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杨树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蔺林田
杨自湘
苏晓华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9,67,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杨树新品种选育及油松遗传改良研究"(2002K02-G3-1)
-
文摘
以苗高、地径生长量和叶片自然感病程度为测定指标,对引进的26个杨树杂种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欧美杨杂种、美洲黑杨×青杨杂种无性系生长量和抗病性超过或接近对照品种107号杨或陕林4号杨,有进一步引种推广的前景;而美洲黑杨×小叶杨表现较差,建议有选择的保留。
-
关键词
欧美杨
美洲黑杨×青杨
美洲黑杨×小叶杨
杂种无性系
性状测定
-
Keywords
populus × euramericana
populus deltoids × cathayana
populus deltoids × simonii
crossbreed clone
testing of growth traits
-
分类号
S72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种源青杨幼树抗锈病、黑斑病的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高建社
樊军锋
周永学
杨自湘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科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5,27,共3页
-
基金
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中的"欧美杨胶合板材纸浆材新品种选育"( 85 0 18 0 1 0 7)
-
文摘
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 2 2个不同种源和 30 0个不同无性系青杨幼树的抗病特性 ,其结果表明 :2 2个不同种源间和 30 0个无性系间及个别种源的无性系间在 0 .0 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都重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都轻 。
-
关键词
青杨
种源
无性系
感病指数
统计分析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provenance
clone
index of infection
statistics analysis
-
分类号
S722.3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不同条件下小青杨新无性系生长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春源
贺连科
马明呈
马锟
王鸿
-
机构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青海省互助县林业局
青海大学
青海金树林业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8期19-21,27,共4页
-
基金
2016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小青杨新无性系良种繁育及造林推广(2016941-11)
-
文摘
选择小青杨新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成活率、不同坡位生长量、施肥量以及造林混交配置研究,确定小青杨新无性系最佳造林技术要点。结果表明:(1)小青杨新无性系更适合在坡下部造林,其胸径年均生长量0.25 cm,当年新枝平均生长量101.83 cm;(2)小青杨新无性系更适合与青海云杉混交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6.7%;(3)小青杨新无性系造林时每株施200 g磷酸二铵作为基肥,采取块状混交造林,其胸径年均生长量0.27cm,当年新枝平均生长量107.67 cm。
-
关键词
小青杨新无性系
造林方式
胸径生长量
当年新枝生长量
-
Keywords
new clone of populus cathayana × populus simonii
breeding mode
DBH increment
growth of newbranch in the very year
-
分类号
S792.1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青杨CCoAOMT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刘红梅
胡尚连
卢学琴
曹颖
任鹏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670-2674,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十二五"重点攻关项目(2011YZGG-10)
-
文摘
以一年生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嫩茎为试材,利用RT-PCR技术克隆青杨CCoAOM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747 bp,是一个编码248个氨基酸的多肽,蛋白分子量为27.67 kD,等电点为5.19,将该基因命名为PcCCoAOMT,其编码的蛋白质为是亲水性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表明,CCoAOMT有一个保守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cCCoAOMT与毛果杨的PtCCoAOMT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7%),该基因功能可能与青杨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有关。
-
关键词
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
)
CCoAOMT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Rehd.
CCoAOMT gene
cloning
bioinformatics
-
分类号
S792.1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7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题名青杨4CL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姜勇
胡尚连
曹颖
卢学琴
徐刚
龙治坚
黄艳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
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7-155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400257
31400333)
+3 种基金
四川省"十二五"重点公关资助项目(2011YZGG-10)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JY0182)
四川省生物质资源利用与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金资助(12zxsk07
13zxsk01)
-
文摘
4CL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4CL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改良青杨提供理论支撑。以青杨嫩茎为试材,采用RT—PCR方法克隆膏杨4CL基因,使用NCBI、DNAMAN及ExPASy等一系列在线软件及工具,对青杨4CL基因的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了青杨4CL基因,命名为Pe4CL(GenBank注册号:KJ490636)。该基因全长1623bp,开放阅读框为1—1611bp,编码536个氨基酸,含有4CL的保守域SSGTTGLPKGV和GEICIRG及催化活性残基His-234。Pe4CL与PtCACL同源性最高达97.95%。
