除,合金元素的偏析程度明显减轻。一次时效处理改变γ′相尺寸与形貌,一次时效温度升高使枝晶干γ′相尺寸增加、立方度降低,γ基体通道宽度增加。随着一次时效温度升高,合金在1120℃/137 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降低。合金持久性能与γ′相形貌尺寸、体积分数及γ基体通道宽度密切相关。尺寸合适且立方度高的γ′相对位错有较强阻碍作用,且位错在γ基体通道内滑移所需的Orowan应力与基体通道宽度呈反比。通过综合对比评估,确定了该合金最佳一次时效温度为11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时效处理 显微组织 高温持久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服役后的显微组织损伤
5
作者 冷玉潇 曹铁山 +2 位作者 陈家万 程从前 赵杰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
在服役一定时间的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压涡轮叶片不同叶片高度(叶根,49%叶高,60%叶高,85%叶高)的横截面上取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以榫头部位显微组织为基准研究了叶片不同区域(叶片前缘、叶盆、尾缘、叶背)的显微... 在服役一定时间的航空发动机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压涡轮叶片不同叶片高度(叶根,49%叶高,60%叶高,85%叶高)的横截面上取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以榫头部位显微组织为基准研究了叶片不同区域(叶片前缘、叶盆、尾缘、叶背)的显微组织损伤及其与硬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相同高度处的前缘和尾缘区域由于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应力,组织损伤程度较叶背和叶盆区域更显著。49%和60%叶高处前缘和尾缘区域的显微组织损伤最为严重,尤其是在尾缘区域,γ'相的退化现象显著,表现为面积分数明显降低、颗粒边角出现钝化以及部分γ'相发生回溶。49%和60%叶高处尾缘区域的硬度明显低于叶背和叶盆区域。γ'相的回溶和颗粒粗化会使硬度下降,而在较低温度区域或较低应力条件下,γ'相颗粒相对稳定,回溶和粗化现象较少,硬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涡轮叶片 服役损伤 组织退化 硬度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Ru单晶高温合金的拉伸性能及变形机理
6
作者 刘震 王志成 +4 位作者 曾强 秦海龙 谢锦丽 江亮 张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1-902,共12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含Ru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DD476)室温至1200℃的拉伸性能,并对拉伸断口及其附近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经过完全热处理后的γ'相趋于立方状,枝晶干与枝晶间γ'相尺寸分别为225和330 nm,且元素偏... 研究了一种新型含Ru高代次单晶高温合金(DD476)室温至1200℃的拉伸性能,并对拉伸断口及其附近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经过完全热处理后的γ'相趋于立方状,枝晶干与枝晶间γ'相尺寸分别为225和330 nm,且元素偏析得到大幅改善,仅Re和W仍存在部分偏析;随变形温度的升高,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表现出相反的现象,拉伸断口特征由类解理断裂趋转变为以韧窝为主的韧性断裂。室温拉伸时,合金的滑移系开动较少,呈单系滑移状态。拉伸温度升高到760和980℃时,更多滑移系被激活而产生交滑移。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断口附近位错由绕过γ'相逐渐转变为切过γ'相,而且在980℃变形时开始产生γ'相筏化,温度升高致使位错促进γ'相筏化。当温度达到1200℃时,位错基本消失,同时γ基体通道内析出细小的二次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断口形貌 位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结构和加载条件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影响
7
作者 张顺咏 陈军红 +3 位作者 张斌 李继承 龚芹 黄西成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71,共17页
为促进装备热端部件在动态载荷下服役性能的评估和预测,针对不同微结构特征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开展了一系列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试验和扫描电镜表征,系统研究了沉淀相体积分数、相粗化程度、应变率和... 为促进装备热端部件在动态载荷下服役性能的评估和预测,针对不同微结构特征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开展了一系列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le bar,SHTB)试验和扫描电镜表征,系统研究了沉淀相体积分数、相粗化程度、应变率和加载角度等因素对合金动态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结构和应变率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具有显著影响,且相粗化后合金动态拉伸性能呈现出复杂的各向异性特征。总体而言,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沉淀颗粒体积分数或应变率的增大,试件逐渐表现出脆性断裂特征,且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大,而极限伸长率则逐渐减小;其次,时效处理所导致的颗粒相粗化对合金强度有着明显的弱化作用,而对极限伸长率起到强化效果,即相粗化后合金试样表现出混合断裂特征,随着相粗化程度的增加,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降低,而极限伸长率逐渐增大。此外,在55°加载角度时,合金强度和极限伸长率均低于0°加载角度下的情况;然而,在应变率较高时,对于体积分数和相粗化程度均较大的合金,其极限伸长率在55°加载角度时取得最大值。相关变化同断口纤维区面积和解理面特征密切相关,材料微结构和加载条件的改变将影响材料内部微裂纹形核和运动特性,进而影响合金变形特征和动态拉伸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性能和优化热端部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动态拉伸性能 SHTB 断口表征 相粗化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丸强度对DD6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8
