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3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hod of neural network modulation recognition based on clustering and Polak-Ribiere algorithm 被引量:4
1
作者 Faquan Yang Zan Li +2 位作者 Hongyan Li Haiyan Huang Zhongxian P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4年第5期742-747,共6页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signal modulation recogni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under the low SNR, a modul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the signal is ...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signal modulation recogni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under the low SNR, a modul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of the signal is extracted by using a clustering algorithm, the neural network is trained by using the algorithm of variable gradient correction (Polak-Ribiere) so as to enhance the rate of convergence,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recognition under the low SNR and realize modulation recognition of the signal based on the modulation system of the constellation diagra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gnition rate based on this algorithm is enhanced over 30%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s that adopt clustering algorithm or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the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alone under the low SNR. The recognition rate can reach 90% when the SNR is 4 dB, and the method is easy to be achieved so that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modulating recogn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ing algorithm feature extraction algorithm of Polak-Ribiere neural network (NN) modulation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WOA-LSTM算法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旭红 章立栋 +2 位作者 杨帆 李青 郁董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119,共9页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 为准确识别桥梁结构的损伤程度,制作了桥梁的关键构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曲加载试验.收集了损伤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AE)信号,通过AE信号参数分析,将梁的损伤破坏过程划分为4个典型阶段.构建了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根据经验设置LSTM模型的超参数容易导致网络陷入局部最优而影响了分类结果,提出采用Sine混沌映射和自适应权重来改进鲸鱼优化算法(WOA),对LSTM进行超参数寻优.设计了IWOA-LSTM算法模型,训练识别试验梁各损伤阶段的AE信号特征参数.定型网络结构,并识别同种工况下其他梁的AE信号.结果表明:IWOA-LSTM算法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超过或接近92%,相较于普通LSTM模型,IWOA-LSTM模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声发射 损伤识别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簇区间的挥发性有机气体红外光谱光谱波长选择算法
3
作者 严玥 许世豪 +1 位作者 何海星月 周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43,共10页
以特征波长点簇类和吸收峰区间筛选串联选择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波簇区间的波长选择算法用于挥发性有机气体红外光谱波长选择。首先进行簇类聚集,在保留足够特征吸收峰特性同时避免算法波长区间机械划分或随机不确定性,接着设计改进移... 以特征波长点簇类和吸收峰区间筛选串联选择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波簇区间的波长选择算法用于挥发性有机气体红外光谱波长选择。首先进行簇类聚集,在保留足够特征吸收峰特性同时避免算法波长区间机械划分或随机不确定性,接着设计改进移动窗口方式对同一簇类中的波长点进行再次筛选,保留最能代表光谱特征的波长区间用于后期各种模型预测。用苯乙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近红外光谱数据在偏最小二乘法、偏最小二乘、岭回归、支持向量机4种模型上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模型精度前提下,数据集可缩小至原来的43.71%~36.35%;以3种气体各2种浓度全排列组合混合气体为数据集,通过3种不同结构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上光谱波形选择前后实验对比,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验证了算法在降低机器学习模型复杂度上的有效性,波长选择前后在3种CNN预测模型上运行效率提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波长选择算法 波簇区 神经网络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集成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三维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熊芸莹 李晓晖 +3 位作者 袁峰 卢志堂 吴少元 窦帆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91,共8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地下空间合理安全利用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前提和保障。为了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评价结果中多种评价指标交叉交融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三维地质模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地下空间合理安全利用和降低开发风险的前提和保障。