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fidentiality-aware message scheduling for security-critical 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1
1
作者 Wei Jiang Guangze Xiong Xuyang Ding Zhengwei Chang Nan S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1期154-160,共7页
Without considering security, existing message scheduling mechanisms may expose critical messages to malicious threats like confidentiality attacks. Incorporating confidentiality improvement into message scheduling, t... Without considering security, existing message scheduling mechanisms may expose critical messages to malicious threats like confidentiality attacks. Incorporating confidentiality improvement into message schedul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scheduling aperiodc messages with time-critical and security-critical requirements. A risk-based security profit model is built to quantify the security quality of messages; and a dynamic programming based approxim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chedule aperiodic messages with guaranteed security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urity-critical wireless networks confidentialityaware real-time message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量机器人智能变形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双平 刘祖强 +5 位作者 张斌 郑俊星 王栋 王华为 苏森南 李永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80-987,共8页
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持续高质量推进,保障这些工程安全和稳定运行已成为关键要点。聚焦传统的多台测量机器人未组网运行模式的痛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台测量机器人集成与协作的智能变形监测系统,旨在借助实时气象场模型校正以... 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持续高质量推进,保障这些工程安全和稳定运行已成为关键要点。聚焦传统的多台测量机器人未组网运行模式的痛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台测量机器人集成与协作的智能变形监测系统,旨在借助实时气象场模型校正以及监测网实时组网平差技术,大幅提高监测的精度与可靠性。攻克了多台测量机器人在智能变形监测系统里的集成与协作难题,达成了机器人设备间的无障碍通信以及任务的合理分配,有力提升了系统的总体效能。成功开发了实时气象场模型,可以精准获取并运用大气参数,对测距数据进行精细校正,进而显著减小环境因素给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研发了实时组网平差技术,保证了数据处理的高效性与准确性。该系统已经在溪洛渡水电站、三峡枢纽、丹江口枢纽、乌东德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南水北调等众多重大水利工程的安全监测中成功应用,系统的监测精度达到了±1.5 mm,不仅显著提升了工程运维的智能化水平,也为重大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填补了行业内技术空白,为类似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机器人 智能变形监测 实时组网平差 实时气象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ECC算法的电力监控网络智能接入协议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小明 张华兵 +2 位作者 叶思斯 石宏宇 魏理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力监控网络遭受攻击的风险,基于ECC公钥加密算法,提出了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智能接入协议。通过研究电力监控网络的基本架构和安全体系,总结了电力监控终端所面临的多种攻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CC公钥加密算法,深... 为了进一步降低电力监控网络遭受攻击的风险,基于ECC公钥加密算法,提出了具有较高安全性能的智能接入协议。通过研究电力监控网络的基本架构和安全体系,总结了电力监控终端所面临的多种攻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ECC公钥加密算法,深度改进适用于电力监控网络的智能接入协议,进而优化协议的加密耗时、解密耗时及安全强度等多项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RSA算法的协议相比,基于ECC算法的智能接入协议具备更高的安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信息网络 输电线路 实时监控 安全接入 椭圆曲线算法 身份验证 安全协议 ECC公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与多信息融合的输送带块煤实时监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利刚 陈乐 +1 位作者 张梁 史建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8-525,共8页
煤炭在国家工业体系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块煤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和多信息融合(lightweightandmulti-informationfusion,LM)的实时监测方法——LMYOLOv5。首先,利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进行数... 煤炭在国家工业体系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块煤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轻量化和多信息融合(lightweightandmulti-informationfusion,LM)的实时监测方法——LMYOLOv5。首先,利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进行数据预处理;其次,引入Ghost轻量化卷积,减少计算量和特征提取的冗余性;最后,结合协同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 CA)机制改善特征提取的倾向性,引入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Bi FPN)机制实现跨阶段的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MYOLOv5算法有明显优势。参数量和浮点计算量分别减少约62.28%和67.66%。模型训练时长减少约21.78%,模型体积也从92.7 M压缩至35.1 M。此外,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提升约0.103%和1.395%,实时监测速度提升约3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轻量化 多信息融合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法与深度学习级联结合的近实时火点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卓 马成龙 +4 位作者 王关霖 张益明 谭芳雄 韩旭 吴磊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7-156,共10页
