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同步发电机定子分支电势对位移电压的影响
1
作者 张琦雪 司雨欣 +2 位作者 桂林 李华忠 王凯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217,共6页
大型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如果有明显的位移电压,则会扩大基波零序电压保护的死区,不利于发电机安全,同时也影响定子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通过分析稳态的分布电容电流,引出电势不对称度的定义,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或者三相对地电容不均... 大型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如果有明显的位移电压,则会扩大基波零序电压保护的死区,不利于发电机安全,同时也影响定子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通过分析稳态的分布电容电流,引出电势不对称度的定义,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或者三相对地电容不均匀、不相等是产生位移电压的根本原因。从单根线棒出发,研究单个线圈及1个分支的电容电流,推导出π型等值电路的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针对JH电厂350 MW发电机进行分析,三相分支电势不对称导致了位移电压;对比理论计算值和现场实测值,显示各电压基波有效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相位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理论分析及等值电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同步发电机 中性点位移电压 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 定子单相接地故障 定子分支电势 π型等值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分析及保护新方案
2
作者 张艳霞 宋金孺 张子扬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的柔直配电网分析了直流馈线发生单极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提出了单极接地保护新方案,能有效解决现有直流线路保护不能反应中性点不接地柔直配电网的单极接地故障问题。在单极接地故障的分析中,将故障发展过程分为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和交流重新馈入充电阶段。基于叠加原理分析了子模块电容放电阶段的电流流通路径、直流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的电流成分和变化规律,得到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非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主要呈现振荡衰减分量特征的结论;利用牛顿迭代法推导了交流重新馈入充电的时刻,分析了影响因素并计算了过渡过程持续的最短时间。基于子模块电容放电开始时刻至交流重新馈入充电时刻这一段的暂态特征提出单极接地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直流母线出现的零模电压启动保护,利用零模电压极性实现故障选极,利用故障馈线暂态零模电流绝对值的第一个积分时段值大于非故障馈线的值、且呈现衰减非周期分量特征选出故障馈线。搭建仿真模型,对故障分析结果和保护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配电网 直流中性点不接地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单极接地故障 暂态特性 零模分量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活接地系统中性点接地电阻投入暂态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萃萃 刘晓 +1 位作者 薛永端 徐丙垠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通过延时闭合中性点接地电阻(并联小电阻)投切开关以期可靠切除故障。目前,基于稳态信息的灵活接地系统保护方法应用效果难以达到要求,而关于小电阻投入时的暂态特征分析尚未有完整结论,制约了灵... 灵活接地系统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通过延时闭合中性点接地电阻(并联小电阻)投切开关以期可靠切除故障。目前,基于稳态信息的灵活接地系统保护方法应用效果难以达到要求,而关于小电阻投入时的暂态特征分析尚未有完整结论,制约了灵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暂态保护理论的发展。文中建立基于线路分布参数的灵活接地系统并联小电阻投入暂态分析模型,研究系统内各元件间的谐振特性,并据此提出一种简化模型。针对低阻、高阻接地故障,分别给出暂态电流、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分析其谐振频率、衰减时间常数及最大幅值等主要特征值随系统参数及故障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各线路暂态零序电流的分布特征,并与谐振接地阶段故障时刻的暂态特征作对比。最后,利用数字仿真及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所提暂态特征分析简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活接地系统 永久性接地故障 中性点接地电阻 并联小电阻 暂态特征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特征的变速抽蓄机组转子侧单相接地故障区域定位
4
作者 邢恺 桂林 +2 位作者 张琦雪 王凯 陈龙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7-194,共8页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 抽水蓄能电站因其技术成熟、容量大、经济性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调节手段。双馈变速抽蓄机组因其高效的运行性能和快速调节能力备受关注。相较于常规同步发电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更复杂,长期运行更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现有的接地故障保护方案主要针对常规定速机组,难以有效覆盖双馈变速抽蓄机组的转子绕组和励磁系统。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故障区域进行划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区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然后,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各区域的故障特征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中性点电压特征频率分量判据与接地过渡电阻判据的故障区域定位方法,为双馈变速抽蓄机组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转子接地故障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变速抽蓄机组 转子 单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 中性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电压馈入的配电网故障消弧与故障检测方法
5
作者 许洪华 刘宝稳 +2 位作者 许自强 刘德林 于宝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41,I0002-I0004,共15页
