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AFT NNBI束源高温冷却水系统设计与分析
1
作者 夏文颖 杨雷 +3 位作者 胡纯栋 郭斌 朱黎黎 李炜葆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介绍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中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冷却水系统的初步设计以及热工水力分析,采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热工水力模型,采用PID控制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压降和温度控制精度满足供水温度15... 介绍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中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冷却水系统的初步设计以及热工水力分析,采用Flowmaster软件建立热工水力模型,采用PID控制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温度、压降和温度控制精度满足供水温度150~200℃/温度精度±0.5℃的运行要求。研究结果将为NNBI冷却水系统热工水力分析和温度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水系统 工艺设计 瞬态分析 中性束注入 束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 NBI综合测试台离子源电源系统的测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智民 蒋才超 +2 位作者 刘胜 谢亚红 胡纯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EAST NBI束线综合测试台已研制完成并具备一台兆瓦级离子源测试运行的全套电源设备,包括离子源灯丝电源、弧电源、加速器电源、抑制极电源、偏转磁体电源及缓冲器电源等。介绍了EAST兆瓦级离子源进行起弧放电调试运行的方式,叙述了各套... EAST NBI束线综合测试台已研制完成并具备一台兆瓦级离子源测试运行的全套电源设备,包括离子源灯丝电源、弧电源、加速器电源、抑制极电源、偏转磁体电源及缓冲器电源等。介绍了EAST兆瓦级离子源进行起弧放电调试运行的方式,叙述了各套离子源电源系统的设计结构、技术特点及运行控制方式,分析了离子源电源系统稳定可靠运行需要解决的各个难点,给出了EAST束线样机进行高功率及长脉冲束引出测试运行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中性束注入器 束线综合测试台 离子源电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I双潘宁离子源参数的静电探针测量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开云 胡纯栋 +3 位作者 刘胜 李军 韩筱璞 刘智民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7-520,共4页
介绍了静电探针在22cm双潘宁离子源中心等离子体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测出了探针的伏安特性曲线,由该曲线求出在弧流为200 A时,电子温度约为6.0 eV,密度约为2×1012cm-3,这对于调整放电控制条件,获得高效率大功率的离子源有重要的参... 介绍了静电探针在22cm双潘宁离子源中心等离子体参数测量中的应用。测出了探针的伏安特性曲线,由该曲线求出在弧流为200 A时,电子温度约为6.0 eV,密度约为2×1012cm-3,这对于调整放电控制条件,获得高效率大功率的离子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对于今后实现强而且均匀的中性束束流的引出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器 双潘宁离子源 静电探针 等离子体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中性束注入角度的NUBEAM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进芳 吴斌 胡纯栋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采用蒙特卡罗程序NUBEAM对EAST NBI上的中性束注入角度(中性束系统中心线与注入窗口轴线的夹角)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性束注入角度对电流驱动效率、加热效率和束的穿透功率的影响,对EAST NBI系统选取了一个最优的注入角度。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蒙特卡罗程序NUBEAM对EAST NBI上的中性束注入角度(中性束系统中心线与注入窗口轴线的夹角)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中性束注入角度对电流驱动效率、加热效率和束的穿透功率的影响,对EAST NBI系统选取了一个最优的注入角度。模拟结果表明:对EAST NBI系统,在典型的EAST实验参数和实际工程允许的范围内,19.5°是最优的注入角度。在此注入角度下,可以通过增大等离子体密度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和电流驱动效率,并减少束的穿透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注入角度 束穿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离子源120 keV缝型加速器束流光学分析
5
作者 陈俞钱 刘龙斌 +2 位作者 谢亚红 杨立鑫 胡纯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64-2370,共7页
