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
1
作者 朱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31-137,共7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文章基于2013—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通过培育农村产业新动能、加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式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应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着力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产业新动能 农村产业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长 被引量:7
2
作者 杨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30,共6页
选取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多种模型对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且该... 选取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和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进一步采用多种模型对新质生产力、农业产业链现代化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可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且该检验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收入来源异质性。相比于农业收入增长,新质生产力对非农业收入增长的促进效应更显著;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助力农民收入增长;新质生产力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新质生产力变化而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据此,提出推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制定差异化农民收入增长策略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双链”深度融合的建议,以期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34
3
作者 范庆泉 储成君 高佳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4,共11页
随着环境可承载能力和要素红利的逐渐消退,传统产业必须通过结构转型或技术升级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变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有关新动能培育长期性和污... 随着环境可承载能力和要素红利的逐渐消退,传统产业必须通过结构转型或技术升级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变革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现阶段有关新动能培育长期性和污染防治工作时效性之间的矛盾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使政府陷入“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的两难困境。为此,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特征,在新古典理论的鞍点路径上构建了包括清洁产业部门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的理论框架,采用Shooting方法计算鞍点路径上的均衡解,优化设计环境规制政策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度和加大新动能培育力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并采用面板门限模型,从实证角度检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主要结论为: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凸显,渐进递增的环保税和渐进递减的政府补贴率的政策组合,在环境污染得以控制的前提下,促使清洁产业劳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由初期的抑制影响逐渐变为促进高质量增长;通过经验数据也进一步佐证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其中污染治理效果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通过构建符合中国经济转型特征的理论研究框架,明确指出动态环境规制政策组合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破解新动能培育的长期性和污染防治工作的时效性之间的矛盾,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升级 新动能培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的效应检验 被引量:8
4
作者 尹希果 张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9-84,共6页
文章基于2003—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数,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聚和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关联机制,并检验了政府干预在传导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 文章基于2003—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综合指数,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集聚和双循环协调发展的关联机制,并检验了政府干预在传导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新旧动能转换对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存在正向的部分中介效应,但间接路径所占比重较低;政府干预强化了新旧动能转换对双循环协调发展的直接效应,且随干预水平提高正向调节作用不断增强;当政府干预处于低水平时,产业专业化集聚间接效应占比高;当政府干预处于高水平时,产业多样化集聚间接效应占比提高;当政府干预水平位于均值-0.33与-0.02个单位区间时,新旧动能转换通过同时促进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推动双循环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双循环 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行业融合5G+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发展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黄颖 杨晓芳 王鹏 《中兴通讯技术》 2020年第6期11-13,共3页
分析了水泥行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对数字化、信息化的诉求,以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建议。认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水泥行业业务发展需求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 分析了水泥行业与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对数字化、信息化的诉求,以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并提出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等产业建议。认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促进水泥行业业务发展需求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催生融合创新应用,为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带来发展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5G+工业互联网 新旧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侯雪婷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有利于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体育产业向全球价...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内涵、意义、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为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有利于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体育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科技创新,获得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动力;结构协调,展示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状态;绿色发展,指导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方向;开放发展,构建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共享发展,开辟体育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体育产业 新旧动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