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科举前后翰林文人群体的自救活动与知识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清末十年,长久以来地位尊崇的翰林文人群体,受到新政持续冲击,面临“政”“学”双重危机。如何调适因应,找到新定位,实现转型,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编纂新书、办讲习馆,皆是翰林文人群体持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视为他们的“自救活动... 清末十年,长久以来地位尊崇的翰林文人群体,受到新政持续冲击,面临“政”“学”双重危机。如何调适因应,找到新定位,实现转型,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编纂新书、办讲习馆,皆是翰林文人群体持续不断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视为他们的“自救活动”。这些自救活动既往所知有限,现可通过深度解读翰林文人群体的文集、日记而揭示出来。这既反映了新政时期安置旧人的复杂较量,也展示了政治和文化格局剧变时代,旧精英群体寻找新定位和知识转型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翰林文人群体 清末新政 孙家鼐 恽毓鼎 徐兆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兴起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兆辉 王祝康 任竞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3-166,126,共5页
清末新政时期,在图书馆"官制"确立的基础上,随着清政府颁行图书馆法制章程,地方士绅公共藏书楼思想与实践及封疆大吏的官办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传播、影响及发展,使得西方图书馆观念得到广泛宣传而深入民心,从而在我国历史上... 清末新政时期,在图书馆"官制"确立的基础上,随着清政府颁行图书馆法制章程,地方士绅公共藏书楼思想与实践及封疆大吏的官办图书馆理念与实践的传播、影响及发展,使得西方图书馆观念得到广泛宣传而深入民心,从而在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近代图书馆运动,并最终促使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的初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近代图书馆 兴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东北新政与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2
3
作者 荆蕙兰 薛桂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 以赵尔巽、徐世昌和锡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清末东北新政改革,是东北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社会改革。虽然最终不可避免地失败了,但这场变迁推动了东北城市经济体系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东北城市文化形态与习俗风尚向近代化转变,也促进了东北城市行政机构与市政建设的近代化转型,特别是对东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同时,清王朝本身所具有的封建性,决定了东北城市社会文化的近代化进程必然受到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东北新政 东北城市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教育“新政”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以《教育官报》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娅 曹宁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8,共9页
1901年,清政府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挽救日益衰落的统治,开始实行"新政",教育"新政"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至光宣之际进入高潮,不仅废除了科举制度,而且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围绕教育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1901年,清政府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挽救日益衰落的统治,开始实行"新政",教育"新政"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至光宣之际进入高潮,不仅废除了科举制度,而且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围绕教育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但透过这一时期各省的《教育官报》,可以发现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背后,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政府管理缺失;乡民抵制新学,官员敷衍塞责;新式师资缺乏,学堂生源不足;教育内容滞后,学堂环境恶劣等诸多方面的困境。导致清末教育"新政"陷入困境的原因:一是教育宗旨错位,办学者观念僵化;二是办学责任不明,素养参差不齐;三是民众对新教育认同度低,因废科举产生的文化归属感缺失;四是地方乡绅、"恶棍"把持学款,导致教育经费严重匮乏。尽管清末教育"新政"相对清末其他方面的改革最有成效,但也昭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教育改革并非一帆风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教育新政 困境 原因 《教育官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伍廷芳与清末新政法律改革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建胜 张礼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100,共5页
 伍廷芳精通中外法律,是近代著名法制改革家。在清末担任修订法律大臣时,主持并参与修订法律工作,把近代西方法律思想与实践引入修律的整个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法律体系进行了全面删改与创新,进而改变了中国传统法制的固有面貌,在一定意...  伍廷芳精通中外法律,是近代著名法制改革家。在清末担任修订法律大臣时,主持并参与修订法律工作,把近代西方法律思想与实践引入修律的整个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法律体系进行了全面删改与创新,进而改变了中国传统法制的固有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宣告了传统法制体系的历史性终结,推动中华法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廷芳 清朝末年 法律改革 新政 法律思想 法律结构 法制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经费筹措与支出模式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红晓 张小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清末新政时期,面对兴学经费短缺的情况,清政府不得不开辟出多种渠道并存的经费筹措模式,而在经费支出模式上则采取了偏重失衡的方式。这种状况的形成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清政府财政实情的制约,而且还与兴学官员的教育理念及兴学... 清末新政时期,面对兴学经费短缺的情况,清政府不得不开辟出多种渠道并存的经费筹措模式,而在经费支出模式上则采取了偏重失衡的方式。这种状况的形成不仅受到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清政府财政实情的制约,而且还与兴学官员的教育理念及兴学实践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经费筹措与支出的模式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双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教育经费 筹措模式 支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泉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47,共7页