为进一步满足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对等离子体加热的需求,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系统需要更高的束功率。为此,EAST NBI研究室开展了120 keV束能量的加速器... 为进一步满足实验先进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对等离子体加热的需求,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系统需要更高的束功率。为此,EAST NBI研究室开展了120 keV束能量的加速器研制工作。整个加速器的分析研究需要从束流光学、绝缘支撑、主动冷却和材料等多个角度进行。从等离子体参数、静电透镜、电极间耐压以及装配误差等方面考虑,利用数值模拟程序对120 keV缝型四电极加速器中的束流轨迹、电场强度分布和束散角等束流光学相关参数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初步确定了新加速器的电极参数。该加速器在1.52μp的导流系数下,垂直方向的最小束散角为0.6°,满足离子源氘离子束流强度为60 A和发散角小于1°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加速器 导流系数 束散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高功率NBI下H模放电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陈美霞 刘成岳 吴斌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是加热等离子体、改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对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高功率NBI下H模放电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从等离... 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是加热等离子体、改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对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EAST)高功率NBI下H模放电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从等离子体密度、等离子体储能、温度、辐射、D_α信号的爆发等方面分析了等离子体在NBI下进入H模放电的性能改善,同时利用NUBEAM程序对高功率NBI注入能量输运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nbi) 约束改善 等离子体加热 NUbeam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3装置5 MW中性束高压电源系统设计
7
作者 张锦涛 王英翘 +4 位作者 夏于洋 李青 李春林 范臻圆 蔡一鸣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3,共7页
高压电源是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束能量和引出束流的品质。为满足HL-3装置中性束注入系统功率需求,设计了基于PSM技术的模块化高压电源系统,通过串联叠加若干电源模块,实现额定电压输出。电源模块采用单相桥式整流... 高压电源是中性束注入加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束能量和引出束流的品质。为满足HL-3装置中性束注入系统功率需求,设计了基于PSM技术的模块化高压电源系统,通过串联叠加若干电源模块,实现额定电压输出。电源模块采用单相桥式整流和半桥输出控制,设计了软启动电路和泄能回路,实现电源模块在市电供电条件下进行功能测试;设计调节模块电路,通过控制调节模块的输出电压等级,实现对电源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利用MATLAB中Simulink工具箱对电源模块及系统进行仿真测试,测试了电源的软启动功能、额定输出及短路保护性能。搭建1600V/50A/5s试验样机和80kV/50A/5s测试平台,实验验证电源系统模块电气性能。经仿真和实验验证,电源模块试验样机满足额定输出要求,通过串联叠加,实现80kV电压稳定输出。电源短路保护时间小于6μs,实现了快速保护关断,满足HL-3装置5 MW中性束注入系统对高压电源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脉冲阶梯调制 模块化 仿真实验验证 短路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M装置周边磁场分布及NBI束线磁屏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峰 曹建勇 +4 位作者 魏会领 刘鹤 杨宪福 李佳鲜 宋显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5-391,共7页
采用电磁场模拟软件CST Studio中的电磁工作室计算了HL-2M装置纵向和极向场线圈在装置周边的磁场时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中性束注入器中性化室及离子源引出区域的磁场超过2?10-3T,需要在注入器的中性化和离子源区域采用磁屏蔽结构。... 采用电磁场模拟软件CST Studio中的电磁工作室计算了HL-2M装置纵向和极向场线圈在装置周边的磁场时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中性束注入器中性化室及离子源引出区域的磁场超过2?10-3T,需要在注入器的中性化和离子源区域采用磁屏蔽结构。利用CST软件模拟计算了基于纯铁材料的NBI注入器离子源及中性化区域的磁屏蔽罩内的磁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M装置 中性束注入器 CST STUDIO 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NBI光电倍增管联锁保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时超 刘智民 +3 位作者 梁立振 刘伟 王艳 胡纯栋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6-451,共6页
