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智慧教学模式的设计环节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高茜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45,共6页
数智技术发展催生智慧教育,推动智慧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开放教育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学情分析经验化、学习路径固化和发展性评价缺失等现实困境。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关键环节,实现动态化全过程学情分析和智能... 数智技术发展催生智慧教育,推动智慧教学模式的变革创新。开放教育传统教学模式面临学情分析经验化、学习路径固化和发展性评价缺失等现实困境。在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智技术赋能教学关键环节,实现动态化全过程学情分析和智能化测评,通过知识图谱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基于教育大数据实现资源推送和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团队,完成教学空间、课程、教师和教学方式四个维度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智慧教学模式 数智技术 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迭代驱动转型:DeepSeek的技术特质如何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4
2
作者 骆飞 马雨璇 焦丽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9,共12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教育要素智能再造的过程,DeepSeek技术特质带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正深刻重塑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机制。本文聚焦DeepSeek高性价比、开源策略与可视化推理的技术特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教育要素智能再造的过程,DeepSeek技术特质带来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正深刻重塑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机制。本文聚焦DeepSeek高性价比、开源策略与可视化推理的技术特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理论框架,探讨技术特质如何提升感知有用性(PU)与感知易用性(PEOU)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DeepSeek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三方面的赋能机制。规模推展机制指DeepSeek的高性价比推动教育普惠化,通过规模化应用响应长尾需求,并促进国产化技术生态的可持续构建;开源重构机制指DeepSeek重构教育信任与协作模式,借助全球开发者社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多向共创,同时支持场景驱动的模型自适应优化;认知强化机制指DeepSeek通过显性化思维链降低认知负荷,强化元认知能力与跨学科问题解决素养,促进人机协同的认知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教育数字化转型 技术接受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能 开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四真计算的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的实践
3
作者 胡明宇 方堃 +2 位作者 吴丹 杜博 孟小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8-203,208,共7页
为了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培养具有数字思维、数字素养和智算技能的数智人才,提出了“四真计算”核心理念。通过汇集数据、工具、算力等关键性数智资源,构建了一个以“共享、开放、交叉、创新”为特色的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进一步探... 为了推进教育数智化转型、培养具有数字思维、数字素养和智算技能的数智人才,提出了“四真计算”核心理念。通过汇集数据、工具、算力等关键性数智资源,构建了一个以“共享、开放、交叉、创新”为特色的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联动的数智教育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内容与开放共享机制,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都能无障碍地使用数智教育资源,扩大数智教育的受益面。该平台建设模式可为高效集成与共享共创的数智教育实践体系提供参考,对国内外高校的教育数智化转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智化转型 数智人才培养 四真计算 实践创新平台 开放与共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新质化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李永强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81,共11页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开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终身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议题。立足新质生产力理论与整体教育理念的内在契合性,系统解析开放教育新质化的核心内涵、特征及理论机理——...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开放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终身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关键议题。立足新质生产力理论与整体教育理念的内在契合性,系统解析开放教育新质化的核心内涵、特征及理论机理——其以办学体系一体化为基础,通过重塑发展新范式,实现全要素协同、质态演进、机制变革与供需动态平衡。在此基础上,从顶层设计与落地实践双重维度,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推进办学体系数字化一体化建设;并重点探讨回归泛在教育原旨,创设开放大学的U-learning标准技术范式,构建低成本、高效益且覆盖全国的数字教育模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旨在推动终身教育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校园内外“泛在可及”,保障低收入群体“用得起、学得好”,激活体系协同效应与规模效益,最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人力资源动能,为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提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整体教育理念 开放教育新质化 U-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开放教育再开放 被引量:18
5
作者 祝智庭 朱晓悦 +2 位作者 胡姣 徐璐 闫寒冰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32,共9页
在数智技术赋能下,开放教育生态系统正在经历持久性、动态性的演变。然而,关于其最终将演变成何种形态,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本研究从技能本位的学习范式视角出发,探讨了开放教育在数智技术赋能下的革新过程,从目的观、教学观... 在数智技术赋能下,开放教育生态系统正在经历持久性、动态性的演变。然而,关于其最终将演变成何种形态,目前仍存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本研究从技能本位的学习范式视角出发,探讨了开放教育在数智技术赋能下的革新过程,从目的观、教学观、学习观、空间观、评价观五个方面阐述了数智时代的开放教育观并构建了一个开放教育生态系统框架,涵盖开放学习文化、开放教育资源、开放教学法、开放学习法、开放学习空间、技能本位的开放评估机制等,旨在为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架构,支撑转型中的决策与实践,并呼吁开放教育走向“再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开放教育 技能本位教育 开放教学法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大学五年:总结与反思——“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8