为了降低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评价结果中多种评价指标交叉交融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三维地质模型,采用多种聚类模型的聚类集成算法对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利用K-means、高斯混合模型、自组织神经网络等聚类模型计算结果,结合重标记法的聚类集成算法实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以厦门市某区为例,基于三维评价指标信息,利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多级指数叠加法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聚类集成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质量三维分类及评价研究,相关评价结果可以更客观地为地下空间的安全合理开发提供支持和保障,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自组织神经网络 K-MEANS算法 高斯混合模型 聚类集成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日与ISC-BiLSTM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轶航 韩璐 +3 位作者 史华勃 邓鑫隆 陈梓桐 孙如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6-685,共10页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难以兼顾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相似日理论、改进麻雀算法(ISSA)与SE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卷积(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模型(简写为ISC-BiLSTM),能实现短期光伏功率的准确预测。该方法首... 针对传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难以兼顾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相似日理论、改进麻雀算法(ISSA)与SE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卷积(CNN)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模型(简写为ISC-BiLSTM),能实现短期光伏功率的准确预测。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关性计算,筛选出影响光伏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再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FCM)方法对存在相似天气特征的相似日进行聚类;然后通过加入SE的CNN对主要气象参数与历史功率的时空特征进行充分提取;接着利用BiLSTM对数据序列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捕捉;最后通过ISSA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寻优,并选择超参数最优的模型进行功率预测。对比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误差较低,能实现日前分钟级短期光伏功率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预测 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改进麻雀算法 模糊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学习的乙烯裂解炉运行工况识别方法
6
作者 吴与伦 王振雷 王昕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2742,共10页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的核心装置,烃类原料在裂解炉中发生复杂的高温裂解反应,及时识别裂解炉运行工况变化对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非常重要。裂解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多变量、高维度特性,增加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生产的核心装置,烃类原料在裂解炉中发生复杂的高温裂解反应,及时识别裂解炉运行工况变化对设备安全高效运行非常重要。裂解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具有多变量、高维度特性,增加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复杂性,如何基于过程数据及时检测乙烯裂解炉工况变化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借鉴对比学习算法在图片分类中的优秀性能,提出一类基于对比学习的裂解炉运行工况识别方法。首先,将乙烯裂解炉工业数据经归一化后,使用不同长度的时间窗动态提取数据,将其转化为灰度图片。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将图片进行数据增强后输入编码器,得到图片的全局语义、类别、内容不变性等特征。将这些特征应用于计算对比学习的损失函数,通过最小化对比损失函数,实现对灰度图片的分类。通过本文方法,可以根据过程数据快速发现工况变化,其分类准确度较通用时间序列表示学习的自监督对比学习(self-supervised 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universal time series representation learning,TimesURL)方法有明显提升,可有效实现乙烯裂解炉工况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裂解炉 安全 无监督学习 对比学习 算法 神经网络 数据图像化 工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F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保险杠分类与识别
7
作者 姜红 施磊 鞠晨阳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且无损的汽车保险杠分类方法,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XRF),在电压40 kV、电流60 mA、测试时间90 s时,对60个不同厂家、不同车型的汽车保险杠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首先,对XRF检测出的保险杠9种主要元...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且无损的汽车保险杠分类方法,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XRF),在电压40 kV、电流60 mA、测试时间90 s时,对60个不同厂家、不同车型的汽车保险杠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首先,对XRF检测出的保险杠9种主要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和标准化处理,然后用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将60个样品分为4类,并采用高斯混合模型聚类算法探究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基于聚类结果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判别模型,在卷积层后插入了简易通道注意力模块,并增加全局池化压缩特征,提升模型判别预测能力,选用交叉熵损失评估模型的收敛性和训练效果。通过500轮的循环,发现损失函数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该模型预测判别的综合准确率可达95.83%。建立的汽车保险杠分类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且对样品无损伤,可以实现对汽车保险杠的快速识别和分类,有助于侦查人员追溯汽车保险杠的来源和流通渠道,也可为此类物证的检验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汽车保险杠 聚类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ABC-ANN混合算法的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
8
作者 段磊 库祥臣 张小雨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3,59,共6页