本文利用STM32芯片驱动电路设计了光电倍增管连锁保护系统。该系统具有探测杂散粒子谱线信号强度的能力,可以利用对于电离损失异常幅值的检测手段实现离子源电源的断电保护和远程上电复位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电信号形式表... 本文利用STM32芯片驱动电路设计了光电倍增管连锁保护系统。该系统具有探测杂散粒子谱线信号强度的能力,可以利用对于电离损失异常幅值的检测手段实现离子源电源的断电保护和远程上电复位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电信号形式表现被测光信号的强度信息,具备在达到保护触发条件下快速(1 ms以内)实施离子源电源关断操作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离子化 光电倍增管 联锁保护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NBI加热系统弧流电源故障诊断方法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松平 龚学余 +2 位作者 阳璞琼 余珮炫 罗怀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81,共8页
针对中国环流器2号A(HL-2A)装置弧流电源的特点,以及弧流电源故障诊断的条件与现状,提出了结合中性束注入(NBI)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构建的故障字典,以实现弧流电源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及其故障模式的诊... 针对中国环流器2号A(HL-2A)装置弧流电源的特点,以及弧流电源故障诊断的条件与现状,提出了结合中性束注入(NBI)控制系统的相关功能模块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构建的故障字典,以实现弧流电源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及其故障模式的诊断。NBI控制系统在监测到弧流电源故障状态后,调用存储的弧流电源输出信号进行分析,提取信号的特征值,然后通过查找弧流电源故障字典以诊断出可能的故障模式。结合实验数据论证了该故障诊断法对弧流电源简单故障定位准确,对复杂故障能缩小定位范围,具有原理简单、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弧流电源 仿真技术 故障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NBI离子源抑制极电源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定辉 饶军 +3 位作者 曹建勇 魏会领 陈文光 王明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2-337,共6页
为提高NBI系统的稳定运行参数和可靠性,研制了一台基于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全固态调制输出负高压测试电源,并将HL-2A装置NBI系统原4套抑制极电源的电子管调制器改为基于IGBT串联技术的全固态调制器。对比原抑制极电源系统,给出了基于高... 为提高NBI系统的稳定运行参数和可靠性,研制了一台基于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全固态调制输出负高压测试电源,并将HL-2A装置NBI系统原4套抑制极电源的电子管调制器改为基于IGBT串联技术的全固态调制器。对比原抑制极电源系统,给出了基于高频开关技术和IGBT串联技术的抑制极电源结构。结合NBI系统调试实验,通过调节抑制极电源电压,瞬态电流输出能力,分析了抑制极电源输出性能对离子源束流引出特性,离子源引出电极击穿特性的影响,获得了引出稳定离子束流的最低抑制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装置 nbi加热系统 抑制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NBI磁偏转系统束传输特性模拟研究
12
作者 赵祥学 梁立振 +2 位作者 胡纯栋 韦江龙 王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根据EAST-NBI偏转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束流在偏转系统传输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利用直接蒙特卡罗方法,发展了中性束注入器束偏转区域束流传输模拟程序。结果显示:EAST-NBI磁偏转系统可很好地剥离束流中的剩余离子;束偏转区域束流再电离损... 根据EAST-NBI偏转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了束流在偏转系统传输的基本过程和特点。利用直接蒙特卡罗方法,发展了中性束注入器束偏转区域束流传输模拟程序。结果显示:EAST-NBI磁偏转系统可很好地剥离束流中的剩余离子;束偏转区域束流再电离损失约为2.43%;束流180°偏转所带来线聚焦过程使偏转磁体磁极护板局部面临较高的热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磁偏转系统 蒙特卡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磁干扰对NBI温度采集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研究
13
作者 田中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6-669,共4页
NBI作为最有效地等离子体加热手段之一,在世界各托卡马克装置上有广泛的应用。由于中性束注入装置的流强大,功率高的特点,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须对其中的热承载部件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但是由于NBI装置的工作电压高达80 k V,且处于EAST... NBI作为最有效地等离子体加热手段之一,在世界各托卡马克装置上有广泛的应用。由于中性束注入装置的流强大,功率高的特点,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须对其中的热承载部件进行实时温度监测。但是由于NBI装置的工作电压高达80 k V,且处于EAST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给温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干扰。为了解决强电磁干扰对温度采集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干扰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取样—存贮—判断—反馈的解决思路,利用Labview语言进行程序编写从而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滤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高压打火和等离子体破裂时对温度信号采集的影响,提高了实验数据采集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温度采集 中性束注入 滤波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驱动射频负氢离子源匹配网络设计与实验研究