针对山火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传统法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近实时火点监测算法。首先,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和空间上下文法,利用背景亮温空间信息差异筛选出潜在火点... 针对山火监测精度和时效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级联传统法的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Multi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CNN)近实时火点监测算法。首先,结合最大类间方差和空间上下文法,利用背景亮温空间信息差异筛选出潜在火点。然后,采用集成学习思想构建三个卷积神经网络通道,各通道分别输入光谱信息、空间上下文信息及时间地理信息特征的不同组合,同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搜索各通道的最佳权重,获取三个通道的火点联合预测概率,实现火点准确识别。结果表明,相比于单通道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MCNN精确度达到0.88,漏报率降低0.16,并且较日本气象厅官方产品漏报率降低0.06,且实验中模型运行平均耗时172 s。因此,文章提出的MCNN模型可实现较高精度的近实时火点监测,为火灾应急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卷积神经网络 集成学习 近实时 火点监测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及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单超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24-28,共5页
温室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缓解农产品季节性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于保障全年稳定的农产品供应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管理效率,根据温室大棚生... 温室是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室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保障作物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缓解农产品季节性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于保障全年稳定的农产品供应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种植管理效率,根据温室大棚生产要求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构建相应的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利用PLC编程实现自动控制算法,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对温室内的通风、加热、灌溉等设备进行精确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温室大棚环境因子信息,并能够进行提前预警。研究结果证明,基于PLC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升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温室控制系统 PLC技术 传感器网络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渡槽力学性能分析及基于LSTM的状态评估
7
作者 陈令康 鞠晓臣 +1 位作者 朱永润 贾同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以引江济淮渡槽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渡槽的力学性能,并基于长期监测数据提出了长短记忆(Long Short‑Term Momery,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变量组合情况下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渡槽中跨跨中挠跨比为1/558,... 以引江济淮渡槽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渡槽的力学性能,并基于长期监测数据提出了长短记忆(Long Short‑Term Momery,LSTM)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了不同变量组合情况下预测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渡槽中跨跨中挠跨比为1/558,满足SL 482—2011《灌溉与排水渠系建筑物设计规范》中不大于1/500的要求;渡槽主桁杆件应力分布均匀,基本满足TB 10091—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迭代次数为50次时建立的融合时间、温度以及水位三个参数的模型对渡槽应变的预测精度较高,而迭代次数为200时建立的融合时间、温度两个参数的模型对挠度预测精度较高;采用LSTM模型能较好地捕捉渡槽长时间的力学响应变化,可用于渡槽运营性能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钢渡槽 有限元分析 实时监测 长短记忆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 被引量:43
8
作者 肖晋宇 谢小荣 +4 位作者 李建 张涛 罗建裕 王小英 吴玉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该系统由 3 部分组成:以相量测量单元(PMU)为核心的子站系统、以同步相量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主站系统和分析中心站高级应用系统。PMU 在子站实现相量的同步实时测量和打包发送;...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网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及其动态模拟试验。该系统由 3 部分组成:以相量测量单元(PMU)为核心的子站系统、以同步相量数据平台为核心的主站系统和分析中心站高级应用系统。PMU 在子站实现相量的同步实时测量和打包发送;主站系统对来自子站的相量数据进行再同步处理、存储管理以及转发,为高级分析功能提供实时的或历史的相量数据;分析中心站集成了用于实时在线监视与事后分析的软件。在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用 3 机 9 节点的试验系统,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测试,进行了精度测试以及短路故障、线路无故障跳开和断线等多种扰动下的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了对实际电网动态过程进行广域实时监测与分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广域动态安全监测系统 动态模拟试验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运行及安全监控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8
9
作者 田芳 董春晖 +5 位作者 李亚楼 王海宁 印永华 严剑峰 徐得超 何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80-86,共7页