针对传统的动力学辨识方法辨识精度不高以及辨识步骤繁琐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神经网络算法。采用改进后的傅里叶级数轨迹作为激励轨迹,同时对动力学方程中的惯性参数集合进行重组,简化了动力学模型。通过改进后的蜂... 针对传统的动力学辨识方法辨识精度不高以及辨识步骤繁琐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神经网络算法。采用改进后的傅里叶级数轨迹作为激励轨迹,同时对动力学方程中的惯性参数集合进行重组,简化了动力学模型。通过改进后的蜂群算法,对神经网络中的权值以及阈值进行优化,提高了神经网络辨识的速度以及精度,同时采用Dropout正则化,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最后,对算法所得到的辨识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神经网络辨识算法,相对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以及最小二乘法,预测误差得到降低,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神经网络 蜂群优化算法 动力学参数辨识 激励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异常识别方法
9
作者 毛华彬 熊志文 傅彦铭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1498,共8页
在识别异常数据时,若存在数据丢失,后续会因时空变化而影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影响识别效果。为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了新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在常规OptSpace算法中引入节点协作机制,根据利用节点间的协作关... 在识别异常数据时,若存在数据丢失,后续会因时空变化而影响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影响识别效果。为此,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了新的异常数据识别方法。在常规OptSpace算法中引入节点协作机制,根据利用节点间的协作关系填补数据中的空缺值;采用相关性自适应处理算法和Kriging插值法重构、修正数据,降低时空变化的影响;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中,通过卷积、池化与分类处理,输出识别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存在识别盲区,识别通信受阻、连接异常、非法入侵、信息丢失4种异常时未出现错误。将数据采集量和数据量的差值与平均绝对误差的乘积作为分析指标,反映预测值误差与数据量间的关系,所提方法的指标值仅为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通信工程 数据异常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OptSpace算法 数据填补 相关性自适应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与模糊聚类算法的区域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
10
作者 何颖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6,共5页
金融数据具备非线性、高维度的特点,同时对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文中结合区块链技术和模糊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面向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异常数据分析模型,该模型由异常数据分析算法和隐私保护算法组成。异常数据分析算法针对模糊均值聚类算... 金融数据具备非线性、高维度的特点,同时对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文中结合区块链技术和模糊聚类算法,提出一种面向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异常数据分析模型,该模型由异常数据分析算法和隐私保护算法组成。异常数据分析算法针对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能力弱的缺点,使用深度信念网络进行改进,进而提升模型的数据处理能力。隐私保护使用差分隐私保护算法,在不利用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完成数据的保护,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可用性。在实验测试中,将所提模糊聚类算法与常用的主流K-Means算法、DPC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在所有对比算法中最优;与此同时,加入隐私保护算法后对聚类结果的影响保持在0.021以内,充分证明了该算法性能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算法 区块链技术 异常数据识别 深度信念网络 差分隐私保护算法 区域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织映射优化k均值聚类合成少数类算法及应用
11
作者 罗博炜 谭家驹 冯纪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9,共11页
针对金融数据高度不平衡使信贷违约预警模型训练和评估的复杂度大大增加的特点,为了改进重采样方法,运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来优化k均值聚类合成少数类(k-Means-SMOTE)算法,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识别和分析不平衡数据集的结构特... 针对金融数据高度不平衡使信贷违约预警模型训练和评估的复杂度大大增加的特点,为了改进重采样方法,运用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来优化k均值聚类合成少数类(k-Means-SMOTE)算法,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识别和分析不平衡数据集的结构特征,将高维数据有效地映射至低维空间。在此基础上,结合k-Means算法进行数据聚类,以识别少数类样本的潜在群集,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过采样的焦点区域。最后运用SMOTE技术对这些焦点区域进行过采样,增加少数类样本数量的同时保持数据的原始特征分布,从而减少过拟合的风险。在Bank marketing、Credit_Fraud等多个经典的真实金融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通过增加聚类稳定性来提升传统过采样算法的质量,在提升模型性能的同时降低算法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聚类算法 k均值聚类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方法 信贷违约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融合算法的青年男性三维足型类别划分及特征提取
12
作者 白啸天 刘静民 +4 位作者 霍洪峰 王朋飞 武梦旖 王冲 邢泽宇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8-645,共8页
目的 通过将我国青年男性足型进行分类,提取出足型的特征指标,构建足型常模数据库。方法 采集1 483名青年健康男性的足型数据,通过谱聚类算法进行足型类别划分,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结合逐层... 目的 通过将我国青年男性足型进行分类,提取出足型的特征指标,构建足型常模数据库。方法 采集1 483名青年健康男性的足型数据,通过谱聚类算法进行足型类别划分,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进行分类模型的训练,结合逐层相关传播(layer-wise relevance propagation,LRP)和相关系数法完成足型特征的提取,对比不同足型特征差异。结果 通过谱聚类得到4种足型分类,其中足型1表现为翘拇指、内收小趾、高足跟宽足;足型2表现为拇指外翻的窄足;足型3表现为拇指外翻的低弓足;足型4表现为翘拇指的高弓足。结合可解释神经网络和相关系数法,从27个足型指标中提取出踵心到足底长、拇指高、足舟骨高、足跟外缘高、拇外翻角度、小趾角度、足背围、后跟角度、纵弓角度9个指标,所提取指标构建的分类模型总判别准确率达93.67%。结论 我国青年男性分可为4种常规足型,在后足、中足和前足3个部分,可提取包含长度、高度、围度和角度共9个足型特征指标,为构建符合我国青年男性足型常模数据和足踝生物力学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型 特征提取 谱聚类 多融合算法 深度神经网络 逐层相关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下的舰船目标检测
13