14
作者 阳璞琼 李宇乾 +4 位作者 蒋才超 潘军军 刘波 陈世勇 谢远来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随着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对中性束注入器的输出束流强度与脉冲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高功率大面积射频离子源的研究迫在眉睫。为了实现大面积、高密度均匀等离子体放电,基于多驱动射频离子源的设计是当前的发展趋势,而阻抗匹配网络是... 随着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对中性束注入器的输出束流强度与脉冲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高功率大面积射频离子源的研究迫在眉睫。为了实现大面积、高密度均匀等离子体放电,基于多驱动射频离子源的设计是当前的发展趋势,而阻抗匹配网络是射频功率源将最大功率输送至线圈并耦合至等离子体的关键,故对其结构设计和调谐特性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前期在单驱动射频离子源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双驱动射频离子源的放电需求,开展了双驱动阻抗匹配网络优化结构的设计与分析,通过实验中对匹配网络的调谐,成功实现了140 kW高功率和25 kW/1 000 s长脉冲的稳定运行。随后在等离子体稳定放电的基础上研究了两个驱动器之间的功率分配均匀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匹配网络的优化设计合理可行,上下驱动器的射频功率分配基本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系统 双驱动射频离子源 阻抗匹配 射频功率传输系统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15
作者 丁健 李逸斌 +6 位作者 蒋才超 宋士花 刘胜 段练 徐康幸 刘智民 谢远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保障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NNBI)系统用电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设计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西门子PLC及分布式I/O系统为控制核心,通过对供配电系统各回路状态监控,基于Modbus通讯协议与多功能表的信息交互,实现对用电系统能耗监... 为保障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NNBI)系统用电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设计一套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以西门子PLC及分布式I/O系统为控制核心,通过对供配电系统各回路状态监控,基于Modbus通讯协议与多功能表的信息交互,实现对用电系统能耗监测及管理。通过可视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实验运行人员提供直观便捷的系统状态诊断工具。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兼容性和扩展能力。相关台面测试表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运行稳定,控制可靠,能满足供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MODBUS通讯 人机交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束注入系统加速极电源高压部件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鸿淇 李志恒 +1 位作者 马少翔 张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5,共9页
基于负离子的中性束注入是未来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不可或缺的辅助加热方式。中性束系统中的加速极电源需要输出-200 kV电压和5 MW的功率,还经常面临负载短路和断路的特殊工况。过去对加速极电源的研究中缺少高压部分的方案设计,而电源中... 基于负离子的中性束注入是未来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不可或缺的辅助加热方式。中性束系统中的加速极电源需要输出-200 kV电压和5 MW的功率,还经常面临负载短路和断路的特殊工况。过去对加速极电源的研究中缺少高压部分的方案设计,而电源中高压部件的绝缘设计是电源研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据电源指标和特殊工况的特点,计算了电源高压部分的隔离升压变压器、高压整流器和高压滤波器的电路参数,并对这些部件基于油浸式绝缘进行了工程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进行了绝缘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这些部件中的电场强度最高为16.22 kV/mm,小于变压器油击穿场强并具有2倍的绝缘裕度。设计的高压部件结构可以满足电源的绝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加速极电源 高电压 有限元仿真 绝缘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ST 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碰撞力矩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杨明 张新军 +2 位作者 李新霞 吕波 古敬仁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97,共6页