作者 盖鹏涛 武赟华 +2 位作者 曹子文 魏大盛 付雪松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单晶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其服役寿命与表面完整性紧密相关,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丸强化以满足性能需求。基于此,本工作采用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应力测定仪等,系统研究了喷丸前和不同喷丸强度(0.15、0.2 mm... 单晶涡轮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其服役寿命与表面完整性紧密相关,通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喷丸强化以满足性能需求。基于此,本工作采用表面轮廓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和应力测定仪等,系统研究了喷丸前和不同喷丸强度(0.15、0.2 mmA和0.25 mmA)处理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近表层微观组织、硬度和残余应力等表面完整性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丸强化后的DD6单晶高温合金表面原始机加工痕迹减弱,合金表面粗糙度由0.15mmA试样的0.507μm增大到0.25mmA的0.883μm;在近表面产生了一层梯度塑性变形层,剧烈变形层深度由0.15 mmA试样的45μm逐渐增大到0.25 mmA的98μm;表面硬度值由原始机加工试样490HV逐渐增大到0.25 mmA的738HV,硬化层深度也达到260μm;合金在0.2 mmA喷丸强度下表面残余压应力达到最大,约为-82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6单晶高温合金 喷丸强化 表面完整性 残余应力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10长期时效后的微观组织演化
9
作者 甄兴敏 赵杰 曹铁山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3,共9页
对国产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10进行了900℃和1050℃的长期时效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合金在不同时效条件下的枝晶干与枝晶间微观组织演化差异,以及γ′相和TCP相的尺寸、形态、体积分数等分布特征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枝晶干和枝晶间的... 对国产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10进行了900℃和1050℃的长期时效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合金在不同时效条件下的枝晶干与枝晶间微观组织演化差异,以及γ′相和TCP相的尺寸、形态、体积分数等分布特征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枝晶干和枝晶间的γ′相均产生了粗化,且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随时间粗化长大的趋势相同,同一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下,枝晶干和枝晶间γ′相形貌稳定因子相近;量化统计结果显示γ′相粗化规律符合LSW模型。1050℃下时效500 h及以后,枝晶干γ′相呈现出了不规则形态,而枝晶内应力的存在使得枝晶间的γ′相形成筏状组织,筏化的方向与一次枝晶的生长方向[001]相一致。在900℃和1050℃时效过程中,枝晶间TCP相析出很少,而枝晶干TCP相体积分数随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析TCP相成分后,推测其为μ相;成分平衡相图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温度下合金中析出了μ相,TTT曲线计算结果显示,要析出同样体积分数的μ相,900℃下所需的时间比1050℃下要长。难熔元素的偏析使得枝晶干更容易析出TCP相,TCP相的大量析出,使γ′相形态变得不规则,同时使γ′相体积分数下降;长期时效后枝晶干和枝晶间TCP相析出量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枝晶干和枝晶间的组织形貌呈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长期时效 枝晶偏析 γ′相 TCP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铸造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条纹晶缺陷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童法松 王树森 +2 位作者 高雪峰 王亮 孟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0-182,共13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其卓越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疲劳特性,被普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制造领域。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高代次高温合金的不断开发以及叶片结构的复杂化,对缺陷控制的难度日益增加。目前研究表明...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其卓越的高温抗氧化性和抗疲劳特性,被普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制造领域。随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高代次高温合金的不断开发以及叶片结构的复杂化,对缺陷控制的难度日益增加。