为了提高降压消弧装置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提出基于线电压串调制阻尼接地的零序电压灵活调控方法,并研究其在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利用配电网线电压不受单相接地故障影响的优势,提出采用隔离变压器、消弧线圈等传统无源设备... 为了提高降压消弧装置的可靠性和便捷性,提出基于线电压串调制阻尼接地的零序电压灵活调控方法,并研究其在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中的应用.首先,利用配电网线电压不受单相接地故障影响的优势,提出采用隔离变压器、消弧线圈等传统无源设备的有源接地装置替代方案,具有灵活调控零序电压幅值和相位的优势;然后,论证配电网分布参数不对称对有源消弧的影响,提出基于无源装置的基波电流全补偿的消弧控制方法;其次,提出线电压接入的故障相电压稳定抬升方法,有效提升高阻故障的检测灵敏度;最后,分析接入线电压和调制阻尼的优化选择方案,给出配网故障消弧与馈线保护综合控制方案,并利用仿真实验证实有效性.实际应用中,仅需把选定的线电压经隔离变压器接入中性点,并与阻感式调制阻尼相配合,可有效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和控制便捷性,为配电网接地故障馈线保护和零残流故障消弧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线电压馈入中性点 故障消弧 馈线接地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抽蓄电站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6
作者 王子川 王建明 +3 位作者 金欢 仇震 田侃 高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1-166,共6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10 kV厂用电系统长期以来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随着厂用电设备容量的不断增加,电缆化率不断提高,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于故障电容电流过大,电弧往往不能自熄,单相接地故障升级为相间短路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首先对目前主流的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原理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并结合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厂用电设计原则和各设备实际参数,研究得出最适合电站运行情况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10 kV厂用电系统 中性点接地方式 单相接地故障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7
作者 何潜 李渠佳 +4 位作者 邓炎 孙晓勇 彭雨舟 卢继平 林有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了利用不同测量单元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根据故障位置情况分别采用双端测距算法和单端测距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准确测距,算法不受分支出线、过渡电阻、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网 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分支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相电压不对称动态变化下的高阻接地故障辨识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政洋 曹一家 +2 位作者 陈春 李妍莎 李景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744-8758,I0005,共16页
配电网单相高阻接地故障与相电压不对称动态变化间具有相似的中性点位移电压波形,易引起接地保护的误判。为此,该文建立不对称导纳矢量模型,通过分析相电压不对称动态变化的原因,揭示非故障条件下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变化机理。同时建立故... 配电网单相高阻接地故障与相电压不对称动态变化间具有相似的中性点位移电压波形,易引起接地保护的误判。为此,该文建立不对称导纳矢量模型,通过分析相电压不对称动态变化的原因,揭示非故障条件下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变化机理。同时建立故障电路全响应模型,刻画中性点位移电压随过渡电阻的变化轨迹,研究高阻接地故障和不对称导纳动态变化时的位移电压稳态重合区域及暂态特征差异。在论证二者稳态特征存在混叠的同时,揭示暂态过程中故障初相角对中性点位移电压直流衰减分量的影响规律。采用经验小波变换提取中性点位移电压直流衰减分量和高频分量,并利用直流衰减分量辨识故障;对于特定故障初相角导致的直流分量无法检测场景,提出基于方差贡献率的重心频率分布特征判断方法辨识接地故障。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为5 kΩ及以下的高阻接地故障与不对称导纳动态变化提供了明显的区分特征,为单相接地故障的准确辨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不对称 高阻接地故障辨识 中性点位移电压 直流偏移分量 方差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超载下摩擦单桩负摩阻力的连续介质力学解
9
作者 刘齐建 苏耀辉 +1 位作者 黄奕彬 邓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针对地面超载引起的摩擦单桩负摩阻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竖向位移模型来模拟桩土系统位移,模型中包含了桩土轴线位移函数和沿径向的衰减函数;采用变分法得到了桩土系统的总势能,从而得到了位移模型中桩土位移... 针对地面超载引起的摩擦单桩负摩阻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竖向位移模型来模拟桩土系统位移,模型中包含了桩土轴线位移函数和沿径向的衰减函数;采用变分法得到了桩土系统的总势能,从而得到了位移模型中桩土位移和衰减函数的耦合控制方程;利用迭代法求解了这两个耦合函数,得到了桩身轴力、中性面、负摩阻力、下拉力和土弹簧等效刚度等关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和原位试验及已有理论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桩土模量比对桩的负摩阻力和下拉力有显著影响,中性面位置与长细比密切相关,而与桩土模量比关系不大;随着桩土模量比增大和桩长细比减小,桩身同一位置处轴力增长明显,但增长速率变缓;地面超载作用下桩周土体位移最大沉降出现在地表处,且地表以下0.3倍桩长范围内为位移强烈影响区;桩长细比和桩土模量比的增加均会使桩周土体位移场影响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超载 摩擦桩 变分法 中性面 下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地电位升安全限值的影响
10