为研究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注入的束功率沉积和碰撞力矩的影响,基于低杂波加热的实验参数,使用TRANSP程序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注入功率1.3MW、能量50keV的同向切向束时,随着LHW加热束沉积功率降低,快离子电荷交换损... 为研究低杂波加热对同向切向中性束注入的束功率沉积和碰撞力矩的影响,基于低杂波加热的实验参数,使用TRANSP程序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注入功率1.3MW、能量50keV的同向切向束时,随着LHW加热束沉积功率降低,快离子电荷交换损失增加20%;离子吸收的功率占总的束沉积功率的比例由45%增加到51%。碰撞力矩与束沉积功率的比值由1.327Nm·MW^(-1)增加到1.457Nm·MW^(-1);等离子体电子温度越高,电荷交换损失和碰撞力矩与束沉积功率比值也越大,而低杂波加热期间的束碰撞力矩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低杂波加热 力矩 EAST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 K制冷机的低温泵抽气单元性能分析
18
作者 江耀 谢远来 +6 位作者 田焜 王姣龙 连振午 汪谦旭 洪慧慧 潘卓 王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8-324,共7页
中性束注入实验单元系统调试和小尺寸样机验证测试需要真空环境支持,针对实验气体负载性质与真空要求,探索研制外置式制冷机低温泵。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台4 K制冷机的低温泵并开展抽气单元性能分析,采用ANSYS热分析方法研究抽气单元热学性... 中性束注入实验单元系统调试和小尺寸样机验证测试需要真空环境支持,针对实验气体负载性质与真空要求,探索研制外置式制冷机低温泵。设计了一种基于单台4 K制冷机的低温泵并开展抽气单元性能分析,采用ANSYS热分析方法研究抽气单元热学性能,得到了不同气体热负载下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抽气面温度处于5 K左右,能够有效抽除H_(2)、He等难凝性气体。采用MOLFLOW对连接抽速测试系统的低温泵进行了气体粒子运动模拟,验证了抽气单元设计的合理性,并模拟得到气体捕获系数为0.409;探究了气体负载对抽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温升影响,泵的抽速波动较小,抽气性能良好。研究方法与结果为实验用制冷机低温泵的研制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加热 低温泵 真空 4 K制冷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打火瞬间关键信号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19
作者 班挺 吴斌 +3 位作者 赵远哲 崔庆龙 谢亚红 王泽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28,共6页
为了弥补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NNBI)低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打火瞬间对关键信号波形无法精确表征,设计了NNBI打火瞬间关键信号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由高速数据采集板卡、采集上位机和数据服务器组成,实现了对打火瞬间关键信号的微秒量级的... 为了弥补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系统(NNBI)低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打火瞬间对关键信号波形无法精确表征,设计了NNBI打火瞬间关键信号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由高速数据采集板卡、采集上位机和数据服务器组成,实现了对打火瞬间关键信号的微秒量级的采集。针对打火事件具备瞬时性和随机性的特点,采用预触发和随机触发方式,对打火瞬间关键信号数据进行高精度测量,大幅节约了存储成本,解决了NNBI打火瞬间关键信号采样精度低、长脉冲采集存储成本高的问题。该系统在测试中安全稳定运行,采集结果达到实验要求,为投入NNBI长脉冲注入实验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负离子源 高速数据采集 打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束注入器Tank充气特性对离子源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智民 刘小宁 +3 位作者 陈联 宋士花 刘胜 胡纯栋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利用对PV 10型压电阀定标实验 ,研究了中性束注入器Tank内补充气体的参数对离子源放电弧电流的影响 ,对比压电阀脉冲电源的脉宽和幅值 ,显示后者对Tank内补充气体量具有更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进行的中性束注入器离子源放电实验结果表... 利用对PV 10型压电阀定标实验 ,研究了中性束注入器Tank内补充气体的参数对离子源放电弧电流的影响 ,对比压电阀脉冲电源的脉宽和幅值 ,显示后者对Tank内补充气体量具有更显著的线性关系。据此进行的中性束注入器离子源放电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压电阀定标值计算获得的参数 ,可以稳定重复地获得最大放电脉宽达到 4 0 0ms的等离子体弧电流 ,为下一步向托卡马克装置注入高能中性粒子束奠定了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器 托卡马克装置 离子源 中性粒子 充气 等离子体 放电 压电 电弧电流 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