目前研究表明,条纹晶缺陷是一种晶体取向偏离缺陷,其在晶体取向上与单晶基体存在一定的偏差,晶界角度一般为小到中等角度。叶片形成的条纹晶缺陷会破坏单晶的完整性,诱发局部取向异常,导致其高温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失效。近年来,大量学者集中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条纹晶缺陷的起源分布、形貌特征、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等。本文综述了条纹晶缺陷在单晶叶片中的分布位置、条纹晶缺陷的形貌及取向特征,主要通过揭示其异质形核、枝晶碎片、枝晶变形形核机制,分析定向凝固工艺参数对枝晶偏转的影响规律进而控制条纹晶的形成,分析条纹晶缺陷的形成机制及缺陷取向差对服役性能的影响作用,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提高单晶叶片合格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取向偏离 条纹晶缺陷 形成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增材修复的定制化热处理
11
作者 林弈安 王兆伟 +2 位作者 何卫锋 罗思海 陈凯 《中国材料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0-386,共7页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的修复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该技术具有温度梯度大、冷却速度快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枝晶定向生长、实现枝晶组织细化,但是同时也容易产生高残余应力、高位错密度,从而在后续热处理与高温...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叶片的修复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该技术具有温度梯度大、冷却速度快等特点,有利于促进枝晶定向生长、实现枝晶组织细化,但是同时也容易产生高残余应力、高位错密度,从而在后续热处理与高温服役过程中引发再结晶、开裂等问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增材修复的镍基高温合金单晶开发定制化热处理研究。高温合金的标准热处理一般由超固相线固溶、时效等步骤组成。以增材修复高温合金单晶特有的微观组织为出发点,提出“筏化-回复”及“亚固相线固溶”策略,有效抑制再结晶及3D打印产生的杂晶晶粒生长,同时有效降低位错密度、释放应力、调控沉淀强化相组织,为实现单晶涡轮叶片的增材修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增材制造 热处理 回复 亚固相线固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铝涂层对DD6单晶高温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建民 李嘉荣 +1 位作者 甄真 许振华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研究渗铝涂层对DD6合金表面完整性和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标准热处理的DD6合金疲劳试样上渗铝,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渗铝涂层后DD6合金试样横截面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然后分... 为研究渗铝涂层对DD6合金表面完整性和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标准热处理的DD6合金疲劳试样上渗铝,采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渗铝涂层后DD6合金试样横截面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情况,然后分别测试未涂层和涂层后试样760℃与980℃的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渗铝涂层后试样表层区域主要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主要由β-NiAl相组成,内层为扩散层,含有较多固溶强化元素。渗铝涂层会略微降低合金760℃和980℃的旋转弯曲高周疲劳性能,但对高应力幅区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大,对低应力幅区的疲劳寿命影响较小。表面粗糙度差异、氧化损伤和元素互扩散等因素耦合作用是导致未涂层和涂层试样疲劳寿命差异的本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6 渗铝涂层 疲劳 单晶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13
作者 文程志 王善林 +3 位作者 信纪军 孙文君 王成成 冯殿远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139,共8页
为了实现两块2 mm厚的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接焊,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两块板中间填加GH4169焊丝,并对其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金相形貌可知,左右两侧晶粒的生长方向大致沿温度梯度方向,根据EBSD结果可知,... 为了实现两块2 mm厚的IC10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对接焊,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两块板中间填加GH4169焊丝,并对其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金相形貌可知,左右两侧晶粒的生长方向大致沿温度梯度方向,根据EBSD结果可知,焊缝左侧晶粒取向与母材一致为单晶组织,焊缝右侧为多晶组织.