-
关键词
青杨
4CL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Rehd
4CL gene
Cloning
Bio-inform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S792.11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小叶杨不同优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陈保业
魏国良
谢德娟
李强峰
-
机构
青海省祁连县林业站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3期154-157,共4页
-
基金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项目“祁连山地区小叶杨优良种质选育及区域化造林研究”(2020-QY-209)
2020年青海省财政支农林草改革发展资金新林业技术推广项目“祁连县小叶杨种质资源调查及优良无性系选育技术示范推广”(青财农字〔2020〕364号)。
-
文摘
以从祁连县小叶杨主要分布区选取的50个优树无性系为材料,对其生长特性进行测定分析,以期筛选出速生、丰产、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小叶杨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性系T43、T42、G49、D31、T38、T35成活率均达80%以上;无性系T43、T42、S15、S3、S26的苗高均高于85 cm;地径排序依次是T39、T43、T38、S21、S13、T42,显著大于其他无性系;叶面积排序依次是T42、T43、T36、T35、T39,明显大于其他无性系;T43、T42、T39、T35、T40、S26的叶量大,观赏性高。综合各指标可知:T43与T42无性系的成活率高,速生繁殖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对当地的气候和试验地的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
关键词
小叶杨
无性系
生长特性
适应性
-
Keywords
populus simonii
clon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792.11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小叶杨不同优树无性系光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3
- 7
-
-
作者
王倩
周措
李强峰
-
机构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
基金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祁连山地区小叶杨优良种质选育及区域化造林研究,2020-QY-209)
省财政林改资金(高寒湿地树种选育及示范种植项目,(2021)372号)。
-
文摘
于2019年,以祁连县为主要分布区选取8个小叶杨优良无性系(S_(9)、S_(17)、S_(19)、D_(34)、T_(35)、T_(36)、T_(42)、T_(43))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和JUNIOR-PAM荧光仪对其光合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既有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8个小叶杨优良无性系中,T_(43)、T_(42)、S_(17)光合能力较强且生长优势明显,各项指标的综合指数较高,适应高光强环境能力较强。因此,无性系 T_(43),T_(42),S_(17)生长表现好且光合效率高,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小叶杨
无性系
光合特性
-
Keywords
populus simonii Carr
clone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92.11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2.3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3种小叶杨无性系田间栽培对比试验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殷光晶
陶雅琴
梁媛娜
-
机构
青海省林木种苗站
西宁市湟水林场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19-120,124,共3页
-
基金
青海省财政支农项目(青财农字[2018]875号)
-
文摘
小叶杨是青海造林绿化的常用树种,具有速生、丰产、优质、抗旱性强的特点。该试验以3种小叶杨无性系为试材,通过田间栽培对比试验对小叶杨的生长节律、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为小叶杨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意义。结果表明:3个小叶杨无性系的树高生长表现为由慢到快再到慢的“S”形变化趋势,985834在3个小叶杨无性系中呈现最好的生长势。3种小叶杨无性系蒸腾速率日变化近趋于一致,并呈现出午间高峰单峰曲线,辽宁5-5平均蒸腾速率>青海311平均蒸腾速率>985834平均蒸腾速率。3种小叶杨无性系光合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表现为早上9:00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至12:00达到峰值,之后光合速率逐渐下降。985834日平均值高于辽宁5-5和青海311。各项指标表明,985834小叶杨无性系优于青海311和辽宁5-5小叶杨无性系,可为下一步良种筛选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小叶杨
无性系
蒸腾速率
光合速率
-
Keywords
populus simonii Carr
clone
Transpiration rate
Photosynthetic rate
-
分类号
S792.11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青杨多倍体无性系苗期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华晓琴
冯祥元
马鸿文
俞天泉
王多文
蔺志军
-
机构
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22-27,共6页
-
基金
武威市国家杨树樟子松良种基地良种补贴项目。
-
文摘
杨树多倍体较二倍体速生、抗旱、抗病虫害;青杨是西北地区主要速生乔木树种;苗期测定是多倍体无性系选育的重要程序。引进680个青杨多倍体无性系,在西北干旱荒漠区经过7~8 a适应性生长,选取径生长较好的50个无性系开展扦插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对照为本地青杨优树,确定43个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利用选择指数法和超级苗法筛选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变异大,系内无变异;扦插当年地径、苗高显著大于对照的无性系分别为25、7个,变异系数分别为54.95%、17.51%,重复力分别为0.93、0.97,说明无性系间差异受遗传控制,选择价值较高。选择指数法选出9个优良无性系,地径、苗高分别超过对照0.47 cm、0.23 m,遗传增益分别达15.99%,15.84%;超级苗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12个青杨多倍体优良无性系中,643、L30、224、797-1、884-1、725-1具有培育农田防护林网用树的潜力,638、690、558、852、703、674具有培育行道树及四旁植树的潜力。
-
关键词
青杨多倍体
无性系
苗期测定
综合评价
遗传增益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polyploid clone