新政期间 ,清政府推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 ,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 ,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根本... 新政期间 ,清政府推出了“振兴农务”的新政策 ,并出台了一系列政令或措施 ,如农务行政机构专门化、引进近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制度安排、放垦及奖励公司等。这些作为来自于政府方面的制度供给 ,显示了政府在政策制定的目标和视野上的根本性转变。这一方面标志着国家干预经济方式的改变 ;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国家在组织和发挥农业生产方面职能的进化 ,是国家对农业管理的开端 ,符合时代之需要 ,因而构成了中国农业经济近代化及农业经济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晚清新政 农业政策 社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预备立宪与司法“独立” 被引量:7
8
作者 迟云飞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共8页
本文探讨晚清预备立宪过程中的司法独立改革。指出晚清时期开始设立专职的审判、检察机构,改变了以往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的地方官员兼任司法审判的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为中国司法体制变革的开端。而新的司法机构,不是像西方那样... 本文探讨晚清预备立宪过程中的司法独立改革。指出晚清时期开始设立专职的审判、检察机构,改变了以往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的地方官员兼任司法审判的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为中国司法体制变革的开端。而新的司法机构,不是像西方那样独立于王权之外并对行政系统行使有效的监督,因此,应该就是在晚清时代,奠定了设立专职审判机构但仍在行政系统领导之下的有中国特点的近代司法体系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政 预备立宪 司法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场现形记》与晚清“新政”及鲁迅的误解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学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4,138,共7页
鲁迅对《官场现形记》创作意图及主题判断是有误的,小说并非因庚子事变的刺激为迎合"时人嗜好"满足于"谴责"———"谩骂"而作,而是起因于1903年李伯元及中国社会经历了对晚清"新政"由满怀希望... 鲁迅对《官场现形记》创作意图及主题判断是有误的,小说并非因庚子事变的刺激为迎合"时人嗜好"满足于"谴责"———"谩骂"而作,而是起因于1903年李伯元及中国社会经历了对晚清"新政"由满怀希望到彻底失望,旨在揭露"新政"腐败的根源和真相。它集中描写晚清"新政上谕"发布后,中国专制政体与国际化市场相结合,导致官员权力与金钱贪欲的无限制结合,以至权力和人格商业化,使官场腐败像瘟疫一样漫延的种种现象,揭露专制政体是"新政"腐败的总根源和"伪改革"的原因,呼应了唤起人们认清"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的政治启蒙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 鲁迅 谴责小说 晚清“新政” 创作意图 创作主题 中国古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监狱制度改革——以新式模范监狱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永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5,共8页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监狱改良思潮的兴起,以新式模范监狱建设为目标的监狱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清政府的议事日程。规范的监狱管理以及监狱管理人才的培养,使清政府的监狱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近代西方监狱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监狱改良思潮的兴起,以新式模范监狱建设为目标的监狱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清政府的议事日程。规范的监狱管理以及监狱管理人才的培养,使清政府的监狱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近代西方监狱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监狱的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监狱改革的执行缺乏力度以及传统监狱观念的影响,清末的监狱制度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新政 监狱改革 模范监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 被引量:1
11
作者 甘少杰 吴洪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5,共9页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摧毁了晚清王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开始了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包括废除科举中的武举制度、创立军事教育管理机构、构建军事教育体系等内容,...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摧毁了晚清王朝"天朝上国"的优越感,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开始了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清末新政时期的军事教育改革包括废除科举中的武举制度、创立军事教育管理机构、构建军事教育体系等内容,体现出制度性、主动性、广泛性等特征,在充分评价这次军事教育改革价值的同时,也应揭示出其存在的流弊及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新政时期 军事教育 武备学堂 近代教育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新政”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近代经济的萌芽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伟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晚清的“新政” ,过去学术界多从清朝统治者为挽救其统治地位的角度加以研究 ,几乎全盘否定。近年来 ,学者对旨在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的晚清“新政” ,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作了一些肯定。就是在地处西北边疆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 晚清的“新政” ,过去学术界多从清朝统治者为挽救其统治地位的角度加以研究 ,几乎全盘否定。近年来 ,学者对旨在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的晚清“新政” ,在推动中国近代化中的作用作了一些肯定。就是在地处西北边疆的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晚清“新政”的推行 ,也在“练兵”、“兴学”、“商务”、“工艺”等方面有所变革 ,使新疆地区近代化经济有所萌芽。尽管这些变革和萌芽未改变其原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 ,但是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冲破新疆经济发展桎梏的有力武器 ,必然会由萌芽而成长、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新政” 新疆维吾尔族地区 近代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国庆 乔志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77-82,共6页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 试图运用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理论 ,将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置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动态历史过程中加以剖析。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 ,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对新政的实施起了促进作用。