在多晶内发现了纳米孪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后得出结果,700℃的高温拉伸最大抗拉强度为762 MPa,再对焊接接头进行高温拉伸,得到的接头抗拉强度高达948 MPa,接头力学性能已经超过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纳米孪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断裂特征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李权伟 郭洪民 +2 位作者 刘新灵 张金刚 邓志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41-544,共4页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服役损伤行为,近年来国内外持续开展了大量的热机械疲劳研究工作。本文从实际服役情况出发,总结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断裂特征和机理的研究结果及进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了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标准试样和模拟叶片的试... 为研究航空发动机服役损伤行为,近年来国内外持续开展了大量的热机械疲劳研究工作。本文从实际服役情况出发,总结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断裂特征和机理的研究结果及进展,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展了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标准试样和模拟叶片的试验,分析了标准试样和单晶涡轮叶片的断裂特征,统计了标准试样与带孔管状试样、单晶涡轮叶片的断裂特征的区别,同时,总结了同相位热机械疲劳断裂特征的影响因素和断裂机理。统计结果表明:同相位热机械疲劳的断口由方形小平面、光滑滑移面和撕裂棱三种特征组成,反相位热机械疲劳断口则主要由光滑滑移面构成;在同相位热机械疲劳中,载荷大小、晶体取向及试样结构均会对断裂特征产生影响;由于加载方式的不同,同、反相位热机械疲劳的断裂机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机械疲劳 断裂机理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方形小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辅助旋切式电解磨削加工镍基高温单晶合金小孔实验研究
15
作者 陈海升 岳晓明 +2 位作者 张建华 齐世伟 陈永雷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8,86,共7页
镍基高温单晶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耐高温零件。采用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在镍基高温单晶合金上加工小孔存在加工表面质量差、孔径精度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超声振动辅助旋切式电解磨削加工... 镍基高温单晶合金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广泛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耐高温零件。采用电火花电解复合加工技术在镍基高温单晶合金上加工小孔存在加工表面质量差、孔径精度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超声振动辅助旋切式电解磨削加工技术,研究了超声振动、磨削和电解等工艺参数对孔壁表面质量和孔径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工艺参数优化可得到表面粗糙度≤Ra0.3μm、入口直径为808.596 mm、出口直径为800.082 mm、孔锥度约为0.122°的小孔,实现了镍基高温单晶合金小孔的高品质、高精度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振动辅助加工 旋切式电解磨削 镍基高温单晶合金 加工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显微组织薄壁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万鹏 李嘉荣 +5 位作者 刘世忠 赵金乾 王效光 杨亮 王锐 陈巧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仪研究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不同试样(双层壁超冷涡轮叶片、复合气冷涡轮叶片、精铸薄壁试样以及圆柱试棒)的显微组织及其薄壁效应。结果表明:四种试样的显微组织均存在差异。截面尺寸...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仪研究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DD9不同试样(双层壁超冷涡轮叶片、复合气冷涡轮叶片、精铸薄壁试样以及圆柱试棒)的显微组织及其薄壁效应。结果表明:四种试样的显微组织均存在差异。截面尺寸相同时,DD9单晶涡轮叶片的铸态一次枝晶间距、γ′相尺寸及铸态与热处理态试样枝晶偏析均大于精铸薄壁试样;完全热处理后,截面尺寸相同的单晶涡轮叶片与精铸薄壁试样的γ′相尺寸相近。随截面尺寸减小,DD9合金薄壁试样铸态一次枝晶间距、铸态与热处理态γ′相尺寸及枝晶偏析均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 DD9 涡轮叶片 截面尺寸 薄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元素掺杂对力学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7
作者 彭勃 陈银萍 +8 位作者 王彧 陈卉 史振学 宋洋 张逢洋 MATEO Carlos Garcia CARABALLO Isaac Toda 杨泽南 于皓 《航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4,共13页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体与强化相之间的界面。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o、Cr、Mo、W、Re和Ta合金元素对γ-Ni/γ′-Ni_(3)Al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界面结构的收敛性分析,确定合理的计...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体与强化相之间的界面。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o、Cr、Mo、W、Re和Ta合金元素对γ-Ni/γ′-Ni_(3)Al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界面结构的收敛性分析,确定合理的计算模型层数。