作者 贾世杰 陈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 舰船种类丰富、大小差异显著,从小型快艇到大型航空母舰,尺度范围跨度大,给舰船目标类型识别检测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动量-自适应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方法。此方法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结合图像灰度特性,通过计算类间方差最大化,将图像划分为目标与背景;采用最小外接矩形法提取舰船目标特征,通过计算能够完全包围舰船的最小矩形,获取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将所提取特征输入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的舰船目标检测模型,模型在权重调节中引入动量项,设计自适应学习率,增强网络对舰船特征的学习与识别能力,实现对舰船目标的识别检测。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能够清晰地将舰船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于单个舰船目标类型以及多目标类型的识别检测结果均稳定、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舰船目标 识别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算法 最小外接矩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CNN-BiLSTM的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模型
14
作者 陈竞 张宏伟 王凯旋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5-1624,共10页
作为连接地面与井下的重要枢纽,矿井提升机的运行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而制动系统则在提升机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监测数据间的故障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卷积-双向长短时记... 作为连接地面与井下的重要枢纽,矿井提升机的运行对煤矿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有着直接影响,而制动系统则在提升机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监测数据间的故障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的提升机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需要采集的监测数据;其次,搭建了基于SSA-CNN-BiLSTM的神经网络模型,其中CNN能够有效地捕捉数据的局部特征,同时提供关于全局的空间信息;LSTM网络主要用于获取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特征,BiLSTM则能够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目的,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数据进行复杂的特征提取和识别,从而提升模型的整体表现;SSA用于优化CNN-BiLSTM网络结构,寻找最优参数;最后,采集了提升机的运行数据,并对搭建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训练与测试,以某矿井提升机实际运行的数据开展了实验研究,并对SSA优化的CNN-BiLSTM和其他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SA优化的CNN-BiLSTM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为95.7%,相比于CNN-BiLSTM、BiLSTM和CNN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3%、11.2%和14.1%。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可用于提升机制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机械 矿井提升机 制动系统 麻雀搜索算法 卷积-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故障识别与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弛豫电压曲线的磷酸铁锂电池模组SOH评估
15
作者 陈鑫 马慧敏 +2 位作者 郄晶晶 郭志鹏 廖强强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7-127,共11页
电池健康状态(SOH)的评估是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准确性对电池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弛豫电压曲线含有丰富的电池信息,而且弛豫时间短,适用于非恒定工况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本文利用弛豫电压曲线来评估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健... 电池健康状态(SOH)的评估是电池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准确性对电池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弛豫电压曲线含有丰富的电池信息,而且弛豫时间短,适用于非恒定工况下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本文利用弛豫电压曲线来评估磷酸铁锂电池模组的健康状态。首先,建立了基于时间常数与弛豫时间线性相关的磷酸铁锂(LFP)电池模组的弛豫电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对弛豫电压曲线参数辨识,提取健康因子。其次,开发了基于鹈鹕算法(POA)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的混合模型,用来评估电池的SOH。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1/2 C倍率还是1 C倍率充放电获得的弛豫电压曲线,经过PSO算法参数辨识得到的变时间常数电压值与真实弛豫电压值的相对误差(RE)均不超过±0.12%,表明PSO方法对不同倍率下的弛豫电压具有良好的参数辨识效果。采用1/2 C倍率充放电后的弛豫电压曲线,在训练集低至5%的情况下,测试集利用POA-CNN-BiLSTM模型得到的SOH评估相对误差仍不超过±1.2%;而在1 C充放电倍率下,训练集低至5%时,测试集利用POA-CNN-BiLSTM模型得到的SOH评估相对误差仍不超过±1.6%,表明POA-CNN-BiLSTM模型评估电池SOH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态 参数辨识 电池模组 鹈鹕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Line Real Time Re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daptive Fuzzy Inference Neural Network
16
作者 Han, Jianguo Guo, Junchao Zhao, Qia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1期67-74,共8页
In this paper, a modeling algorithm developed by transferring the adaptive fuzzy inference neural network into an on-line real time algorithm, combining the algorithm with conventional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In this paper, a modeling algorithm developed by transferring the adaptive fuzzy inference neural network into an on-line real time algorithm, combining the algorithm with conventional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lying them to separate identification of nonlinear multi-variable systems is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ontrol identification (control systems) Inference engines Learning algorithms Mathematical models Multivariable control systems neural networks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Real time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的轻量化农作物病害识别算法