作者 鲁海亮 王会武 +3 位作者 李志忠 谭波 李伟 李元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9-1507,共9页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 随着电网容量变大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站用10 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发生改变,仍沿用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避雷器耐受接地网地电位(U_(GPR))升高的安全限值可能会导致避雷器在其他接地方式下出现安全事故。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draw可以搭建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U_(GPR)反击避雷器的模型,通过校核避雷器在U_(GPR)作用下动作过程中的吸收能量,得到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的影响规律:中性点不接地时,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为10~23 kV,随线路对地电容变大而减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U_(GPR)在消弧线圈和线路对地电容的串联回路中产生振荡,导致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低,安全限值主要由脱谐度与阻尼率决定,典型值为8~9.5 kV;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时,U_(GPR)大部分耦合至高压母线,使避雷器耐受U_(GPR)安全限值更高,并随线路对地电容和中性点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大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15 kV,小电阻接地工况下的典型值大于25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位升 安全限值 避雷器 中性点接地方式 反击 站用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与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彪 周申培 +4 位作者 吴细秀 侯博文 侯慧 邱进 丁心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07-2217,I0116-I0120,共16页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 电弧间歇性重燃是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最显著的特征。现有的电弧模型甚少考虑电弧间歇性重燃特性,导致无法精确描述断续弧光接地特征,进而影响继电保护动作。为此,论文提出一种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断续弧光接地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弧道阻抗的随机变化是电弧间歇性重燃的重要标志,故论文重点围绕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和重燃时间间隔的随机性开展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的研究。黑盒电弧模型中,Cassie-Mayr联合模型能完整的描述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变化过程,但存在从大电流变化为小电流的判据模糊,转换过程突变的问题。为此,论文通过引入连续过渡函数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描述弧道电阻的变化特性,利用Fermi函数对联合模型中Mayr模型和Cassie模型进行权重分配。以改进的Cassie-Mayr单次燃弧模型为基础,根据工频熄弧理论,通过设置燃弧时间长短表征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从而建立了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典型10kV配电网单辐射型网架结构的接地故障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和小波包分析提取了不同条件下故障电压、电流、高次谐波、零序分量以及频率分布等故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Cassie-Mayr联合模型不但解决了电弧电流从大电流到小电流的转换突变问题,且不同模型权重占比的分配更能准确地表征实际燃弧弧道阻抗变化的随机性;通过设置电弧燃弧时间长短,准确地描述间歇性重燃的随机性;电弧断续时刻为非整数周期下的过电压、过电流幅值高于整数周期;电缆线路增大了故障线路电流,过电流可达3.81~7.20pu,不利于熄弧;大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0~400Hz,小电流系统故障相零序电流主频在1200~160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间歇性重燃电弧模型 中性点接地 小波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变频电机绕组内部绝缘在线监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豪 李耀 +1 位作者 向大为 李宇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7-826,I0032,共11页
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是提高变频电机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高速PWM开关暂态激励下,电机绕组漏感与内部分布电容发生谐振会产生几十至几百k Hz的电压振荡,威胁绕组内部绝缘安全可靠运行。该文利用逆变器自激高频开关振荡在线监测绕组内部绝... 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是提高变频电机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高速PWM开关暂态激励下,电机绕组漏感与内部分布电容发生谐振会产生几十至几百k Hz的电压振荡,威胁绕组内部绝缘安全可靠运行。该文利用逆变器自激高频开关振荡在线监测绕组内部绝缘状态。为避免开关振荡多模态混叠并提高状态监测灵敏度,提出一种基于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绝缘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分析变频电机共模电压激励特性;然后,研究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形成机理与特性,从理论上推导出振荡频率与绕组内部绝缘电容状态之间的关系。设计绕组内部绝缘在线监测方案,包括开关振荡频率提取以及内部绝缘状态评估等。最后,通过热疲劳与老化模拟等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监测变频电机内部绕组绝缘状态的微弱变化,具有信噪比高、工况鲁棒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绕组内部绝缘 开关振荡 中性点对地电压 绝缘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分布电容对位移电压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司雨欣 桂林 +3 位作者 张琦雪 刘政 杨勇 王祥珩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178,共7页
景洪电站发电机三相电势对称,且静态实测三相对地电容近似相等,在此条件下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仍有明显的位移电压,集中参数电路模型无法解释该现象,因此提出基于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分析方法。通过电路分析,得到定... 景洪电站发电机三相电势对称,且静态实测三相对地电容近似相等,在此条件下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仍有明显的位移电压,集中参数电路模型无法解释该现象,因此提出基于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的中性点位移电压分析方法。通过电路分析,得到定子绕组对地准分布电容与中性点位移电压的关系式,理论解释了分布电容不均匀会导致位移电压出现。采用兰州电机厂制造的12kW实验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并针对准分布电容中偏大或偏小电容所在位置以及电容不均匀度对位移电压影响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由分布电容不均匀所带来的位移电压偏大的问题,提出在机端外挂电容的解决方案,理论求解外挂电容值,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轮发电机 中性点位移电压 准分布电容参数模型 集中参数电路模型 定子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中非对称接地和断线故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蕾 王丙东 王冬梅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4期43-48,共6页