seeding t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genetic gain
-
分类号
S792.113.0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杨树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吴延瑾
-
机构
海东市乐都区自然资源和林业草原局
-
出处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7期110-114,共5页
-
文摘
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引进6个杨树新品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与当地青杨树种对比,得到了初步结果:①6个引进杨树新品种苗木均能在当地越冬,但沙兰杨、格尔里杨、小青杨、河小×旱美1年生2年生苗有冻害和枯梢发生,夏季有叶锈病发生,需要进一步试验观察;②6个引进杨树新品种苗木开芽期、落叶期等物候期、生长期、生长进程、生长所需气温等条件与当地青杨接近,宜在乐都区生长。为此,建议进行小面积种植试验,在青海省内气候条件适宜地区开展区域种植试验,进一步筛选优良品种,逐步推广扩大栽培面积,丰富青海优良品种资源。
-
关键词
杨树新品种
引种
试验
-
Keywords
new populus cathayana Rehd.varieties
introduction
experiment
-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杨树新品种‘汇林88号杨’
- 11
-
-
作者
王永福
付贵生
姜鹏
张金旺
包双喜
阿茹娜
-
机构
内蒙古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0,共1页
-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201304106)
-
文摘
经过17年选育的‘汇林88号杨’采用常规育苗法,其平均成苗率达87%,地径、苗高分别对照提高28.2%和22.4%,具有明显的苗期生长优势;在风沙地常规造林,7年生林分平均材积比对照提高60.9%。该品种具有速生、耐寒冷、抗干旱、耐瘠薄土壤、抗病虫等适生性强的特点。
-
关键词
汇林88号杨
新品种
选育
-
Keywords
populus×simonii 'Hulin88'
new variety
-
分类号
S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毛白杨新无性系引进选育研究
- 12
-
-
作者
滕文飞
-
机构
大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32,共4页
-
文摘
对引进11个毛白杨新无性系,在造林试验获取各无性系生长、形质指标,以及抗病性状等数据基础上,进行了多性状选择。结果BT17、51L-7、193、175、196、BT18、BT85等7个新无性系生长快、不蹲苗、破腹病率低,适应性强,材积生长比对照增益180.35%,是大连地区造林优良新品种,其中193、BT17、BT18为雄性不飞絮无性系,又是城镇绿化的好品种。
-
关键词
毛白杨
新无性系
造林试验
选择
-
Keywords
populus tomentosa
new clones
afforestation experiments
selection
-
分类号
S792.1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柴达木盆地小叶杨引种试验初报
- 13
-
-
作者
张彦玲
杨维
梁媛娜
-
机构
都兰县林业局
西宁市湟水林场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2期58-60,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32个小叶杨及其杂种无性系引种试验,从中初选出生长快,适应性好的优良无性系1个,即985834。一年生苗高为188.4cm,位居首位。生长表现突出,可在生产中试用和验证。3个乡土小叶杨无性系M49、X13、M29,生长较好,作为备选无性系,应继续培育,进行深入研究。
-
关键词
小叶杨
引种
无性系
生长量
适应性
-
Keywords
populus simonii
Introduce
clone
Growth
Adaptability
-
分类号
S72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多倍体青杨无性系苗期测定试验
- 14
-
-
作者
王长永
牟德生
冯祥元
-
机构
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威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1-32,49,共3页
-
文摘
从北京林业大学引进近几年培育出来的青杨多倍体无性系29个,以当地天祝青杨为对照,开展了苗期测定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参试29个多倍体青杨无性系间在苗高、地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苗高、地径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6.23%、25.71%,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24、0.56。通过苗期表现性状的综合评定,筛选出9个生长速度快的无性系,其苗高、地径的群体遗传增益分别为14.8%、6.7%。各无性系间的苗高、地径均受强遗传控制。
-
关键词
青杨
无性系
苗期测定
遗传力
遗传增益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clone
seedling determination
hereditary
genetic gain
-
分类号
S792.113.0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杨树优良新品系(985834)简介
- 15
-
-
作者
杨维
-
机构
西宁市湟水林场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
文摘
根据母本美洲黑杨和父本小叶杨的杂交产生的杨树优良无性系985834,该无性系继承了母本生长迅速及父本良好的抗逆性。育苗田间试验,在西宁地区一年生苗高平均为270cm,根茎1.63cm,分别超过青杨雄株28.5%和21.6%,高径生长优势明显。且通过不同区域的造林试验,可见其适应范围广泛,能适应青海高原的特殊自然气候和环境条件。
-
关键词
美洲黑杨
小叶杨
新品系
区域造林
-
Keywords
populus nigra
populus simonii
new line
Regional aforestation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5种青杨无性系引种栽培对比试验
- 16
-
-
作者
赫志莲
马志婷
何丹
万玛南杰
成家乐
李强峰
-
机构
青海化隆林业和草原局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3期95-100,共6页
-
文摘
本研究以5个青杨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不同无性系青杨的树高、地径、生长节律、物候期以及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青杨无性系中晚花杨在地径、树高生长方面表现突出,且胞间CO_(2)浓度最低值出现时间、进入快速生长期时间等生理指标与生长节律上均占据显著优势,体现出较强的生长潜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因此可作为优良品种优先推广。同时,白城杨5号和白林杨2号早晨光合效率的优势,为耐弱光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青杨
无性系
生长节律
生理指标
-
Keywords
populus cathayana Rehd.
clone
Growth rhythm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792.113
[农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