17
作者 胡雯婧 蒋龙泉 +4 位作者 余俊龙 徐伊茜 刘奇鹏 梁雷 李嘉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农作物病害是威胁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机器学习算法能高效率实现大范围农作物病害的发现,有利于对其进行及时处理,进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大范围农业场景中,由于供电等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服务器等高算力设备的供电需求,现... 农作物病害是威胁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机器学习算法能高效率实现大范围农作物病害的发现,有利于对其进行及时处理,进而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大范围农业场景中,由于供电等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服务器等高算力设备的供电需求,现有深度网络模型大多需要较高算力,难以部署在低功耗的嵌入式设备上,给大范围农作物病害的准确识别应用带来障碍.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轻量化农作物病害识别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残差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学生模型,利用知识蒸馏方法从大规模模型ConvNeXt中迁移学习成果,在实现模型轻量化的同时保持高精度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模型规模为2.28 MB的条件下, 39类农作物病害图像分类任务的准确率达到了98.72%,且每类病害的精确率、召回率和特异度均高于90%.该模型满足了在嵌入式设备中部署的需求,为农作物病害识别提供了一种实用高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知识蒸馏算法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al Network Predi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pitch Wind Turbines Based on Small-world Optimization Algorithm 被引量:8
18
作者 WANG Shuangxin LI Zhaoxia LIU Hairu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15-I0015,17,共1页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 通过将混沌映射用于产生初始节点集和进行算子构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实数编码的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采用4种算法对多例复杂函数的优化问题进行仿真试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快速搜索到最优值的能力。将上述方法应用于变桨距风电机组启动并网时的转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小世界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策略,其预测模型由基于现场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根据风速扰动提前预测电机的转速变化,使控制器超前动作,保证系统输出跟踪参考轨迹的方向稳步改变,确保风电机组平稳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算法 小世界 风力发电机组 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 变桨距 实时编码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fuzzy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for clustering analysis 被引量:3
19
作者 LIU Bo WANG Yong WANG Hong-jian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7期547-551,共5页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遗传算法 模糊自适应谐振理论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ributes-based person re-identification via CNNs with coupled clusters loss 被引量:1
20
作者 SUN Rui HUANG Qiheng +1 位作者 FANGWei ZHANG Xud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1期45-55,共11页
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involves matching a person across nonoverlapping views,with different poses,illuminations and conditions.Visual attributes are understandable semantic information to help improve the iss... 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involves matching a person across nonoverlapping views,with different poses,illuminations and conditions.Visual attributes are understandable semantic information to help improve the issues including illumination changes,viewpoint variations and occlusions.This paper proposes an end-to-end framework of deep learning for attribute-based person re-id.In the feature representation stage of framework,the improv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model is designed to leverage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automatically detected attributes and learned low-dimensional CNN features.Moreover,an attribute classifier is trained on separate data and includes its responses into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our person re-id model.The coupled clusters loss function is used in the training stage of the framework,which enhances the discriminability of both types of features.The combined features are mapped into the Euclidean space.The L2 distance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between any two pedestrian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are the same.Extensive experiments validate the superiority and advantages of our proposed framework over state-of-the-art competitors on contemporary challenging person re-id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 re-identification(re-id) convolutions neural network(CNN) attributes coupled clusters loss(C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