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目标转型: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新二元结构治理 |
叶裕民
唐一可
张理政
|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新时代公民宪法认同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样态与策略分析 |
刘丹
|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
2024 |
0 |
|
3
|
金融排斥对新市民福利水平的影响 |
杭州联合银行课题组
张海林
|
《浙江金融》
|
2024 |
0 |
|
4
|
继续教育赋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目标、场域与路径 |
侯晓喻
|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明大德”: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引领 |
程世平
|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
2024 |
0 |
|
6
|
新市民信息行为模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
俞守华
黄丽
区晶莹
|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7
|
新市民知识素养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
王克平
郭小芳
苏艳丽
车尧
|
《现代情报》
CSSCI
|
2019 |
5
|
|
8
|
公共服务领域新市民住房保障意愿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分析 |
陈琳
聂休文
谭建辉
周耀旭
|
《工程管理学报》
|
2020 |
3
|
|
9
|
新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剖析 |
王旭
万艳华
宋皓杰
宋子龙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0
|
职业资本积累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意愿的驱动机理 |
俞林
印建兵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1
|
梁启超的“新民”伦理与普世伦理 |
刘兴邦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
刘战平
刘芳芳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4 |
5
|
|
13
|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及其来源分析 |
石忆邵
|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4
|
梁启超“新民论”思想的历史生成与文化内涵 |
席志武
于瑞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7 |
2
|
|
15
|
道德人格与法权人格——梁启超和张东荪论人格与权利 |
顾红亮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5 |
2
|
|
16
|
破坏主义:梁启超早期的新民策略 |
席志武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4 |
2
|
|
17
|
新媒体的发展与公民技能的提高 |
安高乐
陈海燕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2013 |
3
|
|
18
|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
程业炳
张德化
程淑平
|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
2016 |
5
|
|
19
|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对申采浩“新国民”思想的影响 |
文大一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2 |
1
|
|
20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现状调查——基于内生性因素的视角 |
杨燕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