针对许多新的安全监控技术,如动态安全评估预警、安全稳定控制、广域控制保护等缺少实验室研究和测试手段的现状,提出运行及安全监控仿真试验方法并研发出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模拟大规模电网的运行,从而为各种新的安全监控技术的研... 针对许多新的安全监控技术,如动态安全评估预警、安全稳定控制、广域控制保护等缺少实验室研究和测试手段的现状,提出运行及安全监控仿真试验方法并研发出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模拟大规模电网的运行,从而为各种新的安全监控技术的研究试验提供类似于真实电力系统环境的仿真试验平台。该仿真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开放性,可为新安全监控技术的研究和测试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仿真 安全监控 实时仿真 安全评估 调度 自动化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复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刘军 张飞进 +1 位作者 高文学 李东海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0-144,共5页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 远程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具有数据采集、交换、处理和反馈4个方面的功能,由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主控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终端系统3部分组成。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由电水平尺、数码测缝计、智能数码位移计等测试设备和自动数据采集器组成,安装在车站;主控计算机系统安装在站台办公室;应用终端系统分别安装在监测单位、施工单位和运营公司。监测系统可以设定为自动工作,也可以改由操作人员手动控制。通过对监测数据回归分析,可以预测测点可能的最终位移值和既有线路的安全状况。在地铁5号线左线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地铁2号线雍和宫车站工程中,应用此系统实时监测既有轨道等结构物的变形情况,保障了既有地铁2号线的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安全监测 远程自动监测 地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加密方案 被引量:30
11
作者 宋磊 罗其亮 +1 位作者 罗毅 涂光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76-81,共6页
随着电力系统数据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网际协议(IP)的以明文方式传输实时数据的安全问题引起了重视。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结合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的加密需求,阐述了实时数据加密密钥管理... 随着电力系统数据网络的迅速发展,基于网际协议(IP)的以明文方式传输实时数据的安全问题引起了重视。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结合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的加密需求,阐述了实时数据加密密钥管理和加密的过程。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实时数据一时一密的加密方案,并推荐了电力系统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长度。对实时数据传输控制协议(TCP)传输,在应用层和TCP层之间引入了加密套接字协议层(SSL)实现加密;对电力系统大多数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实时数据传输,通过返回确认和超时技术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采用密钥分发机制和密钥启动机制保证了传输的保密性和准确性。最后对加密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 实时系统 加密 数据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发电机组节能减排实时监控系统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郑中原 赵鹏 +2 位作者 姜玲 张佳成 于金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8-154,共7页
地区发电机组节能减排实时监控系统涉及部门多、任务繁重,传统的本地化平台难以有效地实现上述复杂功能。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节能减排实时监控系统。首先介绍了节能减排系统的功能需求,针对该需求提出了分层服务的设... 地区发电机组节能减排实时监控系统涉及部门多、任务繁重,传统的本地化平台难以有效地实现上述复杂功能。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研发了基于云平台的节能减排实时监控系统。首先介绍了节能减排系统的功能需求,针对该需求提出了分层服务的设计方法。进一步研究节能减排系统的云平台,在分析基于云平台节能减排系统的整体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云功能、云结构和云安全等核心内容。具体设计了云平台的采集系统和主站系统两个关键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该节能减排系统在地区电网的应用情况,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监控 云平台 实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新型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25
13
作者 马永强 周林 +1 位作者 武剑 方群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4,71,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电能质量检测装置测量功能少、存储容量较小、缺少网络化功能、不能进行长时间多点监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电能质量五项稳态指标的相关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结合TCP/IP网络传输协议、DataSocket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电能质量检测装置测量功能少、存储容量较小、缺少网络化功能、不能进行长时间多点监测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电能质量五项稳态指标的相关测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结合TCP/IP网络传输协议、DataSocket技术、远程面板访问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电能质量实时监测系统,实现了对电能质量指标的实时监测及远程传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电能质量 实时监测 网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鸡舍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丽华 于尧 +2 位作者 陈辉 黄仁录 霍利民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131,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鸡舍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解决目前鸡舍温湿度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节点功耗大等问题。系统以Atmega16L为核心,nRF905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作为无线通信模块,SHT11温湿度传感器及其外围电路作为...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鸡舍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解决目前鸡舍温湿度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复杂、节点功耗大等问题。系统以Atmega16L为核心,nRF905射频芯片及其外围电路作为无线通信模块,SHT11温湿度传感器及其外围电路作为传感器模块,编写了通信协议和应用程序。该系统能同时对鸡舍内不同点的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发送给远程监控中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数据采样间隔和采取休眠等措施能降低功耗,系统测量的温度平均误差为0.203%,能够实现鸡舍温湿度的远程、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测 数据采集 无线传感器网络 鸡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稻田信息实时监测系统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宝霞 王卫星 +2 位作者 雷刚 洪炳星 张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1-246,共6页