6
作者 徐辉富 魏志慧 李学书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26,共6页
2017年10月10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5+1所开放大学领导齐聚上海,围绕"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展开研讨。会议认为,五年来,5+1所开放大学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确立了新型大学的主体地位,... 2017年10月10日,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等5+1所开放大学领导齐聚上海,围绕"开放大学建设进展与成效"展开研讨。会议认为,五年来,5+1所开放大学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确立了新型大学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多层次、多中心的办学模式;推进技术在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中的融合应用、推进科研发展、加强质量保障、建设与完善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和转换体制、改革和探索新的治理体制机制等。会议同时指出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新型大学定位没有完全得到落实、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和省市开放大学需要加强协同等。会议建议开放大学必须明确新型大学类型定位,支持开放大学先行先试,加快推进39所省级电大的更名,推进终身教育立法、设计和制定,扩大开放大学的社会影响。文章最后总结指出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历程艰难,前景广阔。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开放大学未来还面临如何提供个性化学习、如何迎接技术的创新、如何加强一体两翼的事业布局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转型 创新 中国模式 建设模式 终身教育 学习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前瞻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秋实 肖希明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85,共11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文章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制度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总结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图书馆学教育政策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梳理并论述了图书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文章运用文献调研、网络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制度变革的标志性事件为线索,总结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不同阶段图书馆学教育政策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梳理并论述了图书馆学教育机构的发展与变迁、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归属的变化、不同层次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的变革,以及图书馆学成人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文章认为,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制度的深层次改革应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调整并明确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将图书馆学教育的重点转向研究生层次,重新设计和完善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制度,继续改革与完善图书馆学继续教育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教育政策 教育机构 学科专业 教育制度 制度变革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转型、挑战及策略 被引量:14
8
作者 涂端午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6,共8页
教育对外开放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重要命题,将深刻影响到21世纪中叶我国能否完成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对外开放要在使命担当、角色定位、发展方式、工作重点上实现重要... 教育对外开放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重要命题,将深刻影响到21世纪中叶我国能否完成由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对外开放要在使命担当、角色定位、发展方式、工作重点上实现重要转变,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在全球和区域布局、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输送、风险防控、对象国民众对华心理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对外开放新型智库建设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构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对外开放 转型 挑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组织开放性研究——基于100所国家项目示范校的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霞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8-53,共6页
对国家100所应用型大学项目示范校的组织信息活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应用型大学获取社会需求信息不足,组织开放程度弱。虽然应用型大学建立了信息处理机制,对信息利用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内部的组织管理变化程度低,导致学院参与应用型大学... 对国家100所应用型大学项目示范校的组织信息活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应用型大学获取社会需求信息不足,组织开放程度弱。虽然应用型大学建立了信息处理机制,对信息利用程度也比较高,但是内部的组织管理变化程度低,导致学院参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较弱,成为大学组织开放的短板。应用型大学自身因素与应用型专业数量对组织开放性没有影响,应用型师资和横向科研对组织开放有低度促进作用,学校内部信息利用和共享不足。应用型大学进一步增强组织开放性,对外要建立制度化信息交流渠道,对内要加强信息管理,同时要提高学院获取信息能力和参与应用型大学建设动力,实现大学组织向有机型结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地方高校 转型 信息交换 开放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开放、融合与智联——基于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审思 被引量:35
10
作者 楼军江 肖君 于天贞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1,共8页
人工智能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着教育更加开放智联。本文梳理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专家观点和相关文献,概括出论坛聚焦的四大热点: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数字公民教育和人工智能场景应... 人工智能引领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着教育更加开放智联。本文梳理了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论坛的专家观点和相关文献,概括出论坛聚焦的四大热点:开放教育数字化转型、元宇宙、数字公民教育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提出人工智能赋能开放教育智联的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助力开放教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造就终身教育体系枢纽力量;第二,人工智能深化开放教育内涵,落实和发展其功能性要求;第三,人工智能扩展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为开放教育发展增添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开放教育 智联 数字化转型 元宇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经验 开拓进取 开创开放大学发展和改革的新局面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郝克明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共8页