辛亥革命中断了清末新政 ,却并未中断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辛亥革命 社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近代法学教育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明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8,共5页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 在长达 1 0年的清末“新政”中 ,教育改革是各项改革中进行的最广泛深入的一项 ,它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因素的增长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反映。 1 90 6年 9月清政府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法律学堂———京师法律学堂 ,中国近代的专门法学教育开始了新的阶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京师法律学堂的创办背景 ;体制、学制与课程设置 ;教员与教学内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末年 近代 法学教育 教育改革 办学体制 教学内容 日本 留学教育 政治改革 京师法律学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并存下的清末新政——以对清末各阶层分析为中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秋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 ,清王朝进行的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重要一步。清王朝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要求 ,然而清廷自身的反现代化因素又最终埋葬了这次现代化的尝试。清政府的反现代化因素把农民和社会精英推... 上个世纪的最初十年 ,清王朝进行的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重要一步。清王朝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现代化的要求 ,然而清廷自身的反现代化因素又最终埋葬了这次现代化的尝试。清政府的反现代化因素把农民和社会精英推向自己的反面 ,这对中国当代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反现代化 清末新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与奏折制度变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47,共9页
庚子事变爆发后,两宫西逃至西安,军机处奏准全面暂行改题为奏,接着,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暂行改题为奏方案。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廷颁布废除题本、改题为奏上谕,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执行办法。改题为奏之后,外省奏折数... 庚子事变爆发后,两宫西逃至西安,军机处奏准全面暂行改题为奏,接着,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暂行改题为奏方案。光绪二十七年八月,清廷颁布废除题本、改题为奏上谕,之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执行办法。改题为奏之后,外省奏折数量大增,加重了皇帝处理折件的负担,并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宣统二年,宪政编查馆提请各省循例具奏事件改咨各部,得到了摄政王的部分批准。随后,在内阁官制的拟订中,奏事权问题成为重要的争议点。宣统三年下半年,责任内阁成立后,与各部酝酿重要事件须经阁议,并缩小各部具奏事件范围。辛亥革命爆发后,袁世凯内阁成立,更是垄断奏事权,清朝皇权名存实亡。清末新政的迅速推进,导致奏折制度的快速变革,甚至动摇了皇权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奏折 奏事权 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新政语境下吴芝瑛捐产助学事件及其省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天根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62,共13页
清末新政包括教育改革,涉及废除科举制度及兴办新式学堂等。桐城世家吴芝瑛根据父亲遗愿捐产助学,拟筹办以父亲名号命名鞠隐小学堂,此本应时代潮流之义举,受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支持,吴氏乡里却以立嗣延续香火而非议,显系宗法势力反... 清末新政包括教育改革,涉及废除科举制度及兴办新式学堂等。桐城世家吴芝瑛根据父亲遗愿捐产助学,拟筹办以父亲名号命名鞠隐小学堂,此本应时代潮流之义举,受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周馥支持,吴氏乡里却以立嗣延续香火而非议,显系宗法势力反弹。此非议受桐城县令及新任安徽巡抚恩铭的支持。由此吴芝瑛捐产助学暂受挫,桐城文法与宗法制度仍在桐城乃至安徽根深蒂固,安徽官场与清廷权力之间盘根错节的派系是非致吴芝瑛捐产助学义举不可预测,鞠隐小学堂得以筹办竟与恩铭被刺等官场变动有着暗合的节奏。此折射筹办新式教育等清末新政面对地方势力多重牵制,亦涉革命风潮语境中官僚之间派系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吴芝瑛 捐产助学 宗法势力 官场派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法不变心:清末“新政”得失新透视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瑞昕 《河北学刊》 2002年第2期136-140,共5页
清末“新政”是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而采取的自救措施。在这个自救的过程中 ,清廷一方面希冀引入欧美、日本的富强之术来改革弊政 ,另一方面又紧紧把住“三纲五常”这个传统的伦理纲常不放。此种首鼠两端的变法模式 ,与以往的中体西用模... 清末“新政”是清廷为挽救统治危机而采取的自救措施。在这个自救的过程中 ,清廷一方面希冀引入欧美、日本的富强之术来改革弊政 ,另一方面又紧紧把住“三纲五常”这个传统的伦理纲常不放。此种首鼠两端的变法模式 ,与以往的中体西用模式有联系性 ,但更有与当时的政治外交环境相适应的新特点。本文以清末“新政”的两个中心观念为线索 ,逐层揭示了“新政”得失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新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变法 不变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绅士与晚清实业建设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顺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6-100,共5页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绅士逐渐取代了旧派绅士,成了晚清实业建设的主要社会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绅士 清末新政 实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运动机理看清末新政失败和辛亥革命的到来
20
作者 居阅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05-110,共6页
早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人类历史运动方式作出了描述,到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又完整提出历史时段理论,他们都对历史运动方式进行了概括。本文尝试用图表来表示他们的思想,结合一个历史案例,以便把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历... 早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人类历史运动方式作出了描述,到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又完整提出历史时段理论,他们都对历史运动方式进行了概括。本文尝试用图表来表示他们的思想,结合一个历史案例,以便把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历史运动机理及其内在规定性清晰地表露出来。本文以清末新政失败为例子,分析结果使我们对历史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主客观因素对历史运动的影响作用在历史运动机理图中不再是笼统的,历史运动机理图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运动 机理 规定性 清末新政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