将对称分量法应用到中性点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分析中,用于计算电网各位置的故障后电流和电压,并首次应用零序序网图解释中性点偏移的物理含义。然后本文系统介绍了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分布问题,最后... 将对称分量法应用到中性点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分析中,用于计算电网各位置的故障后电流和电压,并首次应用零序序网图解释中性点偏移的物理含义。然后本文系统介绍了中性点接地和不接地电网非对称故障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分布问题,最后对接地短路和断线故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故障 接地 断线 中性点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彬 杨克难 +4 位作者 潘振东 闫存恒 侯靖岩 张海宾 陈琳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1期25-27,共3页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 北京电网分区运行,其中枢纽站的接地方式关系整个电网运行,K分区中的A变电站采用220 kV变压器中压侧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运行方式。分析了该分区的主变中性点接地情况、A变电站的等值网络,同时计算了A变电站的短路容量、不同主变并列运行时的单相短路电流,计算表明,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后可降低其单相短路电流,满足设备热稳定性要求。同时提出中性点小电抗投运后对现场运行、倒闸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 变压器等值网络分析 短路电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10 kV单相接地引发三相短路故障的辨识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航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9期60-64,共5页
针对一起10 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由单相接地引发两相异地接地短路,最终发展为三相短路的事故案例,通过故障录波及现场故障信息情况进行辨识分析,得出了故障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10 kV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 三相短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220 kV枢纽站变压器接地中性点选择
17
作者 张铭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降低过电压、提升保护灵敏性的优点,但是由于故障电流限制、保护整定等原因,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须调度统一管理。介绍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管理制度,分析了典型220 kV枢纽站,即双母线3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变电站,...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有降低过电压、提升保护灵敏性的优点,但是由于故障电流限制、保护整定等原因,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须调度统一管理。介绍了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管理制度,分析了典型220 kV枢纽站,即双母线3台变压器并列运行的变电站,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电网发生故障时保护的动作情况,解释了接地中性点的优先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后备保护 并列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配电网中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高亚栋 杜斌 +1 位作者 赵峰 施围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研究了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首先理论分析了弧光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存在的可能性,并用EMTP对其进行了过电压计算。研究表明。
关键词 弧光接地过电压 中性点 小电阻接地 配电网 EMTP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压配网中性点小电阻接地方式分析 被引量:42
19
作者 干耀生 唐庆华 +3 位作者 方琼 张黎明 付艳华 房亚囡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 中性点接地方式直接关系城市配网的安全运行。针对中压配电网小电阻接地方式,基于Matlab仿真与运行示例分析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的运行特点,从绝缘配合、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性与继电保护配置方面综合考虑提出相应的接地电阻选取原则,结果表明接地电阻对中性点电压偏移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电网运行方式变化及发展要求,对进一步探索接地方式并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压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 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自耦变中性点串接小电抗对接地短路电流限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30
20
作者 梁纪峰 刘文颖 +3 位作者 梁才 李笑蓉 沈卫东 李群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96-99,110,共5页
针对华北电网部分220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超过其三相短路电流问题,分析了华北网的网架结构、电网特性和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以及220kV单相短路电流急剧增加的原因。根据华北电网2009年冬季大负荷数据,选择在华北电网的安定站、顺义站、滨... 针对华北电网部分220kV母线单相短路电流超过其三相短路电流问题,分析了华北网的网架结构、电网特性和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以及220kV单相短路电流急剧增加的原因。根据华北电网2009年冬季大负荷数据,选择在华北电网的安定站、顺义站、滨海站和保北站,运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软件(PSASP),做主变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的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分析了500kV自耦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方式对220kV侧单相短路电流的限制效果,分析了网架结构对小电抗限流作用的影响,给出了小电抗选取的工程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耦变压器 中性点接地 限流 接地短路电流 等值阻抗 开断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