2012年,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教育部批准的上海等六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短短5年的改革试点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开放大学及其所属地方党委和政府办学的潜力和积极性,加强开放大学制度建设;结合地... 2012年,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教育部批准的上海等六所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短短5年的改革试点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调动了开放大学及其所属地方党委和政府办学的潜力和积极性,加强开放大学制度建设;结合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学习者的需要大力培养人才,并把培养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强化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融合;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搭建通过多种学习途径培养人才的立交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战略转型标志着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办学和育人模式、新的运行机制的新型大学正在诞生。但开放大学试点时间毕竟还比较短,许多问题还处在摸索阶段,学校之间的发展和改革也不平衡。为了进一步办好开放大学,首先必须提高认识,坚定办好开放大学的信心和决心,每所开放大学还要找到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力争坚持在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科技和取得社会发展以及广大学习者需求上有所前进和重大突破;聚集和整合最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融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战略转型 开放教育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教育场景式思政育人模式构建及其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夏现伟 郑炜 +1 位作者 胡智标 饶冠俊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高维场景(Context Technology,CT)时代的来临,教育场景的迭代走向全面感知及深度智能阶段,催生了教与学全要素生态链发生变革。在此背景下,基于数字环境搭建大规模... 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创新的高速发展,加速了高维场景(Context Technology,CT)时代的来临,教育场景的迭代走向全面感知及深度智能阶段,催生了教与学全要素生态链发生变革。在此背景下,基于数字环境搭建大规模开放教育的思政教育场景,通过重塑感知环境营造沉浸式学习场景,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开放教育场景式思政育人模式,即聚焦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跨越地域、空间的界限,突破学校、班级的组织形态,通过多维数字化场景联动,解决远程教育情感交互不足的痛点,形成开放教育场景式思政育人协同机制。在实践中,通过“一平台三场景四融合”实施框架,创建“直播+专题+互动”理论教学场景、“沉浸+互动+实景”实践教学场景以及“师生翻转”主题宣讲活动场景,通过“师生互融、线上线下共融、‘理实’相融、资源通融”构建起全场景联动与协同机制,实现群体性情感交融、协同式的场景沉浸、无形的价值观传递,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场景式思政育人模式 教育场景应用 教育数字化转型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服务产业转型的政策路径和未来转向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宾恩林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9,共6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职服务产业转型经过四个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的萌芽期(1978-1997年),直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以高职规模化扩张的发展期(1998-2003年),强调产教结合以优化产业结构;以内涵建设为主旨的成熟期(2004-2014年),重视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职服务产业转型经过四个时期:以改革开放为契机的萌芽期(1978-1997年),直接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以高职规模化扩张的发展期(1998-2003年),强调产教结合以优化产业结构;以内涵建设为主旨的成熟期(2004-2014年),重视规范专业目录;面向未来的展望期(2015年迄今),探索动态匹配产业发展的动态专业目录制定。未来,高职服务产业转型面临机器换人、服务替代、人文转向和升格取向的困境,也就必然要求高职教育类型要多样转型,培养学生技能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专业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转型 改革开放 政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侨易现象与中国作为
14
作者 全守杰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F0003,共9页
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侨易现象于东方和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它是指留学生、学者、管理者和高等教育机构等主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质位移,并伴随思想变异的一种现象,包括学习型侨易、传播型侨易、兼容型侨易和机构型侨易四种类型。基... 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侨易现象于东方和西方国家普遍存在,它是指留学生、学者、管理者和高等教育机构等主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物质位移,并伴随思想变异的一种现象,包括学习型侨易、传播型侨易、兼容型侨易和机构型侨易四种类型。基于学生流动的学习型侨易是最主要的侨易类型,它使个人获得收益和增强侨出国的竞争力;基于学者流动的传播型侨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它使学者及其研究面向全球,增进对世界的理解;基于管理者互访的兼容型侨易日趋活跃,有利于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基于高等教育提供者的机构型侨易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能够推进知识交易与文化传播。高等教育全球化促进个人及群体的侨动、文化知识的习得、思想的传播与变异,同时也存在不完全平等的知识传播及交换关系。因此,中国应该自觉认知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侨易现象是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基础,也是建立立足于自身实际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基础。与此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大国的中国需要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全球化,在积极的参与行动中,发挥影响力,彰显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易 高等教育全球化 侨动 知识商品化 对外开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