通过合金弹性性能的研究,发现Re和W元素在γ和γ′相中表现出最为显著的强化效果,其中Re元素使γ相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提升27GPa和11GPa,使γ′相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分别提升16GPa和6GPa;而Ta元素分别使γ和γ′相体模量增加21GPa和14GPa。界面拉伸性能的研究表明,Re元素掺杂体系具有最高的理想抗拉强度(约25GPa)和变形能(约1.84J·m^(-2)),合金元素对界面抗拉强度的强化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Re>W>Cr>Mo>Ta>Co>未掺杂界面。通过对差分电荷密度和电子态密度分析,得到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归因于掺杂原子与最近邻主原子之间化学键强度的增加。电子轨道分布特征表明,合金元素通过维持局部结构稳定性来延缓界面断裂。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γ/γ′界面 力学性能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籽晶法控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晶体取向研究
18
作者 杨帅 鲍俊 +4 位作者 杨晰琼 郑乔 刘乾 张剑 胡松松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共7页
本工作提出一种倾斜放置籽晶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以获得特定取向单晶铸件的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制备单晶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制,并讨论了倾斜籽晶控制单晶铸件晶体取向的原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001〉取向的... 本工作提出一种倾斜放置籽晶制备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以获得特定取向单晶铸件的方法,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该方法制备单晶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化过程及其机制,并讨论了倾斜籽晶控制单晶铸件晶体取向的原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001〉取向的籽晶与铸件之间的位向关系,可以制备出特定取向的单晶铸件。单晶制备过程中籽晶部分回熔,回熔界面与籽晶轴向垂直,定向凝固过程中熔体沿未熔籽晶外延生长形成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倾斜籽晶 晶体取向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凝固组织研究
19
作者 赵运兴 马德新 +4 位作者 魏剑辉 员莹莹 徐维台 李侣 邓阳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6,共9页
采用螺旋选晶法制备国产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单晶试棒,对其铸态组织进行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铸件中的元素偏析,测算WZ30单晶铸件中各合金元素的分凝系数,并与第二代单晶合金CMSX-4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Z30合金铸件中出现了... 采用螺旋选晶法制备国产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单晶试棒,对其铸态组织进行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铸件中的元素偏析,测算WZ30单晶铸件中各合金元素的分凝系数,并与第二代单晶合金CMSX-4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Z30合金铸件中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雀斑形成倾向和更多的γ/γ′共晶组织。经EBSD检测,γ/γ′共晶团与γ基体的晶体取向保持一致,说明枝晶间的共晶组织是在γ基体上形核并长大的。枝晶臂中的元素分布并不是连续渐变,而是存在台阶式的突变,表明在凝固过程中,枝晶臂的长大是分阶段进行的。由于合金中添加了更多的高偏析难熔元素Re,大部分合金元素的偏析更为严重,从而导致铸态组织中雀斑形成倾向和共晶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微观组织 共晶 元素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磨削亚表面塑性变形研究
20
作者 刘鹏飞 巩强 +5 位作者 蔡明 于贵华 刘鹏宇 张美欣 高一航 赵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共9页
为了研究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损伤机制并提升制造精度,从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出发,探究其在磨削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情况。通过仿真研究磨削参数对亚表面塑性变形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揭示亚表面变质层的形成和微观组织滑移... 为了研究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损伤机制并提升制造精度,从材料的塑性变形理论出发,探究其在磨削过程中的亚表面损伤情况。通过仿真研究磨削参数对亚表面塑性变形率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揭示亚表面变质层的形成和微观组织滑移现象。结果显示:磨削后的工件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变质层,其亚表面微观结构表现出近45°的扭曲滑移现象;对亚表面塑性变形影响的因素次序为砂轮线速度>进给速度>磨削深度;磨削的最佳参数组合是砂轮线速度为35 m/s,磨削深度为20μm,进给速度为0.2 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5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磨削 亚表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