针对农田环境信息采集过程中监测周期长、环境干扰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稻田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分簇路由协议进行组网,为不同类型的节点配置不同类型的天线,并使用转台控制汇聚节点定向天线的方向,以... 针对农田环境信息采集过程中监测周期长、环境干扰大等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混合天线无线传感器网络稻田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分簇路由协议进行组网,为不同类型的节点配置不同类型的天线,并使用转台控制汇聚节点定向天线的方向,以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该系统进行长时间稻田组网试验,对网络丢包率和稻田环境参数采集准确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测量准确,网络数据平均丢包率为0.44%,稻田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26%、0.64%和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无线传感器网络 混合天线 实时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国杰 陈凯 +1 位作者 颜志刚 王文豪 《机电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66-372,共7页
针对传统水质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麻烦、造价高与系统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对水质监测系统的数据通信模式、传感器节点硬件、传感器节点软件、水质信息感知元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监测系统,... 针对传统水质监测系统存在的布线麻烦、造价高与系统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对水质监测系统的数据通信模式、传感器节点硬件、传感器节点软件、水质信息感知元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多参数信息融合功能水质无线监测节点、无线路由节点、上位机监控中心组成。研究了水质信息传输过程,信息采集由传感器节点完成,系统采集到的数据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再将水质数据通过RS232串口传送给本地监测中心。传感器节点采用了STM32高性能单片机,传感器部分采用了工业p H电极和YDC100溶解氧电极作为感知元件。研究了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对超过限定数据进行报警,并且对水质状况进行预测预警等功能。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 H、溶解氧和温度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06%、3.10%和0.85%,可满足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传感器 无线网络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2
17
作者 凌维业 贾民平 +1 位作者 许飞云 钟秉林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102,共2页
通过对设备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的分析 ,介绍网络环境下基于C/S模式数据传输方式和B/S模式下的利用ASP实现状态监测系统的方法 ,最后给出了一个具体实现设备状态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关键词 设备状态 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WEB 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的监测和过滤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曙 马文霜 +3 位作者 陈炯聪 马凯 胡春潮 冯善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68-72,共5页
为了消除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对IED设备的影响,提出一种实时监测网络风暴并对风暴报文进行过滤的算法。分析了网络风暴监测和过滤算法的性能要求,通过对变电站网络通信报文的在线监视,利用报文的部分特征码作为第一重哈希对报文分类累积... 为了消除智能变电站网络风暴对IED设备的影响,提出一种实时监测网络风暴并对风暴报文进行过滤的算法。分析了网络风暴监测和过滤算法的性能要求,通过对变电站网络通信报文的在线监视,利用报文的部分特征码作为第一重哈希对报文分类累积,再利用全部特征码作为第二重哈希判定并过滤风暴报文,同时计算风暴的强度、持续时间并告警。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快速地检测出网络风暴,在网络风暴的情况下能保证正常报文100%通过,且过滤掉绝大多数风暴报文,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通信报文 在线监视 网络风暴 哈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大系统电压稳定可行域可视化初探 被引量:22
19
作者 余贻鑫 宿吉锋 +1 位作者 贾宏杰 李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1-5,共5页
在利用电压稳定局部指标 LI 对参数空间降维的基础上 ,通过前馈神经网络描述相应电力系统结构的电压稳定可行域边界 (鞍—节分岔界面 ) ,基于这一神经网络可以在线快速地在 2维或 3维空间上绘出相关的可视化图形。对于系统结构改变的情... 在利用电压稳定局部指标 LI 对参数空间降维的基础上 ,通过前馈神经网络描述相应电力系统结构的电压稳定可行域边界 (鞍—节分岔界面 ) ,基于这一神经网络可以在线快速地在 2维或 3维空间上绘出相关的可视化图形。对于系统结构改变的情形 ,用同一神经网络描述的近似稳定边界通常仍具有满意的精度。在天津 (华北 ) 1 65 9母线系统上得出了令人满意的可行域直观描述 ,有望达到在线监控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可行域 可视化 降维 人工神经网络 电力大系统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电网双端信息融合的单相断线故障实时监测方法 被引量:44
20
作者 曾祥君 陈磊 +3 位作者 喻锟 刘白杨 郭婷婷 朱亮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8,共7页
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易发生各类断线故障。单相断线故障的故障特征不明显,常规方法难以有效监测,可靠性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双端信息融合的单相断线故障监测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电源侧及负载侧电压、电... 由于配电网结构复杂、运行方式多变,易发生各类断线故障。单相断线故障的故障特征不明显,常规方法难以有效监测,可靠性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配电网双端信息融合的单相断线故障监测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电源侧及负载侧电压、电流信号,提取断线故障特征信息,综合建立断线故障识别判据,实现单相断线故障实时监测,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单相断线故障的识别精度。PSCAD/EMTDC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配电线路参数和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能够有效排除其它故障,可靠准确地识别单相断线故障,监测准确、快速,满足配电网安全运行在线监测实时性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双端信息 实时监测 单相断线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